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联达计算设置说明-板
广联达土建算量计算设置详解

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楼地面就是取层底标高,但是对于有错层的情况,即通常会有相邻两块楼板
出现不同的标高,这时,我们就要区分找楼地面的方法,对应软件中的即“超
高底面取楼地面计算方法”
超高底面取楼地面计算方法我们给出了四种方法:
0 取当前楼层层底标高
1 柱底标高与楼板相交或相切,取相交或相切楼板顶标高高的板;柱底标高没有与楼板相交或相 切,则取离柱底标高远的楼板;(如图 8)
梁计算设置选项详解
这一节我们主要介绍梁计算设置选项:
注意:梁的超高计算,一般情况下先找墙,再找柱,最后找板。
15
超高底面计算方法 超高底面取楼地面原则 超高顶面计算方法 超高起始判断高度 超高起始计算高度 超高分段计算方法 超高分段高度 超高数量取舍方法 梁脚手架面积计算 梁顶支模条件 拱梁模板计算方法
图8
图9
12
注意的问题:
图 10
图 11
a、柱超高底面只找在柱底标高以下的板 ;
b、当柱只与其中一块板相交 或相切时,则取与柱相交或相切的板的顶标高.
二、超高起始计算高度:是指柱从这个高度以上的部分计算超高。可以输入具体
的高度,或选择“从底开始全部计算超高”。例如有些地区规则中规定柱高
超过 3.6m 时计算超高,计算时需要按柱全高计算。
6
后浇带在长度方向上至砼构件边缘长度小于等于设置的值则自动延伸,否则,按为
图7 分析:450mm<500mm,则软件计算后浇带时,则其计算长度延伸到筏板边线,即按照 6.9m 来计算。 案例 2:如下图,筏板向轴线外偏移 600mm,计算设置为
算超高。
超高顶面计算方法:顶面的计算方法,这里提供了三种方法:
0 柱顶标高
广联达土建算量计算设置详解设计

超高顶面计算方法:顶面的计算方法,这里提供了三种方法:
0 柱顶标高
1 柱顶标高扣板厚
2 柱顶标高扣梁高
图1
图2
图3
注意:柱顶是指柱图元属性值里的柱顶标高值。 选择柱顶标高扣梁或板时,只有梁、板与柱的顶标高相交 时才会扣减。
9
超高底面计算方法:
0 楼地面
1 室外地坪或楼地面
2 有地下室按楼地面,无地下室按室外地坪或楼地面
6
后浇带在长度方向上至砼构件边缘长度小于等于设置的值则自动延伸,否则,按实际绘制长度计 算。 案例 1:如下图,筏板向轴线外偏移 450mm,计算设置为
图7 分析:450mm<500mm,则软件计算后浇带时,则其计算长度延伸到筏板边线,即按照 6.9m 来计算。 案例 2:如下图,筏板向轴线外偏移 600mm,计算设置为
广联达土建算量 计 算 设 置 详 解
整理于 2014 年 11 月 13 日
1
土方计算设置选项详解
这一节我们以定额计算规则为例介绍土方计算设置选项:
*注意:清单规则的土方计算设置默认是不计算工作面和放坡。
对于工作面的计算方法提供两个选项:0 不考虑工作面,1 加工作面。
对于放坡的计算方法提供两个选项:0 不考虑放坡,1 计算放坡系数。
*注意:清单规则的土方灰土回填计算设置默认是不计算工作面和放坡。
(1)灰土回填工作面计算方法
(2)灰土回填放坡计算方法
3
基础计算设置选项详解
这一节我们主要介绍基础计算设置选项:
(1) 侧面支模条件:
基础构件侧面支模条件,是指基础侧面如果为斜面时,与水平的夹角大于多少度时则需要计算 模板面积; 如果小于这个度数则不计算模板面积,软件是考虑了实际施工情况,默认为 45°,可以根据实际 工程情况调整。
广联达从计算设置学平法之七——基础主梁的计算设置介绍1[整理版]
![广联达从计算设置学平法之七——基础主梁的计算设置介绍1[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d00bd29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55.png)
