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相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矿相学 期末复习提纲pdf

矿相学 期末复习提纲pdf

矿相学期末复习提纲ANG2013.121、矿相学: 用矿相显微镜研究矿石的一门地质科学。

2、矿相学的研究范围:金属矿物学、矿石学。

3、矿相学的任务:用矿相显微镜等手段研究金属矿石的物质成分、组构特征、以及它们在时间上发育和空间上的规律性。

1、反射力:矿物光面对垂直入射光线的反射能力,即矿物光面在反光显微镜下的明亮程度。

2、反射率(R):矿物光面对垂直入射光线反射能力大小的数值,即反射力大小的数值。

(1)反射率是矿物本身的属性,反射率R取决于折射率N与吸收系数K:均质不透明矿物K越大R越大;4、矿物反射率的测定方法:光电学法、光学法(反射率简易比较法)5、影响矿物反射率测定值的因素:①矿物光片磨光质量;②入射光波波长、强度、浸没介质,光源稳定性;③切面方向;④仪器和附件及测量方法;⑤不同标准物质(矿物)影响测定结果;⑥内反射(选择解理、裂隙、包体不发育的颗粒测定)。

6、影响矿物反射率因素(1)内因: 晶体结构;(2)外因: 入射光波波长、介质条件非均质矿物反射率R、吸收系数K、折射率n随方向而异。

1、反射色:矿物的磨光面在白光垂直照射下垂直反射所呈现的颜色。

2、色度学中,表示颜色的三要素:色调(颜色主波长)、饱和度(浓度)、亮度(反射率)。

3、三原色:红、绿、蓝。

三原色的补色:三原色中任意两原色课混合成青、黄和紫等三原色的补色。

原色和补色加减关系:红+绿=黄,绿+蓝=青;红+蓝=紫;红+蓝+绿=白。

4、反射色的分类(1)据饱和度划分:无(白)色、微带色调的矿物、淡色或浅色矿物、有色矿物(2)据色调分类:无色矿物类、有色矿物类(黄色亚类、玫瑰色亚类、蓝色亚类)5、反射色观察方法:(1)目视简易比较法:入射光为较强白光,单偏光镜下,以方铅矿呈现亮白色为准,其它矿物与之比较(2)比色显微镜法(3)反射色的色度测定法6、影响反射色观察因素: 光源色调、矿物磨光质量、周围矿物的影响(视觉色变效应)1、双反射:在入射光为平面偏光的条件下(单偏光下),当旋转载物台一周时,非均质性矿物都可能有明亮程度或颜色的变化,这种明亮程度(反射率)随矿物方向不同而变化的性质称双反射。

矿相学复习资料整理

矿相学复习资料整理
内反射观察方法 1、斜照法(单偏光系统中) 2、正交偏光法:正交偏光镜、 高倍镜下观察;非均质矿物必须将矿物转到
消光位;单偏光、低倍镜下准焦——高倍镜下准焦——推入上偏光镜——加入最 强光,注意寻找矿物有微裂缝处、两矿物接触边界及颗粒边缘。
3、粉末法 4、正交偏光下油浸法 反射率色散:矿物的反射率随入射光波波长不同而异的现象。 内反射与反射率的关系 (1)R>40%: 对入射光线较强烈的吸收,光线几乎不能透入内部(不透明矿物), 不能产生内反射,其反射色与矿物颜色一致(表色)。 (2)R<14%:透明矿物,吸收性弱,大部分光线可透过,强烈的内反射,内反 射色多为无色透明或白色,内反射色与矿物颜色一致。而反射色均为深灰色。 (3)14%<R<40%:透明半透明矿物,R 在 30—40%之间的仅有少数矿物有内反 射;小于 30%多数矿物具内反射,其内反射色与矿物颜色一致都为体色,如辰砂。
Ⅱ级:方铅矿<R<黄铁矿 Ⅲ级:黝铜矿<R<方铅矿 Ⅳ级:闪锌矿<R<黝铜矿 Ⅴ级:R<闪锌矿 反射率的镜下特征:表现为不同的明亮程度,是确定矿物反射率视测分级的依据。
双反射的观察方法: 单偏光镜下转动物台,观察视域中的矿物有无亮度的变化。若有,则显双反
射,若无,则不显双反射。 双反射弱的矿物单个晶粒看不出双反射现象,必须选择颗粒集合体和具双
反射多色性的表述:“显”和“不显”。
反射色与反射多色性的观察方法 在单偏光镜下,首先调节入射光(白光)尽量亮一些,以方铅矿在反光镜下
呈纯白色为标准。 其它矿物与其对比。对反射色相近的矿物,描述时要抓住主要色调,其前加
一定形容词。应注意微带色调的观察。 非均质矿物的反射色随结晶方向不同而发生变化,因此须观察其不同方向的
二、矿相学的研究内容(重点)

