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鞣剂的作用机理

合集下载

复鞣剂生产

复鞣剂生产

复鞣剂生产摘要:一、复鞣剂生产简介1.复鞣剂的定义和作用2.复鞣剂的应用领域二、复鞣剂生产工艺1.原料准备2.反应过程3.产品分离和纯化4.产品包装和储存三、复鞣剂生产中的环保问题1.废水处理2.废气处理3.固体废物处理四、复鞣剂生产的发展趋势1.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2.绿色环保生产3.产品多样性正文:复鞣剂是一种在皮革鞣制过程中使用的化工原料,主要作用是改善皮革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提高皮革的柔软度、弹性和耐磨性。

复鞣剂的应用领域广泛,涉及到皮革制品、纺织品、造纸等多个行业。

复鞣剂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反应过程、产品分离和纯化以及产品包装和储存。

首先,根据生产需要,选择合适的原料,如甲醛、戊二醛、丙烯酸酯等。

然后,通过反应釜等设备,将原料进行反应,生成复鞣剂。

接下来,需要对生成的复鞣剂进行分离和纯化,以满足产品质量和性能要求。

最后,将成品进行包装和储存,以保证产品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在复鞣剂生产过程中,环保问题不容忽视。

废水处理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需要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以达到国家和地方环保标准。

此外,废气处理和固体废物处理也是必须关注的问题。

废气处理主要是采用吸附、催化燃烧等技术,减少废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固体废物处理则是通过固化、稳定化、资源化等技术,实现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复鞣剂生产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

首先,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如生物复鞣剂、绿色化学等,为复鞣剂生产提供了新的方向。

其次,绿色环保生产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更加注重环保,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最后,产品多样性的需求,使得复鞣剂生产需要不断研发新产品,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

鞣剂及复鞣剂

鞣剂及复鞣剂

植物鞣剂的制备
植物鞣剂的应用
• 植物鞣革具有以下特点:革身紧实,饱满而有弹性,延伸性小, 成型性好,不易变形,抗水性强。
• 植物鞣剂可单独鞣制各种皮革,也可与其他鞣剂结合鞣,常见 结合鞣有如下几种:
鞣制方法 植铝结合鞣法 特点 鞣制废液无毒易絮凝处理,收缩温度 高,革身丰满,成型性好,具有良好 的物理力学性能 成革丰满,紧实,耐热稳定性高,耐多,有甲醛、戊二醛、双醛淀粉、糖醛、 双醛纤维素等,其中甲醛和戊二醛应用较广。
醛鞣剂的分类
• ①甲醛:分子量最小、分子结构最简单的鞣剂。甲醛鞣剂主要是指含甲醛30%~ 40%的水溶液,商品名为福尔马林。福尔马林可用于鞣制毛皮。制革时多与其他 鞣剂结合鞣。甲醛可以封闭胶原多肽链侧链上的氨基,并能在两个多肽链间通过 次甲基使肽链间相邻氨基缝合,起到鞣制作用。甲醛鞣性很强,但刺激性气味大。 • ②戊二醛:一种含5个碳原子、带有两个醛基的鞣剂。戊二醛鞣剂是含戊二醛25% 或50%的水溶液,可用于预鞣、结合鞣和复鞣。1980年,中国采用吡喃法试制成 含量为25%的戊二醛鞣剂。戊二醛鞣革耐汗、耐洗性能好。
• 有鞣性的三价铬鞣液通常是由重铬酸盐制得。重铬酸盐在酸性 条件下,可以用还原剂将无鞣性的六价铬还原成有鞣性的三价 铬盐。采用的还原剂通常为葡萄糖或二氧化硫和硫代硫酸钠
• 用葡萄糖做还原剂制备铬鞣液的化学式如下:
4K2CR2O7+12H2SO4+C6H12O6→8CR(OH)SO4+4K2SO4+14H2O
树脂鞣剂的分类
• ①含氮的羟甲基化合物:主要原料包括尿素、双氰胺和三聚氰胺。它们 能与甲醛反应,生成羟甲基化合物。既能单独作用,也可结合鞣制。如 加入其他成分,能形成多种性质不同的衍生的树脂鞣剂。 • ②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可用于铬鞣革的复鞣。成革耐光性能好。 • ③丙烯酸类树脂:是含有多羟基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制革用的是一种水 分散液。丙烯酸类树脂可用于 • 革的鞣制和复鞣。 • ④氨基甲酸衍生物:由异氰酸酯和带活泼氢原子的化合物(如醇、胺等) 反应制得。如用二异氰酸酯和二元醇制成热塑性聚氨酯,再与甲醛反应 后可得到羟甲基化的聚氨酯,再与甲醛反应后可得到羟甲基化的聚氨酯, 用它鞣革,收缩温度接受90℃。用于预鞣效果更好。

