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1906课程考试[9022]《发展心理学》答案
18秋西南大学《9022发展心理学》在线作业

单项选择题1、观察学习中同样有强化属于()A. 消极强化B. 积极强化C. 直接强化D. 间接强化单项选择题2、埃里克森认为,主要为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的阶段是()。
A. 青年期B. 成年早期C. 成年中期D. 老年期单项选择题3、弗洛伊德认为,本我的工作原则遵循()。
A. 快乐原则B. 现实原则C. 完美原则D. 综合原则单项选择题4、弗洛伊德认为,人格中原始的、本能的、且最难接近同时它又是强有力的部分是()。
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无我单项选择题5、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本质是()。
A. 个体社会化的结果B. 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C. 性心理的发展与成熟D. 强化的结果单项选择题6、小学生老是喊别人绰号,不管他怎么喊,被叫绰号的同学都不理他,后来他再不喊绰号了。
这个心理过程是()。
A. 消极强化B. 泛化C. 消退D. 积极强化单项选择题7、个体能分辨彩色和非彩色的时间一般是()。
A. 婴儿1、2个月B. 婴儿3、4个月C. 婴儿5、6个月D. 婴儿7、8个月单项选择题8、把“个体心理发展看作是一系列或多或少复演种系进化历史”的是()。
A. 霍尔B. 华生C. 桑代克D. 斯金纳单项选择题9、提出“心理的本质是行为”的观点是()。
A. 构造主义学派B. 行为主义学派C. 精神分析学派D. 人本主义学派单项选择题10、皮亚杰认为2一7岁儿童的思维属于()A. 感知运动阶段B. 具体运算阶段C. 前运算阶段D. 形式运动阶段单项选择题11、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学科是()。
A. 普通心理学B. 教育心理学C. 发展心理学D. 咨询心理学单项选择题12、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的恋父情结常发生在()。
A. 0-1岁B. 1-3岁C. 3-6岁D. 6-12岁单项选择题13、弗洛伊德认为,自我的工作原则遵循()。
A. 快乐原则B. 现实原则C. 完美原则D. 综合原则单项选择题14、小孩子可能把同妈妈年龄相仿的女性叫作妈妈。
发展心理学的试题答案

发展心理学的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人类的()。
A. 认知发展B. 情感发展C. 行为发展D. 全部以上选项答案:D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阶段的儿童开始具备逻辑思考能力。
A. 感觉运动B. 前运算C. 具体运算D. 形式运算答案:D3.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青少年期主要面临的冲突是()。
A. 信任与不信任B. 自主与羞愧和怀疑C. 主动与罪恶感D. 身份与角色混淆答案:D4.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是认知发展的重要媒介。
A. 个人经验B. 社会互动C. 物理环境D. 生物遗传答案:B5. 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中,()阶段的个体开始形成超我。
A. 口腔B. 肛门C. 性器D. 潜伏答案:C二、填空题1.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一生中________、情感、社会和认知等方面的变化和持续性的科学。
答案:行为2. 皮亚杰认为,儿童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过程来适应外部世界。
答案:同化,顺应3. 在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婴儿期的主要任务是形成________感。
答案:信任4.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强调了儿童在有________的帮助下可以达到更高的认知水平。
答案:知识丰富的他人5.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将人的一生划分为五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是________阶段。
答案:口腔三、简答题1. 请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前运算阶段特点。
答案: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大约在2到7岁之间,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使用符号(如言语和图像)来代表现实世界,但他们的思维还不具备逻辑性,往往以自我为中心,难以理解他人的观点。
此外,他们在数量、体积和质量上的认识还缺乏守恒概念。
2. 描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亲密与孤独”阶段。
答案:在埃里克森的理论中,亲密与孤独阶段通常发生在成年早期,大约20到40岁之间。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亲密的伙伴关系,包括友谊和爱情。
《发展心理学》题库及答案

《发展心理学》题库及答案《发展心理学》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发展心理学2. 正强化3. 心理社会的合法延缓期4. 复演说5. 负强化6. 学习障碍7. 图式8. 溶血症9. 抓握反射10. 应答性行为11. 观察学习12. 多动症二、填空题1. 儿童动作发展的顺序是()、()、从大肌肉到小肌肉。
2. ()认为,游戏是儿童释放焦虑、补偿生活中所遇到的挫折的手段。
3. 科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前习俗水平、()和()三个水平。
4.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主要包括()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发展的年龄特征。
5. 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研究儿童心理的著作是普莱尔于()年发表的()一书。
6. 艾里克森认为,7-12岁也就是学龄期儿童所要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和()。