矿相学总结全套资料

矿相学总结全套资料

矿相学总结全套资料(全套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反射率Ⅰ级反射率毒砂、一般单质金属矿物(金银铜铂铋)Ⅱ级反射率黄铜矿、辉铋矿、白铁矿、镍黄铁矿Ⅲ级反射率辉铜矿、辉锑矿、磁黄铁矿、软锰矿Ⅳ级反射率斑铜矿、辉钼矿、磁铁矿、赤铁矿、雄/雌黄Ⅴ级反射率锡石、石墨、石英、方解石、铬铁、针铁、钛铁、黑钨双反射与反射多色性单偏光明亮程度随矿物方向不同而变化与双反射对应的反射色变化双反射显/不显铜蓝深蓝蓝白色石墨灰色微棕深灰微蓝辉钼矿白色灰白色偏蓝辉锑矿灰白色浅灰色白色磁黄铁矿淡棕红色乳黄色白铁矿黄白色淡黄绿色红锑镍矿亮橙色淡紫红色均质性与非均质性正交偏光(严格/不严格)+中低倍镜“偏光色”—严格正交偏光下45°位置(最明亮)非均质不透明矿物的显现颜色四种标准矿物都是均质性矿物铜蓝【强非均质性火橙——-棕红—棕黄】辉钼矿【强非均质性淡紫-蓝灰色】红砷镍矿【强非均质性黄绿—绿—淡紫】毒砂【强非均质性淡蓝绿-—-淡玫瑰色】黑钨矿【弱非均质性黄———-灰】内反射与内反射色正交偏光+高倍镜透明感、立体感、不均匀性无内反射矿物黄铁矿磁铁矿磁黄铁矿镍黄铁矿白铁矿黄铜矿斑铜矿黝铜矿铜蓝辉铋/锑/钼/铜矿软/硬锰矿毒砂方铅矿石墨有内反射色矿物锡石【白—--—黄褐色】雌黄【黄————橘黄】雄黄【橘红】自然硫【白-——-黄】白钨矿【白—-—-淡黄】闪锌矿【淡黄--—棕黄】辰砂【鲜红】黑钨矿【红棕】赤铜矿【血红】孔雀石【翠绿】蓝铜矿【蓝】硬度*下降物台、接触亮线向低硬度矿物移动*矿物硬度的异向性对鉴定具有重大意义*沟槽堆积为粉末状,脆性;堆积为翻卷而隆起,可塑性低硬度方铅矿辉X矿(铋、锑、钼、铜、银)铜蓝蓝辉铜矿雌/雄黄石墨自然金/银中硬度黝铜矿、砷黝铜矿黄铜矿、方黄铜矿斑铜矿自然铜闪锌矿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针镍矿硫锰矿黝锡矿高硬度毒砂锡石黄铁白铁赤铁钛铁铬铁磁铁针铁方钴矿系列红砷镍矿XXX矿①反射色②反射率③单偏光下有无双反射及反射多色性特征④正交偏光中低倍镜下是否为均质性,若非均质性,偏光色?⑤正交偏光高倍镜观察有无内反射色⑥中低倍镜自然光看硬度矿石光片鉴定1列举光片中所含矿物及其含量,2按含量排序,依次描述矿物鉴定特征(6种基本特征+形态特征及相邻矿物间关系) 3总述结构,主要、次要4分述结构形态特点与组成矿物,各矿物间关系,绘图说明5分析矿石形成的矿化阶段与矿化期,确定矿物生成先后顺序素描图7cm,应注明图名、图例、放大倍数(10x?)、单偏光或正交偏光广西金川有色金属加工园区总体规划工程—场地平整工程监理工作总结甘肃蓝野建设监理广西金川防城港项目监理部2O15年1月广西金川有色金属加工园区总体规划工程—场地平整工程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广西金川有色金属加工园区—总体规划工程-场地平整工程建设地点:广西防城港企沙镇建设单位:广西金川有色金属设计单位:中国恩菲工程技术勘察单位: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质监单位:有色金属工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金川监督站监理单位:甘肃蓝野建设监理施工单位:金川集团工程建设、中港建设集团公司质量目标:合格主要工程项目内容:根据地形、地貌测绘图,计算场地土方平整情况,场地平整不考虑坡度,场地场平施工高程按照场平工程施工图控制.工程特点:本工程场地金川公司广西防城港项目场地初平工程位于防城港市沿海岸地区,一期工程规模长3km,宽约1km.面积约3平方公里.场平区域属于小山丘沟壑地貌,区域地表落差较大。