超支化聚合物复鞣剂的制备及应用

超支化聚合物复鞣剂的制备及应用

超支化聚合物复鞣剂的制备途径及在皮革工业的应用前景摘要:本文综述了多种制备超支化聚合物复鞣剂的方法,介绍了超支化聚合物的最新发展趋势和目前在各个领域已经取得的成绩,以及研究超支化聚合物的表征手段和性能测试方法。

根据其分子结构提出了这类聚合物在皮革化工领域可能存在的用途。

关键词:超支化聚合物;复鞣剂;制备;应用中图分类号:文献识别码:文章编号:Preparation and Applying Foreground of Hyperbranched PolymerRetanning Agent in Leather IndustryAbstract:Preparation of hyperbranched polymer retanning Agent is narrated. The developing trends and application of hyperbranched polymers as well as the denotation and determination method are studied. According to the molecule structure the potential use of this kind of polymers in the leather chemicals field is also in vestigated.Key words:hyperbranched ploymers;retanning agent;preparation;application 超支化聚合物作为树枝状聚合物的同系物,具有高度支化的分子结构和大量端基官能团覆盖在表面上,是其结构的显著特点之一,从而使它与线性聚合物相比具有某些特殊性能。

近年来,由于超支化聚合物复鞣剂具有新奇的结构、独特的性能和潜在的应用前景,使得这类聚合物受到广大研究者的重视与青睐,被视为21世纪聚合物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1]。

鞣剂及复鞣剂_图文.ppt

鞣剂及复鞣剂_图文.ppt
鞣剂是用于皮革鞣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化学物质,其主要作用是与皮蛋白质发生结合,通过这种结合改变皮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从而增加皮革的柔软性、丰满性和弹性。在皮革加工过程中,鞣剂的选择和使用对于最终产品的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根据鞣剂的性质和来源,可以将其分为无机鞣剂和有机鞣剂两大类。无机鞣剂主要包括铬鞣剂、铝鞣剂等,它们通过与皮蛋白质中的羧基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稳定的化学键合,从而赋予皮革良好的物理性能和耐用性。而有机鞣剂则通常来源于植物或合成化合物,它们能够与皮蛋白质中的氨基、羟基等官能团发生反应,提升皮革的柔软度和手感。此外,复鞣剂在皮革加工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主要用于皮革的后期处理,以进一步改善度、颜色等属性,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精萘制造复鞣剂的原理

精萘制造复鞣剂的原理

精萘制造复鞣剂的原理精萘可以用于制造复鞣剂,其原理主要如下:1. 精萘的提取精萘是从煤焦油中提取分离出来的。

工业上主要通过萘油的水蒸气蒸馏获得精萘。

萘油经过精馏后,根据不同组分的沸点差异,可以分别获得不同萘的馏分,其中沸点在277C到287C之间的组分即为精萘。

2. 精萘的磺化精萘需要经过磺化处理后才能转变为具有鞣化活性的萘磺酸盐类化合物。

磺化反应通常使用浓硫酸作为磺化试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使精萘发生磺化反应,生成各种萘磺酸盐,如α-萘磺酸、β-萘磺酸等。

