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昆虫学复习整理

合集下载

城市昆虫学

城市昆虫学

1、装修时对木料关键部位施用具诱杀白蚁作用的药剂。

3、经常留意装修面板是否有水渍、泥巴等白蚁危害症状。

4、如疑家中有白蚁特征应及时请专业公司上门白蚁检查,测定初期蚁患好及时治理。

5、有条件的话,家居最好能装纱窗,防止每年三月份至七月份下雨天的时候外面的繁殖蚁飞入家中,这样确保以后不用再受白蚁损害。

一、四招探明白蚁危害的踪迹白蚁危害隐蔽性很强,一般很难被发现,但只要细心并仔细观察,还是有可能发现白蚁危害的踪迹。

1.看:主要看房屋的每个部位,详细查看房屋木构件有无白蚁蛀蚀痕迹,仔细察看有无白蚁活动的蚁路、通气孔、排泄物等白蚁活动的外露迹象。

2.听:敲击白蚁可能危害的木柱、木梁、楼板、门窗框等部位,如能听到空洞的声音,则有可能有白蚁活动。

3.探:试探地板是否有弹性,是否有下降现象,如果是则可能有白蚁危害。

4.撬:撬开地板或其他木制部位,查找、核实有无白蚁活动。

但此种方法损失可能较大。

建议:以上方法虽然有助于市民发现蚁害,但如果市民怀疑家中发生白蚁危害,最好请市白蚁防治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现场勘察和灭治。

分飞孔施药法:在现场检查发现分飞孔后,可在其较集中部位用螺丝批挑开数个小孔向其内喷药,最好在发现白蚁时喷药,把药粉喷在白蚁身上。

也可用螺丝批顺木纹从分飞孔插入向一方旋转撬开缝道向内喷药,喷完后复为原状(如不能恢复的可用无味棉花、草纸等堵塞口子)。

施药要适量多点,多点是指在同一室内,或同一门框上尽可能多点施药,以制造各群体散白蚁都可能接触到药剂的机会。

分飞孔喷灭蚁粉剂效果显著,特别是在白蚁分飞季节最佳,所以要尽可能找到分飞孔进行施药。

(2)着地木制门框、窗框施药法:散白蚁危害现代建筑多数从着地门框侵入,受害最常见,最严重的是着地门框,特别是卫生间木制门框受害最烈,底层木制窗框也常见散白蚁危害。

因此是钢混结构建筑防治散白蚁的主要施药部位之一。

在发现门框、窗框有白蚁危害时,要以门窗框的基部为重点,用螺丝批顺木纹插入向一方旋转撬开缝道向内喷药,要尽可能施在白蚁正在危害处,尽量将药剂喷在白蚁身上,喷完后尽可能恢复原状,孔口用棉花或草纸堵塞。

城市昆虫复习资料2010.10

城市昆虫复习资料2010.10

城市昆虫复习资料(2010.10)一、填空题(每空1分)1、昆虫的体躯由头、胸、腹3个体段组成。

其中头部是昆虫(取食)和(感觉)的中心;胸部是昆虫(运动)的中心;腹部是昆虫(新陈代谢)和(生殖)的中心。

2、米象、豆象、拟谷盗、金龟甲类和谷蠹成虫和幼虫的口器是(咀嚼式);蚜虫、蝉、粉虱的口器是(刺吸式);小地老虎、美国白蛾、印度谷螟、菜粉蝶的口器(虹吸式)。

蓟马的口器类型是(锉吸式);蝇蛆的口器是(刮吸式)。

3、普遍接受的是生物学物种概念是“在自然界能够(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并与其它物种存在着(殖隔离生)的群体”。

按照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给动物命名的(拉丁语)或(拉丁化)的单词名称,就是学名。

4、昆虫典型的咀嚼式口器由(上唇)、(下唇)、(上颚)、(下颚)和(舌)5部分组成;刺吸式口器主要由(上唇)、(下唇或喙)、(上颚口针)和(下颚口针)4部分组成。

5、不全变态昆虫在一生中需经过(卵)、(若虫或稚虫)和(成虫)3种虫态;全变态昆虫在一生中需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种虫态。

