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方法
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

高 雅 简 洁 的 书 房
现 代 化 的 厨 房
温 馨 的 卧 室
与前辈相比, 我们的生活发 生了改变,我 们用一个手指 就可以控制室 内气候,然而 我们室内环境 质量有时并不 乐观
中央空调系统
第一节 室内空气污染概述
一 相关概念 (一)室内环境
室内环境:主要指居室,广义上讲是人类生存和活 动的重要场所,包括办公室、会议室、教室、医院 等室内环境和宾馆、饭店、图书馆、候车室等公共 场所以及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 室内环境从它的物理特性来定义,包括空气质量、 照度、环境布置和噪声等,其中最难以控制的是室 内环境的空气质量问题。
第七章 室内空气污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 城市中的老人、婴儿则可能有95%的时间生活在 室内。 大量新型建筑和装饰材料、日用化学品、家用电 器等进入住宅和公共建筑物,使室内环境污染物 的来源和种类日益增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日趋 突出。 资料显示,室内空气污染往往超出室外2~5倍, 有时甚至超过100倍。 室内空气污染是继煤烟型污染、光化学型污染后 的第三代污染问题。
2 物理污染: 氡、钍、镭等放射性核素造成的放射性污 染。建筑材料中的大理石、花岗岩、瓷砖、 石膏等 电磁辐射:各种家具电器例如微波炉、电 视机、电脑音响、抽油烟机、电热毯等过 程中,易产生电辐射、噪声、振动、加速 电磁场,对人体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3 生物污染 人体通过汗液蒸发、皮肤脱落、呼吸道呼 吸等新陈代谢过程,能排放出数百种气溶 胶,化学物质和粉屑,造成室内空气污染。
室内地毯和空调中滋生各种细菌、霉菌和 螨虫等有害生物,呼吸道患者散发的病源 菌,以及饲养宠物携带的病菌,它们附着 在尘埃上,随空气流动而传播疾病。
三 室内空气污染的特点: 1 影响范围广: 涉及的人群数量大,几乎包括了整个年 龄组。 2 接触时间长: 人的一生约有2/3时间在室内度过的。 3 污染物浓度高: 装修材料释放出的污染物,在通风换 气不充分条件下,长期滞留在室内,浓度 可超过室外几十倍。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七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气态活染物控制技术基础一、填空题1、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是利用混合气体中各成分在吸收剂中的不同,或与吸收剂中的组分发生,从而将有害组分从气流中分离出来。
【答】溶解度,化学反应2、用水吸收HC1气体属于,用N a OH溶液吸收S02属于,用酸性溶液吸收N H3属于。
【答】物理吸收,化学吸收,化学吸收3、目前工业上常用的吸收设备可分为、和三大类。
【答】表面吸收器,鼓泡式吸收器,喷洒式吸收器4、气体扩散同时发生在气相和液相中,扩散过程既包括,也包括。
【答】分子扩散,湍流扩散5、吸收操作线斜率Ls/G s称为吸收操作的液气比,物理含义为。
【答】处理单位惰性气体所消耗的纯吸收剂的量6、常用的吸收剂有和。
【答】水,碱金属钠、钾、铵或碱土金属钙、镁等的溶液7、防治S02污染的方法主要有清洁生产工艺、采用低硫燃料、、及等。
M g2+, S二酸,氨【答】燃料脱硫,燃料固硫,烟气脱硫8、湿式石灰/石灰石-石膏法存在结垢和堵塞问题,通过在吸收液中加入C a C l2、、、等添加剂可解决此问题。
【答】浆液的p H值,吸收温度,石灰石的粒度9、影响湿式石灰/石灰石-石膏法吸收效率的主要因素有,,,流体力学状态,控制溶液过饱和,吸收剂种类等。
【答】石灰/石灰石法,氧化镁法,钠碱法10、目前应用较多的脱硫方法有、、、氨吸收法、亚硫酸钠法、柠檬酸钠法等。
【答】催化还原法(选择性、非选择性),吸收法,吸附法11、吸附设备主要有、和三种类型。
【答】固定床吸附器,移动床吸附器,流化床吸附器12、影响吸附容量的因素有、、、和。
【答】吸附剂表面积、吸附剂的孔隙大小、孔径分布、分子极性、吸附剂分子上官能团性质13、吸附区高度的计算方法有法和法。
【答】穿透曲线法;希洛夫近似法14、希洛夫方程式为。
【答】x=K L-t015、进入催化燃烧装置的气体首先要除去粉尘、液滴等有害组分,其目的为。
【答】防止中毒16、催化剂的组成为、和。
【答】主活性组分;助催化剂;载体17、催化剂的性能主要指其、和。
环境空气质量保证手册

环境空气质量保证手册第一章:引言1.1目的本手册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关于环境空气质量保证的指导原则和最佳实践,以确保人们居住和工作的环境空气质量符合健康和安全标准。