反应机理是硫酸与精萘发生电位取代反应,芳环上遭到磺化,生成磺基取代产物。

3. 萘磺酸盐的中和磺化生成的萘磺酸比较容易水解并释放出硫酸,因此需要进一步中和处理生成相对稳定的萘磺酸盐,常用的中和剂有氢氧化钠等。

中和时萘磺酸中的磺酸基会与碱金属离子生成盐类,获得可溶于水的萘磺酸钠等产物。

4. 萘磺酸盐的鞣化机理萘磺酸盐类化合物可用于皮革的鞣化,机理是其磺酸根基团可与皮革胶原蛋白中的氨基反应生成磺酰胺键,使多肽链之间形成键联反应。

这可使胶原蛋白分子之间形成交联结构,提高皮革的稳定性和抗水解性。

5. 制备复鞣剂在实际生产中,可按照一定比例将精制的萘磺酸盐与其它鞣剂(如植物鞣剂)混合,制成复鞣剂产品。

因为不同鞣剂具有协同作用,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提高鞣化效果,使皮革获得更好的物理机械性能。

6. 复鞣工艺应用在皮革的生产加工中,可在鞣制后期将复鞣剂用于后期复鞣,以进一步改善皮革性能。

加入少量的萘磺酸盐复鞣剂,可以增强皮革的抗拉强力、耐磨性和耐水性,并使皮革具有紧实的层结构。

综上所述,经过一系列提取、合成、加工步骤,最终可利用精萘原料制成萘磺酸盐类复鞣剂,应用于皮革的生产,这就是精萘制复鞣剂的基本原理。

该类鞣剂可使皮革获得更好的机械性能和使用寿命。

鞣剂及复鞣剂PPT课件

鞣剂及复鞣剂PPT课件

11/3/2019
7
锆鞣剂
• 可用作鞣剂的锆盐有硫酸锆和氧化锆等,以硫酸锆更为常用。 这些锆盐配制成锆络合物后,与胶原中碱性基的反应产生鞣制 作用。锆鞣革色白、致密、吸水性大。锆鞣剂适于与铬鞣剂、 植物鞣剂或合成鞣剂结合鞣制白色革和鞋面革。中国锆的资源 较丰富,有开发价值。
11/3/2019
8
植物鞣剂
18复鞣剂复鞣剂复鞣是制革的点金术能使品质较差的皮提升档次复鞣工艺及复鞣剂的选择是一个制革复鞣是制革的点金术能使品质较差的皮提升档次复鞣工艺及复鞣剂的选择是一个制革厂成败的技术关键厂成败的技术关键统一的蓝革加工工艺通过复鞣工艺控制皮革的特性生产各种风格的皮革适应皮革生产统一的蓝革加工工艺通过复鞣工艺控制皮革的特性生产各种风格的皮革适应皮革生产多样化的需要这是现代皮革生产的现状和趋势多样化的需要这是现代皮革生产的现状和趋势19常见的复鞣剂常见的复鞣剂耐光性的芳香族替代型合成鞣剂
11/3/2019
4
铬鞣剂的应用
• 例:黄牛软面革(常规铬粉):
浸酸:40%

20℃
5%~6%
NACL
1.5%
甲酸钙 转10MIN
1.8%~2.5% 硫酸(1:10稀释) 转2~3H
PH2.5~3.0,溴甲酚绿检验外层2/3 ~3/4黄色
鞣制:12%
CHROMOSAL B 转30~60MIN
1.8%~2.5% NA2CO3(1:10溶解),分次加入,
植物鞣质的种类
• 水解类鞣质:具有酯键或配糖键。含有这类鞣质的鞣料植物有 五倍子、橡碗子、漆叶、诃子、花香果等。
• 缩合类鞣质:组成鞣质的各个核彼此以共价键相结合。含有这 类鞣质的鞣料植物有落叶松、坚木、栲树皮、荆树皮等

