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测试技术 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机械工程测试与控制技术 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测试与控制技术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1、课程体系
图1 机械工程测试与控制技术教学体系
2、课程结构
为便于组织教学,建立了旨在全面提高机械类学生测控技术基本素养与创新意识、增强学生测控系统设计能力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三元一体教学体系,在实际讲授过程中,结合课程组积累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经验,逐渐形成了由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工程应用和案例设计等多种形式组成的授课体系,如图2所示,人才培养效果显著,学生表现出很强的机电系统实现能力。

图2 课程知识点体系图
3、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测试与控制技术I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测试与控制技术II教学大纲
附: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生能力
1) 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2) 具有从事机械工程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与机械工程知识以及经济管理知识
3) 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机械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机械工程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4) 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机械系统、部件和过程的能力
5) 具有对于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能力
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7) 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
8) 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9)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10)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

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大纲

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大纲

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课程学时:40(理论学时:34,实验学时:6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是机械工程类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有:机械工程测试中常用的传感器和相应的调理电路的工作原理;测量装置(仪器及系统)静态、动态特性的评价方法;动态信号的描述、分析处理;常见机械制造工程领域中各类静态、动态物理信号的测试分析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信号的特征;能较正确地选用传感器等测试元件构成测试仪器及系统;掌握测试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基本试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测试领域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为机械制造自动化工程服务。

二、课程教学内容(有☆号者为选讲)(一)理论教学第一部分绪论(2学时)介绍测试技术在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楼宇控制、医疗、家庭和办公室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和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信号分析基础(4学时)介绍信号的分类,信号时域分析、幅值域分析、频谱分析、相关分析原理及应用。

包括:1. 基本概念:信号的分类、信号的描述方法、信号分析的内容2. 周期信号与离散频谱:正弦信号表示法、复杂周期信号的分解、周期信号的强度分析、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3. 非周期信号与连续频谱:傅里叶变换简述、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几种典型非周期信号的频谱4. 相关分析第三部分传感器及应用原理(8学时)介绍电阻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半导体传感器等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测量电路和传感器的特性以及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1.概述:传感器的作用及组成、传感器的分类、对传感器性能的要求简介2.电阻式传感器:电位器式电阻传感器、电阻应变式电阻传感器。

3.电感式传感器:自感型电感传感器、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涡流式传感器4.电容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的类型及变换原理、实际测量电路5.压电式传感器:压电效应、压电式传感器及其等效电路、测量电路6.磁电式传感器:动圈式磁电传感器、磁阻式磁电传感器7.热电式传感器:热电偶、热电阻传感器8.半导体传感器:磁电转换元件、光电转换元件☆9.其它新型传感器简介第四部分测试系统特性(4学时)介绍测试系统基本组成,测试系统的静态、动态特性,不失真测量条件,滤波器及应用,测试系统特性的评定方法。

《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分:2.5 总学时:40 理论学时:32 实验/实践学时:8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测试技术》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共40学时,2.5学分。

《测试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获得各种机械量、热工量的测量原理、测量方法和测试系统的构成,培养学生掌握常见工程量检测的方法和仪器工作原理,具备根据具体测试对象、测试要求、测试环境选择合适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的能力,具备设计简单测试系统的能力。

课程以课堂讲述为主,突出基本概念,并配以适量实验环节,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从事工程技术工作与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 熟悉信号的分类与描述方法,掌握测量信号分析的主要方法,具备从示波器、频谱分析仪中解读测量信息的能力;2. 掌握传递函数和频率响应函数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掌握测试系统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及其测量方法。

掌握实现不失真测试的条件。

熟悉负载效应及其减轻措施以及测量系统的抗干扰措施;3. 掌握常用传感器的种类和工作原理,能针对工程测量问题选用合适的传感器;4. 掌握电桥测量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了解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了解滤波器的类型和实际滤波器的特征参数;5. 掌握压力、位移、振动、温度等常见工程量的测量方法,了解其在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楼宇控制、医疗、家庭和办公室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6. 了解测试技术中的常用软件,例如Matlab、LabVIEW等;7. 了解计算机测试系统及虚拟测试系统的构成。

知晓用计算机测试系统进行测量的方法、步骤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主要参考教材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材料力学、电工电子技术等。