00从计算设置学平法之七00——基础主梁的计算设置介绍00基础主梁钢筋的计算主要是底部和顶部的贯通纵筋、底部非贯通纵筋、侧面纵向构造钢筋和箍筋的计算,算法主要来源于04G101-3;00一、算量基本方法:00一、底部和顶部贯通纵筋:00(一)端部外伸时底部和顶部贯通纵筋:00端部外伸时上部第一排纵筋和下部最底排纵筋伸至边缘弯折,弯折长度为12*d;底部非底排纵筋伸至边缘即可;上部非第一排纵筋不伸入外伸端,伸入支座对边弯折,弯折长度为12*d;计算规则来源于平法04G101-3第29页。
在软件中是通过基础主梁节点设置第一项“基础主梁端部外伸构造”来设置。
00注意:基础梁底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隔开,如:2B25/4B28;则表示底部最底排纵筋是4B28,底部第二排是2B25。
00(二)端部无外伸时底部和顶部贯通纵筋:00端部无外伸时,根据平法04G101-3第29页,要求基础梁底部和顶部纵筋成对连通设置,底部和顶部多出的钢筋伸至端部弯折,弯折长度为15*d;软件采用传统算法,底部和顶部第一排纵筋伸至对边弯折,弯折长度为h/2,其余钢筋伸至端部弯折,弯折长度为15*d。
软件中是通过基础主梁节点设置第二项“基础主梁端部无外伸构造”来设置。
00(三)基础主梁顶部有高差时纵筋的计算:00下部纵筋连续通过支座;低跨上部纵筋伸入支座内,伸入长度为la;高跨上部第一排纵筋伸入低跨梁内,伸入长度为la;非第一排纵筋伸入支座内la。
计算规则来源于平法04G101-3第30页。
在软件中是通过基础主梁节点设置第三项“基础主梁顶有高差构造”来设置。
00(四)基础主梁底部有高差时纵筋的计算:00上部纵筋贯穿支座;下部最底排纵筋伸入高跨梁内,伸入长度为la;非底排纵筋伸入支座内锚固,伸入长度为la;计算规则来源于平法04G101-3第30页。
在软件中是通过基础主梁节点设置第四项“基础主梁底有高差构造”来设置,在节点设置中输入放坡角度,底部钢筋计算时会按照角度计算斜长。
广联达土建算量(基础和主体构件)计算设置解析)

定额计算设置
2023/6/13
混凝土边缘支模板条件,清单和定额是一致 的,表中45°是斜面与斜面外伸方向的水平 夹角
柱的超高工程量计算设置 清单规则
定额规则
2023/6/13
5.支模高度净高 (1)柱:无地下室底 层是指设计室外地 面至上层板底面、 楼层板顶面至上层 板底面;
(3)挖沟槽、基坑、一般土方因工作面和放坡增 加的工程量并入各土方工程量中。
2023/6/13
沟槽长度:外墙按图示基础中心线长度计算 ,内墙按图示基础底宽加工作面宽度之间净 长度计算。沟槽宽按设计宽度加基础施工所 需工作面宽度计算。突出墙面的附墙烟囱、 垛等体积并入沟槽土方工程量内。
(3)挖沟槽、基坑、一般土方需放放坡高度、比例按下表计算。见附 表
墙的工程量计算设置 清单规则
定额规则
2023/6/13
板的工程量计算设置 清单规则
定额规则
栏板的工程量计算设置 清单规则 定额规则
其他的工程量计算设置 清单规则
定额规则
2023/6/13
模板优先级别的调整 调整前
调整后
本节课小结
课程小结
7
土方工作面和放坡 的设置 清单计算设置
定额计算设置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建设工程工程量清 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及其9本 工程量计算规范的贯彻意见
苏建价〔2014〕448号
(2)计算规范中工程量计算规则表述不明确时, 可以参照江苏省各专业计价定额的工程量计算规 则,并且应在工程量清单编制总说明中明确。
(2)梁:无地下室底层是指设计室外地面至上层板底面、 楼层板顶面至上层板底面:
(3)板:无地下室底层是指设计室外地面至上层板底面、 楼层板顶面至上层板底面:
广联达平法计算设置

