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抗氧剂
合集下载
塑料助剂:抗氧化剂

⑴ 外观变化
如表面变暗,变色,变黏,变形,出现裂纹,脆化,发霉等。
⑵ 物理及化学性能的变化
如溶解热,熔融指数,玻璃化温度,流变性,耐热性,耐寒性,折射率,相对密度,羟基含 量的变化。
⑶ 机械性能的变化
如拉伸强度,伸长率,冲击强度,疲劳强度,硬度等大大下降。
⑷ 电性能的变化
如绝缘电阻,介电常数,击穿电压也发生不利的变化。
二、抗氧剂分类及其反应机理
一、高分子材料的老化及影响因素
支化度是指聚合物分子链上分支的程度。
支化度越大,链结构的薄弱环节就越多,越容易降解。
1-含支链型聚乙烯;
2-线型聚乙烯;
图2、含支链型聚乙烯和线型聚乙烯随时间的吸氧量
含支链的聚乙烯比结晶的聚乙烯更易降解。
一、高分子材料的老化及影响因素
LDPE: HDPE: LLDPE: 1000个碳原子上约有8~40个长的支链 低密度聚乙烯主链每
一、高分子材料的老化及影响因素
4、水和潮湿的影响
水渗入聚合物中使其中某些水溶性物质、增塑剂和含水基团的 物质被溶解、抽提或吸收,从而逐步改变了聚合物材料的组成和比例, 加速了老化。
酰胺基团、酯基、缩醛基等在水的作用下,会发生水解反应。
水的渗入有时是可逆的。例如,尼龙吸水后拉伸强度下降,延 伸率提高。但将其烘干排出水后,拉伸强度又可以恢复。
二、聚合物降解的影响因素 (一)内因 1、聚合物的组成及其链结构
聚合物的组成不同,化学键的强度不同。结合能低 的键容易在外因作用下断裂。
H C H H C H H C H H C H H C H F C F F C F F C F F C F F C F
聚乙烯
聚四氟乙烯
C-F键的键能为5.0×102kJ/mol;C-H键的键能为4.1×102kJ/mol。
抗氧剂 第三章ppt课件

精品课件
1、酚类抗氧剂的类型
酚类抗氧剂都带有受阻酚的结构。它 包括烷基单酚,烷基化多酚,硫代双酚等类型。 此外还有多元酚和氨基酚的衍生物等。
烷基化单酚,其结构上只含有一个受阻 酚单元,具有极好的不变色和不污染性。由于 分子量小,挥发性和抽出性较大,影响了抗老 化能力。抗氧剂1076,即为新的烷基化单酚, 其结构中引入长链烷基的酯基,使分子量增加, 挥发性降低。
按功能分:链终止型抗氧剂(或自由基 抑
制剂)即主抗氧剂;预防型抗氧剂(包括过
氧化物分解剂、金属离子钝化剂等)即辅助
抗氧剂。
按结构分:胺类、酚类、含硫化合物、
含
精品课件
对抗氧剂的要求: 有优越的抗氧化性能; 与聚合物相容性好; 不影响聚合物的其他性能,不与其他化
学助剂发生反应; 不变色,不污染或污染小,无毒或低毒。
精品课件
高分子材料耐氧化能力与结构密切相关。
不同聚合物其键的离解能不同,如在聚四 氟乙烯中,C-F键的离解能为119kcal/mol,而 PE结构中,C-H键离解能为106kcal/mol,比 PTFE低许多。
甲基、乙基、异丙基和叔丁基的稳定性 顺序如下:
-﹡C-C>-C﹡-C-C->-C-∣﹡C-C
高分子材料老化过程的变化
(1)外观:如表面的变色、出现斑点、发粘、
霉等。
变形、裂纹、脆化、发
(2)物理与化学性能发生变化,如溶解性、耐
密度等。
热性、流变性、耐寒性、相对
(3)机械性能变化,如抗张强度、伸长率、抗
冲击强度、疲劳强度、硬
度变高分化子等材。料的老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常见的现
(象4)如电农性膜经能过变日化晒,雨如淋介最电后变常脆数,,室击外穿的电电压线用等久。后
1、酚类抗氧剂的类型
酚类抗氧剂都带有受阻酚的结构。它 包括烷基单酚,烷基化多酚,硫代双酚等类型。 此外还有多元酚和氨基酚的衍生物等。
烷基化单酚,其结构上只含有一个受阻 酚单元,具有极好的不变色和不污染性。由于 分子量小,挥发性和抽出性较大,影响了抗老 化能力。抗氧剂1076,即为新的烷基化单酚, 其结构中引入长链烷基的酯基,使分子量增加, 挥发性降低。
按功能分:链终止型抗氧剂(或自由基 抑
制剂)即主抗氧剂;预防型抗氧剂(包括过
氧化物分解剂、金属离子钝化剂等)即辅助
抗氧剂。
按结构分:胺类、酚类、含硫化合物、
含
精品课件
