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图形初步认识
2023中考九年级数学分类讲解 - 第七讲 图形初步认识(含答案)(全国通用版)

第七讲 图形初步认识专项一 点、线、面、角知识清单1. 两个基本事实:(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 线段的中点:如图1,B 是线段AC 的中点,则AB=BC= .图1 图23. 线段的和与差:如图2,在线段AC 上取一点B ,则AB+BC= ;AB=AC- ;BC= .4. 角的定义:具有 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几何图形叫做角,角也可以看作是一条射线绕其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几何图形.5. 1周角= º,1平角= º,1直角= º;1º= ′,1′= ″.6. 如果两个角之和等于 ,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互余);如果两个角之和等于 ,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互补).同角(或等角)的余角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 . 考点例析例1 互不重合的A ,B ,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已知AC =2a +1,BC =a +4,AB =3a ,这三点的位置关系是( ) A. 点A 在B ,C 两点之间 B. 点B 在A ,C 两点之间 C. 点C 在A ,B 两点之间D. 无法确定分析:分三种情况讨论:①点A 在B ,C 之间;②点B 在A ,C 之间;③点C 在A ,B 之间.再根据a>0判断. 例2 已知∠α=25°30′,则它的余角为( ) A. 25°30′B. 64°30′C. 74°30′D. 154°30′分析:根据“互为余角的两个角之和为90 º”直接计算即可. 跟踪训练1. 如图,已知四条线段a ,b ,c ,d 中的一条与挡板另一侧的线段m 在同一直线上,请借助直尺判断该线段是( ) A. aB. bC. cD. d① ②第1题图 第2题图第4题图2. 小光准备从A 地去往B 地,打开导航、显示两地距离为37.7 km ,但导航提供的三条可选路线长分别为45 km ,50 km ,51 km (如图).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 )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 垂线段最短C.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D.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 已知线段AB =4,在直线AB 上作线段BC ,使得BC =2.若D 是线段AC 的中点,则线段AD 的长为( ) A. 1B. 3C. 1或3D. 2或34.七巧板起源于我国先秦时期,古算书《周髀算经》中有关于正方形的分割术,经历代演变而成七巧板,如图①所ABC ABC示.19世纪传到国外,被称为“唐图”(意为“来自中国的拼图”),图②是由边长为4的正方形分割制作的七巧板拼摆而成的“叶问蹬”图,则图中抬起的“腿”(即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 3B. 72C. 2D.525.74°19′30″=°.6.若∠A=34°,则∠A的补角的度数是.专项二相交线知识清单1. 对顶角定义:两角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举例:如图,∠1与∠3,∠2与∠4,∠5与,∠6与∠8.性质:对顶角.2. 三线八角(如图)同位角:∠1与∠5,∠2与,∠3与∠7,∠4与.内错角:∠2与∠8,∠3与.同旁内角:∠2与∠5,∠3与.3. 垂线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它们的交点叫做.性质:①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②垂线段最短.考点例析例 1 如图1,AB与CD相交于点O,OE是∠AOC的平分线,且OC恰好平分∠EOB,则∠AOD的度数是.图1 图2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AOE=∠COE,∠COE=∠BOC,利用∠AOE+∠COE+∠BOC=180°求得∠BOC的度数,再由对顶角相等求得∠AOD的度数.例2 如图2,设P是直线l外一点,PQ⊥l,垂足为Q,T是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T,则()A. PT≥2PQB. PT≤2PQC. PT≥PQD. PT≤PQ分析:根据垂线段最短即可得到结论.跟踪训练1. 如图,与∠1是内错角的是()A. ∠2B. ∠3C. ∠4D. ∠5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2. 如图,直线a ,b 相交于点O ,∠1=110°,则∠2的度数是( ) A. 70°B. 90°C. 110°D. 130°3. 如图,下列两个角是同旁内角的是( ) A. ∠1与∠2B. ∠1与∠3C. ∠1与∠4D. ∠2与∠44. 如图,点O 在直线AB 上,OC ⊥OD .若∠AOC =120°,则∠BOD 的度数为( ) A. 30°B. 40°C. 50°D. 60°专项三 平行线知识清单1. 定义:在同一平面内, 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2. 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 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推论:如果a ∥b ,c ∥a ,那么 .3. 性质与判定:考点例析例1 如图1,直线l 1∥l 2,直线l 3交l 1于点A ,交l 2于点B ,过点B 的直线l 4交l 1于点C .若∠3=50°,∠1+∠2+∠3=240°,则∠4的度数是( ) A. 80°B. 70°C. 60°D. 50°图1 图2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1+∠3=180°,从而得到∠2的度数,再求得∠3+∠2的度数.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到∠4对顶角的度数,从而得到∠4的度数.例2 (鞍山)如图2,直线a ∥b ,将一个含30°角的三角尺按图中所示的位置放置.若∠1=24°,则∠2的度数为( ) A. 120°B. 136°C. 144°D. 156°分析:过60°角的顶点作c ∥a ,如图所示.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先求出∠4的度数,进而求得∠3的度数.再由“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得∠2的度数.归纳:将三角尺放在平行线中,三角尺中各内角的度数是隐含条件,结合平行线的性质,把所求角度转化为已知角同旁内角__________ 两直线平行 判定性质 内错角____________ 两直线平行 判定 性质 同位角____________ 两直线平行 判定 性质度或隐含角度的和或差.跟踪训练1. 某同学的作业如下框:如图,已知直线l1,l2,l3,l4.若∠1=∠2,则∠3=∠4.请完成下面的说理过程.解:已知∠1=∠2,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l1∥l2.再根据(※),得∠3=∠4.第1题图其中※处填的依据是()A.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 如图,AM∥BN,∠ACB=90°,∠MAC=35°,则∠CBN的度数是()A. 35°B. 45°C. 55°D. 65°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3. 如图,AB∥CD,∠1=45°,∠2=35°,则∠3的度数为()A. 55°B. 75°C. 80°D. 105°4. 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和直尺如图放置.若∠1=146°33′,则∠2的度数为()A. 64°27′B. 63°27′C. 64°33′D. 63°33′5. 将一副三角尺如图所示摆放,则∥,理由是.第5题图6. 如图,AB∥CD,∠B=∠D,直线EF与AD,BC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E,F,求证:∠DEF=∠F.第6题图专项四线段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知识清单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相等.判定: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该线段的上.2. 角平分线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引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判定:角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上.