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 答案 第九章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各章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1-1 (1) SOW; (2) 300 V、25V,200V、75V; (3) R=12.50, R3=1000, R4=37.5021-2 V =8.S V, V =8.S V, V =0.S V, V =-12V, V =-19V, V =21.S V U =8V, U =12.5,A mB D 'AB B CU =-27.S VDA1-3 Li=204 V, E=205 V1-4 (1) V A=lOO V ,V=99V ,V c=97V ,V0=7V ,V E=S V ,V F=l V ,U A F=99V ,U c E=92V ,U8E=94V,8U BF=98V, u cA=-3 V; (2) V c=90V, V B=92V, V A=93V, V E=-2V, V F=-6V, V G=-7V, U A F=99V, u c E=92V, U B E=94V, U BF=98V, U C A =-3 V1-5 R=806.70, 1=0.27A1-6 1=4A ,11 =llA ,l2=19A1-7 (a) U=6V, (b) U=24 V, (c) R=SO, (d) 1=23.SA1-8 (1) i6=-1A; (2) u4=10V ,u6=3 V; (3) Pl =-2W发出,P2=6W吸收,P3=16W吸收,P4=-lOW发出,PS=-7W发出,PG=-3W发出1-9 l=lA, U5=134V, R=7.801-10 S断开:UAB=-4.SV, UA0=-12V, UB0=-7.2V; S闭合:12 V, 12 V, 0 V1-12 UAB=llV / 12=0.SA / 13=4.SA / R3=2.401-13 R1 =19.88k0, R2=20 kO1-14 RPl=11.110, RP2=1000第2章习题参考答案2-1 2.40, SA2-2 (1) 4V ,2V ,1 V; (2) 40mA ,20mA ,lOmA 2-3 1.50 ,2A ,1/3A2-4 60 I 3602-5 2A, lA2-6 lA2-7 2A2-8 lOA2-9 l1=1.4A, l2=1.6A, l3=0.2A2-10 11=OA I l2=-3A I p l =OW I P2=-l8W2-11 11 =-lA, l2=-2A I E3=10V2-12 11=6A, l2=-3A I l3=3A2-13 11 =2A, l2=1A ,l3=1A ,14 =2A, l5=1A2-14 URL =30V I 11=2.SA I l2=-35A I I L =7.SA2-15 U ab=6V, 11=1.SA, 12=-lA, 13=0.SA2-16 11 =6A, l2=-3A I l3=3A2-17 1=4/SA, l2=-3/4A ,l3=2A ,14=31/20A ,l5=-11/4A12-18 1=0.SA I l2=-0.25A12-19 l=1A32-20 1=-lA52-21 (1) l=0A, U ab=O V; (2) l5=1A, U ab=llV。
电路分析课后习题第9章答案

b
题9-6图
(ωM ) 2 M2 = jωL1 + = jω ( L1 − ) jωL2 L2 M2 0.0144 则L = L1 − = 0.1 − = 0.064 H L2 0.4
9-7
图所示的变压器电路,原边接电源电压, 题9-7图所示的变压器电路,原边接电源电压,副边接负 载电阻。求原边电流和通过互感耦合传送到副边回路的功率。 载电阻。求原边电流和通过互感耦合传送到副边回路的功率。 • 已知 U S = 10∠0°V R1 = 30Ω ωL1 = 40Ω ωL2 = 120Ω ɺ ɺ R2 = 10Ω ωM = 30Ω R1 I 1 I2
•
•
图所示电路, 9-3 题9-3图所示电路,求电路中的电流
•
I 1 和 I 2 。已知
ω = 100rad / s,U s = 10∠0°V , R1 = 10Ω, L1 = 40mH ,
R2 = 6Ω, L2 = 50mH , M = 4 H .
R1 ɺ I1 ɺ I2 L2
+ _
ɺ US
L1
n 5 = 400 × 5 = 2000Ω
2
得等效初级电路如图所示
U 1 ≈ 20∠0°V
•
ɺ = 20U • ɺ 由U 1 2 U 2 = 1∠0°V
9-12 在题9-12图所示电路中,负载阻抗ZL=(6-j8) 在题9 12图所示电路中,负载阻抗 图所示电路中 为了与内阻为1k 的信号源匹配,试求变压器的变比 的信号源匹配, 为了与内阻为 • 为多少? 时负载获得的功率。 为多少?并求 U S = 2时负载获得的功率。 V
M
R2
题9-3图
列两个网孔 方程如下所 示:
数字电路与系统分析第九章习题答案

