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陵水岭门农场休闲观光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
农业观光园可行性报告

农业观光园可行性报告篇一:农业生态园可行性报告样本目录第一章概况 (1)第一节项目概况 (1)第三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 (3)第四节可行性研究范围 (4)第五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第六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 (6)第二章项目的必要性与市场分析 (8)第一节:项目的必要性 (8)第二节市场分析 (11)第三章建设场地选择和建设规模 (17)第一节建设场地 (17)第二节建设规模和生产方案 (17)第四章总图布臵 (22)第一节总图布臵 (22)第二节土建工程 (23)第五章高新技术内容和技术流程 (27)第一节主要高新示范高科技技术 (27)第二节生产技术流程 (41)第六章生态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 (44)第一节生态环境改善及综合利用 (44)第二节环境保护 (45)第三节环境评价 (46)第七章节能 (47)第一节设计依据 (47)第二节节能措施 (47)第八章安全生产、劳动保护与卫生防疫 (48)第一节安全生产劳动保护 (48)第二节卫生防疫 (48)第九章项目的组织管理和 (50)技术依托单位情况 (50)第一节项目组织管理 (50)第二节项目的运行管理机制 (50)第三节劳动定员 (51)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52)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3)第一节投资估算的依据 (53)第二节编制依据 (53)第三节投资估算 (54)第四节资金筹措 (54)第五节工程招标方案 (55)第十二章财务评价 (57)第一节财务评价的依据 (57)第二节财务评价基础数据 (57)第三节财务评价 (58)第十三章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评价 (61)第一节社会效益评价 (61)第二节生态效益评价 (62)第一章概况第一节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某省某生态农业示范园2.项目承办单位:某省农村产业协调发展服务指导中心3.项目法人代表:4.项目技术负责人:5.项目主管单位:某省发展计划委员会6.项目地址:南昌市郊区7.项目建设目标:建设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以科学技术作支撑,以经济利益为中心,发展高产、高效、低耗、无污染无公害的花果蔬菜、畜禽产品。
休闲度假农庄可行性研究报告

2.2.1农民就地实现就业 8
2.2.2 增加农民收入 8
2.2.3实现农民科学种田 8
2.2.4实现立体种养殖 9
2.2.5实现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 9 2.2.6教育和影响农民转变观念 9
2.2.7探索新型城市化道路 9
2.2.8顺应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战略的需要 9 2.2.9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9
建设一批特色旅游村。选择一批靠近城边、主要干道边、重点景区边的文明生态村,突出西部乡村特色和民族特色,建设一批体现热带风光、黎苗族文化、海港渔村风情的特色旅游村。要从村庄环境整治和旅游化改造入手,使特色旅游村集生态文明和旅游功能于一体,成为与重点旅游景区、中心城市、县城镇、主题旅游镇相配套的乡村旅游点。
1.2.5项目投资和筹资方案
本项目第一期总投资为10000万元,第一期2000万元,筹资方案为资本金加银行贷款。
1.2.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1项目占地面积? 亩 1000
2? 建筑面积? ?? 15000
3? 建筑密度 ?%? 1.3
4? 容积率??0.0225
6.2盈利能力分析 15
6.3财务评价 16
6.4财务评价结论 16
7 社会评价 16
7.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16 7.2社会评价结论 17
8.可行性研究的结论 17 1.总论
1.1项目背景庄 1.1.2承办单位
本项目由海南荟帮休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琼海博鳌北岸村合作开发。
1.1.3报告编制依据
(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观光农业园可行性报告

观光农业园可行性报告(文章一):农业生态园可行性报告样本目录第一章概况............................................. 1 第一节项目概况...................................... 1 第三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 3 第四节可行性研究范围.. (4)第五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 第六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 6 第二章项目的必要性与市场分析............................ 8 第一节:项目的必要性. (8)第二节市场分析..................................... 11 第三章建设场地选择和建设规模.......................... 17 第一节建设场地..................................... 17 第二节建设规模和生产方案........................... 17 第四章总图布臵........................................22 第一节总图布臵..................................... 22 第二节土建工程..................................... 23 第五章高新技术内容和技术流程.......................... 27 第一节主要高新示范高科技技术........................ 