第5章复鞣

第5章复鞣
➢一般在1.0~1.5 (五)温度(30~45℃)
➢低温:利于渗透、粒面细致;高温:利于结 合
(六)溶液pH值(pH由高→低) ➢阴离子鞣剂:pH低、收敛性强、渗透性差
(七)时间
➢铬复鞣: 一般过夜 ➢其它复鞣:达到要求后,尽量缩短时间
鞣制化学
(八)中和
1.中和目的 ①除去游离酸,使革耐贮存 ②降低革的表面正电性,以利于复鞣、染色、加油
(3)亚硫酸化油(见p214图5-3d) 鞣质粒面渗透受阻,多以肉面渗入,成 革柔软粒面松驰
鞣制化学
3. 聚合物鞣剂(见p215图5-4) 先加聚合物鞣剂,能促使合成革鞣剂、 植鞣剂透入皮革粒面下层 结果:成革柔软、粒面紧实、弹性好
鞣制化学 (三)鞣剂的用量
➢依成革品种、质量要求和工艺路线而异 (四)液比
鞣制化学
5.聚合物鞣剂(2-6%) 优:良好的填充性和增厚性并保持 革的柔软性 缺:浅色效应
6.植物鞣剂: 优:丰满性、弹性好 缺:撕裂强度降低
第五章 复 鞣
第二节 复鞣的控制
主讲 陈一武.影勇响教复授鞣的主要因素
鞣制化学
第二节 复鞣的控制
一、影响复鞣的主要因素 (一)复鞣剂的选择
根据坯革质量的优劣和成革品种而定,采用多种 鞣剂混合复鞣法 例如:全粒面 、修面、绒面等
影响不改变铬鞣革的基本性能。如: ——合成鞣剂,使铬分布均匀; ——含铬合成鞣剂和阴离子型树脂,肉面含铬多; ② 油脂分布 合成鞣剂、植鞣剂使油脂分布均匀
鞣制化学
2.物理分析
① 面积得率 见p208,表5-1 ➢无机鞣剂(除铬鞣剂而外)、阴离子树脂鞣剂
(丙稀酸树剂使成革的面积增大。 ② 耐湿热稳定性
第五章 复 鞣
第一节 复鞣与成革性质

新型皮革复鞣剂的制备及应用

新型皮革复鞣剂的制备及应用

新型皮革复鞣剂的制备及应用付海宏;曾军;乔平【摘要】院使用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以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腈等单体进行水溶液聚合,找到最佳聚合条件为(丙烯酸)颐(甲基丙烯酸)颐(丙烯酰胺)颐(丙烯腈)=50颐15颐25颐10,过硫酸铵占单体总质量1%,异丙醇占单体总质量5%,聚合温度为80~85益,反应时间3 h。

GPC表征其相对分子质量得到最佳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62817,分布系数为1.96。

应用结果表明:复鞣后的革具有很好的填充性,皮身柔软、泡感强、粒面平细,性能类似于朗盛LEVOTAN L。

%A novel retanning agent was prepared by aqueous polymerization with acrylic acid, methacrylic acid, acrylamide, acrylonitrile as monomers and ammonium persulphate (APS) as an initiator. The results showed the optimal conditions were n(acrylic acid) :n(methacrylicacid) :n(acrylamide) :n(acrylonitrile) 50:15:25:10 at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80~85℃for 3 hours by using 1%APS (based on the weight of total monomers) and 5%iso-propyl alcohol as chain transfer agent (based on the weight of total monomers). The number-average molar mass of the product was 62 817 and its distribution index was 1.96 by GPC mea-surement. Applic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tanning leather had good filling properties, softness, foam feel and fine grain. So retanning properties of the product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Lanxess LEVOTAN L.【期刊名称】《西部皮革》【年(卷),期】2015(000)008【总页数】7页(P25-31)【关键词】皮革复鞣剂;溶液聚合;聚合条件;应用【作者】付海宏;曾军;乔平【作者单位】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1215;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1215;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12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529.2复鞣在现代制革工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被皮革界誉为“点金术”,特别对于轻革,复鞣几乎是必不可少的工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鞣剂的作用机理、种类、应用及发展前景
轻化1101 丁帅帅 04
摘要:复鞣剂用于皮革复鞣的化工材料。

