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和实训精品文档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践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用协议,以及网络应用的实现方法和技术。

重点是掌握网络配置和故障排除的方法,了解网络性能测试方法和工具,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网络问题的能力。

2. 实验内容2.1 熟悉常用网络配置和管理工具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多种常用的网络配置和管理工具,如Wireshark、Ping、Traceroute等,在实践中了解其特点和用途,并学会如何使用它们解决网络问题。

2.2 熟悉网络通信协议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是网络通信的基础和关键。

在实验中,我们学习了TCP/IP协议族的体系结构、常用协议和数据包结构,深入理解协议的作用和机制,以便更好地应用协议解决网络问题。

2.3 设计和实现网络应用网络应用开发是计算机网络实践的重点之一。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设计和实现了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和客户端,并掌握了网络应用开发中常用的技术和工具,如Http协议、Socket编程、HTML等。

2.4 网络性能测试和故障排查网络性能测试和故障排查是网络运维的核心任务之一。

在实验中,我们了解了主要的网络性能测试和故障排查方法和工具,如Ping、Traceroute、Wireshark、Netstat等,熟悉了它们的应用场景和用法,提高了网络故障排查和维护的能力。

3.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从理论、实践两方面深入了解了计算机网络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和应用,提高了我们的技能和能力,掌握了以下关键实验步骤:3.1 熟悉网络配置和管理工具,如Wireshark、Ping、Traceroute等,并掌握其使用方法和特点。

3.2 了解TCP/IP协议族的体系结构、常用协议和数据包结构,深入理解协议的作用和机制。

3.3 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和客户端,并掌握了网络应用开发中常用的技术和工具,如Http协议、Socket编程、HTML等。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1、熟悉微机的各个部件;2、掌握将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的方法和步骤;3、掌握每个部件的安装方法;4、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5、熟悉并掌握DOS操作系统的使用;6、掌握文件、目录、路径等概念;7、掌握常用虚拟机软件的安装和使用;8、熟悉并掌握虚拟机上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及使用;9、掌握使用启动U盘的制作和U盘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方法;10、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配置和优化方法。

二、实验内容1.将微机的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2.调试机器,使其正常工作;3.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

4.安装及使用虚拟机软件;5.安装WINDOWS7操作系统;6.常用DOS命令的使用;7.学会制作启动U盘和使用方法;8.WINDOWS7的基本操作;9.操作系统的基本设置和优化。

三、实验步骤(参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结合实验过程中做的具体内容,完成此项内容的撰写)四、思考与总结(写实验的心得体会等)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2windows平台逻辑层数据恢复一、实验目的:通过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误格式化的硬盘或者其他设备进行数据恢复,通过实验了解windows平台逻辑层误格式化数据恢复原理,能够深入理解并掌握数据恢复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这些软件对存储设备设备进行数据恢复。

二、实验要求: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电脑磁盘或者自己的U盘中的删除的数据文件进行恢复,对各种文件进行多次尝试,音频文件、系统文件、文档文件等,对简单删除和格式化的磁盘文件分别恢复,并检查和验证恢复结果,分析两个软件的数据恢复功能差异与优势,进一步熟悉存储介质数据修复和恢复方法及过程,提高自身的对存储介质逻辑层恢复技能。

三、实验环境和设备:(1)Windows _P 或Windows 20__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综合设计实训报告

计算机网综合设计实训报告

综合设计实训报告一目录及实训安排1.1目录一目录及实训安排 11.1目录 11.2 实训要求 3 二拓扑及总体规划 52.1.环境背景: 52.2.详细规划配置步骤: 5 三详细配置如下:103.1 Router1配置103.2 Router2配置123.3 Router3配置133.4 Router4配置153.5 Router5配置(运营商)173.6 Router6配置173.7 SW1配置183.8 SW2配置21 四功能连通测试234.1.PC与运营商路由之间ping连通测试234.2.内网WEB服务功能测试244.3.测试PC1和PC1远程管理S1 26 五知识点汇总275.1.交换机的telnet远程登录配置275.2.单臂路由305.3.非等价负载均衡315.4.NAT 35 六心得371.2 实训要求1 根据实训的目的、要求认真准备。

