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项目

合集下载

土地整治项目项目实施方案

土地整治项目项目实施方案

土地整治项目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土地整治项目成为了当前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对于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项目目标。

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土地整治,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改善土地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实现农田水利设施的全面覆盖,提高土地的灌溉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2. 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加强土地生态保护,提高土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3.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三、项目内容。

1. 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制定土地整治项目规划,明确项目的整体目标、任务和措施,合理布局土地资源,科学规划土地利用结构,确保土地整治项目的顺利实施;2.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灌溉利用率,改善土地的水分条件,提高土地的生产力水平;3. 土地生态保护修复,加强对土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恢复土地的生态功能,提高土地的生态系统稳定性,保护土地的生态环境;4. 农村经济发展项目,开展农村经济发展项目,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四、项目实施。

1. 组织实施,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明确项目实施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建立健全项目实施的组织机制,确保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2. 资金保障,加大对土地整治项目的投入,争取政府的支持和资金的拨付,吸引社会资本的参与,确保项目实施的资金保障;3. 技术支持,加强对土地整治项目的技术支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项目实施的技术水平,确保项目实施的技术支持;4. 督导检查,建立健全项目实施的督导检查机制,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问题,确保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

土地整治项目流程

土地整治项目流程

土地整治项目流程土地整治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保护和利用,以达到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民利益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

土地整治项目是为了解决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恶化等问题而进行的一项综合性工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土地整治项目的流程。

一、项目立项阶段。

1. 项目调研。

在项目立项阶段,首先需要对整治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调研。

调研内容包括土地资源现状、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土地资源的保护需求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调研,可以初步确定整治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项目立项申报。

在调研的基础上,需要编制整治项目的立项申报书,并提交给相关主管部门进行审批。

立项申报书应包括项目的背景、目的、意义、方案、预期效果、投资预算等内容。

3. 立项审批。

经过主管部门的审批,确定整治项目的立项,并下发相应的文件,明确项目的建设内容、投资额、工期等。

二、项目规划设计阶段。

1. 项目规划。

在项目立项后,需要进行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

规划设计内容包括整治项目的总体布局、工程建设方案、环境影响评价、土地资源保护措施等内容。

规划设计应符合国家土地资源利用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 设计编制。

在规划设计的基础上,需要进行整治项目的详细设计工作。

设计内容包括工程施工图、工程量清单、工程造价预算等内容。

设计应符合国家土地整治工程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

3. 审图批复。

完成设计编制后,需要将设计文件提交给主管部门进行审图批复。

审图批复通过后,方可进行后续的施工准备工作。

三、项目施工阶段。

1. 施工招投标。

在项目施工阶段,首先需要进行施工承包商的招投标工作。

招标内容包括编制招标文件、发布招标公告、组织投标人资格审查、评标等工作。

最终确定施工承包商,并签订施工合同。

2. 施工准备。

确定施工承包商后,需要进行施工准备工作。

包括施工场地的布置、施工材料的准备、施工设备的调试等工作。

3. 施工实施。

完成施工准备后,可以进行整治项目的施工实施工作。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项目概况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是指通过对土地的规划、整治、提升和开发等一系列措施,达到矫正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土地环境质量、提升土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本项目位于市中心区域,涉及面积约1000公顷,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合、土地复垦、绿化等内容。

二、施工组织设计1.组织架构项目施工组织架构应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等职责。

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全面管理和决策,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指导和施工计划编制,安全负责人负责安全工作的管理和监督,质量负责人负责质量管理和检验。

2.施工方案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制定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应包括项目分期、施工工序、施工方法等内容。

在土地整合阶段,采用先分步整理再统一整治的方法,先对土地进行测量、平整、固定等处理,然后集中开展土地复垦和绿化工作。

在基础设施建设阶段,采用逐步拓展的方式,先建设主干道和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再逐步扩展到次干道和配套设施。

3.施工进度计划根据项目的工期要求,制定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应分阶段列出工程量、工期和主要工序。

