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片机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高速立式药贴贴片机设备工艺原理

高速立式药贴贴片机设备工艺原理

高速立式药贴贴片机设备工艺原理药贴贴片机可以生产出多种类型的贴片,包括传统贴片、药品贴片、保健贴片等。

其中,高速立式药贴贴片机是一种高效率的生产设备,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贴片质量。

本文将介绍该设备的工艺原理。

设备结构高速立式药贴贴片机主要由如下部分组成:•料仓:存放药贴的原料,包括药物、贴片材料等。

•研磨机:将原料进行研磨、混合。

•制片机:将混合好的原料进行制片、成型。

•切割机:将成型好的贴片进行切割。

工艺流程高速立式药贴贴片机设备的工艺流程主要有如下几个步骤:1.研磨混合药物及贴片材料等原料经过研磨机的混合后,成为粉末状。

混合过程中,可以使用高速搅拌器以提高混合效果。

2.制片成型将混合好的粉末状物料送至制片机进行成型。

此过程主要包括:•送料:通过程序控制向压片装置内供料,使辊压板缓慢升高,完成供料。

•压制:压嘴转动后推进药品粉末磨料,接着辊压板缓慢地降下,压紧药品粉末,完成磨料压缩。

•清理:将不良品和边角余料去除。

3.切割经过制片成型后的药贴,通过切割机进行切割成形。

此过程主要有:•入板:借助设备的自动传送带,将已压缩的片状药品送进切割机内进行自动切割。

•切割:采用高速旋转的圆形刀片,切断其余角料和不良品。

•出板:借助切割机自带的传送带,将切割好的药贴输出。

工艺要点在使用高速立式药贴贴片机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选择合适的原料不同的贴片需要选择不同的原料,因此在使用设备前需确定药物、贴片材料等的配比。

2.合理运用研磨混合机研磨混合机的混合效果直接影响到成品药贴的品质,因此需要合理运用搅拌器、混合时间等,确保原料混合均匀。

3.控制切割速度切割速度应合理控制,过慢容易导致成品药贴不整齐,过快则容易造成切割刀磨损。

总结高速立式药贴贴片机设备的工艺原理主要包括选料、研磨、制片、切割等步骤。

在生产时需要注意原料配比、合理使用混合机以及控制切割速度等要点,确保成品的质量和效率。

贴片机的工作原理

贴片机的工作原理

贴片机的工作原理
1 贴片机的工作原理
贴片机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机械设备。

它可以自动完成对各种电子电路元件(如芯片、半导体分立器件等)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定位和组装,包括放置、焊接、检测等多项工艺,同时还能实现应用编程安装和内部调试,从而节省了时间成本。

贴片机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一种机械装置,将一种元件储存在带有吸盘的夹头内,然后夹头动作把元件放置在PCB板上的合适之处,接着,夹头由于内部的步进电机的控制,它的上下移动精度可以达到几十微米,但元件放置的位置和精度可以达到几千分之几,然后,夹头会把元件固定在PCB板上,最后使用另外一个夹头把电极进行焊接,组装完成最终产品。

贴片机通常使用X,Y轴和Z轴三种轴为主,X,Y轴由于夹头的位置,内部装有电机及传动装置,用来控制贴片夹头的精确定位,类似于CNC机床设备;而Z轴方面是贴片机的上下升降电机,主要是负责定位放置元件到PCB板上,然后使用焊锡下料夹头把电极进行焊接,机械原理相对简单,主要是以减速电机来控制推进位置。

贴片机自动完成PCB板上元件的贴装和焊接,取代了传统人工完成的贴装,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精度贴片以及低成本贴片,是信息电子系统制造所不可缺少的设备。

贴片机的工作原理

贴片机的工作原理

贴片机的工作原理
贴片机是一种用于表面贴装(Surface Mount Technology,SMT)制程的自动化设备,主要用于在电路板上精确地安装各种电子元件,如芯片、电容、电阻等。