不迟到、不早退;严守课堂纪律;听从指导教师的指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设计任务。

每天向指导教师通报当日所做内容的进度及成果。

2 积极思维、认真操作、独立完成、遇到困难向指导教师提问,坚决杜绝抄袭他人成果的行为。

3 在上机操作过程中,不许玩游戏、聊天、嬉笑以及做其它与实训无关的事情。

4 自觉保持实验室环境,实验结束后将自己座位周围的废弃物带走。

每日两次按组清扫实验室内的卫生。

实验过程中,严禁在实验室中吃任何食品,如若发现有在实验室中吃东西者在完成当天的设计任务后,清扫实验室卫生一天。

5 未经指导教师允许不得擅自拆、挪计算机,试验结束后经指导教师检查完设备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6 每位学生要在每天实训结束前向组长提交一份实训工作日志,再由组长制作一份该小组每天的工作日志。

7 学生在答辩时以小组为单位,组长首先进行系统总体介绍,之后每位同学都要结合自己的分工讲解自己所做的部分。

8 严格执行实习进程安排。

9 明确实习目的,端正实习态度,虚心向实习单位的营销人员学习。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实验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实验实验报告
大学
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
实验报告
2011至2012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
学号学生Βιβλιοθήκη 名年级专业教学班号
1
实验地点
实验时间
2011年4月27日第9节至第10节
主讲教师
辅导教师
主要内容:制作网线,用单交换机组建网络,用2台或以上的交换机组建网络,配置IP地址,调通网络。
制作双绞线:双绞线有两种接法:EIA/TIA 568B标准和EIA/TIA568A标准。
省略实验三组建服务器客户机模式网络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实验四web服务器配置与管理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10实验五dhcp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11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12实验六dns域名服务的配置与管理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13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14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15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16实验七ftp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17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18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19实验十认识h3c设备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20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21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22实验十一登录设备console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23telnet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24实验十三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25实验十六bgp实验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26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27实验十七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28实验十八l2tpvpn的配置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29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30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31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32lns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33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34
T568A线序
1 2 3 4 5 6 7 8
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T568B线序
1 2 3 4 5 6 7 8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习中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验操作,旨在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协议和技术,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的包括:1、熟悉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各层协议的工作原理。

2、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方法,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3、学会使用网络工具进行网络性能测试和故障诊断。

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素养。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进行,实验室配备了以下设备和软件:1、计算机若干台,安装了 Windows 操作系统和相关网络工具软件。

2、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

3、网络线缆、跳线等连接设备。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捕获与分析1、打开网络协议分析软件 Wireshark。

2、将计算机连接到以太网中,启动捕获功能。

3、在网络中进行一些数据传输操作,如访问网站、发送文件等。

4、停止捕获,对捕获到的以太网帧进行分析,包括帧的格式、源地址、目的地址、类型字段等。

实验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1、连接交换机和计算机,通过控制台端口进行配置。

2、设置交换机的主机名、管理密码。

3、划分 VLAN,并将端口分配到不同的 VLAN 中。

4、测试不同 VLAN 之间的通信情况。

实验三:路由器的基本配置1、连接路由器和计算机,通过控制台端口或Telnet 方式进行配置。

2、设置路由器的接口 IP 地址、子网掩码。

3、配置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如 RIP 或 OSPF)。

4、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实验四:网络性能测试1、使用 Ping 命令测试网络的延迟和丢包率。

2、利用 Tracert 命令跟踪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3、使用网络带宽测试工具测试网络的带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一结果与分析通过对捕获到的以太网帧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帧的结构,包括前导码、目的地址、源地址、类型字段、数据字段和帧校验序列等。

