鞣剂及复鞣剂

合集下载

新型皮革复鞣剂的制备

新型皮革复鞣剂的制备
2 4
杭 州化工
2 0 1 5年 3 月
2 0 1 5 . 4 5 ( 1 )
新型皮革复鞣剂的制 备
付海宏 , 曾军 , 乔平
( 浙江传 化股份 有 限公

要: 在 水溶 液体 系中, 使 用过硫 酸铵 为 引发 剂 , 对 丙烯 酸 、 甲基 丙烯 酸 、 丙烯 酰胺 、 丙烯 腈等 单体
( 上 海精 密 仪器 仪表 有 限公 司 ) ;博 力 飞 D V 2 T粘 度计 ( 美国B r o o k i f e l d公 司 ) ; 1 5 1 5型凝 胶渗 透 色 谱 仪 (美 国 Wa t e r s公 司 ) ; 1 0 0 0 " 5 0 0 、 1 2 0 0 " 6 0 0热 泵循 环 不 锈钢 试验 转 鼓 ( 无锡 市 德
1 实验部分
1 . 1实验 仪器 及原 料
1 . 1 . 1 实 验仪 器 5 0 0 mL四 口瓶 ; 恒压 滴液 漏斗 ; 蛇形 冷凝 管 ;
¥ 3 1 2 — 2 5 0型数 显 电 动搅拌 器 ( 上 海 申生 科技
有 限公 司 ) ; C H 一 1 2 . 7 一 A T S X 型 台 式 数 显 测 厚 仪
第 1 期 腈, 均 为工 业级 ;
引发剂 : 过硫 酸 铵 , 工业 级 ; 链 转移 剂 : 异丙 醇 , 工业 级 ;
中和剂 : 氨水 ( 2 0 %) , 工业 级 。 1 . 2合成 实验
付海 宏 , 等: 新 型 皮革 复鞣 剂 的制备
4 0 mi n , p H值 3 . 6 。
1 . 9 6 。应用结果表明: 复鞣后的皮革具有很好的填充性 , 皮身柔软、 泡感强、 粒面平细 , 性 能类似于朗

精萘制造复鞣剂的原理

精萘制造复鞣剂的原理

精萘制造复鞣剂的原理精萘可以用于制造复鞣剂,其原理主要如下:1. 精萘的提取精萘是从煤焦油中提取分离出来的。

工业上主要通过萘油的水蒸气蒸馏获得精萘。

萘油经过精馏后,根据不同组分的沸点差异,可以分别获得不同萘的馏分,其中沸点在277C到287C之间的组分即为精萘。

2. 精萘的磺化精萘需要经过磺化处理后才能转变为具有鞣化活性的萘磺酸盐类化合物。

磺化反应通常使用浓硫酸作为磺化试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使精萘发生磺化反应,生成各种萘磺酸盐,如α-萘磺酸、β-萘磺酸等。

反应机理是硫酸与精萘发生电位取代反应,芳环上遭到磺化,生成磺基取代产物。

3. 萘磺酸盐的中和磺化生成的萘磺酸比较容易水解并释放出硫酸,因此需要进一步中和处理生成相对稳定的萘磺酸盐,常用的中和剂有氢氧化钠等。

中和时萘磺酸中的磺酸基会与碱金属离子生成盐类,获得可溶于水的萘磺酸钠等产物。

4. 萘磺酸盐的鞣化机理萘磺酸盐类化合物可用于皮革的鞣化,机理是其磺酸根基团可与皮革胶原蛋白中的氨基反应生成磺酰胺键,使多肽链之间形成键联反应。

这可使胶原蛋白分子之间形成交联结构,提高皮革的稳定性和抗水解性。

5. 制备复鞣剂在实际生产中,可按照一定比例将精制的萘磺酸盐与其它鞣剂(如植物鞣剂)混合,制成复鞣剂产品。

因为不同鞣剂具有协同作用,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提高鞣化效果,使皮革获得更好的物理机械性能。

