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陵水机场的战斗岁月

合集下载

岛上岁月 海中心情

岛上岁月 海中心情

岛上岁月海中心情
宋德福
【期刊名称】《中国人才》
【年(卷),期】2006(000)006
【摘要】“一把土”精神一九七0年六月,我被调到国防部命名的“红色前哨雷达站”任副指导员,军政治部辛副主任找我谈的话。

连队驻守在黄海前哨的一个高高的礁石砣子上。

由于面积只有零点零三平方公里,周长五百米,一般地图上没有标记,部队习惯称它为园岛。

【总页数】4页(P56-59)
【作者】宋德福
【作者单位】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副组长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2.6
【相关文献】
1.月亮岛上——如酒似潮的青葱岁月 [J], 凌士彬
2.临水半岛上的毛浴古镇:探访大隐于市的峥嵘岁月 [J], 陈小梅;
3.山中岁月,海上心情——经典影片《钢琴课》读解 [J], 李志敏
4.美丽心情总相伴——访上海中企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朱建华 [J], 茅茂春
5.岁月如歌:收藏心情 [J], 秦福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战友聚会感言

战友聚会感言

战友聚会感言战友聚会感言 120xx年11月17日年对我们这红军团九连老战友来说,是终生难忘的日子,离开部队三十年了,能重回当年当过兵的地方,与曾经一起生活、训练、学习成长的战友重聚,重温军旅生活,真是太珍贵啦!写下这些文字,是感言,句句情真意切,是留存,是怀念,也是期盼!人生有战友,到老手拉手。

30年离别的岁月,割舍不断我们质朴的情谊!战友情怀,正如一杯杯醇烈的甘露,色光四溢,味香远久。

30年前,我们这些毛头小子,出于对军人的崇敬、对军营的向往、对红五星的崇拜,走进那片绿营,从此开始了我们绿色的军营生活。

火热的军旅生活锻炼了我们的身体,锤炼了我们的意志,凝结了我们的友情,形成了我们恰似劲松般坚忍不拔的军人气质。

岁月交替,年轮转换,30年光阴弹指即逝。

我们再次欢聚在我们的第二故乡!30年的战友欢聚一堂。

时过境迁、人到中年。

有的战友走上了领导岗位,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尽放异彩;有的战友财运亨通,在市场经济的波涛中崭露头角;有的战友尽享生活,在各自岗位上默默耕耘。

可以说,大家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取得了不讳的成绩,并且都拥有了幸福满的家庭,这是我们彼此期盼和祝福的。

30年来,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环境、机遇和命运,造成了我们各不相同的结局。

可能有的战友春风得意,可能有的战友举步艰难,但没有改变的是我们战友之间的浓情厚意。

不管你官多高,我们走到一起就是战友,战友这个亲戚称呼永远铭记。

有一种情感,只能用心去感受!有一种情感,只能用心去珍藏!但这种情感不能被简单的划归为朋友,它超出了朋友的界限和范畴,这就是战友情!这种战友情不一定人人都有,但有了就铭刻一生,但有了就渗入心髓融入血脉,就抹不去忘不掉。

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都感到珍贵。

回首往昔,是部队培养了我们独立生活的能力;是部队教会了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是部队锻炼了我们统筹协调的能力。