东北矿相考试必备

东北矿相考试必备

矿相学考试必备1.矿相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矿相学主要是用矿相显微镜研究矿石的一门科学。

其研究范围包括金属矿物学和矿石学的主要部分。

矿相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1)鉴定金属矿物以不透明矿物晶体光学为基础,在矿相显微镜下研究金属(不透明)矿物的光学、物理、化学性质和形态特征等,借以鉴定矿物。

(2)矿石学方面的研究研究矿石的构造、结构特征和矿物组合及其所提供的成因信息,以分析、判断矿床的矿化条件、矿化作用和矿化过程,从而为研究矿床成因和进行找矿勘探提供依据。

(3)研究矿石的工艺性质查明矿石中有益和有害元素的赋存状态、有用矿物和组分的含量,矿物的嵌布特性与镶嵌关系,以及矿物的“物性差”等矿石工艺性质,以便为矿石的选、冶设计提供依据。

2.矿相学研究的一般工作步骤矿相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矿石的矿物成分、矿物组合及组构特征等。

它是密切结合矿床学研究的综合性工作。

包括野外工作、室内研究、综合整理和检查审核四个阶段。

1、野外研究工作阶段在了解研究区域及矿床地质概况的基础上,选择一些矿化露头、探槽、掌子面、坑道壁和岩心进行观察与地质编录工作。

2、室内研究工作阶段室内研究阶段的任务是进行显微镜下的鉴定和研究,并从事一些其他专门性的研究,以资对矿石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矿物组合、矿石类型、矿石的工艺特征等有深入的了解。

根据工作任务、研究目的和方法的不同,可将所采集的标本制成下列试样:磨光快,磨光片,透明磨光片,岩石薄片,砂光片。

3、综合整理研究阶段将显微镜下研究的结果和综合研究(野外和室内其他方法的分析研究结果)的材料,编写出矿相学综合研究报告书。

4、检查审核阶段对所提交的“矿相学综合研究报告书”审查和讨论。

3.反射率、反射能力、标准矿物、反射率标准反射率:矿物反射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的百分比,称反射率(R)。

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直观印象就是光的亮度。

反射力:矿物对垂直入射于磨光面上光线的反射能力称反射力。

用反射率来体现。

作为“标准”的物质,须具备的条件是:化学成分固定、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腐蚀,反射率色散曲线近于水平,均质性,无内反射,硬度高不易划伤并能磨光成平整的镜面。

矿相学复习题

矿相学复习题

矿相学复习题矿相学复习题矿相学是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地球内部矿物的形成、组成、结构和性质等方面的知识。

矿相学的学习需要对各种矿物的特征和分类进行深入了解,同时还需要了解矿物的晶体结构、成因和变质作用等内容。

下面是一些矿相学的复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

1. 什么是矿物的晶体结构?为什么晶体结构对矿物的性质具有重要影响?2. 请简要介绍一下矿物的分类方法,并以常见的硅酸盐矿物为例进行说明。

3. 什么是矿物的成因?请举例说明不同成因对矿物形成的影响。

4. 请简要介绍一下矿物的变质作用,并以片麻岩为例进行说明。

5. 什么是矿物的物理性质?请列举几个常用的物理性质,并解释其在矿物鉴定中的应用。

6. 请简要介绍一下矿物的光学性质,包括双折射、偏光显微镜和干涉色等方面的内容。

7. 什么是矿物的化学性质?请以石英和长石为例,说明化学性质对矿物的鉴定和分类的重要性。

8. 请简要介绍一下矿物的晶体学,包括晶体的形态、对称性和晶系等方面的内容。

9. 请简要介绍一下矿物的矿物学,包括矿物的产地、形态和性质等方面的内容。

10. 请简要介绍一下矿物的鉴定方法,包括外观特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光学性质等方面的内容。

