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常识判断科技常识
《行测常识判断——科技常识》公务员考试复习指南

《行测常识判断——科技常识》公务员考试复习指南一、引言在公务员考试中,行测常识判断是考生必须面对的重要部分,其中科技常识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技常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指南旨在帮助考生系统梳理科技常识知识点,提供有效的复习方法和策略,以应对公务员考试中的科技常识部分。
二、科技常识知识体系梳理基础科技概念科技:指科学和技术的总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强调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科技创新:指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造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推动社会进步。
信息技术互联网:全球性的信息传输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
大数据:海量数据的集合,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人工智能(AI):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云计算:通过网络提供可伸缩的虚拟化资源,满足用户的数据存储和计算需求。
生物技术基因工程: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特性,培育新品种或生产新产品。
生物技术药物: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的药物,如基因工程药物、细胞治疗产品等。
转基因食品: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的食品作物,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等特点。
新材料技术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的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医疗等领域。
高分子材料: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包装、建筑等领域。
新型合金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等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
能源与环境技术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具有清洁、可再生的特点。
清洁能源技术:如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旨在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环保技术:包括污水处理、废气治理、固体废物处理等,旨在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质量。
航空航天技术卫星技术:包括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等,为地球观测、气象预报、交通导航等提供重要支持。
公务员常识判断必背科技生活知识点

公务员常识判断必背科技生活知识点一、声音1.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2.声音的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传声。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第二,气体排第三。
二、光光是一种人类眼睛可以见的电磁波(可见光谱)。
在科学上的定义,光有时候是指所有的电磁波谱。
一般人的眼睛所能接受的光的波长在380~760nm 之间(可见光谱)。
1.光的传播:光可以在真空、空气、水等透明的物质中传播。
2.光的反射:光射到介质的表面,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
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其他方向没有反射光。
平面镜的应用:① 水中的倒影;②平面镜成像; ③ 潜望镜球面球面镜的应用:① 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应用:机动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观后镜:汽车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镜。
利用凸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和成正立、缩小、虚像的特点,使看到的实物变小,观察范围更大,而保证行车 安全。
② 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平行光射向凹面镜会会聚于焦点;焦点发出的光平行射出。
(应用:太阳灶、手电筒反射面、天文望远镜)3.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折射现象:折射使池水“变浅”、筷子“弯折”、水中人看岸上树“变高”。
4.光的散射光束通过不均匀媒质时,部分光束将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从侧向也可以看到光的现象。
(1)如太阳辐射遇到直径比波长小的空气分子,则辐射的波长愈短,被散射愈厉害。
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由于空气分子散射的结果,波长较短的光被散 射得较多。
雨后天晴,天空呈青兰色就是因为辐射中青兰色波长较短,容易被大气散射的缘故;如果太阳辐射遇到直径比波长大的质点,虽然也被散射,但这种散射是没有选择性的,即辐射的各种波长都同样被散射。
如空气中存在较多的尘埃或雾粒,一定范围的长短波都被同样的散射,使天空呈灰白色的。
公务员行测考试科技领域常识

公务员行测考试科技领域常识公务员行测考试科技领域常识行测作为公务员的考试科目之一,有些题型需要你充分发挥想象能力,这让许多考生很是摸不着头脑,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考试科技领域常识,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科技领域的“世界第一”1.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55公里,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2.丹昆特大桥,世界第一长桥,跨越公路、铁路、水路,打开了长三角经济要素流动的新通道。
3.大胜关大桥,世界上设计时速最快的铁路大桥,京沪高铁的重要越江通道。
4.京新高速,世界上穿越沙漠戈壁最长的高速公路。
5.宁波舟山港,2016年刷新吞吐量纪录,成为全球第一个九亿吨大港。
6.内河第一大港苏州港,江海河联运让这里的内河吞吐量增速位列全球之首。
7.世界上最大的水陆两用飞机AG600顺利下线,填补了中国大型应急救援装备的空白。
