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固体废物的填埋处理2015(12环科)学生版

合集下载

第3章 固体废物填埋处理技术

第3章  固体废物填埋处理技术
*
*
*
*
*
填 埋 工 艺
*
垃圾填埋系统的组成
1、防渗系统; 2、渗滤液收集系统; 3、渗滤液处理系统; 4、填埋气体收集系统: 5、填埋气体利用系统: 6、封场系统: 7、生态修复系统: 8、垃圾坝: 9、道路系统: 10、截洪、导洪系统: 11、其它辅助工程:供水、排水、供电等。
*
填 埋 场 的 类 型 及 特 点
水平防渗、易实现雨污分流、污水量小、有利于保护地下水。 滩涂 型:不会污染城市污水、污水处理费用低、易水平防渗、易实现雨污
分流、不利防止地下水污染、需对地进行加固
填埋场中废物的降解机理分: 好氧、准好氧和厌氧型填埋场。
*
填 埋 场 选 址 原 则 要 求
填埋场的规划设计
原则
1基 本 要 求
环境保护 1、填埋场防洪标准应符合:大型填埋场(库容大于500万m3)按50年一遇设

量符合城市给水排水设施规划
*
填埋操作:
铺散一层40~75cm的废物薄层,压实之后用一层厚15— 30cm的土壤覆盖、压实。废物层和土壤覆盖层共同构成一个
单元(填筑单元)具有同样高度的一系列相互衔接的填筑单
元构成一个升层。
完成的卫生土地填埋 场是由一个或多个升层组 成的。当土地填埋达到最 终的设计高度之后,再在 该填埋层之上覆盖 90~120cm的土壤,压实后 即得到一个完整的卫生土 地填埋场。
*
3 斜坡法
把固体废物直接撒在天然的斜坡上,经压实后用工作面 前直接可取的土壤进行覆盖,然后再压实,如此往复填埋即 为斜坡法。斜坡法实际上是沟槽法和面积法的结合。 优点:只需少量的挖掘工作,即可满足第二天覆盖废物对粘土材 料的需求量,不需另采取覆盖材料;此外,因废物堆积在初 始表面上,能更有效地利用填埋场的空间。

(完整版)固体废物填埋处置

(完整版)固体废物填埋处置
天然防渗是指在填埋场填埋库区,具有天然防渗层,其 隔水性能完全达到填埋场防渗要求,不需要采用人工合 成材料进行防渗。
采用天然防渗的填埋场场地一般位于粘土蕴藏丰富的地 区。
环境专业课: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垃圾层 保护层 土工布-分隔层
渗透系数≦1.0×10-7cm/s 场底及四壁衬里厚度≧2m
环境专业课: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2.2 填埋场防渗技术类型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CJJ 17-2001 ) 中要求:填埋场水平、垂直两个方向的渗透率均必须小 于1.0×10-7cm/s。
防渗方式有多种,一般分为:
天然防渗 人工防渗
防渗方式应根据当地天然防渗材料(粘土)的赋存状况 来确定。
2)国外填埋 场防渗层的结
构设计
环境专业课: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注:1 ft (英尺) = 0.3048 m = 304.8mm; 1 in(英寸) = 25.4 mm ; 1 mil (密耳) =1/1000 in = 0.025 mm
环境专业课: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复合防渗( A型): HDPE膜 + 天然粘土
2、 填埋作业应按地形、地质情况采用一种或两种以上 的作业法,包括平面作业法、斜坡作业法、沟填法等;
3、 填埋应实行单元、分层作业,每一单元及作业平台 的大小应按设计及现场设备、垃圾量、运输等实际条件 而定。填埋作业应定点倾卸、摊铺、压实。应以一日为 一小单元或每班次为一小单元,宜每日一覆盖;
环境专业课: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渗沥液导流层 厚度 ≧30cm 厚度 ≧ 1.5mm 钠基膨润土防水毯 型号 ≧ 4800g/m2 渗透系数≦ 1.0×10-9cm/s
保护膜作用 粘土厚度无要求 渗透系数≦ 1.0×10-5cm/s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全套教(学)案共享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全套教(学)案共享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案2010年6月 15 日市某高职第 1 次课 1~2 学时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市某高职第一节固体废物的概述一、固体废物的定义凡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通称为固体废物。

各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俗称废渣(residue),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那么称为垃圾(refuse)。

