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中冷器

合集下载

汽车空-空中冷器技术条件

汽车空-空中冷器技术条件

汽车空-空中冷器技术条件汽车空-空中冷器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空-空中冷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以及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设计开发的汽车所装用的空-空中冷器总成(以下简称“中冷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3190—1996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 3194—1998 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的尺寸允许偏差GB/T 3614—1999 铝合金箔GB/T 3880—1997 铝及铝合金轧制板材GB/T 4437.1—2000 铝及铝合金热挤压管第一部分:无缝园管YS/T 69—1993 钎接用铝合金板材Q/XX B102 车辆产品零部件追溯性标识规定3 技术要求3.1 中冷器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进行制造。

3.2 材料要求中冷器所用的相应材料,应分别满足GB 3880、YS/T 69、GB 4437.1、GB 3614、GB 3194、GB 3190的要求。

3.3 外观表面质量及尺寸3.3.1 铝合金板材的表面质量a) 板材表面不允许有裂纹、裂边、腐蚀、穿通气孔、硝盐痕,不允许有扩散斑点;b) 板材表面允许有轻微的压划痕等缺陷,但缺陷深度不得超过板材厚度的允许偏差,并应保证最小厚度。

3.3.2 钎接用铝合金板材的表面质量a) 板材表面不允许有裂纹、腐蚀、穿通气孔;b) 板材表面允许有轻微的压划痕。

3.3.3 铝合金管的表面质量a) 管材表面应光滑,不允许有裂纹;b) 管材表面的缺陷深度不得超过管材内、外径的允许偏差范围,并应保证管材的最小尺寸。

【汽车行业类】汽车中冷器的作用

【汽车行业类】汽车中冷器的作用

(汽车行业)汽车中冷器的作用汽车中冷器的作用中冷器的作用是降低发动机的进气温度。

壹般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按照冷却介质的不同,常见的中冷器能够分为风冷式和水冷式2种。

(1)风冷式利用外界空气对通过中冷器的空气进行冷却。

优点是整个冷却系统的组成部件少,结构比水冷式中冷器相对简单。

缺点是冷却效率比水冷式中冷器低,壹般需要较长的连接管路,空气通过阻力较大。

风冷式中冷器因其结构简单和制造成本低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大部分涡轮增压发动机使用的都是风冷式中冷器,例如华泰特拉卡TCI越野车和壹汽-大众宝来1.8T轿车搭载的发动机都使用了风冷式中冷器。

(2)水冷式利用循环冷却水对通过中冷器的空气进行冷却。

优点是冷却效率较高,而且安装位置比较灵活,无需使用很长的连接管路,使得整个进气管路更加顺畅。

缺点是需要1个和发动机冷却系统相对独立的循环水系统和之配合,因此整个系统的组成部件较多,制造成本较高,而且结构复杂。

水冷式中冷器的应用比较少,壹般用在发动机中置或后置的车辆上,以及大排量发动机上,例如奔驰S400CDI轿车和奥迪A8TDI轿车搭载的发动机都使用了水冷式中冷器。

中冷器是用来冷却经增压器出来的增压空气的,空气在经过增压器后,压力增加,温度升高,通过中冷器冷却可降低增压空气温度,从而提高空气密度,提高充气效率,以达到提升柴油机功率和降低排放的目的。

中冷器:是增压系统的壹部分。

当空气被高比例压缩后会产很高的生热量,从而使空气膨胀密度降低,而同时也会使发动机温度过高造成损坏。

为了得到更高的容积效率,需要在注入汽缸之前对高温空气进行冷却。

这就需要加装壹个散热器,原理类似于水箱散热器,将高温高压空气分散到许多细小的管道里,而管道外有常温空气高速流过,从而达到降温目的(能够将气体温度从150摄氏度降到50摄氏度左右)。

由于这个散热器位于发动机和涡轮增压器之间,所以又称作中央冷却器,简称中冷器。

发动机直接排出的废气温度通常高达8、9百度,会造成涡轮本体、进气温度升高,加之压缩空气时做功,增压压缩进气缸的气体就有可能过热而造成汽油预燃而发生爆震,影响动力输出;同时,高温也是引擎的隐形杀手。

中冷器的工作原理

中冷器的工作原理

中冷器的工作原理
中冷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器,它的工作原理主要通过利用传热原理将高温流体中的热量转移给冷却剂,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

