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膜法介绍资料-xg
双膜法典型工艺流程

双膜法典型工艺流程双膜法呀,这可是个很有趣的东西呢。
一、双膜法是啥。
双膜法就是把超滤膜和反渗透膜组合起来用的一种水处理的办法。
超滤膜就像是一个超级精细的筛子,能把水里那些大颗粒的东西,像泥沙啦,细菌啦,还有一些大分子有机物啥的,都给挡住,不让它们继续在水里晃悠。
反渗透膜呢,就更厉害了,它可以把水里的盐分、小分子有机物还有其他一些离子啥的都给去除掉,这样出来的水就特别干净啦。
二、超滤膜的工艺流程。
1. 进水。
水首先要进到超滤系统里呀。
这时候的水可能是从各种地方来的,比如说地表水或者是经过初步处理的污水。
水就像一群小游客,带着各种杂质就过来了。
2. 过滤。
然后呢,水就开始在超滤膜的表面进行过滤啦。
超滤膜就像一个严格的保安,只允许那些个头小的水分子通过,那些大个头的杂质就只能被留在膜的外面啦。
这个过程就像是一场筛选比赛,只有符合要求的才能进入下一轮。
3. 清洗。
超滤膜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呀,就会有很多杂质堆积在膜的表面,这时候就得给它洗个澡啦。
就像我们人身上脏了要洗澡一样,超滤膜也需要定期清理,这样它才能继续好好工作。
清洗的方式有好几种呢,有的是用化学药剂,把那些顽固的杂质溶解掉,有的是用水反冲,把杂质给冲掉。
三、反渗透膜的工艺流程。
1. 超滤水的再处理。
经过超滤膜过滤后的水,虽然已经去掉了很多杂质,但还是不够纯净呢。
这些水就会进入到反渗透膜系统里。
这时候的水就像是一个经过初步训练的小选手,要接受更严格的考验啦。
2. 反渗透过滤。
反渗透膜的过滤原理就更复杂一些啦。
它利用压力,让水从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的一侧流动,在这个过程中,盐分和其他小分子的东西就被截留下来了。
这就好比是在一个很窄的通道里,只有水分子这种身材瘦小的才能挤过去,那些胖胖的盐离子就只能被卡在外面啦。
3. 产品水和浓水。
经过反渗透膜过滤之后呀,就会产生两种水。
一种是产品水,这种水可干净啦,达到了很高的水质标准,可以直接用于很多地方,像工业生产中的一些对水质要求很高的环节,或者是作为生活饮用水。
双膜法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与案例

双膜法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诮用与案例一、垃圾渗滤液基本特点二、垃圾渗滤液水质区别三、垃圾渗滤液常规处理工艺垃圾渗滤液属于高COD,高氨氮废水,处理难度大,国内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主流技术有以下几种:l.常规技术(A2O、厌氧+SBR等)国内早期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2.前段过滤+多级RO+除臭近期建设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站3.(UASB)+MBR+(NF)+RO近期建设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站四、工艺路线4.1 常规工艺路线4.2 多级DTRO技术DTRO工艺优缺点:优点:占地面积面积小,设备成套简单;DTRO进水SDI控制要求相对较低;控制系统相对简单缺点:Ø前段调节pH费用较大(渗滤液为缓冲系统,且相关离子浓度高);Ø砂滤比较容易污堵;Ø一级DTRO容易污堵(有机污染污堵),化学清洗频繁,最终导致系统必须进行膜的更换(更换频率2-3年),系统运行压力较高;Ø浓缩液处理难度较大.4.3 双膜法工艺路线14.4 双膜法工艺路线2MBR+RO工艺优缺点:优点:Ø相对传统工艺,占地面积小;Ø有生化降解系统,后面膜系统压力相对较小;Ø系统运行稳定,对氨氮以及有机物去除效果较好;Ø水质能满足相关的要求;缺点:工艺复杂,对于运行人员要求相对较高。