——柱/墙柱的计算设置介绍柱/墙柱是指框架结构中的框架柱、剪力墙结构中的暗柱、端柱。
一、算量基本方法:柱/墙柱钢筋的计算主要是纵筋和箍筋的计算,并因所处楼层的不一样,计算也略有不一样;一、基础层:(一)柱/墙柱主筋: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插筋弯折GGJ2009中,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可通过调整第18项来设置,插筋弯折长度可通过第16项设置;(二)基础内箍筋: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
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
二、中间层:(一)柱纵筋:中间层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二)柱箍筋:中间层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三、顶层:顶层框柱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且不同位置的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
(见03G101-1第37、38页)(一)边角柱:边角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边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边角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1.5Lae顶层边角柱外侧钢筋节点顶层边角柱内侧钢筋节点(二)中柱: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二、软件计算设置:一、公共设置项:2.柱/墙柱在基础插筋锚固区内的箍筋数量:来源:04G101-3第45页;说明: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一般是两肢箍,通常按2根进行计算;影响范围:基础内箍筋的数量;3.梁(板)上柱/墙柱在插筋锚固区内的箍筋数量:来源:03G101-1第39页;说明:简单说就是从梁上起的柱。
广联达钢筋算量计算设置操作

广联达钢筋算量GGJ2013操作札记要点模块(如柱、梁、板、基础、装修等)T构件(定义属性时新建的是构件)T图元(绘制的是图元,一个构件有一个或多个图元)总则:流程:首层T地上T地下(如地下室部分)T基础(如筏板……);主体-零星;主体: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门窗洞—暗柱/端柱—暗梁/连梁;框架结构-------- 柱—梁—板;框剪结构------ 柱—剪力墙部分—梁—板—砌体墙部分砖混结构砖墙—门窗洞—构造柱—圈梁顺序:建工程—建楼层—建轴网—绘图输入—汇总看结果绘图输入:定义属性(及套用做法后)—定义属性输入钢筋信息、绘制图形—汇总计算后(查看工程量及计算式)常用快捷键功能:执行“工具菜单—选项—绘图设置”,勾选“动态输入”(包括“指针输入”和“标注输入”两种功能,它们之间用“f键”进行切换。
每个功能自身中采用“Tab键”切换输入框)、“动态提示”选项。
可使用快捷键组合Alt+Z显示关闭动态输入功能,使用快捷键组合Ctrl+Q显示关闭动态提示功能。
钢筋符号:A:HPB235 或HPB300 钢筋;B: HRB335 钢筋,BE: HRB335 E钢筋,BF : HRBF335 钢筋,BFE:HRBF335 E钢筋;C: HRB400 钢筋,CE: HRB400 E钢筋,CF: HRBF400 钢筋,CFE: HRBF400 E钢筋;D : RRB400 钢筋;E: HRB500 钢筋,EE: HR500 E钢筋,EF: HRBF335 钢筋,EFE: HRBF500 E钢筋。
