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地理考试作业
中国经济地理作业

本区水能、天然气、岩盐、硫铁矿、铝、锰、磷、铁、 硅、石膏、石灰岩等资源优势突出,在三峡工程带动 下将建设成天然化工、硫磷化工、盐化工、铝冶金、 金属锰、建材等生产基地。
重庆市
城市发展目标
把重庆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富有山城江城特色和历史 文化传统,充满吸引力和竞争力,适宜创业发展和生 活居住的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城乡统筹与城镇化 规划至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至2020年城镇化 率达到65%左右。 2、城镇体系布局 市域城镇分为市域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次区域 中心城市、中心镇和一般镇五个等级。
三、 经济地域结构与区域发展
一、现有经济中心和生产基地的改造与建设 1、重庆市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西南地区水路交 通枢纽,长江中游经济中心城市。 2、建成以成都为中心的宝成线、成昆线北段产业带。 3、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地区是云南人口密集、城市集 中、交通便利、经济实力较强的核心区域。 4、以贵阳市为中心的黔中地区。
2、澜沧江中游电力、有色金属基地。
区内资源丰富,组合良好,潜力巨大。 仅澜沧江干流水能资源可开发装机容量即达1 286万千 瓦,开发条件优越。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生物资 源种类繁多,有不少珍稀品系。旅游资源多姿多彩, 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和苍山洱海风景名胜区。 今后应“电力先行,电矿结合,综合开发”,以水电 开发为突破口,带动以铅锌为主的有色金属、旅游、 生物资源的全面开发,发展有特色的加工工业和第三 产业。
区际铁路: 宝成、襄渝、湘黔、
枝柳铁路 铁路枢纽: 成都、昆明、重庆、贵阳、柳州、南宁。
西南地区东部形成:铁路为骨干,公路为基础的运输网络 西藏地区形成:公路网
① 铁 路 运 输
⑤ ⑥ ② ① ③ ④ ⑨ ⑧ ⑦
中国经济地理作业

前言六枝特区,全国唯一一个县级行政特区,隶属六盘水,位于贵州西部,地处东经105°08′~105°43′;北纬25°59′~26°33′之间。
国土总面积1792平方公里。
是“中国凉都”六盘水的东大门,古夜郎腹地。
区内交通便捷,有珠六复线、贵昆铁路、六镇高速公路(国家高速)、102省道贯穿全境。
[2]同时六枝特区是夜郎文化和牂牁文化的发祥地。
[3]境内的桃花公园距今是2万年前的新旧石器交替时期古人类遗址。
六枝特区是贵州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贵州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先导区,毕水兴资源富集区与黔中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国家统筹规划建设的攀枝花—六盘水经济区和南贵昆经济带的重要支点;贵州西部重要的能源和资源深加工基地、交通节点;长江和珠江流域重要生态安全保护以及扶贫示范区。
截止2012年,全区常住人口为49.46万人。
2013年,特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00.11亿元,同比增长17.8%;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125亿元,同比增长7.25%;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0亿元,同比增长95.36%;财政总收入预计完成15亿元,同比增49.2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2.15亿元,同比增60.4%;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5422元,同比增长1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17917元,同比增长1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28.3亿元,同比增25%。
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税收收入增速、旅游总收入增速在全省分别排1、3、4位;全面小康实现程度预计达79.31%,比2012年提高5.71个百分点;在全省经济发展增比进位综合测评中,六枝特区排第15位。