五超滤膜比较六不同超滤膜运行情况6.1 中空纤维膜应用情况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中空纤维膜组件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断丝现象其中包括两种原因:Ø一是由于纺丝过程中的缺陷导致的壁厚不均匀;Ø二是纺丝材料疲劳引起的根部断裂对于膜生物反应器来说,断丝的伤害是致命的,使得出水水质变差,危急后面的相关RO或NF系统。
6.2 管式膜应用情况管式超滤系统操作复杂,也容易出现膜污堵的情况。
Ø管式超滤前端没有控制好相关的毛发等杂物,会出现毛发堵管的情况;Ø出现系统浓液回流电动阀门损坏,会出现污泥堵管的情况。
蒸馏法 双膜法

虽然海水淡化工程最后也有浓盐水以及其他重金属排放问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个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的一套技术能将这些浓盐水等排放物“吃干榨净”。刘国昌说,通过对“浓水”进行综合利用,“浓水”不但可以制盐,还能提取钾、溴等稀缺元素,变废为宝。
海水进京,技术不是问题
而王世昌则认为,海水进京的技术已经没有问题。关键是需要进行一场严谨的论证。有专家曾测算,北京每天需要调用的淡化水量在50万到100万吨。这些水量几乎相当于北京市每天供水总量的一半。供应如此巨大的水量,要怎么建设输水网线,要用多少能耗进行净化和传输,海水淡化后的废水如何处置等问题,都需要严密的论证,绝不能草率上马,留下后患。等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了,海水淡化对解决北京的缺水问题将是个不错的方法。
海水淡化系统的工作原理就像一把大筛子,将这些物质都过滤掉,只留下纯净的水。虽然原理与普通的筛子相同,但是筛孔的尺寸却大相径庭。在海水中,微生物已经是人眼不能识别的微小尺寸,而钠、镁、氯等离子的尺寸比微生物还要小得多,只是水分子的尺寸大小。
利用这种尺寸上的差异,这把孔洞足够细密的筛子就能将各种杂质滤去,只留下纯净的水分子了。如果要想知道这把筛子的孔洞有多细密,可以做这样一个对比,一根成人头发的直径大约为0.07毫米,一个筛子的孔洞直径大约是0.5纳米,把大约14万根这种尺寸的丝线绑在一起,才相当于一根头发的粗细。
淡化海水走进寻常百姓家,至此拉开了帷幕。
海水“过筛”成淡水
据了解,淡化海水的方法很早就有,最古老的方法是蒸馏法,就是将海水加热使之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后再变成淡水。发展至今,海水淡化的方法众多,此次青岛使用的就是极具科技含量的“双膜法”。
据青岛百发海水淡化有限公司西班牙籍总经理约尔迪介绍,双膜法是将加压后的海水通过半透膜进行分离,水分可以通过半透膜,而其他物质不能通过薄膜,从而获得淡水。由于节能、规模可大可小等优点,膜法也是现在国内外采用的主流方法。
双膜法中水回用工艺流程

双膜法中水回用工艺流程【摘要】双膜法中水回用工艺流程是一种高效的水处理方法,有助于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双膜法中水回用工艺流程的各个阶段。
首先是膜组件准备阶段的工艺流程,然后是预处理系统、反渗透膜系统、超滤膜系统和再循环系统的工艺流程。
通过这些流程,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和杂质,使废水变成清洁可再利用的水资源。
在我们总结了双膜法中水回用工艺流程的优点和适用性。
这种工艺流程不仅可以帮助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节约水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双膜法中水回用工艺流程的研究和应用,可以为水资源管理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双膜法、水回用、工艺流程、膜组件、预处理系统、反渗透膜系统、超滤膜系统、再循环系统、总结。
1. 引言1.1 双膜法中水回用工艺流程介绍双膜法中水回用工艺流程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水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市政领域。