中冷器内部通常由许多薄壁管组成,这些薄壁管通过与冷却剂接触,实现热量的传递。

当高温流体进入中冷器时,其热量会传递给冷却剂。

热量传递的方式可以是传导、对流和辐射。

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物质之间的直接接触而传递。

在中冷器中,高温流体的热量会通过壁管传导给冷却剂。

由于壁管通常是由导热性能较好的金属材料制成,因此能够有效地传导热量。

对流是指热量通过介质的流动而传递。

在中冷器中,冷却剂通常是以液体或气体的形式存在,在与高温流体接触的过程中,会发生对流传热,将高温流体的热量带走。

辐射是指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

在中冷器中,由于高温流体与冷却剂之间存在温差,会产生热辐射。

这种辐射会通过空间传递热量,达到降温的效果。

通过以上的传热方式,中冷器能够将高温流体的热量迅速降低,并将其转移给冷却剂。

而冷却剂则会带走大部分的热量,使高温流体得以冷却。

这样就实现了中冷器的主要功能,即降温。

汽车用中冷器(1)

汽车用中冷器(1)

汽车用中冷器来源:《汽车与驾驶维修》对于增压发动机来说,中冷器是增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

无论是机械增压发动机还是涡轮增压发动机,都需要在增压器与发动机进气歧管之间安装中冷器。

下面以涡轮增压发动机为例,对中冷器进行简要介绍。

中冷器的作用中冷器的作用是降低发动机的进气温度。

那么为什么要降低进气温度呢?(1)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的温度非常高,通过增压器的热传导会提高进气的温度。

而且,空气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密度会升高,这必然也会导致空气温度的升高,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充气效率。

如果想要进一步提高充气效率,就要降低进气温度。

有数据表明,在相同的空燃比条件下,增压空气的温度每下降10 ℃,发动机功率就能提高3%~5%。

(2)如果未经冷却的增压空气进入燃烧室,除了会影响发动机的充气效率外,还很容易导致发动机燃烧温度过高,造成爆震等故障,而且会增加发动机废气中的NOx的含量,造成空气污染。

为了解决增压后的空气升温造成的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加装中冷器来降低进气温度。

中冷器的分类中冷器一般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按照冷却介质的不同,常见的中冷器可以分为风冷式和水冷式两种。

(1)风冷式(图1) 利用外界空气对通过中冷器的空气进行冷却。

优点是整个冷却系统的组成部件少,结构比水冷式中冷器相对简单。

缺点是冷却效率比水冷式中冷器低,一般需要较长的连接管路,空气通过阻力较大。

图2 散热芯体图1 风冷式中冷器风冷式中冷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散热芯体和两端的气室,散热芯体(图2)主要由流通管和散热片(图3)组成。

流通管的功能是分割压缩空气并为压缩空气提供一个流通管路,两端与气室相连,因此压缩空气不会出现泄漏的问题。

流通管的形状常见的有长方形、椭圆形以及长锥形3种。

由于流通管的形状不同,中冷器对压缩空气的阻力和冷却效率也不同。

许多中冷器为了提高冷却效率,会在流通管内壁上设置凸起,以增加压缩空气与流通管内壁的接触面积,但是这样会产生较大的气流阻力。

散热片位于上下两层流通管之间,并紧密地与流通管靠在一起,其功能是为流经流通管的压缩空气散热。

汽车中冷器工作原理

汽车中冷器工作原理

汽车中冷器工作原理
汽车中冷器是一种用于调节车内温度的设备,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热泵效应。

下面将详细介绍汽车中冷器的工作原理。

汽车中冷器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首先,压缩机是汽车中冷器的核心部件。

它通过电动机驱动,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吸入,并通过压缩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从而变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

接下来,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进入冷凝器。

在冷凝器中,制冷剂气体与冷却风或循环水接触,散发出大量的热量。

这样,制冷剂气体温度和压力就会降低,逐渐转化为高压液体。

然后,高压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

在蒸发器中,高压液体制冷剂迅速减压,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和蒸发气体。

制冷剂液体吸收车内空气中的热量,逐渐蒸发转化为蒸发气体,从而使车内温度下降。

最后,蒸发器中的制冷剂蒸汽被压缩机再次吸入,循环往复,从而实现整个制冷循环。

总结来说,汽车中冷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压缩机将制冷剂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将其通过冷凝器散发热量,转变为高压液体,然后经过膨胀阀降压成低温低压液体,进入蒸发器,吸
收车内热量并转化为蒸发气体。

最后制冷剂蒸汽再被压缩机吸入,循环反复,实现车内温度的调节。

qct 828-2010 汽车水冷中冷器标准

qct 828-2010 汽车水冷中冷器标准

QCT 828-2010是汽车行业的一项标准,全称为《汽车水冷中冷器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汽车水冷中冷器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旨在确保汽车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下面是对该标准的详细介绍。