2011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4.32亿元,比上年增长50.9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47.03亿元,比上年增长46.75%,规模以下工业产值完成47.29亿元,比上年增长55.38%。
工业增加值完成29.75亿元,比上年增长29.1%,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亿元,比上年增长30.1%。
中国经济地理练习题

高二地理练习题(十一)(区域地理——中国经济地理)2012年7月25日班学号姓名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为我国不同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状况,指出土地类型与图序相一致的是()A.a水田b旱地c林地d荒山B.a水田b旱地c草地d林地C.a水田b旱地c林地d草地D.a水田b林地c草地d荒山2.为合理调配水资源,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最佳途径是()A.修建水库B.植树造林C.节约用水D.跨流域调水我国矿产资源种类多样,分布广泛。
据此回答3~4题:3.下列矿产及产地连线正确的是()A.海南石碌—优质铁矿B.湖南锡矿山—锡矿C.内蒙古白云鄂博—镍矿D.大余—铜矿4.下列矿产与其主要分布地区的连线正确的一组是()A.德兴铜矿─江苏B.水口山的铅锌矿─湖南C.个旧的锡矿─贵州D.金昌镍矿─内蒙古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这是中华民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可靠保障。
回答5~6题:5.浙江省的舟山渔场成为我国最大渔场的原因:①位于沿海大陆架海域,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②长江、钱塘江等大河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③有沿岸的冷、暖流交汇④位于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明显。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6.对浙江发展滩涂养殖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海啸B.寒潮C.台风D.洪涝交通运输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在各种交通运输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据此回答7~8题:7.属于我国南北向铁路动脉与长江黄金水道交织的城市有()①南京②成都③九江④武汉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①②③ 8.第二亚欧大陆桥经过我国主要的地形区有( )①柴达木盆地 ②汉水谷地 ③渭河平原 ④河西走廊 ⑤黄淮海平原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⑤下图显示我国四个省2005年三种常规能源生产的相对比例(均已折算成标准煤)。
中国经济地理A卷

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茶店校区)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中国经济地理期末考试试卷(A )(时间 90分钟)闭卷系: 班级: 姓名: 学号:一、 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1.经济布局2.人口素质 3.林业4.农业5.生态农业二、填空题(20分)等特点。
4.农业生产具有 、 、 、 等特点。
5.工业生产具有 、 、连续性、 、均衡性等特点。
6.我国新能源工业主要指 ,已产生效益的核电站是 和 。
三、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1.以下属于自然地理要素的是( )A .山川地貌 B.交通运输 C.农业 D.人口 2.以下属于人文地理要素的是( )A .山川地貌 B.交通运输 C.植被 D.河流 3.研究经济布局的规律,核心问题在于寻求( ) A .经济合理布局的途径B .工农业协调发展途径C .第三产业发展前景D .解决农、轻、重比例问题 4.自然条件包括( ) A .矿产和土地 B .土地和水源 C .动物和植物D .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5我国老龄化社会的特征( )A .已很明显 B.不明显 C.不容忽视 D.不容乐观 6.在以下选项中同属水稻和棉花主产地的是( ) A .云南、山东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B.河北、广西C.江苏、安徽D.宁夏、西藏7.在以下选项中同属苹果和棉花主产地的是()A.云南、山东B.山东、陕西C.江苏、湖南D.宁夏、西藏8.四大名绣是指()A.苏绣、京绣、湘绣、瓯绣B.蜀绣、苏绣、湘绣、瓯绣C.蜀绣、苏绣、湘绣、粤绣D.苏绣、京绣、湘绣、粤绣9.以下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B.汽油C.太阳能D.煤炭10.以下著名茶叶属于绿茶的是()A.铁观音B.碧螺春C.茉莉花茶D.大红袍四、简答题(每个6分,共30分)1.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2.简述我国能源及矿产资源的特点。