以上是一些矿相学的复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

矿相学作为地质学的重要分支,对于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矿物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地球上的各种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规律,为资源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矿相学的学习也有助于我们对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保障。

在进行矿相学的学习和复习时,我们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研究,加深对矿物特征和性质的理解。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矿物的鉴定和分类能力的培养,通过观察和测试,准确判断矿物的种类和性质。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真正掌握矿相学的知识,为地质学的发展和应用做出贡献。

矿相学复习资料

矿相学复习资料

复习题1、矿物反射率?决定其大小的因素?划分几级?反射率: 矿物光面对垂直入射光线反射能力大小的数值影响矿物反射率测定值因素:① 矿物光片磨光质量②入射光波波长、强度、浸没介质,光源稳定性③切面方向④仪器和附件及测量方法⑤不同标准物质(矿物)影响测定结果⑥内反射(选择解理、裂隙、包体不发育的颗粒测定)反射率分级R>黄铁矿Ⅰ级黄铁矿>R>方铅矿Ⅱ级方铅矿>R >黝铜矿(辉铜矿)Ⅲ级黝铜矿(辉铜矿)>R >闪锌矿Ⅳ级R<闪锌矿Ⅴ级反射率的简易比较法: 按鉴定表选出一组标准矿物,将预测矿片与标准矿物光片在显微镜下比较明亮程度,确定待测矿片反射率级别2、矿物反射率观察方法?观察矿物反射率时的影响因素反射率测定方法: 光电学方法(光电光度法)光学方法(视测光度法和简易比较法)影响矿物反射率因素内因: 晶体结构外因: 入射光波波长、介质条件非均质矿物反射率R、吸收系数K、折射率n随方向而异3、矿物的反射色?观察方法?观察时影响因素?反射色: 矿物的磨光面在白光垂直照射下垂直反射所呈现的颜色反射色观察方法:(1)目视简易比较法:入射光为较强白光,单偏光镜下,以方铅矿呈现亮白色为准,其它矿物与之比较(2)比色显微镜法3)反射色的色度测定法影响反射色观察因素: 光源色调、矿物磨光质量、周围矿物的影响(视觉色变效应)4、矿物的双反射?反射多色性?如何观察?观察时影响因素?双反射分级?双反射: 非均质体矿物,反射率随矿物方向不同而发生变化的性质反射多色性: 矿物反射色因方向不同而改变的性质双反射、反射多色性观察方法: 单偏光镜下,转动物台,视矿物有无亮度和颜色变化。

强非均质矿物才可观察到,对于双反射和反射色微弱的矿物可以在浸油中观察(降低反射率,增大相对反射率)影响双反射、反射多色性观察的因素: 1、相对双反射率△R` >10% 可观察到△R` <10% 观察不到2、切片方位∥光轴(面)易观察到⊥光轴(面)无3、观察介质空气中不明显的,在浸油中可见双反射、反射多色性的视测分级: 分级用突出最大、最小反射率差值表示,附加说明反射多色性,晶形分级依据为视觉4~5级1、特强单晶中,亮度和颜色变化极其明显,一瞥即见一轴层状矿物石墨辉钼矿铜蓝2、显著在单晶中亮度和颜色变化较显著辉锑矿3、清楚在单晶中亮度和颜色变化较清楚(空气、浸油)方黄铜矿、磁黄铁矿、白铁矿4、微弱单晶中亮度和颜色变化不明显仅能在晶粒集合体中可见如毒砂、赤铁矿5、无浸油中无法观察到矿物晶粒集合体亮度和多色性如:黄铜矿、辉铜矿、均质矿物5、矿物偏光色与反射色有何区别?偏光色: 非均质不透明矿物在严格正交偏光镜下处于45位置白光中出现的颜色6、矿物均非性的视域分级?观察时影响因素?非均性的视域分级: 强非均性弱非均性均质影响均非性观察因素: 1、光片磨光质量2、切片方向3、强内反射4、光片不平5、光源强度6、反光显微镜本身性能影响7、内反射?内反射色?观察方法?影响因素和注意事项?内反射:透明或半透明矿物,当光线投射到光面上后,部分光经折射透入矿物内部,遇到矿物内部的解理、裂隙、空洞或晶粒界面等而发生再反射或散射的现象。