考点例析例1如图1,在△ABC中,AC=4,∠A=60°,∠B=45°,边BC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D,连接CD,则AB的长为.图1 图2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B=DC,进而可得∠DCB=∠B.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到∠ADC=90°.由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D,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DC,进而求得AB.归纳:有线段垂直平分线就有等腰三角形,这样不仅有两组相等线段,还有两组相等的角,一组垂直关系.例2 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A=90°,AD=3,BC=5,对角线BD平分∠ABC,则△BCD的面积为()A. 8 B. 7.5 C. 15 D. 无法确定分析:过点D作DE⊥BC于点E,如图2所示.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E=DA=3,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跟踪训练1.如图,在△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于点D,E,连接AE.若AE=4,EC=2,则BC的长是()A. 2B. 4C. 6D. 8第1题图第2题图2.如图,DE是△ABC的边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边AB,BC于点D,E,且AB=9,AC=6,则△ACD的周长是()A. 10.5B. 12C. 15D. 183.如图,在□ABCD中,AD=4,对角线BD=8,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12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E,F,作直线EF,交对角线BD于点G,连接GA,GA恰好垂直于边AD,则GA的长是()A. 2 B. 3 C. 4 D. 5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4. 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若∠B=90°,BD D到AC的距离是.5. 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点D,DE⊥AB,垂足为E.若BC=4,DE=1.6,则BD的长为.6.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CAB,DE⊥AB于点E.若CD=3,BD=5,则BE的长为.专项五命题、定理与反证法知识清单1. 命题:判断的语句,叫做命题;命题由和两部分组成,可写成“”的形式.命题分为真命题和命题.判断一个命题为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2. 定理:经过推理论证,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命题叫做定理.3. 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能被证明是命题,那么就叫它是原定理的逆定理.4. 反证法:在证明一个命题时,人们有时先假设命题,从这样的假设出发,经过推理得出和已知条件,或者与定义、基本事实、定理等,从而得出假设命题不成立,即所求证的命题正确. 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考点例析例1 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 正六边形的外角和大于正五边形的外角和B. 正六边形的每一个内角为120°C. 有一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D.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分析:由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º对选项A作出判断;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及正多边形各内角度数相等对选项B作出判断;利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对选项C,D作出判断.例2 能说明命题“若x为无理数,则x2也是无理数”是假命题的反例是()A. -1B. x+1C. x=D. x分析:当x2是有理数时,就是反例,所以应求出各选项中x2的值,再判断.归纳:要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必须经过推理论证;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跟踪训练1.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A.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B.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C. 若AB=BC,则B是线段AC的中点D.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外心2. 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A. 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 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C. 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D.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3.下列命题:的算术平方根是2;②菱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③天气预报明天的降水概率是95%,则明天一定会下雨;④若一个多边形的各内角都等于108°,则它是正五边形.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 0 B. 1 C. 2 D. 34. 用反证法证明“在△ABC中,若∠A>∠B>∠C,则∠A>60°”时,应先假设()A. ∠A=60°B. ∠A<60°C. ∠A≠60°D. ∠A≤60°5.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①所有的正方形都相似;②所有的菱形都相似;③边长相等的两个菱形相似;④对角线相等的两个矩形相似.6. 写出命题“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逆命题:.专项六尺规作图知识清单1. 在几何中,把只能使用和这两种工具作图的方法称为尺规作图.2. 五种基本尺规作图:①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②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③作角的平分线;④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⑤过一个点(这个点在直线上或直线外)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考点例析例1 如图1,已知直线l1∥l2,直线l3分别与l1,l2交于点A,B.请用尺规作图法,在线段AB上求作一点P,使点P到l1,l2的距离相等.(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图1 图2分析: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得到线段AB的中点,则该中点即为所求作的点P.解:例2 请用直尺、圆规作图,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已知:如图2,∠O及其一边上的两点A,B,求作:Rt△ABC,使∠C=90°,且点C在∠O内部,∠BAC=∠O.分析:先在∠O的内部作∠DAB=∠O,再过点B作AD的垂线,垂足为C.解:跟踪训练1. 如图,已知直线AB和AB上一点C,过点C作直线AB的垂线,步骤如下:第一步:以点C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直线AB于点D,E;第二步:分别以点D,E为圆心,以a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F;第三步:作直线CF,直线CF即为所求.下列关于a的说法正确的是()A. a≥12DE的长 B. a≤12DE的长 C. a>12DE的长 D. a<12DE的长第1题图第2题图2. 如图,在△ABC中,∠BAC=70°,∠C=40°,分别以点A,C为圆心,大于12AC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N,作直线MN交BC于点D,连接AD,则∠BAD的度数为()A. 30°B. 40°C. 50°D. 60°3. 如图,在Rt△ABC中,∠ACB=90°,D是斜边AB上一点,且AC=AD.