网络综合性实验

网络综合性实验

计算机学院实验报告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名称综合性实验专业软件工程班级成员嘉应学院计算机学院2013年 12月 19 日一、实验目的1、了解VLAN 原理;2、学会使用各种多层交换设备进行VLAN 的划分;3、理解VLAN 之间路由的原理和实现方法;4、掌握在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设置静态路由的方法。

二、应用环境第一个实验室的IP 地址段是192.168.2.0/24,第二个实验室的IP 地址段是192.168.2.0/24,第三个实验室的IP 地址段是192.168.3.0/24,第四个实验室的IP地址段是192.168.4.0/24,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上配置的网关地址使用的IP地址为192.168.10.0/24网段。

三、实验设备1、DCRS-5650交换机2台;2、DCR-2626路由哭2台;3、PC 机4 台4、直通网线若干,交叉线一条。

四、实验拓扑在路由器和交换机之间、交换机和PC机之间采用直通双绞线,在路由器之间的连接采用交叉线进行连接。

五、实验要求1、5650(左10085)VLAN划分如下:2、5650(右10086)VLAN划分如下:实验要求在上述拓扑结构图中的交换机和路由器上配置静态路由表,实现在任意一台PC机都能PING通其他的PC机,而且也能PING通交换机和路由器上任意网关。

五、实验过程1、设置交换机vlan(1)设置交换机A vlan配置静态IP验证:PC1 ping PC2验证成功。

(2)设置交换机B vlan配置静态IP验证:验证成功。

(3)设置DCR-2626路由器A静态IP(4)设置DCR-2626路由器B静态IP(5)交换机A配置静态路由验证配置:全部配置如下:(6)交换机B配置静态路由,全部配置如下:(7)路由器A配置静态路由(8)路由器B配置静态路由(9)验证所有配置PC 端口 PC 端口结果PC1 A:0/0/1 PC3 B:0/0/1 通PC1 A:0/0/1 PC4 B:0/0/5 通PC2 A:0/0/5 PC3 B:0/0/1 通PC2 A:0/0/5 PC4 B:0/0/5 通PC3 A:0/0/1 PC1 B:0/0/1 通PC3 A:0/0/1 PC2 B:0/0/5 通PC4 A:0/0/5 PC1 B:0/0/1 通PC4 A:0/0/5 PC2 B:0/0/5 通例如:六、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对交换机的基本操作,让我知道了交换机的工作原理,通过实验学习了计算机PC的MAC地址的由来,通过对超级终端的设置,输入各种命令,清楚的了解了PC计算机的很多知识,比如它的操作系统版本网络配置等等。

国家开放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六 计算机网络综合性实验)

国家开放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六 计算机网络综合性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时间:参加人员:一、实验名称:实验六计算机网络综合性实验;二、实验内容1. 任意捕获一个数据包,分析其数据链路层格式、网络层格式和传输层格式,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分层概念的理解。

2. 地址解析协议(ARP)是LAN 环境中最重要的协议之一。

ARP 允许你的网络上使用的设备自动将物理(MAC)地址映射为IP 地址,因此需要对ARP 有很详细的了解,并清楚它是怎样工作的。

3. 传输控制协议(TCP)是互联网上最常用的协议,TCP 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很多互联网服务,比如HTTP、FTP、SMTP 和Telnet,都要依靠TCP 来传输数据。

另外,很多传统的LAN 程序,比如文件传输和SQL 也都要使用TCP 协议。

三、实验步骤1.捕获报文基本分析实验(1)打开SnifferPro程序后,选择Capture(捕获)→Start(开始),或者使用F10键,或者是工具栏上的开始箭头。

