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豆奶的加工

合集下载

豆奶生产初磨工艺流程

豆奶生产初磨工艺流程

豆奶生产初磨工艺流程
豆奶生产初磨工艺流程:
① 大豆筛选:首先将大豆进行精选,去除杂质如石子、霉变豆粒等,确保原料纯净。

② 清洗浸泡:将筛选后的大豆用流动清水洗净,然后在适宜温度下(通常60℃水温浸泡5小时或80℃水温浸泡1-2小时)软化浸泡,使大豆吸水膨胀,达到适宜的脆性状态。

③ 脱皮处理:浸泡后的大豆通过机械或化学方法脱去外皮,以减少不良风味及抗营养因子,提高豆奶品质。

④ 热处理:对脱皮后的大豆进行灭酶处理,通常使用热水短时间加热(如80°C),以钝化脂肪氧化酶和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剂。

⑤ 初次研磨:将热处理后的大豆投入研磨机中进行初次研磨,此步骤中大豆被破碎,蛋白质体得到充分破碎,以便于后续提取更多蛋白质。

⑥ 混合加水:根据配方比例,向磨浆中加入软水,水豆比例适宜,以便形成均匀的浆液。

⑦ 细磨:将初次研磨得到的浆液进行细磨处理,进一步细化颗粒,使蛋白质和其它营养成分更好地分散在水中。

⑧ 过滤:使用过滤装置(如粗纱布、滤网或现代工业过滤机)去除豆渣等大颗粒杂质,得到较为细腻的浆液。

⑨ 调配:根据产品要求,向过滤后的浆液中添加糖、稳定剂、维生素等辅料进行调配,调整口感和营养成分。

⑩ 均质:将调配好的浆液通过高压均质机处理,使液体内脂肪颗粒细化,防止脂肪上浮,保证产品口感细腻均匀。

⑪ 预热:将均质后的浆液预热至一定温度(如85°C),为杀菌做准备,同时有助于蛋白质变性,改善产品稳定性。

⑫ 杀菌前检测:在进行下一步杀菌操作前,对浆液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确保各项指标符合生产标准。

豆奶制作的实验报告

豆奶制作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豆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2. 掌握豆奶制作的操作技巧。

3. 比较不同方法制作豆奶的口感和营养。

二、实验原理豆奶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通过浸泡、磨浆、煮沸、冷却、过滤等工艺制成的饮品。

豆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降低胆固醇、降血压、抗氧化等保健作用。

三、实验材料1. 大豆:500g2. 清水:1000ml3. 白砂糖:适量4. 滤网:一个5. 煮锅:一个6. 电子秤:一个7. 温度计:一个四、实验步骤1. 浸泡:将大豆放入清水中浸泡8小时,或用温水浸泡4小时,使大豆充分吸水膨胀。

2. 磨浆:将浸泡好的大豆放入搅拌机中,加入适量温水(约500ml),启动搅拌机,将大豆磨成细腻的豆浆。

3. 煮沸:将磨好的豆浆倒入煮锅中,用大火煮沸,期间不断搅拌,防止豆浆烧焦。

4. 冷却:将煮沸的豆浆用漏网过滤,去除豆渣,然后将豆浆倒入容器中,自然冷却至室温。

5. 调味: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白砂糖搅拌均匀。

6. 过滤:将调好味的豆奶用滤网过滤一次,去除杂质。

7. 装瓶:将过滤好的豆奶倒入无菌容器中,密封保存。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口感:通过比较不同方法制作的豆奶,发现手工磨浆制作的豆奶口感更细腻、浓郁,而使用豆浆机制作的豆奶口感较粗糙、清淡。

2. 营养:豆奶的营养成分较为丰富,其中蛋白质、钙、磷、铁等矿物质含量较高。

通过实验发现,手工磨浆制作的豆奶蛋白质含量略高于豆浆机制作的豆奶。

3. 保存:豆奶在制作过程中容易受到细菌污染,因此制作完成后要及时密封保存,放入冰箱冷藏,最好在3天内饮用完毕。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豆奶制作,掌握了豆奶的制作原理和操作技巧。