9.3 习题答案9.1 在ROM中,什么是“字数”,什么是“位数”?如何标注存储器的容量?解:地址译码器的输出线称作字线,字数表示字线的个数;存储矩阵的输出线称作位线(数据线)。
位数表示位线的个数。
字线和位线的每个交叉占处有—个存储单元。
因此存储容量用“字数×位数”表示。
9.2 固定ROM、PROM、EPROM、E2PROM之间有何异同?解:固定ROM、PROM、EPROM、E2PROM都是只读存储器,它们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相同,都是由地址译码器、存储矩阵和输出电路构成,当地址译码器选中某一个字后,该字的若干位同时由输出电路输出,存储矩阵由M个字、每个字N位的存储单元构成。
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存储单元的写入和擦除方式不同。
固定ROM出厂时结构数据已经固定,用户不能更改,适于存储大批量生产的程序和数据,常被集成到微控制器中作为程序存储器;PROM可由用户写入数据,但只能一次性写入,之后不能更改。
适于存储中、小批量生产的程序和数据;EPROM数据可通过紫外线擦除,重新写入。
可擦除数百次,写入一个字节需50ms。
适用于开发研制阶段存储数据和程序,并可经常修改;E2PROM数据可通过电擦除,因此在工作时间可随时擦写。
可擦除数10~1000万次,写入一个字节需20ms。
适合于信息量不大,经常要改写,掉电后仍保存的场合。
9.3 试用ROM阵列图实现下列一组多输出逻辑函数F1(A,B,C)=⎺AB+A⎺B+BCF2(A,B,C)=∑m(3,4,5,7)F3(A,B,C)=⎺A⎺B⎺C+⎺A⎺BC+⎺ABC+AB⎺C+ABC解:将F1 ,F2 ,F3都用最小项表达式表示:F1(A,B,C)=⎺AB+A⎺B+BC=∑m(2,3,4,5,7)F2(A,B,C)=∑m(3,4,5,7)F3(A,B,C)=⎺A⎺B⎺C+⎺A⎺BC+⎺ABC+AB⎺C+ABC=∑m(0,1,3,6,7)ROM的阵列图如下图:9.4 用适当规模PROM 设计2位全加器,输入被加数及加数分别为a 2a 1和b 2b 1,低位来的进位是CI ,输出本位和∑2∑1以及向高位的进位C O2。
电路理论基础(陈希有)习题答案第九章

2f C 2 C1
所以
C
答案 9.8 解:(1)根据题意,电路发生谐振时,存在下列关系:
1 / LC 10 4 rad/s I U / R 1A U LI 10V L
解得
R 0.1 L 1 mH C 10 F
品质因数 U 10 Q L 100 U 0.1 (2) I (j C ) 10 10 90 V 10 90 V U C 即有 uC 10 2 cos( t 90)V
不随频率变化得 R1 R2 R ,式(1)简化为
1
LC ( jL 1 jC ) 2 R L C R ( jL 1 jC ) R Z ( j ) 2 R LC R L C R( jL 1 jC ) R ( jL 1 jC ) R 由 Z ( j ) 为实数得: LC LC L 2 R , R2 R R C 故当 R1 R2 L C 时端口电流与端口电压的波形相似, 此时 Z ( j ) L C 。 答案 9.4 解: RC 并联的等效阻抗 R / jC R Z RC R 1/ jC 1 jRC Z RC /U H ( j ) U 2 1 jL Z RC R 1 2 R jL(1 jRC ) 1 LC jL / R 幅频特性 1 H ( j ) (1 2 LC ) 2 (L / R) 2
| Z ( j ) |
1 0.7
( )
O 1 2 3 4
/ c
45
1 2 3 (b) 4
O
/ c
90
(c)
答案 9.3 解:等效输入阻抗 R j L R jC Z ( j ) 1 2 R1 j L R2 j C
电路分析习题(第九章)答案

