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有丝分裂知识点归纳 文档

合集下载

有丝分裂总结知识点

有丝分裂总结知识点

有丝分裂总结知识点有丝分裂的基本知识点包括细胞周期、前期、中期、后期等,下面将逐一介绍:一、细胞周期细胞周期是细胞自身的一系列发育活动和生理代谢过程的周期性变换。

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重要的阶段:有丝分裂期和间期。

其中,有丝分裂期是细胞分裂的重要阶段,包括前期、中期和后期。

而间期则是有丝分裂期之间的时间段,包括G1期、S期和G2期。

1. G1期:细胞在有丝分裂前的生长期,细胞在此期发育和生长,增加细胞器,合成蛋白质和RNA。

此期细胞准备进行DNA复制和细胞分裂。

2. S期:细胞在有丝分裂前的DNA复制期,此时细胞内的DNA复制,进行双倍体到四倍体的变换。

经过此期,每条染色体都变成了两个同样的染色体。

3. G2期:细胞在有丝分裂前的生长期,此期细胞再次增长和发育,合成更多的蛋白质和RNA,准备进入有丝分裂期。

4. 有丝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

前期是染色体准备期,中期是染色体运动期,后期是染色体分离期。

有丝分裂期是细胞内染色体复制和等分的重要过程,细胞在此期间完成了最终的分裂,形成了两个与母细胞一样的细胞。

二、前期前期是有丝分裂的第一个阶段,也是整个有丝分裂过程中最长的一个阶段。

前期包括了染色体准备、纺锤体形成和核膜破裂等一系列重要的活动和事件。

1. 染色体准备:在前期开始时,细胞内的染色体开始准备分裂。

染色体在此时变得更加清晰和明显,染色质逐渐凝缩成染色体。

染色体的数量在此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染色体的形态和结构已经发生了改变。

2. 核膜破裂:在染色体准备的同时,核膜也开始消失。

核膜是细胞内核的保护膜,它在有丝分裂中会消失,便于染色体的复制和等分。

3. 纺锤体形成:纺锤体是有丝分裂期间的一个重要细胞器,它能够将染色体进行稳定地分开和移动。

在前期,纺锤体开始形成并分布到细胞的两个极端,为染色体的移动做准备。

三、中期中期是有丝分裂的第二个阶段,也是整个有丝分裂过程中最具有复杂性的阶段。

中期包括了染色体分离、纺锤体运动和染色体移动等一系列重要的活动和事件。

有丝分裂知识点总结

有丝分裂知识点总结

有丝分裂知识点总结一、有丝分裂的定义有丝分裂是指细胞周期中的一种分裂方式,即由一组染色体分裂成两组染色体的过程。

在有丝分裂中,细胞的染色体复制,经过有序排列和分裂,最终分成两个相同的细胞。

有丝分裂主要包括前期、分裂期和末期三个阶段。

在前期,细胞的染色体复制和准备分裂;在分裂期,细胞的染色体排列和分裂;在末期,细胞分裂结束,形成两个新的细胞。

二、有丝分裂的过程1. 前期前期是有丝分裂的开始阶段,也是分裂的准备阶段。

在前期,细胞内的染色体首先进行复制,形成两条同源染色体。

然后,细胞核的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染色体开始凝缩成形,呈现出X型。

此时,细胞中的纺锤体也开始形成。

2. 分裂期分裂期是有丝分裂的主要阶段,细胞在这个阶段完成染色体的排列和分裂。

首先,细胞内的纺锤体向两端伸展,形成纺锤丝,并将染色体捕捉和排列在纺锤体的中央。

然后,染色体开始分裂,每条染色体分成两部分,分别移动到细胞的两端。

最后,细胞开始分裂,形成两个新的细胞。

3. 末期末期是有丝分裂的结束阶段,也是新细胞形成的阶段。

在末期,细胞的核膜和核仁重新出现,染色体解缠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

最终,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新的细胞。

三、有丝分裂的调控有丝分裂的进行是由一系列的有序的生物学过程调控的。

主要包括细胞周期调控蛋白、激酶和激酶抑制剂等。

1. 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细胞周期调控蛋白是有丝分裂中的一个重要调控因子,它通过调控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控制细胞的分裂。