对抗氧剂的要求: 有优越的抗氧化性能; 与聚合物相容性好; 不影响聚合物的其他性能,不与其他化
学助剂发生反应; 不变色,不污染或污染小,无毒或低毒。
精品课件
高分子材料耐氧化能力与结构密切相关。
不同聚合物其键的离解能不同,如在聚四 氟乙烯中,C-F键的离解能为119kcal/mol,而 PE结构中,C-H键离解能为106kcal/mol,比 PTFE低许多。
甲基、乙基、异丙基和叔丁基的稳定性 顺序如下:
-﹡C-C>-C﹡-C-C->-C-∣﹡C-C
高分子材料老化过程的变化
(1)外观:如表面的变色、出现斑点、发粘、
霉等。
变形、裂纹、脆化、发
(2)物理与化学性能发生变化,如溶解性、耐
密度等。
热性、流变性、耐寒性、相对
(3)机械性能变化,如抗张强度、伸长率、抗
冲击强度、疲劳强度、硬
度变高分化子等材。料的老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常见的现
(象4)如电农性膜经能过变日化晒,雨如淋介最电后变常脆数,,室击外穿的电电压线用等久。后
抗氧剂

• • •
小木虫经典出品 (C)
• 表3-2 胺类抗氧剂的名称和结构
名称,商品名 辛基化二苯胺 Octamine 4,4′-二(α,α-二甲基苄基) 二苯胺 Nauguard 445 N,N′-二(1,4-二甲基戊基)对苯二胺 Flexone 4L 结构
N-苯基-N′-(对-甲苯磺酰 基)-对苯二胺 ArBiblioteka nox小木虫经典出品 (C)
第三章 抗氧剂
内容:高分子热氧化及机理 影响高分子热氧化的因素 抗氧剂分类及作用机理
小木虫经典出品 (C)
高分子材料,无论是天然的还是合成的,在成型、贮 存、使用过程中都会发生结构变化,逐渐地失去使用价 值,这种现象称为老化。 老化后的材料表现为变色、变粘、变形、龟裂、脆化;物 理化学性能方面的变化是.溶解性变差,耐热性降低,耐 寒性变差等;机械性能方面:抗张强度、伸长率、抗冲击 强度、疲劳强度等大大下降:在电性能方面:绝缘电阻、 介电常数、击穿电压也发生不利的变化。 高分子材料的老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常见的现象如农 膜经过日晒雨淋最后变脆,室外的电线用久后龟裂等等。 高分子材料老化的原因:物理因素有光、热、应力、电 场、射线等。化学因素有氧、臭氧、重金属离子、化学介 质等。生物因素有微生物、昆虫的破坏等。在诸多的因素 中,氧化作用导致高分子材料老化是重要因素。高分子材 料的氧化作用在材料的合成、贮存及加工应用中均可发 生,但不同塑料对于氧化作用的抵抗力是不同的。
小木虫经典出品 (C)
•
• • •
3.3.2 辅助抗氧剂 (1)亚磷酸酯 助抗氧剂的作用是可分解聚合物氧化所产生的过氧化 物。我们知道过氧化物可在降解过程中引发新的会诱发分 解过程的自由基,因而,阻止过氧化物的这种反应可使聚 合物的降解急剧下降,大大增强塑料制品的稳定性。 主要品种有: 三(2,6-二-叔对丁基苯基)亚磷酸酯 三(壬基苯基)亚磷酸酯
食品抗氧化剂 PPT

微溶于水,25℃时,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1%;易溶于 许多油和溶剂中,在油脂中的溶解度为5%~10%,乙醇 中为60%,丙二醇中30%,油酸单甘酯10%。
[毒 性]
LD50 0、7~1、0g/kg (bw) (大鼠,经口)。 ADI 0~0、2mg/kg (bw)
注意:日本、欧盟的大部分国家、香港都不允许在 食品中添加TBHQ,向这些地区、国家出口的食品 中不要添加。
一、丁基羟基茴香醚(Butyl Hydroxy Anisol)
[概 述]
特丁基-4-羟基茴香醚(苯甲醚)、简称BHA。
分子式C11H16O2,相对分子质量180、25,
[性 状]
BHA带有特异的酚类的臭气和有刺激性的味。
3-BHA和2-BHA的混合物,一般3-BHA的含量为 90%以上,以块状或薄片状出售。
二、抗氧化剂的作用机制
3、自由基吸收剂
脂类化合物的氧化反应是自由基历程的反应,因而消除自由 基即可阻断氧化反应。作用模式如下(以AH代表抗氧化剂):
AH+R·→RH+A·
传递反应被阻:R、被还原、ROO、有其它的H
供体而不能去激活新的RH。