在土地整合阶段,紧密结合土地复垦和绿化工作,按照地块划分进行工作,根据地块面积的大小,合理分配人力物力,确保按时完成整治工作。

在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根据道路网络规划,确定各个建设阶段的工程量和工期,并合理安排施工队伍和设备,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推进。

4.劳动力和设备的配备根据项目需求,合理规划劳动力和设备的配备。

土地整合阶段,主要需要土方工人、绿化工人和运输车辆等,建议组成专业团队进行施工。

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根据施工方案确定所需的施工设备,并合理配置施工队伍,确保施工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5.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安全工作的管理。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每个岗位的责任和义务。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隐患。

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方案

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方案

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方案一、项目概述。

咱们这个土地整治项目啊,就像是给土地来一场超级大变身的魔法计划。

这块土地可能之前有点乱糟糟的,或者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咱们的任务就是让它变得规规矩矩、漂漂亮亮,还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二、项目目标。

1. 土地整形。

把那些坑坑洼洼的地方填平,把歪七扭八的边界弄整齐,就像给土地做个美容整形手术一样。

让土地的平整度达到能让大型机械在上面欢快跑起来的程度。

2. 土壤改良。

土地的土壤就像人的身体一样,得健康有营养。

我们要检测土壤的肥力,缺啥补啥。

如果土壤太酸了,就加点碱性物质中和一下;要是肥力不够,那就来点有机肥或者化肥,把土壤养得肥肥的,种啥长啥。

3. 水利设施建设。

水是土地的生命源泉啊。

我们得修建一些灌溉渠道,就像给土地安装上水龙头一样,想浇水的时候就能轻松地把水送到每一寸土地。

同时呢,还要考虑排水的问题,可不能让土地被水淹了,就像不能让人住在漏水的房子里一样。

4. 提高土地利用率。

看看这片土地,哪些地方可以种更多的庄稼,哪些地方适合搞点特色农业,或者能不能在不影响耕种的情况下搞点小型的生态养殖啥的。

反正就是要把每一寸土地都充分利用起来,一点都不浪费。

三、项目实施步骤。

1. 实地勘察。

这就像是医生给病人看病之前要做全面检查一样。

我们的工作人员要到土地现场去,拿着各种仪器和工具,把土地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

哪里高哪里低,土壤是啥样的,周围的水源在哪里,都得详细记录下来。

2. 方案设计。

根据实地勘察的结果,设计大神们就要开始发挥他们的创意了。

他们要画出详细的规划图,这个地方种小麦,那个地方挖个池塘养鱼,灌溉渠道怎么布局,道路怎么修,都要规划得明明白白。

而且这个方案还要考虑成本,不能搞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要经济又实用。

(二)项目招标阶段。

1. 招标公告发布。

就像在大市场里吆喝一样,我们要把项目的招标公告发出去。

告诉那些有本事的施工队、供应商们,我们这里有个土地整治的大项目,你们快来投标啊。

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方案

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方案

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土地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土地整治成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为了有效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土地环境、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我国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方案应运而生。

二、项目目标。

本项目旨在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整治,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

三、项目内容。

1. 调查评估,对项目区域的土地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明确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资源分布和土地环境状况,为后续整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规划设计,制定土地整治规划,确定土地整治的总体思路、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措施,确保整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 工程实施,按照规划设计,实施土地整治工程,包括土地平整、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等工程项目,以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态环境质量。

4. 生态修复,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恢复生态系统功能,提高土地资源的生态效益和环境容量。

5. 效果评估,对整治项目实施后的土地资源利用效益和生态环境改善情况进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为下一阶段的土地整治工作提供参考。

四、项目实施步骤。

1. 组织筹备,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和工作方案,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责任。

2. 资金筹措,制定项目资金预算,争取政府支持和社会资金,确保项目实施所需资金的到位。

3. 人员培训,对项目实施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保障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

4. 工程施工,按照规划设计,组织开展土地整治工程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5. 效果监测,建立土地整治项目效果监测体系,对整治效果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整治措施。

五、项目保障措施。

1. 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履行土地整治项目的相关手续和手段,确保项目合法合规。