实验结果表明,手工磨浆制作的豆奶口感更佳,营养成分略高于豆浆机制作的豆奶。

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卫生,保证豆奶的品质。

七、实验建议1. 选择新鲜、无霉变的大豆,以保证豆奶的品质。

2. 在浸泡大豆时,水温不宜过高,以免影响大豆的营养成分。

豆奶的实验报告

豆奶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豆奶的制作过程。

2. 掌握豆奶的营养成分及营养价值。

3. 比较不同品牌豆奶的营养差异。

二、实验原理豆奶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经过浸泡、磨浆、煮浆、过滤、均质、灭菌等工艺制成的植物蛋白饮料。

豆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三、实验材料1. 大豆:500g2. 清水:1000ml3. 纱布:1块4. 砂锅:1个5. 筛子:1个6. 电子秤:1个7. 豆奶过滤器:1个8. 不同品牌豆奶:各500ml四、实验步骤1. 浸泡:将大豆放入清水中浸泡8小时,使大豆充分吸水膨胀。

2. 磨浆:将浸泡好的大豆与清水按1:2的比例放入砂锅中,用中火煮沸,然后转小火煮30分钟。

3. 过滤:将煮好的豆浆用筛子过滤,去除豆渣。

4. 均质:将过滤后的豆浆用豆奶过滤器进行均质处理,使豆奶更加细腻。

5. 灭菌:将均质后的豆奶加热至75℃,保持5分钟进行灭菌。

6. 冷却:将灭菌后的豆奶冷却至室温。

7. 分析:分别对自制豆奶和不同品牌豆奶进行营养成分分析。

五、实验结果1. 自制豆奶营养成分分析:- 蛋白质:6.5g/100ml- 脂肪:4.2g/100ml- 碳水化合物:3.8g/100ml- 矿物质:钙180mg/100ml,铁1.2mg/100ml,镁40mg/100ml- 维生素:维生素B1 0.04mg/100ml,维生素B2 0.08mg/100ml2. 不同品牌豆奶营养成分分析:- 品牌A:蛋白质6.0g/100ml,脂肪3.5g/100ml,碳水化合物4.0g/100ml,钙180mg/100ml,铁1.0mg/100ml,镁35mg/100ml,维生素B1 0.03mg/100ml,维生素B2 0.07mg/100ml- 品牌B:蛋白质6.8g/100ml,脂肪4.5g/100ml,碳水化合物3.5g/100ml,钙200mg/100ml,铁1.5mg/100ml,镁45mg/100ml,维生素B1 0.05mg/100ml,维生素B2 0.09mg/100ml六、实验讨论1. 自制豆奶与市售豆奶的营养成分比较:自制豆奶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方面与市售豆奶相近,但自制豆奶中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略高于市售豆奶。

豆奶实验报告

豆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豆奶的制作方法;2. 了解豆奶的营养成分;3. 分析豆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1. 黄豆:500g;2. 纯净水:1000ml;3. 研磨机;4. 烧杯;5. 电子秤;6. 温度计;7. 蛋白质定量分析仪;8. 脂肪定量分析仪;9. 碳水化合物定量分析仪。

三、实验方法1. 黄豆浸泡:将黄豆用清水浸泡8-12小时,使黄豆充分吸水膨胀。

2. 研磨:将泡好的黄豆放入研磨机中,加入适量纯净水,搅拌均匀,制成豆奶。

3. 过滤:将研磨好的豆奶倒入烧杯中,用细纱布过滤,去除豆渣。

4. 营养成分分析:a. 蛋白质定量分析:采用蛋白质定量分析仪,测定豆奶中的蛋白质含量;b. 脂肪定量分析:采用脂肪定量分析仪,测定豆奶中的脂肪含量;c. 碳水化合物定量分析:采用碳水化合物定量分析仪,测定豆奶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