6、指出下列昆虫触角的类型:菜粉蝶为(球杆或棒)状;暗黑鳃金龟为(鳃叶状)状;蝉为(刚毛)状;绿豆象雄成虫为(栉齿)状。

7、指出下列昆虫口器的类型:蛾蝶类为(虹吸式);蓟马的是(锉吸式);蚜虫的是(刺吸式)。

二、选择题(每题1分)1、蝼蛄前足的构造为( C )。

A.步行式 B.跳跃式 C.开掘式 D.捕捉式2、绿豆象前足的构造为( A )。

A.步行式 B.跳跃式 C.开掘式 D.捕捉式3、蝈蝈或螽蟖后足的构造为(B )。

A.步行式 B.跳跃式 C.携粉足 D.捕捉式4、蝗虫的口器类型是(A )。

A.咀嚼式 B.锉吸式 C.虹吸式 D.刺吸式5、蝗虫后足的构造为(B )。

A.步行式 B.跳跃式 C.开掘式 D.捕捉式6、蛾类的口器类型是(D )。

A.咀嚼式 B.锉吸式 C.刺吸式 D.虹吸式7、蝉的口器类型是(C )。

城市昆虫期末复习资料

城市昆虫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城市昆虫学:是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昆虫系的组成和演变,城市环境与城市昆虫互相之间的关系和影响,以与城市昆虫对人的厉害关系与治理和利用等有关问题的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

2、储藏物害虫;是指人们所需各类物品在储藏、运输、滞销期间发生危害的昆虫和螨类。

由于与危害储粮的害虫基本雷同,所以又称为储粮害虫。

3、纸张图书害虫:在档案、图书、文物库内能够完成整个生活史或部分发育阶段,并能直接或间接为害档案图书文物的害虫4、医学昆虫:凡危害人类健康的节肢动物称为医学节肢动物,通常又称为医学昆虫5、卫生害虫:指可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所有节肢动物(昆虫)6、初期性害虫:这类害虫能直接危害完整的粮食的粮食,即原粮和种子粮,蛀食粮粒,在内隐蔽为害。

如玉米象、米象、古螟、古蠹、豆象类、麦蛾等,有些蛾类的幼虫吐丝粘粮食,啃食表皮。

7、后期性害虫;这类害虫以谷粒粉末碎屑为食,不直接啃食粮食,因而常发生在面粉厂,碾米厂,粮店的下脚料即家庭的米缸中。

在完整的粮粒中,一般先发生初期性害虫,再发生后期性害虫。

拟谷盗、锯谷盗、黄粉虫等。

8、有害生物理治: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来驱除、防治有害生物,并由此形成的产业,称之为有害生物防治业9、有害微生物专业管理: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城市害虫综合治理策略,通过环境防治、法规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控制害虫的发生发展,以达害虫治理的目的10、二、简答和论述1、城市昆虫的危害性(1)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导致粮食产后环节重量的巨大损失;珍惜园林植物损毁;房屋建筑损毁。

(2)引起质量和信誉损失(3)危害人体健康造成社会危害;吸血、骚扰、侵害人类,引起虫源性疾病;传播人类疾病2、简述产业的现状和开发潜力现状(1)缺乏统一的行业管理规范(2)公司规模小,设施简陋(3)专业人员缺乏,技术水平简陋(4)无序竞争导致市场混乱,服务效率低开发潜力: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环境与自身健康意识的迅速强化,对有害生物防冶的社会化需求已成为一种大趋势,这个产业在中国必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城市昆虫学-9

城市昆虫学-9
城市昆虫学 Urban Entomology 10-9
王 敦
wanghande@ Tel. 87091511
第八章 城市卫生害虫(2-1)
危害人体健康的害虫 卫生害虫的生物学与与直接危害方式 媒介害虫生物学与传播虫媒病
一、昆虫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1. 直接危害: ⑴ 骚扰和吸血 ⑵ 螫刺和毒害 ⑶ 过敏反应 ⑷ 寄生 2. 间接危害:传播病原体(病毒、细菌、立次克体、 螺旋体等),造成虫媒病。
2. 毒隐翅甲
Paederus spp.
1.1 分布与危害
(1)分布:世界广布。 (2)危害:虫体毒液污染皮肤导致过敏和中毒。
1.2 发生情况
文献来源: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3 ,14 (1)
3. 预防措施
避免接触蜂类、隐翅甲类昆虫; 隐翅甲接触过的皮肤要及时用肥皂清洗,并用 4%苏打水或10%氨水等碱性物质涂抹中和酸性 毒素。
表8-1 我国重要虫媒病
类别 病毒病 病名 流行性乙型脑炎 登革热 森林脑炎 病原体 日本脑炎病毒 登革热病毒 森林脑炎病毒 传播媒介 三带喙库蚊 埃及伊蚊、白纹伊蚊 全沟硬流行性斑疹伤寒 鼠型斑疹伤寒 恙虫病 Q热 细菌病 螺旋体病 鼠疫 野兔热 虱媒回归热 蜱媒回归热 莱姆病 原虫病 疟疾 黑热病 蠕虫病 马来丝虫病 班氏丝虫病
二、主要种类介绍
(一)有毒害虫 1.杀人蜂
1.1 分布与危害
(1)分布:有毒蜜蜂类的危害报道在美 洲,有毒胡蜂类报道见于中国陕西南部。
(2)危害:蜇刺导致中毒和致死。
1.2 杀人蜂发生情况
(1)美洲杀人蜂
1956年,巴西遗传学家科尔博士从非洲带回 47只毒蜂蜂后 ……
(2)杀人蜂在中国
据考证:自清朝开始,安康就有胡蜂杀 人事件发生……