6. 复鞣工艺应用在皮革的生产加工中,可在鞣制后期将复鞣剂用于后期复鞣,以进一步改善皮革性能。

加入少量的萘磺酸盐复鞣剂,可以增强皮革的抗拉强力、耐磨性和耐水性,并使皮革具有紧实的层结构。

综上所述,经过一系列提取、合成、加工步骤,最终可利用精萘原料制成萘磺酸盐类复鞣剂,应用于皮革的生产,这就是精萘制复鞣剂的基本原理。

该类鞣剂可使皮革获得更好的机械性能和使用寿命。

复鞣剂的作用机理

复鞣剂的作用机理

复鞣剂的作用机理、种类、应用及发展前景轻化1101 丁帅帅 04摘要:复鞣剂用于皮革复鞣的化工材料。

可包括主鞣剂(如铬鞣剂、植物鞣剂等),主要是指为复鞣目的而研制开发的鞣革材料,例如丙烯酸树脂复鞣剂、氨基树脂复鞣剂、恶唑烷鞣剂等。

本文主要介绍了丙烯酸树脂类复鞣剂的作用机理、应用及前景。

关键词:复鞣剂丙烯酸树脂机理应用前景1.前言复鞣是现代制革工业中的一项重要工序,被誉为皮革加工中的“点金术”。

对于轻革而言,复鞣几乎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序。

常用的复鞣剂可分为无机鞣剂、有机鞣剂和金属有机鞣剂,大类。

细分则可分为无机盐复鞣剂、植鞣剂、芳香族合成鞣剂、醛鞣剂、丙烯酸类树脂复鞣剂等。

丙烯酸类单体种类繁多、资源丰富,丙烯酸树脂开发空间大,因此在皮革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丙烯酸树脂类复鞣剂2.1丙烯酸树脂复鞣剂的复鞣机理Heideman假定丙烯酸树脂复鞣剂的竣基与胶原的氨基之间存在质子交换。

而Mage kurth 指出丙烯酸对天然胶原的亲和力较弱,但丙烯酸与铬盐在皮内络合是可能的反应机理。

Anslovar用 NMR技术证实了在pH3-5之间发生丙烯酸复鞣剂的梭基与铬盐的络合,而在pH10-12 之间出现丙烯酸基与胶原的氨基的质子交换。

由于整个皮革生产过程中,都是在pH 低于7的情形下完成,所以可以认为“络合”是主要的反应。

徐学诚等在研究 SA复靴剂的基础上,借鉴交联橡胶的唯象理论,提出了树脂复鞣革的交联—缠结或吸附网络结构模型。

魏德卿通过对ART的研究发现梭基和铬揉革的铬发生配位结合,它少量地渗人胶原分子螺旋状碳链之间,更多地与超分子尺寸以上各级纤维作用。

因此,丙烯酸树脂复鞣剂的复鞣机理可概括为:通过改变纤维间、多肤链间缠结的填充效果,以及进人原纤维的鞣剂与铬鞣剂进行络合反应,而使革具有不同的手感和力学性能。

2.2新型丙烯酸树脂复鞣剂Z-1的机理将Z-1作为鞣剂对酸皮进行鞣制,通过Ts的测定考察其作用效果。

第五章 皮革化学品

第五章 皮革化学品
Na2Cr2O7+3SO2+H2O = Cr2(OH)2(SO4)2+Na2SO4 用新沉淀Cr(OH)3溶于H2SO4+Na2SO4(或NaOH) 现在铬鞣剂商品多都制成粉末状
§2-2 合成鞣剂 最早应用皮革是一种:甲酚、硫酸与甲醛的缩和 物,可与其它鞣剂结合使用,用于高档革和特种革。 按合成鞣剂的化学结构和功能分为三类

