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考试库

方剂学考试库
方剂学考试库

方剂学考试库

————————————————————————————————作者:————————————————————————————————日期:

第一章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一、填空题

1.东汉___张仲景___著《_____伤寒杂病论________》,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全书共收载方剂___314____首,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

2.南北朝时期,________著《__________》,将药物按功效归类成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种,其后引伸为“十剂”。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现存医籍中最早记载方剂的专书是《黄帝内经》

B.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著作是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

C.金·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药方论》是首次依据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原理的专著

D.《圣济总录》广搜博采,载方61739首,是明以前方书的总集

E.《太平圣惠方》是宋代官府药局的成药配本

2.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方书是( E )

A.《太平圣惠方》

B.《普济方》

C.《圣济总录》

D.《外台秘要》

E.《五十二病方》

三、多项选择题

1.有关《伤寒杂病论》的论述正确的有( B )

A.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

B.其中多数方剂组织严谨,用药精当,疗效卓著,被后世誉为“方剂之祖”

C.最早提出佐药的概念

D.首次依据君臣佐使剖析理方原理

E.为金代成无己所著

2.下列方书属于宋代的有( CE )

A.《外台秘要》

B.《千金翼方》

C.《太平圣惠方》

D.《圣济总录》

E.《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四、简答题

举出五部方论方面的著作,指明其成书朝代、作者。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314

2.徐之才《药对》

二、单项选择题

1.C

2.E

三、多项选择题

1. AB

2. CDE

四、简答题

金代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药方论》、元代赵以德的《金匮方论衍义》、明代许宏的《金镜内台方义》、明代吴昆的《医方考》、清代罗美的《古今名医方论》、清代汪昂的《医方集解》、清代王子接的《绛雪园古方选注》等。

第二章方剂与治法

一、填空题

1.__君臣佐使__是组方的依据,方剂是____的体现,即“_____”,“_____”。

2.温法主要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三种。

3.清代___将诸多治法概括为“八法”,他在《____》中说:“论治病之方又以_________八法尽之。

二、单项选择题

1.清代提出“八法“的医家是( )

A.汪昂

B.程钟龄

C.罗美

D.吴鞠通

E.王孟英

2.提出中医“八法”的医书是( )

A.《医学心悟》

B.《医方考》

C.《医方集解》

D.《古今名医方论》

E.《医林改错》

三、多项选择题

1.汗法可用于治疗( AB )

A.外感表证

B.疹出不透

C.疮疡初起

D.里热实证

E.饮食停滞

F.水肿、泄泻、疟疾见表证者

2.下列哪些属“和法”的范畴( AEF )

A.和解少阳

B.开达膜原

C.滋补肝肾

D.回阳救逆

E.调和肝脾

F.调和寒热

3.下列哪些属于“消法”范畴( A )

A.消食导滞

B.行气

C.活血

D.化痰

E.利水

F.驱虫

4.戴天章所言之和法包括( )

A.寒热并用

B.行气活血

C.补泻合剂

D.苦辛分消

E.表里双解

F.平其亢厉

四、简答题

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和法的定义、适应证和分类各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治法治法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2.温中散寒温暖肝肾回阳救逆

3.程钟龄《医学心悟》汗和下消吐清温补

二、单项选择题

1.B

2.A

三、多项选择题

1.ABCF

2.ABEF

3.ABCDEF

4.ACEF

四、简答题

1.方剂组成后,它的功用、主治必须而且一定是与治法相一致的。概括起来说,治法是组方的依据,方剂是治法的体现,即“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方即是法”。

2.和法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适用于邪犯少阳,肝脾不和,寒热错杂,表里同病等。

常用的有和解少阳、开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调和寒热、表里双解等。

第三章方剂的分类

一、填空题

1.金代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药方论》中说:“制方之用,__、__、__、__、__、__、__、七方是也。”

2.《本草纲目·序列》中说:“徐之才曰,药有__、__、__、__、__、__、__、__、__、__十种。”

3.明代张景岳将诸多方剂“类为八阵,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以病证分类方剂的首推( )

A.《黄帝内经》

B.《五十二病方》

C.《伤寒杂病论》

D.《祖剂》

E.《医方集解》

2.确切以组成分类方剂的当首推( )

A.《祖剂》

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

D.《外台秘要》

E.《医方集解》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医籍中属以病证分类方剂的有( )

A.《张氏医通》

B.《兰台轨范》

C.《医方集解》

D.《外台秘要》

E.《普济方》

F.《太平圣惠方》

2.下列属“十剂”范畴的有( )

A.补泻

B.宣通

C.寒热

D.轻重

E.燥湿

F.滑涩

3.下列属景岳“新方八阵”的有()