昆虫学复习资料

昆虫学复习资料

昆虫学复习资料昆虫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翅脉:在翅面上,沿着气管的地方加厚就形成翅脉。

2、开放式循环系统:血液循环不是封闭在血管内,而是充满在整个体腔中,浸浴着内部器官。

3、外激素:是有一种昆虫个体的特殊腺体分泌到体外,能影响同种其他个体的行为、发育和生殖等的化学物质。

4、两性生殖:雌雄异体,经过两性交配后,精子与卵结合,雌性产下受精卵,每粒卵发育成一个新个体的繁殖方式称为两性繁殖。

5、孤雌生殖:卵不经过受精可以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称为孤雌生殖。

6、卵胎生殖:指卵在母体内成熟后,并不排出体外,而是留在母体内进行胚胎发育,直到孵化后,直接产下幼虫。

7、多胚生殖:是由一个卵发育成两个或更多的胚胎,每个胚胎发育成一个新个体的繁殖方式称为多胚生殖。

8、孵化:在卵内完成胚胎发育后幼虫破壳而出的过程。

9、变态:昆虫在胚发育过程中,从幼期状态转变成成虫状态的现象。

10、若虫:一些昆虫一生发育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这些昆虫幼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常与成虫相似,故常把这样的幼虫称为若虫。

11、脱皮:自卵中孵出的幼体,随着虫体的增长,经过一定时间重新形成新的表皮,将旧表皮脱去,这种现象称为~~12、不完全变态:发育仅经过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13、全变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发育阶段。

14、龄期:两次脱皮之间经过的时间称为龄期。

15、化蛹:昆虫有老熟幼虫脱皮而产生蛹的过程称为化蛹或蛹化。

16、羽化:昆虫有蛹或老熟幼虫破壳而出的过程称~~17、雌雄二型:雌雄两性在形态上有明显差异的现象称为性二型或~~。

18、多型现象:同种同性别的昆虫具有两种或更多不同类型个体的现象称为~~19、世代:昆虫的生活周期,从卵发育开始,经过幼虫、蛹到成虫性成熟产生后代个体的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

20、年生活史:昆虫在整个一年中的发育经过,如发生的世代数,各虫态的出现的时间和寄主植物发育阶段的配合及越冬情况等称为~~21、休眠:是种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对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暂时的适应性。

