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

合集下载

医院感染爆发报告与控制制度(5篇)

医院感染爆发报告与控制制度(5篇)

医院感染爆发报告与控制制度充分发挥医院感染监控网络的监控作用,科室监控小组成员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并报告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有关医院感染的各种监测资料,及时发现问题。

由感染管理科证实流行或爆发趋势,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

一、临床科室短时间内发现____例及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病例,必须在____小时内由科主任或护士长报告给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立即采取控制措施。

二、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应立即报告主管院长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

三、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医务科、护理部、设备科、药剂科及总务科进行通报,以有利于有关部门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四、当发生____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____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时,医院应于____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及所在地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报告。

五、当发生____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时,医院应于____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及市疾控中心报告。

六、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暴发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和控制。

七、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时,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必须及时____人员进行应急处置,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止蔓延:1、查找感染源。

医院感染管理科、检验科应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

2、分析引起感染的因素。

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应对感染病人及相关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感染病人及周围人____病情况、分布特点并进行分析,根据疾病的特点分析可能的感染途径,对感染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确定感染途径。

3、对感染病人积极实施医疗救治,控制感染源,必要时进行隔离。

4、切断感染途径。

在确定感染暴发的传播途径后,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制度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制度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制度一、根据《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要求,制定我院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医院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

二、加强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监测:(一)当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生应及时向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负责人和科主任报告,并于24小时内电话或杏林医院感染监测系统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二)发生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病例的所在临床科室,应由本科室的经治医生或医院感染监控医生立即报告科室主任,并务必在6小时之内上报感染管理科;如属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务必在1小时之内上报感染管理科。

(三)检验科在七天之内,在不同病人的同类标本中三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在同一病区的不同病例中,三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检出特殊的、重要的、多重耐药的病原体,如耐甲氧西林/苯唑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务必在6小时内报告感染管理科。

(四)在收到医院感染兼职监测医生或接到检验科的报告后,感染管理科科长应在1小时之内向本院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进行电话报告,同时报告分管院领导,另外还应同时向公共卫生科、医务部、护理部、医科学装备部及总务科进行通报,以利于有关部门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五)科室监控小组负责人应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及时组织经治医师、护士查找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止医院感染的暴发和流行。

(六)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加强医院感染散发病例的监控和统计,当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应于24小时内报告分管院长和公共卫生科,并通报相关部门。

(七)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医院应于24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如属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务必在2小时之内向区卫健委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三、分管院长接到报告,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给予保证。

四、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和控制处理。

医院感染暴发及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暴发及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暴发及报告制度目录一、内容描述 (2)二、医院感染定义 (3)1. 感染的定义 (3)2. 医院感染的特点 (4)三、医院感染暴发的定义与分类 (5)1. 暴发的定义 (6)2. 暴发的分类 (6)四、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程序 (7)1. 监测内容 (8)2. 监测方法 (9)3. 报告流程 (10)4. 报告时限 (11)五、医院感染暴发处理与控制措施 (12)1. 确定诊断 (13)2. 采取控制措施 (14)3. 跟踪监测 (15)4. 停止传播 (16)六、培训与教育 (16)1. 培训对象 (17)2. 培训内容 (18)3. 培训频次 (18)七、责任与追究 (19)1. 责任划分 (20)2. 追究机制 (21)八、附则 (22)1. 解释权 (23)2. 修订日期 (23)一、内容描述医院感染暴发及报告制度是医疗机构中确保患者与医务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

本制度旨在明确医院内发生感染暴发的定义、报告流程、调查与控制措施,以便及时采取有效应对,防止感染的扩散。

感染暴发定义: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群体中,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较多数量的特定感染病例的现象。

这些感染可能是由共同的感染源、传播途径或易感人群引起的。

报告责任:首例医院感染暴发应立即报告给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医疗机构应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确保感染病例的及时上报。

同一科室或同一病区在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时,应立即报告。

其他情况下,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应于12小时内报告。

报告内容:报告内容应包括感染病例的详细信息(如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感染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初步诊断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等。