3.为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国家近期在农业布局方面有哪些新举措?4.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工业布局类型?5.简述我国毛纺织工业布局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五、实训题(10分)我国造纸工业的布局有何特点?有哪些著名的造纸基地和大型纸厂?。
经济地理作业

经济地理作业题目:我国自1949年以来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特点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呈现出由低级到高级、由严重失衡到基本合理的发展轨道。
从总体上判断,我国已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门类齐全、初步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已基本上改变了一个时期以来严重失调的状况,并初步完成了合理化的任务,进入产业结构升级和高级化的阶段。
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朝着高服务化,重工业化,高度加工化,知识技术密集化。
建国初期至1978年,重工业化特点非常明显。
为改变重工业薄弱局面,从“一五”开始我国就集中力量重点发展重工业。
但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由于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最终导致轻、重工业比例关系严重失调。
1960年,轻重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为33.4:66.6。
经过三年调整,失衡的轻重工业比例关系重新趋于协调。
七十年代开始,轻重工业生产结构再次出现不协调状态。
1978年轻重工业总产值比例分别为43.1:56.9。
轻、重工业结构的失衡,使得国家不得不对消费品实行调拨分配,大多凭票证限量供应,市场处于全面紧张状态。
1978年到80年代末,轻重工业均衡化调整时期。
这一阶段主要对轻工业实行了“六个优先”的政策,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
1989年轻重工业总产值比例为48.9:51.1,轻重工业基本协调增长。
90年代初至今,工业增长明显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导的格局,再次出现了重化工业势头。
2008年轻重工业总产值比例为28.9:71.1。
但此次重化工业的增长机制与改革开放前的情况有着本质的不同。
改革开放前是不计客观条件的盲目“跨越”,改革开放后是在房地产、汽车等消费结构的升级推动下发生的,是基本符合工业化进程演变规律的。
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是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增长,并持续成为带动我国工业发展的第一大产业。
钢铁、机械、建材、化工等行业生产能力大幅度增长,也成为工业生产的重要支柱产业。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持续优化。
中国经济地理习题

考试题型:一、名词解释题:(总分20分,每题4分,共5小题)二、填空题:(总分20分,每空1分)三、图表分析题:(总分10分)四、简答题:(总分30分,共3题,每题10分)五、分析论述题:(总分20分,共1题)中国经济地理习题集第2章中国的自然资源1、简述我国水土流失治理面临的五大焦点问题。
2、中国水功能区划第3章中国人口1、生态足迹2、农民工市民化3、论述题:近年来的“民工荒”使得部分学者认为中国人口资源已经面临“刘易斯拐点”,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4、简述中国人口问题及其对策。
5、阅读下表,回答以下问题:2012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表(单位:万人)(1)简述中国人口结构的主要特征。