矿相学期末复习

矿相学期末复习

1、作为对比的标准:黄铁矿、方铅矿、黝铜矿、闪锌矿,将反射率分为五级54.5%、43.2%、30.7%17。

5%2、硬度:矿物抵抗某种外来机械作用的能力,特别是抵抗刻划、压入及研磨等作用的能力,称为矿物的硬度。

3、反射的多色性:非均质不透明矿物各主反射率对不同光波有不同的选择性反射,因此各主反射率方向也就具有不同的反射色,矿物的这种反射色因方向不同而改变的性质就是矿物的反射多色性。

分“显”和“不显”。

4、矿物晶粒内部结构:指的是单个矿物结晶颗粒内部所显现的结构形态特征,如双晶、环带、解理、裂理、裂纹和加大边等。

5、三色光:红光,绿光,蓝光。

红+绿=黄蓝+红=紫绿+蓝=青红+蓝+绿=白白—红=青白—绿=紫白—蓝=黄白—(红+蓝+绿)=黑6、内反射与反射率的关系:R>40%矿物:对入射光线较强烈的吸收,光线几乎不能透入内部(不透明矿物),不能产生内反射,其反射色与矿物颜色一致(表色)。

R<14%:透明矿物,吸收性弱,大部分光线可透过,几乎都具有强烈的内反射,内反射色多为无色透明或白色,内反射色与矿物颜色一致。

而反射色均为深灰色。

14%<R<40%:透明半透明矿物,R在30—40%之间的仅有少数矿物有内反射;小于30%多数矿物具内反射,其内反射色与矿物颜色一致都为体色,如辰砂。

7、沉积矿石构造特点:沉积矿石与沉积岩在形成方式与形成过程上几乎完全一致,因此其构造特点与沉积岩的构造特点相当。

①层理构造显著;②沉积岩中常含古代生物遗迹,经石化作用即成化石;③有的具有干裂、孔隙、结核等。

8、热液矿石构造指含矿汽水热液沿围岩裂隙流动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等条件改变,含矿热液充填结晶以及对已形成的矿物或围岩交代置换后沉淀而形成的矿石构造。

1、脉状构造、交错脉状及网脉状构造2、晶洞及晶簇状构造、梳状构造3、胶状及变胶状构造4、浸染状、斑点状和斑杂状构造5、交代残余构造9、影响矿物硬度的因素。

答:(1)键力(原子或离子间的结合力)愈强,硬度较强。

矿相学复习题1(函授)

矿相学复习题1(函授)

矿相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矿相,反射率,反射色,双反射,反射多色性,内反射,内反射色,偏光色,反射色颜色指数二、问答题1、矿相学研究内容?2、矿相学研究意义?3、影响矿物反射率的内在因素有哪些?(N与K)4、简述均质矿与非均质矿物主反射率个数关系。

三大晶族矿物主反射率各有几个(一,二,三)5、影响反射率观察的外在条件有哪些?(入射光波波长,观察介质,矿片(块)磨制的质量,非均质矿物的切片方向。

)6、如何克服矿物反射色定性描述的缺陷?(引入色度学原理与方法,定量测定。

三个颜色指标。

)7、实验时,如何用黄铁矿(均质矿物)矿片片验证显微镜是否严格正交?(1)选用高倍物镜,锥光下,将任一矿片放入镜下,并准焦。

(2)将上下偏光镜推上。

(3)将矿片换成黄铁矿矿片。

(4)观察镜下图象并旋转载物台,若是完美的黑十字并不动,则显微镜是严格正交。

若黑十字稍微分开或呈双曲线形态,则说明显微镜不是严格正交。

8、严格正交偏光镜下,垂直照射,观察均质矿物矿片切面,视域内是什么现象,旋转载物台后有什么变化?(全黑,或黑暗。

当旋转载物台时,其黑暗程度没有变化)9、在正交偏光镜下,矿物的光学学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均质性,我们说该矿物一定是均质性矿物,对吗?为什么?(不一定,因为具有均质性光学特征的矿物包括:均质性(等轴晶系)矿物,非晶质矿物以及非均质矿物的均质性切面。