7. 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茨基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的思想,一个是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一个是()问题。
8. 婴儿刚出生时脑重是成人的(),36个月时脑重已大约是成人的(),可见整个婴儿期是人一生中脑发育最快,最重要的时期。
9. 托马斯-切斯将婴儿的气质划分为容易型,()和()三种类型。
10. 美国心理学家()最早提出要研究人的心理发展全貌,将儿童心理学发展成毕生发展心理学,并于1930年出版了()一书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11. 弗洛依德根据力比多的发展,将个体的心理分为5个发展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期,潜伏期和()。
12. 胎儿生长的阶段包括()阶段,()阶段和胎儿阶段。
13. 班杜拉认为,强化是行为产生的原因,但他强调,强化既包括直接强化,也包括()强化和()强化。
14. 婴儿真正的言语发生的时间大约在()月与()月之间。
15. 皮亚杰将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阶段,()阶段,自律道德或道德相对论阶段。
16. 发展心理学在研究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时,必须结合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二是()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考试答案解析

发展心理学考试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认知发展B. 道德发展C. 社会性发展D. 身体健康发展答案:D解析: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熟过程中在认知、道德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变化,不包括身体健康发展。
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儿童在哪个阶段开始能够进行逻辑运算?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D解析: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形式运算阶段能够进行逻辑运算,这是认知发展的最高阶段。
3.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青春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什么?A. 建立信任感B. 获得自主性C. 获得亲密感D. 获得自我同一性答案:D解析: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我同一性,即个体在这一阶段需要探索自我身份和角色。
4.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哪个阶段的儿童开始考虑行为的普遍道德原则?A. 前习俗水平B. 习俗水平C. 后习俗水平D. 社会契约水平答案:C解析:科尔伯格认为在后习俗水平的儿童开始考虑行为的普遍道德原则,这是道德发展的高级阶段。
5. 婴儿依恋的类型主要包括哪三种?A. 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B. 安全型、焦虑型、反抗型C. 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D. 安全型、焦虑型、混合型答案:C解析:婴儿依恋的类型主要包括安全型、回避型和反抗型,这些类型反映了婴儿与照顾者之间的关系质量。
6.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通过什么实现的?A. 自我探索B. 社会互动C. 遗传因素D. 环境刺激答案:B解析: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通过社会互动实现的,特别是在成人或更有能力的同伴的指导下。
7. 根据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哪个阶段开始能够使用逻辑运算?A. 具体操作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形式操作阶段D. 感觉运动阶段答案:C解析:布鲁纳认为儿童在形式操作阶段开始能够使用逻辑运算,这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
(9022)《发展心理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9022]《发展心理学》第一次作业[填空题]一、名词解释:1、发展心理学2、性别认同3、亲社会行为二、简答题1、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趋势。
3、青春期心理的特点。
4、问卷设计要注意哪些方面?5、幼儿语言发展特点。
参考答案:一、1、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life-span)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简言之,就是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2、性别认同是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女的认知和接受,即理解性别。
包括正确使用性别标签;理解性别的稳定性,如男孩长大后成为男人;理解性别的坚定性,如一个人不因发型、服装或喜爱的玩具是异性的而改变自己的性别;理解性别的发生学基础,知道男女之间生理上的差别。
3、亲社会行为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行为及趋向。
如帮助、安慰或救助他人,与他人合作、分享、谦让,甚至包括赞扬他人,使他人愉快。
亲社会行为又称"向社会行为"、"利他行为"。
二、1、答案要点:遗传、环境、社会实践、个体心理需求与心理发展的矛盾。
注意阐述这几者之间的关系。
2、(1)研究思路的生态化;(2)跨学科和跨文化特点;(3)综合化和现代化;(4)多元统计的大量采用;(5)计算机的广泛采用。
3、(1)心理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