注:“HRBF” 代表细晶粒“ RRB ”代表余热处理~ 。
一、新建工程1、工程信息(1)工程信息按设计输入(结构类型、檐高、设防烈度决定着抗震等级)。
抗震等级影响钢筋搭接及锚固长度。
(2)工程设置①损耗模板:当地定额子目中如含有损耗(计价表为2% )时,钢筋算量应选用“不计算损耗”。
②报表类别:下拉选项中有本地区报表得选本地区报表,若无则选择全统。
广联达钢筋算量学习(板)

广联达钢筋算量学习(板)1、板的底筋是必须配置的,如果板配置了双层钢筋则会有面筋,如果板的厚度较大,则配置中间层筋,对于没有配置面筋的板,如果跨度较大,则一般配置温度筋。
2、板的受力筋还有跨板受力筋,跨过一般,两段伸过两个支座,并标注有一定的长度。
负筋是指板支座位置的支座负筋,一般在没有面筋的情况下布置,如果有温度筋,则支座负筋要与温度筋搭接。
此外,负筋的垂直方向还有负筋的垂直分布筋。
3、拉筋和板凳筋的设置方式:工程设置—-—--计算设置----节点设置—-—--板-----第十项板拉筋、板凳筋布置方式4、板的受力筋定义中,左弯折和右弯折中(0)表示默认的板的厚度减去2×钢筋保护层厚度。
5、进行受力筋的布置时需要同时选择“单板”和“XY方向”6、“应用同名称板”可以把板的受力筋应用到同名称板上。
7、对于相邻的同名称板可以用“多板”方式布置。
8、在板负筋的属性编辑器中,“单边标注位置”如在施工图中没有明确写清楚,按照包含支座的位置(即支座外边线)来定义或咨询设计单位。
9、在板负筋的属性编辑器中,“分部钢筋”的设置方式可以在:工程设置----—计算设置----板---——第三项分部钢筋布置。
10、负筋方向布置错误,使用“交换左右标注”命令即可.11、跨板受力筋按受力筋来布置,按“单板”+“垂直”或“单板”+“水平”,选择跨过的板来布置跨板受力筋。
12、使用“查改标注”命令,可以进行负筋的尺寸和钢筋信息的修改。
13、楼面板—LB 屋面板-—-WB延伸悬挑板-——-YXB纯悬挑板-—-—XB14、B——-下部通长筋,T—--—上部通长筋.15、什么是单向板?双向板?当长短之比在2~3或大于3的板,是单向板;长短边长度之比小于等于2的,是双向板单向板:四边支承的长方形的板,如长跨与短跨之比等于或大于二时,大荷载作用下,主要沿较小的板宽方向产生弯矩,可作为单向板计算。
单向板的受力钢筋为单向配筋,沿短跨方向配置。
广联达土建算量计算设置详解

*注意:清单规则的土方灰土回填计算设置默认是不计算工作面和放坡。
(1)灰土回填工作面计算方法
(2)灰土回填放坡计算方法
3
基础计算设置选项详解
这一节我们主要介绍基础计算设置选项:
(1) 侧面支模条件:
基础构件侧面支模条件,是指基础侧面如果为斜面时,与水平的夹角大于多少度时则需要计算 模板面积; 如果小于这个度数则不计算模板面积,软件是考虑了实际施工情况,默认为 45°,可以根据实际 工程情况调整。
6
后浇带在长度方向上至砼构件边缘长度小于等于设置的值则自动延伸,否则,按实际绘制长度计 算。 案例 1:如下图,筏板向轴线外偏移 450mm,计算设置为
图7 分析:450mm<500mm,则软件计算后浇带时,则其计算长度延伸到筏板边线,即按照 6.9m 来计算。 案例 2:如下图,筏板向轴线外偏移 600mm,计算设置为
算超高。
超高顶面计算方法:顶面的计算方法,这里提供了三种方法:
0 柱顶标高
1 柱顶标高扣板厚
2 柱顶标高扣梁高
图1
图2
图3
注意:柱顶是指柱图元属性值里的柱顶标高值。 选择柱顶标高扣梁或板时,只有梁、板与柱的顶标高相交 时才会扣减。
9
超高底面计算方法:
0 楼地面
1 室外地坪或楼地面
2 有地下室按楼地面,无地下室按室外地坪或楼地面
广联达土建算量 计 算 设 置 详 解
整理于 2014 年 11 月 13 日
1
土方计算设置选项详解