通过膜组件的过滤和透析作用,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和固体颗粒去除,使水质得到提升,满足再利用的要求,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双膜法中水回用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包括膜组件准备阶段的工艺流程、预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反渗透膜系统的工艺流程、超滤膜系统的工艺流程以及再循环系统的工艺流程。
通过对每个环节的工艺流程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探讨,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双膜法中水回用工艺流程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双膜法中水回用工艺流程的优点在于能够高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和颗粒物,降低废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随着我国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双膜法中水回用工艺流程的应用前景广阔,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2. 正文2.1 膜组件准备阶段的工艺流程膜组件准备阶段的工艺流程是双膜法中水回用工艺流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对膜组件进行处理和准备工作,以确保膜组件的性能和稳定性。
需要对膜组件进行清洗。
化学水处理-双膜法培训资料

制水工艺超滤+反渗透+混床制水指标:水处理的预处理预处理的目的是使原水经过初步的处理,主要是去除水中各种悬浮物、胶体,以达到后续水处理设备的进水要求。
例如采用反渗透的除盐工艺预处理应做到如下要求:防止膜表面上污染,即防止悬浮杂质、微生物、胶体物质等附着在膜表面上或污堵膜元件水流通道。
防止膜表面上结垢。
反渗透装置运行中,由于水的浓缩,有难溶盐如CaCO3 、CaSO4、BaSO4 、SrSO4 、CaF2等沉积在膜表面上,因此要防止这些难溶盐生成。
确保膜免受机械和化学损伤,以使膜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足够长的使用寿命。
目前常用的预处理工艺主要有:混凝沉淀、氧化杀菌、多介质过滤、活性炭过滤或超滤、离子交换软化或加药阻垢、温度与pH 值的调节、还原剂处理、保安过滤。
特殊的预处理工艺还需降低水中金属离子的含量(如铁、锰、铜等)、微生物杀菌、去除二氧化硅等。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预处理技术。
一、水的过滤处理过滤设备称为滤池或滤床,装填粒状滤料的钢制设备称为过滤器,滤层由一定厚度的滤料构成。
滤料有粒状、粉状、纤维状多种,常用粒状滤料有石英砂、无烟煤、活性炭、磁铁矿、石榴石、陶瓷、塑料球等。
过滤工艺主要有过滤和反洗两个过程。
目前在国内常用的过滤设备是让水经过一定大小、形状的颗粒物,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等杂质被这些颗粒物质截留下来,再通过反洗将颗粒上的杂质冲洗带出过滤器以恢复其工作能力。
过滤在过滤器里,不同粒径的滤料由上到下、由大而小依次排列(当然多介质过滤器里是不同材料的滤料,通常是石英砂、无烟煤、锰砂等)。
当水从上流经滤料时,水中部分的固体悬浮物进入上层滤料形成的微小孔眼,受到吸附和机械截留作用被滤料的表层所截留。
同时,这些被截留的悬浮物之间又发生重叠和架桥等作用,就好象在滤层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膜,继续过滤着水中的悬浮物质,这就是所谓的滤料表面层的薄膜过滤。
