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毛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最新小毛虫第一课时教案

《小毛虫》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小毛虫》是意大利著名的艺术家达•芬奇为小朋友写的寓言故事。
文章描写了一条小毛虫从结茧到破茧成蝶的变化过程。
通过描写小毛虫的成长过程,告诉每个孩子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充满好奇心,他们会非常喜欢小虫子。
因此在学习本课时,学生会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
但如何将学生从研究文本延伸至体会课文寓意、明白道理,是值得深思的一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图片导入,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能充分感受蝴蝶的美丽。
还要进一步加强朗读,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9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2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图片和多媒体资源教学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联系生活实际,懂得自己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并努力去做。
四、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9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朗读课文,了解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难点】1.理解悲观失望、挪、尽心竭力。
2.理解小毛虫的变化成茧的初步过程。
五、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看图识虫。
师:春天来了,森林里的小精灵都出来了。
为了迎接春天的到来,它们打算开一个party。
瞧,第一个到party现场的是……(出示图)2.由图认识“昆”,认读。
师:这些小精灵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大家都在热闹地开party,只有一只小昆虫趴在叶子上一动不动,它是谁呢?3.引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昆虫有关的课文,请问这只小昆虫叫什么?我们一起来写写这只小毛虫吧。
(板书:22 小毛虫)4.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毛虫?5.同桌互相检查认读字词情况。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小毛虫》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小毛虫》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练习的方式会写本课生字和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的方式理解词语,并学会迁移运用。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板块一短片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有关毛虫羽化成蝶的短片)同学们,你们认识短片里的两种小动物吗?你们发现它们之间的关联了吗?2.导入:毫不起眼的毛毛虫,竟然能够变化成美丽的蝴蝶,大自然真是神奇。
那么小毛虫是怎么变成蝴蝶的呢?今天,我们就跟随课文,一起去揭开这个秘密吧!(板书课题)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范读,要求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自读,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教师巡视指导。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将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圈画标注不理解的字词。
(1)指名朗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相互纠正读音。
(2)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指名朗读,交流识记方法,对易读错的字进行警示。
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中,“挪”的声母是“n”。
“挣”既是翘舌音又是后鼻音,在“挣脱”一词中读四声。
多音字“尽”,在“尽管”中读“jǐn”,在“尽心竭力”中读“jìn”,可以联系生活或已学知识拓展词语:尽(jǐn)快、尽(jǐn)早;尽(jìn)情、筋疲力尽(jìn)。
(3)齐读生字,强化记忆。
(4)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书写要点,指导学生书写。
强调书写笔顺的正确。
“纺、织、编、消、抽”左窄右宽,“消”第七笔改撇为竖。
“整”的上部分要写得紧凑,“怎”上窄下宽。
“布”是半包围结构,注意左上部分要写得宽,“巾”要写得窄。
(5)课件出示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指名学生朗读,交流识记方法。
毛虫叶子目光周游纺织编织怎样声音色彩花纹消失3.朗读课文,学习第1、2自然段。
(1)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毛虫呢?边读边思考,并画出相关句子。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22 小毛虫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毛虫》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材分析:首先让我们走进教材,《小毛虫》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2课的内容,在学习这篇课文前学过了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三篇关于动物的童话故事。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只笨拙的毛毛虫经过努力织茧最终破茧成蝶的故事,启示我们做事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还要尊重自然规律。
学情分析:分析完教材,我们还需要准确的把握学情。