AH+ROO·→ROOH+A·
抗氧化剂的自由基A·没有活性,它不能引起链式反应,却能 参与一些终止反应。
化的连锁反应 ❖ 三 消耗食品内部和环境中的氧气 ❖ 四 抑制氧化酶的活性
二、抗氧化剂的作用机制
氧化的三因素 ── 诱导剂、氧、自由基
各类抗氧化剂的作用机制
1、金属离子螯合剂 ── 抗氧化增效剂之一
食用油脂通常含有微量的金属离子。 枸橼酸、EDTA和磷酸衍生物可螯合金属离子,以消 除自由基产生的催化因子。加入增效剂,含油食品货架 期延长特别长时间。
[毒 性]
LD50 0、7~1、0g/kg (bw) (大鼠,经口)。 ADI 0~0、2mg/kg (bw)
注意:日本、欧盟的大部分国家、香港都不允许在 食品中添加TBHQ,向这些地区、国家出口的食品 中不要添加。
一、丁基羟基茴香醚(Butyl Hydroxy Anisol)
[概 述]
特丁基-4-羟基茴香醚(苯甲醚)、简称BHA。
分子式C11H16O2,相对分子质量180、25,
[性 状]
BHA带有特异的酚类的臭气和有刺激性的味。
3-BHA和2-BHA的混合物,一般3-BHA的含量为 90%以上,以块状或薄片状出售。
二、抗氧化剂的作用机制
3、自由基吸收剂
脂类化合物的氧化反应是自由基历程的反应,因而消除自由 基即可阻断氧化反应。作用模式如下(以AH代表抗氧化剂):
AH+R·→RH+A·
传递反应被阻:R、被还原、ROO、有其它的H
供体而不能去激活新的RH。
AH+ROO·→ROOH+A·
抗氧化剂的自由基A·没有活性,它不能引起链式反应,却能 参与一些终止反应。
化的连锁反应 ❖ 三 消耗食品内部和环境中的氧气 ❖ 四 抑制氧化酶的活性
二、抗氧化剂的作用机制
氧化的三因素 ── 诱导剂、氧、自由基
各类抗氧化剂的作用机制
1、金属离子螯合剂 ── 抗氧化增效剂之一
食用油脂通常含有微量的金属离子。 枸橼酸、EDTA和磷酸衍生物可螯合金属离子,以消 除自由基产生的催化因子。加入增效剂,含油食品货架 期延长特别长时间。
第3章 抗氧剂

聚合物老化时,其结构也随之变化。这些 变化包括分子链的断裂、交联、化学结构 变化以及侧链的变化。 如聚丙烯和天然橡胶主要发生主链断裂, 丁苯橡胶及丁腈橡胶主要发生交联,而聚 醋酸乙烯则发生侧链的断裂。高压聚乙烯 在空气中即使在室温下也会有相当严重的 老化,但如果与空气隔绝、升温至290℃以 上才会出现分解。这一事实说明聚合物的 热老化实质上是一种在能量作用下的热氧 老化。
②链增长和链转移
特点:在链增长过程中,一部分反应与未抑制自动 氧化过程相同,即
RO2 RH ROOH R R O2 RO2
另一部分则是向抗氧剂的链转移,即
RO2 AH ROOH A
②链终止
特点:在抑制自动氧 AH RO2 ROOH A 化中,温度、氧浓度、 聚合物结构和抗氧剂 RO2 A ROOA 性质与用量等都与终 2 A A A 止反应速度有关。作 为一个抗氧剂分子可 以终止两个动力学链 反应:
4. 抗氧剂本身应该是最难氧化。 5. 对酚类抗氧剂来说,由于邻位取代基数目增加及 其分支的增加,增大空间位阻效应,就可以是酚 氧自由基受到相邻大基团的保护,即提高酚氧自 由基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抗氧性能。 6.高分子材料常在较高温度下加工成型,抗氧剂的 挥发性大,消耗就大,因此常用提高抗氧剂分子 量的办法来提高沸点,降低在高温下的挥发性。 增大分子量,一是增大取代基;二是增加芳环个 数。因此常见的抗氧剂都是分了量较大、结构复 杂的。抗氧剂还要与高分子化合物有良好的相容 性,在高分子材料中分散性也要好。
(2)预防型抗氧剂
包括一些酸的金属盐、硫化物、硫醇和亚 磷酸酯等化合物,它们能与过氧化物反应 并使之转化为稳定的非自由基产物,从而 完全消除自由基的来源。
第3章抗氧化剂

精品资料
二、抗氧化剂的作用(zuòyòng)方 式
1、抗氧化剂可以提供氢质子,阻断自由基的链 式反应从而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2、抗氧化剂自身被氧化,消耗食品内部和环境 中的氧气从而使食品不被氧化;
3、抗氧化剂通过抑制氧化酶的活性来防止食品 氧化变质;
4、络和变价金属(jīnshǔ)离子 (