8.全球最大、钻井深度最深的海上钻井平台:海上钻井平台“蓝鲸2号”。
9.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天眼”FAST。
综合性能是美国著名望远镜阿雷西博的10倍。
10.在高铁路网建设上,中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在整车技术上,中国也是世界第一。
世界首条智能高铁,京张高铁。
11.中国可燃冰储量世界第一。
2017年5月,我国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12.德国法兰克福国际超算大会(ISC)公布了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单,由中国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以超第二名近三倍的运算速度夺得第一。
【例题】1.我国首条智能高铁_____于2019年6月12日全线轨道贯通,预计将于年底开通。
A.京沪高铁B.京广高铁C.京张高铁D.京津高铁【答案】C。
中公解析:从北京到张家口的京张高铁,是北京至西北部地区快速通道和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同时服务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建成后车程不到一小时的世界首条智能高铁。
公务员常识判断科技知识点

公务员常识判断科技知识点在公务员考试中,常识判断部分的科技知识点涵盖面广,涉及众多领域。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提高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梳理一下常见的科技知识。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信息技术。
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解其基本原理和发展趋势是必要的。
例如,TCP/IP 协议是网络通信的基础,它规定了数据如何在网络中传输。
而云计算则是一种新兴的计算模式,通过网络将大量计算资源集中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
大数据技术更是当今热门,它能够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
说到通信技术,5G 无疑是当下的焦点。
5G 网络具有高速率、低延迟和大容量连接等特点,这不仅使得我们的手机上网速度更快,还为智能交通、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卫星通信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在偏远地区的通信、导航和气象预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接下来是生物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如 CRISPRCas9 为治疗遗传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同时也引发了伦理和法律的思考。
生物制药是生物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通过生物技术研发的药物在治疗癌症、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措施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在能源技术方面,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关键。
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不断进步,成本逐渐降低;风力发电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此外,核能作为一种高效的能源,其安全利用和核废料处理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谈到材料技术,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在众多领域得到应用,如纳米涂料、纳米电子器件等。
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纤维等领域,新型高分子材料的研发不断推动着相关产业的发展。
而复合材料结合了多种材料的优点,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再来说说航空航天技术。
载人航天工程的不断推进,让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更进一步。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科技常识60题集锦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科技常识60题集锦尚政公考研究院整理1.采油是海上油气开采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终目的。
为实现该目的,世界各国主要使用的采油装置有四种:固定式生产平台、浮式生产系统、人工岛屿和海底采油装置。
其中,( )使用最广。
A.人工岛屿B.浮式生产系统C.固定式生产平台D.海底采油装置正确答案【C】2.激光的本意是通过受激发射而实现光波放大。
受激发射的理论是( )在1917年提出的。
A.玻尔B.玻尔兹曼C.李政道D.爱因斯坦正确答案【D】3.前苏联( )1986年发生大爆炸事故后,世界上许多人对核电站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心理,真有点谈核色变。
后来,许多人坚决反对再建核电站,甚至在核电站附近组织示威。
A.三里岛核电站B.巴库核电站C.北高加索核电站D.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正确答案【D】4.人们在谈到计算机的时候,往往要谈到这台计算机是386或486。
它们代表什么呢?简而言之,它们代表着:A.内存的级别B.芯片质量C.CPU的型号和级别D.磁盘空间正确答案【C】5.( )是激光唱机的简称,是当代激光应用技术最为成功的杰作之一。
A.盒式唱机B.“CD”唱机C.VCDD.镭射唱机正确答案【B】6.当前脑科学中最有意义的是对( )的研究,这一研究将弄清人脑是如何工作的,了解人的意识、情绪、意志、情感、理智、智力等是如何由脑神经细胞产生的,将有助于回答生命和智力的起源问题,也会为进一步用机器模拟人脑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
A.认知活动B.感情活动C.意识活动D.神经中枢正确答案【A】7.( )于1869年提出的化学元素周期表,经过科学实践的验证和补充,逐渐成为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A.罗蒙诺索夫B.法拉第C.门捷列夫D.柯塞尔正确答案【C】8.世界地球日是每年的:A.4月22日B.12月1日C.3月12日D.5月11日正确答案【A】9.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一个重要文件是:A.《海洋公约》B.《世界自然保护大纲》C.《人类环境宣言》》D.《21世纪议程》正确答案【D】10.小孔成像的原理是:A.光是直线传播的B.光的折射原理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光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D.以上均不对正确答案【A】11.DNA是( )英文名称的缩写,是生物体内的一种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它包含有遗传信息,担负着生命的遗传功能。