参考教材:[1]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3版),熊诗波,黄长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5[2] 《测试技术基础》,李孟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2[3]《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周生国,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4]《测试技术基础》王伯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5]《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徐科军,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6]《传感器及其应用》栾桂冬,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三、课程内容(一)、绪论主要内容:测试技术的概念与研究对象;测试技术在本专业中的作用和地位;测试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其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测试技术课程的特点及任务要求;测试技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机械测试技术 教学大纲

机械测试技术 教学大纲

机械测试技术教学大纲【原创实用版】目录一、机械测试技术概述二、机械测试技术的重要性三、机械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四、机械测试技术的应用领域五、机械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正文一、机械测试技术概述机械测试技术是一门应用工程学科,主要通过实验和测量手段来获取和分析机械设备的性能参数,以此来判断其工作状态和性能优劣。

机械测试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为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运行和维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机械测试技术的重要性机械测试技术在机械工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机械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通过机械测试技术,可以对机械设备的性能进行全面检测,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2.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机械测试技术可以帮助检测机械设备的故障和隐患,从而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

3.降低机械设备的维修成本:通过机械测试技术,可以及时发现机械设备的故障,采取有效的维修措施,避免不必要的维修,降低维修成本。

三、机械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机械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实验和测量手段来获取机械设备的性能参数,以此来判断其工作状态和性能优劣。

机械测试技术的主要方法包括:1.实验法:通过实验来获取机械设备的性能参数,如应力、应变、振动等。

2.测量法:通过测量来获取机械设备的性能参数,如尺寸、形状、温度等。

3.数据处理法:通过对实验和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机械设备的性能参数,如信号处理、数据分析等。

四、机械测试技术的应用领域机械测试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1.机械设备设计:通过机械测试技术,可以获取机械设备的性能参数,为机械设备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机械设备制造:通过机械测试技术,可以对机械设备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机械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3.机械设备运行:通过机械测试技术,可以对机械设备进行状态监测,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为机械工程专业学生提供测试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使其掌握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将学习机械系统测试的基本原理、常用测试方法和测试过程中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目标如下: 1. 熟悉机械工程测试领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学习机械系统测试的常用仪器设备和测试技术; 3. 掌握测试过程中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与结果处理方法; 4.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5.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机械工程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测试的定义和分类 -测试的基本原理 - 测试的误差和精度控制 2. 机械系统测试的常用仪器设备 - 传感器和测量仪器的选择和应用 - 信号调理和放大技术 -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3. 机械工程测试的常用方法和技术 - 静态测试方法和技术 - 动态测试方法和技术 - 频率响应测试方法和技术 - 振动测试方法和技术 4. 机械系统测试的数据采集与处理 - 数据采集系统的构建和配置 - 数据采集方法和技术 -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5. 实验设计与实施 -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实验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 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 实验结果的评估和总结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重点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具体教学方法包括: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形式,讲解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室实践,使用仪器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测试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 讨论和研讨:组织学生进行课程相关问题的讨论和研讨,促进学生的学习交流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4. 课程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和实施,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机械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通过对机械技术的系统学习,培养学生的机械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为日后的进一步学习和实践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1.掌握机械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理解机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作用;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内容1.机械技术基础概述–机械技术的定义和分类–机械技术的发展历程–机械技术的应用领域2.机械性能与材料力学–机械结构的设计原则–力学基础知识–材料力学基础知识3.机械元件与机械零件–机械元件的分类和功能–机械零件的分类和选用4.机械制图与CAD/CAM技术–机械制图的基本规范和方法–CAD/CAM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5.机械加工工艺与装备–机械加工工艺流程–常用机械加工设备及其特点6.机械测量与质量控制–机械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机械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7.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的基本步骤和原则–机械设计中的考虑因素8.机械工程实践与创新–机械工程实践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机械工程创新的原则和实践案例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传授机械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3.学习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研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五、考核方式1.期中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机械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相关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3.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完成机械设计项目,并进行设计报告和现场展示,考核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4.平时表现:考核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外学习等。

六、参考教材1.《机械技术基础教程》- 夏广仁,机械工业出版社2.《机械技术基础课程教程》- 李志彬,清华大学出版社3.《机械技术基础学习指南》- 张亚民,高等教育出版社七、教学资源1.机械实验室:提供实验设备和实验器材。