这种过滤作用不仅滤层表面有,当水进入中间滤层也有这种截留作用,为区别于表面层的过滤,称为渗透过滤作用。
双膜法预脱盐水处理系统设计

双膜法预脱盐水处理系统设计
双膜法预脱盐水处理系统是一种常见的海水淡化技术,由两种不同功能的膜组成,通过膜分离技术将海水中的盐分和杂质分离,从而得到淡化水。
该系统的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进水处理:首先对进入系统的海水进行预处理,包括过滤、调整pH值等。
通过过滤,可以去除大颗粒的悬浮物、有机物等;通过调整pH值,可以减少膜污染的风险。
2. 压力设定:在膜组件之间设置适当的压力,以推动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而盐分和杂质则被截留在膜表面,从而实现盐水分离。
3. 膜组件选择:选择适合该系统的膜组件,包括反渗透膜和超滤膜。
反渗透膜可以有效去除盐分和微小颗粒的杂质,超滤膜则可以去除更大颗粒的悬浮物和有机物。
4. 清洗系统:为了延长膜的使用寿命和保持系统的稳定性,需要设计清洗系统,包括化学清洗和物理清洗。
化学清洗可以去除膜表面的污染物,物理清洗则可以通过机械力去除膜表面的污垢。
5. 控制系统:设计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监测和调节系统的运行参数,确保系统高效运行。
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适当的压力、流量、浓度等参数。
6. 余热回收:考虑到能源和环保的因素,可以设计余热回收系统,利用系统产生的余热进行其他用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双膜法预脱盐水处理系统设计应考虑进水处理、压力设定、膜组件选择、清洗系统、控制系统和余热回收等方面,以实现高效、稳定、可持续的海水淡化过程。
双膜法的介绍资料_xg

内→外 不易堵塞
进料中的微粒通过空 心纤
维的开放通道,无死角 27
流程模式的选取
原水中悬浮物和胶 体含量较低时采用
原原水水
UF
浓水
▪死端模式
死端模式特点 ▪投资成本低 ▪能耗低 ▪易堵塞
原水中悬浮物和胶 体含量较高时采用
产水
原水
UF 浓水
产水
▪循环模式
循环模式特点 ▪投资成本高 ▪能耗高 ▪不易堵塞
清洗周期
使用寿命
13
以300t/h系统为例,比较膜过滤与多介质过滤
投 资 相 当!
300 MMF+ACF投资 UF投资
200
运 行 费 用 低!
MMF+ACF运行费 UF运行费用 0.2
0.1
100 0
0
14
预处理比较结论
• 在反渗透的预处理的选择上: • 微/超滤较传统的预处理更能保证反渗透的
反渗透良好运行的关键-解决膜的污堵问题
6
SDI——膜污染的关键!
▪恒定压力下,过滤500mL水, 耗时Ti ▪继续过滤15分钟,再收集500mL水, 耗时Tf ▪ SDI 15=100×〔1-Ti / Tf/15 ▪当水质较差时,可以测定5分钟SDI5
7
解决RO膜的污堵问题——予处理工艺的选择
颗粒 悬浮物 铁氧化物沉淀 胶体
★ 稳定的产水质量甚至进水质水质有突变时 ★ 降低操作费用 ★ 改善下游RO系统的工作情况 ★ 代替澄清池和砂过滤器 ★ 较小的占地面积 ★ 系统简单
12
以超 / 微滤作预处理对RO膜的影响
不同预处理工艺对RO膜的影响
12
传统预处理
10
超滤膜预处理
双膜法预脱盐水处理系统设计

双膜法预脱盐水处理系统设计双膜法是一种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可用于海水淡化、废水处理等领域。
双膜法预脱盐水处理系统设计是指以双膜法为基础,设计一套预处理系统,用于将原水中的杂质和盐分去除,从而得到可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纯净水。
1. 过滤器:过滤器用于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和大颗粒杂质,如泥沙、藻类等。
常用的过滤器包括砂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等。
2. 预处理系统:预处理系统用于去除原水中的有机物和溶解性盐分,如有机物、硬度物质、重金属等。