2023年国考常识必备科技知识点

2023国考常识必备100个科技知识点1. 刚接通时,会发射信号搜索,尽量早点接入,这个过程中没有功率限制,电子辐射最强。
2.室内装修会导致室内污染旳重要化学危险物质是甲醛而不是甲醇。
3.1928年9月15日,亚历山大·弗莱明发明了霉素,这使他在全世界赢得了25个声誉学位、15个都市旳荣誉市民称号以及其他140多项荣誉,其中包括诺贝尔医学奖。
4.大陆漂移学说由德国科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在1923年正式提出。
5.相对论是有关时空和引力旳理论,重要由爱因斯坦创立,依其研究对象旳不一样可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6.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电磁学中旳一条基本定律,此定律于1831年由迈克尔·法拉第发现。
7.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与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学者大村智共同荣获奖项。
8.1543年,波兰哥白尼刊登《天体运行论》,提出太阳中心说(日心说),近代天文学旳起点,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9.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旳现代机械纺纱机,是工业革命旳初期成果之一。
瓦特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旳蒸汽机。
他开辟了人类运用能源新时代,标志着工业革命旳开始。
10.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 在美国问世。
目前,电子计算机旳发展已进入第五代,即人工智能计算机时代。
11.格式化是指对磁盘或磁盘中旳分区进行初始化旳一种操作,这种操作一般会导致既有旳磁盘或分区中所有旳文献被清除。
12.人造卫星是13.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旳航天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旳供应商。
14.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驾驶旳“东方一号”发射成功,围绕地球一周后安全返回,这是人类初次载人航天飞行。
15.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走出“上升2号”飞船,离船5米,停留12分钟,初次实现人类航天史上旳太空行走。
公务员常识判断科技常识知识点

公务员常识判断科技常识知识点科技常识在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部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对于考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面有一定的要求。
一、物理常识1、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的是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一定律揭示了物体的惯性本质。
牛顿第二定律,即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其表达式为 F = ma ,这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公式。
牛顿第三定律,表明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就是能量守恒定律,指的是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但总量保持不变。
热力学第二定律,有多种表述方式,常见的如克劳修斯表述: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光的折射,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
例如,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折断”了。
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镜子成像就是镜面反射的典型例子,而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二、化学常识1、常见化学元素氢(H)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元素,也是构成水的成分之一。
氧(O)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元素,在空气中占比约 21%,是许多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碳(C)是构成有机物的基础元素,生命的基础物质如蛋白质、核酸等都含有碳。
2、化学反应类型化合反应,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相反,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金属材料,如铁、铝、铜等,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机械强度。
无机非金属材料,像陶瓷、玻璃等,耐高温、耐腐蚀。
有机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橡胶、纤维等,具有质轻、绝缘等特点。
公务员常识判断科技知识点总结

公务员常识判断科技知识点总结科技知识在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模块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涵盖了众多领域,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航天航空等。
下面我们来对一些常见且重要的科技知识点进行总结。
首先是物理方面。
牛顿运动定律是基础中的基础,第一定律指出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第三定律则说明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在光学方面,光的折射、反射和衍射等现象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比如,近视眼镜利用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来矫正视力,而望远镜则通过透镜的组合实现对远处物体的观测。