还需报告涉及的患者数量、感染来源及其他可能影响感染扩散的因素。

调查与控制措施: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分析感染原因和传播途径。

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控制措施,如隔离患者、消毒环境、加强手卫生等。

2024年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责任制范本(四篇)

2024年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责任制范本(四篇)

2024年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责任制范本一、前言为加强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防控疾病传播,保障患者安全,确保医院秩序正常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目的与适用范围1.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的流程,明确相关部门和个人的职责和义务,提高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2.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医院所有工作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医生、护士、行政人员等。

三、报告流程1.发现感染暴发事件后,相关工作人员应立即向所在科室主任报告,并同时通知医院感染控制科。

2.所在科室主任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初步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反馈给医院感染控制科。

3.医院感染控制科在接到反馈后,应立即成立感染暴发调查小组,由该科室主任担任组长,成员包括所在科室主任、感染病专家、护士长等。

4.感染暴发调查小组应迅速调查并确定感染源、传播途径和范围,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5.医院感染控制科应及时向医院质量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并按要求提供相关的资料和数据。

6.医院质量安全管理部门在收到报告后,应进行核实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7.医院质量安全管理部门应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及时沟通协调,配合开展后续的工作。

四、相关责任1.医院领导:负责制定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制度,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督促各部门落实相关责任。

2.医院感染控制科负责人:负责组织和协调感染暴发调查小组的工作,制定预防控制措施,并监督实施效果。

3.科室主任:负责组织初步调查工作,积极配合感染暴发调查小组进行调查,并及时上报调查结果。

4.感染暴发调查小组成员:负责参与调查工作,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并监督实施情况。

5.医院质量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收集、核实和上报感染暴发报告,并协调各部门配合进行后续工作。

五、责任追究对于违反本管理制度的人员,根据情节轻重,将依据医院相关规定进行相应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责令改正、扣发工资、停职、降职、辞退等。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制度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制度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制度一、引言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院内部发生的大规模传染性疾病事件,对医院工作秩序和患者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管理和处置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各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制度,以及相应的预案和流程。

二、感染暴发报告程序1.发现感染暴发医院感染暴发可能通过患者主诉、临床病例、检验结果、医护人员反馈等各种途径被发现。

一旦发现疑似感染暴发,应及时进行确认并启动相应报告程序。

2.报告部门感染暴发报告的部门通常为医院感染控制科或医院管理部门,应根据医院内部规定和流程报告相关信息。

3.报告内容报告内容要包括感染暴发的时间、地点、病例数量、病原体类型、已采取的控制措施等相关信息。

同时,报告中还需包括医院感染控制科建议的处置方案。

4.报告流程为了保证感染暴发信息及时、准确地上报,医院应建立明确的报告流程和责任分工。

报告流程应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员和时间节点,以确保感染暴发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处置。

三、感染暴发处置程序1.启动应急预案一旦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被确认,医院应立即启动相应的感染暴发应急预案。

该预案应包括感染暴发的应急流程、工作人员的分工、必要设备的调配等内容,以确保处置工作有序进行。

2.隔离与检疫对于已确认的感染病例,医院应立即进行隔离和检疫措施,以阻断疾病传播。

同时,应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排查和隔离,以减少传播风险。

3.传染病控制医院应根据感染暴发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传染病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例进行追踪调查、消毒清洁、健康教育等工作,以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4.沟通与协调医院应积极开展内外部的沟通与协调工作,包括与卫生部门的联系、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与媒体的沟通等,以确保信息畅通和工作高效进行。

5.教育和培训医院应加强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其对感染暴发处置的认识和能力,以保证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感染暴发后评估和改进1.感染暴发后评估医院应针对每一起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评估,包括处置工作的效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等。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及处理预案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及处理预案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及处理预案一、概述医院感染暴发对患者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影响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故建立健全的报告制度及处理预案至关重要。