部队生活,练就了我们处变不惊、遇事不乱的军人风范;部队生活,形成了我们如青松般坚韧的军人作风;部队生活,铸就了我们似磐石般坚硬不屈的坚毅性格。

韩亚青写的越战日记

韩亚青写的越战日记

韩亚青写的越战日记1985年4月5日星期五今天太阳很旺,我们全天顶着烈日刻苦训练。

上午、下午全都湿透了衣服。

这几天主要是瞄准镜的装定与改装,烈日下大家练得头昏脑胀。

天太热了,除了数字就是瞄准点的分化,枯燥无味。

可马上就要上战场了,不练行吗?为了更好地完成战斗任务和更有效地保存自己,我和战友们咬牙坚持着,没有一个人偷懒。

今天是清明节,一切照常。

1985年4月6日星期六今天的训练,让南方的烈日晒得睁不开眼,一天爬三次山(早操和上、下午的训练),近似于魔鬼训练了,累得不行,汗水湿透的军装没干又接着湿透了。

战友们没有一个叫苦的,甚至连一句牢骚话都没有。

晚上连点名,讲了一些当前连队的情况。

我与连长明天参加团里在古木镇搞的炮兵指挥员集训,带着生活用品。

听说团长、政委、参谋长、作训股长去八里河东山阵地上看了一下,那里山不高,但很陡,他们从山下到山上用了两个半小时,阵地上战士们很乐观,晾晒着衣服,生活也可以,住的也不错(当然仅是相对而言)。

36师从上阵地至今四个月有120人踩中地雷,平均每天一人。

师、团的野战医院没法医治重伤员,这几天看见直升机来回飞,可能是往昆明后送伤员。

另外,今后训练每天由每8小时增至12小时。

1985年4月7日星期日今天未过星期天,说今后也不过了,全搞训练。

原来说今天搞集训(炮兵连的连长、迫击炮排排长、107炮连和100炮连的连长、指挥排长),故上午我未同战士们一起训练。

下午4点坐车来到古木镇一炮连的驻地。

晚上炮兵股长过来说,战场上迫击炮的主要射击方式是有间隔射击,82迫击炮距我步兵前沿几百米的距离。

全团的炮兵同时展开,不轮换。

友军的一个连队在防御作战时,有次我步兵阵地上只剩下一个战士,并且受了伤,还被越军包围,呼唤炮兵“向我开炮”,结果我炮兵真的打到我步兵阵地上去了,他躲进猫耳洞,结果他自己居然没事。

1985年4月8日星期一今天是集训第一天,科目是《简易法准备射击诸元》,收获不小,其中许多东西都是未学过的。

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古田一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50分,150分钟完卷)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6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掊(pǒu)譬如(bì)户牖(yǒu)五石之瓠(hù)B.八佾(yì)文质彬彬(bīn)复辟(bì)埏埴(shān zhí)C.淬炼(cuì)怵惕(shù)车毂(gǔ)呺然(xiāo)D.其脆易泮(bàn)恻隐(cè)寒噤(jìn)跋涉(shè)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我世世为洋滁觥(从事)《诗》可以兴,可以观(激发人的感情)②今一朝而鬻技百金(买)自矜者不长(怜惜)③贼其君者也(伤害)文胜质则史(虚饰,浮夸)④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要求)安而后能虑(忧虑)⑤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怎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知晓,明白)⑥天下归仁焉(回归)恶得不禁恶而劝爱(劝说)⑦若此则天下治(治理)复众人之所过(弥补、补救)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②③⑦ D.②④⑤3.下列句子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九层之台,起于累土B.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当察乱何自起C.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若火之始然D.其脆易泮故盗贼有亡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恕”乎犹其有四体也 B.人而不仁,如礼何死而不亡者寿C.夫子固拙于用大矣治之于未乱 D.不失其所者久复众人之所过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活用情况一致的一项是()A.不贵难得之货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B.其坚不能自举故亏父而自利C.克己复礼为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D.不足以事父母我树之而实五石6.下列文言句式,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请买其方百金B.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C.当察乱何自起是以圣人无为D.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7.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和教育原则等,与《大学》《诗经》《孟子》合称“四书”。

战友聚会的发言稿(精选)5篇

战友聚会的发言稿(精选)5篇

战友聚会的发言稿(精选)5篇战友聚会的发言稿(精选)5篇发言稿类属于讲话稿,这要求它遵从讲话稿的一般写作规律,而演讲不同于一般讲话的区别,又决定了演讲稿的独特性,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战友聚会的发言稿,供大家参考。