(2)中国60周岁以上人口的比例逐年增加,请分析这一现象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4章中国的生态环境1、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API)2、国家环境功能区划3、简要评价我国农村环境状况,提出改善的对策措施。
4、论述题:请对中国水资源进行总体评价,说明为什么中国现阶段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第5章中国产业结构与布局的历史演变1、简述1840年至1949年的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
2、三线建设4、结合我国历次五年规划(计划),分析中国1949年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第6章中国第一产业发展与布局1、“七区二十三带”2、简述我国主要经济作物的布局特点。
3、案例分析题:(注:数据资料来自2006-2010年的中国统计公报)请结合案例分析一下问题:(1)简述中国棉花的生产与布局情况。
(2)影响中国棉花产量及价格的因素有哪些?4、简述世界粮食作物生产与布局的总体特征。
5、《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总体规划 (2007年)》将我国草原划分为四大区域,分析四大草原区的主要特点,并说明中国畜牧业发展的分布特征。
第7章中国第二产业发展与布局1、非化石能源2、波罗的海指数(BDI)3、简述光伏发电的全球市场特征及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八年级地理上册 中国经济地理专题练习 试题

轧东卡州北占业市传业学校中国经济地理
30. 2003年以来,HY政府制定了重要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根据图11中的信息,完成以下各题。
〔9分〕
〔1〕东北老工业基地包括、A 和。
〔2〕图中东北地区的辽中南工业基地是著名的〔重、轻〕工业基地。
该工业基地西临我国最大的内海海,地处〔低、中、高〕纬度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3〕辽中南地区经济开展条件优越,海上运输兴旺,铁路网密集,资源丰富。
行政中心B城是本区最大的铁路枢纽城,是优势能源。
〔4〕东北地区工业开展历史悠久,但多年的开展也使本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图中所示,辽中南地区大局部生态情况属区。
请举例说明该区域生态恶化的原因:。
〔5〕对辽中南地区经济开展的建议,不符合可持续开展理念的是〔〕
A.靠海地区可开展造船业
B.大力开采矿产资源,为后续开展储藏充足的资金
C.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D.加强根底设施建设,为全面振兴创造条件。
中国经济地理试题1

中国经济地理试题(A卷)参考答案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一、国道——是在全国公路网中具有重要政治、经济意义的主干线,包括重要的国际公路,国防公路,连接首都与各省省会(自治区首府)和直辖市的干线公路,连接各大、中城市、港站枢纽、重要工农业生产基地、重要风景名胜区等的干线公路。
现代集约可持续农业——在实现社会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调整结构,优化产业和产品构成;增加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依靠科技进步增加资源产出率;防治污染,保持农业生态平衡;增加收入,走向共同富裕;逐步建设成为一个资源节约型、经营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的现代农业。
旅游环境——是旅游活动得以存在和进行的外部环境的总和,它包括旅游生态环境、旅游社会环境、旅游氛围环境和旅游资源本身四个部分。
工业基地——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集中当发达的工业和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在经济、生产、技术上对国家或一个大地区起主导或基地作用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
按工业部门结构特点,可分为综合性工业基地、专业性工业基地。
二、填空题(20分)1、直接连接西南与华东地区的铁路干线是沪昆线。
(2分)2、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属于老年型。
(2分)3、从山西省输出的能源主要是煤炭。
(2分)4、我国畜牧业地域类型划分为:农区畜牧业、牧区畜牧业、半农半牧区畜牧业、城郊畜牧业。
(4分)5、甘新区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是:光照充足,热量较丰富,气温日较差大。
