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知识点及图形及曲线绘制归纳

合集下载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知识点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知识点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知识点一、有丝分裂(Mitosis)1.概念:有丝分裂是一种细胞核的分裂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母细胞的染色体复制并分离形成两个完全一样的细胞核,从而实现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2.过程:有丝分裂包括四个阶段: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在这个过程中,细胞质(细胞核外部的胞浆)也会发生分裂,形成两个新的细胞。

前期(Prophase):染色体开始收缩变短,并且可见核仁消失。

细胞质中的骨架纤维开始组装成纺锤体,核膜逐渐解体。

中期(Metaphase):染色体在细胞的中央排列在一个称为子午线的平面上。

纺锤体的纤维通过染色体上的点状结构(着丝粒)将染色体与细胞两极相连。

后期(Anaphase):着丝粒开始分裂,纤维收缩,拉动染色体向两极移动。

末期(Telophase):染色体到达两极后,排列在两个新核的周围,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

细胞质分裂开始,具体是通过环绕虚边的收缩带。

3.意义:(1)细胞分裂:有丝分裂是所有生物细胞在生长和增殖过程中不断进行的一种分裂方式,它使得细胞能够不断地分裂增值,实现有序的生长和发育。

(2)遗传物质的传递:有丝分裂保证了遗传物质的准确传递。

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复制,并在分离过程中确保了每个子细胞都有完全一样的染色体组成。

(3)维持稳定性:有丝分裂可以维持细胞群体中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稳定,从而保证细胞的正常分裂和发育,防止染色体不稳定导致的细胞突变和疾病。

二、减数分裂(Meiosis)1.概念:减数分裂是生物体的生殖细胞(生殖细胞)中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它通过细胞核的两次分裂,将配对染色体分离为单倍体的一半,产生四个具有单倍体染色体数目的细胞。

2.过程:减数分裂分为两个阶段: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

减数分裂Ⅰ:包括前期Ⅰ、中期Ⅰ和后期Ⅰ。

前期Ⅰ:染色体逐渐凝缩成柱状,并与同源染色体形成配对。

这个过程中交叉互换发生,从而增加了遗传的多样性。

中期Ⅰ:配对的染色体在染色体上的交叉互换点上进行重组,从而导致遗传物质的再组合。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知识点总结大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知识点总结大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有丝分裂:1.定义:有丝分裂是一种细胞分裂方式,通过细胞质分裂和染色体的有序分离,形成两个与母细胞一样的细胞。

2.发生地点:有丝分裂主要发生在体细胞中。

3.分裂过程:(1)间期:也称为缓慢增殖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

在这一阶段,细胞进行正常的代谢活动,并准备进行分裂。

(2)有丝分裂:包括纺锤体形成、核分裂(包括核膜消失、染色质凝缩和纺锤体连接染色体)和细胞分裂(包括细胞膜最终分离)等过程。

4.分裂结果:有丝分裂最终形成两个染色体组型和细胞质一致的子细胞。

它们含有完全一样的基因组。

5.功能:有丝分裂维持了生物体细胞数目的稳定,参与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以及组织修复和再生过程。

二、减数分裂:1.定义: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通过两次有丝分裂,使得染色体数目减半,形成四个基因组不完全一样的子细胞。

2.发生地点:减数分裂主要发生在生殖细胞中,例如精子和卵子。

3.分裂过程:(1)第一次减数分裂(亚型):类似于有丝分裂,包括纺锤体形成、核分裂和细胞分裂。

结果形成两个染色体组型和细胞质一致的子细胞。

(2)第二次减数分裂(亚型):也类似于有丝分裂,包括纺锤体形成、核分裂和细胞分裂。

结果形成四个基因组不完全一样的子细胞。

4.分裂结果:减数分裂最终形成四个基因组不完全一样的子细胞。

每个子细胞含有一半的染色体数目。

5.功能:减数分裂是生物体繁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保证了基因的重新组合,增加了遗传多样性。

三、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异同点:1.相同之处:(1)都是细胞分裂方式,参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2)都涉及到纺锤体形成、核分裂和细胞分裂等过程。

(3)都是通过控制染色体的有序分离,确保基因组的稳定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2.不同之处:(1)发生地点不同:有丝分裂主要发生在体细胞中,而减数分裂发生在生殖细胞中。

