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糖尿病照护见闻及核心理念
台湾护理:打开新视界的一扇窗

【科学管理】台湾护理:打开新视界的一扇窗2014-11-07 曹松梅等中国护理管理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中国护理管理”发布国内外最新护理资讯,分享最实用的护理管理、科研常识,展示白衣天使风采,倡导全社会关注护理行业!“中国护理管理”业内最权威、最受欢迎的公众平台~本文节选自《中国护理管理》2014年第10期同名文章,介绍了我国台湾医疗护理概况及护理管理特色,包括磁性职场、护理模式及排班方式、指标化的质量管理等,提出了对大陆护理管理工作的启示。
2013年5-6月,笔者有幸参加了江苏省卫生国际交流支撑计划两岸医护项目,赴台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访问交流。
访问交流过程中,参加了台湾健保制度和医管培训,参观了台北市荣民总医院、高雄医学大学附设中和纪念医院等四所医院,接触到了不少令人深受启迪的管理理念,也学到了一些值得思考和借鉴的做法,现将有关见闻报告如下。
台湾医疗护理概况台湾护理管理实行的是护理部主任-督导长-护理长三级体系,随着台湾地区医院评鉴制度的不断完善,从偏重医疗到全面衡量医疗照护质量,各医疗机构逐步形成了既符合行政管理规范性要求,又各具特色的护理管理制度,并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循。
由于台湾护理教育较早地实行护理本科、硕士和博士教育,参访医院中很多护士长都具有硕士或博士学历,因此台湾护理更多地融入了资讯科技、循证护理等元素,并在国际交流层面占有更多优势。
科学管理铸就服务品质磁性职场:台湾地区和大陆一样,各医院都面临着护士荒的严峻问题。
为了留住更多的护理人才,护理部除了在人员招募上采取每日招聘的灵活对策外,更注重内部护理人才的留用和人性化管理。
医院有专门的员工关怀小组以及护士联合工会以帮助护士度过困境及维护护士权益,员工可以低廉的租金住到医院宿舍,每年都有强制休假,有旅游补贴,每年选派表现优秀的临床一线护士去国外交流学习,台湾的护理管理人员认为培训是给员工最好的福利。
台北振兴医院还有护士半薪半职制度(工作时数及支薪依比例核减)和疾病恢复期门诊上班制度等。
糖尿病共同照护模式全景扫描

糖尿病共同照护模式全景扫描图:台湾李洮俊专家看诊,从手里的道具可以看出与众不同近来,“糖尿病共同照护”成为各界谈讨的话题,而且也有不少医院前往台湾学习“台湾的糖尿病共同照护模式”,就连前不久刚刚落幕的“201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教育管理研讨会”上,台湾糖尿病卫教学会理事长游能俊教授也应邀分享台湾糖尿病共同照护的经验;最近也有不少糖友说想了解糖尿病共同照护的内容。
为满足大家对“糖尿病共同照护”的好奇与期待,本期微信咱们来一起关注和探究“糖尿病共同照护”。
台湾:亚洲糖尿病共同照护的领导者据2012年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纪录片《亚洲新视野:台湾医疗奇迹》的报道,:在全球200家大医院中,台湾就占了14家,仅次于美国和德国,排名全球第三、亚洲第一。
另据英国《经济学人》2000年所做的国民健康评比,台湾民众健康水平名列全球第二,这也要归功于台湾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糖尿病管理方面,台湾也是紧跟国际脚步,在1990年起引进糖尿病团队模式,1996年为了培育专业人员糖尿病卫教的能力,成立了“糖尿病卫教学会”,同时为了在社区推广更多糖尿病团队包括基层诊所在内的建置,开始推动“糖尿病共同照护”模式,日后2001年起健保(医保)针对卫教管理支付医疗团队费用,就建立在这些基础上。
团队协作下的糖尿病共同照护模式过去,台湾在未导入糖尿病共同照护团队制度前,糖尿病治疗都只是由医师提供照护,除了给病患药物治疗外,并无卫教管理的观念,因此普遍照护成效不佳。
现在,台湾的糖尿病管理模式强调对患者的三方面照顾:医师的照顾、营养师的照顾、护理师的照顾。
过去十多年来,糖尿病健康照顾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网络,这包括基层医师、专业医师、护理人员、营养师、药师、临床心理师及社会工作者等。
即以整合式的团体照护来维护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形成一个完整周到的糖尿病患者个性化管理,并提供人性化的健康教育,以指导病患注意饮食、规律运动等。