图1 SnifferPro软件界面(2)一小段时间过后,再次进入Capture(捕获)菜单,然后选择Stop(停止)或者按下F10键,还可以使用工具栏。

(3)按F9键来执行“停止并显示”的功能,或者可以进入Capture(捕获)菜单,选择“停止并显示”。

(4)停止捕获后,在对话框最下角增加了一组窗口卷标,包括高级、解码、矩阵、主机表单、协议分布和统计信息。

(5)选择解码卷标,可以看到SnifferPro缓冲器中的所有实际“数据”。

分析该卷标结构及其内容。

2.捕获并分析地址解析协议(ARP)(1)选择“捕获”→“定义过滤器”。

(2)在“定义过滤器”中,选择“文件”→“新建”。

(3)将这个文件命名为ARP,单击OK,然后单击“完成”。

(4)现在选择“高级”,从协议列表中选择ARP。

(5)单击OK,关闭定义过滤器窗口。

已经定义了过滤器,可以按F10来捕获流量。

(6)输入arp-dIP来清除默认网关上的ap,这个命令中的IP是你的默认网关IP地址,然后Ping你的默认网关。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5篇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5篇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5篇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 (1) ××大学校园网解决方案一、需求分析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在网上宣传自己和获取Internet网上的教育资源。

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计算机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满足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

系统总体设计将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体现系统的技术先进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冗余性。

本着为学校着想,合理使用建设资金,使系统经济可行。

具体包括下以几个方面:1、内网络能够高速访问FTP服务器现在或上传文件实现资源共享功能,实现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划分不同的权限,限制不同类型的用户只能访问特定的服务资源。

可以下载和上传资料文件,访问速度可以对指定的用户进行级别的划分。

2、建设Web服务器对外实现信息发布,对内实现教学教务管理。

网站发布学校新闻、通知、学校的活动等相关内容。

实现学生能够在网上进行成绩查询、网上报名、网上评教等功能;以及教师的信息查询、教学数据上传等。

3、建设邮件服务器以满足校园内部之间和内、外网这间的大量邮件传输的需求。

4、实现内网划分多个VLAN,实现校园内不同校区,不同楼宇,不同楼层的多客户接入。

5、内部实现PC间实现高速互访,同时可以访问互联网。

网络内同一IP段内的PC机可以通过网上邻居实现高速互访,传送资料文件等,解决不同楼宇,不同楼层之间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送数据费时、费力的问题。