战友聚会的发言稿(精选)篇1从部队转业回乡已十多年了,经常收到退伍老战友聚会的邀请,我总要找借口避之。

这不是我自命清高,主要一来厌倦于时下酒场上多见的虚情假意,二来本人不会喝酒。

去聚会而不喝酒,岂不扫了主人的兴,薄了战友的情?前不久,一位邻居老战友作东邀我聚会,不便再推托,只得硬着头皮赴宴。

推开他家门,老战友们已到齐入座,大圆桌独留着一个空缺,单等我入席开筵。

我心头蓦地滚过一个热浪。

呵,这些大多先于我回乡的老战友,有的几年没见面,有的已十几年没见面,却仍没忘记我这个只和他们在连队生活了不到一年的战友。

酒筵开始了。

没有主人冠冕堂皇的演说,没有宾客花言巧语的祝辞。

菜算不上美味佳肴,却也丰盛可口。

酒够不上高档名贵,倒也香醇诱人。

能喝的可以标着劲儿尽兴地喝,不能喝的也不勉强,任你慢慢品。

大家在宽松随意的气氛中,又恢复了年轻时的活泼和天真,使我又仿佛又回到了30年前那段令人难忘的连队生活。

那是六十年代末的冬季。

我们同坐一列闷罐铁皮车来到北方某海滨城市的一座军营。

当时,迎接我们的虽不是血与火的洗礼,却也是难以想像的艰苦磨炼。

在家吃惯了大米饭的南方新兵,却要一天至少啃两顿咸菜窝窝头。

在零下二十多度的三九天野营训练、站岗放哨,寒风吹裂了皮肤,冰雪冻僵了手脚。

有的战友为这偷偷地哭过鼻子,甚至还压过床板。

可是,没多久,我们不但适应了紧张艰苦的北方军营生活,而且不少同志成了军事训练的骨干,有的还立了功,入了党。

这除了靠领导、老同志的关怀指导,靠江南人的坚韧和灵巧,还靠同乡战友的互相帮助和鼓励。

有些事至今仍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

一个北风呼啸的寒夜,紧急集合号音把我们拽出热被窝,部队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强行军。

我背着40多斤重的两瓦报话机,外加枪,夹在队伍中上气不接下气地奔跑。

空军英雄从岁月中走来——《保卫祖国领空的战斗》读后

空军英雄从岁月中走来——《保卫祖国领空的战斗》读后

空军英雄从岁月中走来——《保卫祖国领空的战斗》读后
王明亮
【期刊名称】《人民论坛》
【年(卷),期】2002(000)011
【摘要】在林虎同志朴实、流畅而又饱含深情的笔下,东北老航校筹建人民空军、南苑飞行队成立、首次击落入侵我领空的美国侦察机、打RF-101、打P2V、打
RB57、打U-2、中南地区反美机侵扰……人民空军20年浴血奋战、捍卫祖国领空的一幕幕画卷徐徐展开;何中道、王文礼、蒋哲伦、高长吉、岳振华,……一个个为国家的领空安全建立了卓越功勋的空军英雄从过去的岁月向我们走来。

【总页数】1页(P62)
【作者】王明亮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274
【相关文献】
1.空军战斗英雄岳振华和他的“英雄营”
2.空军战斗英雄杜凤瑞的生前身后事
3.保卫祖国的领空——纪念“老兵”歼—6
4.雄鹰仍搏击长空——访空军战斗英雄、原空军副司令员张积慧
5.英雄的诗和诗的英雄——战斗英雄史光柱的诗集《我恋》
读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0年大连陵水拥军晚会节目单

2000年大连陵水拥军晚会节目单

2000年大连陵水拥军晚会节目单
摘要:
1.晚会背景和目的
2.晚会节目单详情
3.晚会的精彩亮点
4.晚会的结束语
正文:
2000 年大连陵水拥军晚会在当年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这是一场由大连市陵水县文化局主办的文艺晚会,旨在加强军民团结,增进军民之间的感情,同时展示当地文艺工作者和部队文艺团体的风采。