昆虫学考试复习题总结

昆虫学考试复习题总结

第一大项:名词解释1、警戒色:是指昆虫的鲜艳色彩或斑纹,具有使天敌不敢贸然取食或厌恶的防御行为。

2、多型现象:在同种群中,除雌雄异性以外,即在同一性别中,还有不同的类型,称为多型现象。

3、耐害性:系指有些作物品种受害后,有很强的增殖或补偿能力,使害虫造成的损失很低。

4、趋化性:昆虫通过嗅觉器官对于化学物质的刺激而产生的反应行为。

5、假死性:是昆虫受到异常刺激时,立即卷缩不动或坠落地面假死,状似“休克”的习性。

6、孤雌生殖:雌虫不经过交配能单独产生后代,或未受精卵能发育成后代的生殖方式叫孤雌生殖。

7、游离脉:食蚜蝇科昆虫前翅中,游离于R脉和M脉之间的脉叫游离脉也叫伪脉。

8、补充营养:昆虫羽化后生殖器官未发育完全,必须继续进行取食,一段时期后,生殖器官发育成熟才能交配产卵,这种成虫期对性成熟进行的取食现象称为补充营养。

9、有效积温法则:昆虫完成一定的发育阶段(一个虫期或一个世代)所需的温度积累值是一个常数K=N(T-C)。

10、世代重叠:一年发生多代的昆虫,常因为发生期不整齐,成虫羽化和卵期长,造成第一代和后几代混合发生,形成上下代间界不清的现象。

11、年生活史:昆虫在一年中的个体发育过程,如发生的代数,各虫态发生的时间,与寄主植物发育阶段的配合及越冬情况等。

12、拟态:昆虫在外形、姿态、斑色、斑纹或行为等方面模仿其它生物以躲避天地的想象。

13、卵胎生:卵受精后继续在母体内进行取食,发育成熟后由母体直接产下幼虫,这种子生殖方式称为卵胎生。

14、化蛹:未龄幼虫脱去最后一次皮变成蛹的过程。

15、种:是指能够相互配育的自然种群的类群,这些类群与其它近似类群有质的区别,并在生殖上相互隔离,它是生物进化过程中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

16、模式标本:当一个分类单元被作为一个新种而描述发表时,描述者必须指定一个或多个标本作为其模式,这就是模式标本。

17、温湿系数:平均相对湿度与平均温度的比值。

18、生态对策:指昆虫适应环境并朝着有利于其繁殖的方向发展的过程,是昆虫在进化过程中,经自然选择获得的对不同生境的适应方式。

城市昆虫学总结

城市昆虫学总结

城市昆虫:在人居环境内发生为害、发育繁殖的一类昆虫。

城市昆虫学:研究城市昆虫区系组成和演变、发生与为害规律及其虫情调查与综合治理原理和方法的学科。

城市昆虫的为害(它们生活在城市环境中,通过破坏人类生活环境、为害贮藏物、污染食品和传播疾病等给人们生活带来危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引起质量和信誉损失。

危害人体健康及其社会危害性(吸血、骚扰、侵袭人类,引起虫源性疾病;传播人类疾病)。

城市昆虫群落特征:丰富度高,异质性,易变性。

经济阈值:害虫的某一密度,在此密度下应采取控制措施,以防止害虫密度达到经济危害水平。

城市害虫治理的基本策略:针对害虫成灾的生态条件,开发以清除孳生场所、利用物理屏障以阻止害虫侵入为害、恶化害虫生存环境为基础的综合治理计划将成为城市害虫治理的基本策略。

城市有害昆虫综合治理方法:1城市有害生物治理的法制建设(植物检疫、政府立法规范各行业对有害生物控制水平)2 环境治理(恶化害虫发生为害的环境条件、清洁卫生、农业技术措施)3物理防治(直接捕杀、诱杀、阻隔、分离温湿度的利用、辐射法)4 生物防治(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其它有益生物、昆虫行为调节剂、生物技术)5 化学防治植物检疫: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为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进入或传播而由官方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调出和调入的植物及其产品等进行检疫和处理的防治措施。

包括产地检疫、关卡检疫和隔离场圃检疫。

诱杀:利用害虫的趋性,配合一定的物理装置,化学毒剂或人工处理来防治害虫的一类方法。

贮粮食品与烟草药材害虫:危害粮食、干果、坚果、中药材、中成药的害虫,主要包括:甲虫类(beetles):如玉米象、谷蠹、谷盗等;蛾类(moths):如麦蛾、印度谷螟等;螨类(mites):如腐蚀酪螨等。

纺织纤维、皮毛羽绒及档案图书害虫:指危害纺织纤维、皮毛羽绒及档案图书害虫。

主要包括:皮蠹、窃蠹、衣蛾、衣鱼、书虱等。

建筑物与木、竹材及其制品害虫:危害建筑物与木、竹材及其制品的害虫种类。

昆虫学复习材料(最终版)

昆虫学复习材料(最终版)

