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骨的拉伸、压缩、扭转实验研究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骨的拉伸、压缩、扭转实验研究
be d n 3we ks te r u od ahwi bd mi la t tn lo a dtes ec x ei e t t it a u eu dt so si g re g 1 e , yweep tt e t t a o na or l i gbo d t the p r n h wh er t m r sa i nt tn i h h ae n h r m wi h n or e
wi ier t e o a c m p e ss or x rme t ier ts n we ep o e d d. ei d c fsr th、 o h t wht a m r , o f r s h n e pei nt wih wh t a h r r c e e Th n ieso te c c mprs te s sr i lsi i e ss s 、 ta nea tc r mo uu 、oso a h a n te s a geo o i no it a t o s o so a hg o p we g tT ec n lsons o ta heidc so tec d ls t ri n l e f gs s 、 s i r n l ftr o f wh er s se u fe c r u s e r o. h o cu i h w h tt n ie fsr th、 tls o em e h n c l o e y o ee c p c a ia p r fmod lg o p ae ls h a fno a r p pr t e r u r e st a t t r l ou . n h o m g
s s re lwht t t 8 i wit mae i r l2 0~3 0 ,o r i e nh l r vddrn o yit oma m o ru s ) d l ru s )auetr x af e a wil 2 g fu ~f ts dwee iie d ml on r lo rl o p(x, ego p(x,c sco v mo o d a n c g i mo i c ego p(i)mo iut ncr o p(i)et gnc r o p(i)a uetr t s o e uego p(i)mo iut nw t s o e ue r r u u s , xb so ueg u s ,s o e ueg u s , c sco h et g nc ru s , xb so i et g nc r x i r x r r x wi r r x i h r go p(i)tewht rto d l ru r xi ae i v r e . l ntewht rt fn r ac n o ru n d l ru ru s ,h i as f x e mo e o pweee tp tdt r o ayi 0we k Af i s o l o t l o pa dmo e o p g r h e n e h ea o m r g g

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通过完 整的建立 骨质 疏松 模型 方法 以及人 为干 预治疗 方案 来
确定药 物对 于骨 质疏 松模 型 的治疗效 果 已在 国内外进 行 了相 关报道 。关 于建立骨质疏松 动物模 型的方法 目前 有多种 , 但
治疗药物的实验研究 以及实 验观测 指标 的选 定等 问题 还在继
续 探讨研究 中, 本 文就 骨质疏松研究的进展综述如下 。 1 骨质疏松 的概 念 骨质疏松 ( O s t e o p o r o s i s , O P ) 是一种 由于某些原 因在骨 骼中
主要是通过 以下几种 : ( 1 ) 通过糖 皮质 激素肌 肉注射来 建立 骨 质疏松模型 。众所周知 , 人类长期或者 在年轻时期 长时 间使 用 激素来治疗其它疾病 时后 期就会引发无菌性 股骨头坏 死 , 这 是 因为激素 的作用导致 骨质疏松 , 所 以可 以通过糖皮 质激素肌 肉
注射来建立骨质疏松模 型。( 2 ) 通过人 为手术 切除雌 鼠卵巢来 建立模型 。妇女绝经 以后 由于雌 激素 的缺乏 较男 性多 出现 骨 质疏松从而 引发骨性关节 炎 , 这是 由于 内分 泌系统下 丘脑 一垂
( 1 .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 内蒙古 包头 0 1 4 0 1 0 ; 2 . 包头医学院)
骨质疏松 已经成 为当今骨科 常见的疾病 , 得到 了人们 的高
度重视 。目前关于骨 质疏松 的发 病原 因 以及 对于 骨质 疏松 的 干预代谢治疗 的研究 也越来 越 多 , 关 于骨 质疏 松模 型的建 立 、 3 . 1 模型的建立 目前对 骨质 疏松 的研究 方法 已经有 很多 ,
肉注射地塞米松 , 2次/ 周, 连续 5周来 建立模 型 。对 比三种 实
质骨为 主的桡骨 远端受各种因素导致 的骨质 疏松影 响 , 常常会

实验动物学论文-骨质疏松模型

实验动物学论文-骨质疏松模型

《实验动物学》结课论文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研究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研究【摘要】: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

随着对骨质疏松症研究的加深,动物模型成为不可或缺的研究材料。

研究人员应根据实验要求和目的,慎重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

【关键词】:骨质疏松;动物模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钙质由骨骼往血液净移动的矿物质流失现象,骨质量减少,骨骼内孔隙增大,呈现中空疏松现象,速率取决于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活性的消长。

