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劳动的古诗

合集下载

描写劳动人民艰辛的古诗

描写劳动人民艰辛的古诗

描写劳动人民艰辛的古诗
1、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唐代,白居易《观刈麦》释义: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

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李绅《悯农二首》释义: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3、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唐代,白居易《卖炭翁》
释义: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斑白十指漆黑。

4、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唐代,崔道融《田上》
释义:春雨已下得很充足了,以致连高处的田里也存满了一片白茫茫的水,为了抢种,农民披着蓑衣冒着雨,半夜就来田里耕作。

5、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释义: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临披着月光才回家。

关于劳动的古诗

关于劳动的古诗

关于劳动的古诗关于劳动的古诗关于劳动的古诗(一):1、《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归园田居》东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观刈麦》唐·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关于劳动的古诗。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关于劳动的古诗。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4、《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5、《悯农》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6、《卖炭翁》唐·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7、《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8、《农家望晴》唐·雍裕之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9、《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唐·杜甫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瓠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瓮,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

关于劳动的经典古诗词赏析【六首】

关于劳动的经典古诗词赏析【六首】

【导语】古⼈留给了我们众多关于劳动的诗篇,从这些古诗中,我们能读出诗⼈对劳动的赞美,更能感悟出⾟勤的劳动⼈民对美好⽣活的向往。

下⾯是©⽆忧考⽹分享的关于劳动的经典古诗词赏析【六⾸】。

欢迎阅读参考!关于劳动的经典古诗词赏析⼀ 《观刈麦》 唐朝·⽩居易 ⽥家少闲⽉,五⽉⼈倍忙。

夜来南风起,⼩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去,丁壮在南冈。

⾜蒸暑⼟⽓,背灼炎天光, ⼒尽不知热,但惜夏⽇长。

复有贫妇⼈,抱⼦在其旁, 右⼿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闻者为悲伤。

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愧,尽⽇不能忘。

赏析 这⾸诗叙事明⽩,结构⾃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

诗⼀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麦收的农忙季节。

接着写妇⼥领着⼩孩往⽥⾥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

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低着头割麦,脚下暑⽓熏蒸,背上烈⽇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点活。

写到此处,这⼀家农民⾟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地展现出来。

接下来⼜描写了另⼀种令⼈⼼酸的情景:⼀个贫妇⼈怀⾥抱着孩⼦,⼿⾥提着破篮⼦,在割麦者旁边拾麦。

她要来拾麦的原因是她家的⽥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官税⽽卖光了,如今⽆⽥可种,⽆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

这两种情景交织在⼀起,有差异⼜有关联:前者揭⽰了农民的⾟苦,后者揭⽰了赋税的繁重。

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失掉⽥地,那就也会使这⼀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地。

今⽇的拾麦者,乃是昨⽇的割麦者;⽽今⽇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的拾麦者。

强烈的讽谕意味,⾃在不⾔之中。

诗⼈由农民⽣活的痛苦联想到⾃⼰⽣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久久不能平静。

这段抒情⽂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

它是作者触景⽣情的产物,表现了诗⼈对劳动⼈民的深切同情。

⽩居易写讽谕诗,⽬的是“唯歌⽣民病,愿得天⼦知”。

在这⾸诗中,他以⾃⼰切⾝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作鲜明对⽐,就是希望“天⼦”有所感悟,⼿法巧妙⽽委婉,可谓⽤⼼良苦。

描写人们劳动繁忙的古诗

描写人们劳动繁忙的古诗

描写人们劳动繁忙的古诗
1、《田上》
唐·崔道融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翻译
春雨已经下得很充足了,导致高处的田里存满了一片白茫茫的水;农民们为了抢种,披着蓑衣冒着雨,半夜就来到田里耕作。

等到人和牛都没有力气了的时候,天都还远远未亮呢。

2、《农家》
唐·颜仁郁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译文
半夜里就将孩子们叫起来,趁著天刚亮,赶紧去耕田;瘦弱的老牛有气无力,正拉著犁在田里艰难地走着。

一般人不知道种田人的辛苦,就以为田里的稻禾是自然而然就长成的。

3、《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
山坡田野间的草木茂盛,稻田里水的颜色和天光交相辉映;杜鹃在如烟如雾的蒙蒙细雨中啼叫。