除医师、营养师、护理师三方之外,药师在糖尿病照护方面的价值也受到了台湾卫教学会的重视,据“2014年台湾糖尿病教育年会”上发布的信息显示,从去年开始,学会将协助推动药师纳入共同照护网,一年内已经有1000位药师完成了核心课程培训,这群社区药师们将为台湾的糖尿病照护系统注入新的活力。
台湾医院护理管理特色及其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借鉴

以优质护理为基础,积极创建护理品牌
转变服务观念、
落实优质服务措施,集中医院力量,长期进行护理品牌建设。将 病人利益放在首位,将病人需求放到首位,将病人满意度提升到 首位,是医院谋生存、求发展的最佳举措,是创建护理服务品牌 的必经之路。要结合本地区、本医院的实际,为护理品牌设计一 个合适的名称或口号,为创建这一护理品牌,长期不懈努力,提
430020
China” 护理研究编辑部
(本文编辑李亚琴)
岛曩
垂电
Hospital
2013年8期上旬版第2427页“1例席汉氏综合征伴发横纹肌溶解症病人的护理”一文作者单位英文翻译应为“Union
Ton画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bei
人Hale Waihona Puke 意度。3.6开展护理科研,提升优质护理质量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
变,新知识、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护理学科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 与挑战。优质护理要长期开展,护理科研水平需不断提升。扩 大对外交流,与外院加强联系,及时查阅最新的文献,以循证理 念进行临床护理相关研究。举办护理相关学术活动,把一些先 进的做法、创新成果形成各种形式积极对外交流。积极申请各 类护理课题,有条件的可将临床优质护理的新发明、新创造申报 专利。
现介绍如F。
1
育、护理科研、论文发表等。有新进人员5 d职前训练、二年期 护理师(护士)训练、护理人员在职教育训练、实施基层护理人员 进阶教育训练、专科训练、加护训练、心脏专科训练、干部临床实 务训练、师资(辅导员)培训、护理主管行政管理训练、继续教育 与在职进修、院际及国际交流、临床学术研究及发表等。实行 “护理人员临床专业能力进阶制度”,护士从N。开始做起,经过 3个月的培训后,考试合格者进阶为N-,再通过专业知识、临床
我国台湾地区糖尿病照护模式实施经验与启示

我国台湾地区糖尿病照护模式实施经验与启示中国台湾地区的糖尿病照护模式在实施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这些经验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一些启示。
以下是对中国台湾地区糖尿病照护模式实施经验的总结,以及这些经验对其他地区的启示。
一、中国台湾地区糖尿病照护模式的实施经验1.建立跨学科团队中国台湾地区的糖尿病照护模式注重跨学科团队的建立。
这个团队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运动治疗师、心理医生等多个专业人员。
这种团队模式可以提供全面的糖尿病管理,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运动计划、心理支持和自我管理教育等。
1.重视自我管理教育中国台湾地区注重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
这种教育旨在帮助患者掌握自我管理的技能,如如何正确使用药物、如何监测血糖、如何调整饮食等。
通过这种教育,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实施定期随访中国台湾地区实施了定期随访制度,以便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依从性情况。
随访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帮助患者解决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强化与社区的联动中国台湾地区的糖尿病照护模式注重与社区的联动。
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使患者在医院和社区之间可以顺利地转诊。
这种联动模式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的照护。
二、对其他地区的启示1.建立跨学科团队其他地区可以借鉴中国台湾地区的经验,建立跨学科的糖尿病照护团队。