Fe\Cu\Mn\Sn)等,阻断其氧化自由基的产生
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效果(xiàoguǒ) 本身及分解产物都无毒无害 稳定性好,与食品可以共存,对食品的感
官性质没有影响 使用方便,价格便宜
精品资料
一、抗氧化剂的分类(fēn lèi)
按照来源分: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天然抗氧化 剂。
按照溶解性分:油溶性、水溶性、兼容性抗氧 化剂。
按照作用方式(fāngshì)分:自由基吸收剂、金 属离子螯合剂、氧清除剂、过氧化物分解剂、 酶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和单线态氧淬灭剂 等。
毒性:LD50 2.2-5g/kg(bw)(大鼠,经口); ADI 0-0.5mg/kg(bw) (FAO/WHO,2001); GRAS FDA-2CFR 182.3169 172.110
精品资料
BHA的使用(shǐyòng)范围
① 在油脂中使用 ② 在肉制品、乳制品中使用 ③ 在香辛料、坚果中的应用 ④ 在糖果、焙制、面食(miànshí)制品中的应
一. L-抗坏血酸 二. 异抗坏血酸钠 三. 茶多酚 四. 植酸 五. 甘草(gāncǎo)抗氧化物
精品资料
一、L-抗坏血酸 (L-Ascorbic Acid)
也称维生素C,分子式C6H8O6,化学结构式如下:
O
OH OH
. C C C C C CH H2O
O OH ONaH H H
二、抗氧化剂的作用(zuòyòng)方 式
1、抗氧化剂可以提供氢质子,阻断自由基的链 式反应从而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2、抗氧化剂自身被氧化,消耗食品内部和环境 中的氧气从而使食品不被氧化;
3、抗氧化剂通过抑制氧化酶的活性来防止食品 氧化变质;
4、络和变价金属(jīnshǔ)离子 (
Fe\Cu\Mn\Sn)等,阻断其氧化自由基的产生
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效果(xiàoguǒ) 本身及分解产物都无毒无害 稳定性好,与食品可以共存,对食品的感
官性质没有影响 使用方便,价格便宜
精品资料
一、抗氧化剂的分类(fēn lèi)
按照来源分: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天然抗氧化 剂。
按照溶解性分:油溶性、水溶性、兼容性抗氧 化剂。
按照作用方式(fāngshì)分:自由基吸收剂、金 属离子螯合剂、氧清除剂、过氧化物分解剂、 酶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和单线态氧淬灭剂 等。
毒性:LD50 2.2-5g/kg(bw)(大鼠,经口); ADI 0-0.5mg/kg(bw) (FAO/WHO,2001); GRAS FDA-2CFR 182.3169 172.110
精品资料
BHA的使用(shǐyòng)范围
① 在油脂中使用 ② 在肉制品、乳制品中使用 ③ 在香辛料、坚果中的应用 ④ 在糖果、焙制、面食(miànshí)制品中的应
一. L-抗坏血酸 二. 异抗坏血酸钠 三. 茶多酚 四. 植酸 五. 甘草(gāncǎo)抗氧化物
精品资料
一、L-抗坏血酸 (L-Ascorbic Acid)
也称维生素C,分子式C6H8O6,化学结构式如下:
O
OH OH
. C C C C C CH H2O
O OH ONaH H H
助剂化学及工艺学-3.抗氧剂

如:
→聚丙烯比聚乙烯容易氧化,而含有不饱和键的高分子材料, 如天然橡胶就更容易氧化。
2020/3/1
12
助剂化学及工艺学
3.2 高分子材料的氧化降解与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2.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根据聚合物的氧化降解机理,要想提高抗氧化能力. 聚合物抗氧剂的作用原理.