(1)作∠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E;(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条件下,连接DE,求证:DE⊥AB.①②第3题图第4题图4.已知△ABC和△CDE都为正三角形,点B,C,D在同一直线上,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完成下列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1)如图①,当BC=CD时,作△ABC的中线BF;(2)如图②,当BC≠CD时,作△ABC的中线BG.专项七平行线中的转化思想知识清单转化思想就是把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利用转化思想可以解决平行线中的“折线问题”,转化方法为过折点作平行线,把折角转化为两角的和或者差,图形转化为两条直线平行,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答.考点例析例如图,AB∥CD,EF⊥CD于点F.若∠BEF=150°,则∠ABE的度数为()A. 30°B. 40°C. 50°D. 60°分析:过点E作EG∥AB,如图所示.由垂直的定义,得∠EFD=90°,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GEF的度数,结合∠BEF=150°得到∠BEG的度数,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ABE的度数.跟踪训练1. 如图,将一块含有60°角的直角三角尺放置在两条平行线上.若∠1=45°,则∠2的度数为()A. 15°B. 25°C. 35°D. 45°第1题图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2. 一把直尺与一块直角三角尺按图中方式摆放.若∠1=47°,则∠2的度数为()A. 40°B. 43°C. 45°D. 47°3. 一副三角尺如图所示放置,两三角尺的斜边互相平行,每个三角尺的直角顶点都在另一个三角尺的斜边上,则图中∠α的度数为()A. 45°B. 60°C. 75°D. 85°4. 如图,一束太阳光线平行照射在放置于地面的正六边形上.若∠1=19°,则∠2的度数为()A. 41°B. 51°C. 42°D. 49°参考答案专项一点、线、面、角例1 A 例2 B1. A2. A3. C4. A5. 74.3256. 146°专项二相交线例1 60 例2 C1. C2. C3. B4. A专项三平行线例1 B 例2 C1. C2. C3. C4. B5. BC E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6. 证明:因为AB∥CD,所以∠DCF=∠B.因为∠B=∠D,所以∠DCF=∠D.所以AD∥BC.所以∠DEF=∠F.专项四线段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例1 2+例2 B1. C2. C3. B4.5. 2.46. 4专项五命题、定理与反证法例1 B 例2 C1. C2. D3. B4. D5. 16. 三组对应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专项六尺规作图例1 如图1,点P即为所求作.图1 图2例2 如图2,Rt△ABC即为所求作.1. C2. A3. (1)解:如图,AE即为所求作.①②第3题图第4题图(2)证明:因为AE平分∠BAC,所以∠CAE=∠DAE.在△ACE和△ADE中,AC=AD,∠CAE=∠DAE,AE=AE,所以△ACE≌△ADE(SAS). 所以∠ADE=∠C=90°.所以DE⊥AB.4. 解:(1)如图①,线段BF即为所求作.(2)如图②,线段BG即为所求作.专项七平行线中的转化思想例 D1. A2. B3. C4. A。
全国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精选50题图形的初步认识与三角形含解析

2020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精选50题:图形的初步认识与三角形一、单选题1.(2020·玉林)如图是A,B,C三岛的平面图,C岛在A岛的北偏东35°方向,B岛在A岛的北偏东80°方向,C岛在B岛的北偏西55°方向,则A,B,C三岛组成一个()A. 等腰直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2.(2020·玉林)一个三角形木架三边长分别是75cm,100cm,120cm,现要再做一个与其相似的三角形木架,而只有长为60cm和120cm的两根木条.要求以其中一根为一边,从另一根截下两段作为另两边(允许有余料),则不同的截法有()A. 一种B. 两种 C. 三种 D. 四种3.(2020·玉林)已知:点D,E分别是△ABC的边AB,AC的中点,如图所示.求证:DE∥BC,且DE=BC.证明:延长DE到点F,使EF=DE,连接FC,DC,AF,又AE=EC,则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接着以下是排序错误的证明过程:①∴DF BC;②∴CF AD.即CF BD;③∴四边形DBCF是平行四边形;④∴DE∥BC,且DE=BC.则正确的证明顺序应是()A. ②→③→①→④B. ②→①→③→④C . ①→③→④→② D. ①→③→②→④4.(2020·河池)如图,在中,CE平分∠BCD,交AB于点E,EA=3,EB=5,ED=4.则CE的长是()A. 5B. 6C. 4D. 55.(2020·河池)观察下列作图痕迹,所作CD为△ABC的边AB上的中线是()A. B. C.D.6.(2020·河池)在Rt△ABC中,∠C=90°,BC=5,AC=12,则sinB的值是()A. B.C.D.7.(2020·河池)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弦,AE⊥CD于点E,BF⊥CD于点F.若BF=FE=2,DC=1,则AC的长是()A. B.C.D.8.(2020·铁岭)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所示,,则的度数是()A. 70°B. 80°C. 90°D. 100°9.(2020·铁岭)如图,矩形的顶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点和点在边上,,连接轴,则的值为()A. B.3 C. 4D.10.(2020·盘锦)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记载了一道有趣的问题.原文是: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译为: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个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正中央有一根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把这根芦苇拉向水池一边的中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池边的水面,水的深度与这根芦苇的长度分别是多少?设芦苇的长度是尺.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A. B. C.D.11.(2020·盘锦)如图,在中,,,以为直径的⊙O交于点,点为线段上的一点,,连接并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连接交⊙O于点,若,则的长是()A. B.C.D.12.(2020·锦州)如图,在菱形中,P是对角线上一动点,过点P作于点E.于点F.若菱形的周长为20,面积为24,则的值为()A. 4B.C.6 D.13.(2020·锦州)如图,在中,,,平分,则的度数是()A. B.C.D.14.(2020·丹东)如图,在四边形中,,,,,分别以和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和,直线与延长线交于点,连接,则的内切圆半径是()A. 4B.C. 2D.15.(2020·丹东)如图,是的角平分线,过点作交延长线于点,若,,则的度数为()C. 125°D. 135°16.(2020·朝阳)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B,点A,以线段AB为边作正方形,且点C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k的值为()A. -12B. -42 C. 42D. -2117.(2020·朝阳)如图,四边形是矩形,点D是BC边上的动点(点D与点B、点C不重合),则的值为()A. 1B.C. 2D. 无法确定18.(2020·雅安)如图,内接于圆,,过点C的切线交的延长线于点.则()A. B.C.D.19.(2020·雅安)如图,在中,,若,则的长为()C.D.20.(2020·绵阳)下列四个图形中,不能作为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是()A. B. C.D.21.(2020·绵阳)在螳螂的示意图中,AB∥DE,△ABC是等腰三角形,∠ABC=124°,∠CDE=72°,则∠ACD=()A. 16°B. 28°C. 44°D. 45°22.(2020·绵阳)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90°,DF∥BC,∠ABC的平分线BE交DF于点G,GH⊥DF,点E恰好为DH的中点,若AE=3,CD=2,则GH=()A. 1B. 2C. 3D. 423.