(2)分裂过程不同:减数分裂经历了两次有丝分裂,使得染色体数目减半,形成四个子细胞,而有丝分裂只经历了一次细胞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完整版知识点总结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完整版知识点总结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一、识图题1.有无同源染色体?有几对?同源染色体:图中形态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的染色体2.有几条染色体?有几条染色单体?染色体=着丝粒如果一个着丝粒连有两个染色单体,则染色单体数目是染色体2倍;否则为0 3.分裂时期的确定?第一步:确定是否有同源染色体如有:有丝分裂或减I;如无:减II第二步:同源染色体是否有联会、四分体及同源染色体分离等现象如有:减I;如无:有丝分裂第三步:再具体看染色体的行为判断前中后末(见下)有丝分裂:始终有同源染色体前:两消两现体散乱中:形定数清粒在板后:粒裂加倍两极移末:两现两消新壁建减数分裂:减I(初级性母细胞):有同源染色体前: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中:同源染色体位于赤道板两侧后: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同源染色体彻底分开进入两个次级性母细胞减II(次级性母细胞)染色体行为和有丝分裂很像,唯一区别是减II没有同源染色体前:染色体散乱分布中: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加倍并移向细胞两极末:染色体彻底移向细胞两极,细胞一分为二4.细胞的名称及性别判断?有丝分裂:体细胞减I:初级性母细胞减II:次级性母细胞均等分裂:雄性(睾丸)不均等分裂:雌性(卵巢)(注意减II第一极体的分裂为均分)二、曲线图(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1.重点关注图中曲线的变化处。

变化有以下两种:○1.有坡度的变化:DNA的复制○2.直上直下的变化:着丝粒分裂,分裂成两个子细胞,受精作用2.曲线代表物质的判断及变化原因○1.染色单体:以0开始,以0结束形成原因:DNA的复制(发生时期:分裂间期)消失原因:着丝粒分裂(减II后期、有丝分裂后期)○2.DNA:变化是有坡度的且不为0加倍原因:DNA复制(有坡度;),受精作用(直上直下)减半原因: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末期)○3.染色体:变化是直上直下的且不为0加倍原因:着丝粒分裂;受精作用减半原因: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末期)3.各个物质数量变化规律(假设体细胞中染色体=2N)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2N-----------------------------4N-----------------------------2N(始终有同源染色体)DNA:2N-------------------------------4N------------------------------2N染色单体:0----------------------------4N------------------------------0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2N-----------------------------N-------------------------2N------------------------------N减I有同源染色体、减II无(只有通过受精作用可以重新获得同源染色体)DNA:2N------------------------------4N--------------------------2N-----------------------------N染色单体:0---------------------------4N--------------------------2N-----------------------------0试卷第1页,总2页试卷第2页,总2页1.下列各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是图__ ___所示细胞,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图_____ 所示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图_____ 所示细胞。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知识点及图形及曲线绘制归纳精编版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知识点及图形及曲线绘制归纳精编版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知识点及图形及曲线绘制归纳精编版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一、有丝分裂知识点归纳.1.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a.分裂间期:完成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复制的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姐妹染色单体。

b.前期:①出现染色体;②核膜解体,核仁消失;③细胞两极发生许多纺锤丝,进而形成纺锤体;④染色体着丝点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上。

C.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

(计数好时机)d.后期:①每个着丝点分裂为二,每个染色体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个染色体;②纺锤丝收缩牵引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形成两套数目和形态完全相同的染色体e.末期:①两组染色体分别到达两极后,又变成细长盘曲的染色质丝;②核膜、核仁重新出现;2.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目变化曲线:3、简单归纳有丝分裂规律:分裂间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前期: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逐渐消失(二现二消)。

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是计数的最佳时期(一板易辩)。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染色体(姐妹分离)。

末期:染色体、纺锤体逐渐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二消二现)。

实质: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平均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意义: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4、细胞分裂过程中相关细胞器的作用:(1)中心体: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2)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合成纤维素果胶形成细胞板,再形成新细胞壁。

(3)核糖体:合成分裂过程中所需蛋白质(4)线粒体:满足分裂过程中所需能量5、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二、减数分裂中的知识点简单总结一、同源染色体:依据:同源染色体的定义,即:①大小(长度)…………………………相同②形状(着丝点的位置)………………相同二、减数分裂各期的染色体、DNA、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等数量计算(1)染色体的数目=着丝点的数目(2)DNA数目的计算分两种情况:①当染色体不含姐妹染色单体时,一个染色体上只含有一个DNA分子;②当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时,一个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图及知识点归纳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图及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细胞的分裂知识点一、减数分裂1、.减数分裂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概念(1)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经过复制成由一个着丝点连着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所以此时染色体数目要根据着丝点判断。