这一节我们以定额计算规则为例介绍土方计算设置选项:
*注意:清单规则的土方计算设置默认是不计算工作面和放坡。
对于工作面的计算方法提供两个选项:0 不考虑工作面,1 加工作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的计算设置介绍实际工程中,板中需要计算的钢筋主要包括板面筋、底筋、温度筋、负筋及其分布筋、马凳筋、拉筋及洞口加筋。
平法中04G101-4对板的相关钢筋进行了平法描述。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板构件的特点及钢筋的计算:一、算量基本方法:板钢筋的计算(图集规定)一、受力筋1.长度计算:图001图集04G101-4第25页对有梁楼面和屋面板的受力筋进行标注,如上图,多跨布置的受力筋贯通布置,上部贯通筋在≤跨中l0/2区域进行连接。
负筋的长度按照设计的尺寸进行计算板受力筋端部支座做法如下图002~004:图002 端部支座为梁图003端部支座为剪力墙图004 端部支座为圈梁和支座为砌体墙2.根数计算:受力筋根数计算,受力筋从梁边上开始排布,起始距离距梁角筋为1/2板筋间距(如上图001所示),然后按照间距排布。
根数=(板净距-2*起步)/间距+13.跨板受力筋计算与受力筋类似。
二、负筋:1.长度计算:L=支座内长度+左(右)标注+左(右)弯折,弯折长度默认取计算设置第9项,当用户在负筋定义中输入弯折长度时,则计算时用输入的弯折长度替换此弯折长度,当标注长度遇到洞口时,需要扣减洞口的尺寸。
2.根数计算:负筋根数计算,即是按照负筋的布置长度,以间距进行计算。
根数=(布置线长度-2*起步)/间距+1三、分布筋:1.长度计算:根据计算设置第4项所设定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遇到洞口时按伸至洞口边减保护层处理2.根数计算:N=(左标注-50)/分布筋间距+1+(右标注-50)/分布筋间距+1(分布筋数量需要扣除洞口尺寸)四、马凳筋:一型:长度:L=L1+2*L2+2*L3根数:若输入的钢筋信息为:数量+级别+直径时,直接取所输入的数量即可;若输入的钢筋信息为:级别+直径+间距*间距时,当该最小板块布置了温度筋和负筋或布置了面筋时,则马凳筋的数量按以下方式进行计算:双向布置计算方法:N=ceil(板净面积/马凳筋面积)+1,马凳筋筋面积=S1*S2梅花布置计算方法:N=2*[ceil(板净面积/马凳筋面积)+1]当该最小板块仅布置了负筋时,则马凳筋的数量按以下方式进行计算:使用负筋的布置范围(扣除范围两端与别的负筋相交的范围)除以马凳筋的间距(取最前面的间距)再乘以该负筋中马凳筋的排数信息即可得出马凳筋的总数。
二型:长度:单根马凳长度:L=L1+2*L2+2*L3马凳筋起步距离:该型马凳筋在计算每排数量时,不考虑起步距离,从支座边开始布置,按向上取整+1计算;但在计算排数时,第一排及最后一排距支座边的距离为s/2,按向上取整+1。
三型:长度:单根马凳长度:L=L1+2*L2+4*L3马凳筋起步距离:该型马凳筋在计算每排数量时,不考虑起步距离,从支座边开始布置,按向上取整+1计算;但在计算排数时,第一排及最后一排距支座边的距离为s/2,按向上取整+1计算。
根数:若输入的钢筋信息格式为:数量+级别+直径时,直接取所输入的数量即可;若输入的钢筋信息格式为:级别+直径+排距时,当该最小板块布置了温度筋和负筋或布置了面筋时,则马凳筋的数量按以下方式进行计算:先根据排距(马凳筋信息中输入的排距)计算出总共需要的马凳筋排数,然后根据马凳筋的横筋长度和该排马凳筋所在位置的净长算出每排马凳筋的数量,最后将每排马凳筋的数量累加,即得出总的马凳筋数量;当该最小板块仅布置了负筋时,则马凳筋的数量按以下方式进行计算:使用负筋的布置范围(扣除范围两端与别的负筋相交的范围)除以马凳筋的横筋长度得出每排马凳筋的数量,然后再乘以该负筋中马凳筋的排数信息即可得出马凳筋的总数五、拉筋:长度:L=h-2*bhc2*Lw+2*d根数:1.