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土壤背景值及研究方法
土壤环境背景值(名词解释)_概述及解释说明

土壤环境背景值(名词解释) 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某个特定土壤区域内各种污染物在自然条件下的普遍存在水平。
它反映了该地区的土壤生态系统中自然元素和物质的基本水平,通常被用作评估和监测土壤环境质量、判断污染程度以及制定相关环保政策的依据。
对于保护土壤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土壤环境背景值进行详细解释和说明:第二部分将给出对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定义与背景,介绍其概念来源以及研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和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将概述与解释说明土壤环境背景值的研究意义,包括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辅助污染风险评估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论文主要观点,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阐明土壤环境背景值的概念、影响因素、应用与重要性,并解释其相关理论和方法。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土壤环境背景值的研究成果,并展望其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深入了解和掌握土壤环境背景值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参考。
2. 土壤环境背景值(名词解释)2.1 定义与背景: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在一个特定地区,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干扰和污染的情况下,土壤中某种污染物的自然存在浓度水平。
这种浓度水平是指土壤环境中该污染物的普遍存在程度,不包括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任何外部输入。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有效管理和修复受到污染的土壤,研究土壤环境背景值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了解和确定土壤环境背景值,我们可以将其作为参考基准来评估当地土壤的污染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理策略。
2.2 影响因素:土壤环境背景值受多个因素影响。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a) 岩石类型: 不同岩石类型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从而决定了其中所含有害元素的丰度水平。
例如,富含铁、铜、锌等金属元素的岩石会导致土壤中这些元素浓度较高。
(b) 地球化学特征: 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也对土壤环境背景值产生影响。
湖南湘潭矿业废弃地土壤特性研究

2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 颗粒组成用比重计法 ; 密度用环刀法 ; 土粒密度用比重瓶法 ; 最大吸湿水用烘干法 ; ( 017 + 013 t ) 计算 。式中 : 总孔隙由土壤密度和土壤颗粒密度计算 ; 渗透系数用环刀法并采用公式 K10 = Kt Π
K10 为 10 ℃ 时的渗透系数 , Kt 为 t ℃ 时的渗透系数 , t 为测定时水的温度 ,017 和 013 为经验常数 。
312 土壤密度特点
由表 2 可以看出 ,尾矿废弃地土壤密度呈现 “低 — 高— 低” 的波动变化趋势 。选矿过程中 ,尾泥持续排入 低洼地 ,水分不断蒸发和下渗 ,在自然条件长期影响下 ,上层土壤的孔隙度大而疏松 ,土壤密度小 ; 随着尾泥 逐渐转入下层 ,孔隙度小而紧实 ,土壤密度增大 。理论上讲 ,随着土层的加深 ,土壤密度应该增大 ,而尾矿废 弃地具有特殊性 ,并不遵循这一规律 ,至 31 ~45 cm 处 , 密度又变小了 。在矿渣废弃地 , 由于矿渣不断风化 , 不同层次土壤密度亦呈现波动趋势 ,但波动范围没有尾矿废弃地明显 。 313 土壤总孔隙度状况 从表 2 可以看出 , 尾矿地由于粉粒含量高 , 孔隙数量多 , 孔隙度大 , 0 ~ 15 cm 土层的总孔隙度高达 8518 % ; 矿渣地由于砂粉含量高 ,孔隙数量相对少 ,故总孔隙度较尾矿地小 ,尤以第 1 层 ( 0~15 cm) 明显 。 但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等 : 湖南湘潭矿业废弃地土壤特性研究
13
湘潭锰矿目前堆存的矿业废弃地形成于 20 世纪 60 年代 , 它可分为 2 类 : 一类为剥离表土 , 是由开采的 2 废石和低品位矿石以及煤气灰 、 铁渣 、 山体泥 、 生活垃圾等堆积而成的矿渣地 ,面积约 134 hm ; 另一类为选出 2 精矿物后排放出的剩余物形成的尾矿地 ,面积为 100 hm 以上 。这 2 类废弃地均三面低山环绕 。在废弃地 内 ,自然定居植被稀少 , 覆盖度 1 %以下 , 且以草本植物为主 , 如白茅 ( Imperata cylindrical ) 、 一年蓬 ( Exigeron annuuc) 、 狗 牙 根 ( Cynodon dactylon ) 、 雀 稗 ( Papalum ethunbergii ) 、 荩 草 ( Arthraxon hispidus ) 、 野 茼 蒿 ( Gynura crpidioides) 、 商陆 ( Phytolacca acinosa ) 、 灯心草 ( J uncus eff uses ) 、 白背叶 ( Mallotus apelta ) 、 土荆芥 ( 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 。在山坡与废弃地交界处还有极少量矮小的木本植物 , 如千年桐 ( Aleurites montana ) 、 枸骨 ( Hex
湖南土壤背景值及研究方法