晚会节目单详情如下:
1.开场舞:《军民鱼水情》
2.歌曲:《为了谁》
3.小品:《军嫂》
4.舞蹈:《战斗进行时》
5.歌曲:《军民一家亲》
6.魔术表演:《奇幻军营》
7.歌曲:《绿色的军营》
8.舞蹈:《英雄赞歌》
9.歌曲:《拥军花》
10.结束语:《永远跟党走》
晚会的精彩亮点包括:
1.开场舞《军民鱼水情》通过生动的舞蹈表现出军民之间深厚的感情,为整场晚会奠定了基调。

2.小品《军嫂》通过诙谐幽默的方式展现了军嫂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对丈夫的深深思念。

3.舞蹈《战斗进行时》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展示了我国军人的英勇无畏和坚韧不拔。

4.歌曲《军民一家亲》深情款款,表现出军民之间如同一家人的深厚情感。

5.魔术表演《奇幻军营》通过神奇的魔术,带给观众无尽的惊奇和欢乐。

晚会在歌曲《永远跟党走》中结束,这首歌曲激昂高亢,表达了我国人民对党的忠诚和热爱,为晚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奋战军旅青春无悔,南疆联谊情真意切散文

奋战军旅青春无悔,南疆联谊情真意切散文

奋战军旅青春无悔,南疆联谊情真意切散文第一篇:奋战军旅青春无悔,南疆联谊情真意切散文我在149师446团通信连度过了13个春秋,把自己的青春留在了军营。

1982年我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已有30余载,忙碌之际还则罢了,离岗以后我的军旅情结愈来愈浓,经常渴望着能与昔日风雨同舟的战友相聚,畅叙友情。

2013年7月间,我在网上加入了由原446团通讯连老兵,师通信科参谋、后任446团通信连连长的罗杰战友建立的通信兵群,能和通信兵老战友聊天怀旧,也算一件喜事。

后来,有幸在网上看到由149师第11任师长刘正刚及原446团2连指导员陈松等人发起举行“149师老军人南疆35周年纪祭奠活动”,我毫不犹豫报名参加,期望能在悼念英烈的同时,与喋血疆场的战友们重逢。

就在赴南疆启程前几天,突然收到了原通信连老战友秦健的短信,称将在祭奠战友之际,拟在云南蒙自天源酒店举办446团通信连战友联谊会,看到这一喜讯,我自然喜之不尽,急忙回复:一定赴约。

2014年3月2日晚,我和陕西149师的200多名战友及家属,赶赴昆明祭奠战友。

3月3日在昆明游览了一天,4日按照组委会的安排,上午10点从昆明出发,下午3时许到达云南蒙自。

到达住地后,稍事安排好住宿后,我就与陕西渭南的446团原通信连老战友刘春虎及夫人、陈乾明、吕南京、金晓勇相约,迫不及待的赶往天源大酒店。

在天源酒店门前,我们与前来参加祭奠活动的原446团副团长柯志祥夫妇不期相遇。

柯副团长是1976年我们去秀山县接兵时的新兵营营长,在部队就有一定的交情。

老战友相见,免不了一场离别畅叙,合影留念。

10多分钟后,当我们来到天源酒店六楼大厅时,先期到达的老战友及其夫人,热情的起座、迎上前来拥抱、问好。

当我们这些离别30余年的战友相聚在一起的时刻,都已成为5、60岁的小老头。

虽然历经几十年的沧桑,我们还是很快就认识了对方:文质彬彬的秦健(重庆合川)、张天文(连部技师、云南大理),热情豪爽的罗杰(四川乐山)、罗本清(安徽无为县),性格开朗的高飞(黑龙江)、马怀斌(安徽无为县),还有两鬓斑白的苏侯明(陕北神木、原通讯连指导员)老战友,我们一眼就能认出对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在陵水机场的战斗岁月--------------------------------------作者前言:当今年4月1日美国EP-3侦察机违反国际法闯入我南海专属经济区上空,对我进行电子侦察撞毁我战斗机、造成我飞行员王伟牺牲,并侵犯我领空自行降落陵水机场以来,至7月4日美机拆卸八块运回美国佐治亚洲洛希德——马丁飞机制造公司。