二、医院感染暴发定义1. 医院感染暴发在医疗机构或某科室的住院病人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2.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临床症状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三、报告原则与流程1. 科室报告:医护人员发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情况,应立即报告科室主任和护士长,随后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2. 医院感染管理科核实:接报后,2小时内核实信息,进一步上报分管院长。

3. 外部报告:确定为医院感染暴发,需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四、处理预案1. 启动应急响应一旦确认,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包括紧急会议、资源调配等。

2. 感染源与途径分析迅速调查感染源与传播途径,实施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3. 医疗救治与控制措施对感染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加强医护人员防护装备使用。

清洁消毒相关区域与设备。

4. 沟通与通报与患者、家属及公众进行透明沟通,发布官方声明,减少恐慌。

5. 后续监测与评估持续监测感染状况,评估控制措施效果,直至疫情结束。

五、职责划分医院管理层:决策与资源调配。

感染管理科:疫情监控、调查、报告与协调。

临床科室:病例发现、初步报告与患者管理。

后勤部门:物资供应与环境消毒。

六、培训与演练定期组织培训与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七、总结与改进每次事件后,总结分析,修订完善预案,不断提高感染控制水平。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制度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制度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制度一、报告流程:1.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报告主体包括感染管理科、疾控中心、质控科等相关部门。

2.当任何科室发现有可能的感染暴发事件时,应立即向感染管理科报告。

3.感染管理科收到报告后,将立即成立感染暴发事件处置小组,并通知相关部门准备应对。

4.感染管理科将向疾控中心报告,并接受其指导。

5.处置小组将在24小时内完成初步调查和评估,并制定应对方案。

6.处置小组将将相关情况报告给医院领导,包括感染暴发的原因、范围、影响等。

7.医院领导将根据报告结果做出相应的决策,并传达给各科室。

二、处置措施:1.隔离措施:a.隔离患者:将病情稳定且有传染性的患者单独隔离,减少与其他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接触。

b.医务人员隔离:发现接触感染的医务人员应立即停止工作,并隔离治疗。

2.病原学检测和鉴定:a.收集患者的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以确定感染类型和病原体。

b.确定感染源:通过对相关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调查,确认可能的感染源。

3.流行病学调查:a.对感染暴发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确定感染的范围和传播途径。

b.追踪接触者:对已经与感染者接触的人进行追踪调查,做好观察和预防措施。

4.应急预案实施:a.根据感染范围和传播程度,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执行。

b.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减少感染传播的风险。

5.信息发布和沟通:a.将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情况及处理措施进行及时、准确的沟通和信息发布。

b.向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提供感染防控的指导和培训。

三、效果评估与总结:1.处置小组将根据感染暴发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效果评估和总结。

2.汇总相关数据和经验,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提高感染预防和控制水平。

3.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通过建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制度,可以使医院更加高效地应对感染暴发事件,最大程度地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同时,加强相关培训和演练,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处置能力,减轻感染暴发事件的风险和影响。

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的报告与控制制度(5篇)

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的报告与控制制度(5篇)

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的报告与控制制度一、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应于____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科,并通报相关部门。

二、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医院应于____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三、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四、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应采取下列措施:1、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

2、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基本步骤为:①证实流行或暴发: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率水平,则证实有流行或暴发。

②查找感染源: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

③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④制定和____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人作适当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必要时隔离病人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

⑤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做出判断。

⑥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3、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应及时____相关部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

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的报告与控制制度(2)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发生的与患者的诊疗活动或住院活动相关的感染。

由于医院环境中存在众多的致病微生物和患者之间频繁接触,医院感染的风险较高。

为了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建立和实施医院感染报告与控制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一、医院感染报告制度1. 目的:及时了解医院内感染情况,掌握感染疫情动态,为制定和调整医院感染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2. 流程:(1)发现感染病例:医院各临床科室和感染控制科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感染病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理制度一、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的报告:1、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所在科室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上报分管院长和医务、护理管理等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科应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空间分布、人间分布、时间分布、暴发因素与分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