2. 技术保障,加强土地整治技术研究和应用,提高整治工程的科学性和技术含量。

3. 资金保障,加大对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的投入,确保项目实施所需资金的到位和使用。

土地整治工程项目服务方案

土地整治工程项目服务方案

土地整治工程项目服务方案一、服务总体要求1.1 服务目标土地整治工程项目服务方案的总体目标是保护和改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田面积和质量,改善农作物生产环境,实现农田的可持续利用,为农业增效提供保障。

1.2 服务内容土地整治工程项目服务方案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监测评估和后期管理等环节。

其中规划设计阶段主要包括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规划设计和土地利用评价等工作;工程建设阶段主要包括农田水利工程、土壤治理工程和生态恢复工程等工程建设项目;监测评估阶段主要包括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监测和评估工作以及后期农田的管理维护等工作。

1.3 服务原则土地整治工程项目服务方案的服务原则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施工和科学管理。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来保障土地整治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通过严格施工来保障项目的质量和进度;通过科学管理来保障项目后期的维护和利用。

二、服务具体要求2.1 规划设计2.1.1 土地资源调查(1)土地资源类型、分布和利用状况的调查;(2)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评价和利用需求分析;(3)土地资源规划编制的基础数据的采集和整理。

2.1.2 土地规划设计(1)土地资源规划的编制和优化;(2)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3)土地资源规划与环境规划的衔接。

2.1.3 土地利用评价(1)已有土地资源利用情况的分析和评估;(2)土地资源利用效益评价;(3)土地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和需求预测。

2.2 工程建设2.2.1 农田水利工程(1)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2)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改造;(3)农田水利设施的调试和验收。

2.2.2 土壤治理工程(1)土地整治工程项目的土壤调查和评估;(2)土地整治工程项目的土壤改良和调整;(3)土地整治工程项目的土壤恢复和保护。

2.2.3 生态恢复工程(1)农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2)农田生态系统的建设和调整;(3)农田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

2.3 监测评估2.3.1 工程建设监测(1)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施工监测;(2)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境监测;(3)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监测。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案例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案例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案例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案例:1. 案例一:城市农田整治城市发展导致农田面积减少,为了解决农田不足的问题,某市启动了城市农田整治项目。

通过对废弃土地的复垦和农田规划的优化,成功恢复了大片农田,提高了城市的自给自足能力,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2. 案例二:土地污染治理某工业区存在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为了保护环境和居民的健康,政府投入资金开展土地污染治理项目。

通过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手段,成功清除了污染物,修复了土壤,使土地重新变得可用,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地资源。

3. 案例三:旧工业区改造某市存在大量废弃的旧工业区,这些区域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还存在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政府启动旧工业区改造项目,通过拆除旧厂房、清理废弃物,将这些区域变成绿地、公园或新的产业园区,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改善了城市环境。

4. 案例四:农村土地整治某农村地区存在土地资源闲置、利用率低的问题,政府启动农村土地整治项目,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发展等方式,将闲置土地整合起来,发展农业产业,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5. 案例五:城市空地利用某城市存在大量空地,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政府启动城市空地利用项目,通过规划、招商引资等方式,将这些空地开发成商业综合体、公共设施或住宅区,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城市的经济效益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6. 案例六:生态修复与保护某自然保护区存在生态退化和破坏的问题,为了保护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政府启动生态修复与保护项目。

通过植被恢复、水源保护等措施,修复了退化的生态系统,保护了珍稀物种,维护了生态平衡。

7. 案例七:城市绿化项目某城市缺乏绿化空间,为了改善城市环境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政府启动城市绿化项目。

通过植树造林、建设公园和花坛等措施,增加了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改善了空气质量,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8. 案例八:城市棚户区改造某城市存在大量棚户区,居住条件差,环境脏乱差。

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施工内容

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施工内容

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施工内容一、项目背景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占据着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

基本农田是指耕地、水田等大面积的农用土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本农田的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有效保护基本农田,我国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以改善农田环境质量、提高农田生产能力。