(2)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指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且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可以两两配对的一对染色体。

四分体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

(3)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4)交叉互换:指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缠绕,并交换部分片段的现象。

(5)一对同源染色体= 一个四分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6)非同源染色体和染色体组:指形态、大小不相同的染色体,细胞中所有的非同源染色体构成1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2、减数分裂的过程:⑴、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⑵、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四、注意:(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全部知识点题型总结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全部知识点题型总结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专题一、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相同点分裂过程基本相同,染色体变化规律相同不同点前期由细胞两极发出的_纺锤丝形成纺锤体由两组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末期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细胞壁,将细胞均分为两个子细胞细胞膜从细胞的中央_凹陷,将细胞缢裂成两部分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一)相关概念①. 同源染色体:两个形状、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中要配对的染色体。

1和2或3和4 都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数目: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减数分裂中精(卵)原细胞和初级精(卵)母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在次级精(卵)母细胞、精子(卵细胞)和极体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但在有丝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始终存在。

②.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行为。

如图③.四分体:含有四个姐妹染色单体的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1和2或3和4各组成一个四分体(一个四分体中有两个着丝点、两条染色体、四个DNA分子,四条染色单体)(数目:四分体数 = 同源染色体对数 =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一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4个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④染色体数:以染色体的着丝点数目为依据,有几个着丝点就有几个染色体。

⑤染色单体:在间期染色体复制以后,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质丝,连接在一个着丝点上,每条染色质丝成为一个染色单体。

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染色单体都是形成于间期,但有丝分裂消失于后期,减数分裂消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⑥DNA分子数:若有染色单体,则DNA分子数是染色体数的2倍;若无染色单体,则DNA分子数等于染色体数。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易于混淆的曲线、图像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易于混淆的曲线、图像

1、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DNA数目的变化曲线:细胞核内的染色体、DNA数目由4N→2N的时期为末期刚开始(后期结束时),原因:末期细胞中已经有两个细胞核,细胞中的染色体平均分到每个细胞核中。

细胞中的染色体、DNA数由4N→2N的时期为末期结束时。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数目变化曲线:(1)在间期DNA复制之前(AB段和ab段)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之后(FH和fh)段,染色体数∶DNA分子含量=1∶1。

(2)在间期完成DNA复制之后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之前(CF和cf段),染色体数∶DNA分子含量=1∶2。

(3)BC(bc)段表示间期DNA的复制,DNA分子含量加倍,但是染色体数目不变。

(4)DE(de)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同源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每个细胞内DNA分子含量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即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

(5)ff′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是DNA分子数不变。

(6)GH(gh)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后,由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分别进入了两个子细胞中。

(7)间期DNA 复制之前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之后,不存在染色单体,染色单体数为0。

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此曲线既可以表示有丝分裂也可以表示减数分裂。

如果是有丝分裂,bc段表示间期DNA复制使得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DNA,de段表示后期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如果是减数分裂,bc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复制使得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DNA,de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

3、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变化曲线——DNA含量的变化(1)图中aj段表示的是减数分裂的过程,其中ab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bf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fj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

(2)k点时表示正进行受精作用。

(完整版)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形及曲线绘制汇总

(完整版)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形及曲线绘制汇总

-DNA- 染色单体数目变化柱形图和曲
线图、每条染色体的 DNA 数目变化曲线图,精子和卵细胞的种类数。
⑴染色体形态数的计算依据:同源染色体和姐妹子染色体视为同一种形态,非同源染色体视为不同形态。
⑵染色体组数的计算依据:一般地,相同形态的染色体条数等于染色体组数,因为同一个染色体组内的染色体要求是不同形态的非同源染色体,
时期
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分裂
受精作用
有丝分裂的第一个细胞周期
6. 画每个细胞核中染色体、核 DNA、染色单体的数目变化柱形图——以 2n 为例。
数目
4n
有 丝 分 裂 2n
0 G1
S
G2-前 -中


