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完整版)

合集下载

人美版六年级美术教案下册

人美版六年级美术教案下册

人美版六年级美术教案下册教案标题:创意拼贴——探索色彩与形状的表现力教学目标:1. 了解拼贴艺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探索色彩和形状在拼贴作品中的表现力。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色彩丰富的纸张、剪刀、胶水、画笔、彩色铅笔、海报纸、磁性白板、幻灯片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剪刀、胶水、彩色纸、旧杂志、海报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一些拼贴艺术作品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拼贴艺术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谈论拼贴艺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介绍拼贴艺术的定义和历史背景。

2. 解释色彩和形状在拼贴作品中的重要性和表现力。

三、示范与指导(15分钟)1. 展示一幅简单的拼贴作品,解释创作思路和过程。

2. 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色彩和形状来表达自己的创意。

3. 引导学生运用剪刀、胶水等工具进行拼贴实践。

四、实践与创作(3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教师的指导,开始进行拼贴作品的创作。

2.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展示与分享(10分钟)1. 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拼贴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作品中色彩和形状的表现力。

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收获。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拼贴艺术的技巧和表现力。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更复杂的拼贴作品创作。

2. 学生可以在家中寻找素材,继续进行拼贴艺术的实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索色彩和形状在拼贴作品中的表现力,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通过实践与创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拼贴艺术的概念和技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在展示与分享环节,学生能够互相学习和启发,提高了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创作空间,引导他们尝试更多的材料和表现方式,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目录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 (2)第2课《探访自然的奇观》 (10)第3课《装饰色彩》 (12)第4课《装饰画》 (18)第5课《彩球的设计》 (21)第6课《城市雕塑》 (27)第7课《用各种材料制版》 (34)第8课《装饰柱》 (38)第9课《精彩的戏曲》 (42)第10课《戏曲人物》 (45)第11课《画故事》 (54)第12课《动画片的今昔》 (58)第13课《拟人化的动漫形象》 (63)第14课《留给母校的纪念》 (67)第15课《我的成长记录》 (69)第16课《剪纸中的古老记忆》 (71)第17课《绣在服装上的故事》 (76)第19课《滚灯》 (80)第22课《四川青花瓷》 (84)第23课《人民和总理》 (88)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1教材分析《追寻文明的足迹》一课是选自人美版美术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课内容,属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本课是继第11册《神州风采》有关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一课后,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一次专题欣赏活动。

涉足面广泛,主要是欧洲、亚洲、非洲经典文化遗产,为了让学生领会世界文化遗产对人类的重要价值,一节课无法让学生认识全面,我将本课教材中欣赏内容划分为四部分。

主要有:1、史前美术 2、古埃及壁画艺术 3、西方文明之源——希腊4、亚洲的文化魅力。

分四课时逐步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进步的闪光足迹,是全世界共同的财富。

初步了解美术的起源和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前两课时分别讲述了史前美术的起源与发展和早期文明的杰出代表——古埃及所产生出的艺术文明,学习岩画和埃及壁画的美术知识。

后两课赏析欧洲与亚洲的文化艺术。

这节课我重点让学生感受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古埃及金字塔中壁画艺术的魅力,了解古埃及壁画历史、艺术成就。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古埃及艺术,使学生了解古埃及美术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和艺术特点。

六年级美术下册全一册教案人美版(版)

六年级美术下册全一册教案人美版(版)
组织学生看书回答问题。根据图中所表现的内容,分析作者是怎样运用装饰图案和装饰色彩的
导入法
}
激活精神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播放教学课件。观察分析。十二生肖作品:摄影作品、写生作品、装饰画、农民画等几种不同的表现方法。
问题:对比作品,找出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教师演示:
展示并分析学生优秀作业。
运用装饰画色彩表现生肖形象。
教学难点
能向别人较详细地介绍2处-3处自然遗产,并发表自己对自然遗产的认识和感受。
教具准备
幻灯片,图片、教材等
课的
$
结构
内 容
教法