27 第二节生产技术流程 (41)第六章生态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 44 第一节生态环境改善及综合利用........................ 44 第二节环境保护..................................... 45 第三节环境评价..................................... 46 第七章节能............................................ 47 第一节设计依据..................................... 47 第二节节能措施..................................... 47 第八章安全生产、劳动保护与卫生防疫..................... 48 第一节安全生产劳动保护...........................48 第二节卫生防疫..................................... 48 第九章项目的组织管理和................................ 50 技术依托单位情况........................................ 50 第一节项目组织管理................................. 50 第二节项目的运行管理机制........................... 50 第三节劳动定员. (51)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52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3 第一节投资估算的依据............................... 53 第二节编制依据.....................................53 第三节投资估算..................................... 54 第四节资金筹措..................................... 54 第五节工程招标方案................................. 55 第十二章财务评价...................................... 57 第一节财务评价的依据............................... 57 第二节财务评价基础数据............................. 57 第三节财务评价. (58)第十三章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评价......................... 61 第一节社会效益评价................................. 61 第二节生态效益评价................................. 62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某省某生态农业示范园2.项目承办单位:某省农村产业协调发展服务指导中心3.项目法人代表:4.项目技术负责人:5.项目主管单位:某省发展计划委员会6.项目地址:xx市郊区7.项目建设目标:建设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以科学技术作支撑,以经济利益为中心,发展高产、高效、低耗、无污染无公害的花果蔬菜、畜禽产品。
课题研究论文:海林森林度假区旅游项目可行性和经济效益评析

121314 旅游管理论文海林森林度假区旅游项目可行性和经济效益评析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加快且范围越来越广,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已经处于一个急速发展的时期,在这种良好的发展环境中,我国的各行各业也明显出现了可喜的势头,其中发展最为迅速、良好的无外乎就是旅游业,但是我国旅游行业要想继续保持这一发展速度,就势必要抛开对这些外部有力条件的依赖,要着力于自己内部更好的管理方式的建立,切实的去做到在内部做大做强,在外部树立好形象的目标。
只有这样,我国的旅游行业的发展才能拥有永远不会枯竭的发展原动力,只有这样,我们的旅游行业才能抛开那些泡沫经济,达到迅速而又平稳的发展。
本文将会以黑龙江省区的海林农场为例,详细的介绍其建设一个海林森林度假旅游区的项目可行性和经济效益,以希望能够带给其他旅游建设项目一些经验和体会。
一、项目简介黑龙江省海林农场位于素有"林海雪原"之称的海林市长汀镇附近,南临著名旅游区镜泊湖,北依"中国雪乡"双峰林场。
与农场毗邻的旅游胜地镜泊湖是国家级旅游区,每年接待国际国内游客120万人。
海林农场是通往镜泊湖的必经之地,向他们展示牡丹江市现代农业成果,树立牡丹江市新形象,是国际国内人士认识牡丹江市的窗口之一,为招商引资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通过展示还可以提高牡丹江市各类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扩大市场占有率。
在以上背景下,农场经过调查研究,决定建设黑龙江省海林农场"垦区北欧度假村"建设项目。
旅游业在世界各地被成为"无烟工业",省委、牡丹江市委均十分重视牡丹江市旅游业的发展,多次在会议上强调,要加快旅游业的发展,使之成为牡丹江市的一个支柱产业。
二、项目优势及其劣势1、海林农场地处长白山系张广才岭的浅山区,森林植被茂密,水资源丰富,空气清新,生态环境十分酷似"北欧地区",是发展农村特色游,感受田园风光、农垦人家、小桥流水的好去处。
观光农业项目可行性报告

有限公司观光农业开发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有限公司二0一二年五月目录1.总论1.1 项目名称、承办单位名称、企业性质及法人1.2项目实施地基本情况1.3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和原则2.市场分析3. 建设内容、规模和项目特点3.1建设内容、规模3.2 项目特点4. 项目区基本情况和项目选址4.1项目区基本情况(建设地点的基本情况)4.2项目选址4.2.1选址原则4.2.2地址条件分析与评价5.项目建设整体方案5.1项目建设方针5.2项目规划目标5.3项目建设基本目标6. 工程技术方案6.1工程建设计划6.2主要生产技术6.3生产原材料与能源6.4项目实施计划7. 组织与管理7.1项目管理与监督机构7.2管理培训与技术培训8.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8.1投资估算8.1.1建设期贷款利息估算8.1.2流动资金估算8.1.3总投资估算8.1.4报批项目总投资8.2、资金筹措8.2.1资金来源8.2.2项目资本金8.2.3贷款资金8.2.4资金使用计划9.