“固体废物〞实际上只是针对原所有者而言。

在任何生产或生活过程中,所有者对原料、商品或消费品,往往仅利用了其中某些有效比分,而对于原所有者不再具有使用价值的大多数固体废物中仍含有其他生产行业中需要的成分,经过一定的技术环节,可以转变为有关行业的生产原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

可见,固体废物的概念随时、空的变迁而具有相对性。

提倡资源的社会再循环,目的是充分利用资源,增加社会与经济效益,减少废物处置的数量,以利社会开展。

二、固体废物的分类1.工业固体废物2.矿业固体废物3.城市固体废物4.农业固体废物5.放射性固体废物6.有害固体废物三、固体废物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固体废物固然有可资源化的一面,但其对人类环境的危害是严重的,且是多方面的,在某些领域甚至超过废水与废气。

其危害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万面:〔一〕占据大量土地由于大量固体废物的产生与积累,已有大片土地被堆占。

随着时间的延续,固体废物的堆积量还将不断的增加。

这对人口众多、可耕地面积较少的我国而言,将是极大威胁。

〔二〕污染土壤与水体、危害人类键康固体废物是多种污染物的集合体,在大量露天堆置条件下,经长期降水的淋溶、地表径流的渗沥,其中各类污染物质随水流扩散至土壤、地下水与地表水源中,通过食物链与饮用水危害人体安康。

并可导致土地盐碱化等危害。

〔三〕污染大气、影响环境卫生固体废物在自然环境中堆置,可通过气象作用产生的飞尘微生物作用产生的恶臭、以及化学反响产生的有害气体等污染大气。

此外,废物的堆置亦为蚊、蝇与寄生虫的滋生提供了有利的场所,有导致传染疾病的潜在威胁。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填埋第二节课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填埋第二节课
对较近的填埋场 周边抽气沟渠:常用于深度小于8m,周边为天然土壤
填埋气体收集井
垂直抽气井:(最普遍) 图8-22 P265
抽气井影响半径:应现场实验确定,在缺少实验的情 况下,影响半径通常采用45m
抽气井间距:按抽气井影响半径相互重叠原则选定 深度大,有人工膜覆盖层的填埋场:45~60m 粘土或天然土壤为覆盖层的填埋场:间距小于前者 抽气井深度:抽气井应穿过80~90%的垃圾厚度
X=
GS1
X=
Y=
Y=
sw
X=
Y=
X=
Y=
X=
Y=
X=
Y=
X= Y=
X=
X=
Y=
Y=
GS3
X=
Y=
X=
Y=3197 UW4
X=
Y=
GS4
X=
X=
Y=
Y=
GS2
UW3
X= Y=
UW2
X= Y=
UW1 UW5
X=
X= Y=
Y=
X= Y=3197 UW4
GS4
X=
Y=
X= Y=
X= Y=
X=
X=
Y=
X=
Y=
1 气体特征产物:主要是CO2,还有水和氨、氢气
过渡阶段
氧气逐渐耗尽,厌氧条件开始形成并逐步发展 11111
酸化阶段
✓产生大量有机酸和氢气 ✓CO2浓度升高 ✓渗滤液pH降至5以下 ✓渗滤液中BOD、COD、电导率(含盐量)显著上升 ✓渗滤液中重金属含量较高 ✓气体特征产物: 主要是CO2、少量H2、CH4
增加地下水的硬度和矿化度
LFG地下横向移动
4、填埋气体的收集与控制 被动集气系统 主动集气系统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某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大学论文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某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大学论文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河南城建学院2016年1月7日2016-2017年城市固废处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及目的1、任务:完成某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

2、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设计的一般方法,锻炼学生工程制图能力,巩固教学中所学知识,并学会将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二、设计规模查所在凤凰县城或者附近县城人口;平均垃圾产量0.75kg/d;人口增长率5%。

三、设计条件1、凤凰县主要气象特征值如下。

1)气温平均气温15.9℃,极端最低气温-10.7℃,极端最高气温39.6℃。

2)降水(6-8月份降雨量占全年的44.3%)年平均降水量1308.1毫米,最大降雨量166.3毫米,最低降雨量为107.1毫米。

3)蒸发量年平均蒸发量为1495.9毫米4)风向风速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2、填埋场渗滤液必须经过处理,出水水质必须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的一级标准,紧挨填埋场有水、电源及公路。