《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测试技术》教学大纲Measurement Systems学时:32 学分:2制订者:董怡为审核者:丁启朔一、课程性质测试技术是高等院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测试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测试技术的任务及发展状况,掌握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能够选择、使用基本的测试装置。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一)课堂讲授部分(24学时)绪言(1学时)测试技术的基本任务、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课程的研究对象第一章信号及其描述(4学时)1.1信号的分类及其描述1.2周期信号频谱的特点、随机信号的描述1.3傅里叶变换的主要性质以及几种典型信号的频谱第二章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7学时)2.1测试装置概述及其静态特性2.2测试装置的动态特性的数学描述2.3测试装置对任意输入的响应2.4测试装置的不失真条件2.5测试装置动态特性的测试2.6负载效应第三章常用的传感器(6学时)3.1传感器的分类、机械式传感器3.2电阻式传感器3.3电感式传感器3.4电容式传感器3.5其他传感器3.6传感器的选用原则第四章信号调制、处理和记录(2学时)4.1电桥电路知识4.2信号处理过程和输出第五章信号处理初步(2学时)5.1信号处理的基本过程5.2相关分析及其应用、功率谱分析及其应用第六章位移的测量(1学时)6.1位移测试装置的设计过程第七章振动的测量(1学时)6.2振动测试装置与选用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

综合成绩=考试成绩×60%+实验成绩×20%+平时成绩(作业或者考勤)×20%。

五、教材与参考书(一)教材1.黄长艺编,《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2版(二)参考书1.尤丽华编,《测试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1版2.于永芳编,《测试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年,第1版3.周泽存编,《测试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年,第1版4.张建民编,《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1版5.杨维明编,《动态测试技术》,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1版6.黄长艺编,《机械工程测量与试验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1版。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课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课教学大纲
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理解有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
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
序号
实验名称
实验时数
实验类型
内容提要
备注
1
典型机构介绍
2
验证
介绍齿轮机构、凸轮机构、平面连杆机构、间歇运动机构以及组合机构的基本类型和运动特性
2
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2
验证
1、了解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2、了解各种运动副对机构结构和运动的影响。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课教学大纲
实验课程编号
实验课程名称
中文
机械设计基础
英文
Mechanical Design Experiments
实验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总学分
5
开设实验项目数
6个
其中:必修(5)个,选修(1)
课程总学时
80
实验总学时
10
先修课程
工程制图、计算机绘图
适用专业
机械类
实验教学目标(通过开设本实验课程,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
实验内容:
1.典型机构介绍
2.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3.机构运动创新设计
4.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范成
5.直齿圆柱齿轮几何参数测定与分析
6.减速器的拆装与测绘
实验基本要求(通过实验,要求学生了解、认识并掌握的有关内容):
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必须掌握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方法和步骤,熟悉实验设备和仪器性能及使用方法,清楚对试件的要求和准备。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原理、目的,实验设备和仪器,试件,实验方法和主要步骤,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最新版】
目录
一、机械测试技术概述
二、机械测试技术的重要性
三、机械测试技术的课程内容
四、机械测试技术的教学方法
五、机械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正文
一、机械测试技术概述
机械测试技术是一门应用科学,它主要研究如何使用测试设备和技术来检测、测量和分析机械系统的性能和状态。

机械测试技术在工程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为机械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行和维护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二、机械测试技术的重要性
机械测试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方面,机械测试技术可以为机械系统的设计提供重要的依据。

通过测试技术,可以获取机械系统的各种性能参数,这些参数可以为机械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

另一方面,机械测试技术可以为机械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提供重要的支持。

通过测试技术,可以及时发现机械系统的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从而确保机械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机械测试技术的课程内容
机械测试技术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测试信号的处理、测试数据的分析和测
试结果的表示等内容。

2.测试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包括各种测试设备的使用方法、维护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3.测试技术的应用:包括测试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各种应用,如机械结构测试、机械性能测试和机械故障诊断等内容。

四、机械测试技术的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机械测试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来说,应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通过讲解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使学生掌握测试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

2.实验教学: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测试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技巧。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测试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测试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方法。

4.实践教学: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生产实习,使学生了解机械测试技术在机械制造企业的实际应用情况。

五、机械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测试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未来,机械测试技术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测试技术将更加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测试设备将具备更强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能够自动识别测试信号,并生成测试报告。

2.测试技术将更加精确化:随着测试设备的精度和灵敏度的提高,测试技术将能够检测到更小的测试信号,从而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