主要包括细胞周期蛋白激酶和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剂两类。

2. 激酶和激酶抑制剂激酶是一类催化细胞代谢过程的酶,它能够促进细胞的分裂。

而激酶抑制剂则是能够抑制激酶的活性,从而调控细胞分裂的进行。

四、有丝分裂的重要性有丝分裂是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基础,对细胞的增殖和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有丝分裂能够保证细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分裂,形成足够数量的细胞。

这不仅保证了生物体的正常生长,还能够维持细胞的稳态,促进个体发育和组织修复。

(完整版)有丝分裂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有丝分裂知识点总结

有丝分裂分裂期的变化
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变化规律: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数2n→2n 2n 2n 4n 4n→2n DNA数2n→4n 4n 4n 4n 4n→2n 单体数0n→4n 4n 4n 0n 0n 图象变化规律:
口诀:
间期:DNA的复制和有
关蛋白质的合成
前:膜仁消失现两体
中:形定数晰赤道齐
后:点裂数加均两极
末:两消两现新壁建
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取材:生长旺盛、带有分生区的根尖2~3mm(在中午10点左右)
步骤: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过程注意目的
解离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
漂洗清水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洗去盐酸,
防止与碱性染液发生作用
使染色体着色
染色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
液(醋酸洋红液)
制片要盖盖玻片使细胞分散开,便于观察。

有丝分裂知识点总结归纳

有丝分裂知识点总结归纳

有丝分裂知识点总结归纳1. 有丝分裂的阶段:有丝分裂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每个阶段的主要事件如下:(1)前期:染色体复制并开始准备分裂。

在这个阶段,染色体开始复制,并形成两个相同的染色体,称为姐妹染色体。

细胞核开始变大,细胞中的细胞器也开始增多。

(2)中期:染色体开始排列并准备分裂。

在这个阶段,染色体开始在细胞核中排列,并最终形成一个叫做纺锤体的结构。

纺锤体是由纤维蛋白和微管组成的,它们的作用是把姐妹染色体分开。

(3)后期:染色体开始分离并移动到细胞的两端。

在这个阶段,纺锤体把姐妹染色体分开,并把它们拉向细胞的两端,为细胞的分裂做好准备。

(4)末期:细胞分裂完成。

在这个阶段,细胞核重新形成,细胞膜开始分裂,最终形成两个新的细胞。

2. 有丝分裂的调控机制:有丝分裂是一种受严格调控的过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包括细胞周期蛋白(Cyclin)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CDK)等。

这些调控因子的作用是保证有丝分裂的顺利进行,并防止出现错误的分裂。

(1)Cyclin和CDK:Cyclin和CDK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最重要的调控因子之一。

它们以“Cyclin-CDK复合物”的形式存在,这种复合物的活性在细胞周期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而调控细胞的分裂。

在有丝分裂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Cyclin-CDK复合物会启动不同的生物学事件,如染色体复制、核分裂和细胞分裂等。

(2)检查点:除了Cyclin和CDK复合物外,有丝分裂还受到多种检查点的调控。

检查点是一种细胞内的“安全阀”,它能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识别出错误的事件,并阻止细胞继续分裂,从而保证细胞分裂的准确性。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有几个主要的检查点,包括G1检查点、G2检查点和纺锤体检查点。

这些检查点通过调控蛋白激酶的活性,控制着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从而保证有丝分裂的顺利进行。

3. 有丝分裂的意义和应用:有丝分裂是生物体细胞生长和繁殖的关键过程,它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功能和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完整word版)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异同

(完整word版)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异同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关知识一、真核细胞分裂类型有丝分裂(体细胞)减数分裂(有性生殖细胞)无丝分裂(蛙的红细胞)二、概念有丝分裂: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针对体细胞)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这一周期实质上包括了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a b 分裂期b a 分裂间期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染色体=DNA+蛋白质)染色体数目=着丝点的数目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X,Y不同),一条来自父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联会四分体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图为一个四分体图为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三、分裂各时期特点1、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染色数目未增加,DNA加倍,合成有关的蛋白质)图为染色体复制(染色体仍然是4条,DNA却变成了8个)2、有丝分裂前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有丝分裂前期特点:核膜核仁消失,出现了纺锤体和染色体(膜仁消失显两体)染色体散乱排列。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特点: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出现四分体,交叉互换。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特点:非同源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细胞内。