导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世界自然遗产的思考。

填写学习卡:你心中的世界七大自然奇观
1
2
3
4

5
6
7
下面我们要一起领略世界上最为奇特的自然奇观,它们是大自然馈赠我们人类的宝贵遗产。
授课日期
专 科 组 长 签 字
,
课题
7、彩球的设计
1课时


授课日期
专 科 组 长 签 字

课题
2、探访自然的奇观
1课时


~


教学目标
知道什么是自然遗产,能说出7处-10处世界自然遗产。能够对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有正确的认识。能够独立搜集有关自然遗产的资料,初步认识、了解感兴趣的自然遗产用自己擅长的美术技法表现一处自己喜欢的自然遗产。
$
教学重点
通过资料搜集、课内外交流等途径,认识7处-10处世界自然遗产。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的内容和要求。

2. 掌握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提升学生的美术观察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准备:1.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材。

2. 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画笔等绘画工具。

3. 画板、画纸等绘画材料。

4. 一些艺术品或图片作为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第一课: 水彩画《春天的故事》1. 引入: 让学生观察一幅春天的水彩画,并让他们描述画面中的内容和感受。

引导学生讨论春天的特点和美丽。

2. 教学: 介绍水彩画的特点和表现方法,如淡墨浓彩、渐变过渡等。

讲解水彩画的基本绘画技巧。

3. 实践: 让学生用水彩画绘制自己对春天的想象。

鼓励他们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春天的美丽和活力。

第二课: 艺术品欣赏《星月夜》1. 引入: 显示凡高的《星月夜》艺术品,并向学生简单介绍凡高的艺术风格和生平。

2. 分析: 阅读《星月夜》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画中的色彩、线条、构图等元素,并让他们表达自己对这幅画的理解和感受。

3. 创作: 让学生以《星月夜》为灵感,用彩色铅笔或水彩绘制自己的星空画。

鼓励他们用深浅不同的色彩来表现夜空的宁静和神秘。

第三课: 立体造型作品《小动物的世界》1. 引入: 引导学生观察几个小动物的立体造型作品,并让他们描述动物的形状、特点和表情。

2. 教学: 教授基本的立体造型方法,如折纸、粘贴和剪切等。

讲解如何运用造型材料和工具来制作小动物的形象。

3. 制作: 让学生用纸板、彩纸等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立体造型作品。

鼓励他们运用创造力和想象力来设计每个小动物的形象和故事。

第四课: 图案装饰作品《我的作品展览》1. 引入: 让学生观察一些艺术品的图案装饰,并让他们描述图案的样式和底纹的使用方式。

2. 分析: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图案装饰的特点和作用,让他们意识到图案装饰在艺术中的重要性。

3. 创作: 让学生设计一个自己的作品展览,包括海报、画框和展示牌等。

(最新)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最新)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最新)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书中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另一种凄惨的美,古风古韵的美。

2、技能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学生更加珍惜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的财富—历史建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文化遗产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地球上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前人留给全人类的财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它们,了解它们,感受历史带给我们的震撼。

板书课题:追寻文明的足迹二、新授教师播放课件《古代文明异国风光》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刚才电脑播放的哪些图片有的了解,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收集的资料点击电脑上的图片为同学们做解释。

2、你还收集到了哪些图片资料展示给大家看一看~、除了课件中提到的历史文化遗产,你还知道哪些, 有图片吗,展示一下~ 3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很全面,通过这些图片资料,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留给我们一笔不小的财富,同时我们通过它们也能看到过去的历史中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

4、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存在于现实的,那么还有很多已经遗失的古迹,它已成为了一个迹,比如巴特农神殿,在公元1687年被威尼斯军队炮轰致毁;还有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它是人们梦想中的花园,但它是否真正的存在,人们仍无法寻得根源;还有罗德港巨人雕像,摩梭拉斯陵墓,都因为年代的久远无从考证。

5、为了保护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应该为它做些什么呢,如果你以一个旅游者的身份到此贵地,你会如何做才能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呢, 三、课外拓展其实我们就近来看,在我们中国就有很多的文明古迹,九寨沟,故宫,苏杭二州,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更好的保护它们,让他们继续存留下去,把它留给未来。