3、凤凰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地形图。

摘要垃圾处理的最佳方式是综合处理,由于城市垃圾处理方式和技术的选择受垃圾成分、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结构、自然条件及传统习惯因素的影响,因而每个城市的选择可能各不相同,没有统一和固定的模式。

在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方式中,填埋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从全球来看,填埋大约占到70%左右,在各发达国家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加拿大1989年卫生填埋处置量占82%;1991年英国、意大利年卫生填埋处置量占其总处置量的90%美国处置量为72%,西班牙处置量为75%,德国1993年卫生填埋处置量占73%。

美国联邦环保局(USEPA)和很多州都已详细制定关于填埋场选址、设计、施工、运行、水气监测、环境美化,封闭性监测以及维护年限的法规[2]。

而在我国,由于经济技术水平等的原因,填埋所占的比例更高,达到90%以上。

固体废物的填埋处置 ppt课件

固体废物的填埋处置  ppt课件




(4)处置方法要尽量简便、经济,既要符合现有的经济水准 和环保要求,也要考虑长远的环境效益。
ppt课件
4
三、处置方法的分类和特点


(一)按照屏障不同分
1.天然屏障隔离处置:利用自然界已有的地质构造和特殊地 质环境所形成的屏障,也可以是各种圈层之间本身存在的对 污染的阻滞作用。 2.人工屏障隔离处置:隔离的界面由人为设置,如使用废物 容器、废物预稳定化、人工防渗工程等。 在实际工作中,二者常常同时被采用,以实现对有毒有害 物质的有效隔离。
ppt课件 11



4 、气象条件 一般应选择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环境,要避开 高寒山区选址。选择背风的地点作填埋场,尽量让风朝着填埋 作业的方向吹。

5 、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应全面掌握填埋区的地质、水文地 质条件,避免或减少浸出液对该地区地下水源的污染。一般要 求地下水位尽量低,距底层填埋物至少有1.5m。 6 、环境条件 填埋场要尽量避开居民区,要适当远离城市, 并尽量选建在城市的下风向。
ppt课件
10
(二)填埋场地的选择

1、确定填埋场的面积 根据垃圾的来源、种类、性质和 数量确定场地的规模,要有足够的面积,满足 10~20 年的 服务区垃圾的填埋。 2 、运输距离 其长短对今后处置系统的整体运行有着 决定性的意义,既不能太远又不能对环境造成影响。同时 要交通便利。 3 、土质与地形条件 底层土壤要求有较好的抗渗能力, 防止渗出液污染地下水。场区有覆盖的粘土,以降低运输 费用、增加填埋容量。土质应且易于压实,防渗能力强。 地形:要有较强的泄水能力便于施工操作及各项管理。天 然泄水漏斗及溶沟、溶槽等洼地不宜选作填埋场。

ppt课件

2015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之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

2015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之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

2015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之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2K316000 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1、泥质防水层施工技术核心是掺加膨润土的拌合土层施工技术。

2、施工程序:(1)审查施工队伍的资质:相应的资质、作业能力、业绩、工作经验、合同履约情况(2)膨润土进货质量:采用材料招标方法选择供货商,核验产品出厂三证(合格证、说明书、试验报告单);进场抽检复试或见证取样(3)膨润土掺加量的确定(4)拌合均匀度,含水量及碾压压实度(5)质量检验:检验项目包括压实度试验和渗水试验两项。

4、土工合成材料膨润土垫(GCL)施工GCL 主要用于密封和防渗,必须在平整的土地上进行;不能在有水地面下雨施工。

大面积铺设时应采用搭接形式,搭接缝应用膨润土防水浆封闭。

破损之处采用撒膨润土或者加铺 GCL 方法修补。

GCL 在坡面于地面拐角处防水垫应设置附加层,先铺设 500mm 宽沿拐角两面各250mm 后,再铺大面积防水垫。

每天防水垫操作后要逐缝、逐点、逐层检验。

5、采用 HDPE 防渗膜技术的核心是 HDPE 膜的施工质量。

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①.HDPE 膜的产品质量(料)②.专业队伍的资质和水平(人)③.使用机具的有效性(机)④.工序验收的严肃性(法)⑤.施工季节的合理性(环)。