二、项目内容1. 土地整治范围: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主要包括对农田土地进行保育、整治和管理,确保基本农田的面积和质量得到有效保护和提升。

2. 土地整治工程主要内容:2.1 土壤改良:通过施加有机肥料、矿物肥料等手段,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地的耕作适应性和生产力。

2.2 水土保持工程:包括修筑农田水利设施和防洪设施,保证农田水源和排水畅通,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益。

2.3 土地整治和规划:对农田进行土地整理、规划和调整,合理布局农田、提高土地利用率,以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

2.4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村公路、通电、供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农田生产条件,改善农田生产环境。

三、项目施工进程1. 项目前期准备:包括项目立项、招投标、资源调查和环境评估等前期工作。

2. 施工方案设计:根据项目需求,设计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序、施工时间、施工人员配置等。

3. 施工过程: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土地整治工程的施工,包括土壤改良、水土保持、土地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

4. 施工验收:完成土地整治工程后,进行施工验收,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估,确保工程达到预期效果。

四、项目效果及成效1. 提高基本农田的产能和质量,增加农田产量,提升农田经济效益。

2. 改善农田环境,保护和提升了基本农田的生态效益,促进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

3. 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五、参考文献1.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2. 《农田基本设施建设标准》,农业部3. 《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结语: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施工内容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施工内容和严格的施工进程为基本农田的保护和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 (4)一、编制依据 (4)二、施工条件分析 (4)第二章、施工总布置 (7)一、工程施工目标 (7)(一)、施工总布置原则 (8)(二)、场内施工道路布置 (8)(三)、临时生活设施及管理办公用房布置 (8)(四)、生产设施布置 (9)(五)、水、电及通讯设施布置 (10)(六)、临时设施用地计划 (11)(七)、施工平面布置 (11)第三章、施工程序及施工方法 (12)一、施工方案总体思路 (12)二、主要施工准备 (13)三、土地平整工程 (16)四、农田水利工程 (18)五、道路工程 (32)六、涵管工程 (36)七、砼施工方法 (39)八、砌体工程 (42)九、防护林工程 (54)第四章、拟投入施工机械设备、工期及保证措施 (55)一、拟投入本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55)二、施工进度计划说明 (56)三、劳动力计划安排 (57)四、控制性工期保证措施 (57)第五章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 (61)一、工程质量方针与目标. (62)二、组织措施 (62)三、技术措施 (62)四、质量保证体系 (63)第六章安全保证及管理措施 (64)一、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64)二、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设置 (64)三、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64)四、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65)第七章施工组织机构 (67)一、施工组织措施 (67)二、施工组织机构 (68)第八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71)一、环境保护措施 (71)二、文明施工措施 (72)三、原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74)四、降低工程成本措施 (74)五、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75)第九章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 (79)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一节编制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作为主导施工的依据,编制时对目标工期、工程质量、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配备、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安全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充分考虑,突出科学性及可行性。

本施工组织设计依据以下几项编制:1、工程招标文件;2、现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和规程;3、湖北省及相关部门有关文件及规定;4、工程现场实际情况;5、我单位的实际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

第二节施工条件分析一、概述1.工程概况新建县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下游西岸,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南面,东经:115°31′~116°25′,北纬:28°20′~29°10′,呈长条状。

联圩乡地处新建县东北部,赣江下游,鄱阳湖滨。

境外三面环水,草洲肥美,境内湖港纵横,沃野广袤。

全乡有27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流水洞街居委会及象湖、联庄、肖琪、马力、前洲、后洲、沿江、河下、丰乐、下万、港下、马洲、连前、均洲、联兴、万家、路司口、湾上、浮洲、大圩、大洲、黄潭、丰云、东岸、下沙头、塘港、下堡)115个自然村,总面积102平方公里。

全乡5435户,人口3.2万人。

长期以来,农业是联圩乡的经济支柱,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粮食产量及销售量占新建县的四分之一。

水文气象境内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为19.7℃,光热资源充足,是赣南高温中心,极端最高气温为39.9℃,极端最低气温为-4.5℃。