1.2背景环境空气质量是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空气污染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因此,制定一份全面的环境空气质量保证手册对于确保人们的健康和环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第二章:环境空气质量评估2.1空气质量监测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定期监测关键污染物的浓度,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
根据监测结果,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
2.2污染源清单建立和更新污染源清单,详细记录各种污染源的类型、排放物种和数量。
通过识别和管理这些污染源,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第三章:空气质量管理3.1废气排放控制建立和执行废气排放标准,确保工业和商业活动的废气排放在合理范围内。
监测和审核废气排放,对不符合标准的进行惩罚和整改。
3.2车辆尾气控制制定和实施车辆尾气排放标准,并进行监测和检测以确保其符合规定。
鼓励使用清洁能源车辆和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
第四章:室内空气质量保护4.1建筑设计与施工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考虑室内空气质量保护的因素,包括通风系统、材料选择和室内装修。
确保室内空气流通良好,并减少有害物质的释放。
4.2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定期对办公楼、学校、医院等场所的室内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
如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例如增加通风、更换过滤器或净化空气。
第五章:公众参与和教育5.1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参与环境空气质量管理的决策过程。
提供信息和渠道,使公众能够了解和参与相关活动,如举办公开论坛、座谈会和公众教育活动。
5.2教育宣传通过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于环境空气质量问题的认识和意识。
加强环保知识的普及,培养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行动力。
第六章:紧急响应和灾难管理6.1紧急响应计划建立紧急响应计划,包括预警系统、监测设备和应急措施。
第七章 理想条件下空气污染物散布的模式处理

Q y2 z2 exp[( 2 2 )] 2 y 2 z u y z
y2 exp[ ( 2 )] 2 y u y z Q
Q y2 (z H )2 C exp[( 2 )]{exp[ ] 2 y 2 z2 2 u y z (z H )2 exp[ ]} 2 2 z
C( x, y, z) A( x)e
ay 2
e
bz 2
由正态分布的假设(1)写出下风向任意点(x、y、z)污染物平均浓度 分布的函数为:
1
2
4
5
3
6
高斯模式的坐标系和基本假设图示
C ( x, y, z ) Q C ( x, y, z ) u y z
≤4/≤4
5~7/≤4 ≥8/≤4
-2
-1 -1
-1
0 0
+1
+1 0
+2
+2 +1
+3
+3 +1
≥5/5~7
≥8/≥8
0
0
0
0
0
0
0
0
+1
0
由幅射等级和地面风速求稳定度
太 阳 辐 射 等 级
地面风速,m /s ≤1.9 +3 A +2 A~B +1 B 0 D -1 E -2 F
2~2.9
3~4.9 5~5.9
H dT 1 Q a 0.0098 u dz
H dT 5.50Q a 0.0098 dz
1 4 h 3 8
1 3 h
1 3
≤ ~ 1700
室内空气解决方案

室内空气解决方案
《室内空气解决方案》
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室内空气污染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令人担忧的是,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往往比室外空气更加集中,这对于居住在城市的人们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因此,如何解决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一个紧迫的任务。
为了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一些解决方案可以被采用。
首先,定期通风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有效手段。