防止游离基(自由基)的产生. 阻止游离基(自由基)链的传递与增长
对苯二胺类抗氧剂可分为二烷基对苯二胺、二芳基对苯二胺、 芳基烷基对苯二胺三种类型。
2020/3/1
23
助剂化学及工艺学
3.3 各种抗氧剂及发展动态
防老剂H(N-N’-二苯基对苯二胺),一种防护天然及合成橡胶制 品、乳胶制品热氧老化的防老剂,对臭氧及铜、锰等有害金属的老 化亦有防护作用,但喷霜性强,所以在使用时用量要加以限制。防 老剂H是由对苯二酚与苯胺在磷酸三乙酯的催化作用下缩合而成的。
2020/3/1
8
助剂化学及工艺学
3.2 高分子材料的氧化降解与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链增长
在引发阶段所生成的高分子烷基自由基(R·)能迅速与空气中 的氧结合,产生高分子过氧自由基(R-O-O·),该过氧自由基能 夺取聚合物高分子中的氢而产生新的高分子烷基自由基(R’·) 和氢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又进一步产生新的自由基,该新自 由基又进一步与聚合物反应而造成了链的增长。
防老剂RD为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的低分子量的树脂状 产品; 防老剂AW为6-乙氧基-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 防老剂124是丙酮与苯胺的高分子量缩合物; 防老剂BLE是丙酮与二苯胺的高温缩合物,其合成方法如下:
3.3 各种抗氧剂及发展动态
胺类抗氧剂发展动态 有关胺类防老剂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其合成工艺的改进或开发 新的合成工艺。其中要以加氢还原烃化法在技术上最为先进 合理。
→聚丙烯比聚乙烯容易氧化,而含有不饱和键的高分子材料, 如天然橡胶就更容易氧化。
2020/3/1
12
助剂化学及工艺学
3.2 高分子材料的氧化降解与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2.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根据聚合物的氧化降解机理,要想提高抗氧化能力. 聚合物抗氧剂的作用原理.
防止游离基(自由基)的产生. 阻止游离基(自由基)链的传递与增长
对苯二胺类抗氧剂可分为二烷基对苯二胺、二芳基对苯二胺、 芳基烷基对苯二胺三种类型。
2020/3/1
23
助剂化学及工艺学
3.3 各种抗氧剂及发展动态
防老剂H(N-N’-二苯基对苯二胺),一种防护天然及合成橡胶制 品、乳胶制品热氧老化的防老剂,对臭氧及铜、锰等有害金属的老 化亦有防护作用,但喷霜性强,所以在使用时用量要加以限制。防 老剂H是由对苯二酚与苯胺在磷酸三乙酯的催化作用下缩合而成的。
2020/3/1
8
助剂化学及工艺学
3.2 高分子材料的氧化降解与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链增长
在引发阶段所生成的高分子烷基自由基(R·)能迅速与空气中 的氧结合,产生高分子过氧自由基(R-O-O·),该过氧自由基能 夺取聚合物高分子中的氢而产生新的高分子烷基自由基(R’·) 和氢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又进一步产生新的自由基,该新自 由基又进一步与聚合物反应而造成了链的增长。
防老剂RD为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的低分子量的树脂状 产品; 防老剂AW为6-乙氧基-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 防老剂124是丙酮与苯胺的高分子量缩合物; 防老剂BLE是丙酮与二苯胺的高温缩合物,其合成方法如下:
3.3 各种抗氧剂及发展动态
胺类抗氧剂发展动态 有关胺类防老剂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其合成工艺的改进或开发 新的合成工艺。其中要以加氢还原烃化法在技术上最为先进 合理。
第3章.抗氧剂

36
③电子给予体 ➢ 这种情况较少。最常见的是叔胺抗氧剂。作为主抗氧剂,
(1)反应型抗氧剂
(2)高分子量化 持久性、高效性是衡量稳定剂综合性能的两个方面,分 子量的提高有助于降低其在制品中的挥发、抽出和迁移 损失,同时减少制品起雾、发汗等现象。但并非分子量 越大越好,因氧化主要发生在制品表面,当表面抗氧剂 消耗殆尽后,制品内部的抗氧剂能否及时迁移到表面成 为其发挥效能的关键,所以抗氧剂的相对分子质量通常 在1500以下。在提高稳定剂分子量的同时,还应提高有 效官能团的含量,即高分子量。