二年级的小学生对字词的掌握较为薄弱,但是正处于品质和习惯形成的关键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尤为重视学生字词的理解掌握能力之外,还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帮助引导学生理解学习小毛虫坚持不懈的精神。
学习目标:基于刚才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对小学语文课程的理解,我设置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能认识并拼写整、编、纺、织等四个生字,能正确朗读课文并积累词语。
2、能通过阅读课文解决问题。
3、体会小毛虫坚持不懈的精神,了解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
学习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
学习难点:体会小毛虫坚持不懈的精神,了解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
创设情境,图片导入1.教师出示花园的图片提问:在花园里住着很多的小动物,他们是谁呢?(生答)2.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对于小毛虫你有什么想了解的呢?(生答)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自读课文,结合拼音读准字音,标注自然段。
老师看见很多小朋友已经读完了课文,让我们来验收一下学习成果吧!(轮流朗读)2.借助游戏,感知字词(提出记忆方法)(1)小毛虫会认字:拼音认读(2)小毛虫向上爬:去拼音识字(3)小毛虫会读书:长句断句二、结合问题,感知内容1.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同学们读的真不错,让我们现在带着问题再来默读一遍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注意读音,并思考: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2.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很多小朋友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谁来给我们说说?小朋友们读的真棒,小毛虫是笨拙的,经过化茧之后变成了灵巧的小蝴蝶。
3.播放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视频三、深入文本,探究情感1.研读第一自然段(1)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要求有感情朗读。
22小毛虫,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2小毛虫,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毛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文讲述了一只小毛虫从结茧到破茧羽化成蝶的过程,充满了人文气息和童趣。
课文共有7个自然段,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展开,结构清晰。
第一、二自然段写小毛虫笨拙地在叶片上挪动。
第三、四自然段写小毛虫尽心竭力编织茧屋并将自己裹进茧屋里。
第七自然段写小毛虫最终破茧成蝶的情景。
课文巧妙地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角色形象。
一开篇就将“趴"着的小毛虫和“唱、跳、跑、飞”的大小昆虫进行对比,表现了小毛虫的貌不惊人,突出了小毛虫的笨拙。
最后一个自然段,用欣喜的笔调描写小毛虫变成了一只“灵巧、轻盈"的蝴蝶,这又与第二自然段中“笨拙”的小毛虫形象形成反差,突出了小毛虫的变化。
这些鲜明的对比,使故事情节变得更加生动。
文中两处独白式的心理描写,含义深刻,凸显文章主旨,也让小毛虫的形象更加鲜明丰满。
课文配有3幅色彩艳丽的插图。
第一幅图中,小毛虫趴在叶片上探头探脑,好奇地打量着周围一切。
蚂蚁、瓢虫、蜜蜂等昆虫开心唱跳、欢快飞舞。
第二幅图中,小毛虫织成茧屋把自己裹了进去。
第三幅图描绘了小毛虫变成美丽的蝴蝶翩然而飞的画面。
3幅插图形象地呈现了小毛虫从结茧到羽化成蝶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讲述故事。
【学情分析】已知点:学生已开始接触“借助提示讲故事"的训练,“提示”从直观的图画到抽象的文字,从较为详细的信息到简单的信息,所要求学生讲的内容从片段、重点内容到完整的故事,学生对“借助提示讲故事"已得到多次训练,掌握了一定的方法。
生长点: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本节课的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现有能力,预测学生潜在发展能力,找准使学生“跳一跳”摘到苹果的目标定位。
因此本课的“借助提示讲故事"的训练,应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逐步加深,把立足点放在借助提示梳理故事内容,按顺序完整讲述故事,做到不遗漏重要内容,以实现学生“借助提示讲故事”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小毛虫》第一课时教案

《小毛虫》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在昆虫王国里,住着各种美丽的昆虫。
它们飞的飞,唱的唱,跳的跳,到处生机勃勃。
只有一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跳,也不会飞,被冷落在一旁。
这只孤零零的小毛虫多么羡慕那些能飞能跳的昆虫啊,它的命运会发生变化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毛虫》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毛虫的命运会怎样呢?请读读课文。
注意把字音读准,语句读通顺。
2、检查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
重点指导:
“怜、竭”是三拼音节;“怜”的声母是l不是n;多音字“佛”、“挣”,引导学生通过组词或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辨析。
(2)检查朗读
①指名开火车读。
②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合作探究,学习课文。
1、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2、学生质疑,梳理归纳。
(1)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
(2)文中有许多吸引人的描写,找出来,并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3)作者是怎样描写小毛虫的?你有什么收获?