10、一般均质性矿物包括哪些?(等轴晶系矿物和非晶质矿物)11、一般非均质性矿物包括哪些?(低级晶族矿物及中级晶族矿物)12、内反射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矿体内部的解理,裂缝,空洞,孔隙及包裹体的存在而引起的内反射及折射)13、矿物硬度的测定包括哪几种?(刻划硬度的测定,抗磨硬度的测定,压入硬度的测定)填空题1.矿相学鉴定矿物一般为(不透明)矿物为主。

鉴定时一般借助(矿相显微镜)研究矿物。

2.矿相学研究矿石的工艺性质,目的是为矿石(选、冶)设计提供依据。

3.矿相学中磨制矿片时,若矿物较松散或是重砂矿物颗粒,一般应先用(树胶或电木)进行固定,然后现进行磨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化阶段: 同一矿化期中,由于相同或相似的地质条件和物化环境中形成一个矿化期内较短的矿化作用过程,一个矿化期有一个或几个矿化阶段浸蚀鉴定: 利用一定浓度化学试剂浸蚀矿物表面,经一定时间(1min)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无溶解,发泡,沉淀,变色,熏污(污染)等现象发生及其程度如何。

由于矿物对试剂的浸蚀反应各不相同,因此可以用于鉴别矿物。

颜色三要素:色调、饱和度亮度矿化期的确定标志: 根据与其各矿化期的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矿床形成地质环境,理化条件,产状特征,典型矿物组合(包括标型特征)和矿石构造等特点来判断和划分,实践中野外产状、不同矿化期形成的典型矿物组合、矿石组构特点等矿化阶段的确定标志: 矿体构造、矿石构造、矿物共生组合等确定生成顺序的标志1)先后生成标志交代溶蚀结构他形填隙结构充填成因的矿石构造2)同时生成者标志固溶体分离结构、共生边结构、再结晶结构3)矿物超覆生成标志结晶中有一段时间重叠——超覆生成体色、表色与矿物反射色、内反射色之间关系:矿物的反射色,主要由于矿物的磨光面对白色垂直入射光选择反射所致,它呈现的颜色为矿物的表色;而内反射色则是除反射光以外,透入矿物内部的那部分光线的颜色,也就是说它反映了矿物透射光的颜色,即体色。

因此,二者之间应互为补色。

影响矿物反射率因素内因: 晶体结构外因: 入射光波波长、介质条件非均质矿物反射率R、吸收系数K、折射率n随方向而异反射率分级Ⅰ级| 黄铁矿|方铅矿| 黝铜矿(辉铜矿)| 闪锌矿| 闪锌矿| Ⅴ级反射率测定方法: 光电学方法(光电光度法)光学方法(视测光度法和简易比较法)反射率的简易比较法: 按鉴定表选出一组标准矿物,将预测矿片与标准矿物光片在显微镜下比较明亮程度,确定待测矿片反射率级别影响矿物反射率测定值因素: ①矿物光片磨光质量②入射光波波长、强度、浸没介质,光源稳定性③切面方向④仪器和附件及测量方法⑤不同标准物质(矿物)影响测定结果⑥内反射(选择解理、裂隙、包体不发育的颗粒测定)反射色的分类(一)据饱和度划分无(白)色微带色调的矿物淡色或浅色矿物有色矿物(二)据色调分类1、无色矿物类2、有色矿物类(1)黄色亚类(2)玫瑰色亚类(3)蓝色亚类反射色观察方法:(1)目视简易比较法:入射光为较强白光,单偏光镜下,以方铅矿呈现亮白色为准,其它矿物与之比较(2)比色显微镜法3)反射色的色度测定法影响反射色观察因素: 光源色调、矿物磨光质量、周围矿物的影响(视觉色变效应)内反射分类1、有2、无在空气介质条件下,用斜照光或正交偏光法不可见者内反射色的观察方法: (1)斜照法: 中、低倍物镜下,强斜射光照在光片上,透入透明、半透明矿物内部,遇到裂隙、空洞、晶粒界面或不透明矿物,部分反射光进入显微镜系统。