财务估算9.1销售收入估算9.2销售成本估算表9.3销售税金估算9.4利润估算10. 综合评价11. 结论1.总论1.1 项目名称、承办单位名称、企业性质及法人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名称:企业性质:个人独资法人代表:1.2 项目实施地基本情况1.3 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3.1项目建设背景生态农业是指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原则下,总结吸收各种农业生产方式的成功经验,它要求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把种植与养殖相结合,把大农业与二三产业发展相结合,利用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和经济的良好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种养殖适应了多层次、多样化、多变化的市场需要。
实践证明,只有饱和的产品,没有饱和的享受,消费者对农业市场的动态或静态需求无止境,而且是同类产品的多层次,不同农产品的多样化,数量质量品种的多变化。
陵水岭门农场休闲观光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陵水岭门农场休闲观光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项目提出的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背景陵水岭门农场休闲养生观光旅游项目属生态旅游范畴。
生态旅游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产业。
具体讲,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业产品加工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是旅游者充分体验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旅游产业。
(一)我国旅游行业现状分析1、行业随着经济增长景气度持续升温。
作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具备诸多发展优势,旅游业关联我国国民经济的109个产业行业和39个部门,与GDP增长的正相关性高达99%以上,是中国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与潜力的新兴产业。
旅游业对其相关产业的促进作用巨大,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升级进程使得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行业景气度持续升温。
“十五”期间国内旅游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11.4%,而同期GDP的年复合增长率则为9.2%。
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旅游行业不可避免的受到一定影响,入境游客减少,行业增速同比有所减缓。
但相对来讲,中国居民受此次金融危机影响有限,保守估计国内游客同比增长8%。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和2012年广州亚运会等盛会的举办将对我国旅游业的繁荣发展也将提供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盛会之后留下的奥运会、世博会等遗产也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继续吸引国内外游客的观光游览。
有关专家预测,到2015年,中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可达1亿人次,国内旅游达28亿人次,出境旅游约1亿人次,游客总量约30亿人次。
旅游业增加值可达2820亿美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1%、国内生产总值的4.8%。
基于对中国旅游业的预期,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预测,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休闲农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休闲农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休闲农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休闲农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休闲农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第八节第九节第十节休闲农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概略第一节项目概况1.工程名称:休闲农庄2.工程承办单元:3.工程法人代表:4.项目技术负责人:华5.项目主管单位:6.工程地址:桂林市某某县潭下镇青狮潭水库7.项目建设目标:建设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以科学技术作支撑,以经济利益为中心,发展高产、高效、低耗、无污染无公害的花果蔬菜、畜禽产品。
加大科技支农力度,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创建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坚持走持续发展的道路,改善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进行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结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进行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使之成为集农业综合开发、生产经营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园,形成集吃、住、购、游、乐、娱为一体的,极具特色的休闲基地,把山庄建成休闲后花园和养老大后方,让城里人真正实现“看乡村景、采民俗风、走乡村路、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做农家活、聊农家事、购农家休闲农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物、玩农家乐”。