三个多月里,小小的陵水机场成了世界瞩目的焦点,我更是无时无刻不注视着这一事件的发展,因为从1959年至1968年,我在那里整整战斗了10个年头。

那是一个众志成城的火红年代,也是我32年陆军、海军生涯中最值得回忆的一段战斗岁月。

从山东驻防海南1959年8月,一道命令把我从山东紧急调往海南陵水机场卫生队任化验室主任。

对于我这个第一次踏上海南这片亚热带神奇土地的人来说,一切都是那么新鲜:高耸挺拔的椰树挂满了一串串的果实,成片的橡胶林笔直得成行成列,深邃广袤的原始森林里的野藤、荆棘像蜘蛛网一样挡住一切闯入者,从公园两旁突然窜出的猿猴、山鹿、野牛和蟒蛇叫人猝不及防,还有那海边伸手可及的珊瑚和五光十色的贝壳,无不给人以和平宁静、广阔无边和山野情味的欢快;而更叫人高兴的是海南人民严密的全民皆兵的海防体系和爱党拥军的热情,使我这个吃了多年小米饭,离开亚寒区、初登热浪滚滚的宝岛的人,毫无不适应的感觉。

陵水县是黎族、苗族聚居的地区,陵水机场是当时我国新建的最南端的战斗机场,我们的组建任务非常紧迫,那时常有美蒋特务骚扰捣乱,但当地人民忠厚好客、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纯朴民风,使人感到这里是真正军民一家的钢铁长城;陵水又是琼崖纵队的革命老根据地,是红色娘子军的摇篮。

我们一到,正赶上电影《红色娘子军》在这里拍外景,我们自然也就成了首选的义务群众演员。

拍完后,导演谢晋、扮演吴琼花的祝希娟、扮演南霸天的陈强和扮演洪常青的王心刚等同志和我们举行了联欢晚会,也使我第一次比较系统的了解了海南人民的革命传统。

我到后不久,正逢建国十周年大庆,9月30日晚上,汽车连的运输车在琼中县山路拐弯处撞死一只窜出的大鹿(当时鹿很多,常有出没),这使我们有幸第一次品尝到了鹿肉,打了个大牙祭,给十年大庆的会餐增添了乐趣。

当时生活很艰苦,但士气非常高涨,人人都在争相为战备作贡献。

作为化验员的我,也根据海南虐疾发病率高的特点,成功研究出“虐原虫醋酸浓集法”,论文刊登在1964年《人民军医》杂志上。

美蒋特务袭扰陵水机场五、六十年代,正是台湾蒋介石当局叫嚣反攻大陆和美帝国主义大举侵略越南的时期,地处最南端的陵水机场首当其中。

我在陵水机场的十年间,曾发生过四次大的战斗,一次是对美蒋特务,三次是与入侵美机而战,而且四次都以我们的完全胜利而结束。

虽然当时我仅仅是一名机关干部,但回顾这段历史,仍然是很有教益的。

1962年10月至12月间,台湾国民党当局在美国情报部门的策动和训练下,连续派遣10股武装特务窜扰广东沿海地区,妄图建立“游击走廊”,进行破坏活动。

其中有两股是直接骚扰海南岛的,一股20多人由美国舰船载至万宁一带海域登陆,被我海南军民在一天之内全歼,大部分被活捉;但他们仍不甘心失败,不久,又派遣了一支经过特别训练的、装备极为精良的15人队伍,由一名三次潜入过大陆的上校特务带领,夜间空投到吊罗山(位于陵水、琼中两县之间)的原始森林里,他们的主要目标就是骚扰和破坏陵水机场。