可包括主鞣剂(如铬鞣剂、植物鞣剂等),主要是指为复鞣目的而研制开发的鞣革材料,例如丙烯酸树脂复鞣剂、氨基树脂复鞣剂、恶唑烷鞣剂等。

本文主要介绍了丙烯酸树脂类复鞣剂的作用机理、应用及前景。

关键词:复鞣剂丙烯酸树脂机理应用前景
1.前言
复鞣是现代制革工业中的一项重要工序,被誉为皮革加工中的“点金术”。

对于轻革而言,复鞣几乎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序。

常用的复鞣剂可分为无机鞣剂、有机鞣剂和金属有机鞣剂,大类。

细分则可分为无机盐复鞣剂、植鞣剂、芳香族合成鞣剂、醛鞣剂、丙烯酸类树脂复鞣剂等。

丙烯酸类单体种类繁多、资源丰富,丙烯酸树脂开发空间大,因此在皮革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丙烯酸树脂类复鞣剂
2.1丙烯酸树脂复鞣剂的复鞣机理
Heideman假定丙烯酸树脂复鞣剂的竣基与胶原的氨基之间存在质子交换。

而Mage kurth 指出丙烯酸对天然胶原的亲和力较弱,但丙烯酸与铬盐在皮内络合是可能的反应机理。

Anslovar用 NMR技术证实了在pH3-5之间发生丙烯酸复鞣剂的梭基与铬盐的络合,而在pH10-12 之间出现丙烯酸基与胶原的氨基的质子交换。

由于整个皮革生产过程中,都是在pH 低于7的情形下完成,所以可以认为“络合”是主要的反应。

徐学诚等在研究 SA复靴剂的基础上,借鉴交联橡胶的唯象理论,提出了树脂复鞣革的交联—缠结或吸附网络结构模型。

魏德卿通过对ART的研究发现梭基和铬揉革的铬发生配位结合,它少量地渗人胶原分子螺旋状碳链之间,更多地与超分子尺寸以上各级纤维作用。

因此,丙烯酸树脂复鞣剂的复鞣机理可概括为:通过改变纤维间、多肤链间缠结的填充效果,以及进人原纤维的鞣剂与铬鞣剂进行络合反应,而使革具有不同的手感和力学性能。

2.2新型丙烯酸树脂复鞣剂Z-1的机理
将Z-1作为鞣剂对酸皮进行鞣制,通过Ts的测定考察其作用效果。

试验结果显示,酸皮收缩温度有一定程度提高,鞣制22h后,Ts由62°C升高至71°C ,单独用作复鞣剂对铬鞣革进行复鞣时,Ts则无明显升高。

共聚物分子中含有大量-COOH的及链端-OH ,可与胶原肽链上的氨基形成氢键或结合,同时具有一定的填充效果。

烷氧基长链及部分未反应聚乙二醇分子具有表面活性,可促进大分子渗透,同时对染色具有一定的匀染作用。

复鞣时-COOH
还可通过铬鞣剂与胶原配合,起到一定的鞣制作用,同时促进铬鞣剂吸收。

复鞣后Ts也有少量提高。

铬结合复鞣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成革机械性能较单独铬复鞣也有所提高。

2.3两性丙烯酸树脂复鞣剂
该类复鞣剂是丙烯酸类树脂复鞣剂的改性产品。

丙烯酸类树脂复鞣剂由于分子中含有较多的-COOH,能与铬及胶原反应,因而体现出鞣性。

丙烯酸树脂选择填充性强,尤其对边肷部填充良好,还有较好的耐光性和抗老化性,因此成革丰满、柔软、粒面细致。

但经这类树脂复鞣的革不同程度的存在“败色”效应。

近10年来,国内外为解决其“败色”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研制了两性聚合物树脂复鞣剂。