8.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①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亩良种蔬菜苗培育园,大棚栋,特色蔬菜栽培,单体大棚栋,蔬菜种植示范基地亩。
其中有:A、观赏及食用南瓜B、观赏及食用苦瓜C、水果质西红柿D、甜竹笋E、洋姜F、茄子G、刀豆H、特种潘薯(紫薯,花心薯,白薯)I、芋头(旱芋,水芋,红芋,荔浦芋)J、野菜(白花菜,车前草,鱼腥草)K、枸杞菜L、黄花菜M、韭菜,高产豆角,四季豆N、腻菜O、染色菜P、甜叶菜休闲农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Q、丝瓜②生态果园示范基地果园:亩其中有:A、人参果:亩B、青香蜜桔:亩C、南方丰水梨:亩D、黄皮果:亩E、大枇杷:亩F、美国大青枣:亩G、乒乓葡萄:亩H、猕猴桃:亩I、草莓、小型台湾西瓜:亩J、大杨梅K、无花果③绿色养殖示范基地A、观赏及肉用孔雀场:只B、商品野猪(杂交第一代):C、优质土鸡:羽D、珍珠鸡E、斗鸡F、斑点叉尾回鱼:头休闲农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G、乌草H、黄鳝:I、泥鳅:J、田螺:④场区观赏类植物及花:(春有桃李争妍;夏有荷塘月色;秋有丹桂飘香;冬有腊梅傲雪)A、紫色广玉兰B、月季花C、茶花D、玉兰花E、桂花(已有)F、虞美人G、睡莲H、含笑I、栀子花J、枫树、白果树K、红枫L、凉粉果(藤生)、百香果、葫芦瓜M、金银花N、紫藤O、芭蕉⑤其它养殖示范基地A、黄粉虫高效饲养休闲农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B、蚯蚓人工饲养⑥示范基地环境基础设施,厕所建设园区道路建设;其中:主要道路米次要道路米场地平整硬化:平米厕所修建⑦给排水工程及排灌系统(喷灌、滴灌);⑧供电及电气设备;⑨沼气池:米及配套设施⑩游乐及文体设施A、射箭场B、篮球场,气排球场C、沙场及儿童游乐中心D、钓鱼亭,(环保型垂钓鱼池。
海南陵水县康养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DOI:10.19995/10-1617/F7.2024.09.119海南陵水县康养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梁沛沛(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旅游学院MTA教育中心 海南三亚 572000)摘 要:随着健康中国发展目标的提出,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升,人们对精神文化和身心健康的需求与日俱增,康养旅游也受到广泛关注,健康理念从“医”到“养”的转变渐渐深入人心。
本文通过对海南陵水县康养旅游发展进行SWOT 分析,并结合陵水本地实际,提出完善基础设施服务、提高生态保护意识、优化康养旅游资源配置、创新驱动康养旅游发展的意见建议,旨在为陵水县康养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海南陵水县;康养旅游;SWOT分析;生态保护;资源配置;创新驱动本文索引:梁沛沛.海南陵水县康养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J].商展经济,2024(09):119-122.中图分类号:F592.7;F207 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职场工作压力逐年增加,国家和个人愈发重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特别是如今新冠疫情基本结束,经济逐步恢复,旅游市场回暖,游客越发青睐注重身心愉悦感和放松感的行程活动。
康养旅游这一模式因符合多样化的健康需求,正成为大众之选。
同时,国家高度重视康养战略和旅游相结合,在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中,康养旅游迎来更明显的“政策红利”:2016年,原国家旅游局颁布了《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LBT051-2016),康养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方式被正式确立,同时使康养旅游成为各级政府发展旅游经济的着力点;2021年,海南省印发《海南省“十四五”旅游文化广电体育发展规划》,提出海南省将旅游业打造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其中康养旅游被列为重点发展目标,在项目建设和资金投入中得到进一步支持。
1 康养旅游发展概况1.1 康养旅游的内涵和意义康养旅游这一新兴旅游形态,旨在实现身体、心灵和环境的平衡,它的出现源于健康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满足了现代人对健康休养和旅游娱乐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陵水岭门农场休闲观光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北京万邦创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二0一一年八月1第一章项目提出的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背景陵水岭门农场休闲养生观光旅游项目属生态旅游范畴。
生态旅游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产业。
具体讲,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业产品加工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是旅游者充分体验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旅游产业。
(一)我国旅游行业现状分析1、行业随着经济增长景气度持续升温。
作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具备诸多发展优势,旅游业关联我国国民经济的109个产业行业和39个部门,与GDP 增长的正相关性高达99%以上,是中国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与潜力的新兴产业。