四、小结。

教学反思: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书中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另一种凄惨的美,古风古韵的美。

最新)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完整版)

最新)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完整版)

最新)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完整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学年:20XX任课:美术课时:1课时主题:追寻文明的足迹教学内容与目标:1.通过欣赏书中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古风古韵的美。

2.收集资料,让学生更加珍惜历史遗留给我们的财富——历史建筑,并培养学生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文化遗产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引入主题。

2.播放课件《古代文明异国风光》。

3.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图片的了解和感受,同时展示他们自己收集到的图片资料。

4.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5.课外拓展,介绍中国的文明古迹,并强调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课时:1课时主题:探访自然的奇观教学内容与目标:1.通过图片、文字、影像等方式来了解外国的一些宝贵的自然遗产。

2.能够以语言交流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自然奇观的感想。

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引入主题。

2.展示外国的自然遗产图片,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独特之处。

3.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自然奇观的感想,鼓励他们用语言交流。

4.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自然遗产。

5.课外拓展,介绍中国的自然奇观,并强调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课程1、教师介绍人物头像的基本结构和特征,并展示相关图片。

2、研究认为头像的画法,包括线条、阴影等技巧。

3、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利用想象力添画人像的另一半。

三、练与巩固1、学生练利用发散思维添画人像的另一半,可以使用不同的表现方式,如水彩、铅笔、颜料等。

2、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的练,帮助他们克服难点和提高技巧。

四、作品展示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他们的创作思路和技巧。

2、教师评价学生的作品,鼓励他们继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检查学生的研究效果。

2、强调发散思维和想象力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3、鼓励学生多进行练和创作,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研究综合版画的艺术特色,并结合多种版画技法,创作一幅有情趣的作品。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目录:1水墨游戏2重重复复3曲曲直直4平平稳稳5感受声音6迷彩服7彩色玻璃窗8我的同学9家乡的桥和塔10我设计的一本书11绒线绕绕12甜蜜的梦13金色的浮雕14变幻无穷的形象15我们的节日16二十二世纪的建筑17电脑美术18会飞的玩具19保护珍稀野生动物20民间玩具第1课水墨游戏(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了解材料的性能和用法2学习简单的笔墨技法,尝试和感受笔墨的变化3培养学生对国画的学习积极性和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在尝试和实践中理解墨色的变化和用笔的变化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灵活用笔用墨,尽情感受笔墨的丰富效果课前准备:师生共同准备国画用具,师再准备一些传统的墨条和砚台课堂教学:一引导阶段:1出示国画作品及其他美术作品,请学生观察比较,发现画种的不同,请学生说说这是什么画2认识国画的用具材料(可请班上学过国画的同学来介绍)师对同学的发言进行补充说明毛笔:笔锋柔软程度视所用的毛的质地,硬的有狼毫,软的有羊毫,软硬适中的叫兼毫墨汁:加水后可调深浅,能在纸上体现出丰富的变化效果宣纸:有一定的吸水性能,分为生宣熟宣和夹宣,古代也有用绢代替宣纸的,是画国画专用的纸砚台: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磨墨用的,质地好的砚台可使磨出的墨很细很滑,画出的画能保存很长时间现代人为了方便,用墨汁代替砚台3这些用具有一个很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就是它们是中国人发明的,是中国画专用的,体现出我们国画的特点二发展阶段:1同学们对这些用具中的哪一种最感兴趣?