红笔为补充部分昆虫学(仅供参考)名词解释1.孵化:昆虫的胚胎发育结束后,幼虫破卵壳而出的过程叫孵化。

2.羽化:昆虫从若虫或蛹脱皮变为成虫的过程叫做羽化。

3.虫龄(instar):由卵孵化出来到第一次脱皮以前的幼虫叫第一龄幼虫;经第一次脱皮后的幼虫叫第二龄幼虫。

以后每脱一次皮就增加1龄,即虫龄=脱皮次数+1。

4.龄期(stadium):在相邻两次脱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叫龄期。

5.渐变态:发育过程中可明显区分为卵、幼虫和成虫3个阶段,幼虫随着虫龄的增长而逐渐近似于成虫,而且成虫、幼虫生活环境和习性也相同。

是不完全变态中的一个类型。

6.全变态:发育过程经过4个虫态:卵—幼虫—蛹—成虫。

幼虫与成虫在形态及习性相差很大或完全不同。

7.变态:昆虫从卵孵化出幼虫一直到羽化为成虫的发育过程中,一般需经过一系列形态上的内部器官的变化,致使成虫和幼虫显著的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变态。

8.雌雄二型现象:昆虫的雌雄两性除生殖器官不一样外,其他特征也存在很大落差,这种现象称为雌雄二型。

9.多型现象:有一些昆虫,同一个种中,却存在着两种以上类型的个体,这种现象叫多型现象。

如:蜜蜂、白蚁、蚂蚁;稻飞虱长翅型和短翅型。

10.世代:昆虫由脱离母体(卵或幼虫)到成虫性成熟的个体发育史叫一个世代,简称一代。

11.趋性:趋性是指昆虫对某种刺激所表现出来的定向活动。

12.趋光性是指大多数夜出性的昆虫对短波光有强烈的趋性。

我们常用黑光灯进行诱集;蚜虫对黄色的光有趋性,所以在菜田中可用黄板进行诱杀。

13.趋化性:昆虫对某种化学物质具有趋性。

如性诱性应用;毒饵诱剂等。

14.食性:昆虫取食的习性叫食性。

15.单食性:只能在一种植物上或者与它亲缘关系很近的几个种上取食的昆虫,例如梨大食心虫,只在梨属的植物上取食为害,绿豆象只为害绿豆,豌豆象只为害豌豆等。

16.寡食性:只在一科植物上取食的昆虫,如小菜蛾只在十字花科不同属的植物上生活。

17.肉食性:以其它动物为食物的昆虫,如:瓢虫、草蛉、各种寄生蜂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昆虫学复习整理第一章绪论1.城市昆虫学及其研究内容城市昆虫指生活在城市中的昆虫,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昆虫学是研究城市环境中有害昆虫的种类、习性、发生规律及治理措施的一门学科。

城市昆虫对城市人民的生活影响它们生活在城市环境中,通过破坏人类生活环境、为害贮藏物、污染食品和传播疾病等给人们生活带来危害。

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人们必须对这些害虫进行控制。

城市化与城市昆虫的发生2.1 全球城市化现状2.2 城市化导致的环境因素变化加剧了城市昆虫的发生2.3 城市化导致的环境因素变化改变了城市害虫的发生规律城市昆虫的治理策略针对害虫成灾的生态条件,开发以清除孳生场所、利用物理屏障以阻止害虫侵入为害、恶化害虫生存环境为基础的综合治理计划将成为城市害虫治理的基本策略。

这一策略中,公众教育、合理的废物处理、结构物维修和维护、生物和机械防治措施、杀虫剂合理应用是其核心部分。

它通常要求人们在保持环境清洁卫生的前提下,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监测害虫的活动和种群的发展。

城市昆虫的未来研究方向在用药方法方面:诱杀作为化学防治的主要手段。

在控制措施方面:化学防治将会逐渐被以光、声、热、食物、色彩、信息传导等作为防治手段的非化学防治方法所替代。

在防治策略方面:人们将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以系统的、生态学的观点来规划和设计城市发展方案,并将城市害虫的控制和治理项目统一纳入城市生态系统的规划中。

(1)城市生态系统中昆虫的发生特点答:城市生态系统的丰富性、异质性、易变性等特点决定了昆虫群落的特点。

丰富度高,种类多,种群数量大;异质性,不同城市间种类存在显著地差异;易变性,昆虫组成与结构的不断变化。

(2)城市化进程对城市昆虫发生的影响答:a.有些昆虫种类由于失去了适宜的的栖息环境或者食物来源,而消失迁离;b.有些种类,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对生育繁殖影响不大,依旧能够繁殖后代c.有些昆虫种类,由于城市化建设,使得生态环境变得更加有利其生殖发育,危害比原来加重。

第二章城市有害昆虫防治原理和方法经济阈值(economic threshold),害虫的某一密度,在此密度下应采取控制措施,以防止害虫密度达到经济危害水平。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967)将害虫综合防治(IPM)定义为:“它是依据相关环境和害虫种群动态,尽可能协调地采用所有适当的技术和方法,将害虫的种群控制在可造成经济损失的水平之下害虫的管理系统” 。