这种团队模式可以提供全面的糖尿病管理,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1.重视自我管理教育自我管理教育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至关重要。
其他地区可以加强对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控制病情。
1.实施定期随访定期随访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依从性情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其他地区可以实施定期随访制度,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照护。
1.强化与社区的联动与社区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的照护。
其他地区可以加强与社区的联动,使患者在医院和社区之间可以顺利地转诊,提高照护的质量和效率。
台湾每10人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docx

台湾每10人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
据“中央社”报道,台当局“国卫院”今天公布调查,台湾几乎每10人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比2002年“三高调查”中糖尿病罹患率大幅提高近3个百分点,65岁以上男性最严重,将近每4人就有1人罹病。
“国卫院”副研究员张新仪表示,2008年糖尿病盛行率达9.2%,比前一次2002年三高调查中糖尿病罹患率6.5%提高不少。
根据张新仪分析,男性糖尿病盛行率由1993至1996年的5.4%,到2002年的7.5%,再到2008年的11.1%,其中以65岁以上男性最严重,最近3次调查的糖尿病盛行率由13.1%、17.6%一路飙升到28.5%。
另一方面,男性糖尿病死亡率增幅也高于女性。
张新仪说,不论男女,年龄愈大,愈容易得糖尿病,而且与体重增加的趋势一致,男性的身体质量指数(BMI)上升程度大于女性,这可能跟女性比较注意控制体重有关。
张新仪说,糖尿病占健保相关医疗费用支出名列第五,糖尿病也是2007年岛内民众10大死因第四位,5年之间死亡率提高14%,显示糖尿病在台湾是急需关注的议题。
台卫生部门呼吁,民众可利用糖尿病防治措施,例如健保免费成人健检、糖尿病照护网等,提早发现糖尿病,适量饮食、积极控制体重在理想范围内,并多摄食蔬菜和全谷类,才不会让糖尿病缠身。
网址: 第 1 页,共 1 页。
瑞京:学习台湾医疗照护模式

瑞京:学习台湾医疗照护模式“台湾模式”目前备受医疗行业推崇。
在台湾,很多人一辈子就认一家医院;在台湾医院,经由电话回访产生的回诊率高达60%。
为什么不能让台湾医疗模式在大陆落地生根?卓国金的人生轨迹,几乎是所有莆田系民营医疗大佬的缩影。
十几岁跟着老乡出来打工求生,摸索着进入医疗行业,25岁时开了人生中的第一家民营医院――创业之初仅有12个病人,三个退休医生三班倒。
18年来,卓国金开了11家糖尿病医院和门诊部。
身为董事长的他对《中外管理》说,现在最大的心愿,是让台湾医疗的“照护模式”在大陆落地生根。
事实上,让卓国金无比钦佩的台湾医疗模式,瑞京糠尿病医院正在努力学习、取经。
台湾医疗的魅力在哪儿?台湾医疗究竟有怎样的魅力?2008年两岸通航,卓国金开始去台湾考察医疗发展,他感到了从未有过的震撼。
台湾医疗的整体水平,全球第三,亚洲第一。
在台湾,很多人一辈子就认一个医院;在台湾医院,经由电话回访产生的回诊率高达60%。
拥有全球最先进的技术、设备,拥有最优秀的医生和贴心的服务,收费却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英国的六分之一、新加坡的二分之一,以六七折的大陆价格,就能买到很多高品质进口药。
台湾医院的80%是民营,50%以上的病床属于民营医院;全省高考前3000名才有机会进医学院,再经过长达12-13年的锤炼才有机会成为主治医师;台湾医生做事严谨而又分工精确,由团队协作确认诊疗方案而不迷信专家;程序极简,全程信息透明,没有“红包”和黄牛号,连病人家属的紧张担忧都照顾到。
2014年,在医院运营专家吕明湖帮助下,瑞京得以与数批台湾知名医疗机构交流互访,交流最后成了培训,台湾团队手把手教技术、教管理、教礼仪、教服务,卓国金既惊讶,又感动,却又说不出来太多漂亮话,“傅茂祖教授、游能俊院长、李洮俊院长……他们的信任,我不能辜负。
”“以病人为中心”、“用心做事”的台湾精神让卓国金有醍醐灌顶之感:瑞京最需要的就是这个!多年间频繁考察欧美、德国、日本、韩国等地后,他决定建立“台式照护模式”。