贴片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的自动化步骤来实现元件的快速、准确的贴装。

以下是贴片机的工作流程:
1. 供料:首先将所需的电子元件装载到供料器中。

供料器可以分为卷料供料器和盘料供料器两种类型。

卷料供料器将元件以卷带形式供给,而盘料供料器则将元件放在盘中供给。

2. 图像识别:接下来,贴片机会使用一或多个视觉系统来扫描并识别电路板上的元件位置和方向。

这些视觉系统通常包括高分辨率摄像头、图像处理软件和图像识别算法。

3. 贴附:一旦图像识别完成,贴片机会使用吸嘴将元件从供料器中抓取,并在预定位置上方的吸嘴上粘附。

吸嘴通常具有可调节的真空吸附能力,以确保正确地捕捉元件。

4. 定位:在被吸取的元件进入吸嘴上时,贴片机会将其移动到准确的位置,并根据预先设置的坐标和精度要求将其放置在电路板上。

贴片机通常具有多轴运动系统,可以在三个或更多轴上精确移动。

5. 焊接:完成元件放置后,电路板将通过传送带或其他装置移交给焊接设备进行焊接。

焊接方式可以是传统的浸泡式焊接
(波峰焊接)或表面贴装焊接(炉顶式焊接或热风焊接)。

整个过程中,贴片机通常由一个控制系统控制,该系统可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和参数来协调供料、视觉识别、精确定位和吸附动作。

这些参数包括元件尺寸、电路板布局、焊接要求等。

通过贴片机的高速和精确性,能够大大提高电子元件的贴装效率和质量,减少人工操作的错误和劳动强度。

贴片机原理

贴片机原理

贴片机原理贴片机是一种用于电子元件贴片的自动化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精密的机械、光学和电子控制系统,将电子元件从供料器上取下,精准地放置到印刷电路板(PCB)上的特定位置。

在现代电子制造业中,贴片机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设备,它的高效、精准的贴片能力大大提高了电子制造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首先,贴片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精密的运动控制系统。

在贴片机的运作过程中,电子元件需要从供料器上被取下,并被精准地放置到PCB上。

这就需要贴片机具备高精度的运动控制能力,以确保元件的准确贴片。

贴片机通常采用的是伺服电机驱动,通过精密的控制系统实现各个轴向的运动控制,从而实现元件的取放和定位。

其次,贴片机的工作原理还依赖于精密的视觉识别系统。

在贴片过程中,贴片机需要准确地识别PCB上的贴片位置,以及电子元件的位置和方向。

这就需要贴片机配备高分辨率的视觉识别系统,通过相机和图像处理算法实现对PCB和元件的精准识别。

这样,贴片机才能在高速运行的同时,准确地将元件贴片到PCB上的指定位置。

此外,贴片机的工作原理还包括了精密的元件供料系统。

在贴片过程中,电子元件需要从供料器上被取下,并被精准地放置到PCB上。

为了实现高效的贴片,贴片机配备了多个供料器,每个供料器上装载着不同规格和型号的电子元件。

通过精密的供料系统,贴片机能够高效地实现不同元件的快速切换和贴片。

最后,贴片机的工作原理还依赖于精密的控制软件。

贴片机的运行需要依赖于复杂的控制软件,通过对运动控制、视觉识别、元件供料等系统的精准控制,实现整个贴片过程的自动化和高效运行。

控制软件不仅需要具备高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以方便操作人员对贴片机进行监控和调整。

总的来说,贴片机作为现代电子制造中的重要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基于精密的运动控制、视觉识别、元件供料和控制软件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应用。

通过这些精密的技术和系统的协同作用,贴片机能够实现高效、精准的电子元件贴片,为电子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贴片机的X、Y、Z轴原理

贴片机的X、Y、Z轴原理

X-Y 定位系统是评价贴片机精度的主要指标,它包括传动机构和伺服系统;贴片速度的提高意味着X-Y 传动机构运行速度的提高而发热,而滚珠丝杆是主要的热源,其热量的变化会影响贴装精度,最新研制的X-Y 传动系统在导轨内设有冷却系统;在高速贴片机中采用无磨擦线性马达和空气轴承导轨传动,运行速度做得更快。

(此文有深圳市金狮王科技有限公司又称SMT之家所提供)X-Y 伺服系统(定位控制系统)由交流伺服电机驱动,并在传感器及控制系统指挥下实现精确定位,因此传感器的精度起关键作用。

位移传感器有园光栅编码器、磁栅尺和光栅尺。

1. 园光栅编码器园光栅编码器的转动部位上装有两片园光栅,园光栅由玻璃片或透明塑料制成,并在片上镀有明暗相间的放射状铬线,相邻的明暗间距称为一个栅节,整个园周总栅节数为编码器的线脉冲数。