湖南土壤背景值及研究方法湖南省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其土壤背景值及研究方法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本文将简要介绍湖南省的土壤背景值。
其次,本文还将探讨湖南省的土壤背景值研究方法。
湖南省土壤背景值湖南省是一个多样土地环境的大省,包括高山、低山、凹陷地带、河流河谷地带、平原地带以及水库洼地地带,其土壤背景值也相应地有着多样化的变化。
高山地带的土壤背景值主要由植物营养元素,有机质和微量元素组成,植物营养元素含量较低,而微量元素较高;低山地带的土壤背景值则以有机质含量为主,而植物营养元素、微量元素的含量也有所降低;而凹陷地带的土壤背景值则主要由有机物、硅质铝质、微量元素组成,其中,有机物含量较高,而硅质铝质与微量元素则有较低的含量;河流河谷地带的土壤背景值则以有机质含量为主,而植物营养元素与微量元素则有较低的含量;平原地带的土壤背景值则以植物营养元素、有机质、微量元素组成,其中,微量元素含量较高,而植物营养元素和有机质则较低;最后,水库洼地地带的土壤背景值则以有机物含量为主,而植物营养元素、微量元素的含量也有所降低。
湖南省土壤背景值研究方法为了解湖南省土壤背景值,需要开展相应的研究。
首先,根据湖南省不同省区不同环境类型的概况以及土壤理化性质,收集相应信息,运用单因素营养元素模型以及多因素营养元素模型,分析土壤背景值的变化规律;其次,采用对比研究方法,比较湖南省不同省区不同环境类型的土壤理化性质,探究影响各土壤特性的影响机制;同时,还可采用实地考察的方法,收集实际的土壤数据,运用相关数据分析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湖南省不同省区不同环境类型的土壤背景值,不断改进土壤建模模型,为优化土壤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湖南省土壤背景值及其研究方法对于优化土壤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未来,应当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继续深入研究和开展相关的研究,以期取得更好的成果。
土壤背景值环境条件的聚类分析

土壤背景值环境条件的聚类分析土壤背景值(BackgroundValue,BV)是环境中存在的各类污染物浓度的指示,能够体现出污染源的分布特征。
据统计,世界各地的土壤污染现象都较为严重,在大量污染情况下,一般会采用多种土壤环境条件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可以更好地控制污染源扩散和波及范围。
聚类分析是指对土壤背景值环境条件进行密切相关的统计描述与分析,也称为分群分析,是系统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聚类分析的关键是要把土壤背景值不同的特征进行有效的分类,从而把相似的成群,这使得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推导出不同情况下土壤污染的分布特征以及群体之间的分布差异。
聚类分析一般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统计研究,即对不同的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分布以及土壤特征进行测定,计算出不同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相关性的数量。
第二步是聚类,即根据第一步获得的相关性数据,采用各种聚类方法,对不同污染物的背景值环境条件进行分类,以形成背景值环境条件的聚类模型。
聚类分析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进一步了解土壤污染物的分布特征,以便更好地掌握污染源的扩散范围、污染源的数量、污染物污染的程度、以及污染源的种类等。
例如,利用聚类分析可以更好地识别污染源的类别,从而为环保管理提供有力的帮助。
此外,利用聚类分析还可以进一步推出污染源的原因,以及采取的控制措施,提出合理的污染物污染防治和治理措施,以达到科学化管理的目的,从而促进治理污染源的社会效益。
从以上可以看出,土壤背景值环境条件的聚类分析在环保管理和规划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分析出污染物的分布规律,为污染物污染防治和治理提供重要信息,从而有效控制污染源的扩散和波及范围,实现环境恢复和保护,最终实现污染控制的目的。
总之,土壤背景值环境条件的聚类分析是环保管理和规划的一种重要统计手段,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污染源的分布特征,也可以为污染物污染防治和治理提供依据,有效控制污染源的扩散范围和强度,最终实现污染控制的目的,为保护环境恢复和保护做出重要贡献。
土壤基底背景值