➢ 主要用来防止热老化的,叫做热稳定剂; ➢ 主要用来防止光老化的叫做光稳定剂。
8
3.1.2 抗氧剂的含义及性能要求
(1)抗氧剂的含义 许多聚合物在隔绝氧的情况下,即使加热到较高温度,
也是比较稳定的。但在大气中,由于氧的存在,即使 在较低的温度下也会发生降解。 ➢ 聚合物受到空气中氧气的作用而产生的氧化反应称为 氧化。 ➢ 凡能抑制或减缓聚合物氧化的措施称为抗氧化。 ➢ 为完成抗氧化加入的物质称抗氧剂。
32
➢ 此种类型的抗氧剂分子中必须具有活泼的氢原子,这是因 为它们必须与聚合物分子 RH 竞争,在争夺与自由基如 ROO• 的反应中占优势,如下所示: ROO•+RH(聚合物) → ROOH 十R• ROO•+AH(抗氧剂) → ROOH + A•(稳定自由基)
➢ 只有 AH 中的 H 比 RH 中的 H 活泼,才能使上述第一个 反应不进行而阻止氧化降解的自由基链的增长,达到抗热 氧老化的目的。
12
➢ 我国抗氧剂的生产始于1952 年,首先是防老剂甲(N-苯 基-1-萘胺)和 防老剂丁 ( N-苯基-2-萘胺)投入工业生产。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抗氧剂行业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是品种、能力 还是产品质量均有了较大的进步,生产技术趋于成熟,生 产装备亦成规模和系列。
③电子给予体 ➢ 这种情况较少。最常见的是叔胺抗氧剂。作为主抗氧剂,
(1)反应型抗氧剂
(2)高分子量化 持久性、高效性是衡量稳定剂综合性能的两个方面,分 子量的提高有助于降低其在制品中的挥发、抽出和迁移 损失,同时减少制品起雾、发汗等现象。但并非分子量 越大越好,因氧化主要发生在制品表面,当表面抗氧剂 消耗殆尽后,制品内部的抗氧剂能否及时迁移到表面成 为其发挥效能的关键,所以抗氧剂的相对分子质量通常 在1500以下。在提高稳定剂分子量的同时,还应提高有 效官能团的含量,即高分子量。
➢ 主要用来防止热老化的,叫做热稳定剂; ➢ 主要用来防止光老化的叫做光稳定剂。
8
3.1.2 抗氧剂的含义及性能要求
(1)抗氧剂的含义 许多聚合物在隔绝氧的情况下,即使加热到较高温度,
也是比较稳定的。但在大气中,由于氧的存在,即使 在较低的温度下也会发生降解。 ➢ 聚合物受到空气中氧气的作用而产生的氧化反应称为 氧化。 ➢ 凡能抑制或减缓聚合物氧化的措施称为抗氧化。 ➢ 为完成抗氧化加入的物质称抗氧剂。
32
➢ 此种类型的抗氧剂分子中必须具有活泼的氢原子,这是因 为它们必须与聚合物分子 RH 竞争,在争夺与自由基如 ROO• 的反应中占优势,如下所示: ROO•+RH(聚合物) → ROOH 十R• ROO•+AH(抗氧剂) → ROOH + A•(稳定自由基)
➢ 只有 AH 中的 H 比 RH 中的 H 活泼,才能使上述第一个 反应不进行而阻止氧化降解的自由基链的增长,达到抗热 氧老化的目的。
12
➢ 我国抗氧剂的生产始于1952 年,首先是防老剂甲(N-苯 基-1-萘胺)和 防老剂丁 ( N-苯基-2-萘胺)投入工业生产。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抗氧剂行业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是品种、能力 还是产品质量均有了较大的进步,生产技术趋于成熟,生 产装备亦成规模和系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杂质 包括在聚合过程必然进入的杂质和加工过程 中必须加入的杂质。 聚合中的引发剂、乳液聚合时的乳化剂、 悬浮聚合中的分散剂、反应中未聚合的单体和 副产物、聚合时与金属设备接触而带入的少量 金属离子等,都是在聚合过程中会进入的杂质。 在加工过程中加入的增塑剂、补强剂、硫化 剂、硫化促进剂、填充剂、颜料等都是必须 加入的杂质。
反应速率决定于氧化剂从聚合物分子上夺取 氢原子的难以程度,而夺氢反应的速率又取决 于C-H键的类型。
H C H H
<
C H
<
C H
H
(a)
(b)
(c)
聚丙烯和线性聚乙烯的稳定性?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对聚合物的降解具有影响
因为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宽的聚合物其低相 对分子质量部分必然较多,所以相对分子 质量分布宽的聚合物通常稳定性较差。