你们想不想亲自感受一下它们的功能?2师带领学生尝试,感受墨色的变化,认识:焦浓重淡清五种墨色3学生实践用不同墨色进行随意书画4请学生思考:在画的过程中,是否发现用笔的变化小结:用笔锋的尖端(中锋)画得出细的线,用笔锋的侧面(侧锋)画可得宽粗的面5学生结合笔锋墨色变化再练习三小结:1在这节课中,你学到什么知识,你打算如何运用它们2拓展:回去用学到的笔墨技法临摩一幅国画第2课重重复复(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认识什么叫重复,并理解图形重复排列的美感2学习用绘画剪贴等方法将一个单一的图形进行重复排列,感受不同排列带来的变化3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图形重复排列给人的感受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将同一图形用不同的方法方向顺序排列出来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注意图形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创造课前准备:师收集有重复图案的各种实物,生活中各种形状相同的单个物体如火柴胶圈瓶盖等,以及彩色卡纸剪刀胶水课堂教学:一引导阶段:1师出示有重复图案的物体,请生观察,找出是由哪个单一图形排列而成请生展示自己收集的物品,说说其中哪个是单一图形2看书中作品,这些图形在排列过程中产生什么变化?师提示:如图形的方向顺序数量等3小结:图形在排列过程中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就叫重重复复二发展阶段:1回忆:在生活中,什么物体可以作为单一的图形进行重复排列?请生出示找到的材料2师出示示范作品,开拓学生思路3要求:用手中的材料进行上下左右有规律地重复排列,形成一幅作品辅导:没有实物的可以用彩色卡纸剪出数个同样的图形进行排列4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排列规律5展示作品,说说自己的排列构思三拓展:1除了这些小物体,生活中有许多大的物体重复排列起来就会成为一座建筑或一道风景2启发学生讨论,用身边的立体物进行重复排列如书包桌椅甚至人等四整理,下课第3课曲曲直直(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树立曲和直的概念,能区别自然界中的曲线和直线 2感受曲线和直线的美感,能运用不同的曲线和直线进行美术创作3说说曲线和直线给人的感受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大利运用自然物及人造物的曲线和直线进行美术创作教学难点:创作时注意线条的排列和组合课前准备:师准备能随意弯曲变形的软电线长纸条等,生收集生活中直线和曲线状的材料,如吸管毛线等,带上剪刀胶水课堂教学:一引导阶段:1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和一条曲线,请生对比,说说两种线给人的感受2小结,引导生读书中的知识点3思考问题:直线和曲线还有什么别的样子?(师提示:折线漩涡线等)请生上黑板分类画出二发展阶段:1引导学生看书,直线和曲线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请生举例2启发:其实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材料创作出各种直线和曲线,让它们互相变化,互相衬托,师出示示范作品3学生实践:用带来的各种线材料组成有直线和曲线的作品教师指导4评价作品三拓展利用直线和曲线制作立体的造型四小结下课第4课平平稳稳(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认识对称与均衡的现象,并能说出生活中存在的对称与均衡2用剪纸绘画等形式表现对称与均衡的作品3说说对称与均衡现象给自己的感受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对称与均衡的含义,并对生活中及美术作品中对称与均衡的现象作出准确判断教学难点:启发学生灵活利用材料表现作品课前准备:师准备表现对称与均衡现象的活动教具(贴图),或借一只天秤和收集对称与均衡形式的范画;生准备制作材料,百宝箱课堂教学:一引导阶段:1师出示对称形式的范作,复习对称知识:左右两边的图形色彩相同就称为对称请生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现象2介绍新知:看书中的知识窗,认识多种形式的对称:中心线对称中心点对称 3赏析书中的对称范例,再请学生找找对称的例子二发展阶段:1师出示活动贴图,在中心线或点的一边摆放一个造型,请生选择合适的造型放在另一边,形成对称形式2师将其中一边另换一造型,引导学生认识均衡3赏析书中或师收集的均衡形式图例,师再以纹样骨格的方法演示对称与均衡4生说说生活中的均衡现象5小结对称与均衡的特点:给人整齐平稳的感觉三学生创作:1用剪纸拼贴绘画等方式,小组合作或独立完成一幅对称或均衡形式的作品 2教师辅导:强调对称是两边或四周一样,而均衡是视觉上感受平衡,造型和色彩不必相同3展示作品,师生评价四拓展:回家用立体材料进行对称或均衡的创作五小结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一、教学目标1.认识纸拎袋的用途,初步掌握纸拎袋的基本设计与制作方法。