但与蒋介石告诉他们“海南人民会热烈欢迎他们”的相反,他们一着陆就掉进了人民战争的天罗地网之中,被海南军民层层包围,不得不埋掉装备,在一名1949年被抓壮丁去台湾的琼中县老兵(上飞机前特务们一律官升一级,他也被授予准尉)带领下躲进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里。

一个星期后饥饿难忍,两名特务装扮成解放军下山找“村长”(当时只有生产队长而无村长)而被民兵活捉,当海南军区部队、陵水机场部队以及民兵攻入这个山洞时,正在发报的特务不得不举手就擒。

他们在向蒋介石发出的最后一个电报中哀鸣:“山下10万共军围困,我已弹尽粮绝,望火速飞机救援……”。

这15名特务确实也见到了陵水机场,但他们不是按照美蒋特务机关的美梦打进去的,而是被俘后去那里接受人民的审判。

陵水上空击落7架美机而在援越抗美期间与侵入海南的美军飞机战斗,更叫人永生难忘。

1964年8月,美国派几十万部队侵入越南南方进行“特种战争”,企图消灭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借口越南北方舰艇对美国军舰进行了攻击,蓄意制造了一个“北部湾事件”,美军派出由四五艘航空母舰组成的庞大战斗机群,耀武扬威地停泊在南海上。

他们每天出动数百架飞机,在对越南北方实施轮番轰炸的同时,不断侵入中国南部,特别是海南岛上空,对我进行侦察挑衅,使我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我海南陆海空三军处于高度戒备中。

当时,我已改行做政治工作,被任命为场站政治处宣传干事,负责基地部队的战备教育和战斗动员工作。

我们的口号是:“时刻准备,争分夺秒,一切为了飞机升空作战!”誓死保卫祖国,坚决消灭一切敢于来犯之敌!机场跑道的温度高达50多度,放上鸡蛋,10多分钟就可以晒熟,整装待命的飞行员、地勤保障人员日夜坚守在停机坪;机场的高炮部队更是在滚烫的炮台上24小时坐炮,昂首天空,时刻准备迎击来犯之敌。

1965年4月9日8时许,美军4架F-4B型“鬼怪式”超音速战斗机从航空母舰起飞,突然侵入海南上空。

这种F-4B型战斗机最大时速2338公里,最高升限18000米,每架飞机上携带4枚麻雀—Ⅲ型导弹,还装有搜索警戒雷达。

而当时我机场的歼—5型战斗机的升限和装备性能都远不及美机,但大家毫无畏惧。

担负战斗值班的海航X师XX团大队长谷德合和战友们驾驶4架歼—5型飞机立即投入战斗,他们采取垂直起飞,迅速占领作战空域制高点,压制住敌机,使之无法升高逃窜。

几个回合之后,4号机李大云迅速逼近美机300米左右,咬住敌机不放,但严格遵循着“不打第一枪”的对敌政策。

正在这时,谷德合突然听到护尾器发出刺耳的尖叫声,发现一架敌机已跟踪上来咬尾,便立即命令4号机作战术动作脱离。

李大云非常冷静地一个急转弯摆脱敌机,使咬尾的敌机一下子冲到了他的前面,紧接着又来了个倒扣,将瞄准距光环紧紧套住敌机,隐藏在4号机后面的另一架敌机赶上来,妄图支援他的“难兄难弟”,慌忙按下导弹发射按纽,就在2枚导弹射出的一刹那,李大云突然一个跃升,导弹从4号机腹下闪过一道白烟,像长了眼睛似地不偏不倚正中前面美军自己的带队长机,“轰”的一声巨响,敌机顿时起火冒烟,坠落在海南岛莺歌地区,气急败坏的敌机又连放4枚导弹逃窜。

第二天,美联社记者自岘港报道说:他们的一名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王牌飞行员上校和一名上尉“出战未归”,跳伞喂了鲨鱼。