乡村的四月正是最忙的时候,刚刚才结束蚕桑的事便又要开始插秧了。

劳动主题的古诗

劳动主题的古诗

劳动主题的古诗劳动主题的古诗如下: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锄禾》唐-李绅赏析: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

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

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

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告诉人们应该节约食物,不浪费。

2、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江上渔者》——北宋-范仲淹赏析: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

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

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

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

「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3、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蚕妇》——北宋-张俞赏析:《蚕妇》写在北宋时期,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和批判。

当时的封建朝廷,在自己浪费无度的同时,又对外敌妥协,更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人民生活痛苦难言。

诗人就在这一大背景下,描写了一位整日辛苦劳作,一直在贫穷的乡下以养蚕卖丝为生的普通妇女的遭遇。

全诗没有任何一字的评论,也没有使用什么高深的联想,但是读者从字里行间,可以轻易地感受到诗歌的实际寓意,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

古诗充分表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以劳动为主题的古诗如下:劳动的古诗6首有:《悯农(其二)》、《乡村四月》、《归园田居(其三)》、《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秋浦歌(其十四)》、《春中田园作》。

含有劳动或者描述辛勤劳动情景之美的诗句

含有劳动或者描述辛勤劳动情景之美的诗句

含有劳动或者描述辛勤劳动情景之美的诗句以下是符合要求的诗句: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悯农》
“足蒸暑气土,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翁卷《乡村四月》“锄禾日暮,汗滴禾下土。

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王建中《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白居易《卖炭翁》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秦韬玉《贫女》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汪洙《神童诗》
“足蒸暑气土,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陆游《示儿》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关于劳动的古诗诗句

关于劳动的古诗诗句

关于劳动的古诗诗句1悯农(其二)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生动地刻画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中劳作的情景,那一滴滴汗珠掉在炎热的土地上,告诉了人们粮食如此来之不易。

2乡村四月南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3清平乐·村居南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首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

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词人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4归园田居(其三)东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平淡自然,清新质朴,言简意长,真挚感人,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享受田园劳作之乐的惬意、闲适。

5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唐·李白涩滩鸣嘈嘈,两山足猿猱。

白波若卷雪,侧足不容舠,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

诗中最后两句,是全诗主旨所在,展现了劳动人民危险艰辛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斗争精神。

6秋浦歌(其十四)唐·李白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这首词正面描写和歌颂了冶炼工人的艰辛劳动,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7春中田园作唐·王维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此诗写出了春天的欣欣向荣和农民的愉快欢欣,结尾则表达远行者对乡土的眷恋。

8农家望晴唐·雍裕之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这首诗选取收割时节西风已至,大雨将来时的一个农家生活片段,集中刻画一个老农望云的情节,通过这一“望”,可以使读者联想到农家一年的辛勤。

描写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古诗

描写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古诗

描写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古诗1. 《悯农二首·其一》——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在烈日下劳作的辛苦场景,汗水滴落在土地上。

通过这一形象的描写,诗人强调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提醒人们珍惜每一粒粮食,同时也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敬重。

2.《农家》——颜仁郁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这首诗揭示了农民劳作的辛苦和生活的艰辛,批判了那些不了解农民的人,同时也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

3. 《乡村四月》——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诗中描绘了四月的乡村,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

在这个时节,农民们没有闲着的人,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开始插秧了。

4.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南山下种豆的情景,尽管草长得比豆苗还茂盛,但他仍然早起晚归,努力耕作。

诗中体现了诗人对劳动的坚持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他不违背自己心愿的坚定态度。

5.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李白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这首诗描绘了冶炼工人在月光下辛勤劳动的场景,炉火烧得通红,火星四溅,照亮了整个天地。

工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他们的歌声回荡在寒冷的山川之间。

通过对劳动场景的生动描写,展现了工人的勤劳和乐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劳动的古诗
关于劳动的古诗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劳动的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归园田居》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5、《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6、《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7、《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8、《农家望晴》
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9、《贫女》
唐·秦韬玉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

10、《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唐·杜甫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瓠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瓮,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

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
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
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

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

沉饮聊自适,放歌破愁绝。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能结。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蹑。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

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

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舞神仙,烟雾蒙玉质。

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桔。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群水从西下,极目高突兀。

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撑声悉索。

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老妻既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岂知秋禾登,贫穷有仓卒。

生当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鸿洞不可掇。

11、《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2、《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3、《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4、《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