糖尿病共同照护,台湾糖尿病人手一份运动的清单

台湾糖友怎么动? 1p台湾糖友人手一份运动清单文/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营养科主任刘晨辉在台湾学习时我发现,医生会为每一位糖友提供一份运动清单,来指导他们进行健康、合理的运动。
运动清单中对每一项运动包括家务活,都做了详细的测算,每一种运动每一千克体重可以消耗多少热量都有详细的注明,这样糖友在进行运动时就能很直观的看到自己的运动量大小与运动中消耗的热量多少。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运动量的把控运动初期,运动量应维持在“辛苦程度”1~2级,逐渐增强至3~4级。
运动时,呼吸速度应自然增加,但应达到仍然可以自如地谈话。
运动过后应达到肌肉不酸痛的程度为佳。
(“辛苦程度”自我评估法:0级=没感觉,1级=非常轻微,2级=轻微,3级=中量,4级=强烈)二、运动方式与能量消耗建议美编把这个表格设计成可以裁剪的样子身体活动消耗的热量(热卡/每公斤体重/小时)走路慢走(速度4公里/小时) 3.5快走、健走(速度6公里/小时) 5.5爬楼梯下楼梯 3.2上楼梯 8.4跑步慢跑(速度8公里/小时) 8.2快跑(速度12公里/小时) 12.7快跑(速度16公里/小时) 16.8骑自行车骑自行车(速度10公里/小时) 4骑自行车(速度20公里/小时) 8.4骑自行车(速度30公里/小时) 12.6家务拖地、扫地、吸地 3.7园艺 4.2工作使用工具制造或修理(如水电工) 5.3耕种、牧场、渔业、林业 7.4搬运重物 8.4其他运动瑜伽 3跳舞(慢) 3.1跳舞(快) 5.3排球 3.6保龄球 3.6太极拳 4.2乒乓球 4.2羽毛球 5.1游泳(慢) 6.3游泳(较快) 10篮球(半场) 6.3篮球(全场) 8.3有氧舞蹈 6.8网球 6.6足球 7.4跳绳(慢) 8.4跳绳(快) 12.6计算方式举例说明:如一个人体重60kg(公斤),每天进行半小时乒乓球运动,他可以消耗60kg×(4.2÷2)=126千卡。
有关糖尿病叙事护理

有关糖尿病叙事护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糖尿病叙事护理的核心理念在于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通过倾听、理解和支持的方式,帮助患者认识和应对疾病带来的种种困扰和挑战。
叙事护理的目的是让患者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在进行糖尿病叙事护理时,护理者首先要建立起与患者之间的信任和亲近感。
通过倾听患者的抱怨、恐惧、痛苦和悲伤,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帮助患者表达情感,释放情绪。
护理者还要激发患者的内在力量和希望,引导患者重塑积极的故事,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叙事护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沮丧、无助和焦虑。
护理者可以通过引导患者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了解自己的优势和能力,重新审视和肯定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态度,增强治疗的信心和毅力。
叙事护理还可以通过建立患者间的支持体系,帮助糖尿病患者减轻孤独和焦虑感。
在糖尿病管理中,患者和家人朋友的支持至关重要。
护理者可以引导患者与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建立起情感和情感的联系,增强彼此之间的理解和支持。
在患者的社会交往中,护理者还可以帮助患者寻找同病相怜的朋友,建立患者组织和互助团体,共同面对疾病的挑战,共同分享生活的乐趣和快乐。
第二篇示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细胞对胰岛素反应不佳,导致血糖水平升高的疾病。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药物治疗和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同时需要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良好的心理调节。