土壤基底背景值
土壤基底背景值是指在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状态下,土壤中各种元素或化合物的含量。
它反映了土壤在形成过程中所积累的化学成分,是评估土壤质量和环境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土壤基底背景值的研究对于了解土壤的原生状态、环境变化以及污染物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测定土壤基底背景值,我们可以评估土壤的养分状况、毒性水平以及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这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策略,以保护土壤资源和生态环境。
测定土壤基底背景值通常需要选择未受明显人为干扰的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科学的采样和分析方法。
这些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天然含量范围,以及它们在不同地理位置和土壤类型之间的差异。
此外,土壤基底背景值还可以作为环境监测和污染评估的基准。
通过对比土壤中污染物的含量与基底背景值,我们可以判断土壤是否受到污染以及污染的程度。
这对于环境保护和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之,土壤基底背景值是评估土壤质量和环境健康的基础,对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土壤环境背景值

背景值的影响因素
1
成土母质
2
土壤类型
3
气候
4
地形
5
植被
成土母质
母质元素组成以及土壤元素组成
土壤类型
不同风化程度的土壤元素组成不同
气候
高温多雨,淋溶强烈,含量低
地形
凸起地形与平凹地形
植被
不同植被元素的生物富集特点不同
研究意义
研究意义
是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特别是土壤是否污染综合评价的基本依据; 是研究和确定土壤环境容量,指定土壤环境标准的基本数据; 是研究污染元素和化合物在土壤环境中的化学行为依据; 在土壤利用及其规划,研究土壤生态、施肥等的重要参比数据。
土壤环境背景值
定义01 定义03源自研究意义目录02 背景值的影响因素
04
评价土壤坏境质量的 基础;
基本信息
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在不受或很少受人类活动影响和不受或很少受现代工业污染与破坏的情况下,土壤原来 固定有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
定义
定义
但是人类活动与现代工业发展的影响已遍布全球,很难找到绝对不受人类活动和污染影响的土壤,只能去寻 找影响尽可能少的地方。
评价土壤坏境质量的基础;
评价土壤坏境质量的基础;
为工业和农业生产服务; 为防止地方病服务。
谢谢观看
湖南土壤研究报告