四、实验结果1. 豆奶制作成功,口感细腻,色泽乳白。

2. 营养成分分析结果如下:a. 蛋白质含量:3.5g/100ml;b. 脂肪含量:1.5g/100ml;c. 碳水化合物含量:5.0g/100ml。

五、实验讨论1. 豆奶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良好的饮品,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2. 与牛奶相比,豆奶不含乳糖,适合乳糖不耐受人群饮用。

此外,豆奶中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

3. 豆奶的制作过程简单易行,原料易得,成本低廉,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六、实验结论1. 成功掌握了豆奶的制作方法;2. 了解豆奶的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影响;3. 豆奶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值得推广。

七、实验注意事项1. 黄豆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豆皮破裂,影响口感;2. 研磨过程中要加入适量纯净水,以免研磨过度;3. 过滤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过滤网,确保豆奶口感细腻;4. 营养成分分析时,要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豆奶实验报告

豆奶实验报告

豆奶实验10食安1班201030610118一、实验目的:了解豆奶加工原理及其工艺流程;了解豆奶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豆腥味、稳定性差易油脂上浮或沉淀)。

二、实验原理:豆奶是一种蛋白类饮料,蛋白质的功能特性、磷脂的强乳化性,由于磷脂的乳化使得豆中的蛋白和脂肪形成稳定的乳化体系。

三、实验材料:磨浆机、锅、瓶子、杀菌锅、电磁炉、勺子、封盖机、盖子、均质机四、实验方法:大豆(干豆200g/湿豆400g)→清洗→浸泡(8h)→去皮→磨浆→离心分离→加热调配→过滤→均质→装瓶密封→杀菌→冷却→成品去皮:400g湿豆去皮,作用是去除豆腥味、苦涩味。

另外,豆皮含有皂素,容易引起泡沫,应去除防止。

磨浆:加入2Kg80℃水磨浆(即干豆:水=1:10),目的是灭活脂肪氧化酶,去豆腥。

加热调配:加水调至豆奶总量为3kg,为大豆的15倍。

同时加入6%糖和0.2%奶粉,用85℃水溶解后加入。

过滤:200目可用纱布。

均质:压力200-250kg/cm2,温度70-75℃。

杀菌:121℃20-30min。

均质的作用:将脂肪球等粒子打碎可防止脂肪上浮,使吸附于脂肪球表面的蛋白质增加,缓和变稠现象,同时使物料与乳化剂等充分混匀结合,提高产品稳定性;提高产品消化性,增加成品光泽度;改善口感,使产品更加细腻。

浸泡还可采用高温浸泡法:80-85℃,0.5-1h;浸泡的作用是软化细胞组织,降低磨浆时能耗和磨损,提高胶体分散程度和悬浮性,增加得率。

在均质和封口之间可以加入真空脱腥;此外工业生产还会加入乳化剂和增稠剂等,促进体系稳定。

五、实验结果:1.感官评定结果及理化指标项目描述色泽乳白色、表面有少许泡沫口感甜度适宜,豆味浓郁,无豆腥味;组织细腻,口感柔和;但有少许焦味pH 6.0糖度10.5%稳定性稳定性较好查资料可得,豆奶pH=6-7,糖度<60%时较稳定,可知本实验制作的豆奶稳定性较好六、讨论1.影响豆奶风味的因素(1)浸泡时间浸泡的目的是为了软化细胞组织,疏松细胞组织、降低磨浆时的能耗与设备磨损,提高胶体的分散程度和悬浮性,提高蛋白质的提取率,从消除异味的角度看保温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但是保温时间过长,豆瓣过软,不利于豆的磨碎和蛋白质的溶出。

豆奶制作实验报告

豆奶制作实验报告

豆奶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豆奶加工原理及其工艺流程,了解豆奶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如豆腥味、稳定性差易油脂上浮或沉淀等。