在糖尿病的管理中,除了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外,叙事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叙事护理是通过对病人的故事、体验、感受、需求和愿望等进行严肃和尊重的倾听,以提升患者自我认知和个体经验,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叙事护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原因和发展过程,提升他们对疾病的认知和应对能力,增强自我管理的信心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照护体系各部门职责
營養師職責 :
(1)建立關係。 (2)傾聽、評估個案對糖尿病飲食控制的看法。 (3)建立均衡飲食觀念以及說明飲食行為對血糖的影響。 (4)請個案提出目前飲食控制遇到的問題,並就個案問題進行討論 與問題解決。 (5)與個案再次回顧此次衛教重點、摘要。 (6)引導個案至醫業課批價。 ※依營養衛教依「糖尿病營養照護衛教流程」進行營養照護。(另 行參閱「糖尿病營養照護衛教流程」資料)。
• • 台湾医疗概况 • 截止2012年底,台湾总计有502家医院,其中包括420家非公立医院以 及82家公立医院,大台北地区具有较多的医疗资源。
目录:
台湾高雄市李氏诊所介绍
台湾李氏诊所糖尿病“照护”体系具 体操作流程 台湾糖尿病“照护”体系体会
台湾之行感悟
Page
3
李氏诊所外观
Page
4
李氏诊所外观
Page 19
体会一:团队意识,共进退,相帮扶。
台湾李氏诊所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 人,一个理念,一种坚持。 5年前的一张开业照片,五年后在 诊所里,我只看到了增加的人,没 看到减少的人。你知道这意味着什 么嘛,意味着整个诊所的人都在进步, 大家互相帮扶,不让同伴掉队。正因 为有这样一个团队,才创造出了这样 的奇迹。连续4年全台模范,诊所里 的卫教师分别有4名在四个年度得到 全台湾卫教协会的最佳个人。 每天诊所里那种和谐、积极、向 上的团队气氛,让我汗颜。
糖尿病照护体系各部门职责
衛教師職責:
(1)建立關係:衛教師自我介紹。 (2)介紹診所照護團隊、設備、科別、環境(例如:就診動線、科別位置、 飲水機、男/女廁位置等)。 (3)測量腰臀圍。 (4)傾聽,瞭解個案來本所就診緣由與期望,並記錄於當日看診病歷。 (5)評估:
5-1.瞭解過去就醫情況、生活習慣及個人家庭病史。 5-2傾聽個案對糖尿病控制的想法並評估其對糖尿病控制的認知。 5-3評估個案是否有血糖機,若有血糖機則記錄其血糖機型及評估是否可以下載血 糖數據。 5-4評估個案若有居家血糖及血壓監測,檢視其居家記錄本,若無紀錄本則提供。 5-5評估個案目前現在糖尿病控制相關問題。 5-6評估是否有高、低血糖急症。
(6)衛教:见下页
糖尿病照护体系各部门职责
衛教師之衛教:
衛教: 6-1依個案來本所就診緣由、期望,提供問題解決及服務。 6-2就個案目前現有糖尿病相關問題做討論。 6-3衛教糖尿病人高、低血糖急症及處理。 6-4依血糖機下載數據或居家血糖紀錄分析,與個案討論目前血糖值。 6-5請個案每次門診攜帶居家血糖記錄本,可協助檢測功能並討論居家血糖 值。 6-6若個案血糖機之機型可供本所電腦下載居家血糖數據並以電腦軟體進行 分析者,每次門診攜帶血糖機下載居家血糖檢驗數據供討論。 6-7每次門診攜帶血糖機組(含血糖機、採血筆、採血針、血糖試紙),檢測 操作技術及血糖機功能。 6-8說明下次回診檢查項目,提醒當天須禁食8小時,不可服用或注射任何 藥物。 6-9依個別需求提供醫療資源或轉介服務。 6-10與個案回顧此次衛教重點、摘要。 6-11提醒個案下次門診時間。
4.量血壓
5.醫師看診
6.護理評估與衛教
7.營養諮詢
第2次糖尿病患看診流程圖
1.掛號 2.測量體重 3.測量血壓
4.測血糖及抽血相關檢查
5.護理評估、衛教
6.P1408C-2評估MMSE
7.P1408C-3進行足部檢查
8.營養評估、衛教
9. P1408C-2評估FFQ
体会四:职业的尊严,不容亵渎。
团队协同,分工明细,互相扶持,互相尊敬。
体会五:设备的人性化
体会五:设备人性化
成功的理由
1.坚强的医疗团队。 2.建立以病患为中心的优质糖尿病中心。 2.长期完备的照护。 3.最新科技仪器。
本医疗团队于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荣获国 民健康局评为糖尿病健康促进机构执行成效。“诊所”层级杰出奖。 诊所里有4位卫教师4年内获得台湾卫教最佳奖项。
诊疗观念的改变: 角色的转换
慢性病是长在病人身上,我们只是协助病人照护好自己 ,一切从病人角度出发, 我们只是帮扶,是关怀,更是守护。时刻记住我们不是领导,不是神明,不要轻易 决定别人的命运。
医师
生活习惯
药物运用。
病人为 中心 营养师、卫教师。
饮食、营养治疗。
控制疾病!