A.攻

B.热

C.散

D.燥

E.寒

F.因

G.补 H.固 I.和 J.湿 K.泄 L.通

四、简答题

1.何谓“十剂”,简答各剂功用。

2.简述“七方”的含义。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大小缓急奇偶复

2.宣通补泻轻重涩滑燥湿

3.补和攻散寒热固因

二、单项选择题

1.B

2.A

三、多项选择题

1.ABDEF

2.ABDEF

3.ABCEFGHI

四、简答题

1.“十剂”包括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十种。宣可去壅,通可去滞,补可去弱,泄可去闭,轻可去实,重可去怯,滑可去著,涩可去脱,燥可去湿,湿可去枯。

2. “七方”的实质,是以病邪的轻重,病势的缓急,病体的强弱,药量的大小,药味的多少及单、双数目作为制方的依据和方剂的类别。

大方是指药味多或用量大,以治邪气方盛所需的重剂;

小方是指药味少或用量小,以治病浅邪微的轻剂;

缓方是指药性缓和,以治病势缓慢需长期服用的方剂;

急方是指药性峻猛,以治病势急重,急于取效的方剂;

奇方是指由单数药味组成的方剂;

偶方是指由双数药味组成的方剂;

复方是指由两方或数方相合而成的方剂。

第四章方剂的组成

一、填空题

1.组方原则最早见于《_______》,其谓:“______之谓君,______之谓臣,______之谓使”。

2.金代张元素明言“____为君”。

3.佐药有三种意义,一是____,二是____,三是____。

4.使药有两种意义,一是____,二是____。

5.方剂的组成变化包括三方面: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在一个方剂中不可缺少的药物为( )

A.君药

B.臣药

C.佐药

D.使药

E.引经药

2.有关君药的认识,不确切的是( )

A.药力居方中之首

B.用量较作为臣、佐药应用时大

C.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

D.针对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

E.君药在方中是首要的

3.下列哪项不属于佐药的意义( )

A.直接治疗次要兼证

B.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

C.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和烈性

D.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E.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

4.下列哪项不属于方剂组成变化中的药味增减( )

A.由麻黄汤到三拗汤

B.麻黄汤加白术即麻黄加术汤

C.由小承气汤到厚朴三物汤

D.桂枝汤加芍药,即桂枝加芍药汤

E.抵当汤与抵当丸

三、多项选择题

1.《黄帝内经》中论及的组方原则包括( )

A.君

B.臣

C.佐

D.使

E.反佐

2.有关臣药的论述正确的有( )

A.是一个方剂中不可缺少的药物

B.药力小于君药

C.辅助君药治疗主病或主证

D.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

E.制药君药的毒性

3.方剂的组成变化包括( )

A.方名的变化

B.药味增减变化

C.剂型更换变化

D.服药时间的变化

E.药量增减变化

四、简答题

1.方剂中君药的意义?

2.方剂的组成变化有哪些?

五、论述题

方剂的组方原则及其意义?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内经主病佐君应臣

2.力大者

3.佐助药佐制药反佐药

4.引经药调和药

5.药味增减变化药量增减变化剂型更换变化

二、单项选择题

1.A

2.C

3.B

4.C

三、多项选择题

1.ABD

2.BCDE

3.BCE

四、简答题

1.君药是针对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居方中之首,用量一般较作为臣、佐药应用时要大。在一首方剂中,君药是首要的,是不可缺少的药物。

2.方剂的组成变化包括药味增减变化,药量增减变化及剂型更换变化三方面。

五、论述题

方剂的组方原则即君、臣、佐、使。其意义如下:

君药是针对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居方中之首,用量较作为臣、佐药应用时要大。在一个方剂中,君药是首要的,是不可缺少的药物。臣药有两种意义,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证或主病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有三种意义,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物的毒性与烈性。三是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使药有两种意义,一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性,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

第五章剂型

一、填空题

1.李杲曾云:“汤者___也,___用之;散者__也,__用之;丸者__也,舒缓而治之。

2.膏剂包括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膏剂有___、___、___三种,外用膏剂分______、______两种。。

二、单项选择题

汤剂的特点是( )

A.制作简便,吸收较快,节省药材

B.体积小,含量高,便于服用

C.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能根据病情的变化而随证加减

D.吸收较慢,药效持久,节省药材

E.易于发散,助长药效

三、多项选择题

既可内服,又可外用的剂型有( )