二、实验原理:豆奶是一种蛋白类饮料,是由于磷脂的乳化使得豆中的蛋白和脂肪形成稳定的乳化体系。

豆奶生产是利用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和磷脂的强乳化特性。

经过变性后的大豆蛋白质分子疏水性集团大量暴露于分子表面,分子表面的亲水性集团相对减少,水溶性降低。

这种变性的大豆蛋白质、磷脂及油脂的混合体系,经过均质处理,互相之间发生作用,形成二元及三元缔合体,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在水中形成均匀的乳状分散体系,即为豆乳。

三、实验材料:磨浆机、锅、瓶子、杀菌锅、电磁炉、勺子、封盖机、盖子、均质机四、实验材料:大豆、糖、奶粉五、实验方法:大豆→清洗→浸泡→去皮(湿豆600g)→磨浆(1-1.5kg水,80度)→过滤→加热调配(85度下,使用纱布,5%白糖,0.2%奶粉)→均质(压力200-250kp/cm2,略,机器坏)→装瓶密封→杀菌(121度、15-20min、每组杀一瓶,感官及理化指标测定)→冷却→成品六、工艺要点1、浸泡:95℃水浸泡3~5min;2、去皮:本实验采用湿法手工去皮,将浸泡好的黄豆外软化的皮去除,可减少土壤中带来的耐热菌,改善豆奶风味,限制起泡性,缩短脂肪氧化酶钝化的时间,降低产品中蛋白质在贮存中的热变性,防止非酶褐变,赋予豆奶产品以良好的色泽。

3、磨浆:将去皮完的黄豆放到磨浆机中进行磨浆,分出渣和汁,磨浆要求磨得细,同时要加入80℃的水进行磨浆。

研磨时水:豆=4:1。

4、调配:配方中加入0.2%的奶粉、5%的白砂糖,加入各种配料保证充分混合达到规定浓度。

5、均质:为防止成品发生乳相分离,脂肪上浮,蛋白质沉淀的现象,改善豆奶口感,需要使蛋白质粒子与水分子充分水化,构成更加稳定体系。

将调配好的浆液加热至80~90℃,在20Mpa压力下用均质机进行均质,至少均质两次。

但本实验无条件,因此未进行均质。

豆奶的生产工艺

豆奶的生产工艺

豆奶的生产工艺豆奶是一种以豆类为原料制作的非乳制品。

豆奶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主要步骤:浸泡、去皮、研磨、加热、过滤、调制、杀菌和包装。

首先,豆奶的生产开始于对豆类的浸泡。

常用的豆类包括大豆、黑豆、绿豆等。

豆类需在适当的温度下浸泡一段时间以软化,促进后续的去皮和研磨工序。

接下来,浸泡过的豆类需要去除外皮。

去皮可以通过机械或化学方法进行。

机械去皮主要使用碱水去皮机,将浸泡过的豆类送入去皮机,经过摩擦去除外皮。

去皮之后的豆类被称为去皮豆。

第三步是研磨,将去皮豆磨成细腻的豆浆。

研磨使用的设备一般是石磨或者高速研磨机。

将去皮豆和适量的水放入研磨机中,经过旋转磨成细腻的豆浆。

随后,豆浆需要进行加热杀菌。

加热的目的是除去豆浆中的微生物,保持豆奶的长久保存。

加热温度一般在80-100摄氏度之间,持续一段时间。

可以使用电加热或蒸汽加热的方式进行。

加热后的豆浆需要进行过滤,去除残渣和固体颗粒。

过滤可以使用布袋过滤机或者离心过滤机。

通过过滤,得到纯净的豆奶液。

接下来是调制,调制是根据不同的口味加入适量的糖、盐、调料等。

调制过程可以根据产品需求进行,使豆奶具有不同的口感和风味。

豆奶的最后步骤是杀菌和包装。

杀菌的目的是杀灭可能存在的致病菌和其他微生物,延长豆奶的保质期。

杀菌时间和温度根据产品要求进行控制。

杀菌后,豆奶被装入瓶子或纸盒等包装材料中,然后封装。

总的来说,豆奶的生产工艺包括浸泡、去皮、研磨、加热、过滤、调制、杀菌和包装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条件,以确保豆奶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豆奶作为一种健康的替代乳制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豆奶生产工艺流程