(2020·眉山)如图,四边形的外接圆为⊙O,,,,则的度数为()A. B.C.D.24.(2020·眉山)一副三角板如图所示摆放,则与的数量关系为()A. B. C.D.25.(2020·凉山州)如图,等边三角形ABC和正方形ADEF都内接于,则()A. B.C.D.26.(2020·凉山州)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AC的三等分点.若线段,则线段BD的长为()A. 10cmB. 8cmC. 8cm或10cm D. 2cm或4cm27.(2020·淄博)如图,若△ABC≌△ADE,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成立的是()A. AC=DEB. ∠BAD=∠CAE C. AB=AE D. ∠ABC=∠AED28.(2020·淄博)如图1,点P从△ABC的顶点B出发,沿B→C→A匀速运动到点A,图2是点P运动时,线段BP的长度y随时间x变化的关系图象,其中M是曲线部分的最低点,则△ABC的面积是()A. 12B.24 C. 36 D. 48 29.(2020·淄博)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O(0,0),A(0,4),B(3,0)为顶点的Rt△AOB,其两个锐角对应的外角角平分线相交于点P,且点P恰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k的值为()A. 36B.48 C.49 D. 64 30.(2020·淄博)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CD∥AB,AC⊥BC,若∠B=50°,则∠DCA等于()A. 30°B.35° C. 40°D. 45°二、填空题31.(2020·徐州)在中,若,,则的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32.(2020·徐州)如图,在中,,,.若以所在直线为轴,把旋转一周,得到一个圆锥,则这个圆锥的侧面积等于________.33.(2020·徐州)如图,在中,,、、分别为、、的中点,若,则________.34.(2020·徐州)如图,,在上截取.过点作,交于点,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画弧,交于点;过点作,交于点,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画弧,交于点;按此规律,所得线段的长等于________.35.(2020·河池)如图,菱形ABCD的周长为16,AC,BD交于点O,点E在BC上,OE∥AB,则OE的长是________.36.(2020·铁岭)如图,以为边,在的同侧分别作正五边形和等边,连接,则的度数是________.37.(2020·铁岭)如图,在中,,以为圆心,以适当的长为半径作弧,交于点,交于点,分别以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的内部相交于点,作射线,交于点,点在边上,,连接,则的周长为________.38.(2020·铁岭)一张菱形纸片的边长为,高等于边长的一半,将菱形纸片沿直线折叠,使点与点重合,直线交直线于点,则的长为________ .39.(2020·盘锦)如图,直线,的顶点和分别落在直线和上,若,,则的度数是________.40.(2020·盘锦)如图,菱形的边长为4,,分别以点和点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两点,直线交于点,连接,则的长为________.三、综合题41.(2020·徐州)如图,,,. ,与交于点.(1)求证:;(2)求的度数.42.(2020·玉林)如图,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且OA=OB=OC=OD=AB.(1)求证: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2)若H是边AB上一点(H与A,B不重合),连接DH,将线段DH绕点H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HE,过点E分别作BC及AB延长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F,G.设四边形BGEF的面积为s1,以HB,BC为邻边的矩形的面积为s2,且s1=s2.当AB=2时,求AH的长.43.(2020·玉林)如图,AB是⊙O的直径,点D在直径AB上(D与A,B不重合),CD⊥AB,且CD=AB,连接CB,与⊙O交于点F,在CD上取一点E,使EF=EC.(1)求证:EF是⊙O的切线;(2)若D是OA的中点,AB=4,求CF的长.44.(2020·河池)如图(1)如图(1),已知CE与AB交于点E,AC=BC,∠1=∠2.求证:.(2)如图(2),已知CD的延长线与AB交于点E,AD=BC,∠3=∠4.探究AE与B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45.(2020·铁岭)在等腰和等腰中,,,将绕点逆时针旋转,连接,点为线段的中点,连接.(1)如图1,当点旋转到边上时,请直接写出线段与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2)如图2,当点旋转到边上时,(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若,在绕点逆时针旋转的过程中,当时,请直接写出线段的长.46.(2020·铁岭)如图,四边形内接于是直径,,连接,过点的直线与的延长线相交于点,且.(1)求证:直线是的切线;(2)若,,求的长.47.(2020·盘锦)如图,是的直径,是的弦,交于点,连接,过点作,垂足为,.(1)求证:;(2)点在的延长线上,连接.①求证:与相切;②当时,直接写出的长.48.(2020·盘锦)如图,两点的坐标分别为,将线段绕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过点作,垂足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直接写出点的坐标,并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当的面积为3时,求点的坐标.49.(2020·锦州)已知和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1)如图1:连,求证:;(2)若将绕点O顺时针旋转,①如图2,当点N恰好在边上时,求证:;②当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若,请直接写出线段的长.50.(2020·阜新)如图,正方形和正方形(其中),的延长线与直线交于点H.(1)如图1,当点G在上时,求证:,;(2)将正方形绕点C旋转一周.①如图2,当点E在直线右侧时,求证:;②当时,若,,请直接写出线段的长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 C【解析】【解答】解:如图,过点C作CD∥AE交AB于点D,∴∠DCA=∠EAC=35°,∵AE∥BF,∴CD∥BF,∴∠BCD=∠CBF=55°,∴∠ACB=∠ACD+∠BCD=35°+55°=90°,∴△ABC是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C.【分析】如图,过点C作CD∥AE交AB于点D,可得∠DCA=∠EAC=35°,根据AE∥BF,可得CD∥BF,可得∠BCD=∠CBF=55°,进而得△ABC是直角三角形.2.【答案】 B【解析】【解答】解:长120cm的木条与三角形木架的最长边相等,则长120cm的木条不能作为一边,设从120cm的木条上截下两段长分别为xcm,ycm(x+y≤120),由于长60cm的木条不能与75cm的一边对应,否则x、y有大于120cm,当长60cm的木条与100cm的一边对应,则,解得:x=45,y=72;当长60cm的木条与120cm的一边对应,则,解得:x=37.5,y=50.答:有两种不同的截法:把120cm的木条截成45cm、72cm两段或把120cm的木条截成37.5cm、50cm两段. 故答案为:B.【分析】分类讨论:长120cm的木条与三角形木架的最长边相等,则长120cm的木条不能作为一边,设从120cm的一根上截下的两段长分别为xcm,ycm(x+y≤120),易得长60cm的木条不能与75cm的一边对应,所以当长60cm的木条与100cm的一边对应时有;当长60cm的木条与120cm的一边对应时有,然后分别利用比例的性质计算出两种情况下得x和y的值.3.【答案】 A【解析】【解答】证明:延长DE到点F,使EF=DE,连接FC,DC,AF,∵点D,E分别是△ABC的边AB,AC的中点,∴AD=BD,AE=EC,∴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CF AD.即CF BD,∴四边形DBCF是平行四边形,∴DF BC,∴DE∥BC,且DE=BC.∴正确的证明顺序是②→③→①→④,故答案为:A.【分析】证出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得出CF AD.即CF BD,则四边形DBCF是平行四边形,得出DF BC,即可得出结论.4.【答案】 C【解析】【解答】解:∵CE平分∠BCD,∴∠BCE=∠DCE,∵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D=BC,AB∥CD,∴∠BEC=∠DCE,∴∠BEC=∠BCE,∴BC=BE=5,∴AD=5,∵EA=3,ED=4,在△AED中,,即,∴∠AED=90°,∴CD=AB=3+5=8,∠EDC=90°,在Rt△EDC中,.故答案为:C.【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证得AB=CD,AD=BC,AB∥CD,再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及平行线的性质可以推出∠BEC=∠BCE,利用等角对等边,就可求出BC的长,即可得到AD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ADE是直角三角形,由此可证△DEC是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E的长。