染色体 核 DNA 染色单体 图例
一个细胞周期
数目
有 4n 性 生 殖 过 2n 程
n
0
G1
S
G2- 前 -中 - 后
D.全部来自母方
A
B
C
D
E
F
①上图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图 A 和图 ____,图 ____和图 D。
②图 E、图 F 和图 ____最有可能来自同一个 _______精母细胞。
③精细胞 E 的一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第 _____次分裂 ________时期发生了 __________。
④这六个精细胞至少来自 ______个精原细胞,至少来自 ______个次级精母细胞。
数目 4 3 2
1 0
abcd
A
abcd a
BC
bcd a
D
b c d 细胞时期
⑶下图中甲~丁为某动物(染色体 =2n)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例
4n
染色体数
3n
染色单体数
2n
核 DNA 数
n
0




⑷下图表示一条染色体中 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细胞分裂图像中不属于 bc 段范围内的是( A )
A
B
C
D
每条染 色体的 DNA量
2
1
0
b
c
a
细胞分裂时期
⑸下图表示在动物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 单个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 下 单个细胞
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一、有丝分裂知识点归纳
.1. 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a.分裂间期:完成组成染色体的 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复制的结果, 每个染色体 都形成 两个 完全一样的 姐
妹染色单体 。 b.前期:①出现染色体;②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③细胞两极发生许多纺锤丝,进而形成纺锤体; ④染色体着丝点散乱
一、 同源染色体:
依据:同源染色体的定义,即:
① 大小(长度)…………………………相同
② 形状(着丝点的位置)………………相同
二、 减数分裂各期的染色体、 DNA、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等数量计算
(1) 染色体的数目=着丝点的数目
(2)DNA 数目的计算分两种情况:
①当染色体不含姐妹染色单体时,一个染色体上只含有一个 DNA分子;
分布在纺锤体上。 C.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 (计数好时机) d.后期:①每个着丝点分裂为二,每个染色体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个染色体;②纺锤丝收缩牵引染色体向两
极移动,形成两套数目和形态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e.末期:①两组染色体分别到达两极后,又变成细长盘曲的染色质丝;②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三、哺乳动物的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图形对比(及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对比)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有 丝 分 裂
体细胞
体细胞
体细胞
体细胞
体细胞
减Ⅰ

性原细胞



四分体时期
初级性母细胞
初级性母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减Ⅱ
次级精母细胞 / 第一极体 (小 ) 次级精母细胞 /第一极体 (小) 次级精母细胞 /第一极体 ( 小)
A. 有丝分裂中期
B.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来源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B)
A.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 .父方和母方来源是随机的
C.全部来自父方
D
.全部来自母方
C)
⑼下图是某种生物的精细胞,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类型(以来自父方、母方区分)回答下列问题:
时期
练习:⑴绘制:人体精原细胞的增殖和成熟的染色体曲线图。
⑵下图 A、B、C、D 分别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 2n)进行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 a 表示细胞数目。请判断 b、c、d
依次代表( A )
A.DNA分子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 B.染色体数、 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 C.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
受精
G1
S G2 前 中 后 末
时期
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分裂
受精作用
有丝分裂的第一个细胞周期
6. 画每个细胞核中染色体、核 DNA、染色单体的数目变化柱形图——以 2n 为例。
数目
有 4n 性 生 殖 过 2n 程
n
0
G1
S
G2- 前 -中 - 后
减数第一次分裂
末 - 前 -中