6、内部用户的QoS管理,实现用户的分级管理功能,对用户下载和上传做相应的带宽限制。

对校园网络中的流量实现有效控制,对校园内的重要数据量可靠、稳定的传输如:语音、视频会议等的延迟和阻塞的敏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章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与实训
2.实验与实训内容安排说明 本章实验与实训内容分为网络设计部分、网络系 统(主要以Windows 2000为基础)的安装与配置、网络安 全、计算机网络应用和网络综合应用等五部分,每个 部分由若干实验构成一个实训整体。整个实验与实训 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网络各个方面的理论知识,参考教 学学时为16~48小时。以下每一个实训的时间为4~8 小时,由若干实验组成,每个实验的参考学时为1~2 小时。各实验可单独做,也可将几个实验组成一个实 训,集中安排时间做。
第9章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与实训
(3) 按照计算机网络的相关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完成 实验与实训课题,以便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与施工、 网络系统安装和配置的几个重要环节。
(4) 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对计算机网 络中各个环节的配置更熟练,为学生从业打下良好的 基础。
(5) 培养学生分工协作的团队精神。
第9章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与实训
(2) 找一台工作在第二层的网络交换机,根据说明 书,将其通过电缆与计算机的串口连接起来,通过 Windows的超级终端模式配置交换机,或者将交换机 通 过 以 太 网 接 口 与 配 置 的 计 算 机 使 用 TCP/IP 协 议 以 Web方式进行配置,或者将交换机通过以太网接口与 配置的计算机通过TCP/IP协议以Telnet方式进行配置。 熟悉配置界面,同时配置各个端口的接通与断开(根据 交换机的配置支持方式决定)。
实验一 绘图软件的使用与网络拓扑结构的绘制 1.实验目的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尤其是用它 绘制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图形。 2.实验要求 (1) 学习从Windows系统的界面中裁制网络系统界面。 (2) 学习使用Photoshop或Ulead Photo Impact软件处理 图片。 (3) 学习使用Visio 2000软件绘制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图形。
(5) 做此实验前,请准备好相关软件,参考这些软 件的技术手册,写好实验方案。
(6) 实验过程中,注意记录实验步骤。 (7) 写出实验报告。
第9章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与实训
实验三 Windows 98 对等网的安装与配置 1.实验目的 要求学生掌握Windows 98/ME/XP对等网络的安装与配
(3) 取带有RJ-45接口的网卡,观看网卡结构并将其 安装到计算机中,接上刚才制作的双绞线,以直接连 接和通过集线器连接两种方式连接网络。
第9章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与实训
(4) 在计算机的DOS模式和Windows 98模式下,通 过网卡自带的驱动程序测试网卡的各种参数和网络通 断状态(参见4.6.1节网络硬件与软件测试部分)。
第9章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与实训
(4) 每三个同学一组,使用三台计算机和一台打印 机(也可不用),通过支持VLAN的网络交换机连网,同 时配置交换机。要求实现计算机1、计算机2与计算机3 直接通信,要求计算机1与计算机2之间不能直接通信, 这些计算机都能使用打印机。
(5) 做此实验前,请准备好相关设备和软件,参考 这些设备的技术手册,写好实验方案。
第9章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与实训
(4) 做此实验前,请准备好相关软件,参考这些软 件的技术手册,写好实验方案。
(5) 实验过程中,注意记录实验步骤。 (6) 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二 构建简单的以太网 1.实验目的 要求学生掌握双绞线的制作、网络适配器的安装 与配置、网络硬件的测试等方法,掌握简单的计算机 网络设计、施工和测试方法。
第9章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与实训
3.实验内容 (1) 请参照4.6.1节叙述的方式在Windows 98系统中安 装网卡并配置各种网络参数。 (2) 要求两个学生一组,各自使用计算机在Windows 98模式下配置文件共享,相互传送文件。 (3) 要求两个学生一组(也可整个实验室使用一台网络 打印机),在一台计算机上安装网络打印机,其他计算机 通过配置使用网络打印机。
第9章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与实训
(6) 安装网络系统软件。 (7) 安装网卡驱动程序和配置网卡参数。 (8) 安装和绑定网络协议。 (9) 安装和配置网络服务。 (10) 做此实验前,请准备好相关软件,参考这些 软件的技术手册,写好实验方案。 (11) 实验过程中,注意记录实验步骤。 (12) 写出实验报告。
(6) 实验过程中,注意记录实验步骤。 (7) 写出实验报告。
第9章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与实训
9.3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实训
本实训主要要求学生在已构架的以太网的基础上 安装Windows 2000系统,使其成为办公室网络模型。 在 如 图 9-1 所 示 的 拓 扑 结 构 的 基 础 上 , 服 务 器 安 装 Windows 2000 Server 版 本 , 工 作 站 使 用 DOS 、 Windows 98/2000/XP;服务器上安装网络打印机为整 个网络共享,同时配置和管理网络服务器,使之为整 个网络服务。
第9章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与实训
通过本实训应使学生掌握Windows 2000服务器和工作 站的安装与配置、共享资源与网络打印机的安装与管理以 及Windows 2000服务器的管理等。本实例分五个实验:
(1) Windows 2000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 (2) DOS工作站、Windows工作站的安装与配置。 (3) Windows 2000服务器Active Directory的配置与用户 账号的管理。 (4) Windows 2000共享资源的管理与配置。 (5) Windows 2000网络打印机的安装、管理与配置。
第9章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与实训
2.实验要求 (1) 学习利用串口、交换机的配置端口、TCP/IP和 Telnet等模式配置网络交换机。 (2) 学习利用串口、交换机的配置端口、TCP/IP和 Telnet等模式配置路由器。 (3) 学习用网络交换机、路由器设计网络。 (4) 用网络交换机的VLAN设计和配置网络。 3.实验内容 (1) 仔细阅读3.3.5、3.5.3、3.6、4.2.1和4.2.2节的内 容,学习用网络交换机、路由器设计计算机网络。
第9章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与实训
第9章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与实训
9.1 实验与实训说明 9.2 计算机网络设计实训 9.3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实训 9.4 计算机网络安全实训 9.5 计算机网络应用实训 9.6* Windows 2000网络的综合应用实训
第9章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与实训
9.1 实验与实训说明
1.实训目的 在本章实训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以解决实际问题 为主线,进行相关的实际网络工程设计、网络系统的安 装与配置、网络安全与系统防范措施配置、计算机网络 应用与综合应用。
第9章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与实训
设置本章实训的主要目的是: (1) 在实践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在计算机网 络课程中学到的知识,更加深入掌握计算机网络工程 的设计与施工、网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技术,了解网 络系统所采取的安全措施、网络系统漏洞、黑客技术 和防范措施等相关技术,同时有利于学生掌握计算机 网络理论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 指导学生掌握获取信息的手段,以解决其在计 算机网络实验与实训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点,从而提 高自学能力。
第9章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与实训
3.实验内容 (1) 取 1 m 左 右 双 绞 线 一 根 和 两 个 水 晶 头 , 按 EIA568B标准方式(参见4.6.1节网络施工步骤部分)制作 网线,并用测试工具测试是否接通。
(2) 取1 m左右双绞线一根和两个水晶头,一端按 EIA568A标准,另一端按EIA568B标准(参见4.1.1节两 台计算机用双绞线直接连接部分)制作网线,并用测试 工具测试是否接通。