全面防治(holistic pest control, HPC)策略:查明害虫的来源,采用各种有效方法彻底清除虫源和肃清进入人类居所的害虫,达到全面防治的目的。

特点:treatment>controleradication>(management强调在局部小生态环境中彻底肃清害虫。

2. 城市有害昆虫综合治理方法A.城市有害生物治理的法制建设植物检疫( quarantine) :是国家以法律手段,制定出一整套的法令规定,由专门机构执行,对就受检疫的植物和植物产品控制其传入和带出以及在国内的传播,是用以理论上有害生物传播蔓延的一项根本性措施,有的也称为“法规防治”(legislative control)B.环境治理恶化害虫发生为害的环境条件清洁卫生农业技术措施C. 物理防治利用简单器械和各种物理因子如光、热、电、声、温湿度等对害虫的影响作用,并根据害虫的反应规律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捕杀;诱杀;温、湿度控制;阻隔;辐射法)D.生物防治生物防治 (biological control):就是利用生物有机体或它的代谢产物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

它包括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昆虫的不育性及昆虫性外激素、内激素等。

(以虫治虫,天敌昆虫的利用;以菌治虫;其他有益生物的运用;昆虫信息素的利用;生物技术的应用)E.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的优点:(1)高效用少量的化学杀虫剂可收到良好的杀虫效果。

(2) 使用方便,投资少。

(3)速效:几秒-几分钟即可杀死。

(4)杀虫谱广,几乎所有的害虫全可利用杀虫剂来防治。

5)杀虫剂可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远距离运输,且可长期保存。

化学防治的缺点:(1) 长期广泛使用农药,易造成害虫产生抗性;(2)引起环境污染和人蓄中毒;(3)广谱性杀虫剂在杀死害虫的同时,杀死天敌,造成主要害虫的再猖獗和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

化学防治仍然是防治害虫的主要手段。

城市害虫治理商业化有害生物防治业 (pest control operation, PCO)是指利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来驱除、防治有害生物而形成的一个产业。

PCO的核心是将害虫及其栖息环境作为一整体,再考虑到社会条件,综合采用合理的环境治理、物理治理、化学治理、生物治理或其它有效手段,组成一套系统的害虫防治体系,以达到治理的目的。

目前我国的PCO还很不成熟:(1) 政府缺少PCO的管理法规,无法对PCO企业实行有效的监督和监控,不能创造一个使PCO企业健康发展的公平竞争环境。

(2) 政企不分,行业垄断,市场行政区划式的占有。

(3) 防治技术和理念落后。

国内PCO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发达国家形成了PCO的专业化、市场化和法制化,是一个成熟的产业:(1) 形成了一批产值过百亿的跨国企业。

(2) PCO的法律、法规健全,政府监督有力。

(3) 技术和理念先进。

(4) 对国内PCO市场形成巨大的挑战。

(1)城市有害昆虫的防治策略答:HPC(全面防治)HPC策略强调出来终于控制,消灭终于治理,强调彻底肃清害虫而不仅控制其危害,并且认为使用杀虫剂或者其他措施,杀伤天敌可以不必过多的考虑!(2)IPM和HPC的概念与区别第三章贮藏食品害虫储藏食品害虫(insect pests of stored food),指破坏仓储粮食与食品的害虫.主要危害贮藏粮食、油料、豆类、食品、饲料,加工成品和副产品,以及中药材等。

三大类:甲虫类(beetles):如谷象、豆象等;蛾类(moths):如麦蛾、印度谷螟等;螨类(mites):如腐蚀酪螨等。

发生特点:种类多、分布广泛;活动场所十分广阔;食性很杂根据取食习性分为四类:第一食性害虫(初期性害虫):凡能危害整粒原粮并且在仓中发生最早,如玉米象,麦蛾科,米象,谷象,大谷盗,印度谷螟,谷蠹。