观察到矿物的内反射现象。

内反射色特点: 不均匀、或斑点状,转载物台无规律变化。

不足:小矿物包体难以察觉(2)正交偏光下观察方法(3)斜照光或正交偏光下观察矿物粉末法(4)正交偏光下油浸观察法影响反射色观察因素: ①光源色调,加蓝色滤光片使入射光源为纯白色②矿物磨光质量③周围矿物颗粒影响(视觉色变效应)影响内反射色观察因素: ①强漫散射光②非均质现象和偏光色③反射力强有反射色的不透明金属矿物粉末在斜照光下产生漫反射,呈现矿物表色(易误为内反射)④矿物光片裂隙或空洞中充填的磨料非均质矿物双反射现象明显程度取决于:双反射率△R大小、反射率R大小、视觉、相对双反射率双反射、反射多色性观察方法: 单偏光镜下,转动物台,视矿物有无亮度和颜色变化。

强非均质矿物才可观察到,对于双反射和反射色微弱的矿物可以在浸油中观察(降低反射率,增大相对反射率)双反射、反射多色性的视测分级: 分级用突出最大、最小反射率差值表示,附加说明反射多色性,晶形分级依据为视觉4~5级特强显著清楚微弱无有时分为强、弱、无三级实验室显不显影响双反射、反射多色性观察的因素: 1、相对双反射率△R` >10% 可观察到△R` <10% 观察不到2、切片方位∥光轴(面)易观察到⊥光轴(面)无3、观察介质空气中不明显的,在浸油中可见偏光色:非均质矿物45°位,视域最亮,且呈现一定的颜色,偏光色由非均质旋转色散、椭圆色散、消光色散共同作用所致均非性、偏光色观测方法(直射正交偏光观察法):调节偏光显微镜正交偏光,中、低物镜下,选择同种矿物连晶或集合体①均质矿物——全消光或不变的暗灰色(旋转载物台一周)②非均质矿物——四明四暗45 °位最亮③偏光色矿物——颜色递变(旋转物台)记录45 °位的偏光色矿物非均性的视域分级: 强非均性弱非均性均质影响均非性观察因素: 1、光片磨光质量2、切片方向3、强内反射4、光片不平5、光源强度6、反光显微镜本身性能影响硬度大小主要取决于矿物的化学成分、晶格构造类型、晶体不同方向和形成环境刻划硬度测定法: 低~中倍物镜下,焦准预测矿物,右手食、中拇指握针小和无名指支撑于载物台上,针与光片成30°~40°,向外刻划矿片测定次序:先用铜针,后用钢针。

低3.5 < 铜针< 中5.5 < 钢针< 高抗磨硬度测定法: 将预测与比较硬度矿物接触线置于视域中心,准焦后提升镜筒,亮线向低突起软矿物移动;下降镜筒,亮线向高突起的硬矿物移动,从而测得矿物相对硬度压入硬度测定: 显微硬度计方法浸蚀鉴定操作方法: 1)将光片在鹿皮上磨光2)中低倍镜下固定浸蚀矿片3)滴试剂4)静置1分钟,并观察反应结果,(反应剧烈者及早移出光片,用水冲洗;反应缓慢者静置1分钟)5)记录反应现象浸蚀现象: 发泡,变色,沉淀,显结构,熏污(污染)汗圈常用标准试剂硝酸盐酸氰化钾氯化铁氢氧化钾氯化汞双氧水(锰矿)王水AgNO3饱和溶液鉴别黄铜矿(变黑)与自然金(无反应)高铁氰化钾KFe(CN)6 25%溶液鉴别黝铜矿与砷黝铜矿使用结构浸蚀试剂KMnO4+H2SO4 用于闪锌矿浓HNO3用于辉铜矿浓HCl用于磁铁矿矿物系统鉴定的方法:首先据野外产状进行详细肉眼鉴定,然后镜下鉴定,利用矿相学方法从物理性质到化学性质鉴定,从单偏光到正交偏光准确详细观察,测定并记录反射率、硬度等数据,与鉴定表对比得到矿物准确名称(必要时结合化学、光谱、X射线、电子探针等分析)工作中为了迅速、正确鉴定矿物,借助于金属矿物系统鉴定表矿物简易鉴定的方法:利用常见矿物简易鉴定特征,进行矿物鉴定。

熟练掌握具有特殊特征的常见矿物的独特性质,自如运用、快速准确确定矿物名称;对比区分某些特征有相似之处的常见矿物,有比较地认识它们的异同点,熟练掌握其特点,易于快速准确鉴别一.名词解释1. 反射率:指在矿相显微镜下垂直入射光经矿物光面反射后的反射光强(Ir)与原入射光(Ii)的比率(R)。