有丝分裂前期减数第一其次分裂前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3、有丝分裂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丝分裂中期特点: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形数清晰赤道齐)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特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有丝分裂中期减数第一其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4、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后期特点: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变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点裂数增均两极)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特点: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特点: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变成染色体,染色体数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其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4、有丝分裂末期、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有丝分裂末期特点:染色体、纺锤体消失,出现核膜、核仁。

生物有丝分裂知识点总结

生物有丝分裂知识点总结

生物有丝分裂知识点总结有丝分裂的知识点有很多,包括有丝分裂的阶段、细胞器的构成和功能、有丝分裂的调控等。

下面就有丝分裂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总结。

有丝分裂的阶段有丝分裂的过程分为前期、分裂期和末期三个阶段。

在前期,染色体复制并逐渐凝缩成染色小体;在分裂期,细胞核发生分裂并进行有丝分裂;在末期,细胞质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前期包括有丝分裂前期和有丝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前期包括有丝分裂前期的四个子期——G1期、S期、G2期和M期,其中S期是染色体进行复制的阶段,是有丝分裂前期的重要阶段;有丝分裂间期是有丝分裂前期与有丝分裂期之间的一段时间,这一段时间是细胞准备进入有丝分裂,细胞质中会出现稳定的滋养细胞、存储细胞和增殖细胞。

有丝分裂期包括一个细胞质分裂的过程,这是有丝分裂的最后一个阶段。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时候,染色体复制并凝缩为染色小体,有丝分裂间期是在此期间染色体复制的阶段。

接下来是有丝分裂促进因子的释放,构成了有丝分裂酶。

随着有丝分裂周期的进行,细胞内的染色体逐渐凝缩,变成棒状。

此后,一个真核细胞经过一系列的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期和有丝分裂末期,最终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细胞器的构成和功能有丝分裂时,细胞器的活动发生了很大改变,称为细胞器的酬载。

细胞器的酬载包括紧丝、中心粒、微管、核仁和液泡等。

1. 紧丝是细胞分裂时形成的一种特殊地带,由封闭细胞核核膜的一部分构成,是一个圆筒形的系统。

随着有丝分裂的进行,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为两个相等的部分,分别集中到两侧的细胞核两边,形成新的细胞核。

2. 中心粒是细胞的微管和纺锤体的组织,与细胞核和细胞质相关。

中心粒以及与中心粒相关的微管系统都有着重要的功能,它们参与了细胞间的运动、细胞细胞间的交流和细胞核的融合。

3. 微管是一种有丝分裂时产生的细胞器,是细胞分裂时的一个组织,负责构成细胞自身的骨架结构。

4. 核仁是细胞中的主要细胞器,有着重要的功能,可以合成核糖核酸,是细胞生物合成的一部分。

(word完整版)有丝分裂导学案

(word完整版)有丝分裂导学案

6.1细胞的增殖(第2课时)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学习目标】1.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

【学习重点】1.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学习难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的数量的变化.【知识回顾】1。

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和。

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细胞增殖包括和整个连续的过程。

2.染色质、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四者之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复螺旋化着丝粒分染色体加倍1条染色体 1条染色体 1条染色体 2条染色体1个DNA分子 2个DNA分子 2个DNA分子 2个DNA分子【学习过程】(一)细胞周期1.定义:的细胞从开始,到时为止。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和。

常见的细胞:根的分生区细胞,茎的形成层细胞,皮肤生发层细胞2.阶段:(1)分裂间期:90%~95%(2)分裂期:5%~10%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二)、有丝分裂过程:(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1、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之前,是分裂间期。

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 ,完成和 ,同时细胞有适度的 .2、分裂期:是一个的过程,为了研究方便,分为四个时期、、、。

①前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为,每条染色体包含条由一个共同的连接着的;解体,消失;由细胞的两极发出,形成,染色体的分布在的中央.②中期: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运动,使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到细胞中央的 .染色体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