具有春早、夏长、秋短、冬迟的气候特点。

多年平均降水量1533.75毫米,但年际分配不均,并在时、空上各地呈现不同程度的差异。

本标段暂定开于2011年3月18日开工,2011年6月26日完工,施工总工期100日历天。

二、施工特点本工程为基本农田土地整理工程项目,主要施工项目为: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以及防护林工程。

本工程主要施工内容有:土地平整、土方开挖运输、土方回填、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砌体工程、道路施工以及防护林工程等。

三、施工难点分析及措施1、作业场地分散整个作业场地分散较广,作业场地面积大,渠道以及道路呈线形布置,单位面积或单位长度的工程量小,造成施工时需要频繁移动设备,运输距离加大,现场管理难度加大。

针对上述情况,我单位在进场后进行详细的考察,科学安排,合理布置全局,采用划片施工,分区管理的办法进行现场的施工管理,找出施工作业相对集中的中心点,把整个工区分为小的片区,强化管理,以中心点向四周辐射施工,以减少干扰和方便管理。

2、进场道路标准偏低,场内道路较差。

进场道路有乡村路与柏油路相接,乡村道路为泥结石路面,部分为泥土路面,路基较好,但路面坑洼不平,需要对路面进行修整,铺筑为泥结石路面,以满足进出场地和材料运输需要。

场内道路多为泥土田间机耕路或田间路,路基较软,路面窄小,难以满足施工设备特别是大型载重设备,如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的通行,施工前应先进行施工作业区内的临时道路施工,施工道路布置可结合拟建的田间路和生产路进行布置,主要是加固路基,扩宽路面,将路面铺筑为泥结石路面,以满足大型运输车大载重量运输要求。

3、农田耕作干扰大施工作业区内决大多数为优良的水稻田或棉花田等,施工特别是土地平整项目施工冲突较大,只有短暂的冬季耕作间歇期与施工作业冲突较小,但冬季作物仍对施工有很大的影响。

为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农作物以及田地的影响,减少农民的损失。

在施工前,应结合当地的农作物耕作季节,在时间和空间上综合考虑合理安排工期,初步拟订在冬季进行土地平整,在农作物浇灌的间隙抢时间进行灌溉渠道施工,在田间管理期间等田间路使用频率低的阶段对道路进行施工。

施工前对需要征用的土地进行考察,对施工区道路进行网格化规划,做到既有利于施工,又尽量少占耕地,并对必须征用的土地,深入到户主家中,逐户协商,争取农户的支持,并对农民的损失做适当的补偿,排除阻挠,有利于施工。

第二章施工总体布置第一节工程施工目标本工程的施工质量、工期、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都会对整个工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公司将给予高度重视,在以往施工经验的基础上,克服缺点,发扬长处,坚持“安全至上,质量第一”的方针,运用科学管理,制定严格的质量、进度和安全生产的控制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质检单位密切合作,以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指导施工,实行目标管理,精心组织施工,责任到人,确保优质、高效、高速、安全、文明生产。