骨质疏松症的表面症状为骨质流失和骨组织破坏,从而导致骨质变得脆弱,大大增加骨折的可能性。

骨质疏松症主要可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绝经妇女的骨质疏松症(I型)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I型)。

虽然骨质疏松症多数情况下并不会直接导致死亡,但骨质疏松症增加骨折机会,从而影响病患者的健康和独立生活能力,更大大增加社会医疗负担。

因此,为了更好地防治骨质疏松症研究出有效的药物,动物模型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1 理想动物模型选用原则使用实验动物进行实验的目的是用最少的动物数量达到最大的实验精确度,最好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

理想的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应该满足以下条件:再现性好,模型与人类骨质疏松症状和组织行为尽可能相似;重复性好,一定的条件下,由不同实验人员或同一实验人员在不同时间进行操作,模型能够很好的被重复出来;动物模型能反映骨质疏松症时骨代谢,微结构的变化;与临床的一致性,模型的处理因素尽可能与临床发病病因相一致;实验动物容易获得,价格低廉,造模周期短,便于操作和取材。

2 常用骨质疏松症模型动物2.1啮齿目动物①大鼠:大鼠是建立OP模型应用最广泛的动物,寿命约2.5~3年,常用于研究的是SD大鼠和Wistar大鼠。

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的研究应用

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的研究应用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 通常在 姿势改变时及长时间行走后出现,夜间或负重活动 时疼痛加重,有可能出现行动受限,疼痛多为弥散 性。其他临床表现为骨折、脊柱变形等,严重者可能
902Βιβλιοθήκη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21 年 6 月第 27 卷第 6 期 Chin J Osteoporos, June 2021,Vol 27, No.6
收,引起骨质疏松;风湿类疾病患者体内维生素D缺乏,炎性因子等引起OC分化,激活RANK/RANKL 通路,从而引起OC促使的骨量丢失,导致骨质疏松;糖尿病相关性骨质疏松发病机制复杂,主要有钙 磷代谢紊乱、维生素D合成障碍、肾脏病变、SHPT和生活习惯等。
特发性骨质儿童和 病因目前仍未明确,可能因素复杂。如骨代谢的异常调节、骨吸收和骨形成平衡的破坏、青春期的生长
疏松症
青少年 突增和骨量增加等。
文献 6-7
8 9-10
2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的建立
继发性骨质 疏松症
男性和 绝经前 女性
由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所导致。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glucocorticoid-inducedosteoporosis , GIOP)是在使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 ,GC)时,GC促进RNAKL的生成与RNAK结合,降低OPG水 平提高OC活性,影响钙在小肠的吸收和肾脏的重吸收,垂体-性腺轴受到影响,抑制雄激素合成,抑制 1,25(。町2。3的活性,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 , SHPT )加快骨吸
因素及机理
1内分泌因素:①雌激素:雌激素能上调胰岛素生长因子(IGF)、骨形成蛋白(BMP)及转化生长因子 (TGF),下调白细胞介素(IL-1、IL-6)等,从而抑制成骨细胞(osteoblast,OB)凋亡。当雌激素分泌降低 时:降钙素分泌减少;RANKL分泌增加,活化破骨细胞(osteoclast,OC);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 化,骨吸收因子(IL-1、IL-6等)分泌增多,导致骨量降低等;②雄激素:雄激素直接与OB表面的雄激素 受体结合或间接的经P450芳香化酶转化为雌激素从而增加TGF-0、IGF-I分泌量来发挥抗骨吸收作 用;③降钙素(calcitonin ,CT) : CT的多少与BMD呈正相关,因其可降低血钙含量,并可通过TGF-01和 BMPs信号通路促进细胞成骨分化;④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hormone,PTH) :PTH可直接活化OC增加 其活性,从而使骨吸收增强。PTH在OC活化作用增强的同时,也增多OB数量促使骨形成;⑤维生素 D:维生素D通过1,25(OH)2D3/VDR信号通道、OPG/RANKL系统和BMP-2/Smads/Runx2信号通路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特点的综述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特点的综述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特点的综述
骨质疏松是一种通常影响老年人的骨密度病,它导致骨骼细胞的
活动和功能障碍,并影响骨骼强度和骨抗压能力。