③后期: 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

并由牵引这两套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的染色体移动到细胞的两极,从而实现的平均分配。

④末期:染色体解螺旋为;同时,逐渐消失.出现了新的________和_______,形成两个新的 .这时,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了一个 ,由中央向四周扩展为新的,从而使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细胞分裂知识点总结

细胞分裂知识点总结

细胞分裂一、知识归纳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无丝分裂分裂间期前期过程中期特征图像分裂期后期有丝分裂末期意义方式特点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减数分裂特征图像减数第二次分裂精细胞和卵细胞的形成意义二、基础知识有丝分裂(一)细胞周期1、概念: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

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2、特点:分裂间期历程时期大于分裂期(二)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亲细胞染色体数表示为2n,DNA数表示为2a时期染色体行为其他变化染色体数DNA数染色单体数间期蛋白质合成和DNA复制2n 2a→4a4n细胞分裂前期染色质→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两条染色单体出现纺锤丝核膜解体、核仁消失2n 4a4n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面上,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清晰形成纺锤体2n 4a4n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暂时加倍纺锤丝收缩4n 4a0末期染色体→染色质纺锤丝消失,核仁、核膜形成,细胞分裂成2个子细胞2n 2a 01、在有丝分裂中始终看不到核仁和核膜的时期是:(B)A、间期和中期B、中期和后期C、前期、中期和后期D、中期、后期和末期2、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内活动最旺盛的细胞是(B)A、线粒体B、高尔基体C、中心体D、核糖体3、大多数动、植物细胞数目增加的方式是(B)A、无丝分裂B、有丝分裂C、减数分裂D、以上三种方式4、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有丝分裂的(B)A、前期B、中期C、后期D、末期4、在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可以看到的中心粒的数目是(C)A、1B、2C、4 D 、85、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开始时,如果它的染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C)A、N和QB、N/2和Q/2C、N和Q/2D、N/2和Q(三)有丝分裂的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生物体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丝分裂
一、细胞周期: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1、间期:
变化规律:大约占细胞周期的 90%~95% 。

本时期主要完成 DNA分子的复
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贮备能量。

呈细丝状染色质状态,每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就含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
其他特点:①合成了大量的蛋白质②时间比分裂期长得多③细胞有适度
的生长
染色体数目:2N
图像:
2、前期:
变化规律:由细丝状染色质变成染色体,排列散乱
其他特点:①出现纺锤体②核仁、核膜逐渐消失
染色体数目:2N
图像:
3、中期:
变化规律: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两侧均有纺锤丝牵引,着丝点排列在赤道
板上;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
其他特点:①赤道板并非板,是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
②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染色体数目:2N
图像:
4、后期:
变化规律: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变成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牵引下
向两极运动
其他特点;纺锤丝缩短,分向两极的两套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完成相同
染色体数目:4N
图像:
5、末期:
变化规律:染色体变成丝状染色质
其他特点:①核仁、核膜重新出现②纺锤体消失
③赤道板位置上出现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将一个
细胞分成2个子细胞(植物);动物则细胞膜内陷缢裂为两部分。

染色体数目:2N
图像:
二、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染色体、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
四、与细胞分裂直接相关的细胞器
(1)线粒体:为分裂全过程提供所需能量。

(2)核糖体:间期中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3)高尔基体:参与末期植物细胞细胞壁的形成。

(4)中心体:分裂前期动物细胞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五、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意义及图像区别
异同点:
(1)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的基本相同。

(2)不同特点:
①纺锤体的形成:动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两组中心粒之间的星射线形成;
②子细胞的形成方式:动物细胞分裂的末期不形成细胞板,而是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最后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每部分都含有一个细胞核。

意义: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

图像识别:
1、区分动、植物有丝分裂最可靠的方法——子细胞的形成方式,细胞板结构、纺锤丝、星射线、中心体都不可靠。

2、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应画出中心体。

3、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如图像出现细胞膜凹陷则为错误图像。

4、细胞分裂后期图像应注意三点:①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位置不能画反,正确的应为染色体臂朝向中央,着丝点靠近两极;
②上下对应的两条染色体大小、形状、颜色应该完全相同;③每一极同源染色体都应该成对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