2、发现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1)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2)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3、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发生以下情形的,应当于24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

1)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2)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3)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4、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应当在2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确认发生以下情形的,应当在2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

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5、发生的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

6、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时,除上述措施外,应严格遵循标准预防,积极查找病原体,加强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措施;明确病原体后再按照该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实施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确保不发生新的医院感染。

二、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医院感染暴发时,应采取下列控制措施:1、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并执行控制措施。

2、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协同检验科微生物室人员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基本步骤为:1)证实流行或暴发: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显着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水平,则证实有流行或暴发;2)查找感染源: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进行病原学检查、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有关标本的采集等;3)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4)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人做适当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必要时隔离病人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5)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措施的效果综合作出判断;6)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3、院长或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后,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给与保证。

同时,采取得力措施,积极救治患者。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急预案一、总则(一)、目的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规范和指导暴发时间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暴发事件造成的危害,保障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三)、应急组织由院领导、医务科、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药械科以及总务科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医院感染暴发疫情发生后,根据疫情分级响应程序,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医院感染暴发疫情应急处理工作的组织管理、指挥和协调,组织相关人员会诊,提出诊治意见及整改措施;负责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报告。

领导小组名单:组长:刘青强副组长:高俊王冰郑旭歌史文献袁丽湘王向阳郭亚伟成员:(排名不分先后):南院区席孟杰李晓欢王好杰张利歌赵志红杨红霞岳红军张亚洲赵素省杜旭昶焦玉霞赵武利郭旭升程相震邱红莉杨正伟张盘香魏占勋范建锁庞孝奇宋振华焦贯虹李晓燕郭敏杰邢晓娟郭鹏赵胜斌黄东旭北院区邵彩霞赵晓萍李冠博麻娟李萍焦志恒刘菊刘兴涛史诚智郑志彬邢志斌吕武全郭志强李建刚段国强张兵杰常俊杰韩殿冰韩浩峰薛娇萍闫璐璐刘俊峰张江敏王辉卢超峰张利涛衡旭民王凤玲韩利杰陈敏王杰司占立申向阳1、应急办公室设在医院感染管理科,其职责主要是及时准确地完成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监测及调查工作;及时准确地传达领导小组的决定和督查;做好有关记录;及时完成暴发事件的调查报告;负责上下级和院内的联络及协调工作以及负责提供消毒隔离技术支持和监督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做好疫情控制和调查评估等相关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科成员:南院区李晓欢相杰斌北院区邵彩霞赵晓萍丁娜范晨露朱志航3、医院感染暴发医疗救治小组组长:李冠博王好杰副组长:麻娟张利歌成员:(排名不分先后):南院区席孟杰王好杰岳红军张亚洲赵素省郭鹏杜旭昶焦玉霞赵武利郭旭升程相震杨正伟张盘香范建锁宋振华焦贯虹北院区韩殿冰刘兴涛李萍焦志恒刘菊史诚智郑志彬邢志斌吕武全郭志强李建刚段国强张兵杰常俊杰韩利杰韩浩峰薛娇萍闫璐璐刘俊峰张江敏王辉张利涛卢超峰衡旭民王凤玲姚志营职责:负责对疑似病例进行会诊、讨论,明确诊断并积极进行救治;负责对本预案的启动及终止提出建议。

调度各科卫生技术力量(医务科负责医师调度,护理部负责护士调度),保障救治感染患者工作的开展。

负责病人分流转运及转运途中的医疗监护。

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根据事态发展及调查结果完善诊疗方案。

4、消毒隔离及医疗护理小组组长:麻娟张利歌成员:(排名不分先后):南院区王金改时素红陈培培田素侠李延辉董杉杉杨志敏郭彦娜柴果果邓俊芳段佳佳张晓改李梅香马会鲜郭俊红赵艳红北院区靳彩娜李萍张峰利庄亚敏靳红珍刘英英张昊昊张利白凤娟闫可可丁素军丁佳佳赵晓芳韩晓培赵丽君李慧玲马欢欢裴建阳王丹丹张晓丽杨晓燕职责:根据事件性质,负责消毒、隔离、防护技术指导和具体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工作。