413.4
O-H C=C
462.8 607.0
表3 常用聚合物最敏感波长
聚合物 最敏感波 聚合物 符号 长/nm PC PE PVC PS 258~305 300 320 318.5 聚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乙烯-乙酸乙烯 共聚物 聚酯 聚合物 符号 PP PMMA P(VCVAC) PET 最敏感波 长/nm 300 290~315 327和364 325
图1 紫外线照射下,聚丙烯薄膜分子量的变化曲线
二、聚合物降解的影响因素
(一)内因 1、聚合物的组成及其链结构 聚合物的组成不同,化学键的强度不同。结 合能低的键容易在外因作用下断裂。
H C H H C H H C H H C H H C H F C F F C F F C F F C F F C F
支化度是指聚合物分子链上分支的程度。
支化度越大,链结构的薄弱环节就越多, 越容易降解。
1-含支链型聚乙烯;
2-线型聚乙烯;
图2、含支链型聚乙烯和线型聚乙烯随时间的吸氧量
含支链的聚乙烯比结晶的聚乙烯更易降解。
2、聚合物的聚集状态 聚合物的聚集状态有晶态、非晶态、取向 态、液晶态和超分子结构等。
晶态
非晶态
非晶材料密度小 (高分子链排列不规 则),易被氧、水、化学物质渗透、 降解
取向态
结晶状态与聚合物的链结构规整性、温度、 成型工艺及后处理工艺有关。
1-100兆镭辐射;
2-压塑成型; 3-压塑成型后经退火; 4-结晶的线型聚乙烯;
图3、在100oC时,不同成型工艺的线型聚乙烯随时间的累积吸氧量曲线
C O O C O C O O C O
臭氧化物 C=C 607.0 C-O
异臭氧化物 351.5
臭氧作用于受应力而形变的橡胶时,不仅使分 子链断裂,而且出现与应力方向垂直的裂纹——“ 臭氧龟裂”
臭氧龟裂的特征是裂纹与橡胶的拉伸变形 方向相垂直
4、水和潮湿的影响
水渗入聚合物中使其中某些水溶性物质、增塑 剂和含水基团的物质被溶解、抽提或吸收,从而逐步 改变了聚合物材料的组成和比例,加速了老化。 酰胺基团、酯基、缩醛基等在水的作用下, 会发生水解反应。 水的渗入有时是可逆的。例如,尼龙吸水后拉 伸强度下降,延伸率提高。但将其烘干排出水后,拉 伸强度又可以恢复。
CH2 CH2 CH2 CH2 CH2 断裂 重新组合 CH2 CH2 CH2 CH2 CH2
若有氧存在时,大分子自由基将与氧迅速作用,形 成的过氧自由基就不能再结合生成原来的分子。
CH2 CH2 O 2 CH2 CH2 O O
过氧自由基相互之间或与烷基自由基可以进一步反应
CH2 CH2 O CH2 CH2 O
3、氧和臭氧的影响 在热、光或者热光同时作用下,聚合 物很容易进行氧化反应。 在离地面20~30km的大气层中,臭氧的 浓度很高。
O2 + hv O + O2 2O3 2O O3 3O2 + 286.4kJ
臭氧对不饱和橡胶的破坏更为严重。能与双 键结合,生成臭氧化物,这种臭氧化物很不稳定, 经分子重排形成异臭氧化物,同时分子键断裂:
降解 化学老化 交联
高分子受紫外线、热、机械力等因 素的作用而发生的分子链的断裂 高分子碳-氢键断裂,产生的高分 子自由基相互结合,形成网状结构
物理老化:不涉及分子结构的改变,它仅仅是由于 物理作用发生的可逆性变化。例如有些高分子材料 受潮后绝缘性能下降,但干燥后可以恢复。
降解的微观表现主要是相对分子质量的降 低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变化。
O O O
O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O CH2 CH2 O
O O
CH2 CH2 CH2 CH2
CH2
当聚合物的侧链或侧基发生断裂而形成自由基时, 这些自由基如果相互结合,则可产生交联结构:
CH2 CH2 CH CH2 CH CH CH2 CH2
CH2
CH
CH2
CH2
若有氧存在时,也会产生过氧交联键,但这种过氧 交联键不如碳交联键稳定。
棉、麻、天然丝织品,在穿着或者使用时间较长后会 泛黄、变色、脆化。 汽车或者自行车的橡胶轮胎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硬 化、龟裂甚至破裂,橡胶手套、热水袋等乳胶制品在 只用一段时间后发粘。
老化(aging)
化学老化:指聚合物在一定的环境中与氧、水、臭 氧等化学物质作用发生的不可逆的化学变化。 例如塑料的脆化,橡胶的龟裂,纤维的变黄等。
大多数杂质会加速聚合物的降解