需要扣除柱、墙、梁、板洞所占位置2.当输入钢筋信息为数量+级别+直径时,则直接取所输入的数量即可;3.拉筋根据节点设置中所设置的拉筋布置方式进行计算,拉筋布置形式如下:拉筋双向布置计算方法:N=ceil(板净面积/拉筋面积)+1,拉筋面积=S1*S2拉筋梅花布置计算方法:N=2*[ceil(板净面积/拉筋面积)+1]六、洞口加筋:1.板短跨向加筋:长度:根据加筋是底部还是顶部,按照底筋和面筋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根数:直接取输入的钢筋根数;2.板长跨向加筋:长度:洞口宽度+2*LaE;根数:直接取输入的钢筋根数;当板洞与板边相切时,则板长跨向加筋伸入支座内按底部或顶部筋计算。
3.斜加筋:长度:2*LaE根数:直接取输入的钢筋根数;4.圆形板洞的圆形加强筋长度:3.14*(洞口直径+2*保护层)+2*lie根数:直接取输入的钢筋根数二、软件计算设置:一、公共设置项:2.起始受力钢筋、负筋距支座边距离:来源:平法04G101-4第25页标注的是s/2(参见图001)说明:软件默认50,用户可以自己选择。
提供三个选择:保护层距离、50mm、s/2,影响范围:对受力筋和负筋根数计算有影响。
3.分布钢筋配置:来源:《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板构件构造: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
说明:软件默认A6@250,用户也可以按照结构设计说明进行修改。
如果总说明中规定,同一板厚的分布筋相同,则可以通过点击此项右侧的三点按钮,进行调整。
影响范围:对板负筋和跨板受力筋的分布筋有影响。
4.分布钢筋长度计算:来源:根据实际施工的做法。
说明:软件默认:和负筋(跨板受力筋)搭接计算。
软件提供三种选择:1、按照轴线长度计算;2、和负筋(跨板受力筋)搭接计算;3、按照负筋(跨板受力筋)布置长度计算。
影响范围:负筋和跨板受力筋的分布筋的长度。
5.分布筋与负筋(跨板受力筋)的搭接长度:来源:根据实际施工的做法。
说明:默认为150,也可以自行修改。
可以输入具体数值,数值*d或者数值*lae。
影响范围:分布筋的长度。
6.温度筋与负筋(跨板受力筋)的搭接长度:来源:根据实际施工的做法,温度筋属于构造钢筋,原理同分布筋。
说明:默认为150,也可以自行修改。
可以输入具体数值,数值*d或者数值*lae。
影响范围:温度筋的长度。
7.分布钢筋根数计算方式:来源:用户不同的算量要求。
说明:软件默认:向下取整+1、软件提供:向上取整+1、向下取整+1、四舍五入+1、四舍五入、向上取整、向下取整等6种计算方式。
计算分布筋根数时,用长度除以间距后,需要确定如何取整。
具体算法如下:向上取整+1=Ceil(长度/间距)+1,如 Ceil(2000/150)+1=15向下取整+1=Floor(长度/间距)+1,如 Floor(2000/150)+1=14四舍五入+1=Round(长度/间距)+1,如 Round(2000/150)+1=14四舍五入=Round(长度/间距),如 Round(2000/150)=13向上取整=Ceil(长度/间距),如 Ceil(2000/150)=14向下取整=Floor(长度/间距),如 Floor(2000/150)=13影响范围:影响分布筋根数的计算。
8.负筋(跨板受力筋)分布筋、温度筋是否带弯勾:来源:用户不同的算量要求。
说明:一般这两种钢筋都是一级钢,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设置是否添加弯钩。
软件提供两个选择,“是”、“否”。
可根据设计的要求进行选择。
影响范围:分布筋和温度筋的长度。
9.负筋/受力筋在板内的弯折长度:来源:图集04G101-4第25页,图集默认为“板厚-保护层”,参见图001。