豆奶生产工艺流程

豆奶生产工艺流程
豆奶是以黄豆为主要原料,经过加工而成的一种健康食品。

下面是豆奶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在豆奶生产工艺中需要准备黄豆、水和食品添加剂。

首先,对黄豆进行清洗和浸泡。

清洗的目的是去除黄豆上的杂质,浸泡的目的是软化豆子,有利于破壁。

然后,将浸泡后的黄豆经过破碎机破碎成糊状,这一步叫做破碎。

接下来,将糊状的豆子和水混合在一起,比例一般为1:4。

将混合好的豆浆放入
豆奶机中,调整机器工作时间和温度,将豆浆加热到80度左右,然后保持一段时间。

这一步骤叫做煮沸。

在煮沸的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煮沸的目的是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变性,有利于后续步骤中的沉淀。

在煮沸结束后,将煮沸好的豆浆放在豆奶机中,使用离心机将蛋白质和纤维沉淀下来。

这一步叫做离心,离心的目的是分离沉淀。

沉淀下来的物质就是豆渣,通常会作为动物饲料或者做成豆腐等食品。

离心后,豆奶中的沉淀物已经脱离,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对豆浆进行调味和杀菌。

一般在这个步骤中,会加入糖、盐、香精等调味品,以增加豆奶的风味。

然后,对豆奶进行杀菌处理,目的是杀灭豆奶中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杀菌一般使用高温杀菌或者超高温杀菌的方法。

最后一步是包装和储存。

将豆奶倒入瓶子或者包装盒中,并进行密封,目的是防止细菌和其他污染物进入豆奶。

包装后的豆
奶需要存放在低温下,以延长保质期。

以上就是豆奶的生产工艺流程。

通过这些工艺步骤,豆奶可以成为一种营养丰富、口感柔滑的健康食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豆奶是原汁原浆,经磨浆后还需精磨(用胶体磨),并加多种辅料、添加剂、维生素、微量元素、植物油、砂糖、奶粉等(不允许加糖精、色素、防腐剂)。

2.豆奶的生产机理是利用了大豆蛋白质的功能特性和磷脂的强乳化性,因此豆奶需经均质乳化(用高压均质机)或超声波处理使蛋白质,油脂、磷脂及各种辅料等形成牢固的多元缔合体,得到极细而均匀的固体分散物和液体乳化物,在水中形成均匀的乳状分散体系。

具有奶状的稠度,人体能吸收75%左右。

3.大豆在磨浆过程中,大豆皮层下的脂肪氧化酶,在空气和水存在的条件下与油脂发生作用生成酮、醛、醇类等物质产生豆腥味,又由于大豆的卵磷脂被氧化时产生内脂类、呋喃类、醇类、醛类等,也出现多种不良气味;在豆奶生产过程中,有除腥、除臭等工序,
4.大豆中有很多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素,尿素酶、低聚糖、雌激素、氰类化合物等。