表面活性剂:种类多,高级烷基磺酸盐和季铵盐 等阴、阳离子、两性、含氟、含硅表面活性剂
手感改良剂:如蜡感剂、丝光油、滑爽剂 柔软剂:种类不多,性能需要提高 效应革助剂:用于制造Pull-up效应剂和Brushoff效应剂等所加入的助剂
③ ④ ⑤
(5) 减少环境污染的研究
总之,世界皮革化学品工业发展趋势正朝着多功 能、多品种、高质量、系列化、配套供应等方向 发展。
(2) 主要用途
轻革、预鞣和复鞣 (3) 生产原理
CrCl3· 6H2O+AlCl3· 6H2O+HCHO+3Na2CO3→ [Cr2Al(HCOO)3(OH)3(H2O)6]Cl3+6NaCl+6H2O+3CO2 (4) 生产工艺

原料消耗 原料 氯化铬 结晶三氯化铝 水 碳酸钠 甲酸
规格 用量(Kg原料/t产品) 工业品 123.50 工业品 56.00 自来水 696.00 工业品 124.60 工业品(85%) 54.0

一浴法,工艺与植鞣相似,不久,又提出使用葡萄糖 还原K2Cr2O7作鞣液,目前80%皮革工艺为铬鞣工艺
Cr 0 +2 +3 +6 化合物
3. 作用 其中+3化合物具有鞣性 植鞣跟无机盐都具有使相邻胶原分子形成稳定的交联 作用 盐基性铬盐具有双重效应

皮革鞣制化学

皮革鞣制化学

鞣制化学ISBN 7-5079-4693-0/TS.2742使生皮变成革的质变过程称为鞣制,所用的化学材料为鞣剂。

鞣剂:铬鞣剂、锆鞣剂、铝鞣剂、植物鞣剂、合成鞣剂、树脂鞣剂铬鞣剂——铬鞣法——铬鞣革植物鞣剂——植物鞣法——植物鞣革铬与铝结合——铬铝鞣法——铬铝鞣革生皮在鞣制以前虽经过一系列化学和机械的处理,但还不是革,是生皮。

鞣制后的革和生皮不同,革遇水不会膨胀,不易腐烂,变质、较能耐蛋白酶的分解,有较高的耐湿热稳定性并具有一定的成形性。

良好的透气性能,耐磨性和丰满性。

生皮:血光皮、定音鼓皮。

鞣制效应1)增加纤维结构的多孔性2)减少胶原纤维束,纤维,原纤维之间的粘合性。

3)减少真皮在水中的膨胀性4)减少胶原的耐湿热,稳定性5)提高胶原的化学作用以及耐酶作用,以及减少湿皮的挤压变形等。

在各种无机鞣剂中,最优良的是铬盐。

耐温热温度:生皮(65℃)油鞣革(60-70℃)植物鞣革(75-85℃)铝鞣革(70-75℃)锆鞣革(90-95℃)铬鞣革(100℃以上)铬鞣耐水洗,柔软、丰满、弹性和延伸性好。

铬鞣法:铬鞣液和粉状铬鞣剂。

拜耳公司CHROMSAL法——粉剂粉剂溶于水,30-60min以后加碱BAYCHROM法:粉剂加提碱剂支撑自碱化铬鞣剂影响铬鞣的因素1)裸皮的状态生皮的预处理:酸、盐和油处理浸酸预处理:调节裸皮的PH值,使之适合铬鞣的条件,以防止表面过鞣。

浸酸程度根据成革的具体要求和裸皮在准备工段的松散程度灵活掌握。

浸盐预处理:采用无水硫酸钠(元明粉),有脱水作用。

利用元明粉预处理后片皮、削匀的方法。

油乳液预处理:缩短鞣制的时间铬资源:稀缺,而且皮革工业废料率大。

有毒性。

植物鞣质植物体内多元酚化合物填充性好植物鞣革:鞋底革(外底与内底革)、工业用革、装具革、箱包革是生产重革的基本鞣法:皮革组织紧密、坚实饱满、延伸性小,成形性好。

生产轻革时,也常用它来进行复鞣或者填充。

植物鞣剂植物鞣剂俗称栲胶,是林产化学工业主产品之一。

制革中复鞣剂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制革中复鞣剂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制革中复鞣剂的应用与研究进展摘要:制革是一项古老而重要的工艺,其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化学剂,其中复鞣剂是一种重要的辅助剂。