化学知识也不可或缺。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的基石,它按照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元素,并呈现出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化学反应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燃烧、生锈等都是常见的化学反应。
例如,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发生的氧化反应。
生物领域同样重要。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遗传物质主要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它通过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实现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其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物的进化遵循自然选择的原理,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包括硬件和软件,硬件如 CPU(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等,软件则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电子商务等都是互联网应用的典型代表。
网络安全也成为了重要的议题,包括防范病毒、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
航天航空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人造卫星用于通信、气象观测、导航等多种用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考常识判断:科技常识(一))。
1、沙漠中生长的植物其叶子都比较小,而根却极深,其原因主要是(A、沙漠中降雨量少,气候干旱,叶小是为了减少蒸发,根深利于吸收水分B、沙漠中生长的植物品种都是那种叶小根深的C、叶小有利减少日晒面积,不会被晒死D、根深不会被风吹倒2、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基础上,电子商务正在悄然兴起,但差不多所有的电子商务网站都)。
在亏损,这主要原因是因为(A、顾客太少,没有人上网购物B、初期投资巨大,短期难以实现盈利C、商品过于便宜,低于成本D、税务负担沉重,增加了成本3、在冰箱产业中,无氟冰箱似乎正成为主流产品,厂家纷纷上马无氟冰箱生产线,消费者)。
对无氟冰箱也很青睐,其主要原因是(A、无氟冰箱的功能更先进B、无氟冰箱的技术含量高C、由于氟对保护人类免受紫外线伤害的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而我国的公众与产业界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D、生产无氟冰箱比较低,因而销售价值也比较低)。
4、冬天人们用煤炉取暖,而且窗户紧闭时有时会发生煤气中毒,其原因是(A、煤燃烧用去了大部公的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使人窒息B、由于各种原因,煤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会阻止人的血液与氧的结合C、煤炭中会含有少量的硫等矿物质,其燃烧后产生的气体有剧毒D、有些人对煤燃烧后的气体过敏)。
、近几年,电信业对电话等通信费用不断下调,这样做的原因是(5A、电信行为为人民利益着想B、电信部门在中国有巨大垄断利益,这种不合理现象招致全国范围的不满,同时通信费用下调幅度不足危及其自身利益和地位C、电信业属国家所有D、中外合资合作的结果6、在晴朗的夜晚,偶尔抬头仰望星空,我们可能发现星星在“眨眼睛”,星星为会什么会眨眼睛呢?().A、星星在不同时刻释放的能量不同B、亮度不同的星星的光线相互影响的结果C、人们的眼睛要不停的眨,所以看起来星星是在眨眼睛了D、星星穿过大气层时产生折射的结果)。
7、走路或坐在车上时,不适合看书,是因为(A、车太拥挤,不方便看书B、因为不断震动,对眼睛的刺激较大,不利于眼睛C、车内太暗,看不清字D、走路的时候应该听音乐,而不是看书8、在社会各个领域迅速发展的今天,全球却面临着气候方面的危机——“温室效应”,这)。
种“温室效应”的最终原因是(A、人类大量砍伐树木B、工业生产当中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到大气层中C、全球的植被面积的减少D、人口的增多)现象。
9、民间通常所说的“鬼火”是化学中的(A、焰色反应B、自燃C、潮解D、熔化)。
10、目前环境污染在世界范围内很大部分的原因是对能源的利用引起的,这主要是(A、化石资源利用B、煤炭资源利用C、电磁能利用D、核裂变能利用11、人们在谈到计算机的时候,往往要谈到计算机的386、486或586,那么X86到底代表)。
什么呢?简单的说,它代表着计算机的(A、主机板B、硬盘C、内存(中央处理器)CPU、D.12、与复印机、激光打印机一起构成现代化的光电子印刷技术,从而彻底取代了铅字手工)。
排版的是(A、打字机B、计算机C、激光照排机D、激光印刷机)。
13、形成风的主要原因是(A、空气上升与下降的对流运动B、水平方向上气压的差异C、地势高低的不同D、不同高度空气的密度不同14、一架飞机从北京飞往乌鲁木齐,用了3、5个小时,而从乌鲁木齐返航北京时,飞行速)。
小时,原因是(3度不变,却只需要A、地球自转的影响B、两地时差的影响C、中纬度高空西风的影响D、飞行线路的影响15、被西方称为“物理学之父”,并提出了“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通俗拍手撬动地球”)。
的名言的物理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B、阿基米德C、伽利略D、开普勒)。
、第一个公开向神学挑战并宣告自然科学的独立的科学家是(16A、亚里士多德B、哥白尼C、伽利略D、牛顿)。
年代出现的“绿色革命”的含义是(、1720世纪60A、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单位产量、抓好育苗,培育新品种B.C、改造沙漠,营造人工牧场D、采用农作物高产良种)。
18、我国制定的旨在使高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的计划是(A、“火炬”计划B、“星火”计划C、“863”计划D、“信息”计划)。
世纪英国的产业革命中,被称之为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明是(1819、在A、工厂制度的建立B、以纺织机为代表的工具的革新C、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D、机床的发明和应用)。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20A、细胞是遗传信息的载体B、信息的获取、传递技术C、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21、月球表面之所以没有空气主要是因为(A、月球离地球太远,越是高空的位置空气越稀薄B、月球体积小,其引力不足以吸引住太空中的气体C、月球上温度太低,空气都以液体或固体的形式存在D、月球上没有植物,也没有动物,用不着空气22、航天飞机以很高的速度绕地球飞行,宇航员能够离开航天飞机在太空中行走而不被甩)。