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计算下列各题,并说明电路的性质。
(1)??,55,30100==Ω+=∠=••P I j Z V U(2)???,1653,153000===-∠-=∠=••P X R A I V U(3)???,5,301000300====∠-=-••P X R A e I V U j在如图所示的各电路图中,除A 0和V 0外,其余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在图上都已标出(都是正弦量的有效值),试求电流表A 0或电压表V 0的读数。
在RLC 串联电路中,已知,Ω=50R ,mH L 60=,F C μ100=s rad /1000=ω,V U C ︒∠=010&,试求:(1)电路的阻抗Z ;(2)电流•I 和电压•U 、•L U 及有功功率P 、Q 、S ;(3)绘电压、电流相量图。
在图示电路中,V )30314sin(23600+=t u ,R 1=32,R 2=60,X 1=48,X 2=80。
求总电流i ,总有功功率P 及总功率因数。
I.I .I .U .R R j j 1212XX 1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51A I =,252A I =,110V U =,5Ω=R ,2L X R =试求,I ,C X L X 2R 及。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i u V U A I I 与,100,1021===同相,试求L C X X R I 及,,。
单相交流电路如图所示,已知ο&60401∠=U V ,Ω=5C X ,Ω==4L X R 。
求:(1)电流I &及电压2U &、U &;(2)电路的P 、Q 、S 。
图示电路中,并联负载Z 1、Z 2的电流分别为I 1=10 A ,I 2=20 A ,其功率因数分别为)0(6.0cos ),0(8.0cos 222111>==<==ϕϕλϕϕλ,端电压U =100 V ,ω=1000 rad/s 。
电工技术(第四版高教版)思考题及习题解答:第九章 继电-接触器控制 席时达 编.doc

第九章继电-接触器控制思考题解答9-1-1一个复合按钮的动合触点和动断触点有可能同时闭合或同时断开吗?[答]由教材图9-1-5复合按钮的结构可知,当按钮被按下,动触片移动时,是先断开动断触点,后接通动合触点的,在动触片移动的过程中有一段很短的时间内动断触点和动合触点是同时断开的;当松开按钮时,是动合触点先复位断开,然后动断触点再复位闭合,中间也有一段很短的时间内动断触点和动合触点是同时断开的。
所以复合按钮的动断触点和动合触点只可能同时断开,而不可能同时闭合。
9-2-1 能否直接用按钮来控制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主电路的通/断?为什么?[答]不能,理由有二:1.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主电路有三根电线,需用三只按钮同步控制,显然不合适;2. 按钮触点的允许通过电流一般不超过5A,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一般都超过此值,起动电流则更大。
9-2-2 在图9-1的电动机起、停控制控制电路中已装有接触器KM,为什么还要装一个隔离开关QS?它们的作用有何不同?图9-1[答] 接触器KM是控制电动机起、停的电器,而刀开关QS是隔离开关,它的作用是在检修时隔离电源以保安全,两者不能互相替代。
9-2-3 在图9-1中,如果将隔离开关QS下面的三个熔断器改接到隔离器上面的电源线上是否合适?为什么?[答]通常熔断器安装在刀开关的下方,是为了在更换熔丝时便于与电源隔离以确保安全,如果将刀开关下面的三个熔断器改接到刀开关上面的电源线上,则在更换熔丝时将带电操作,因此从安全方面考虑是不合适的。
9-2-4 按图9-1所示的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停控制电路接好线,通电操作时如果出现以下两种情况,试分析问题可能出在哪部分:(1) 按下起动按钮SBst ,接触器KM已经动作,但电动机不转或转得很慢并发出嗡嗡声;(2)当电动机已经起动后,松开起动按钮SBst ,电动机不能继续运转。
[答] (1) 按下起动按钮SBst,接触器KM已经动作,说明控制电路正常,但电动机不转或转得很慢并发出嗡嗡声.,说明三相电动机未通电或处于单相运行状态,可见问题出在主电路,可能是主电路中未接控制电路一相(图9-1中的L1相)的熔断器熔断,或是主电路中某处线路未接好或接触不良。
电路分析基础章后习题答案及解析(第四版)