2022数学中考试题汇编图形认识初步-自定义类型

2022数学中考试题汇编图形认识初步一、选择题1.(2022·四川省自贡市)九年级2班计划在劳动实践基地内种植蔬菜,班长买回来8米长的围栏,准备围成一边靠墙(墙足够长)的菜园,为了让菜园面积尽可能大,同学们提出了围成矩形、等腰三角形(底边靠墙)、半圆形这三种方案,最佳方案是( )A. 方案1B. 方案2C. 方案3D. 方案1或方案22.(2022·北京市)下面几何体中,是圆锥的为( )A. B. C. D.3.(2022·河北省)①~④是由相同的小正方体粘在一起的几何体,若组合其中的两个,恰是由6个小正方体构成的长方体,则应选择( )A. ①③B. ②③C. ③④D. ①④4.(2022·四川省自贡市)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绕边CD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的立体图形是( )A.B.C.D.5.(2022·江苏省常州市)下列图形中,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是( )A. B.C. D.6.(2022·山东省临沂市)如图所示的三棱柱的展开图不可能是( )A.B.C.D.7.(2022·黑龙江省大庆市)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5,高为12,则它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是( )A. 60πB. 65πC. 90πD. 120π8.(2022·黑龙江省绥化市)下列图形中,正方体展开图错误的是( )A.B.C.D.9.(2022·台湾)如图为一个长方体的展开图,且长方体的底面为正方形.根据图中标示的长度,求此长方体的体积为何?( )A. 144B. 224C. 264D. 30010.(2022·四川省广元市)如图是某几何体的展开图,该几何体是( )A. 长方体B. 圆柱C. 圆锥D. 三棱柱11.(2022·四川省内江市)如图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则与“话”字相对的字是( )A. 跟B. 党C. 走D. 听12.(2022·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将其折叠成一个正方体后,有“振”字一面的相对面上的字是( )A. “恩”B. “乡”C. “村”D. “兴”13.(2022·四川省遂宁市)如图是正方体的一种展开图,那么在原正方体中与“我”字所在面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 )A. 大B. 美C. 遂D. 宁14.(2022·山东省烟台市)如图,是一个正方体截去一个角后得到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A.B.C.D.15.(2022·山东省聊城市)如图,该几何图形是沿着圆锥体的轴切割后得到的“半个”圆锥体,它的左视图是( )A.B.C.D.16.(2022·贵州省贵阳市)如图,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截圆锥,截面的形状是( )A. B. C. D.17.(2022·台湾省)缓降机是火灾发生时避难的逃生设备,如图是厂商提供的缓降机安装示意图,图中呈现在三楼安装缓降机时,使用此缓降机直接缓降到一楼地面的所需绳长(不计安全带).若某栋建筑的每个楼层高度皆为3公尺,则根据如图的安装方式在该建筑八楼安装缓降机时,使用此缓降机直接缓降到一楼地面的所需绳长(不计安全带)为多少公尺?( )A. 21.7B. 22.6C. 24.7D. 25.618.(2022·江苏省)下列说法: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射线比直线少一半;③单项式32πx2y的系数是32;④绝对值不大于3的整数有7个;⑤若a+b=1,且a≠0,则x=1一定是方程ax+b=1的解.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 1B. 2C. 3D. 419.(2022·山东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ac=bc,则a=bB.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C.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D. 若AC=BC,则C是线段AB的中点20.(2022·山东省威海市)图1是光的反射规律示意图.其中,PO是入射光线,OQ是反射光线,法线KO⊥MN,∠POK是入射角,∠KOQ是反射角,∠KOQ=∠POK.图2中,光线自点P射入,经镜面EF反射后经过的点是( )A. A点B. B点C. C点D. D点21.(2022·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若∠A=40°,则∠A的余角的大小是( )A. 50°B. 60°C. 140°D. 160°22.(2022·湖北省潜江)如图,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BEF的平分线交CD于点G.若∠EFG=52°,则∠EGF=( )A. 128°B. 64°C. 52°D. 26°二、填空题ab2,则高为______.23.(2022·山东省)已知长方体的体积为3a3b5,若长为ab,宽为3224.(2022·湖南省常德市)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将它拼成正方体后,“神”字对面的字是______.25.(2022·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如图,点C是线段AB的中点,若AC=2cm,则AB=______cm.26.(2022·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如图摆放一副三角板,直角顶点重合,直角边所在直线分别重合,那么∠BAC的大小为______°.27.(2022·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已知:α=60°,则α的余角是______°.28.(2022·江苏省连云港市)已知∠A的补角为60°,则∠A=______°.29.(2022·体验省)在同一平面内,已知∠AOB=30°,∠BOC与∠AOB互余,且OE平分∠AOC,则∠AOE=______度.三、解答题30.(2022·山东省)如图,圆柱的高是3cm,当圆柱的底面半径rcm由小到大变化时,圆柱的体积Vcm3也随之发生了变化.(1)在这个变化中,自变量是______,因变量是______;(2)写出体积V与半径r的关系式;(3)当底面半径由1cm到10cm变化时,通过计算说明圆柱的体积增加了多少cm3.31.(2022·山东省)如图所示,已知线段AB,点P是线段AB外一点.按要求画图,保留作图痕迹;(1)作射线PA,作直线PB;(2)延长线段AB至点C,使得AC=2AB.32.(2022·江苏省)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2,4,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1)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求点P对应的数;(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7?若存在,请直接写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点P以1个单位/s的速度从点O向右运动,同时点A以5个单位/s的速度向左运动,点B以20个单位/s的速度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M、N分别是AP、OB的中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点,问:AB−OPMN33.(2022江苏省)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数学课上,老师给出了如下问题:如图1,∠AOB=90°,OC平分∠AOB.若∠COD=65°,请你补全图形,并求∠BOD的度数.同学一:以下是我的解答过程(部分空缺)解:如图2,∵∠AOB=90°,OC平分∠AOB,∴∠BOC=∠AOC=______ °.∵∠COD=65°,∴∠BOD=∠BOC+∠______ =______ °.同学二:“符合题目要求的图形还有一种情况.”请你完成以下问题:(1)将同学一的解答过程空缺部分补充完整,能正确求出图2中∠BOD的度数.(2)判断同学二的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若正确,请你在图1中画出另一种情况对应的图形,并求∠BOD的度数.1.