表现在:反抗性与依赖性;闭锁性与开放性;勇敢和怯懦;高傲和自卑;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2)易出现的心理、行为偏差。
表现在:心理生物性紊乱;自杀的倾向及行为;青春期精神分裂症(3)生理的急剧变化带来的心理变化。
4、(1)问卷中试题的数量不宜过多,必须紧紧围绕所研究主题。
(2)问卷中试题的内容应是儿童熟悉的,以使儿童愿意积极配合,认真回答。
(3)大规模的问卷研究,必须在预测的基础上进行。
预测中出现的答案是充实正式问卷试题的来源之一,应及早删去预测中难以区分等级或水平的试题。
西南大学1906课程考试[9022]《发展心理学》答案
![西南大学1906课程考试[9022]《发展心理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57d6d90912a2161579291f.png)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2019年 6月课程名称【编号】:发展心理学【 9022】A卷大作业满分: 100分温馨提醒:任选其中 2 题做答,按照要求提交。
论述题(任选 2 题做答,每题 50 分)1.3 —6 岁儿童的语言发展特点,举例分析。
语音的发展特点:3— 6 岁是语音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儿童语音逐渐定型。
1.发音的准确性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2.幼儿发声母比发韵母困难,错误较多;3.语言环境是影响儿童正确发音的重要因素;3-6 岁儿童语言发展的综合特点4.发生语音意识。
词汇发展的特点:1.词汇数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2.词类范围不断扩大;3.词义理解的深化;4.不同词类词义的发展各有特点。
语法发展的特点:1.句型的发展:从不完整句向完整句;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
2.语句结构的变化:从混沌一体到表达内容、词性、结构层次的逐渐分化;从松散到逐步严谨;由压缩、呆板逐渐扩展和灵活。
3.句子含词量的增加。
4.语法意识的出现。
2.依恋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其主要种类有:( 1)安全型依恋;(2)回避型依恋;(3)反抗型依恋。
其中,安全型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而回避型和反抗型依恋又称为不安全性依恋,是消极、不良的依恋。
3.高中生的思维发展特点,举例说明。
高中生处于青年初期(也有人称之为青年中期),约从 14、15 岁开始到 17、 18 岁结束。
高中生的生理及心理均趋于成熟和稳定,这首先表现在其智力的发展水平上。
其主要特点表现在:(1)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及内省性;( 2)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3)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高中阶段进入成熟期;(4)进入高中阶段后,达到接近本质定义和本质定义水平的人次要比初中阶段多,掌握字词概念的数量也比初中多;同时,高中生还能较正确地对社会概念、哲学概念和科学概念作出定义。
19年12月【西南大学】《[9022]《发展心理学》》大作业(参考答案)
![19年12月【西南大学】《[9022]《发展心理学》》大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9c7976fe4733687e21aab8.png)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 2019年12月课程名称【编号】:发展心理学【9022】 B卷大作业满分:100 分论述题(至少选择2道题作答,每题50分)1.怎样判断人类心理已经形成?2.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有哪些?答:维果茨基是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始人,他关于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有: (1)高级心理机能的发生:社会起源说维果茨基将心理机能划分为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
自然的直接的低级心理机能是指感觉、知觉、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冲动性意志、直观的动作思维等。
低级心理机能是消极适应自然的心理形式。
社会的、间接的高级心理机能是指随意注意、逻辑记忆、抽象思维、高级情感和意志等。
这些高级心理机能具有一系列根本不同于低级心理机能的共同特征:这些机能是随意的、主动的,是由主体按照预定的目的而自觉引起的;就它们的反映水平而言,是概括的、抽象的,也就是说在各种机能中由于有思维的参与从而使它们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就其实现过程的结构而言,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受社会规律所制约的;从个体发展看,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人际的交往、活动过程中产生并不断发展起来的。
(2)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机制:符号工具中介说维果茨基认为,人类有两种工具:物质工具和精神工具。
物质工具和语言符号等精神工具的类似性就在于它们使间接的心理活动得以产生和发展。
而能够从本质上改变低级心理机能,促进高级心理机能的“心理工具”则应该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种起着中介作用的心理工具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可以在作用于外部物质改变的同时作用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
(3)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过程:内化说内化是指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将外部的人类经验不断转化为自我头脑中内部活动的过程。
维果茨基指出所有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活动形式,首先都是作为外部活动的形式,而后内化为在头脑中进行的内部活动。