复鞣剂的主要作用是在鞣制过程中帮助皮革更好地吸收鞣料,提高皮革的柔软度和耐久性。

随着皮革工业的发展,复鞣剂的种类和应用也在不断地扩展和改进。

本文将对复鞣剂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制革工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制革;复鞣剂;应用;研究前言:复鞣剂是一种在制革过程中广泛应用的化学品,它可以改善皮革的柔软性、耐磨性和耐水性等性能。

本文综述了复鞣剂的种类、作用机理以及在制革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目前,复鞣剂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环保型复鞣剂的开发和应用上,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同时,复鞣剂的应用也在不断地拓展,如在皮革染色、防水处理、防火处理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未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复鞣剂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一、复鞣剂的定义和分类复鞣剂是一种化学品,它可以改善皮革的柔软度、耐久性和防水性。

复鞣剂可以分为两类:有机复鞣剂和无机复鞣剂。

有机复鞣剂是一种含有有机物的复合物,它可以与皮革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一种强大的化学键。

有机复鞣剂可以分为三类:酚醛型、聚氨酯型和聚酯型。

无机复鞣剂是一种含有无机物的复合物,它可以与皮革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一种强大的化学键。

无机复鞣剂可以分为两类:铬鞣剂和铝鞣剂。

根据其化学结构和作用机理,复鞣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羧酸类复鞣剂:主要是指羧酸类化合物,如丙烯酸、丙烯酸酯、马来酸等。

这类复鞣剂能够与皮革中的胶原纤维形成氢键和共价键,从而提高皮革的柔软度和耐水性。

(2)磷酸类复鞣剂:主要是指磷酸酯类化合物,如三乙酰基磷酸酯、三苯基磷酸酯等。

这类复鞣剂能够与皮革中的胶原纤维形成磷酸酯键,从而提高皮革的耐水性和耐磨性。

(3)酚醛类复鞣剂:主要是指酚醛树脂类化合物,如酚醛树脂、醛酸树脂等。

这类复鞣剂能够与皮革中的胶原纤维形成交联结构,从而提高皮革的耐磨性和耐水性。

制革 丙烯酸复鞣剂 标准

制革 丙烯酸复鞣剂 标准

制革丙烯酸复鞣剂标准
制革是指对动物皮毛进行加工制作成革的过程。

而丙烯酸复鞣
剂是一种用于革制品生产的化学品,它可以帮助加工革制品,改善
革的性能和质量。

在制革过程中,使用丙烯酸复鞣剂可以使革的韧性、耐磨性和耐水性得到提高,从而增加革制品的使用寿命。

关于丙烯酸复鞣剂的标准,通常会涉及其生产工艺、质量指标、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

这些标准的制定旨在保障革制品
生产的质量和安全,确保丙烯酸复鞣剂在革制品生产中的有效应用。

在制定丙烯酸复鞣剂标准时,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生产工艺,包括原料选用、生产过程、工艺流程、设备要求等,确保丙烯酸复鞣剂的生产符合相关的工艺标准,从而保证产品
质量稳定。

2. 质量指标,包括外观要求、化学成分、PH值、溶解度、稳
定性等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帮助生产厂家和使用者了解丙烯酸复鞣
剂的质量和特性。

3. 使用方法,标准中通常也会包括丙烯酸复鞣剂的正确使用方
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生产厂家和使用者能正确、安全地使用这种
化学品。

4. 安全注意事项,考虑到丙烯酸复鞣剂是一种化学品,标准中
通常也会包括其安全注意事项,以防止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

总的来说,丙烯酸复鞣剂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其生产和使用,保障革制品生产的质量和安全。