3、学生汇报交流。
(1)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2)把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和大家交流。
四、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教学设计2:小毛虫(第1课时)

《小毛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昆、怜”等16个生字;正确描写“整、抽”等8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在阅读中理解并积累“生机勃勃、尽心竭力”等词语。
3.能运用“边读边思,展开想象,抓住关键词句”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4.懂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悲观失望,要尽心竭力做好自己的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正确读文,识记、书写生字。
2.能通过有关词句,讲述小毛虫的经历,并懂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悲观失望,要尽心竭力做好自己的事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看图片,引入课题1.(出示各种蝴蝶图片)师:春天来了,同学们,你们看——看到了什么?2.(出示句子)美丽的蝴蝶有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
3.齐读句子。
4.揭题。
(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课文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2.接龙读课文,纠正读音。
3.同桌齐读课文,检查读音。
讨论:你觉得这是一条怎么样的小毛虫?出示:( )的小毛虫4.交流反馈。
三、研读1、2自然段,体会理解1.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思,你为什么觉得小毛虫既可怜又笨拙呢?2.交流反馈。
(随机出示句子)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3.读句思考:从这个句子中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很可怜?(不会唱、不会跑、不会飞)4.动画演示: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勃。
(1)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悟昆虫们的快乐,发现这与小毛虫的可怜形成强烈的对比。
(2) 图片展示,学习理解“生机勃勃”的意思。
5.指导朗读。
师生合作读第1自然段。
6.(出示句子)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
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1) 从哪里可以看出小毛虫“笨拙”?(2) 动画演示理解“挪动”。
(观看多媒体动画,让学生理解“挪动”的意思。
并抓住“九牛二虎之力”“挪动了一点点”“周游了整个世界”理解“笨拙”,进一步体会小毛虫的“可怜”)7.小结:小毛虫这么笨拙,这么可怜,但它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2024年精选小毛虫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根据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情况, 为学生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 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语言技能。
27
06
作业布置与课堂总结
2024/2/28
28
作业内容安排及要求
01
朗读课文《小毛虫》, 并背诵指定段落。
2024/2/28
02
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 生字词抄写、组词、造 句等。
03
04
阅读相关拓展材料,如 《昆虫记》等,了解更 多昆虫的知识。
蝴蝶
butterfly
2024/2/28
observe
观察
growth
成长
process
9
过程
词汇记忆方法分享
01
联想记忆法
例如,将"caterpillar"拆分为"cat"和"erpillar",想象一只小猫(cat)
在爬行(erpillar),从而记忆"小毛虫"这个单词。
02 03
语境记忆法
将词汇放入具体的语境中记忆,例如,"The caterpillar underwent a transformation and became a butterfly."(小毛虫经历了蜕变,变成 了蝴蝶。)
反馈与评估
收集学生的练习成果和反馈意见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和指导。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相 互学习和交流,共同提高词汇水
平。
2024/2/28
12
03
句型结构讲解
2024/2/28
13
关键句型结构剖析
1 2
主语 + 谓语 + 宾语
基本句型结构,用于描述小毛虫的基本动作和行 为。
语文小毛虫教案课件教案

语文小毛虫教案课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小毛虫》一文。
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主要包括: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阅读与理解、课后练习的指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熟练运用。
2. 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小毛虫的成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勇于面对困难,树立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课文的理解。
难点:对小毛虫成长过程的理解,教育学生树立自信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蝴蝶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蝴蝶的起源,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生字词学习:课件展示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并讲解字词的意思。
3. 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提问检查阅读效果,引导学生理解小毛虫的成长过程。
4. 例题讲解:针对课后练习,选取典型题目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作业题目。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小毛虫》2. 板书生字词:按照课文顺序,列出本节课的生字词。
3. 板书课文结构:展示小毛虫的成长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小毛虫的成长过程。
(3)结合课文,谈谈你对自信心的理解。
2. 答案:(1)略。
(3)自信心是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的心理品质。
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正是因为有了自信心,才能勇敢地面对困难,最终变成美丽的蝴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生字词掌握较为熟练。
但在课文理解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生物,了解它们的成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同时,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勇于面对困难,树立自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琦琪
教学内容
《小毛虫》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会认16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
3.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教学重点
会认1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词语“生机勃勃”“尽心竭力”“九牛二虎之力”“色彩斑斓”等词语。
培养初步品析课文的能力。
(2)检查朗读
①指名开火车读。②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从学生的答案中得到信息的反馈,便于老师适时调整已定的教学流程,体现了教为学服务的宗旨。
三、整理感知展成果
1.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2.学生质疑,梳理归纳。
(1)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
(2)文中有许多吸引人的描写,找出来,并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通过故事,引入课题,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学习的情境。
二、自主合作探新知
1.小毛虫的命运会怎样呢?请读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语句读通顺。
2.检查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
重点指导:“怜、竭”是三拼音节;“怜”的声母是l不是n;多音字“佛”、“挣”,引导学生通过组词或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辨析。
(3)作者是怎样描写小毛虫的?你有什么收获?
3.学生汇报交流。
(1)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2)把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和大家交流。
引导学生质疑,学会提问,学会解决问题。
四、拓展延伸促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复述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22小毛虫
教学难点
懂得课文蕴含的道理。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画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趣
在昆虫王国里,住着各美丽的昆虫。它们飞的飞,唱的唱,跳的跳,到处生机勃勃。只有一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跳,也不会飞,被冷落在一旁。这只孤零零的小毛虫多么羡慕那些能飞能跳的昆虫啊,它的命运会发生变化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毛虫》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整抽纺织编怎布消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