骨质疏松的动物模
型利用不同的方法来模拟人类的病变情况,剖析其发病机制,以及探
究药物治疗效果。

目前,骨质疏松动物模型主要包括:1)腹腔内注射
缺乏维生素D导致的动物模型;2)腹腔内注射可溶性维生素D受体拮
抗剂导致的动物模型;3)熟化维生素D或维生素D受体突变导致的动
物模型;4)加糖血病患者血清导入非人类磷酸酶导致的动物模型;5)补充各种外源因素导致的动物模型;另外还有一些使用大鼠进行造模
的骨质疏松动物模型。

上述模型可以用于研究骨质疏松的基础发病机
制和创新骨质疏松治疗方法。

骨质疏松大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大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基金 项 目 : 家 高技 术 研 究 发 展计 划 (6 国 8 3计 划 ) 20 A 0 Z 6 ) (0 7 A 2 4 8 作 者 简 介 : 轶 (9 2一 )硕 士 , 院 医 师 崔 18 , 住 作者单位 :10 3 陕西 , 四军医大学 附属西京医院骨科 医院 703 第
接受人工装置的置入。③ 为杂食动物, 与人类有相 似的消化系统。④成年犬在骨代谢和组织结构方面 与人类 骨骼相 似 …J皮 质骨 与松 质骨 比例 与人 类 骨 , 相似 , 哈佛 以及 松 质 骨 重建 系统 与 人 类 接 近¨ 其 , 重建速 度 比人 类快 2 % I ,]松 质骨转 换 率是 人类 5 11 , 34 的 2~ 3倍 ¨ 。⑤ 具有 丰 富 的 哈佛 重 建 , 这是 与 其
目前适 用于骨质 疏松 实验研究 的大 动物模 型主 要有 狗 、 、 及 非 人类 灵长 类 动 物 等 , 猪 羊 以羊 为 主 。 由于种 系的差别 , 所建 立 的骨质 疏 松 动物 模 型 不可 能完 全复制人 类骨 质 疏松 状 态 下 的所有 特 点 , 以 所 建立 一种组 织行 为改 变与人 类骨质 疏松 中所检测 到 的结 果相 匹配 的 动物 模 型 是 目前 最 基 本 的 研 究 方 法 。因此应 根据研 究 目的选 择 可重 复性 好 、 经济 方 便、 满足研究 需要 的骨质疏 松大 动物模 型 。
【 关键词 】 模型 ,动物 ;卵巢切除术 ; 糖皮质激素类 ; 骨质疏松 ; 综述文献
【 中图分类号 】 8. 【 R6 1 4 文献标 志码 】 A 【 文章编号 】1 2 25(00 0 — 36 0 6 — 97 21)5 0 1 — 5 7 【 O 】o: .99jin17 — 9721.506 D Idi 036/. s.62 25.000.1 1 s

骨质疏松和骨性关节炎大鼠动物模型骨密度和骨组织结构的变化

骨质疏松和骨性关节炎大鼠动物模型骨密度和骨组织结构的变化
S an o g 26 00 Chia h d n 4 1, n
【 btat 0bet e os d ecags f o e iea dni n oesuue fh s o o — A src】 jci T t yt hne o n nrl esyadbn t tr o e t p r v u h b m t r t oe o
B ng o, A h n, E Xurn e a. p r n f O to adcO clg Y nas a si l Y na , e —u HU NG C e R N —o g,t 1Deat to rhp e i n oo y, a ti n Hopt , a ti me h a
维普资讯

8-
中 国现 代 药物 应 用 2 0 0 8年 3月 第 2卷 第 5期
C i JMo rgA p , r 0 8,o. , o5 hn dD u plMa 20 V 12 N .
骨 质 疏 松 和 骨 性 关 节 炎 大 鼠动 物 模 型 骨 密度 和 骨组 织 结构 的变 化
量 降低 。S 大 鼠切 断 右 膝前 交 叉 韧带 制 作 O D A模 型 , 养 6个 月 , 骨骨 量 无 改 变 。 饲 股
【 关键词 】 骨质疏松症 ; 骨性关节炎 ; 卵巢切除术 ; 鼠; 大ha e fbo i r e iy a e c ng so ne m ne ald nst nd ne tuc ur n ose po o i nd o toa hrUs r t ZOU bo sr t e i t o r ss a se r t i a s
w s n u e yt ne t no ea t o cu i el a e t f h g t ne( A, 3 . h m— eai ru a id c db a sci f h n r r rca g m n o tef h k e O G ) S a o rt ggo p r o t e i t i i p n