第9章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与实训
9.2 计算机网络设计实训
本节的实训内容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以太网,其 拓扑结构如图9-1所示,包含三台计算机,一台打印机, 若干网络设备和双绞线,分四个实验完成。
通过本实训应使学生掌握网线制作、连接与测试,常 用以太网的设备配置、组网方法及以太网工程的实施标准 知识,具体实验包括:
第9章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与实训
2.实验要求 (1) 熟悉10Base-T以太网的网卡、线缆、水晶头、 集线器等网络硬件设备。 (2) 学会制作双绞线。 (3) 了解以太网的工作原理及网卡、集线器的工作 原理。 (4) 掌握以太网的网卡中断号IRQ和I/O口地址的设 置。 (5) 掌握以太网中网线、网卡接通状态的测试方 法。
第9章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与实训
(3) 找一台网络路由器,根据说明书,将其通过电 缆与计算机的串口连接起来,通过Windows的超级终 端模式配置路由器,或者将路由器通过以太网接口与 配置的计算机使用TCP/IP协议以Web方式进行配置, 或者将路由器通过以太网接口与配置的计算机使用 TCP/IP协议以Telnet方式进行配置。熟悉配置界面,同 时配置各个端口的接通与断开(根据路由器的配置支持 方式决定)。
第9章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与实训
3.实验内容 (1) 请 参 照 5.2 节 所 讲 的 方 式 在 计 算 机 中 安 装 Windows 2000服务器。 (2) 启动网络系统安装程序。 (3) 为服务器、工作组或域模式取一个名字。 (4) 装入磁盘硬盘系统的驱动程序。 (5) 给 网 络 系 统 分 配 硬 盘 分 区 , Windows NT/2000/2019要求建立FAT/FAT32或NTFS分区。(要求 至少要建一个NTFS分区。)
第9章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与实训
3.实验内容 (1) 在一台安装Windows 98或Windows 2000系统的计算 机上安装Visio 2000和Photoshop或Ulead Photo Impact软件。 (2) 从计算机系统中裁制一些Windows界面图形,通过 Photoshop或Ulead Photo Impact软件处理裁制的图片,转换 成24 bit真彩、256色灰度的 .jpg等各种格式的图片。 (3) 用Visio绘制图9-1所示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图,同 时用Visio绘制直线、曲线、方形、圆形,学习输入中文以 及转换各种图像格式等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