氧化剂均为过氧化物,是引发自由基反应的引发源; 铁、锰、铜等金属是氧化过程中的催化剂; 颜料往往会对降解起阻止作用的,如橡胶中加入的炭 黑、黑色汽车漆中的炭黑均有防老化的作用;
杂质是造成聚合物降解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因。
(二)外因
1、热、环境温度和热氧的影响
热具有较高的活性,受热可以加速聚合物分 子的运动,从而引起聚合物的降解和交联, 使其性能降低。 聚合物的化学键在受热时会断裂,产生自 由基。
1、选择合适的聚合方法
本体聚合 悬浮聚合 物料起始状态 溶液聚合 本体聚合:单体本身加少量引发剂的聚合。 溶液聚合:单体和引发剂溶于适当溶剂中的聚合。 乳液聚合
悬浮聚合:单体以液滴状悬浮于水中的聚合。
乳液聚合:单体、水、水溶性引发剂、乳化剂配成乳液
状态所进行的聚合。
表 自由基聚合实施方法比较 实施方法 配方主要成分 聚合场所 聚合机理 本体聚合 单体、引发剂 单体内 自由基聚合一般机理, 聚合速度↑ 设备简单,易制备板材 和型材,一般间歇法生 产,热不容易导出 聚合物纯净。 分子量分布较宽 溶液聚合 单体、引发剂、溶剂 溶剂内 容易向溶剂转移,聚合 速率和聚合度都较低 传热容易,可连续生产 产物为溶液状。 分子量较小,分布较宽 聚合物溶液可直接使用
生产特征 产物特性
类似本体聚合
传热容易。间歇 法生产,后续工 艺复杂 较纯净,留有少 量分散剂
以PVC为例,本体聚合过程最简单、成本最低、 聚合速度快,所得的树脂色泽好、纯度高,但是本体 聚合生成的PVC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宽、支化度高。 乳液聚合的聚合速度快、可连续生产、树脂的 相对分子质量高、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颗粒最细, 但PVC双键、支链、氧化结构的含量高、杂质(指乳 化剂等)残存量大。 悬浮聚合可获得较少的不稳定结构,杂质残留 量少。在选择适当的工艺条件下,可以获得粒度均匀、 质地疏松、表面粗糙的棉花球状树脂。
过高的温度,即使在没有其他因素影响的条 件下,也会使聚合物分子断裂而降解。 地球上的一般地区的环境温度不会太高, 但在有光、氧等其他因素同时存在时,会同时 发生降解和交联反应。
2、光的影响
太阳光是影响聚合物降解的最主要外因之一 紫外光区,波长150~400nm,约占太阳光的5% 可见光区,波长400~800nm,约占太阳光的40% 红外光区,波长800~3000nm,约占太阳光的55%
生物降解塑料
理想的生物降解塑料是一种具有优良的使用性 能、废弃后可被环境微生物完全分解、最终被无机化 而成为自然界中碳素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的高分子材 料。“纸”是一种典型的生物降解材料,而“合成塑 料”则是典型的高分子材料。因此,生物降解塑料是 兼有“纸”和“合成塑料”这两种材料性质的高分子 材料。
生产特征
产物特性
表 自由基聚合实施方法比较
实施方法 配方主要成分 聚合场所 悬浮聚合 单体、引发剂、 分散剂、水 单体内 乳液聚合 单体、引发剂、 乳化剂、水 胶束内 能同时提高聚合速率 和聚合度 传热容易。可连续生产。 产物为乳液状,制备成 固体后续工艺复杂 留有乳化剂和其他助剂, 纯净度较差
聚合机理
第3章 抗氧剂
提 纲
•聚合物降解
聚合物降解 •聚合物降解的影响因素
•聚合物稳定化的方法
抗氧剂
聚合物的热氧降解机理 抗氧剂种类 抗氧剂间的相互作用 抗氧剂的选用原则 抗氧剂的发展趋势
一、聚合物降解
降解(老化):高分子材料在加工、贮存、使用的过程 中,物理化学性质和力学性能会逐渐变差。
聚乙烯 聚四氟乙烯 C-F键的键能为5.0×102kJ/mol;C-H键的键能为 4.1×102kJ/mol。 F原子的半径为6.4nm,比H原子的2.8nm大得多。 而C-C键长约13.1nm。
在聚合物中C、H以外,还有其他元素或 者基团也会对稳定性造成影响。
例如:分子中的不饱和双键、羟基、羧基、 聚酰胺中的酰胺基团、聚碳酸酯中的酯基、 聚砜中的碳硫键等,都是导致降解的主要 内因。
表1 各种波长光的能量 名称 微波 红外线 可见光 波长/nm 能量/kJ 名称 106~107 10-1~10-2 紫外线 103~106 10-1~10-2 800 700 600 500 147 171 201 239 x射线 r射线 波长/nm 能量/kJ 400 299 300 399 200 100 10-1 10-3 599 1197 106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