掉的原因是(A、宇航员用一根绳子与航天飞机相连B、这种传闻是错误的,人不可能在太空行走C、他们身上都背着一个火箭助推器,使他们的速度与航天飞机同步D、太空中没有阻力,他们在太空中仍然保持着与航天飞机相同的速度23、炎热的夏季使人难以忍受,年轻的王龙躲进有空调的小汽车里过夜,第二天人们发现他时,他已死在车里多时,经法医解剖,排除了王龙因疾病死亡的可能和被人谋杀的可能。
)那么王龙是怎么死的(、汽车里缺氧而死A.B、温度调得太低冻死C、一氧化碳中毒死亡D、不能确定24、把带有水分的钢片,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后拿开,钢片上会有一层蓝色的光,这是因)。
为(A、火苗是蓝色的B、铁和水在高温下发生化合,生成蓝色的四氧化三铁C、人的视觉在钢片加热后产生错觉D、火光照耀下的铁片上的蓝色特别显眼)。
25、“月有阴晴圆缺”,用科学的观点看待这件事,原因是(A、人有悲欢离合B、地球绕太阳转动,月球绕地球转动,两者转速不一样,出现偏角,使地球掩住了月球的一部分C、地球绕月球转动偏角不同D、太阳光照射不均匀)。
、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形成是因为(26A、太阳光太强B、南极太冷C、人类活动中排放大量氟化合物的缘故D、空气中二氧化碳太多,形成温室效应27、出海远行的船,在视线中最后消失的是船的桅杆,既然水是平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A、船越走越远,人的眼看不清楚B、船下沉了C、海平面并不是平的,它和地球表面是平行的,是一个平滑的球面D、是类似于海市蜃楼的一种错觉)。
28、因为坚持哥白尼的日心学说被宗教裁判所活活烧死的科学家是(A、哥伦布B、布鲁诺C、伽利略D、达尔文。
)、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29.A、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B、木星轨道和土星轨道之间C、地球轨道和火星轨道之间D、火星轨道和金星轨道之间30、本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蓝色革命”新构想,其含义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向蓝色海洋)。
乃至内陆水域索取人们所需要的众多的优质水产品。
提出蓝色革命的国家是(A、印度B、中国C、日本D、澳大利亚)。
31、纳米是一种(A、水稻的一种B、长度单位C、粒子D、时间单位)。
、一天之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32B、午时2时前后C、上午8、9点钟D、日落之时)。
33、计算机的运算采用(A、十进位制B、八进位制C、二进位制D、六十进位制)34、当炉火快要熄灭时,往里面撤一把盐,火将变旺起来,其原因是(。
、盐里的水分能燃烧A B、盐能助燃、盐能燃烧;C、盐里的水分助燃D参考答案.10、A9、BD7、B8、B A2、B3、C4、B5、B 6、1、20、C19、、DC18、13、BA14、C15、B 16、B11、D1712、C30、AB28、B2925、B 26、C27、、21BC22、D、23C、24、B34、CD、B3331、B、32公考常识判断:科技常识(二)考点直击1.最新科学技术,例如基因、纳米等。
2.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知识。
3.科学与技术,科学精神及特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注意热点事件所反应的科技知识及本学科的其他主要基本知识。
经典例题透析例 1.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
A.铜B.铁C.银D.铅【解析】答案为A。
相关链接:铜是人类认识并应用最早的金属之一。
我国是最早使用铜器的国家之一。
到目前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青铜器出自新石器时代后期。
在商代早期遗址中出土了较大型的青铜器。
中国商代早期的大型青铜器还很粗陋,器壁厚,外形多模仿陶器,花纹多为线条的兽面纹。
1939年在安阳市出土的礼器“司母戊鼎”是殷代前期青铜器的代表作,是商王为其母铸造的,重达875kg,高133cm,横长110cm,宽78cm。
经检测,铜占84?11%,锡占11?64%,铅占2?79%,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土青铜器。
我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铜盐溶液里的铜能被铁取代,从而发明了“水法炼铜”的新途径,这一方法以我国为最早,是湿法冶金技术的起源,在世界化学史上是一项重大贡献。
在现代,铜仍旧有着极其广泛的用途。
铜的导电性能仅次于银,居金属中的第二位,大量用于电气工业。
铜和铁、锰、铝、硼、锌、钴等元素都可用作微量元素肥料。
微量元素是植物正常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它可以提高酶的活性,促进糖、淀粉、蛋白质、核酸、维生素和酶的合成,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铜在生命系统中有重要作用,人体中有30多种蛋白质和酶含有铜元素,现已知铜的最重要生理功能是人血清中的铜蓝蛋白,它有催化铁的生理代谢过程功能。
铜还可以提高白细胞消灭细菌的能力,增强某些药物的治疗效果。
铜虽然是生命攸关的元素,但如果摄入过多,会引起多种疾病。
.例 2.电话的发明者是()。
A.摩尔B.爱迪生C.贝尔D.法拉第【解析】答案为C。
例 3.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其标志为()。
A.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B.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C.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D.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解析】答案为C。
例 4.全球气候变暖是世界各国所关注的问题,大气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已经发现近30种,造成温室效应最重要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B.氟利昂C.一氧化二氮D.臭氧【解析】答案为A。
相关链接:温室有两个特点:温度较室外高,不散热。
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的玻璃育花房和蔬菜大棚就是典型的温室。
使用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来做温室,是让太阳光能够直接照射进温室,加热室内空气,而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又可以不让室内的热空气向外散发,使室内的温度保持高于外界的状态,以提供有利于植物快速生长的条件。
由环境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是指地球表面变热的现象。
它会带来以下几种恶果:1)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2)海平面上升;3)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4)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