对此,我公司制定以下各项目标:一、工期目标开工日期:2011年3月18日;完工日期:2011年6月26日前完工并组织初步验收。

总工期为100日历天,逾期完工,将按相关合同规定支付违约金。

二、质量目标保证承建工程安全、可靠、耐久、美观;工程产品质量合格率100%,优良率满足合同要求;合同履约率100%;保证顾客满意,达到验收的合格工程。

三、安全目标生产死亡率、重大设备事故、火灾事故和交通事故为零,施工重伤率控制在年万分之五以内,创建安全文明施工工地。

四、文明施工目标在合同实施的同时,同步实施相应的环保措施,使施工现场各项环抱指标达到国标和地方标准,满足合同要求。

工地做到整洁有序、施工标志齐全美观。

施工工艺科学合理,推行程序化,标准化作业,施工作业人员一律采用挂牌上岗,创建文明施工工地。

第二节施工总平面布置一、施工布置原则1、原则上根据招标文件规划用地范围、使用要求布置各项临时设施;2、临时设施的布置符合国家有关安全、防火、卫生、环境保护及防洪渡讯标准等规定;3、充分利用地形和交通条件,紧凑布置,合理布局,节约用地,既有利于生产、易于管理,又安全可靠,尽量做到一物多用,避免重复建设;4、临时设施布置满足工程规模、施工强度、工艺要求;5、尽可能充分利用已有的部分房建设施,避免重复建设,以节约投资;6、临时施工道路的布置以满足施工需要,适应施工程序、工艺流程需要,力求于场内主干道连接畅通、简便。

转弯半径、纵坡满足行车要求。

二、场内施工道路布置场内道路多为泥土田间机耕路或田间路,路基较软,路面窄小,难以满足施工设备特别是大型载重设备,如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的通行。

因此施工前应对施工道路进行修建,施工道路布置可结合拟建的田间路和生产路进行布置,不结合整体分片分块布局,进行网格化布置,主要是加固路基,扩宽路面,将路面铺筑为泥结石路面,以满足大型运输车大载重量运输要求。

三、临时生活设施及管理办公用房布置生活设施及管理办公用房包括施工管理办公室、职工住房、食堂及公共卫生等按施工高峰期人数考虑,需建筑面积600m2。

考虑到本工程在农业耕作区,周围住户众多,另外施工高峰期可在当地雇佣一部分劳动力,该部分人员可不提供临时住房,所以全部临时用房在当地租用民房。

但由于现场的钢筋棚、水泥棚、木工加工场、现场值班室等需要搭建简易板房,预计需搭建临时板房300 m2。

四、生产设施布置本工程生产设施布置包括砼生产系统、场地布置、辅助生产设施布置、仓库布置等。

1、砼生产系统布置本工程砼生产量不大,考虑本工程所需混凝土的作业面较多但又比较分散,根据现场及工序的合理安排,分别在混凝土施工集中的地方设置一处砼生产系统,每处配置一台Js-350强制式搅拌机和一台JZ-350重力式搅拌机,以及一套计量配料机。

砂石料堆储场靠近配料机布置。

拌和房各占地30 m2,砂石料堆储场计划各占地120 m2,可满足高峰期混凝土生产要求。

2、辅助生产工厂布置本工程辅助生产工厂有:钢筋加工厂、木工加工厂、发电房和、机械停放及检修场和值班房。

(1)钢筋加工厂布置本工程的钢筋用量不大,采用工棚加工,机械运到施工地点的方法施工。

加工厂布置在项目经理部附近开阔地段,采用竹木结构。

加工厂尺寸8×15m2,钢筋堆放区面积为100 m2,总占地面积220m2,。

加工厂配置1台φ6-40钢筋弯曲机,1台10kw钢筋切断机,3台50kvA交流电焊机。

(2)木工加工厂布置布置在项目经理部附近的空闲地段,采用竹木结构。

加工厂尺寸为8×10m2,占地面积100m2。

配置1套木工加工机械设备。

(3)发电厂房考虑生产场地分散,移动性大,施工备用电源主要采用75kw移动式柴油发电机组。

为保证项目部的正常用电,在项目部附近布置一处发电房,采用竹木结构。

尺寸为6×6m2,占地面积50m2,布置一台75kw发电机组。

(4)机械停放及检修场本工程所需的大型设备如挖掘机、推土机、自卸车等,停机检修场布置在露天平地即可,占地面积500m2,用于机械停放或机械检修保养。

3、施工仓库布置本工程施工仓库有水泥仓库、器材仓库及值班室,具体布置如下:1、水泥仓库布置水泥仓库布置在拌和系统附近,便于施工,采用竹木结构,地下铺设彩条防水油布。

每处占地面积100 m2,可堆放100t水泥。

,可满足高峰期的施工需要。

2、器材仓库及值班室布置器材仓库布置在项目经理部附近,租房存放,方便管理,拌和系统附近设立值班室,采用砖木结构,盖石棉瓦,用于场地内的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