这些标准对于生产厂家和使用者来
说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推动革制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鞣剂的制备
植物鞣剂的应用
• 植物鞣革具有以下特点:革身紧实,饱满而有弹性,延伸性小, 成型性好,不易变形,抗水性强。
• 植物鞣剂可单独鞣制各种皮革,也可与其他鞣剂结合鞣,常见 结合鞣有如下几种:
鞣制方法 植铝结合鞣法 特点 鞣制废液无毒易絮凝处理,收缩温度 高,革身丰满,成型性好,具有良好 的物理力学性能 成革丰满,紧实,耐热稳定性高,耐多,有甲醛、戊二醛、双醛淀粉、糖醛、 双醛纤维素等,其中甲醛和戊二醛应用较广。
醛鞣剂的分类
• ①甲醛:分子量最小、分子结构最简单的鞣剂。甲醛鞣剂主要是指含甲醛30%~ 40%的水溶液,商品名为福尔马林。福尔马林可用于鞣制毛皮。制革时多与其他 鞣剂结合鞣。甲醛可以封闭胶原多肽链侧链上的氨基,并能在两个多肽链间通过 次甲基使肽链间相邻氨基缝合,起到鞣制作用。甲醛鞣性很强,但刺激性气味大。 • ②戊二醛:一种含5个碳原子、带有两个醛基的鞣剂。戊二醛鞣剂是含戊二醛25% 或50%的水溶液,可用于预鞣、结合鞣和复鞣。1980年,中国采用吡喃法试制成 含量为25%的戊二醛鞣剂。戊二醛鞣革耐汗、耐洗性能好。
• 有鞣性的三价铬鞣液通常是由重铬酸盐制得。重铬酸盐在酸性 条件下,可以用还原剂将无鞣性的六价铬还原成有鞣性的三价 铬盐。采用的还原剂通常为葡萄糖或二氧化硫和硫代硫酸钠
• 用葡萄糖做还原剂制备铬鞣液的化学式如下:
4K2CR2O7+12H2SO4+C6H12O6→8CR(OH)SO4+4K2SO4+14H2O
树脂鞣剂的分类
• ①含氮的羟甲基化合物:主要原料包括尿素、双氰胺和三聚氰胺。它们 能与甲醛反应,生成羟甲基化合物。既能单独作用,也可结合鞣制。如 加入其他成分,能形成多种性质不同的衍生的树脂鞣剂。 • ②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可用于铬鞣革的复鞣。成革耐光性能好。 • ③丙烯酸类树脂:是含有多羟基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制革用的是一种水 分散液。丙烯酸类树脂可用于 • 革的鞣制和复鞣。 • ④氨基甲酸衍生物:由异氰酸酯和带活泼氢原子的化合物(如醇、胺等) 反应制得。如用二异氰酸酯和二元醇制成热塑性聚氨酯,再与甲醛反应 后可得到羟甲基化的聚氨酯,再与甲醛反应后可得到羟甲基化的聚氨酯, 用它鞣革,收缩温度接受90℃。用于预鞣效果更好。
• ③双醛淀粉:由淀粉经碘酸氧化制得。鞣成的革颜色纯白、丰满、革面细,兼具铬 鞣革和油鞣革的特点,但成本较高。
• ④糠醛:又称呋喃甲醛。将甘蔗渣、玉米芯等植物以稀酸水解后蒸馏制得。糠醛 的鞣革机理类似甲醛。 • ⑤双醛纤维素:用过碘酸处理纤维素制得。其鞣革性能和特点与双醛淀粉相似。
复鞣剂
• 复鞣是制革的点金术,能使品质较差的皮提升档次,复鞣工艺及复鞣剂的选择是一个制革 厂成败的技术关键
铬鞣剂的应用
• 例:黄牛软面革(常规铬粉): 浸酸:40% 5%~6% 1.5% 水 NACL 甲酸钙 转10MIN 20℃