通过开启窗户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可以有效地降低室内有害物质的浓度。
其次,人们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来过滤室内空气中的灰尘、花粉和有害气体。
空气净化器的使用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供一个清新健康的居住环境。
此外,人们还可以通过种植绿植来净化空气,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还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使得室内空气变得清新。
最后,减少室内污染源的排放也是解决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措施。
选择使用环保材料装修室内,减少使用化学清洁剂和化学物品,都可以减少室内污染源。
在现代城市中,室内空气污染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为了改善室内环境,人们需要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
通过定期通风,使用空气净化器,种植绿植和减少污染源的排放,可以有效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为人们提供一个清新健康的居住环境。
希望未来可以有更多的创新技术出现,为解决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 第七章

第七章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从污染气体中脱除二氧化硫等气态污染物的过程,是化工及有关行业中通用的单元操作过程。
这种单元操作的内容包括流体输送、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
其中质量传递过程主要采用气体吸收、吸附和催化操作。
第一节气体扩散气体的质量传递过程是借助于气体扩散过程来实现的。
扩散过程包括分子扩散和湍流扩散两种方式。
一、气体在气相中的扩散气态污染物通过惰性气体组分B的运动,可用A在B中的扩散系数D AB给出。
D AB与气体B通过气体A的扩散系数D BA相等,可由修正的吉里兰方程给出。
扩散系数是物质的特性常数之一,同一物质的扩散系数随介质的种类、温度、压强及浓度的不同而变化。
二、气体在液体中的扩散第二节气体吸收一、吸收机理气体吸收是溶质从气相传递到液相的相际间传质过程,对于吸收机理以双膜理论模型的应用较广。
把吸收过程简化为通过气液两层层流膜的分子扩散,通过此两层膜的分子扩散阻力就是吸收过程的总阻力。
吸收质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界面而被吸收剂吸收的量称之为吸收速率。
根据双膜理论,在稳态吸收操作中,从气相主体传递到界面吸收质的通量等于从界面传递到液相主体吸收质的通量,在界面上无吸收质积累和亏损。
吸收传质速率方程的一般表达式为:吸收速率=吸收推动力×吸收系数,或吸收速率=吸收推动力/吸收阻力。
吸收系数和吸收阻力互为倒数。
吸收速率方程表达式有多种,有气相分传质速率方程,液相分传质速率方程及总传质速率方程。
二、气液平衡1.气液相平衡关系式(1)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2)亨利定律(3)亨利定律式参数的换算2.吸收系数3.界面浓度(1)作图法(2)解析式三、物理吸收1.吸收操作线方程在吸收操作中,一般采用逆流连续操作,通过对逆流操作吸收塔进行物料衡算,可得出吸收操作线。
2.吸收剂用量与液气比设计吸收塔时,所处理的气体流量、进出塔气体溶质浓度均由设计任务而定,吸收剂的种类和入塔浓度由设计者选定,而吸收剂用量和出塔溶液中吸收质浓度需通过计算确定。
人因工程学 第7章 空气环境

机械工业出版社工业工程系列教材人因工程
16/66
V0
7.3.1空气污染物浓度的表示方法
(1)标准状态下质量体积混合表示法
用标准状态下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害物质的毫克数表 示,单位为mg/m3。 由于气体体积随温度、压力不同而变化,我国空气质量
6/66
7.1.3 金属粉尘
铅污染
铅是大气的重金属污染中毒性较大的一种。全世界现在每年铅 消费量的40%用于制造蓄电池,20%以烷基铅的形式加入汽油中 作防爆剂,12%用作建筑材料,6%用作电缆外套,5%用于制造弹 药,17%作其他用途。
据有关部门抽样检测,23种国产玩具中,7种玩具表面油漆中所 含可溶性铅超过国家允许值(250mg/kg)(GB 6675-2003《国家 玩具安全技术规范》)。另据有关部门检测,部分学校课桌椅黑 色油漆层中铅含量超过国际标准36.7倍,有的教科书彩色封面 超标达12倍。
12/66
7.2.2
车内空气污染主要来源及危害
有关新车内污染的调查结果
据深圳计量质量监测研究所随机对半年以内新车进行的一项