建立大型犬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建立大型犬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d nst n ic m ia n c trwe e m e s r d boh b f r he e pe i n n n t e4t e iy a d bo he c lidiao r a u e t eo e t x rme ta d o h h,8h,a 1 h we k o he e p rme t The t nd 2t e ft x e i n .
曲极 限 载 荷 实 验 组 低 于 对 照 组 ( 0 0 ) 结 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
激 素 注射 联 合 低 钙 饮 食 的方 法 短 期 内 成 功 建 立 了 大 型 犬 骨 质 疏 松 动 物 模 型 ,
该模型具有人类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特性 , 为进 行 外 科 学 实 验 研 究 提 供 了依 据 。
关 键 词 糖 皮 质 激 素 骨 质 疏 松 低 钙 饮 食 动 物 模 型
Su yo sa lh n f ag a ieO to o oi Mo e. Wa gF n Z o in e, a gR a ,e a.De at n fO to e td nE tbi met reC nn sep rs d1 s oL s n a g, h uJa w iZh n u n t 1 p r me t rhp — o dc ,0 si lo L Peig U i ri B n 0 1 1. hn is3 6Hopt f P A. kn nv st e g 1 0 9 C ia a e y, Ab ta t 0b e tv T s bihlrecnn sep rssmo e uc l sn h to f ohh r n ne t n n o a— sr c jcie oet l ag a ieoto oo i d lq ikyu igtemeh do t omo eijci sa dlw c l a s b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研究进展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老年人群的多发疾病,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无疑成了当下医疗卫生组织函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随着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其动物模型自然成为至关重要的基础,为进一步加深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本文就国内外近几年对骨质疏松症的动物模型做一综述。

标签: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综述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异常为特征,致使骨骼脆性增加、极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1]。

其所引发的骨折一方面给患病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给患者带来了疼痛、不便,甚至带来了一定的致残率和致死率[2]。

所以,当下探索骨质疏松动物模型为研究骨质疏松发病机制及其预防和治疗这一使命至关重要。

1 手术法1.1去势法去势法通常指采取手术的方法摘除雌性动物双侧卵巢或者摘除雄性动物双侧睾丸,一段时间后构建OP模型。

其中,摘除雌性动物双侧卵巢通常用于模拟女性绝经所导致的OP,是绝经后OP模型的“金标准”。

杜一飞等[3],通过摘除雌性大鼠双侧卵巢3个月后,结果显示0VX组大鼠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增高,且取大鼠股骨进行X线观察得到大鼠股骨骨密度下降,骨小梁形成减少。

任小娟和夏拉夫[4]在研究骨松汤时,同样以摘除雌性小鼠双侧卵巢为方法构建OP模型,12 w后模型组组小鼠骨密度与其他组比较,骨密度明显降低。

众所周知,骨吸收大于骨形成是导致OP的一大因素,伍楊等[5]在研究中药王不留行对去势大鼠影响时,去势一段时间后,取大鼠血清进行检测,发现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1、IL-6、TNF-α含量明显升高,而这些指标恰好是强有力的骨吸收诱导剂。

由此可知,无论从动物骨形态学或是骨生化指标均可知去势法是OP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1.2甲状旁腺切除法甲状旁腺切除可直接导致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不足,而PTH可以抑制成骨细胞的凋亡和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无疑表明切除甲状旁腺必定导致骨吸收与骨形成不平衡,从而导致OP的发生。

且有研究表明小剂量PTH 对OP动物可以增加骨量,提高骨强度,减少骨折的风险[6]。

但造模方法在手术过程中,操作需谨慎,因稍不注意易损伤返喉神经,对实验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故目前一般不采用该种方法。

1.3下丘脑-垂体切断法下丘脑-垂体是人类重要的内分泌部位,其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人类甲状腺、肾上腺和性腺的分泌功能。

有研究表明,垂体疾病是继发性OP的重要原因之一。

下丘脑垂体功能的缺乏或丧失,可直接导致人体生长激素缺乏症,从而进一步导致患者骨密度降低,最终导致患者OP[7]。

Pogoda[8]等第一次在绵羊身上进行了下丘脑垂体断开手术,证实该模型比较适合于研究牙骨质疏松。

1.4坐骨神经或者肌腱切除法该法是指切断动物一侧坐骨神经或者肌腱,选取另一侧作为对照,一段时间后进行骨密度、骨计量学和骨生化指标等的检测,以判断模型的成功与否。

有学者通过切除大鼠一侧坐骨神经,结果表明被动运动与电刺激在神经生长因子基因的表达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9]。