常用的预处理系统包括活性炭吸附器、离子交换器等。
3. 反渗透系统:反渗透系统是双膜法的核心部分,主要由反渗透膜和高压泵组成。
原水被施加一定的压力通过反渗透膜,水分子可以通过膜的微小孔隙,而溶解在水中的盐分、有机物等则被截留在膜表面,从而实现水的脱盐和纯净化。
4. 膜元件的维护与清洗:反渗透膜是双膜法的核心部分,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与清洗,以保证膜元件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
常用的清洗方法包括化学清洗、物理清洗等。
1. 原水水质分析:通过对原水水质参数的分析,确定需要去除的杂质和盐分种类和浓度,以确定合适的预处理系统和膜元件。
2. 设计运行参数:根据原水水质分析结果,确定适当的反渗透膜孔径和膜通量,以达到预期的水质要求和产水量。
3. 系统运行与控制:确定合适的运行压力、水流量等参数,设计自动控制系统,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
4. 能源消耗和回收利用:考虑能源消耗问题,设计节能措施,如膜元件的恰当选用、回收利用废水等,减少系统的运行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
双膜法预脱盐水处理系统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原水水质、系统运行参数、系统运行与控制以及能源消耗和回收利用等方面的因素,以实现高效、稳定和经济的水处理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外
不易堵塞 进料中的微粒通过空心纤 维的开放通道,无死角
27
流程模式的选取
原水中悬浮物和胶 体含量较低时采用
原水 原水 UF 产水 原水 浓水
原水中悬浮物和胶 体含量较高时采用UF 浓水 产水源自死端模式死端模式特点
投资成本低 能耗低
循环模式
循环模式特点
投资成本高 能耗高
易堵塞
不易堵塞
超滤膜结构特点
完全不对称结构以便最好 的清洗性和最小的膜阻力
无内部内阻力 均匀微孔分布的膜
多种规格纤维内径
24
传统膜结构特点
进水侧
传统膜断面
易结垢 通量衰减快 清洗恢复困难
25
26
膜操作特点
供水
外压式 产水 内压式
产水
供水
开放通道
外→内
易堵塞 源于纤维死角,外侧 无均匀的流道
PI
FT
浓 水
39
透过液 进
透过液 出
32
33
反渗透部分
34
反渗透原理
脱除盐份 清除硬度
35
反渗透膜元件结构
中心管 进水
ATD
产水
膜片
纯水收 集流道
膜片 进水 外殼材料 流道
膜外壳
36
反渗透系统组成
膜组件
压力容器
高压泵 滑架 控制仪表 清洗装置
37
RO膜的用途
河 水 海 水
超纯水
半导体、液晶产业用水
21
UF膜水处理应用
原水前处理(地表、地下、自来水) 替代澄清池 替代砂滤 RO 前处理 离子交换前处理 纯化处理 去除颗粒(如18兆欧水) 去除微生物及热原体 RO 或离子交换后处理 水循环和回用 生化处理后 澄清后(二级和三级)
22
中空纤维超滤膜
23
双膜法工艺介绍
1
传统制水工艺的革新
传统除盐水制备工艺
澄清 多介质 活性炭
一级除 盐
混床
消耗大量酸、碱,污染环境
2
双膜法的概念
原 水
超滤膜 UF 反渗透膜 RO
离子交换系统 IX
高 纯 水
3
反渗透——脱盐系统的核心
• 循环水排污水回收利用,采用反渗透脱盐较经济 • 含盐量超过500mg/L,反渗透脱盐比离子交换经济 • 原水含盐量越高,反渗透经济性越明显 • 反渗透用来脱盐,水中其它杂质宜在预处理中去除
铁氧化物沉淀
?
!堵塞膜元件的流道
?
!膜表面结垢
?
!污染膜表面
?
!破坏膜材料
•砂滤 •微滤 •超滤
•加阻垢剂 •软化等
•活性炭吸附 • 超滤 •杀菌
•加还原剂 •活性炭吸附
8
反渗透的预处理方法
• 常规法:絮凝+澄清+过滤
• 微滤(MF) • 超滤(UF)
9
传统予处理工艺面临的问题
废水中COD、NH3-N、微生物、胶 体、悬浮物等含量高, 传统予处理的“多介质”+“活 性炭”过滤不能很好控制SDI。 我国北方的大部分江、河纳 污现象严重。 传统予处理工艺的纯水系统, 目前大都运行状况不佳。
反渗透良好运行的关键-解决膜的污堵问题
6
SDI——膜污染的关键!