铬线的多少也表示精度的高低。

其中一片光栅固定在转动部位作指标光栅,另一片则随转动轴同眇运动并用来计数,因此指标光栅与转动光栅组成一对扫描系统,相当于计数传感器。

园光栅编码器装在伺服电机中,它可测出转动件的位置、角度及角加速度,它可以将这些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舆给控制系统。

编码器能记录丝杆的放置数并将信息反馈给比较器,直至符合被线性量。

该系统抗干扰性强,测量精度取决于编码器中光栅盘上的光栅数及溢珠丝杆导轨的精度。

2.磁栅尺由磁栅尺和磁头检测电路组成,利用电磁特性和录磁原理对位移进行测量。

磁栅尺是在非导磁性标尺基础上采用化学涂覆或电镀工艺在非磁性标尺上沉积一层磁性膜(一般10~20um)在磁性膜上录制代表一定年度具有一定波长的方波或正弦波磁轨迹信号。

磁头在磁栅尺上移动和读取磁恪,并转变成电信号输入到控制电路,最终控制AC伺服电机的运行。

磁栅尺的优点是制造简单、安装方便、稳定性高、量程范围大,测量精度高达1~5um,贴片精度一般在0.02mm。

3.光栅尺由光栅尺、光栅读数头与检测电路组成。

光栅尺是在透明下班或金属镜面上真空沉积镀膜,利用光刻技术制作均匀密集条纹(每毫米100~300 条),条纹距离相等且平等。

贴片机飞达工作原理

贴片机飞达工作原理

贴片机飞达工作原理
贴片机飞达是一种新型的自动化封装设备,它可以自动地对电路板上的元件进行各种拆卸、定位和贴装作业。

它具有速度快、效率高、使用方便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制造行业的设备装配领域,为制造行业带来了巨大的节省,提高了高精度、高效率的产品质量。

贴片机飞达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光学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控制原理,使用光学聚焦装置实现对元件的准确定位。

元件的定位是通过一一组转动和移动的传输机构(又称机械抓手)实现的,元件拉出器将机械手上的夹具组件拉出来,而机械手的移动由控制模块完成。

贴片机飞达的光学聚焦装置由高性能的摄像头,光源和图像处理器组成,它在设定的视场中不断采集图像,通过图像处理器检测元件的位置,从而实现元件的自动定位。

如果位置偏离设定值,则贴片机会发出报警信号,系统会停止运行,以避免错误的贴装现象发生。

此外,贴片机飞达还可以实现自动贴装,也就是采用“驱动+
振动”的方法,将元件贴装到电路板上。

驱动部分是由贴片机
上的一台驱动机构实现,它可以使元件移动到贴装位置,当它到达目标位置时,振动机构会发出低频声波,使元件贴装到电路板上。

贴片机飞达在贴装过程中,还可以实现自动粘合剂喷射,即在贴装过程中,由机械手对粘合剂进行喷射,以保证安全可靠的
贴装。

总的来说,贴片机飞达是一种先进的自动封装设备,它不仅具有高效率、高精度的特点,而且可以实现多种功能,能有效的提高制造行业的生产效率,为电子制造行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高速多功能自动贴片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分析

高速多功能自动贴片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分析

高速多功能自动贴片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分析自动贴片技术是现代电子制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高速多功能自动贴片机在电子制造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实现高效、精确地贴附电子元件于印刷电路板(PCB)上。

本文将对高速多功能自动贴片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进行分析。

高速多功能自动贴片机是一种自动化设备,由多个部件组成。

其基本构造包括供料系统、传送系统、精准定位系统、贴附系统和控制系统等。

首先,供料系统是高速多功能自动贴片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提供电子元件供给。

供料系统通常由元件供料器和组件供料器组成。

元件供料器通过振动盘或皮带传送机构将电子元件自动供给给贴片机,而组件供料器则用于存放和供应已经装配好的元件。

其次,传送系统负责将印刷电路板与电子元件精准地对位并传送到贴附位置。

传送系统通常由输送带、驱动装置和定位装置组成。

输送带将待贴片的印刷电路板和电子元件从供料系统输送到下一个工作站,驱动装置控制输送带的速度和方向,定位装置则确保印刷电路板和电子元件的精准对位。

第三,精准定位系统用于实现高精度的定位和放置电子元件。

该系统的核心部件是CCD摄像头,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可以实现对电子元件和印刷电路板的实时监控和定位。