高俊[10]等通过切除大鼠坐骨神经,4 w后发现模型组ALP、BGP、TRAP与空白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而且模型组大鼠出现皮质骨变薄、空隙增多、髓腔扩大、破骨细胞数增多等现象。

也有研究表明,同时切除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及肌腱,30 d后,右侧股骨生物力学指标下降,以此构建OP模型[11]。

坐骨神经或者肌腱切除主要是建立废用性OP模型,主要适用于研究因外界因素导致的骨质疏松。

1.5脊髓损伤法脊髓损伤属于神经损伤的一种,其损伤之后容易引起患者骨骼负重减少和肌萎缩,容易导致骨量丢失[12],久而久之便会造成患者骨质疏松。

吴俊哲等采用改良Allen’s法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8 w后发现模型组模型组出现骨小梁密度减低、小梁变细等骨质疏松的表现[13]。

该模型一般适用于因运动或外力作用不当引起的骨质疏松研究。

2 药物法2.1糖皮质激素法近年来,临床上对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比较普遍,使得糖皮质激素性OP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当下OP发病率的第三位[14]。

目前认为其诱导OP的机制主要是:一方面通过调节细胞外因子而抑制骨细胞的形成,另一方面可以调节OPG/RANKL/RANK途径促进骨的吸收[15]。

常使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醋酸泼尼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甲泼尼等,其诱导OP的途径有灌胃、肌肉注射等,造模成功时间4~26 w。

有研究证实,采用醋酸泼尼松2.7mg/(kg·d)对小鼠进行4w的灌胃即可成功构建糖皮质激素性OP模型[16]。

具研究显示,长时间使用GC的不良反应有生长迟滞、糖尿病、高血压、青光眼、消化道溃疡、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等[17]。

所以,在采取这种造模方法时,应注意GC本身带来的不良反应有可能对实验造成一定的影响。

2.2维甲酸法维甲酸,又称视黄酸,是维生素A的活性代谢中间产物,其一方面增加成骨细胞的活性与数量,另一方面也增强了破骨细胞的活性,造成骨吸收大于骨形成的高转换状态[18]。

朱虎虎[19]等对大鼠采用维甲酸80 mg/(kg·d)连续灌胃21 d,观察28 d,之后取股骨及血清检测,发现模型组股骨骨密度、骨矿含量、骨小梁面积百分比等均明显减少;血清Ga、P、ALP、TRAP、OC均明显增高。

康学[20]、周延萌[21]、彭璐[22]等均采用不同剂量维甲酸成功制作OP 模型,并进行了不同中药的药效研究,为治疗OP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2.3环磷酰胺法刘政等人采用CTX 5mg/kg、8mg/kg、10mg/kg对大鼠进行15 d的腹腔注射,结果显示,大鼠的骨密度分别下降9.8%、13.3%、15.6%;股骨骨小梁数目分别下降49.8%、65.5%、72.8%;股骨骨小梁分离度分别增高了225.2%、416.9%、577.4%[23]。

曹胜男[24]、杨志烈[25]等均对CTX引起的骨变化进行了在体或是离体的研究,都证实了CTX对大鼠骨有一定的影响。

2.4乙醇法乙醇进入体内后会产生新的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会导致人体OP[26]。

有人认为酒精导致OP的机制是:毒害骨细胞、使成骨减少、破骨增加、改变骨重建,从而减少骨的形成[27]。

长期过度饮酒能使OB的活性降低、OC的活性正常;同时直接干预1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IR)而影响骨形成,进一步导致OP[28]。

2.5布舍瑞林法布舍瑞林是一种促黄体素分泌激素的药物,给动物作用后,能显著的降低动物雌二醇的含量,从而能很好的模拟女性绝经后的OP模型[29]。

研究显示,布舍瑞林每天给大鼠皮下注射,连续4 w,即可出现大鼠骨密度及血清雌二醇均降低。

2.6谷氨酸单钠谷氨酸单钠是一种中枢兴奋性神经递质,在过量使用的情况下,能对中枢神经产生毒性作用。

因此,常被称为神经毒剂。

其能选择性的损害动物下丘脑弓状核神经元,导致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从而诱发动物骨形态学的改变,这一作用常被称为脑源性的OP。