其路线主要是在含羧基的高分子链段上同时引入氨基阳离子,从而既有复鞣性,又有助染性。

2.4丙烯酸类聚合物鞣剂
丙烯酸类聚合物鞣剂(甲基) 丙烯酸的均聚物,以及与其他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物,它是一类重要的皮革化工材料,除了能赋予皮革优异的化学物理性能外,还具有可接受的性价比。

用于皮革范围的丙烯酸树脂多为丙烯酸酯类单体聚合物,一般为乳液型或水溶液型。

丙烯酸酯类单体的侧链不宜过长,常用的单体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腈、丙烯酰胺及其它(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马来酸酐等单体,也可以加入硫酸化植物油,长链脂肪醇或动物油,醛类等单体。

其中最常用的是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

丙烯酸聚合物的大分子侧链上存在大量羧基,能与皮胶原
分子形成多点氢键结合、电价键结合、配位交联结合及互穿网络交联结合等多种结合形式协同作用,且其电离后可与铬(Ⅲ)形成配合物,对于固定皮胶原纤维及提高成革的含铬量有很大贡献。

此外,(甲基)丙烯酸的反应热较小,聚合时易于控制。

用以甲基丙烯酸为主的聚合物鞣剂处理过的坯革丰满、粒面细致紧实,但色略深,略显僵硬;用以丙烯酸为主的聚合物鞣剂处理过的坯革色白,但粒面不如前者细,故常采用两者搭配使用。

通常认为甲基丙烯酸在该类鞣剂中所占的比例多在60%以上。

3.丙烯酸树脂类复鞣剂的应用
(1)在防水/耐水洗革中的应用
聚丙烯酸类树脂复鞣剂是由丙烯酸单体如丙烯酸、丙烯脂、丙烯酰胺等单体,经自由基均聚或共聚而得到的一类水溶性高分子,虽然可提高皮革的柔韧性和丰满度,但由于聚丙烯酸树脂的玻璃化温度较高,侧链阴离子较强,经其复鞣后的革显得硬、脆,易产生败色现象。

为克服这种缺陷,人们在分子设计中除了保留一定羧基以外,有意识地引入长链的塑性单体,以增加高分子链的柔顺性,形成了两亲共聚物鞣剂。

而润滑性丙烯酸树脂鞣剂,可使成革柔软、丰满,适于各类软革及耐水洗革、防水革的生产。

该类聚合物中的亲水基团比一般丙烯酸类聚合物鞣剂少,羧基离解程度直接影响着鞣剂在水溶液中的分散稳定度,因此该类材料
在使用、结合时需要高稳、高pH值。

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好,才能渗透到革内,从而使革得到较好的防水效果,最终与金属离子固定,封闭羧基而产生防水性。