人美版小学六年级下期美术教案全册(

人美版小学六年级下期美术教案全册(

2、探访自然的奇观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自然遗产,能说出7处-10处世界自然遗产。

2、能够对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有正确的认识。

3、能够独立搜集有关自然遗产的资料,初步认识、了解感兴趣的自然遗产用自己擅长的美术技法表现一处自己喜欢的自然遗产。

教学重点:通过资料搜集、课内外交流等途径,认识7处-10处世界自然遗产。

教学难点:能向别人较详细地介绍2处-3处自然遗产,并发表自己对自然遗产的认识和感受。

教具准备:幻灯片,图片、教材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世界自然遗产的思考。

填写学习卡:你心中的世界七大自然奇观:下面我们要一起领略世界上最为奇特的自然奇观,它们是大自然馈赠我们人类的宝贵遗产。

二、新授:1、师生一起共同浏览影像资料。

探访世界七大洲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奇观,感受大自然的伟大创造力,感悟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亚洲———珠穆朗玛峰欧洲———巨人之路非洲———维多利亚瀑布北美洲———科罗拉多大峡谷大洋洲———大堡礁2、学生网上自主游览A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

B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地带。

C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态区。

三、交流:学生欣赏,谈体会,交流感想。

四、课后延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自然不过是繁忙生活中的一个冷漠的背景,我们所熟悉的地方到处都是被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打造过的痕迹,大自然只在一些特殊地方保持原始风貌,面对原野人生的灌木、热带丛林中奔腾的河流、孤立的山垣,人们不禁要思考自身的处境……教学反思:3、《我的书包》教学目标:1、通过细致的观察自己的书包,发现自己书包除了背书以外还是否有其它的功能。

2、和自己的旧书包进行对比,设计一款多功能的书包。

教学重点:了解书包每个部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自己设计一款多功能书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完整版)六年级下册 20XX学年任课:1、追寻文明的足迹课时:1课时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通过书中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另一种凄惨的美,古风古韵的美。

2、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学生更加珍惜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的财富—历史建筑,并培养学生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文化遗产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地球上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前人留给全人类的财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它们,了解它们,感受历史带给我们的震撼。

板书课题:追寻文明的足迹三、新授教师播放课件《古代文明异国风光》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刚才电脑播放的哪些图片有的了解,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收集的资料点击电脑上的图片为同学们做解释。

2、你还收集到了哪些图片资料展示给大家看一看!3、除了课件中提到的历史文化遗产,你还知道哪些?有图片吗?展示一下!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很全面,通过这些图片资料,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留给我们一笔不小的财富,同时我们通过它们也能看到过去的历史中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

4、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存在于现实的,那么还有很多已经遗失的古迹,它已成为了一个迹,比如巴特农神殿,在公元1687年被威尼斯军队炮轰致毁;还有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它是人们梦想中的花园,但它是否真正的存在,人们仍无法寻得根源;还有罗德港巨人雕像,摩梭拉斯陵墓,都因为年代的久远无从考证。

5、为了保护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应该为它做些什么呢?如果你以一个旅游者的身份到此贵地,你会如何做才能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呢?三、课外拓展其实我们就近来看,在我们中国就有很多的文明古迹,九寨沟,故宫,苏杭二州,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更好的保护它们,让他们继续存留下去,把它留给未来。

在教学中,学生可能在对文化遗产介绍的表达方面,局限于已有的资料而忽略了自身的感受,我们应及时引导学生从遗产的整体、细节、独特之处,历史价值等方面去挖掘内心的情感,使学生真正为人类共同的财富而骄傲。

12、探访自然的奇观课时:1课时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通过图片、文字、影像等方式来了解外国的一些宝贵的自然遗产。

2、能够以语言交流的方式来说说自己对自然奇观的感想。

3、为大自然的神奇而感到骄傲,激发学生珍视、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感情。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解外国的一些自然奇观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自然奇观的美丽,能从审美角度去评价自然遗产。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1、教师: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很多神奇的自然景观以它们多姿多彩的风貌装点着我们的世界。