钟平[30]等采用10%的MSG对大鼠进行4个月的皮下注射,结果显示:MSG组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下降、骨小梁宽度降低、骨小梁数量减少、骨小梁分离度升高、骨小梁周长破骨细胞数量增加100%等骨形态学的改变,证实了谷氨酸单钠能成功的制作大鼠OP模型。

3 营养法3.1低钙法低钙饮食会造成骨吸收大于骨形成,从而导致OP的发生。

吕文亭[31]等采用低钙日粮喂养蛋鸡,分别在20 d、40 d、60 d时测定骨生化指标,发现低钙组蛋鸡血清中AKP、BGP含量升高、E2含量降低。

张颜廷[32]等对大鼠进行3 w的低钙饲料喂养,结果DEXA测定,发现低钙组大鼠的BMD、BMC 均显著低于正常组。

该种造模方法一般不单独使用,常与其他造模方法联合,缩短造模时间,提高模型的成功率。

3.2低钠法引起人类OP的因素很多,其中,低钠血症被证实与OP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关系[33]。

目前,主要认为低钠血症能引起骨密度的降低,从而导致OP的发生[34]。

当下,国内对单独使用该法造OP模型的研究比较少,常与去势等联合造模。

4 制动法4.1悬吊法悬吊法主要是模拟失重状态下骨矿化水平降低,钙磷代谢紊乱等,从而导致OP[35]。

程强[36]等对小鼠尾部进行14 d的悬吊,结果显示:悬吊组与正常组相比股骨长度下降8.23%、骨密度下降26.8%、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数目也明显下降等OP症状。

李煜[37]等也证实,悬吊法等导致小鼠骨钙流失和骨质疏松。

该法虽然可以导致OP,但是其可控性比较小,一般不太采用。

4.2固定法该法一般采用石膏、绷带、钢板、螺钉、套筒等固定实验动物的肢体或是躯干,一段时间后,检测骨形态学或骨生化指标的变化,比较适用于长期卧床或是长期保持同一姿势导致OP的研究。

张园[38]等对兔右后肢进行3个月的石膏固定,发现被固定侧骨皮质变薄、孔隙增多、OC增多、骨小梁稀疏等OP症状。

5 联合造模法目前,许多研究者为提高OP模型的成功率,缩短造模时间,探索OP发病的多种机制,常采用去势+低钙法、去势+坐骨神经切除、糖皮质激素+低钙、去势+糖皮质激素等联合造模,该法已成为当下运用比较广泛的OP造模方法。

梁九根[39]取雌性大鼠进行去势+低钙饲养,以此模拟绝经后OP,1个月后,发现实验组骨密度减低、血清破骨和成骨指标含量上升。

孙晓迪[40]采用SD雌性大鼠,进行双侧卵巢切除和右侧后肢坐骨神经切除,术后在第3 d、第7 d、第14 d、第28 d进行心脏穿刺抽取血样及去取右侧后肢,结果发现:联合组大鼠在第7 d,骨小梁数目、粗细程度、厚度、连续性都低于对照组;血清中TRAP 5b 水平降低、CTX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

也有研究报道,去势联合糖皮质激素造模一段时间后,联合组骨小梁数目、厚度、面积百分数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骨小梁分离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41]。

卢其腾[42]等同样采用去势联合糖皮质激素成功复制OP模型。

6 基因法该法目前主要是采用基因敲除来制作OP模型,程少丹等[43]研究证实,敲除护骨素基因的纯合子小鼠,腰椎体发生骨质疏松症状的程度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基因法相比较其他造模方法而言,虽然其成本比较高,但是其可控性较强,一般不受外界因素干扰。

7 其他法7.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法EDTA-Na2是一种金属离子络合物,能螯合钙离子在内的多种金属离子,所以常常被用做脱钙剂。

杨彬奎[44]等将小牛椎体放入EDTA-Na2溶剂内进行脱钙,发现脱钙后的椎体骨密度降低,骨小梁数目减少,骨髓腔增大。

张立元[45]等采取0.595mmol/L的EDTA-Na2溶液對成年猪椎体进行脱钙处理,发现锥体BMD降低、骨量减少,并且随着脱钙时间的延长,椎体的BMD、刚度和强度随之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