A.膏剂

B.丹剂

C.丸剂

D.散剂

E.汤剂

四、简答题

举出10种常用剂型的名称。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荡去大病散急病缓

2.流浸膏浸膏煎膏软膏硬膏

二、单项选择题

C

三、多项选择题

ABDE

四、简答题

如汤剂,散剂,丸剂,膏剂,丹剂,酒剂,茶剂,露剂,锭剂,条剂,栓剂,冲剂,片剂,注射剂等等。

第六章煎药法与服药法

一、填空题

1.煎药火候前人有“____”,“________”之分,急火煎之谓“____”,慢火煎之谓“______”。

2.通常治疗热证可以寒药____服,治疗寒证可以热药____服,这样可以辅助药力。但若病情严重时,又应寒药____服,热药________服,以防邪药格拒。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药物一般要求先煎的是:

A.介壳、矿物类药物

B.气味芳香的药物

C.贵重药物

D.胶质、粘性大的药物

E.易于粘锅的药物

2.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一般服药时间是( )

A.食后

B.食前

C.空腹

D.临卧

E.不拘时

三、多选题

宜于煎药的器具有( )

A.瓦罐

B.砂锅

C.搪瓷器具

D.合金制品

E.铁器

F.铜器

四、简答题

服药时间如何掌握?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文火武火武火文火

2.冷热热冷

二、单项选择题

1.A

2.A

三、多项选择题

ABCD

四、简答题

一般说来,病在上焦,宜食后服;病在下焦,宜食前服;?补益药与泻下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临卧服;对胃肠有刺激的,应食后服。急性重病应不拘时服,慢性病应按时服,治疟药宜于发作前2?小时服。同时,应掌握某些方剂的特殊服药方法:如十枣汤服在平旦,鸡鸣散服在五更。

第七章解表剂

一、填空题

1.麻黄汤和大青龙汤中,麻黄和桂枝的配伍比例分别是_______、_______。

2.桂枝汤证和麻黄汤证的脉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

3.桑菊饮的功用是_______,主治_______。

4.以组方原则论,败毒散中人参属于______药;参苏饮中人参属于________药。

5.被称为“四时发散之通剂”的方剂是_______;被称为“辛凉轻剂”的方剂是_______。

6.银翘散中,为助君药发散外邪,透邪外出而加入辛而微温的两味药分别是_______、_______。

7. 清?徐彬说:“桂枝汤,外证得之,______;内证得之,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麻黄汤的证治要点是()

A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B 风寒湿痹,身体烦疼,无汗

C 外感风寒,不汗出而燥,身疼痛,脉浮紧

D 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

E 恶寒发热,腹痛吐泻,头重身痛,无汗,胸闷。舌苔白腻,脉浮

2.对于外感咳嗽,经服解表宣肺药后,而咳仍不止者,应首选何方治疗()

A 金沸草散

B 止嗽散

C 华盖散

D 三拗汤

E 射干麻黄汤

3.具有“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功用的方剂是()

A 败毒散

B 小青龙汤

C 九味羌活汤

D 新加香薷饮

E 羌活胜湿汤

4.“恶寒发热,无汗,胸痞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为下列何方的证治要点()

A 大青龙汤

B 射干麻黄汤

C 苏子降气汤

D 小青龙汤

E 定喘汤

5.原方在服法中要求“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的方剂是()

A 银翘散

B 桑菊饮

C 新加香薷饮

D 参苏饮

E 加减葳蕤汤

6.桑菊饮中桔梗属于()

A 君药

B 臣药

C 佐助药

D 佐制药

E 反佐药

7.麻杏甘石汤的功用是()

A 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B 辛凉宣肺,清热平喘

C 辛凉透表,表热解毒

D 宣肺解表,祛痰止咳

E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8.证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痠痛,无汗,鼻塞身重,咳嗽有痰,胸膈痞喘,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治当首选()

A 麻黄附子细辛汤

B 柴葛解肌汤

C 败毒散

D 参苏饮

E 再造散

9.参苏饮出自()

A《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B 《伤寒论》 C《小儿药证直诀》

D《温病条辨》 E《伤寒六书》

三、多项选择题

1.银翘散和桑菊饮中共有的药物是()

A 连翘

B 荆芥

C 竹叶

D 薄荷

E 芦根

2.九味羌活汤中生地、黄芩属于()

A 君药

B 臣药

C 佐助药

D 佐制药

E 反佐药

3.银翘散的配伍特点是()

A 疏散风邪与清热解毒,芳香辟秽之品相配

B 辛凉之中配伍少量辛温之品

C 祛邪不伤正

D 凉而不遏

E 清、宣、降三法俱备

4.败毒散中人参的作用主要是()

A 扶助正气以驱邪外出

B 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

C 补脾益气

D 大补元气

E 养阴生津

5.桂枝汤的证治要点包括()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