考虑到实际施工中常用的做法,软件默认值为“板厚-2*保护层”。
说明:软件提供选择“板厚-2*保护层”、“板厚-保护层”。
影响范围:负筋和受力筋弯折长度。
10.纵筋搭接接头错开百分率:来源:00G101第25页(选择0时)、03G101-1第34页、04G101-4第23、24页说明:指在同一截面上的搭接接头的面积百分率;提供0、≤25%、50%、100%四种选择;影响范围:纵筋的长度;不同的接头率决定不同的搭接长度修正系数;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锚固长度;接头率越大,修正系数越大,需要的搭接长度越长。
11.温度筋起步距离:来源:不同用户的算量需求。
说明:根据实际设计要求设置,软件默认为一个间距s。
也可以输入s/数字或具体数值。
影响范围:温度筋的根数。
二、受力筋:13.板底钢筋伸入支座的长度:来源:04101-4第25页。
说明:软件提供八种选择:max(ha/2,5*d)、max(ha/2,12*d)、la、ha/2+5*d、ha-bhc、ha/2、max(120,h)、max(ha-bhc+15d,la) 根据不同的端部支座选择不同的锚固值,参见图002~图004如果软件提供的选项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此处也可以输入自定义表达式,支持输入的函数为max、min及+、-、*、/运算符,支持的代码为d(直径),lae(锚固),lle(搭接),h(板厚),ha(支座宽),bhc(保护层)。
影响范围:板底部钢筋的锚固值。
14.板受力筋/板带钢筋按平均长度计算:来源:不同用户的算量需求。
说明:提供两种选择“是”、“否”。
在非矩形板,如梯形或不规则板上布置钢筋,钢筋长度可按板的实际长度计算出多种,也可只计算出一种钢筋,根据工程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设置。
选择“是”,则按板多种钢筋的平均长度计算,即板只有一种钢筋形式;选择“否”,则按实际情况计算出不同的钢筋长度。
影响范围:板受力筋、板带钢筋的长度15.面筋(单标注跨板受力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来源:04101-4第25页。
说明:软件提供八种选择:la、0.4*la+15*d、ha-bhc+h-2*bhc、ha/2+h-2*bhc、ha-bhc+h-bhc、ha/2+h-bhc、max(ha-bhc+15d,la)、max(ha/2,la) 根据不同的端部支座选择不同的锚固值,参见图002~图004如果软件提供的选项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此处也可以输入自定义表达式,支持输入的函数为max、min及+、-、*、/运算符,支持的代码为d(直径),lae(锚固),lle(搭接),h(板厚),ha(支座宽),bhc(保护层)。
影响范围:板顶部面筋的锚固值。
16.受力筋根数计算方式:同分布筋17.受力筋遇洞口或端部无支座时的弯折长度:来源:图集04G101-4第36页,图集默认为“板厚-2*保护层”,软件跟图集一致。
说明:软件提供两个选择,“板厚-2*保护层”、“板厚-保护层”。
当板上只布置了底筋,没有布置面筋时,根据图集04G101-4第36页规定,软件按下图示意计算底筋遇板洞。
影响范围:受力筋的长度。
18.柱上板带下部受力筋伸入支座的长度:来源:图集04G101-4第30页,参见下图:图005 柱上板带受力筋锚固说明:软件默认为la,与图集保持一致,并提供6个选项,max(ha/2,5*d)、max (ha/2,12*d)、la、ha/2+5*d、ha-bhc、ha/2,用户也可以根据设计要求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