(2)作为预鞣剂丙烯酸合成鞣剂不但可以有效地作为复鞣剂使用,还可以与别的材料(植物栲胶等)结合作为预鞣剂使用。

在铬鞣过程中作为预鞣剂加入可以使铬鞣效果较好。

例如,加入10%的丙烯酸合成鞣剂和33%碱度的铬鞣剂加入浸酸牛犊皮中,可以避免剖层和削匀时厚度不均对成革的影响。

图3表明浸酸皮鞣前和鞣后挤水后的不同指标。

丙烯酸合成鞣剂提高革价值的原理是反应的连接点。

因为在一般的铬鞣中,浸酸裸皮是扁平的,挤水后得革率通常不太大,大约是1.0到1.2。

当在铬鞣前运用丙烯酸合成鞣剂,虽然它没有很好的鞣性,但可以增加坯革的厚度,在接下来的铬鞣中,革将变得更丰满。

(3)与植物鞣剂结合鞣植物鞣剂是最早使用的合成鞣剂,复鞣后,革的成型性好,易于磨革,有利于调节革的粒面状况。

但植物鞣剂缺乏柔软性,并且难于吸附阴离子辅助剂,而丙烯酸复鞣剂恰好可以补偿植鞣革的缺陷。

植物鞣剂与丙烯酸树脂结合复鞣不但没有改变铬鞣革的特征,而且丙烯酸和植物鞣剂都易生物降解,容易处理[7,8]。

表5表明了植物鞣剂和丙烯酸鞣剂的最佳配比,最适合的用量以植物鞣剂的吸收、革的收缩温度和物理性能为基础。

植物鞣剂与丙烯酸鞣剂联合复鞣铬鞣坯革不仅可以使革产生更高的湿热稳定性,而且由此结合系统可得到更好的物理机械性能的成革。

植物鞣剂与丙烯酸鞣剂可以1:10的比例进行配比复鞣,原因之一是植物鞣有更多的结合点,可以使纤维束有序结合。

4.丙烯酸树脂类复鞣剂的发展前景
随着合成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制革工艺的迅速发展,希望能开发出具有柔软韧性、超防水、防污、阻燃等多功能高质量的树脂鞣剂,这样有必要对价廉易得的丙烯酸树脂复鞣剂进行适当改性。

Prabhu采用阳离子聚氨醋预聚物与甲基丙烯酸加成制得双烯化合物后,再与硫酸化蓖麻油以及甲基丙烯酸进行接枝聚合,得到性能很好的复揉剂。

国内已出现了有机硅或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复糕剂。

因此可以预见在不久定会有更多更新的丙烯酸树脂复鞣剂面市,来满足制革工业的发展。

研究背景:
复鞣剂是用于皮革复鞣的化工材料。

可包括主鞣剂(如铬鞣剂、植物鞣剂等),主要是指为复鞣目的而研制开发的鞣革材料,例如丙烯酸树脂复鞣剂、氨基树脂复鞣剂、恶唑烷鞣剂等。

根据皮革的性能要求来选用复鞣剂,如鞋面革、服装革可经过适当的复鞣剂复鞣来获得所需的性能,像改善柔软性,提高丰满度,缩小部位差,增强抗水性、耐光性以及改变革的表面电荷,促进染色均匀等等。

所以,复鞣享有制革的“点金术”之誉,可见复鞣剂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皮革化学品。

目的:复鞣剂是为复鞣目的而研制开发的鞣革材料,根据皮革的性能要求来选用复鞣剂,如鞋面革、服装革可经过适当的复鞣剂复鞣来获得所需的性能,像改善柔软性,提高丰满度,缩小部位差,增强抗水性、耐光性以及改变革的表面电荷,促进染色均匀等等。

数据库:中文数据库总库平台1,CNKI-中国期刊网总库平台,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总库平台,
检索词:复鞣剂机理应用前景丙烯酸树脂类复鞣剂
参考文献:
1.《新型丙烯酸树脂复鞣剂Z-1的合成与性能》作者:周志威吕生华屈飞(陕西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21)
2.《丙烯酸树脂复鞣剂的发展》作者:路亮雷毅张铭让(四川联合大学皮革工程系成都 6 1005 )
3.《关于复鞣剂及其应用的探讨_续》作者:曹德演温祖谋
4.《丙烯酸树脂类复鞣剂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作者:杨南张晓镭张宇陕西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陕西咸阳712081
5.《丙烯酸树脂复鞣剂的应用现状及其前景》作者:王少强邱化玉山东轻工业学院纸浆造纸省级重点学科山东济南250353 杭州师范学院有机硅化学及材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2
6.《木质素改性皮革复鞣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作者:王晨李书平邵志勇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山东轻工业学院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济250100
7.百度百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