(6分)6、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基本特点是: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内地的大城市、特大城市。
(4分)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为什么我国要大力发展水电业?(10分)答:(1 )水能资源丰富,分布比较集中,开发潜力大;(3分)(2 )发展水电的经济、技术、劳动力、市场条件好;(4分)(3 )水能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大;(2分)(4 )水电是可再生、清洁能源。
(1分)2、我国粮食作物生产结构有何特点?为什么?(10分)答:特点:粮食作物种类多,以稻谷、小麦、玉米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我的家乡——红安自然地理环境这学期上了中国经济地理这门课,让我对我们国家的一些地理知识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也充分认识到作为大学生必须知道的一些基本的经济地理知识。
下面我就来谈一下我的家乡湖北红安的自然地理环境。
红安县是湖北省黄冈地区辖县,原名黄安县,位于省境东北部,大别山脉南麓。
面积1796平方公里,人口59.66万,县府驻城关镇。
大别山在境内分出2支脉,自北向南伸延于县境东、西两侧,成为举、倒、滠三水的分水岭,构成海拔300米以上的丘陵;全县均为半山半丘陵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县北的老君山海拔840米,天台山海拔817米,最低处杜家湾海拔30米。
倒水流贯全境,两岸有河谷平原分布,“天台云雾茶”为湖北省名茶之一;丘陵区为湖北省花生集中产区之一;平原区主产稻、麦。
县境西北有中国重要萤石矿产地。
公路通武汉及邻近鄂、豫各县。
1927年“黄麻起义”发生于此,此后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境内革命纪念地遗址近百处。
红安县- 自然环境
红安县位于湖北省东北部,鄂豫两省交界处,东邻麻城,西接黄阪、大悟,南连新洲,北靠河南省新县。
县城距武汉130公里,省级公路阳(逻)福(田河)公路纵贯境内,为大别山通往长江港口的重要线路。
全境总面积1795.67平方公里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由于地处大别山南麓,红安县境内丘陵密布,沟壑纵横,整个地势北高南低。
东部和北部多高山,最高处老君山海拔840.5米;西北部系丘陵地带,南部是平缓的低丘山岗;县西、县南有少数河谷平原。
全县在海拔高度50米以下的面积为280平方公里,50-200米的1355平方公里,200-500米的139平方公里。
整个县境形成由北向南逐渐倾斜,以丘陵为主,北部低山,南部岗地的地貌特点。
境内大小河流100条,加上水库、塘堰,总水面积18.6万亩,耕地50.85万亩,构成“六山半水二分田,一分道路与庄园”的格局”。
红安境内名山众多,据《黄安县志》载:“县有三台:天台以奇胜,云台以峭胜,阳台以幽胜”,这其中的天台山主峰817米,历来是兵民避险之所,军家必争之地。
“飘渺高台起暮秋,壮心无奈忽同游。
水从宵汉分荆楚,山尽中原见豫州。
明月三更谁共醉,朔风初动不堪留。
朝来云雨千峰闭,恍惚仙人在上头。
”李贽诗中对天台夜景的赞美。
与天台山遥相对峙的老君山,位于鄂豫两省交界处,“世传老君曾炼丹于此,上有药臼石”,故名老君山。
这里四周群山环绕,道路崎岖,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曾是红军和新四军的重要依托和据点。
红安境内有倒水、滠水、举水三大水系,其中倒水河自北向南纵贯县域中部,把全县划分为倒东、倒西两个自然地区。
倒水又名界河,为山区季节性河流,4-8月常有洪水发生,水势较猛。
它源出大别山南麓,分东西两源从河南新县奔腾而下,流经红安。
倒水河流经红安有大小支流72条,下店河、七里坪河、烟宝地河、金沙河、高桥河、依河等。
红安物产丰富,既有黄金、铁、铜、水晶、石英石等多种矿产资源,又有丰富的银杏、水杉、松树、楠竹等林业资源;既有享誉全国的花生、水稻、油菜籽、红薯等粮食作物,又有山植、天麻、青茶、珍珠花、乌柏籽、煨葫芦等土特产。
如此丰富的物产必然吸引着各地客商往来经营,雍正年间,黄安北部重镇七里坪曾是各种货物的集散地,倒水河上竹排运输往来如梭,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河南省的生猪,湖南的杉木,安徽六安的茶叶,新洲张渡湖的鲜鱼,黄冈、应城的烟叶,应城的石膏,以及来自汉口的食盐和本地及新县一带的米、花生油、土
布、皮梓油、中药材等都是重要的营运商品。
2004年,完成GDP 45亿元、财政收入3.93 亿元,综合经济实力跨入湖北省县市前列;综合经济效益考核连续两年被评为湖北省十佳县市;县城初具中等城市雏形,是省级文明城市;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环境良好,民风淳朴,是中国治安模范县。
红安县- 旅游资源
红安文物胜迹遍布全县。
确定为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63处。