2. 反射色:指矿物光片在矿相显微镜直射光下所显示的颜色。

3. 双反射:是在单偏光下看到的一种光学现象,当转动物台改变矿物的方位时,有一些矿物的切面可观察到亮度的变化,即为矿物的双反射,若转动物台观察到矿物反射色有变化时,即为该矿物的反射多色性。

4. 均质性:均质矿物对垂直入射平面偏光没有方向性的影响,对入射平面偏光的反射光仍保持原偏振方向不变,故经上偏光镜显示消光,而转动物台也不发生亮度和颜色的变化,矿物的这种光学性质称为均质性。

5. 非均质性:非均质矿物对垂直入射平面偏光具有方向性影响,除消光位外的其他任何方位对入射平面偏光均改变原振动方向,故经过上偏光镜后显示一定的亮度和颜色,并且转动物台改变矿物方位,发生亮度和颜色的变化,矿物的这种光学性质称为非均质性。

6. 内反射:白光射向矿物光片表面除反射光外,一部分光线折射投入矿物内部,当遇到矿物内部的解离,裂隙,空洞,晶粒界面,包裹物等不同介质分界面时,光线会被反射出来或散射开,这就是矿物的内反射作用。

7. 内反射色:矿物内反射发生色散而显示的颜色,是矿物的体色。

8. 硬度:矿物抵抗外来机械作用力的能力即为矿物的硬度。

9. 矿石结构:是指矿石中矿物颗粒的特点,即矿物颗粒的形态,大小及其空间相互的结合关系,或矿物颗粒与矿物集合体的关系等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10. 矿物构造:是指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的特点,即矿物集合体的形态,大小,及其空间相互的结合关系等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11. 矿化期:也称成矿期,是指一个较长的成矿作用过程。

12. 矿物嵌布特征:指该矿物的嵌布粒度和嵌布均匀性。

13. 矿物生成顺序:同一矿化阶段内能形成一组矿物,这些矿物不是都在同一时间内形成的,各种矿物形成的时间关系称为矿物的生成顺序。

14. 单体解离度:某种矿物解离为单体的程度称为该矿物的单体解离度。

15. 矿物的综合鉴定:全面利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产出状态三大方面的鉴定特征综合鉴定矿物的方法。

16. 矿相学:是以矿石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其任务是主要用矿相显微镜等手段研究金属矿石的矿物成分,组够特征以及它们在时间上发育和空间上分布的规律性。

偏光色: 非均质不透明矿物在严格正交偏光镜下处于45位置白光中出现的颜色二、改错1.一般来说,反射率越高的矿物,内反射越低。

(×)反射率>40%,无内反射。

2.光波进入矿物逐渐衰减的现象叫做折射率。

(×)叫做反射率。

3.矿物在浸油中的反射率高于空气中的反射率。

(×)低。

4.内反射色就是矿物的透射色,称为表色。

(×)体色。

5.矿物的透明度与反光能力成正比。

(×)反比。

三、填空题。

1.反射率是鉴定金属矿物的重要光学数据。

2.用钢针和铜针来确定矿物的硬度,中硬度的矿物是指铜针划不动、钢针划得动的矿物。

3.组成矿石结构的基本单元是矿物颗粒。

4.用来调节视域大小的光圈叫视域光圈。

5.四个标准矿物的反射率:黄铁矿:53%、方铅矿:43%、黝铜矿:31%、闪锌矿:17% 。

四、选择题。

1.孔雀石的内反射色为(C),辰砂的内反射色为(B)。

A、灰绿色B、朱红色C、翠绿色D、黄褐色E、黄绿色2.矿相学是以(E)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地质学科。

A、金属矿物B、非金属矿物C、矿石矿物D、脉石矿物E、矿石3.矿石中有用矿物占(B)称为块状。

A、90%B、85%C、70%D、65%六、问答题。

1.矿石中元素赋存状态的方法主要有哪些?答:考查元素在赋存状态的方法,除了常规性的显微镜法、化学物相分析法、X射线研究法等方法以外,还采用电子探针分析、激光显微光谱分析和电渗析等分析方法。

2.矿相学的研究意义是什么?一、在帮助查明矿石形成条件和探讨矿床成因方面的意义:1.帮助判断成矿方式、成矿深度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2.帮助分析矿床成因和成矿作用过程;3.帮助评价深部矿石质量和矿床远景;4.帮助确定找矿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