这些抗营养因子有毒副作用,食用后会造成新陈代谢失常和抑制人体生长、发育的不良后果。

在生产豆奶时,采用高温高压灭菌或瞬间超高温灭菌的同时,可以消除抗营养因子的毒副作用。

豆奶口感柔和、组织细腻、有豆香味、无豆腥味,营养全面、丰富、科学、合理。

豆奶是天然植物蛋白保健饮料,可添加各种果汁制成各种果味豆奶,品种繁多。

豆奶属于饮料系列,保质期可达半年以上。

豆奶的营养价值高于牛奶,豆奶中还含有牛奶没有的磷脂、核酸、异黄酮等多种抗癌物质,又没有牛奶中对人体有害的胆固醇、半乳糖、饱和脂肪酸等。

实验三豆奶的加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植物蛋白奶饮料的工艺过程。

2、掌握豆奶的基本制做方法和关键操作步骤。

二材料及用具
大豆、花生、牛奶、白砂糖、添加剂;食品料理机(磨浆机)、胶体磨、均质机、电磁炉等。

三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工艺流程
3.1 豆奶浆液的制备
大豆→除杂→清洗→浸泡→去皮→磨浆(80℃热水)
3.2 花生仁前处理
花生米→除杂清洗→浸泡→去红衣→磨浆
3.3 制造流程
豆浆、花生浆等→加热调配(85℃下进行)→均质乳化→瓶装密封→杀菌→冷却→成品
(二) 操作要点
黄豆前处理:
(1)原料筛选:去除黄豆原料可能掺杂的泥沙、豆叶、秸杆及霉豆等异常。

(2)原料浸泡:豆通过浸泡可以软化细胞组织,提高胶体分散程度和悬浮性,以利于对有效成分的提取,增加得率。

将黄豆倒入水槽中,水量大约是原料量的5倍左右。

浸泡后大豆的重量约为原重的2倍左右。

浸泡时间视水温而定,当水温在10℃以下时,浸泡时间控制在10~12小时;水温在10~25℃时,一般浸泡时间在6~10小时。

浸泡还可采用高温浸泡法:80-85℃,0.5-1h。

2、花生前处理:选取无杂质、无霉变的优质花生,清洗后在常温下浸泡10~12小时,或者用60~70℃小苏打热溶液浸泡5~6小时。

可在水中加入碳酸氢钠来调节pH值,控制pH值在7.5~9.5之间。

小于7.5不利于抑制脂肪氧化酶的活性,导致
花生腥味、涩味加重;pH大于9.5一方面用碱量加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对某些营养
物质又有损害和破环作用,得不偿失。

然后取出花生去除红衣,在清洗后备用。

3、磨浆:将大豆、花生放入食品料理机内,倒入适量的纯净水,磨成匀浆。

煮浆,加热至沸腾。

(3)热烫漂洗。

用废水或蒸汽进行热烫以钝化脂肪氧化酶,减少豆腥味。

温度控制在95~100℃,时间约2~3分钟为宜,以保证蛋白质不变性,提高提取率。

再磨浆。

也可省略。

4、混合调配:根据产品的口味、营养成份或其他标准要求等,将各种原料配比调配。

5、均质乳化:调节好胶体磨间隙,使浆料经胶体磨细磨。

6、杀菌:由于豆奶营养丰富,pH值为7.5左右,很适合一般腐败菌的生长,必须进行杀菌处理,杀菌条件为100℃、15分钟。

7、冷却:杀菌后的乳液要冷却至常温,以保证产品质量。

至室温,感官评定。

四感官评定
色泽:乳白色,色泽均匀一致。

气味及滋味:具有大豆、花生和牛奶特有的香味,甜味适中。

无异味,无豆腥味。

组织状态:滑润细腻稳定的乳状液,无分层和沉淀。

允许有极少量微粒。

五思考题
影响豆奶质量的因素。

实验报告写清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材料及用具,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并撰写实验体会和建议。

建议配方:
花生80克,大豆10克,白砂糖80-100克,水1200ml,鲜牛奶200ml。

花生80克,大豆10克,白砂糖80-100克,水1380ml,奶粉20克。

1000mL 2人量配方:
花生150克,大豆40克,白砂糖80克,CMC-Na 1.8g,黄原胶1g,其它水。

大豆25克,白砂糖20克,奶粉5g,稳定剂1g,油脂5g,水200g。

白糖 &nbsp8% 黄豆 &nbsp6% 奶粉4% 豆奶稳定剂&nbsp0.3% 香兰素
100PPM
1000mL 2人量配方:
花生50克,大豆25克,白砂糖80克,奶粉5g,CMC-Na 2g,黄原胶1g,其它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