旅游业对其相关产业的促进作用巨大,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升级进程使得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行业景气度持续升温。
“十五”期间国内旅游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11.4%,而同期GDP的年复合增长率则为9.2%。
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2旅游行业不可避免的受到一定影响,入境游客减少,行业增速同比有所减缓。
但相对来讲,中国居民受此次金融危机影响有限,保守估计国内游客同比增长8%。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和2012年广州亚运会等盛会的举办将对我国旅游业的繁荣发展也将提供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盛会之后留下的奥运会、世博会等遗产也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继续吸引国内外游客的观光游览。
有关专家预测,到2015年,中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可达1亿人次,国内旅游达28亿人次,出境旅游约1亿人次,游客总量约30亿人次。
旅游业增加值可达2820亿美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1%、国内生产总值的4.8%。
基于对中国旅游业的预期,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预测,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2、国民消费能力提高将进一步提升国内旅游需求。
需求方面,首先,经济增长、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是旅游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根据国际规律,人均GDP 达到3000-5000美元时,就将进入休闲消费、旅游消费的爆发性增长期。
中国2008年人均GDP首次超过3000美元,预计“十一五”期末将接近4000美元,已触及休闲、旅游消费爆发性增长的中低线,中国旅游行业将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
消费升级将是伴随我国经济成长的一个长期主题,而国内旅游业将长期受益于这一进程。
其次,逐步向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结构调整将是政府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宏观政策调整的风向标和着力点。
同时,随着居民社保体系和制度的不断健全,居民对未来的不稳定预期将得以改善,进一步有效地促进居民消费能3力的释放,而旅游消费作为居民消费的龙头产品将首先受益。
第三,城市化及老龄化将进一步提升旅游消费需求。
3、国内优质旅游资源供给相对不足。
供给方面,截至2006年底,我国共有A级景区2342个,其中:1A级景区130个,2A级景区927个,3A 级景区511个,4A级景区774个。
2007年8月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景区分会又公布了66个5A级景区。
此外我国还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87个,国家自然保护区2395个,国家森林公园627个(我国共建立各类森林公园1928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627处),国家地质公园138个,工农业旅游示范点500多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33个。
而另有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全国县级以上的自然、人文和人造景区约20000万家,星级饭店12024家、各类旅行社16891家、优秀旅游城市247个。
相对于我国广袤的土地和庞大的人口,优质景区资源仍然显得非常稀少,平均每百万人仅拥有1.8个A级景区和0.6个4A级景区。
4、旅游行业面临良好的政策成长环境。
政策方面,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有着紧密联系,在我国利用扩大内需改善经济增长结构的大背景下,中国旅游行业面临良好的政策成长环境。
从各方面的判断和分析来看,“促消费”将是2010年经济工作重点之一。
旅游业作为最终消费产品,对拉动内需的作用直接且巨大,同时,旅游经济带动性强,因此发展旅游业是促消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现实及必然选择。
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通过《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旅4游行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将旅游行业培育成中国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
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
两次意见的出台表明政府从供给方面对行业未来政策给出了方向,预计后续细则将逐渐推出,如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大门对民营经济开放、税费优惠、从业人员管理规则的合理化等。
另外对旅游行业需求方面的促进也会逐渐提上议事日程,如将通过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等措施促进行业发展。
(二)生态旅游现状分析1、农业生态旅游的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农业观光旅游在大中城市迅速兴起。
据不完全统计,1996—1997年已动工和计划投资在一亿元以上的观光农业项目在7个以上。
目前我国观光农业旅游项目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的近郊,其中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发达。