其中董必武旧居,,红四方面军诞生地,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董必武纪念馆,红军洞等110多处建筑和革命遗址遗迹。
●红安天台山
天台山位于红安县城北33公里处鄂豫交界的群山之间,属大别山脉,连绵数十里。
由天台山、鲫鱼岭、九焰山、绕拨顶、黄茅尖、平头岭、五峰尖、鹅公岭等大山组成。
素以“佛宗道源,山水灵秀”而著称,更有“红色圣山”之誉。
天台山是中国佛教八大宗之一的“天台宗”的起源地。
天台山风景区内自然生态保护完好,群山连绵,河谷纵横。
主要有天台山、九焰山、艾河、香山湖、对天河、老君山等景区。
天台山主峰海拔817米,因其峰顶似台,势若接天而得名,史称“淮南第一峰”。
天台山因气势磅礴,巨岩独特,风景迷人,赢得了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
明户部尚书耿定向晚年隐居于此地七载,筑“天台书院”讲学,并著有《耿定向先生全集》和《天台文集》,流传于世;明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李贽在天台山著书立说,留下了不少赞美天台山绮丽风光的佳作,其中《宿天台顶》最为著名,至今广为传诵;董其武在戎马生涯中,专程来天台山一游,并命人在绝壁上凿刻八个大字“复兴民族、挽救国家”。
天台山脚下是风景秀丽的香山湖。
它位于七里坪七里坪镇西北3公里处,距县城26公里,最大蓄水面积达到218万平方米,平均水深近20米。
水面蜿蜒曲折,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景如画。
水面环绕而成的岛屿,像镶嵌在水中的绿宝石。
岛上林木茂盛,气候凉爽,夏季平均气温18℃左右,是游泳、避暑胜地。
该湖水质清澈,晴天无风时,水面如镜。
若泛舟之上,几疑船未动,而山在行。
下雨时节,烟雨蒙蒙,群山时隐时现。
●九焰山
(又名黄杨寨)位于县北鄂豫两省交界处,主峰海拔770.5米。
山上有寨,立4门,寨墙已毁,西门尚存。
从西门沿人行道至东门的大岭,以山脊分水为与河南省新县的交界线。
明耿定向《天台胜纪》称“黄杨寨,以岩多黄杨,故名。
周回峭壁,亦如台。
上平旷,可田,可池”。
《湖北通志》记载:“宋端平、嘉熙间,淮西兵扰,土人结寨,常活十万人。
元末兵乱,有黄杨者聚众据此,曰黄杨寨”。
东半山有止止洞,相传有僧号“止止”者隐居于此,故名。
洞可客40余人。
左右壁分别刻有隆庆壬申耿子颐题“止止洞”和“凝神”等字。
1934年11月,中共鄂东北道委曾隐蔽于此洞指挥战斗。
●老君山
位于县北鄂豫两省交界处,是县内第一高山,海拔840.5米。
据明弘治《黄州府志》记载:“世传老君曾炼丹于此,上有药臼石”,故名老君山。
东北与天台对峙,南有小老君山、大兴寨等。
四周群山环绕,巍峨壮丽,森木茂密,道路崎岖,峡谷纵横,地势险要,有水帘洞等游览胜迹。
在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是红军和新四军的重要依托和据点。
●五云山
位于县城东南8公里,海拔338.7米。
原名五名山,传说在明代以前,有5个秀才中举后在此山顶修庙堂,因此,当地人把该山称为五名山。
明嘉靖中(1544年左右)知府周思久游于此,将五名山改为五云山。
山顶原有7级塔,称五云层塔。
塔前有庙数十间,此处的天窝书院为耿定向、耿定理兄弟讲学之所,李贽亦寓此著作《焚书》、《藏书》和《续藏书》。
庙、塔、书院均毁,旧址尚存。
为明、清时代的“黄安八景”之一。
●董必武纪念馆
位于烈士陵园内,占地面积5834.5平方米,建筑面积1370平方米,是座具有民族风格的仿古建筑物,由主展室、东西展室、电影报告室和庭院组成,共展出图片456幅、文物272件,收藏文物1581件。
●李先念纪念馆
位于烈士陵园内,与董必武纪念馆对应,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28平方米,是座依山就势的庭院建筑,序厅和4个展室有庑廊相连。
馆内共展出图片253幅、文物130件,另藏文物60余件。
●七里坪革命遗址群
有黄麻起义遗址、长胜街革命遗址群、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鄂豫皖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红四方面军诞生地等20处。
长胜街长380米,保持了大革命时期的原貌,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银行、黄安县苏维埃经济公社、列宁市场殷街遗迹等一批遗迹、遗址都集中在这条街上。
●双城塔
在七里坪南3公里的周家墩。
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徐寿辉部将邹普胜(当地人,后为太师)据此,建此塔。
塔高35米,13层,形态美观,气势凝重,塔内有阶盘旋至顶。
●吴氏祠
在八里湾东北5公里的陡山村,建于1763年,前后三幢,廊庑相连,院、廊、门、厅、栏、梁、窗、脊、或彩绘神话,或陶塑禽兽,或木刻山川景物,其中的“武汉三镇”和“金鼠戏葡萄”等尤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