6、施工顺序:验收素土保护层→制定铺膜区域顺序→分区铺膜粘接模缝→分区检验及时返修→进行工序检验达标7、控制要点:(1)证(队伍资质、人员上岗资格)、(2)料的质量:HDPE 膜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关键,应采用招标方式选择供货商;审核三证(产品合格证、产品说明书、产品试验检验报告单)。

特别要严格检验产品的外观质量和产品的均匀度、厚度、韧性和强度,组织产品复验和见证取样检验。

(3)机具设备的有效性(4)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5)施工场地及季节:HDPE 膜不得在冬季施工。

学信教育专业培训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二级消防工程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培训、CPMP、中级职称、学历证书、员级证书等项目;学信教育地址,紫荆山路与商城路交叉路口华林新时代广场13楼。

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课后答案及解析

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课后答案及解析

第1章绪论1.概念解释: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质。

固体废物处理:将固体废物转化为便于运输、贮存、利用或最终处置的过程。

固体废物处置:将已无回收价值或确定不能再利用的固体废物长期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场所或设施而不再取回,从而与生物圈相隔离的技术措施。

城市生活垃圾:指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视作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危险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主要特征有:毒性、腐蚀性、传染性、反应性、易燃易爆性。

资源化:指采取各种管理和技术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质和能源,作为新的原料或者能源投入使用。

无害化:指通过适当的技术对废物进行处理,使其不对环境产生污染,不致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减量化:指通过实施适当的技术减少固体废物的容积。

其中,前者的实施主要在于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从生产源头控制固体废物的产生;后者则包括分选、压缩、焚烧等方法,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和利用,从而达到减少固体废物容量的目的。

巴塞尔公约:正式名称为《控制危险废料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1989年3月22日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瑞士巴塞尔召开的世界环境保护会议上通过,1992年5月正式生效。

由序言、29项条款和6个附件组成,旨在遏止越境转移危险废料,特别是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和转移危险废料。