【答案】C【解析】解:方案1:设AD=x米,则AB=(8−2x)米,则菜园面积=x(8−2x)=−2x2+8x=−2(x−2)2+8,当x=2时,此时菜园最大面积为8米 2;方案2:当∠BAC=90°时,菜园最大面积=12×4×4=8米 2;方案3:半圆的半径=8π,∴此时菜园最大面积=π×(8π)22=32π米 2>8米 2;故选:C.2.【答案】B【解析】解:A是圆柱;B是圆锥;C是三棱锥,也叫四面体;D是球体,简称球;故选:B.3.【答案】D【解析】解:由题意知,组合后的几何体是长方体且由6个小正方体构成,∴①④符合要求,故选:D.4.【答案】A【解析】解:根据“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将矩形纸片ABCD绕边CD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所得到的立体图形是圆体.故选:A.5.【答案】D【解析】解:根据题意,把圆柱的侧面沿它的一条母线剪开展在一个平面上,得到其侧面展开图是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又有母线垂直于上下底面,故可得是长方形.故选:D.6.【答案】D【解析】解:如图所示的三棱柱的展开图不可能是,故选:D.7.【答案】B【解析】解:圆锥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半径为:√52+122=13,其弧长为:2×π×5=10π,×10π×13=65π.∴圆锥侧面展开图的面积为:12故选:B.8.【答案】D【解析】解:由展开图的知识可知,四个小正方形绝对不可能展开成田字形,故D选项都不符合题意.故选:D.9.【答案】B【解析】解:设展开图的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12=3b,2b+a=22,解得a=14,b=4,∴长方体的体积为:4×4×14=224,故选:B.10.【答案】B【解析】解:由两个圆和一个长方形可以围成圆柱,故选:B.11.【答案】C【解析】解:由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相间、Z端是对面”可知,“话”与“走”是对面,故答案为:C.12.【答案】D【解析】解:由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相间、Z端是对面”可知,“振”与“兴”是对面,故选:D.13.【答案】B【解析】解:由图可知,我和美相对,爱和宁相对,大和遂相对,故选:B.14.【答案】A【解析】解:从左边看,可得如下图形:故选:A.15.【答案】B【解析】解:从左边看该几何体它是一个斜边在左侧的三角形,故选:B.16.【答案】B【解析】解: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截圆锥,截面的形状是圆,故选:B.17.【答案】A【解析】解:该建筑八楼安装缓降机时,使用此缓降机直接缓降到一楼地面的所需绳长=3×7−(1,6−0.4−0,5)=21.7(公尺),故选:A.18.【答案】C【解析】解: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正确;②射线比直线少一半,两种图形都没有长度,故错误;③单项式32πx2y的系数是32π,故此选项错误;④绝对值不大于3的整数有7个,正确;⑤若a+b=1,且a≠0,则x=1一定是方程ax+b=1的解,正确.故选:C.19.【答案】B【解析】解:A、若ac=bc(c≠0),则a=b,故此选项错误;B、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说法正确,故此选项正确;C、相等的角是对顶角,说法错误,应是对顶角相等,故此选项错误;AB,则点C是D、若AC=BC,则点C是线段AB的中点,说法错误,应是若AC=BC=12线段AB的中点,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20.【答案】B【解析】解:根据直线的性质补全图2并作出法线OK,如下图所示:根据图形可以看出OB是反射光线,故选:B.21.【答案】A【解析】解:∵∠A=40°,∴∠A的余角为:90°−40°=50°,故选:A.22.【答案】B【解析】解:∵AB//CD,∴∠FEB=180°−∠EFG=128°,∵EG平分∠BEF,∠BEF=64°,∴∠BEG=12∵AB//CD,∴∠EGF=∠BEG=64°.故答案选:B.23.【答案】2ab2【解析】解:根据题意得:3a3b5÷ab÷32ab2=3a2b4÷32ab2=2ab2.答:这个长方体的高是2ab2.故答案为:2ab2.24.【答案】月【解析】解:由图可得,“神”字对面的字是“月”,故答案为:月.25.【答案】4【解析】解:根据中点的定义可得:AB=2AC=2×2=4cm,故答案为:4.26.【答案】135【解析】解:根据题意可得,∠BAC=90°+45°=135°.故答案为:135.27.【答案】30【解析】解:90°−60°=30°,故答案为:30.28.【答案】120【解析】解:∵∠A的补角为60°,∴∠A=180°−60°=120°,故答案为:120.29.【答案】15°或30°【解析】解:∵∠AOB=30°,∠BOC与∠AOB互余,∴∠BOC=60°.如图1所示:∠AOC=∠AOB+∠BOC=90°,∵OE平分∠AOC,∴∠AOE=45°.如图2所示:∠AOC=∠BOC−∠AOB=30°,∵OE平分∠AOC,∴∠AOE=15°.故答案为:15°或30°.30.【答案】r V【解析】解:(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r,因变量是V.故答案为:r,V;31.【答案】解:(1)如图,射线PA,PB即为所求;(2)图形如图所示.【解析】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根据射线的定义画出图形即可;(2)根据要求画出图形即可.=1;32.【答案】解:(1)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则x=−2+42∴点P对应的数是1;(2)存在满足条件的P点.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7,则有|x+2|+|x−4|=7,解得:x=4.5或−2.5;(3)AB−OP的值不发生变化.MN理由:设运动时间为t分钟.则OP=t,OA=5t+2,OB=20t+4,AB=OA+OB=25t+6,AP=OA+OP=6t+2,AM=12AP=1+3t,OM=OA−AM=5t+2−(1+3t)=2t+1,ON=12OB=10t+2,∴MN=OM+ON=12t+3,∴AB−OPMN =25t+6−t12t+3=2,∴在运动过程中,M、N分别是AP、OB的中点,AB−OPMN的值不发生变化.33.【答案】45COD110【解析】解:(1)如图2,∠AOB=90°,OC平分∠AOB.∴∠BOC=∠AOC=45°.∵∠COD=65°.∴∠BOD=∠BOC+∠COD=110°.故答案为:45,COD,110°.(2)正确,∵∠AOB=90°,OC平分∠AOB.∴∠BOC=∠AOC=45°.∵∠COD=65°.∴∠BOD=∠BOC−∠COD=20°.。
初中数学图与图形的变换精讲

图形与图形的变换1.图形的初步认识①掌握画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会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②了解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③了解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球除外)之间的关系.④掌握比较角的大小,估计一个角的大小,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进行度、分、秒简单换算.⑤了解角平分线及其性质,了解补角、余角、对顶角;理解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⑥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了解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⑦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垂线段最短的性质,点到直线距离的意义;了解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⑧掌握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及其性质.⑨理解平行线的特征和平行线的识别;了解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掌握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⑩理解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掌握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方法.2.轴对称①认识轴对称.②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③掌握能按要求作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④掌握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并指出对称轴.⑤掌握基本图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等腰梯形、正多边形、圆)的轴对称性质及相关性质.