恒定压力下,过滤500mL水,
耗时Ti
继续过滤15分钟,再收集500mL水,
耗时Tf
SDI 15=100×(1-Ti / Tf)/15
当水质较差时,可以测定5分钟SDI5
7
解决RO膜的污堵问题——予处理工艺的选择
颗粒 悬浮物 胶体 难溶盐在浓水侧, 浓缩后结晶析出 油、脂、有机物吸 附在膜表面,微生 物繁殖,胶体吸附 自由氯、臭 氧等氧化剂
28
超滤的过滤、正洗、反洗
过滤
正洗
反洗
29
30
超滤运行制水
透过液出 浓水 出 透过液出 原水 进 下向流
上向流
优点
避免污染物
原水 进
浓水 出
在局部过度堆 积
平衡了膜的
运行负荷
透过液 出 透过液 出
31
超滤反洗与清洗
透过液 进 污染物排出 反洗状态 透过液 出
清洗液 出
清洗状态
污染物排出
清洗液 进
300 MMF+ACF投资 UF投资
200
0.1
100
0
0
14
预处理比较结论
• 在反渗透的预处理的选择上: • 微/超滤较传统的预处理更能保证反渗透的 进水水质。 • 微/超滤较传统的预处理可将反渗透通量改 善30%。 • 微/超滤较传统的预处理可在反渗透清洗频 率方面有更多改善 • 微/超滤较传统的预处理可提高反渗透膜寿 命
产水
纯水
锅炉用水 各种工业过程工艺用水
饮用水
海水淡化、苦咸淡化 食品、饮料行业纯净水
地表水
水的精制
软化 去除农药等有机物
废水回用 地下水
循环冷却用水 工业及市政废水回用
废 水
浓缩分离
浓水
各种有用物质的分离、
回收、精制、浓缩等
38
RO控制过程
pH
加 酸 进 水
PI
CI
PI
PI
PI
FT
CI
产 水
阻垢剂
减少了化学药剂投加量 运行费用低
浊度,NTU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0 5 10
进水 絮凝过滤出水 超滤出水
15
20
25
30
35
40
运行时间,天
11
膜法预处理的优势
★ 稳定的产水质量甚至进水质水质有突变时 ★ 降低操作费用 ★ 改善下游RO系统的工作情况 ★ 代替澄清池和砂过滤器 ★ 较小的占地面积 ★ 系统简单
12
以超 / 微滤作预处理对RO膜的影响
不同预处理工艺对RO膜的影响
12
传统预处理
10 8 6 4 2 1~3个月 0
超滤膜预处理
6~8年 3~5年
6~12个月
清洗周期
使用寿命
13
以300t/h系统为例,比较膜过滤与多介质过滤
运 行 费 用 低!
MMF+ACF运行费 UF运行费用 0.2
投 资 相 当!
15
微滤或超滤部分
16
17
18
19
UF膜的功能
UF能去除什么? UF能降低什么?
硅
颗粒 菌类 病毒 原生动物 蛋白
胶体 藻类
硅
胶体 颗粒 UF不能去除什么? 盐
肠形
热原体菌 油和脂
汽油
酒精 小分子有机物
20
超滤法——先进的预处理
超滤膜膜元件
超滤装置 超滤膜膜纤维
水中的SDI值高,RO膜、保安过滤器易污堵
RO膜频繁清洗,寿命缩短,造成运行成本、维护费用增加 以超滤为预处理的膜法新工艺解决这一困扰,成为传统水处理工艺的最佳替代
10
超滤与传统预处理的比较
能有效去除胶体、细菌、病毒等物质 出水水质好且稳定 装置紧凑,占地少,管理维护方便
延长RO膜的使用寿命
4
反渗透设备及反渗透膜
超薄脱盐层 (约:2000埃)
支撑层 (约:50μ m)
无纺布 (约:110μ m)
5
反渗透进水水质要求
• • • • • • 温度 PH 余Cl2 浊度 SDI15 CODMn 5~45°C = 3-11 < 0.1ppm < 1NTU < 4 (推荐< 3) < 2mg/L (抗污染膜可放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