第1章习题解析一.填空题:1.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三个部分组成。
2.电力系统中,电路的功能是对发电厂发出的电能进行传输、分配和转换。
3. 电阻元件只具有单一耗能的电特性,电感元件只具有建立磁场储存磁能的电特性,电容元件只具有建立电场储存电能的电特性,它们都是理想电路元件。
4. 电路理论中,由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电路图称为与其相对应的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
5. 电位的高低正负与参考点有关,是相对的量;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其大小仅取决于电路中两点电位的差值,与参考点无关,是绝对的量6.串联电阻越多,串联等效电阻的数值越大,并联电阻越多,并联等效电阻的数值越小。
7.反映元件本身电压、电流约束关系的是欧姆定律;反映电路中任一结点上各电流之间约束关系的是KCL定律;反映电路中任一回路中各电压之间约束关系的是KVL定律。
8.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负载电阻等于电源内阻。
9.电桥的平衡条件是:对臂电阻的乘积相等。
10.在没有独立源作用的电路中,受控源是无源元件;在受独立源产生的电量控制下,受控源是有源元件。
二.判断说法的正确与错误:1.电力系统的特点是高电压、大电流,电子技术电路的特点是低电压,小电流。
(错)2.理想电阻、理想电感和理想电容是电阻器、电感线圈和电容器的理想化和近似。
(对)3. 当实际电压源的内阻能视为零时,可按理想电压源处理。
(对)4.电压和电流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电量,因此它们都是矢量。
(错)5.压源模型处于开路状态时,其开路电压数值与它内部理想电压源的数值相等。
(对)6.电功率大的用电器,其消耗的电功也一定比电功率小的用电器多。
(错)7.两个电路等效,说明它们对其内部作用效果完全相同。
(错)8.对电路中的任意结点而言,流入结点的电流与流出该结点的电流必定相同。
(对)9.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仅适用于闭合回路中各电压之间的约束关系。
(错)10.当电桥电路中对臂电阻的乘积相等时,则该电桥电路的桥支路上电流必为零。
电路基础第9章部分习题答案

第九章 三相电路(部分习题参考答案)9.1 A m cos 2u U t ω=,,C m cos(2120)u U t ω=−oB m cos(2240)u U t ω=−o9.2 相电压为198V ,相电流为6.10A 9.3 220VAXU &BYUU &AYU &9.4440VU &U &AX&ACU &9.5 (1)ϕ2=120°,ϕ3= −120°;(2) A'B'45A I =o&,B'C'165A I =o&,C'A'75A I =−o&;(3) A 15A I =o&,B 135A I =o&,C105A I =−o& 9.6 (1) ,,; A'N'2053.13V U =∠−o &B'N'20173.13V U =∠−o &C'N'2066.87V U =∠o & (2) ,, AB 34.623.13V U =∠−o &BC 34.6143.13V U =∠−o &CA34.696.87V U =∠o &9.7 , ; A 15.8337.7A I =∠−o &A N202.80.96V U ′′=∠o & , ; B 15.83157.7A I =∠−o &B N202.8119.04V U ′′=∠−o &C 15.8382.3A I =∠o &, C N202.8120.96V U ′′=∠o &9.8 ,,; A 28.1739.8A I =∠−o &B 28.17159.8A I =∠−o &C28.1780.2A I =∠o &A B 16.269.8A I ′′=∠−o &,,; B C 16.26129.8A I ′′=∠−o &C A 16.26110.2A I ′′=∠o &A B312.328.86A U′′=∠o &,, B C312.391.14A U ′′=∠−o &C A312.3148.86A U ′′=∠o &9.9110V9.10 (a) 电流表读数为0, (b) 电流表读数为220A 9.11 l I =9.12 1()R C L += 9.13 电流表A 1的读数为0.591A ,电流表A 2的读数为0.318A , 电流表A 3的读数为0.318A ,电流表A 0的读数为0.364A9.14 (1),(2)A B ''4cos15 3.86A I I ==≈o A '2A I =,B 'I =9.15 ,电源连接方式改变不会影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