CCD摄像头采集图像数据,并将其传输给控制系统进行处理。

贴附系统是高速多功能自动贴片机中的另一个关键部分,用于将电子元件精确地贴附在印刷电路板上。

该系统通常由贴附头、真空吸附装置和贴附传动机构组成。

贴附头将电子元件从组件供料器中取出,并通过真空吸盘将其固定,然后将其精准地贴附在印刷电路板上。

贴附传动机构控制贴附头的移动和压紧力度,确保贴附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最后,控制系统是高速多功能自动贴片机的大脑,用于控制整个贴片机的运行和协调各个部件的工作。

控制系统通常由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PC(个人电脑)控制。

通过预先编写好的程序,控制系统可以协调供料、传送、定位和贴附过程,确保贴片机的正常运行和高效生产。

贴片机的X、Y、Z轴原理

贴片机的X、Y、Z轴原理

X-Y 定位系统是评价贴片机精度的主要指标,它包括传动机构和伺服系统;贴片速度的提高意味着X-Y 传动机构运行速度的提高而发热,而滚珠丝杆是主要的热源,其热量的变化会影响贴装精度,最新研制的X-Y 传动系统在导轨内设有冷却系统;在高速贴片机中采用无磨擦线性马达和空气轴承导轨传动,运行速度做得更快。

(此文有深圳市金狮王科技有限公司又称SMT之家所提供)X-Y 伺服系统(定位控制系统)由交流伺服电机驱动,并在传感器及控制系统指挥下实现精确定位,因此传感器的精度起关键作用。

位移传感器有园光栅编码器、磁栅尺和光栅尺。

1. 园光栅编码器园光栅编码器的转动部位上装有两片园光栅,园光栅由玻璃片或透明塑料制成,并在片上镀有明暗相间的放射状铬线,相邻的明暗间距称为一个栅节,整个园周总栅节数为编码器的线脉冲数。

铬线的多少也表示精度的高低。

其中一片光栅固定在转动部位作指标光栅,另一片则随转动轴同眇运动并用来计数,因此指标光栅与转动光栅组成一对扫描系统,相当于计数传感器。

园光栅编码器装在伺服电机中,它可测出转动件的位置、角度及角加速度,它可以将这些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舆给控制系统。

编码器能记录丝杆的放置数并将信息反馈给比较器,直至符合被线性量。

该系统抗干扰性强,测量精度取决于编码器中光栅盘上的光栅数及溢珠丝杆导轨的精度。

2.磁栅尺由磁栅尺和磁头检测电路组成,利用电磁特性和录磁原理对位移进行测量。

磁栅尺是在非导磁性标尺基础上采用化学涂覆或电镀工艺在非磁性标尺上沉积一层磁性膜(一般10~20um)在磁性膜上录制代表一定年度具有一定波长的方波或正弦波磁轨迹信号。

磁头在磁栅尺上移动和读取磁恪,并转变成电信号输入到控制电路,最终控制AC伺服电机的运行。

磁栅尺的优点是制造简单、安装方便、稳定性高、量程范围大,测量精度高达1~5um,贴片精度一般在0.02mm。

3.光栅尺由光栅尺、光栅读数头与检测电路组成。

光栅尺是在透明下班或金属镜面上真空沉积镀膜,利用光刻技术制作均匀密集条纹(每毫米100~300 条),条纹距离相等且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MT贴片机常 见故障分析
常江 2016.11.10
SMT设备在选购时主要考虑其贴装精度 与贴装速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有效提 高产品质量、降低有利于产成本、提高生产效 率,则如何提高和保持SMT设备贴装率是摆 在使用者面前的首要课题。
贴片机
贴片机常见故障
• 当出现故障时,建议按如下思路来解决问题: • A、详细分析设备的工作顺序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
B 器件贴装角度偏移主要是指器 件贴装时,出现角度方向旋转偏移
C元件丢失:主要是指元件在吸 片位置与贴片位置间丢失。
D、取件不正常:
E、随机性不贴片主 要是指吸嘴在贴片位 置低点是不贴装出现 漏贴。
F、取件姿态不良:主要指出 现立片,斜片等情况。
盘式(TRAY) 管式 (STICK) 带式(TAPE)

B、了解故障发生的部位、环节及其程度,以及有 无异常声音。
• • • • •
C、了解故障发生前的操作过程。 D、是否发生在特定的贴装头、吸嘴上。 E、是否发生在特定的器件上。 F、是否发生在特定的批量上。 G、是否发生在特定的时刻。
贴装在 PCB 上之 后,在X-Y出现位置偏移.
The End
Thank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