调查显示,70%左右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最高的车超过国家标 准10倍以上;而广州中科环境检测研究中心曾对2000辆汽车进行 过一项检测,结果显示,车内空气质量存在问题(甲醛、苯超标) 的占到了92.5%。
9/66
7.2.1 建筑物室内空气污染来源及其危害
(1)放射性物质
专家研究发现,放射性及一次大剂量及多次小剂量的放射线照射都 有致白血病作用。特别是一些高放射性的建筑材料,会对人体造成体内 和体外伤害。
(2)化学物质
《清新空气是个宝》的教案

《清新空气是个宝》的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空气清新的关注。
2. 激发学生对学习空气知识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注意空气的清新与污染。
2. 讨论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空气对我们生活有什么重要性呢?2. 学生分享观点。
3. 教师总结并引入空气清新的概念。
第二章:空气的组成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空气的基本组成。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各种气体成分的作用。
教学内容:1. 氮气的含量和作用。
2. 氧气的含量和作用。
3. 稀有气体的含量和作用。
4. 二氧化碳的含量和作用。
教学活动:2. 学生听讲并提问。
3. 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
第三章:空气污染及危害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
2. 学生能够认识到空气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教学内容:1. 空气污染的来源及其危害。
2. 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影响。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空气污染及其危害。
2. 学生听讲并提问。
3. 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
第四章:清新空气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清新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了解保护空气清新的方法。
教学内容:1. 清新空气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2. 保护空气清新的方法及其意义。
教学活动:2. 学生听讲并提问。
3. 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
第五章: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对空气清新的认识。
2. 学生能够学会保护空气清新的方法。
教学内容:1. 校园空气污染调查。
2. 保护空气清新的实际行动。
教学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校园空气污染调查。
2. 学生分享调查结果。
3.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保护空气清新的实际行动。
第六章:空气净化技术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空气净化的基本方法。
2. 学生能够认识到空气净化技术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空气净化的基本方法:过滤、吸附、消毒、光催化等。
2. 空气净化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须注意负效应:消耗氧气?释放废气?
空气净化 活性炭吸附气体污染物
光催化纳米材料TiO2 空气过滤去除悬浮颗粒物 空气离子化
常用于空 调系统
…………
1.3 空调通风系统的控制方法
空调系统设计改善措施:
1. 增加空调系统新风量;
稀释
2. 提高空调系统维护管理意识,随时更换 节流 系统设备;
在室内栽种一些花草,可有效降低 有害气体浓度。比如吸收甲醛的植物有 仙人掌、吊兰、扶郎花(又名非洲菊)、 金绿箩、无花观赏桦、芦荟、耳蕨、常 春藤、铁树、菊花等。
❖ 有些植物还可以作为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指示 物,例如:
贴梗海棠:在0.5ppm的臭氧中暴露半小时就会 有受害反应;
香石竹、番茄:在浓度为0.05~0.1ppm的乙烯 下几个小时,花萼就会发生异常现象。
过滤器过滤的放大
空气过滤的机理
截留效应
惯性效应
重力作用 静电效应