2.略述固体废物分类方法。

按照《固体法》中的相关划定,通常将固体废物分为以下三大类。

①工业固体废物:指来自各工业生产部门的生产和加工过程及流通中所产生的废渣、粉尘、污泥、废屑等。

②城市生活垃圾:也称城市固体废物,主要指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视作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 固体废物的土地填埋处置
一 土地填埋处置的概述
二 卫生土地填埋的概述
三 填埋工艺 四 场底防渗系统 五 渗滤液的产生与控制 六 填埋气体的产生与控制 七 填埋场的封场
一 土地填埋处置的概述
1 概念
土地填埋(landfill):
从传统的堆放和填地处置发展起来的一项最终处置技术, 不是单纯的堆、填、埋,而是一种按照工程理论和土工标准, 对固体废物进行有控管理的综合性科学工程方法。 优点:工艺简单,成本低,适用多种固体废弃物。
2)对HDPE膜铺设要求:
平坦、无皱折、搭接尽量减少焊缝、边坡与底部交界处 布设焊缝、接缝平行于斜坡面,基础底部膜避开垂直穿孔管 道、边坡膜要锚固(矩形槽覆土锚固法)。 3)对HDPE复合衬层下垫层(保护层)的要求: 采用天人防渗材料(黏土),黏土层厚度0.6~1.0m, 黏土层压实度不低于90%,下垫层不含直径大于0.5cm的颗 粒物、不脱水、开裂,施放化学除莠剂。
4)单HDPE复合衬层的结构设计:
边坡黏土层厚度比底层大10%(边坡防渗比底层难), 底部黏土层(保护层)厚度0.6~1.0m,排水层(砂/砾石) 厚度大于30cm,边坡坡度1:3,底部坡度2~4%。
5)HDPE双衬层的结构设计: 上层HDPE膜0.6~2.0mm,基底HDPE膜1.0~1.5mm, 底部黏土层(保护层)小于等于100cm(边坡100cm),排 水层30cm,过滤层15cm,边坡1:3,底坡2~4%。
卫生土地填埋剖面图
(1)好氧式填埋:高温堆肥 减少填埋过程中垃圾降解所产生的水分,进而 减少渗滤液的污染。 高温,灭菌。 结构复杂,施工困难,造价高。
(2)准好氧式填埋
(3)厌氧式填埋 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施工费用低,同时可回收 沼气。
2 场地的选择
选择原则:1)防止污染的环境安全原则;
2)经济合理原则;
1)覆土和填埋垃圾之比为1:4或1:3。
2)填埋后废物的压实密度为500-700kg/m3。 3)场地的容量: 一般填埋场应满足10年垃圾填埋容量的 要求;而大型填埋场应不少于20年。
一年中需要进行卫生填埋的固体废物体积可按下式计算:
4 填埋操作 操作步骤 将卸车后的垃圾摊开、撒匀 主要设备
推土机
(5)调节池
对渗滤液进行水质和水量的调节。
五 渗滤液的产生与控制
1 渗滤液的产生
(1)降水 渗滤液 的主要 来源
(2)地表径流
(3)垃圾含水 (4)地下水
渗滤液产生量的预测
(1)水量平衡法(理论计算法)ຫໍສະໝຸດ 卫 生 土 地 填 埋 场
渗滤液年产生量的数学表达式:
Q=P+D+G+W-E
P D G
E
Q W
5 渗滤液收集系统
包括:导流层、收集沟、多孔收集管、集水池、提升多孔 管、潜水泵和调节池。
(1) 导流层
指填埋场底一系列坡度的阶地,厚度不小于300mm, 由卵石(无,用碎石)铺设而成。目的是将全场的渗滤 液顺利地导入收集沟内地渗滤液收集管内。
(2)收集沟 设置于导流层的最低标高处,并贯穿整个场底,尽量 设置成直管,中间不出现弯折点。位于场底中轴线上的 为主沟,在主沟上依间距30-50m设置支沟。收集沟中填 充卵石或碎石 。
(4)根据垃圾产生量进行类比分析 渗滤液产生量与垃圾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比 例关系,一般在0.2~1.1之间。 垃圾量小,降雨大的地区,取高值。 垃圾量大,降雨小的地区,取低值。
2 渗滤液的组成及特征
常见元素和离子:Cd、Mg、Fe、Na、
NH3、CO32-、SO42-、Cl-等
组 微量金属:Mn、Cr、Pb等 成 有机物:以COD、BOD来计量 微生物:细菌、大肠杆菌
缺点:
(1)容量限制:一般以20年为设计标准,可以通过分选延 长使用寿命。 (2)二次污染:浸出液污染地下水,有机物产生气体。
2 分类
山间填埋 填埋 地形 特征 峡谷填埋 填埋场地 水文气象 条件 干式填埋 湿式填埋
平地填埋
废矿坑填埋 厌氧性填埋 好氧性填埋 准好氧性填埋
干式、湿式混合填埋
填埋场 的状态
双复合衬层防渗系统:综合了单复合和双层防渗系统的优 点,具有抗损坏能力强、坚固性好、防渗效果好等优点, 但造价较高。用于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
人工防渗衬层的设计:
1)对HDPE 膜性能要求:
密度0.95g/cm3,熔流指数0.05~0.3g/10min,碳黑添加量 2~3%,膜厚0.5~2.5mm,渗透系数小于10-12 cm/s。
压实机
压实垃圾
挖掘机
铲运机
摊平并压实每日覆盖土和中间覆盖土 目前采用可重复利用的塑 料膜替代日覆盖土
封场,复育
三 填埋工艺(以生活垃圾为例)