趋向目标理论:你讲的能接受多少,确定病人是否接受信 息。
诊所外的糖尿病专属餐厅
糖尿病餐厅之虹美厨房
专业饮食之卡路里介绍
台湾李氏诊所糖尿病“照护”体系结构
中心结构
代谢科、肾科、眼科、 神经科、泌尿科医师
教育、管理 指导、教育 管理、随访
卫教师团队 14人
营养师团队 10人
化验、后勤、 药局
.糖尿病人初診標準照護作業照片流程圖
1.填寫初診資料、掛號 2.量身高、體重 3.量血糖
卫教等各个体系,
墨守成规。停滞不前
我们必将随波漂流。
Page
29
回归后到底怎么落地执行:
本人制作了北京瑞京可 自身医德、 知识的完 善 认识生活 中点点滴 滴做起
行性糖尿病共同照 护计划初稿。欢迎大家
讨论。
Page
30
关键词分享:
爱瑞京、爱每一个为糖尿病事业奉献的人:
讨论是全员集合讨论,小组讨论,实习部分是观摩诊所、观摩卫教 师、营养师、医师接诊。语言不通是最大的障碍。
Page
17
台湾病人交流模式观摩
卫教师观摩
营养师观摩
Page
18
台湾糖尿病照护体系体会:
整体人员工作态度给我印 象深刻,团队、团结。
服务意识,用心看病。
制定个体化的方案,并长 期执行,长期坚持。
瑞京人员在台湾日程表
起床来院 8::00 司机
上午两部 分课程。 结束12:00
周一、周二 周五的 中午病 历讨论
下午接 着上课 17:30
司机带回 宾馆 18:30 记录心得 23:00睡觉
学习课程介绍:
糖尿病卫教师基础 核心课程
实习、讨论部分
糖尿病卫教学会核心课程包括卫教介绍、营养治疗、药物治疗自我 管理教育、心理课程等20多门。
10.醫師診察
11.批價、下次預約掛號
12.藥局領藥諮詢
糖尿病照护体系各部门职责
醫師職責: (1).病史詢問。醫師評估與診察請參照美國ADA糖尿人照護指引 (2)身體檢查: (3)依病人身體狀況開立適當藥物 (4)安排下次就醫時間(預約門診)。 (5)開立下次門診預先檢查(抽血)單 (若病患可配合門診前幾日先抽血,則門診當日即可看 報告)。
Page
20
体会二:用心看好病,努力做好人 “医者仁心” 李医师带领他的团队根 据当地民俗民风,自己 亲手做卫教工具,通俗 易懂。
病人满怀信任而来,我们要拿出我们最好的诊疗技术和方法给他们,对于学 历低、理解能力差的病人,怎么才能让他们懂得疾病,战胜疾病,方法很重 要。记住他不是来听你本科答辩的,他就是想知道他得
台湾糖尿病“照护”体系零距离 接触
台湾的医疗服务水平在亚洲居于 领先地位
• 2012年春,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纪录片《亚洲新视野:台湾医疗奇 迹》介绍:台湾医疗技术在国际间早已享有盛名,全球前200大医院 中,台湾就占了14家,仅次于美国及德国,排名全球第3,也是亚洲 第1。同年,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评估《世界健康排行榜》时, 综合各项指标,将台湾列为世界第2名,仅次于瑞典。2008年诺贝尔 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曼(Paul Krugman) 曾撰写题为《骄傲、偏见、保险》 的文章,要求美国政府虚心向台湾学习全民健保的经验,盛赞台湾全 民健保堪称世界典范。
了什么病,该怎么治疗,就这么简单。
我们不要辜负了病人对我们的重托。
Page 21
体会三:讨论是进步,研发是结果。
诊所里每个周一和周五中午吃饭的时间,3个诊所联网连线 讨论疑难病例和学术上的问题。集合大家的力量来完成。 另外还有分小组的讨论,其实他们也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 Page 22 限的,那么10个营养师讨论的方案,是巨大的。
Page 27
心得体会分享
糖尿病诊疗队伍完善
成长
卫教师 选拔培训
营养师 人才培养
相关人员培 训
医师素质 的完善
精神的觉悟:
台湾系统化的“照护”诊疗体系,管理病患,长期可行。
把糖尿病解剖开,变成共同照护 系统分成饮食、运动、 最大限度的服务好 糖尿病病人, 这样也是未来的发展 方向。 紧跟公立医院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