扩散效应
❖ 不同捕集机理的捕集 效率对不同粒径的尘 粒是不同的。
空气过滤的机理总结
❖ 截留效应:粒径小的粒子惯性小,粒子不脱离 流线。在沿流线运动时,可能接触到纤维表面 而被截留。
❖ 惯性效应:粒子在惯性作用下,脱离流线而碰 到纤维表面。
(应用广泛) (历史悠久) (越来越重视) (发展前景广阔)
3-15
2.2 空气过滤去除悬浮颗粒物
空气过滤:去除悬浮颗粒物
❖ 过滤器主要功能:处理 空气中的颗粒污染
❖ 常见误解:过滤器像筛 子一样,只有当悬浮在 空气中的颗粒粒径比滤 网的孔径大时才能被过 滤掉。其实,过滤器和 筛子的工作原理大相径 庭。
3. 加强室内气流组织的合理布局,使优质 节流 空气及时到达居住域;
工程处理: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 稀释
减少室外污染
堵源
主要措 施
污染源控制
堵源
清除过滤净化
节流
2. 空气净化方法和原理
❖ 通风换气或空气调节(稀释方法) ❖ 空气过滤 ❖ 吸附方法 ❖ 紫外灯杀菌 ❖ 纳米材料光催化 ❖ 臭氧消毒灭菌 ❖ 利用植物净化空气
绿色建筑与家具
建筑材料和家具的选购:天然石板
1、首先是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放射性指标, 一般红色,深红色的天然石材含有较高的 放射性元素
2、花岗岩的放射性要大大强于大理石;
3、天然石材的反光率也是一个重要的指 标。(以玻璃镜子的反光率为100%,反光率达到70% 以上的天然石材是上等天然石材。)
材料类别
浸渍高锰酸钾的氧化铝和活性炭对一些空气污染物吸附效果比较表
NO2 NO SO2 甲醛
H2S
甲苯
吸附量
(%)
浸渍高锰 1.56 2.85 8.07 4.12 11.1 1.27 酸钾的氧
化铝
活性炭 9.15 0.71 5.35 1.55 2.59 20.96
2.4 紫 外 灯 杀 菌 (Ultraviolet germicidal irradiation, UVGI)
2.1 通风换气或空气调节(稀释法)
解决途径
通风
自然通风:依靠自然风压、 热压作用进行通风
机械通风:利用风机等机械设备 进行通风
空调
传统方式:调节温湿度、流速、洁净度 新方式:空气成分、气味
自然通风
❖ 基本原理:只要建筑开口两侧存在压力差P, 就会有空气流过开口。流过的风速为:
= 2P= 2P
通风形式
❖ 利用植物对某些环境污染物进行检测是简单 而灵敏的。
在室内放一些植物有利室内环境的净化
❖ 一盆吊兰在8至10平方 米的房间内就相当于一 个空气净化器,它可在 24小时内,杀死房间里 80%的有害物质,吸收 86%的甲醛;能将火炉、 电器、塑料制品散发的 一氧化碳、过氧化氮吸 收殆尽。
吊兰
在室内放一些植物有利室内环境的净化
❖ 目前比较常用的吸附剂是活性炭。
活性炭
竹炭的吸附包
活性炭吸附
材料:硬质的植物和果核
原理:经过活化加工后,碳的内 部形成了极小的空隙,表面积很 大,1g的活性炭的有效表面积可 以达到1000m2, 具有极强的化 学吸附力,但对细菌、病毒无效。
性能:吸附量一般是其自身重量 的1/6—1/5,到了饱和状态就会 失效,需要更换,否则会造成二 次污染
中效过滤器
高效过滤器
高效袋式过滤器
几种常见过滤器的示意图
过滤器主要性能指标
❖ 过滤效率
单级过滤器的效率为:
n1 n2 (1 p)100%
n1
其中n1、n2分别为过滤器前后的粒 子浓度,
p=n2/n1称为穿透率。
2.3 活性炭吸附气体污染物
❖ 吸附是由于吸附质和吸附剂之间的范德华力而使吸附质 聚集到吸附剂表面的一种现象。
❖ 紫外光谱分为: UVC (100-280nm) UVB (280-320nm) UVA (320-400nm)
❖ 杀菌紫外灯波长一般在UVC波段,特别在 254nm附近。
不同方法空气净化效果比较
0.07次/h
2.6 臭氧杀菌消毒
臭氧,一种刺激性气体,是已知的最强的氧化 剂之一,其强氧化性、高效的消毒作用使其在 室内空气净化方面有着积极的贡献。
2.5 光催化降解VOCs
❖光催化材料:
TiO2 是一种N型半导体,有很强的氧化性和还 原性。在光化学反应中,以TiO2 作催化剂,在 太阳光尤其是紫外线的照射下,使得TiO2固体表 面生成空穴(h+)和电子(e-)。
❖治理原理:
紫外光照射下,TiO2固体表面生成空穴(h+) 和电子(e-)。带负电的电子与水中的氧原子结合 产生负氧离子,带正电的空穴与水结合产生氢氧 自由基,当有机物和部分无机物通过空气对流接 触到光触媒表面时,便会分别被负氧离子及氢氧 自由基吸附和分解,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利用这种反应,可有效分解室内空气中的细菌、 病毒、甲醛、苯、氨、TVOC等有害物,从而达 到净化空气的效果,同时也增加空气中的负氧离 子,提高了空气的品质。
臭氧的主要应用在于灭菌消毒,它可即刻氧 化细胞壁,直至穿透细胞壁与其体内的不饱和键 化合而杀死细菌,这种强的灭菌能力来源于其高 的还原电位。
常见的灭菌消毒物质的还原电位表
名称
分子式 标准电极电位 /V
臭氧
O3
高锰酸离子 MnO2 1.67
名称
二氧化氯 氯气
分子式 标准电极电位 /V
Fujishima A. , et al., Nature, 1972, 238(5338): 38-45.