减数第二次分裂
染色体 核 DNA 染色单体 图例
A
B
C
①上图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图
D
E
F
A 和图_E___,图 __C__和图 D。
②图 E、图 F 和图 __A__最有可能来自同一个 ___初级 ____精母细胞。
③精细胞 E 的一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第 ___Ⅰ__次分裂 ____四分体 ____时期发生了 _交叉互换 _________。
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分裂
受精作用
有丝分裂的第一个细胞周期
5. 画每条染色体的 DNA数目变化曲线图。
数目
2
有 丝 分 裂1
DNA 染色单体
图例
0
G1
S G2 前 中 后 末
G1
S G2 前 中 后 末
两个细胞周期
数目
有 性2 生 殖 过 程1
0
DNA 染色单体
图例
G1
S G2 前 中 后 末 / 前 中 后 末
( 3)染色体的数目在间期和减Ⅰ分裂期与体细胞相同,通过减Ⅰ分裂减半,减Ⅱ分裂后期暂时加倍,与体细胞相同。
( 4) DNA数目在减Ⅰ前的间期复制加倍,两次分裂分别减少一半。
( 5)同源染色体在减Ⅰ分裂以前有,减Ⅱ分裂以后无。 ( 6)四分体在四分体时期和减Ⅰ中期有,其它各期无。 三、细胞分裂图的识别 看特点,找同源 因为减Ⅰ分裂各期特征为其特有,与减Ⅱ分裂、有丝分裂不同,因此,根据特征即可把减Ⅰ分裂各期细胞识别出来。 减Ⅱ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各期特征相同,其主要区别是有丝分裂各期的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而减Ⅱ分裂各期的细胞中无同源 染色体,具体办法:将图用手遮盖一半,看剩下的一半中的染色体能否配对,能则是有丝分裂,不能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 因此,这两种分裂方式可在符合其分裂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有无同源染色体识别出来。 1、染色体数目的确定 染色体形态可分为单线型和双线型(如下图),当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就有单线型变为双线型,无论哪一种形态,染色体的 数目都等于着丝点的个数。只要数清着丝点的个数,染色体的个数就知道了。
-DNA-染色单
体数目变化柱形图和曲线图、每条染色体的 DNA数目变化曲线图,精子和卵细胞的种类数。
⑴染色体形态数的计算依据: 同源染色体和姐妹子染色体视为同一种形态,非同源染色体视为不同形态。
⑵染色体组数的计算依据:一般地, 相同形态的染色体条数等于染色体组数 ,因为同一个染色体组内的染色体要求是不
精细胞 第二极体 (小 ) 精子
次级性母细胞
次级性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精细胞 卵细胞
精子
重点掌握
1. 概念:细胞名称、 ( 非) 同源染色体、 ( 非) 姐妹染色单体、 联会 ( 即配对 ) 、四分体、 交叉互换(以减Ⅰ四分体时期为例) 。
2. 理解: 各期有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单双线、奇偶数、形态种数、染色体组数,单个细胞核中的染色体
4、细胞分裂过程中相关细胞器的作用: (1)中心体: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2)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合成纤维素果胶形成细胞板,再形成新细胞壁。 (3)核糖体:合成分裂过程中所需蛋白质
(4)线粒体:满足分裂过程中所需能量 5、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
二、减数分裂中的知识点简单总结
中染色体
abcd
时期
A. a 阶段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B. b 阶段细胞数目不变 C. c 阶段发生细胞融合 D. d 阶段没有同源染色体 ⑹下列图像是某同学观察某种植物根尖有丝分裂后期绘制而成的染色体行为简图,你认为正确的是(
C)
⑺右图表示某雄性二倍体动物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精原细胞。这个细胞所处的时期为(
数目 4 3 2
1 0
abcd abcd a
A
BC
bcd a
D
b c d 细胞时期
D.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 DNA分子数
⑶下图中甲~丁为某动物(染色体 =2n)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 DNA分子数的比例图,下列
关于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 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联会期 B. 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未分裂时期 C.丙图可表示受精卵未进入分裂期的刚开始阶段 D.丁图可表示动物胚胎发育时受精卵第一次分裂快结束时期
2、同源染色体的确定 很多同学对于图像的判断错误就是由于不知道怎样去判断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据下面几点:
①形态相同,即染色体上的着丝点的位置相同。 ②大小相同,即两条染色体的长度相同。 ③来源不同,即一条来源于父方,一条来源于母方(通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④能够配对,即在细胞内成对存在。对常染色体而言,只有当这四点同时满足时细胞中才含有同源染色体。 但应注意:姐妹染色单体经着丝点分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而是相同染色体。 联系图像应明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 各时期的特点如下表
2. 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染色单体、 DNA分子的数目变化曲线:
3、简单归纳有丝分裂规律: 分裂间期: 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前期: 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逐渐消失(二现二消) 。 中期: 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是计数的最佳时期(一板易辩) 。 后期: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染色体(姐妹分离) 。 末期: 染色体、纺锤体逐渐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二消二现) 。 实质: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平均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意义: 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 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各时期的图像如下图
细化图像判断方法
四、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变化是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 1)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是基因分离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 2)减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是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 3)减Ⅰ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发生交叉互换是基因连锁互换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同形态的非同源染色体,以保证染色体组具有全能性。
3. 画细胞分裂图—— 以 2n=6 为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