这次空战创下了三个第一:第一次在国土防空作战中与美军性能最好的飞机交战,第一次在同温层与美军飞机作战,第一次与美国带导弹的飞机作战。

在17分钟的战斗中,我机以劣胜强,谷德合编队在与美机周旋过程中,机动灵活,即严格遵守对敌斗争的政策,又不给对方以可乘之机,未放一枪一弹,而美军施放导弹,反而击中了自己的带队长机(也由于这次美机首先“开枪”,从此我机一遇入侵美机就可开炮,再无禁忌),这成了空战史上的一段趣闻。

当我外交部提出抗议并公布美机部分残骸油箱照片时,美国防部竟不敢吱声。

美机失败后,立即从航空母舰起飞99架飞机,企图对陵水机场进行报复,但由于我戒备森严,敌机始终未敢闯入我12海里领海上空一步。

为了防备美机的报复,机场和陵水县党政机关全部进入战争状态,随军家属由地方运输疏散到吊罗山原始森林中。

第二次空战发生在1967年6月26日下午3点,美机一架F-4C型战斗机在陵水55公里处侵入中国领空,海航X师XX团副大队长王柱书和飞行员吕纪良出战,敌机采取狡猾的“擦边”战术,多次溜出中国领海线,王柱书则爬高1万米,当美机侵入中国领空时,以老鹰捕小鸡之势,在距离250米时三炮齐射,将美机右水平尾翼打掉。

接着吕纪良又补了几炮,美机当即爆炸坠毁,善于颠倒是非的美国国防部竟又耍出它的惯用伎俩,“抗议”说:“美国空军1架幽灵(鬼怪)喷射机,在海南岛附近误入中共区上空,被中共飞机击落。

”1968年2月14日,阴云密布,气象复杂,美空军2架A-1型舰载机侵入我万宁上空,海航X师XX团副大队长陈武录和飞行员王顺义驾驶歼-5型机起飞迎战,陈武录连续三次开炮,从距离310米打到231米,首先将美僚机击落,美飞行员跳伞成了海鬼。

接着,王顺义迅速扑向敌长机两次开炮,从距离326米打到91米,美机被击伤后坠落在南越岘港海面。

美军不甘心,连续几天每天起飞上百架飞机,妄图袭击我陵水机场,但在我严阵以待的军威面前,始终未敢越过我领海线半步。

从1965年到1968年,我海军航空兵驻陵水机场和驻海南其他机场的部队在海南岛上空抗击入侵美机,先后击落美机7架、击伤1架(其中陵水机场4架),活捉了美机飞行员菲利普·史密斯少尉(70年代末释放),而我方却无一伤亡,创造了八比零的最佳成绩,出现了“海空雄鹰团”这样的英雄集体,每次胜利都受到了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立功代表还受到毛主席的接见。

同时,我机场的高炮部队赴越南北方的援越抗美战斗中,他们以极小的代价,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就击落美机39架(我援越抗美部队于1965年5月至1973年8月共击落美机1700余架,击伤1600余架)。

至今我仍然珍藏着战士们用击落的美机残骸于1967年8月17日铸制的毛主席像和“为人民服务”座章以及飞机模型,这既是美国侵略者可悲下场的历史见证,也是我陵水机场官兵英勇保卫祖国、援越抗美的光辉文物。

我将把它留传后世,让子子孙孙知道:横行霸道的美国侵略者完全是可以战胜的,陵水机场军民在抗击国内外敌人的战斗中,曾经做出过重大的贡献。

作者简介:邹光忠,1935年出生,湖南新化人,初中肄业。

1951年3月入伍陆军XX军驻虎门,1953年北上改编入海军航空兵,历任战士、化验主任、政治教导员、政治处主任等职。

有剪报300多本,藏书3万卷,著作1000多万字,被评为全国自学成才优秀人物。

本报曾以《邹光忠:破烂里捡出的世界名人》为题,对其进行过专题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