在广东、果园观光旅游最早出现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目前广东已有80多个观光果园,每年接待旅游者400多万人,旅游收入10多亿。
在北京、上海、江苏和广东等地的一些大城市的近郊,还出现了引进国际先进现代农业设施的农业观光园,展示电脑自动控制温度、湿度、施肥、无土栽培和新特农产品种,成了农业科普旅游基地。
如上海旅游新区的孙桥现代农业园区、北京的锦绣大地农业观光园、苏州的大地园、无锡的大浮观光农业园和珠海农业科技基地、河北的集发农业观光园等。
52、农业生态旅游的特点。
农业生态旅游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观赏性、可参与性,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和潜力的旅游资源。
农业生态旅游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农业科技、人才、地缘、生态等优势,将农业与旅游、教育、培训紧密结合起来,以农业带动旅游度假。
它紧扣农业生产和市场需要,提供多种多样的最佳科技产品和服务,并以农民为运作主体的一种全新的体系。
其特点为:一是科学观念新和技术层次高;二是产品与生产需求相互融合,工艺与农业紧密结合;三是高度多元化与商品化。
3、农业开展旅游活动优势。
(1)生态农业投入少、收益高。
生态农业项目可以就地取材,建设费用相对较小,而且由于项目的分期投资和开发,使得启动资金小。
生态农业项目建设周期较短,能迅速产生经济效益,包括农业收入和旅游收入,而两者的结合使得其效益优于传统农业。
例如:农产品在狩猎、垂钓等旅游活动中直接销售给游客,其价格高于市场价格,并且减少了运输和销售费用。
(2)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并形成了景观各异的农业生态空间,具备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天然优势。
(3)生态农业的一大特征是它体现了各地迥异的文化特色。
我国农业生产历史悠多,民族众多,各个地区6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习俗有着明显的差异,文化资源极为丰富,为农业生态旅游增强了吸引力。
(4)别具一格的农业科技优势。
生态农业依托的是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这类农业观光园大都在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上处于先进水平。
主要的旅游资源大都是世界各地的名优品种,主要是创造新、奇、特效果的观赏类农作物。
游客一年四季无论什么时候来,欣赏到的都是花的海洋、菜的世界、瓜果的天地,流连忘返。
而农业演示厅、传统农具展示厅、中心实验室、组织培养室、植物“克隆”工厂,都给游客带来意外的惊喜和收获。
(5)独具特色的餐饮服务。
游客在“农科奇观”不但可以看得入迷,玩得开心,还可以吃得惬意,满载而归。
农科餐厅出品种菜肴原料都是基地自产的产品,以“回归自然、营养保健”的特色,赢得了广大游客的交口称赞,回头客大增。
不少旅行社把我们的农科餐厅作为定点餐厅,慕名而来的食客更是络绎不绝。
游客吃饱喝足,还可买上无污染、无公害的优质农产品带回家让亲朋友分享。
(6)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的起动一般是在科研基地现有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就要求对基地环境进行全方位、大规模的绿化、美化、净化,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
同时对科研实验设施及生产大棚进行适当改造,以适应观光旅游的需要;别处还要增建一些为旅游服务的配套设施如旅游餐厅、农产品展销厅、农具展示厅、农业演示厅等,以满足旅客多方位的需求。
在农业基础项目的同时,也要穿插点缀一些可参与性强的休闲娱乐设施如烧烤场、野炊园、钓鱼走廊、农家作坊及车水抓鱼、点瓜种豆、装盆栽花、组培实验等项目,让游客体验全方7位的农家生活。
还要培训一支相应的旅游服务和管理专业队伍,满足客人对生态农业的知识。
最后,在此基础上对科研基地进行适当的形象包装并适度对外进行推介。
通过生态农业园全方位的提升,必然可以满足游客多方面的需求,从而加大对游客的吸引力。
综上所述,农业生态是旅游这一朝阳行业中最有潜力的部分,在未来几年中将有巨大的市场机会。
4、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潜力。
农业和旅游的结合不是单纯到农村旅游这个简单的概念,它应该进一步摆脱计划经济本制下“等、靠、要”的束缚,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提高农业的生态价值,同时必须面向市场,走科研为主,多业并举,综合发展的道路。
而农业资源不但是生产资源,其形成的奇特的生态景观和本身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观赏性、可参与性,实际上也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
现在如火如茶的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迅猛发展也证实了这一点。
如河北的集发农业观光园、北京的锦绣大地农业观光园等。
生态旅游农业,已登上大雅之堂,它将成为旅游业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
传统农业生态旅游给人是自然纯朴的田园风光,而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带给人们的则是不可思议的神奇世界和无可抗拒的巨大诱惑力和吸引力,因而则更有发展前景。
不少港澳游客来了五六次还想来。
与主题公园景观相比较,农业生态旅游则更富于创意与变化,一年四季均可推出新的旅游吸引物。
8开展农业生态旅游可以实现社会、生态、经济三个效益的统一。
通过社会各层人员的观光、旅游,可更广泛地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和生态环保知识,提高参观者的科技和环保意识以及发展“三高”农业的积极性。
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通过一系列农业高新科技,将农业生产及农产品加工以具有观赏价值的艺术风格充分体现出来。
它不仅可以增加农产品加工以具有观赏价值的艺术风格充分体现出来。
它不仅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更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