3.小学儿童思维发展有什么特点?(一)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早就指出,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
发展心理学考试试题答案

发展心理学考试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的心理发展变化。
A. 正确B. 错误答案:A2. 婴儿期是个体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A. 正确B. 错误答案:A3. 青春期的个体在情绪调节方面通常比儿童期更为成熟。
A. 正确B. 错误答案:B4.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
A. 正确B. 错误答案:A5. 老年人的记忆力普遍比年轻人差。
A. 正确B. 错误答案:A6. 婴儿的依恋类型对其未来的人际关系发展有重要影响。
A. 正确B. 错误答案:A7.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具体运算阶段能够理解守恒概念。
A. 正确B. 错误答案:A8. 青少年期的个体在道德推理方面通常处于科尔伯格的后习俗水平。
A. 正确B. 错误答案:B9. 成年期的个体在智力发展上通常达到顶峰后开始逐渐下降。
A. 正确B. 错误答案:A10. 老年人的创造力普遍比年轻人差。
A. 正确B. 错误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纵向研究B. 横向研究C. 横断研究D. 混合设计研究答案:ABD2. 婴儿期的主要发展任务包括()。
A. 建立信任感B. 形成自主性C. 获得主动性D. 建立自我同一性答案:AB3. 青春期的个体在认知发展上通常处于()。
A. 感知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D4. 老年人在心理发展上可能面临的挑战包括()。
A. 记忆力下降B. 处理速度减慢C. 创造力增强D. 情绪调节能力下降答案:ABD5. 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包括()。
A. 遗传因素B. 环境因素C. 社会文化因素D. 教育因素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婴儿期的主要发展任务。
答案:婴儿期的主要发展任务包括建立信任感、形成自主性、获得主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包括三部分:(1)本我。本我指人格中最难以接近的部分,主要是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等,它遵循快乐原则。(2)自我。自我位于意识层面,是个体能够觉知的部分,其遵循现实原则。(3)超我。超我包括良心和理想自我。其工作原则遵循完美原则。人的心理既受意识影响,但无意识对人的心理起着决定性作用。
1.发音的准确性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2.幼儿发声母比发韵母困难,错误较多;
3.语言环境是影响儿童正确发音的重要因素;
3-6岁儿童语言发展的综合特点
4.发生语音意识。
词汇发展的特点:
1.词汇数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2.词类范围不断扩大;
3.词义理解的深化;
4.不同词类词义的发展各有特点。
语法发展的特点:
5.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言语水平有限,思维的发展上仍是具体形象思维占重要地位,因而那些具体生动、形象直观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较差,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平衡,思维缺乏批判性。总体而言小学生的饿思维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1.句型的发展:从不完整句向完整句;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
2.语句结构的变化:从混沌一体到表达内容、词性、结构层次的逐渐分化;从松散到逐步严谨;由压缩、呆板逐渐扩展和灵活。
3.句子含词量的增加。
4.语法意识的出现。
2.依恋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其主要种类有:(1)安全型依恋;(2)回避型依恋;(3)反抗型依恋。
(2)由具体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度存在着明显的关键年龄
(3)思维结构趋于完整,但有待完善
(4)思维发展的过程的不平衡性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网教2019年6月
课程名称【编号】:发展心理学【9022】A卷
大作业满分:100分
温馨提醒:任选其中2题做答,按照要求提交。
论述题(任选2题做答,每题50分)
1.3—6岁儿童的语言发展特点,举例分析。
语音的发展特点:
3—6岁是语音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儿童语音逐渐定型。
其中,安全型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而回避型和反抗型依恋又称为不安全性依恋,是消极、不良的依恋。
3.高中生的思维发展特点,举例说明。
高中生处于青年初期(也有人称之为青年中期),约从14、15岁开始到17、18岁结束。高中生的生理及心理均趋于成熟和稳定,这首先表现在其智力的发展水平上。其主要特点表现在:(1)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及内省性;(2)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3)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高中阶段进入成熟期;(4)进入高中阶段后,达到接近本质定义和本质定义水平的人次要比初中阶段多,掌握字词概念的数量也比初中多;同时,高中生还能较正确地对社会概念、哲学概念和科学概念作出定义。(5)从高中一年级开始,学生的推理能力则有了明显的进步,各种推理能力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高中二年级以后,学生的推理能力已基本达到成熟,各种推理能力都达到了比较完善的水平。(6)高中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已趋于占优势的地位;高中三年级学生所学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