⑥掌握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的设计.3.平移和旋转①认识平移,理解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的性质;掌握按要求作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掌握选用平移进行图案设计.②认识旋转(含中心对称);理解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质.③了解平行四边形、圆是中心对称图形.④掌握按要求作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⑤掌握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四种关系形式.⑥掌握运用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⑦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说理的习惯与能力.【课时分布】图形与图形的变换在第一轮复习时大约需要3个课时,下表为内容及课时安排(仅供参考)课时数内容1基本图形的认识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1平移与旋转1图形与图形的变换单元测试与评析【知识回顾】1.知识脉络图形的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平面图形视图平面展开图点和线角相交线平行线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轴对称平移旋转旋转对称中心对称2.基础知识(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连结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2)视图有正视图、俯视图、侧视图(左视图、右视图).(3)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4)平移是由移动的方向和距离决定的.(5)平移的特征:①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连结对应的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②对应角分别相等;③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全等.(6)图形的旋转由旋转中心、旋转角度和旋转方向决定.(7)旋转的特征:①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②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旋转了相同的角度;③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全等.3、能力要求例1选择、填空题(1)如图6-1,小军将一个直角三角板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几何体,将这个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得到的大致图形是·····································A.B.C .D .【分析】图形的旋转与展开.【解】D .(2)如图6-2,已知□ABCD 的对角线BD =4cm ,将□ABCD 绕其对称中心O 旋转180°,则点D 所转过的路径长为()A .4πcmB .3πcmC .2πcmD .πcm【分析】图形的旋转与圆弧问题结合.【解】C .(3)有两个完全重合的矩形,将其中一个始终保持不动,另一个矩形绕其对称中心O 按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每次均旋转45 ,第1次旋转后得到图①,第2次旋转后得到图②……,则第10次旋转后得到的图形与图①~图④中相同的是()A .图①B .图②C .图③D .图④【分析】图形的旋转与操作.【解】B .(4)如图6-3,在Rt △ABC 中,∠C =90°,AC =8,BC =6,ABCD 图6-3C’图①图②图③图④图6-2ABCDO图6-1(5)按图中所示方法将△BCD 沿BD 折叠,使点C 落在边AB 上的点C ′处,则折痕BD的长为__________.【分析】图形的折叠与勾股定理应用.【解】35.(5)如图6-4,在68⨯的网格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中,⊙A 的半径为2个单位长度,⊙B 的半径为1个单位长度,要使运动的⊙B 与静止的⊙A 内切,应将⊙B 由图示位置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分析】图形平移、圆的位置关系与发散思维结合【解】4或6(6)如图6-5所示,在折纸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张ABC △纸片,点D E 、分别是边AB 、AC 上,将ABC△沿着DE 折叠压平,A 与'A 重合,若=70A ︒∠,则1+2∠∠=()A.140︒B.130︒C.110︒D.70︒【分析】图形折叠、三角形内角和与平角的结合【解】A(7)如图6-6-1和6-6-2,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四边形EFGH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点D 与点F 重合,点B ,D (F ),H 在同一条直线上,将正方形ABCD 沿F →H 方向平移至点B 与点H 重合时停止,设点D 、F 之间的距离为x ,正方形ABCD 与正方形EFGH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则能大致反映y 与x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图6-4图6-5图图【分析】图形的平移、动点问题及函数图像【解】B【说明】由于概念、性质比较多,复习时可以通过基本练习题的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图形与图形变换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重视平移、旋转、折叠、展开过程中学生思维的训练,重视平移、旋转、折叠、展开的操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分解、组合图形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中考数学复习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与三角形第17讲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

12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 的内角和即可得到结论.
第一部分 教材同步复习
13
1.(2017海南)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4,4,6,在△ABC所在平面
内画一条直线,将△ABC分割成两个三角形,使其中的一个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
的直线最多可画__________条. A.3
第一部分 教材同步复习
6
(2)在 Rt△ABC 中,∠ACB=90°,∠A=30°,BC=1,则 AB 边上的中线长为
A.1
B.2
(A )
C.1.5
D. 3
(3)已知直角三角形中 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为 2 cm,则斜边的长为
(B )
A.2 cm
B.4 cm
C.6 cm
D.8 cm
第一部分 教材同步复习
周长:c=a+b+c;
周长、 面积
面积:SRt△ABC=12ab=12ch(其中
a,b
为两个直角边,c
为斜边,h
为斜边上
的高)
第一部分 教材同步复习
知识点四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回顾】
(1)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为 2,则斜边的长为
A. 2
B.2 2
C.1
D.2
1 (2)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 2,则它的面积为___2_______.
第一部分 教材同步复习
8
(1)有一个角为⑤___9_0_°_____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判 (2)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 a,b,c 满足 a2+b2=c2,那么 定 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一条边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河北省中考数学系统复习 第四单元 图形的初步认识与三角形 方法技巧训练(一)与角平分线有关的基本模型

②角平分线的两端过角的顶点取相等的两条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
如图6,BO是∠ABC的平分线,在BA,BC上取线段BE=BF,则△BEO≌△BFO.