一、背景与意义汽车水冷中冷器是汽车冷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发动机的热量传递给冷却液,再通过散热器将热量散发到大气中。

水冷中冷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对于保证汽车水冷中冷器的质量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内容1. 性能要求QCT 828-2010标准对汽车水冷中冷器的性能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热性能:水冷中冷器应具有足够的传热能力,确保发动机的热量能够被及时传递给冷却液。

(2)阻力性能:水冷中冷器应具有较低的阻力,以减小冷却液流经水冷中冷器时的压力损失。

(3)耐腐蚀性能:水冷中冷器应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能够承受冷却液和大气中的有害物质侵蚀。

(4)密封性能:水冷中冷器应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防止冷却液漏出。

(5)结构与外观:水冷中冷器应具有合理的结构和外观,方便安装和维护。

2. 试验方法为了验证水冷中冷器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QCT 828-2010标准规定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具体试验项目包括:传热性能试验、阻力性能试验、耐腐蚀性能试验、密封性能试验以及外观质量检查等。

这些试验方法旨在全面评估水冷中冷器的各项性能指标,确保其在实际使用中的可靠性。

三、应用与影响QCT 828-2010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汽车水冷中冷器的质量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该标准的规定,汽车制造商可以更加明确地了解水冷中冷器的性能要求,从而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此外,该标准也为客户在选择汽车水冷中冷器时提供了参考依据,有助于推动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健康发展。

2024年汽车中冷器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汽车中冷器市场发展现状

汽车中冷器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汽车中冷器是一种关键的汽车散热部件,能够降低发动机温度并提高燃烧效率。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中冷器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本文将介绍汽车中冷器市场的发展现状,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以及主要厂商和产品。

汽车中冷器市场规模随着汽车销量的增长和技术进步,汽车中冷器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最近几年汽车中冷器市场每年的增长率达到了10%以上。

目前,全球汽车中冷器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了XX亿美元,并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还会持续增长。

汽车中冷器市场发展趋势1.技术升级:随着发动机技术的不断提升,汽车中冷器也在不断升级换代。

新一代的汽车中冷器采用了更先进的材料和设计,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和更小的尺寸,能够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燃烧效率。

2.节能环保: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汽车中冷器市场逐渐向着低排放和高效能的方向发展。

节能环保型的汽车中冷器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废气排放和碳排放,并提高燃料利用率,受到越来越多车企和消费者的青睐。

3.智能化: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汽车中冷器市场也开始出现智能化的产品。

智能化汽车中冷器能够根据车辆工况和环境温度自动调节散热效果,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并且能够通过与其他车辆系统的联动,实现更高的整车性能。

主要厂商和产品1.公司A:公司A是全球领先的汽车中冷器制造商,拥有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优势。

该公司生产的汽车中冷器具有优良的散热性能和可靠的品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汽车品牌。

2.公司B:公司B是一家专注于环保型汽车中冷器的研发和制造的企业。

该公司的产品采用独特的材料和设计,具有更高的散热效果和更低的碳排放,受到越来越多环保型车企的青睐。

3.公司C:公司C是一家致力于智能化汽车中冷器研究的企业。

该公司的产品采用了先进的传感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智能调节和联动控制,提高整车性能和驾驶体验。

结论汽车中冷器市场正在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技术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汽车中冷器市场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中冷器冷凝水过多的原因

中冷器冷凝水过多的原因

中冷器冷凝水过多的原因1. 中冷器的基本概念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中冷器。

它可不是你想象中的那种冰凉的饮料机,而是一个在汽车、空调等设备中用来降低气体温度的家伙。

想象一下,热气腾腾的空气一进来,咻的一声就被“冻”住了,冷凝水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生成的。