湖南土壤研究报告1. 研究背景湖南位于中国中部,具有丰富的土壤资源。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对于实现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湖南的土壤状况,本研究对湖南境内的土壤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并报告了相关的研究结果。
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湖南土壤的基本特征和组成成分;•分析湖南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探讨湖南土壤的肥力状况和潜在问题。
3. 调查方法本次研究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土壤调查:1.选择了湖南省内不同地理位置的典型农田作为调查样点;2.在每个样点中,采集了土壤样品,并根据土壤类型进行分类;3.对土壤样品进行了理化性质分析,包括pH值、有机质含量、土壤质地等;4.对土壤样品进行了养分含量分析,包括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5.结合实地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结果,综合评估了湖南土壤的肥力状况。
4. 研究结果和分析4.1 湖南土壤的基本特征经过调查和分析,得出了湖南土壤的基本特征如下:•pH值:湖南土壤的pH值在5.5-7.5之间,属于酸性或中性土壤;•有机质含量:湖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比较丰富,平均含量在2-4%之间;•土壤质地:湖南土壤主要以壤土为主,同时还有部分黏土和砂质土壤;4.2 湖南土壤的养分含量通过分析土壤样品,得出了湖南土壤的养分含量如下:•氮:湖南土壤的平均全氮含量为1.5g/kg,较为丰富;•磷:湖南土壤的平均全磷含量为0.2g/kg,属于中等水平;•钾:湖南土壤的平均全钾含量为20g/kg,属于中等水平;4.3 湖南土壤的肥力状况根据养分含量和土壤类型,综合评估了湖南土壤的肥力状况如下:•在养分含量方面,湖南土壤的氮、磷、钾含量属于中等水平,整体来说肥力较为适宜;•在土壤类型方面,湖南土壤以壤土为主,湿润气候下的褐色壤土和紫色土质等具有较好的肥力特点;•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地区存在土壤的酸度偏高和土壤质地较差的问题,需要进行土壤改良和调整。
湖南长沙城市土壤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P=
1 (( 1 2n
n
∑ Pi ) 2
i= 1
+ max( Pi ) 2
n
式中 :
P 为土壤综合指数 ;
n为评价因子个数 ;
1 n
∑ P i 为元素污染指数的平均值 ;
i =1
max
( Pi ) 为
元素污染指数的最大值 。
215 土壤质量分级 土壤质量分级标准 [ 5 ] : 综合污染指数全面反映了各污染物对土壤污染的不同程度 , 同时充
根据长沙市 110个样本测定结果 , 计算 7种重金属元素单项污染指数及内梅罗综合污染 指 数 , 见表 3。
从表 3可见 , 长沙市中 Cu、 Pb、Hg 3种重金属含量已经达到轻污染 , A s、 Zn含量已经达到 中污染 , Cr、Cd已经重污染 。 312 土壤母岩重金属含量及污染指数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土壤背景值及研究方法
湖南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座山水环绕、人文风景秀美的地方。
湖南省拥有跨度辽阔、地势多样的土壤背景值(background of soil),几乎可以涵盖全国所有土壤形态及地理特点。
因此,研究其土壤背景值及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际价值。
湖南土壤背景值研究的目的是收集和研究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土
壤背景值,以便对土壤的质量、性质和状况作出科学准确的综合分析和评估。
湖南土壤背景值的研究分为土壤基本数据研究和土壤形态、结构与无机比例分析研究。
土壤基本数据研究包括:土壤深度调查和气候条件调查。
土壤深度调查的目的是收集、整理和分析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土壤结构及特征,包括土壤深度、部分层颗粒状结构及矿物构成等;气候条件调查的目的是收集土壤温、湿度、pH值及其他重要气候条件,以便掌握不同
土壤背景条件下的土壤状况。
因为湖南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土壤构成组成有所不同,所以土壤形态、结构与无机比例分析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土壤形态、结构研究的目的是收集、分析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土壤性质,包括湿度、结构性、矿物质组成及其指标如颗粒比(particle ratio)等,以便深入研究土壤构成;而土壤无机比例分析研究的目的是收集、整理和分析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土壤结构及特征,着重研究其中无机物质的组成,如矿物质含量及其比例、有机质含量及其比例等,以便更准确地了解土壤构成。
研究土壤背景值,应以实地调查为基础,进行多种复杂的技术分析,进而利用地质地球化学的综合性理论和方法对土壤构成进行系统研究。
一般来说,研究土壤背景值的步骤主要包括:现场实地调查;研究区域地形和土壤性质;收集土壤深度调查、气候条件调查、土壤形态、结构及无机比例数据;绘制土壤背景值比例图;研究土壤构成与结构;根据土壤背景值对对土壤质量、性质和状况进行科学评估及判断。
本文论述了湖南土壤背景值及其研究方法,这将为湖南省土壤质量检测、环境修复、农业生产和健康疾病预防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届时,不仅可以更好的保护湖南省的土壤资源,同时也可以促进湖南省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