1.8%~2.5%
硫酸(1:10稀释)
转2~3H
PH2.5~3.0,溴甲酚绿检验外层2/3 ~3/4黄色 鞣制:12% CHROMOSAL B 转30~60MIN
1.8%~2.5% NA2CO3(1:10溶解),分次加入, 间隔60MIN,转7~8H。最终PH3.3~3.8,水温38~40 ℃ 停鼓过夜,次晨转30MIN,出鼓搭马24H。
铬鞣剂的应用
• 例:猪服装革(自碱化蒙囿铬粉) 浸酸:40% 水 20℃
5%~6%
0.5%~0.7%
NACL
转5MIN
甲酸(85%)(1:5稀释) 转10MIN
0.9%~1.1%
硫酸(1:10稀释)
转2~3H
停鼓过夜,PH2.5~3.0
鞣制:6.5%
KMC
转4H
加热水使内温达40℃±,转4H
停鼓过夜,次晨转30MIN,PH3.7~4.2。
鞣剂及复鞣剂
第三组 组员:岳辉、唐海军、谢兆鑫、陶毅、曹睿
鞣剂的分类
铬鞣剂
矿物鞣剂 铝鞣剂 锆鞣剂 水解类 鞣剂 植物鞣剂 缩合类 芳香族合 成鞣剂 树脂鞣剂 其他鞣剂 醛鞣剂 油鞣剂
矿物鞣剂
1.矿物鞣剂分为铬鞣剂、锆鞣剂、铝鞣剂等,是现代制革业常用 的鞣制剂 2.各种鞣剂鞣制效果如下:
铬鞣剂的制备:
锆鞣剂
• 可用作鞣剂的锆盐有硫酸锆和氧化锆等,以硫酸锆更为常用。 这些锆盐配制成锆络合物后,与胶原中碱性基的反应产生鞣制 作用。锆鞣革色白、致密、吸水性大。锆鞣剂适于与铬鞣剂、 植物鞣剂或合成鞣剂结合鞣制白色革和鞋面革。中国锆的资源 较丰富,有开发价值。
植物鞣剂
• 以植物鞣质为主要成分的制剂。主要与皮胶原通过多点的氢键 结合产生鞣制作用。植物鞣质又称单宁,在水溶液中能使明胶 发生沉淀,是植物鞣剂中的主要鞣革成分。能够提取具有工业 价值的植物鞣剂的植物,称为鞣料植物。植物鞣质含于各种鞣 料植物的不同部位。富含鞣质的部位,如树皮、木质、根、叶、 果实、果壳等统称为植物鞣料。用水浸提出鞣质和与鞣质伴生 的非鞣质,经过浓缩、干燥得到的块状、粉状或浆状物,称为 植物鞣剂,又称植物浸膏,俗称栲胶。植物鞣质含有大量存在 于天然植物中、具有多环结构的多元酚化合物,能使生皮转变 为革。植物鞣剂的质量指标之一是纯度,鞣质含量高,纯度就 高。纯度又表示鞣剂的收敛性,鞣性的强弱一般与鞣剂的收敛 性成正比。
氨基树脂填充复鞣剂
• 氨基树脂填充复鞣剂具有鞣革色浅, 成革丰满, 耐光性良好, 填充性佳, 收缩温度高等优点, 比丙烯酸树脂、苯乙烯-马来酸酐及芳香族合成树脂等更受青 睐, 使用广泛。其中, 以三聚 氰胺和甲醛缩合得到的三聚氰胺树脂性能优越, 但是, 因稳定性差, 贮存时间 短, 容易产生 不溶于水的沉淀, 且容易释放甲醛等缺点, 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因此有必要进行改性以改善 性能, 众多学者对此已有深入的研究
①辅助性合成鞣剂:分为萘型和酚型。大多数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 (萘、蒽)的磺化物和苯酚、甲苯酚的磺化物。它们与甲醛的缩合物 鞣性很弱,但具有分散植物鞣质、促进渗透的作用。 ②替代性合成鞣剂:分为酚醛型、砜桥型、木素磺酸型、间苯二酚型、 两性型、阳离子型等。由酚经过磺化或亚硫酸化后,再与甲醛缩合制 得。这类鞣剂分子中带有羟基,具有鞣性,可与其他鞣剂结合鞣制各种革。 脂肪族合成鞣剂中的多元醇与甲醛的缩合物和酮醛型合成鞣剂,可用 于毛皮鞣剂。