不过,有时候这个冷凝水的量可就多得惊人了,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

就像下雨天一样,没一会儿地面就湿透了,让人心里嘀咕:“这是下了多少水啊?”2. 冷凝水过多的原因2.1 温度过高首先,我们得聊聊温度。

如果中冷器的进气温度太高,像夏天晒了一天的西瓜,那冷凝水就会如洪水般涌来。

你知道的,热空气里水分多,冷却后自然就变成水珠滴滴答答。

就好比你在厨房里煮水,锅盖一盖,里面的蒸汽可就开始大闹天宫,弄得一片湿漉漉的。

这时候,如果你不小心,真是会让整个系统“淋一场雨”啊!2.2 湿度过大再来,湿度问题。

你可别小看这个,空气中的水分子就像小偷一样,潜伏在你看不见的地方。

一旦中冷器开工,它们就会化身为湿气,瞬间与冷却气体相遇,啪的一声,冷凝水就“掉”下来了。

如果环境湿度高,真的是“来者不拒”,就像一个热情的招待员,把所有的水分都请进来,结果就是你看到的满地水洼。

3. 系统设计不当3.1 管道问题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管道设计。

如果管道太窄,或者走得不够顺畅,那水分就像在高速公路上堵车的小车,慢慢往后退,结果造成积水。

而且啊,管道一旦有漏点,冷凝水可就会悄悄溜走,留下一地的水痕,让你抓狂。

这可真是让人头疼,谁喜欢每天都要“打扫战场”呢?3.2 维护不足最后,维护也是大问题。

如果中冷器从来没有清洗过,那里面可就成了水的温床,污垢和杂质让冷凝水更容易聚集。

就像你家里那个永远不动的角落,灰尘堆得跟小山似的,让人一看就无奈。

别忘了,定期检查和清洗不仅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还能减少冷凝水的产生,何乐而不为呢?4. 如何解决问题现在说到解决方案,首先,监控温度和湿度。

可以考虑加装一些测量仪器,这样一来就能及时发现问题,绝对是“防患于未然”的好办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中冷器的选用
中冷器的作用
中冷器的作用是降低发动机的进气温度。

那么为什么要降低进气温度呢?
(1)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的温度非常高,通过增压器的热传导会提高进气的温度。

而且,空气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密度会升高,这必然也会导致空气温度的升高,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充气效率。

如果想要进一步提高充气效率,就要降低进气温度。

有数据表明,在相同的空燃比条件下,增压空气的温度每下降10℃,发动机功率就能提高3%~5%。

(2)如果未经冷却的增压空气进入燃烧室,除了会影响发动机的充气效率外,还很容易导致发动机燃烧温度过高,造成爆震等故障,而且会增加发动机废气中的NOx的含量,造成空气污染。

为了解决增压后的空气升温造成的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加装中冷器来降低进气温度。

中冷器的分类
中冷器一般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按照冷却介质的不同,常见的中冷器可以分为风冷式和水冷式2种。

图1 风冷式中冷器
(1)风冷式(图1)利用外界空气对通过中冷器的空气进行冷却。

优点是整个冷却系统的组成部件少,结构比水冷式中冷器相对简单。

缺点是冷却效率比水冷式中冷器低,一般需要较长的连接管路,空气通过阻力较大。

图2 散热芯体
风冷式中冷器主要由2部分组成,即散热芯体和两端的气室,散热芯体(图2)主要由流通管和散热片(图3)组成。

图3 流通管和散热片
流通管的功能是分割压缩空气并为压缩空气提供1个流通管路,两端与气室相连,因此压缩空气不会出现泄漏的问题。

流通管的形状常见的有长方形、椭圆形以及长锥形3种。

由于流通管的形状不同,中冷器对压缩空气的阻力和冷却效率也不同。

许多中冷器为了提高冷却效率,会在流通管内壁上设置凸起,以增加压缩空气与流通管内壁的接触面积,但是这样会产生较大的气流阻力。

散热片位于上下两层流通管之间,并紧密地与流通管靠在一起,其功能是为流经流通管的压缩空气散热。

当外界较低温度的空气流经散热片时,就能将热量带走,从而达到冷却压缩空气的目的。

多个流通管和散热片组合在一起,并多层重叠,就构成了中冷器的散热芯体。

另外,为了使来自增压器的压缩空气,在进入中冷器的芯体之前有缓冲和蓄压的空间,且在流出芯体之后能提高空气流速,通常在芯体的两侧安装有气室。

气室的外形与漏斗相似,其端部还会设置圆形进出口,以方便连接进气管路。

风冷式中冷器因其结构简单和制造成本低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大部分涡轮增压发动机使用的都是风冷式中冷器,例如华泰特拉卡TCI越野车和一汽-大众宝来1.8T轿车搭载的发动机都使用了风冷式中冷器。

(2)水冷式中冷器(图4)利用循环冷却水对通过中冷器的空气进行冷却。

优点是冷却效率较高,而且安装位置比较灵活,无需使用很长的连接管路,使得整个进气管路更加顺畅。

缺点是需要1个与发动机冷却系统相对独立的循环水系统与之配合,因此整个系统的组成部件较多,制造成本较高,而且结构复杂。

图4 水冷式中冷器
水冷式中冷器主要由2个部分组成,即散热芯体和中冷器壳体,散热芯体主要由流通管和散热片组成。

与风冷式中冷器不同的是,水冷式中冷器的散热芯体完全包裹在中冷器壳体的内部,中冷器壳体上连接有循环水管,冷却水在水泵的作用下不断循环,将流通管内的压缩空气冷却。

冷却液将压缩空气冷却后温度会升高,因此需要1个独立的散热器 图5)为冷却水降温。

水冷式中冷器的应用比较少,一般用在发动机中置或后置的车辆上,以及大排量发动机上,例如奔驰S400CDI轿车和奥迪A8TDI轿车搭载的发动机都使用了水冷式中冷
器。