导带
e-
O2
hv > Eg
TiO2
Eg = 3.2eV
O2- •
VOCs+• HO•
380nm 价带 e- h+
VOCs或H 2O
CO2 , H2O,etc
治理原理示意图
光催化降解VOCs及微生物原理图
在室内放一些植物有利室内环境的净化
❖ 龙舌兰:在10平方米左 右的房间内,可消灭70 %的苯、50%的甲醛和 24%的三氯乙烯。
甲醛单位面积去除(mg/m2)
自然通风
风压 热压 通风 通风
混合 机械 通风 通风
通风工程
3-12
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原理
热压:温差引起的空气密度 差导致建筑开口内外的压 差。
风压:室外气流绕流引起 建筑周围压力分布的不 同形成开口处的压差。
自然通风:利用自然的手段(风压、热压等)将室外空气不 经过空调处理就引入室内以达到维持室内空气舒适性的方法
第七章 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方法
1. 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方法概述
目标:Ci<Ci,标准
污染对人的影响
污染检测技术
污染源 控制
通风和气 流组织
空气 净化
堵源、节流、稀释
1.1 室内污染源的控制
使用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标准引用 改进和完善厨房的通风设施——用好厨房排气扇 良好的室内活动和化工产品慎用——避免污染源 正确选择建筑物基地 …………
芦荟
花谚说:“吊兰芦荟是强手,甲醛吓得躲着 走。在24小时照明的条件下,可以消灭1立方 米空气中所含的90%的甲醛。
在室内放一些植物有利室内环境的净化
❖ 常春藤:一盆常春藤能消灭 8至10平方米的房间内90% 的苯,能对付从室外带回来 的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甚 至可以吸纳连吸尘器都难以 吸到的灰尘。
紫外线杀菌灯
空气净化消毒器(循环风紫外线)
60m2的房间开机1小时即可
❖ 一般紫外灯安置在房间上部,不直接照射人, 空气受热源加热向上运动缓慢进入紫外辐照 区,受辐照后的空气再下降到房间的人员活 动区,在这一过程中,细菌和病毒会不断被 降低活性,直至灭杀。
❖ 紫外灯杀菌需要一定的作用时间,一般细菌 在受到紫外灯发出的辐射数分钟后才死亡。
UV灯(开关)
VOCs 微生物
光催化材料
降解甲醛反应过程:
氧化反应
TiO2 hv e h HCHO H2O 2h HCOOH 2H HCOOH 2h CO2 2H
还原反应 O2 4e 4H 2H2O
REPLAY
光源要求
❖ 一般在紫外光照射下VOCs才会发生光催化降解 ❖ 光催化反应器中采用的光源多为中压或低压汞灯。
❖
❖ 吸附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类。
❖
❖ 物理吸附属于一种表面现象,其主要特征为:
①吸附质和吸附剂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 ②对所吸附的气体选择性不强; ③吸附过程快,参与吸附的各相之间瞬间达到平衡; ④吸附剂与吸附质间吸附力不强,在条件改变时可脱附
❖ 吸附对于室内VOCs和其他污染 物是一种比较有效而又简单的消 除技术。
材料名称
可能释放的有害、有毒物质
板材及木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