铬植结合鞣法
芳香族合成鞣剂
以有机化合物为原料,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成的有机鞣剂。能溶 于水,具有鞣性或能改进其他鞣剂的性能。一般与其他鞣剂结合 使用。多用于鞋面革、服装革类的预鞣或复鞣。合成鞣剂种类繁 多,可按化学结构分为脂肪族合成鞣剂和芳香族合成鞣剂两大类。 实用上多按用途分为3类。
芳香族合成鞣剂的分类
铝鞣剂
• 铝盐是最古老的矿物鞣剂之一。铝鞣剂的主要原料是明矾或硫 酸铝,氯化铝常用于制造高碱度铝鞣剂。由于铝鞣剂与胶原的 羧基发生单点结合,不够牢固,因此常与植物鞣剂或铬鞣剂配 合使用,鞣制浅色革、绒面革和各种毛皮。铝鞣革成革收缩温 度低、丰满、柔软、有弹性。铝鞣可节约红矾,减少污染。近 年来发展的白湿革,主要用铝盐鞣制而成。
植物鞣质的种类
• 水解类鞣质:具有酯键或配糖键。含有这类鞣质的鞣料植物有 五倍子、橡碗子、漆叶、诃子、花香果等。 • 缩合类鞣质:组成鞣质的各个核彼此以共价键相结合。含有这 类鞣质的鞣料植物有落叶松、坚木、栲树皮、荆树皮等
• 混合类鞣质:在鞣质分子中既有共价键结合的部分,也有酯键 结合的部分。含有这类鞣质的鞣料植物有杨梅、柚柑等
• 无机鞣剂。 • 植物丹宁。
• 戊二醛鞣剂等。
丙烯酸树脂类复鞣剂
随着合成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制革工艺的迅速发展,希望能开发出具有柔软韧性、超防水、 防污、阻燃等多功能高质量的树脂鞣剂,这样有必要对价廉易得的丙烯酸树脂复鞣剂进行适 当改性。PRABHU采用阳离子聚氨醋预聚物与甲基丙烯酸加成制得双烯化合物后,再与硫酸化 蓖麻油以及甲基丙烯酸进行接枝聚合,得到性能很好的复揉剂。国内已出现了有机硅或环氧 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复糕剂。因此可以预见在不久定会有更多更新的丙烯酸树脂复鞣剂面市, 来满足制革工业的发展。
• 统一的蓝革加工工艺通过复鞣工艺控制皮革的特性,生产各种风格的皮革,适应皮革生产 多样化的需要,这是现代皮革生产的现状和趋势
常见的复鞣剂
• 芳香族系辅助型合成鞣剂。
• 芳香族替代型合成鞣剂。 • 耐光性的芳香族替代型合成鞣剂。 • 含铬合成鞣剂。 • 阴离子树脂鞣剂。 • 阳离子树脂鞣剂。
• 丙烯酸系合成鞣剂。
③多功能合成鞣剂:具有鞣革性能,同时又具有漂白、填充、加油、染色 等一种或一种以上性能的鞣剂。是在合成鞣剂中引入特性官能基而得 到的。
树脂鞣剂
• 包括一大类缩聚型合成高分子材料。树脂单体透入生皮的内部 后,仍继续产生聚合反应;或利用某些预聚体或初缩物,直接 进入皮内,起到填充作用。树脂鞣剂也可归入合成鞣剂类,其 主要作用是填充,特别是对革的组织较疏松的部位,效果更为 明显。树脂鞣剂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