协助调查医院感染发生原因,做好标本采集。

5、流调小组组长:邵彩霞赵晓萍李晓欢成员:检验科微生物室医师,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科室监控医师和监控护士。

职责: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

负责对感染病例发生地点、时间、涉及人数、主要症状和体征、可能原因等信息进行调查、收集、整理和报告。

6、后勤保障组组长:王向阳郑旭歌成员:(排名不分先后):南院区赵胜斌宋帅兵张荣强北院区陈敏王杰司占立申向阳职责:负责消毒、隔离防护、救治药品等物资的应急供应。

在接到医院感染暴发事件通报后,设备科、总务科、药剂科应在4小时内立即对医疗设备、防护器材、药品、消毒药械等进行库存检查、质量检修,根据库存状况领导小组的进一步安排,进行紧急采购。

二、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判定标准、终止条件以及分级(一)判定标准在短时间内同一病区连续发生3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病例,即启动应急处理工作。

(二)终止条件末例医院感染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即可终止应急处理工作。

(三)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疫情分级Ⅰ级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Ⅱ级1)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2)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3)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Ⅲ级1)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2)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三、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监测报告医护人员发现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时,应当及时向病区主任报告,病区主任分析情况后必须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报。

四、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紧急报告程序(一)、当疑有或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趋势时,经治医生应立即向本科室主任报告,并立即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二)、科室在短时间内(一周)发生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科室应以最短的时间内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或者医院总值班报告(上班时间报医院感染管理科,下班及节假日报医院总值班)。

(三)、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科室报告后应立即向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并向医务科等相关部门通报。

(四)、医院感染管理科立即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感染调查及检测工作。

(五)、经调查及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专家证实为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医院应在12小时内报告市卫生局及市疾控中心。

(六)、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报告。

五、应急响应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疫情分级响应程序Ⅰ级:接到病区负责任人报告后,医院感染管理科立即到现场应急处理,同时向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汇报,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到现场调查,各相关部门落实各项应急措施;由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宣布启动Ⅰ级应急响应,通过书面通知向有关部门发布信息;经调查核实后,于2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和市疾控中心报告。

Ⅱ级:接到病区负责任报告后,医院感染管理科尽快到现场应急处理,同时向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汇报,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到现场调查,各相关部门落实各项应急措施;由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副组长负责宣布启动Ⅱ级应急响应,通过书面通知向有关部门发布信息;经调查核实后,于12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和市疾控中心报告。

Ⅲ级:接到病区负责人报告后,医院感染管理科到现场调查,提出具体的消毒隔离措施和组织实施,同时向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汇报,由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副组长负责宣布启动Ⅲ级应急响应,通过书面通知向有关部门发布信息;经调查核实后,于12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和市疾控中心报告。

六、应急处理程序对医院感染暴发疫情坚持“边抢救、边调查、边处理、边核实”的原则,以最有效的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

具体做好以下工作:(一)、积极开展对医院感染病人和疑似病人的诊治工作,及时排除或确诊疑似病人,对危重病例积极救治或根据病情及时转诊;(二)、对医院感染病例实行分类隔离管理,隔离病房标示清楚;(三)、根据感染病例的传播途径加强消毒工作;(四)、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五)、根据初步掌握的资料,排查潜在的传染源;(六)、病区暂停收治新病人,暂停病区外康复训练活动;(七)、必要时对易感病人和工作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八)、做好医疗废物处理工作,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扩大;(九)、加强工作人员个人防护,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指导工作人员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十)、及时向职工通报医院感染事件的防控情况,做到公开、透明、及时;(十一)、对未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的病区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疫情蔓延。

七、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理措施(一)、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积极开展调查,根据有关数据,分析可能的感染源和感染途径。

(二)、科室应根据确定或初步确定的感染源和感染途径,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和控制措施,并对处理措施进行持续监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