第二食性(后期性害虫):只能危害损伤粮粒及碎粉末并且多发生在初期性害虫之后,如锯谷盗、扁谷盗,拟谷盗。

第三类则既取食完整或者损伤的粮粒也取食碎粉末,如黄粉虫,螨类。

此外还有一类取食粮食尘芥粉末,如嗜虫类书虱。

自然传播:①兼能在田间危害或成虫以花蜜及腐败果实为食的储藏食品害虫:如麦蛾、米象、绿豆象等,由田间或仓外飞入仓内。

②成虫在仓外砖石、腐木、旧包装材料及尘芥杂物中越冬,翌年春又返入仓内:如米象及锯谷盗。

③粘附在鸟类、鼠类、昆虫等身上蔓延传播:如螨类。

人为传播①在粮食保管调运过程中造成的扩散漫延。

②含有储藏食品害虫的粮食筛下物、粮脚等杂物,未及时清除而造成储藏食品害虫繁殖传播。

③感染储藏食品害虫的产品,在调运贮藏时造成蔓延传播。

④感染储藏食品害虫的贮、运用具,在往来运输及使用时也能造成蔓延传播。

在上述两条传播途径中,以人为传播的方式最重要,因而也是防治上的重要环节。

生态学:生物因子,气象因子,营养因子,人为因子。

麦蛾的生活史与习性:在华北年发生3代;在关中4~5代,浙江6代;在仓内适宜的条件下每年最多可发生10~12代。

以老熟幼虫和极少数以蛹及初龄幼虫在粮粒内越冬。

到次年春暖化蛹。

在仓内卵多产在粮堆表层,主要集中在表层20cm以内,约占总卵数的88%,在表层7cm以内的卵占55.8%。

每雌蛾一生可产卵63~124粒,平均86.7粒。

谷蠹发生规律:A,一般年生2代。

华南2—5代,多以成虫在发热的粮谷中或粮粒内越冬,少数以幼虫越冬。

气温28℃,相对湿度70%,完成1代历时40天。

B,性喜温暖,能在较高的温度发育。

成虫飞翔力强,常钻入粮堆里温度最高的地方或聚集在距粮面67—100cm处为害。

C,每雌产卵200—500粒,把卵产在粮粒蛀孔处或粉屑中。

豆象的生活史:豌豆象B. pisorum: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仓库缝隙,屋角屋顶,包装物内,豆粒内以及仓外的石块下,树皮下和屋傍杂物内越冬。

蚕豆象B. rufimanus:年生1代,以成虫在蚕豆粒内,仓内角落,包装物缝隙内以及田间作物遗株杂草或砖石下越冬。

绿豆象C. chinensis:每年约发生4~5代,如环境适宜或仓内繁殖,每年可发生11代。

以幼虫在豆粒内越冬。

腐嗜酪螨分布在世界各地。

国内各省市区都有发现。

危害食用菌及脂肪、蛋白多的贮存食品。

如:禾谷类种子、油粒类、豆类以及各种加工粮和加工制品等;还为害肉干、干酪、火腿、鱼粉等动物性食品。

危害谷粉时,使谷粉中感染有螨的皮及排泄物,因而变为淡褐色,并带有腥臭味。

螨与人体皮肤接触后,还发生皮疹第一个全基因组测序的甲虫:赤拟谷盗害虫虫情调查(一)直接观察法直接在食品存储场所目测观察和取一定的样品检查。

注意害虫天敌的指示作用。

(二)取样检查法害虫检查方法:过筛检查、解剖检查、染色检查、相对密度检查、透视检查(三)诱集检查法利用害虫的习性,将其诱集到一个小范围内进行检查,可以采用诱集物、诱捕器等。

综合防治:a.检疫防治b.环境治理(仓储环境的建设与改造、仓储环境的管理(清洁卫生、严格仓储物的入库检查和虫情调查检测、喷布防虫线))c.物理机械防治(气调防治、温湿度及存储物含水量的控制、电磁波加热处理、电离辐射处理、臭氧处理、诱集检测和诱杀、机械防治)d.生物防治(病源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天敌的研究和应用、信息素的利用、生长调节剂、抗病品种的利用)e.化学防治(保护剂、熏蒸剂)1.什么是储藏食品害虫?其生物学特性有哪些共同之处?答:储藏食品害虫(insect pests of stored food),指破坏仓储粮食与食品的害虫.由于对环境的适应,一般虫体小,色深,与生活环境颜色相似,不容易发现;对环境的适应性强,耐高温、低寒、耐饥饿、抗干燥以及繁殖力强、食性杂和分布广。

2.试总结蛾类、甲虫类、螨类三大类储藏食品害虫的发生、危害特点。

答:发生特点:种类多,活动场所广泛,食性杂。

危害特点:3.试述储藏食品害虫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