它们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下面,我们来一起领略世界上最为奇特的自然奇观。

2、出示课题:探访自然的奇观。

三、讲授新课、媒体出示世界十大奇观照片及资料让学生欣赏。

、小组交流研究:1、除了刚刚欣赏的世界十大奇观,你还见过哪些世界自然遗产?教师课件演示课本中的精彩图片,并分别对这些奇观做简要的介绍。

2、自然奇观美在哪里?师生一起将这些奇观从美术的角度进行概括板书:色彩奇美形态壮美令人惊叹生态优美四、学生实践要求:画一幅你最喜欢的一种自然奇观,在作业背面写下自己的感想。

学生绘画,并在绘画的过程中认真思考自己的感想。

教师巡视辅导。

五、小结,布置下节课准备材料。

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二、作业展评欣赏学生作品,并请画得好的学生读一读感想。

三、研究景点及相关资料请同学们结合课前准备的资料,分组研究一处景点:它美在哪里?你认为应该怎样做才能尽量维持这里最原始的状态?四、总结,延伸。

2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自然遗产是人类的财富,我们应该如何珍视人类自然遗产呢?今天,有些世界遗产正面临危机。

除去自然灾害,更多的是人为因素,我们能为保护世界遗产做些什么呢?涉及到遗产的开发利用问题,有些同学可能会提出是保护自然遗产重要还是提高人们的经济水平重要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合理利用自然等,这正是世界教科文组织所倡议的保护遗产,留给未来这一观3、我的书包课时:1课时一、教学内容与目标通过细致的观察自己的书包,发现自己书包除了背书以外还是否有其它的功能。

和自己的旧书包进行对比,设计一款多功能的书包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书包每个部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自己设计一款多功能书包。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书包是我们上学的时候必不要少的工具之一,现在的书包不仅实用,而且非常的美观,学生背着自己的喜欢的书包,就仿佛象平时穿衣穿裤一样必不可少,它可以说是我们的贴身伙伴,那你们对它的了解有多少呢?二、讲授新课1、同学们,现在将我们的书包拿出来,摆在桌子上,我们细细的观察一下,书包中每个部分都有什么样的作用。

大兜——小兜——侧兜——里面格层背带——提手2、还是哪些特殊的设计?3、我们仔细观察一下,你的书包为什么这样设计。

4、小组讨论:你觉得书中的哪一个部分设计的不合理,你想怎么样进行改进呢?5、你还想增加什么功能?三、学生制作1、展你的丰富的想像力,设计一个即实用,又完美,而且带多高科技多功能的书包。

把它打造一个完全智能化的书包。

2、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大胆作画。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33、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生作品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做以汇报,说说你的书包先进在哪里,都具备了哪些高科技的功能。

选出几位制作出色的同学。

五、教师小结:看到同学们设计了多种多样奇异的书包,老师有了一种想法,就是希望同学们有一个不用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去上学,天天回到家里打开书包一学就到深夜,老师非常心疼你们,我希望设计一款智能书包,当你把书放进书包的同时,书本上的知识就像电脑一样贮存在你的脑袋中,而且当你背上书包的时候,感觉不到书的重量,这样能使你们的负担减轻。

但希望是希望,我们能不能凭借幻想生活,我们还得为现实的生活打拼着。

4、画故事课时:1课时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了解用中国画形式进行故事情景描绘的基本步骤与多种方法。

2、能在作品中表现故事情节,突出主要形象的动作与表情。

3、通过故事情节、历史背景材料、不同学生的现象思维角度去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欲望。

通过画故事,体味故事中人物的精神,促进学生对人类存在的意义、自等人文精神的理解和认识,形成合理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画故事情景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角色造型、场景设计、构思构图的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中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墨汁等国画工具,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说英雄: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崇拜的英雄人物。

说说你心目中的英雄应该具有哪些形象特点?二、讲授新课1、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英雄,想认识一下吗?2、点击播放课件:很久很久以前,九个太阳一起出现在天空中,土地烤的直冒烟,禾苗都干枯了,铜铁沙石也软软地快熔化了,一些猛禽怪兽也出来作乱,人民苦上加苦。