场底防渗系统—固废填埋场最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在填埋场底部和周边铺设低渗透性材料建立衬 层系统以阻隔填埋气体和渗滤液进入周围的土壤和水体 产生污染,并防止地下水和地表水进入填埋场,有效控 制渗滤液产生量。
3 渗滤液的控制对策 (1)渗滤液产生量的控制 (2)渗滤液的收集排放系统设置 (3)渗滤液的处理与最终处置
(1)渗滤液产生量的控制
1)入场垃圾含水率的控制
垃圾含水率<30% 降低垃圾中有机物含量(分离作堆肥)
雨水流路
雨水沟
2)地表水渗入的控制
涵洞
雨水储存塘
增加覆盖层的贮排水作用
3)地下水浸入的控制
封场后有相当面积的土地可以开发利用
3 场地的设计
(1)填埋总体设计思路
(2) 场地设计主要考虑因素: 1)场地的面积和容量 2)地下水保护系统 3)气体的产生及控制
场地的面积和容量: 卫生土地填埋场地的面积和容量与城市的人口数量、 垃圾的产率、固体废物填埋的高度、垃圾与覆盖材料量之 比以及填埋后的压实密度有关。 常用的设计参数:
1 场地处理
铺设防渗膜前进行场地平整和石块等坚硬物的清除 。
其中:山坡开挖与平整宜与膜的分期铺设同步,边 坡坡度一般取1:3,平整开挖顺序为先上后下。
2 填埋场防渗材料
(1)天然防渗材料:黏土、亚黏土、彭润土等 ——天然防渗层 (2)人工合成有机材料(柔性膜):塑料卷材、橡
胶、沥青涂层等,最重要的是高密度聚乙烯
膜等),将渗滤液阻隔于填埋场中,同时液防止外部的地 下水和地表水进入填埋场中。 不同组合形成单层、双层、单复合、双复合防渗系统
单层衬层防渗系统:只能用在抗损坏性低的条件下;
单复合衬层防渗系统:典型结构为柔性膜(上层)+黏土 矿物层(下层),防渗效果优于双层衬层;
双层衬层防渗系统:用于混合型填埋场,即生活垃圾与危 险废物共同处置的填埋场;
天然防渗 人工防渗:复合衬层防渗
(2)渗滤液的收排系统设置 作用:保证在填埋场预设寿命期限内正常运行,收集并 将渗滤液排至场外指定地点,避免渗滤液在填埋场底部蓄积。
渗滤 液蓄 积引 起的 问题
(HDPE)。 ——人工单/双层防渗层
3 场底防渗系统(从上到下)
过滤层——保护排水层,过滤掉渗滤液中的悬浮物和其
他故态、半固态物质;
排水层(包括渗滤液收集系统)——及时将渗滤液排出,
减轻防渗层压力,减少渗滤液外渗的可能性;
保护层——保护防渗层,防止其受外界影响而被破坏;
防渗层——通过铺设渗透性低的材料(改性黏土、柔性
污染物
代表浓度X 30,000 20,000 500 2,000
范围 (0.01~3)X (0.01~2)X (0.01~1.5)X (0.05~1.5)X
渗滤液水质 填埋场中废物的分解过程 阶段Ⅰ:好氧分解阶段; 阶段Ⅱ:液化及产酸阶段; 阶段Ⅲ:甲烷增长阶段;
COD BOD NH4+-N Cl-
(4)气候条件
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环境,避免高寒区
(5)环境条件
尽量避开居民区,适当远离城市,尽量选建在城市的下风向。
(6)运输距离要适中
一般要求在保证其它条件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运输距离尽量短, 以减少处置的成本。 交通方便,具有能够在各种条件下运输的全天候公路。
(7)考虑迹地的开发利用
迹地——完成填埋作业后的地盘。
卫生土地填埋(城市生活垃圾) 对 象
安全土地填埋(危险废物)
二 卫生土地填埋(Sanitary Landfill)的概述 1 概念
Sanitary landfills are sites where waste is isolated from the environment until it is safe 卫生土地填埋: “利用工程手段,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防止 渗滤液及有害气体对水体和大气的污染,并将垃圾 压实减容最小,填埋占地面积最小。在每天操作结 束或每隔一定时间用土覆盖,使整个过程对公共卫 生安全及环境均无危害”的一种土地处理技术。
3)工程合理原则 ; 4)政策法规原则(符合城市发展规划)
选择步骤:预选——初选——定点。
考虑的因素: (1)合理确定有效填埋面积 满足10年以上服务区内垃圾的填埋量
一般生活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年限以15-25年为宜
(2)土质条件与地形特点
底层土壤的防渗能力强
覆盖土壤易取,易压实,防渗能力强 地形要便于施工,避开洼地,泄水能力强 (3)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位尽量低,距底层填埋物至少有1.5m 最佳场址选在封闭的流域内
每天将运到填埋场的固体废物在限定的区域内铺散成4075cm的薄层,然后压实以减少废物的体积,并在每天操作之后用 一层厚15-30cm的土壤覆盖、压实。
固体废物层和土壤覆盖层共同构成一个单元,即填筑单元 (cell)。具有同样高度的一系列相互衔接的填筑单元构成一个 升层(lift)。 完整的卫生土地填埋场是由一个或多个升层组成的。当土地 填埋达到最终的设计高度之后,再在该填埋层之上覆盖一层90120cm的土壤,压实后得到一个完整的卫生土地填埋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