图5 独立散热器
中冷器的选择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当中冷器因为碰撞等原因损坏需要更换时,只要更换与原车相同的配件即可。

但是对于希望将原装涡轮增压系统进行改装以提升发动机动力的用户来说,中冷器的选择和安装就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下面以风冷式中冷器为例,简要介绍这方面的知识。

(1)一般来说,中冷器可以分为原厂交换型和大容量改装型。

原厂交换型中冷器的规格和原厂中冷器相差不大,差异只在于内部流通管和散热片的结构不同,适合原厂未改装的车辆或改装幅度不大的情况。

对于大容量改装型中冷器,除了加大散热面积,还要兼顾进气的压力损失情况,但是一般需要重新匹配连接管路和紧固套件。

(2)在了解了中冷器的结构之后,我们应该清楚,中冷器是利用众多的流通管来分割压缩空气,然后通过外界的空气流通来达到冷却的目的。

因此想要提高中冷器的散热效率,只要通过增加流通管的长度和散热片的面积等方式就可以达到目的。

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么简单,因为散热管越长的中冷器,就越容易产生进气压力损耗的问题。

虽然大容量的中冷器有更好的冷却效果,但是因为压缩空气在中冷器内流动时间和流动阻力的增加,会产生更严重的空气压力损失,从而导致更严重的涡轮增压时滞现象。

尤其是当小型涡轮增压器匹配了大容量中冷器时,涡轮增压时滞现象会更严重。

(3)中冷器的冷却效率和空气压力损失主要取决于中冷器散热芯体中的流通管和散热片,因此一个高性能的中冷器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①流通管使用管径较粗但管壁很薄的结构。

较粗的管径可以降低空气流通的阻力,很薄的管壁可以有效地提高散热能力。

②散热片为了提高中冷器的热交换效率,就需要增加散热片接触到外界空气的面积。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散热片被设计成各种形状,其中以波浪形或百叶窗形的散热片最为常见。

中冷器的安装
(1)安装位置常见的安装位置有前置式、上置式以及侧置式3种。

图6 前置式中冷器
①前置式中冷器(图6),一般安装在前保险杆内侧,即冷凝器的前面偏下。

在风冷式中冷器中,前置式中冷器的散热效果最好。

②上置式中冷器(图7),一般安装在发动机上部,即进气歧管附近,发动机舱盖上开有进风口,以利于中冷器的冷却。

因为距离进气歧管很近,所以对涡轮增压时滞性的控制相对较好。

图7 上置式中冷器
③侧置式中冷器(图8),一般安装在前保险杠的左内侧或右内侧,因此对车身空间的占用比较小。

图8 侧置式中冷器
(2)连接管路中冷器的连接管路与涡轮增压系统的整体搭配,也是安装中冷器时应该注意的要点。

①连接管路的长度应尽量短,还应尽可能采取直线连接,从而减少管路的弯曲和拐点,以提高空气流动的顺畅性。

②中冷器出口连接管路的直径应该比入口连接管路直径大,因为较大的出口管径能使中冷器两端气室内的压缩空气以较快的速度流动。

③连接管路中的橡胶管应尽量采用3或5层包覆的矽橡胶制品,这种橡胶管的延展性非常好,而且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也不会硬化。

连接管之间应采用宽型不锈钢卡箍固定,从而避免漏气的问题产生。

中冷器的维护
(1)外部清洁前置或侧置的风冷式中冷器的散热片通常会被树叶或油泥(例如涡轮增压器机油)等杂物堵塞,使中冷器散热受阻,因此应定期进行外部清洗。

注意不要使用压力过高的水枪清洗,以免散热片变形。

(2)内部清洗经过长时间使用后,中冷器内部管道通常会附着油泥或胶质等脏物,这不仅会使空气流通管变窄,而且会使热交换能力下降。

因此,中冷器需要定期进行内部清洗和维护。

如果发现中冷器内部脏污严重,应仔细检查空气滤清器和各进气管路是否有泄漏的部位。

注意在内部清洗后,应让中冷器内部干燥后再连接管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