有一个叫后羿的人,带着玉帝赐给他的红色的弓、白色的箭,去解救受苦受难的人民,于是故事发生了……3、点击播放课件:论英雄:4提问: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能不能想像一下这块巨石出现在什么地方?3、课件演示:在巨石后方出现天空和大海的背景。

教师简介作品和作者。

提问:你们看到这幅作品后有什么感想?能用你的方式讲解这幅作品吗?出示课题:奇思妙想二、讲授新课1、图片探讨,寻奇:还有一些画家也有着这样的奇思妙想2、提问:在这幅作品中你都看到了哪些事物?你认为这些事物之间有联系吗?学生欣赏、分析,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3、你能总结出艺术家在创作时注意了哪些问题吗?4、教师拿出一些毫无关系的物品,提问:你们看看这些物品之间相互有联系吗?观察生活用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小组讨论:从中选择你喜欢的物品,想一想怎样才能超常规地将它们组织在一起,表现出你的奇思妙想。

5、分析书中学生作品:你觉得哪些作品想像力丰富,组合得让你觉得巧妙、有趣?三、尝试表现我们怎样才能将生活中一些不被人注意的用品用超越常规的方式将他们组织在一起,表现自己的奇思妙想呢?线描的绘画表现方式: 1. 注意黑白对比。

2. 注意疏密变化。

注意组合的相互间的创意程度,充分发挥奇思妙想。

学生尝试创作,师作巡回指导四、大胆创作1.聪明的你还等什么呢?展开你的奇思妙想,一次小小的发明就会诞生在你笔下。

2.出示图片并播放音乐,学生创作,师作巡回指导。

五、作品展示1.举行“奇思妙想”作品展。

2.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9、添画人像课时:1课时10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了解人物头像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2、学习认为头像的画法,运用发散思维添画人像。

3、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欣赏和了解人物头像的表现方法,学习利用头像的一半创教学难点:发散和想象,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表现。

教学准备:人物头像图片,绘画用具。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造性的添画另一半。

教学过程大家在一年级时就从《画自己》开始学习了一系列的人像画的方法。

对人像早就不再陌生,,同学们你们来欣赏一下,说说这些人像作品各有什么特色?出示课题:添画人像二、新授出示课本中提供的素描、油画、版画、中国画等大师作品。

1、简单归纳脸型、五官的的基本特点。

2、欣赏作品中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物特点3、简析作品的绘画特色及风格:a素描注重光影和体积感的表达;b立体派油画注重形块的空间表达,简化人物的细节;c版画突出线条的装饰美感;d中国画强调笔墨的韵味、民族的特色。

4、添画指导我们一起来看这几幅作品,你认为哪几张画的比较好?为什么?这些作品可以怎样添画它的另一半呢?学生答:可以用圆珠笔勾线,画线描;可以用彩色水笔添画,用夸张的色彩来表现;可以用油画棒添画,用色彩明度对比的方法来表现另一半;可以用颜料来添画,模仿印象画派的风格。

三、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作业要求:根据不同人物头像的基本特征,有创造性地画出人像的另一半。

教师巡视,对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帮助。

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大小、用墨浓淡、表情呆板等。

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

四、讲评作业1、学生自评2、我们来看年轻大师们的作品,对照第一次的作品,你是11否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呢?并说说这些作品还有哪些不恰当、不足的地方?添画特色线条形体特征五官特征布局3、修改调整10、用各种材料来制版课时:1课时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了解综合版画的艺术特色。

2、结合多种版画技法,创作一幅有情趣的作品。

3、在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寻找生活中美的元素,培养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综合版画的技能技巧。

教学难点:材质与技法的选择与构思。

教学准备:各种可以制版的材质、油墨、水粉色、调色盘、纸等教学过程一、教学准备:检查用具准备二、游戏导入1游戏,大拇指上涂上少量颜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