解题通法:遇到角平分线时,我们通常过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向两边作垂线或在角平分线的两端取相等的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
与角平分线有关的图形与辅助线
1.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
如图4,BD是∠ABC的平分线,点O是BD上一点,OE∥BC交AB于点E,则△BOE是等腰三角形.
解题通法:遇到角平分线及平行线,除了可以得到角度的关系,还可以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
图4 图5 图6 图7
2.与角平分线有关的辅助线
①过角平分线上的点作角两边的垂线
方法技巧训练(一) 与角平分线有关的基本模型
三角形中角平分线的夹角的计算
类型1 两个内角平分线的夹角
如图1,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BE,CF相交于点G,则∠BGC=90°+ ∠A.
图1 图2 图3
解题通法:三角形两内角的平分线的夹角等于90°与第三个内角的一半的和.
类型2 一个内角平分线和一个外角平分线的夹角
A.10 cmB.28 cmC.20 cmD.18 cm
3.如图,矩形ABCD中,AB=4 cm,BC=8 cm,如果将该矩形沿对角线BD折叠,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B)
A.8 cm2B.10 cm2C.15 cm2D.20 cm2
4.(2018·某某)如图,∠B=∠C=90°,M是BC的中点,DM平分∠ADC,且∠ADC=110°,则∠MAB=(B)
A.30° B.35° C.45° D.60°
中考数学复习----《图形初步认识之角》知识点总结与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复习----《图形初步认识之角》知识点总结与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知识点总结1.方向角:方向角的表示方法为角度+距离。
在表达时将北或南放在前,然后加上偏离方向与角度。
如北偏东50°。
2.角的计算:即角的度数的计算。
3.余角和补角:若∠A+∠B=90°,则∠A与∠B互余,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的余角;若∠A+∠B=180°,则∠A与∠B互补,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的补角;练习题1、(2022•烟台)如图,某海域中有A,B,C三个小岛,其中A在B的南偏西40°方向,C在B的南偏东35°方向,且B,C到A的距离相等,则小岛C相对于小岛A的方向是()A.北偏东70°B.北偏东75°C.南偏西70°D.南偏西20°【分析】根据题意可得∠ABC=75°,AD∥BE,AB=AC,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C=∠C=75°,从而求出∠BAC的度数,然后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DAB=∠ABE=40°,从而求出∠DAC的度数,即可解答.【解答】解:如图:由题意得:∠ABC=∠ABE+∠CBE=40°+35°=75°,AD∥BE,AB=AC,∴∠ABC=∠C=75°,∴∠BAC=180°﹣∠ABC﹣∠C=30°,∵AD∥BE,∴∠DAB=∠ABE=40°,∴∠DAC=∠DAB+∠BAC=40°+30°=70°,∴小岛C相对于小岛A的方向是北偏东70°,故选:A.2、(2022•益阳)如图,PA,PB表示以P为起点的两条公路,其中公路PA的走向是南偏西34°,公路PB 的走向是南偏东56°,则这两条公路的夹角∠APB=°.【分析】根据题意可得∠APC=34°,∠BPC=56°,然后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如图:由题意得:∠APC=34°,∠BPC=56°,∴∠APB=∠APC+∠BPC=90°,故答案为:90.3、(2022•百色)如图摆放一副三角板,直角顶点重合,直角边所在直线分别重合,那么∠BAC的大小为°.【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定理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BAC=90°+45°=135°.故答案为:135.4、(2022•湘潭)如图,一束光沿CD方向,先后经过平面镜OB、OA反射后,沿EF方向射出,已知∠AOB =120°,∠CDB=20°,则∠AEF=.【分析】根据平面镜反射的规律得到∠EDO=∠CDB=20°,∠AEF=∠OED,在△ODE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OED的度数,即可得到∠AEF=∠OED的度数.【解答】解:∵一束光沿CD方向,先后经过平面镜OB、OA反射后,沿EF方向射出,∴∠EDO=∠CDB=20°,∠AEF=∠OED,在△ODE中,∠OED=180°﹣∠AOB﹣∠EDO=180°﹣120°﹣20°=40°,∴∠AEF=∠OED=40°.故答案为:40°.5、(2022•甘肃)若∠A=40°,则∠A的余角的大小是()A.50°B.60°C.140°D.160°【分析】根据互余两角之和为90°计算即可.【解答】解:∵∠A=40°,∴∠A的余角为:90°﹣40°=50°,故选:A.6、(2022•玉林)已知:α=60°,则α的余角是°.【分析】根据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90°﹣60°=30°,故答案为:30.7、(2022•连云港)已知∠A的补角为60°,则∠A=°.【分析】根据补角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的补角为60°,∴∠A=180°﹣60°=120°,故答案为:120.。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考点知识与题型专题讲解15 图形的初步认识(解析版)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考点知识与题型专题讲解专题15 图形的基本认识【知识要点】考点知识一立体图形⏹立体图形概念: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常见的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平面图形概念: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常见的平面图形: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立体图形和平面的区别】1、所含平面数量不同。
平面图形是存在于一个平面上的图形。
立体图形是由一个或者多个平面形成的图形,各部分不在同一平面内,且不同的立体图形所含的平面数量不一定相同。
2、性质不同。
根据“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原理可知,平面图形是由不同的点组成的,而立体图形是由不同的平面图形构成的。
由构成原理可知平面图形是构成立体图形的基础。
3、观察角度不同。
平面图形只能从一个角度观察,而立体图形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如左视图,正视图、俯视图等,且观察结果不同。
4、具有属性不同。
平面图形只有长宽属性,没有高度;而立体图形具有长宽高的属性。
立方体图形平面展开图三视图及展开图三视图: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立体图形,并画出观察界面。
考察点:(1)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2)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展开图:正方体展开图(难点)。
正方体展开图口诀(共计11种):“一四一”“一三二”,“一”在同层可任意,“三个二”成阶梯,“二个三”“日”相连,异层必有“日”,“凹”“田”不能有,掌握此规律,运用定自如。
⏹点、线、面、体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组成几何图形元素的关系: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考点知识二直线、射线、线段⏹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射线的表示方法】表示射线时端点一定在左边,而且不能度量。
经过若干点画直线数量:1.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直线公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