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地砖的生产工艺和流程

合集下载

陶瓷地砖的施工工艺流程

陶瓷地砖的施工工艺流程

陶瓷地砖的施工工艺流程(1)基层处理。

基层清理干净,并用水洗刷。

(2)铺结合层砂浆。

根据墙面的50线弹出地面建筑标高线和踢脚线上口线,然后在房间四周做灰饼。

灰饼表面应比地面建筑标高低一块砖的厚度。

厨房及卫生间内陶瓷地砖应比楼层地面建筑标高低20mm,并从地漏和排水孔方向做放射状标筋,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弹线。

铺砖的形式一般有“一字形”、“人字形”和“对角形”等铺法。

弹线时在房间纵横或对角两个方向排好砖,其接缝间隙的宽度应不大于2mm,当排到两端边缘不合整砖时,量出尺寸,将整砖切割成镶边砖。

当排砖确定后,应用方尺规方,每隔3~5块砖在结合层上弹纵横或对角控制线。

(4)泡砖。

将选好的陶瓷地砖清洗干净后,放入清水中浸泡2-3小时后,取出晾干备用。

(5)铺砖。

铺砖的懒序依次为:按线先铺纵横定位带,定位带间隔15-20块砖,然后铺定位带内的陶瓷地砖;从门口开始,向两边铺贴:也可按纵向控制线从里向外倒着撼踢脚线应在地面做完后铺贴:楼梯和台阶踏步应先铺贴踢板,后铺贴踏板,踏板先铺贴防滑条;镶边部分应先铺镶;铺砖时,应抹素水泥浆,并按陶瓷地砖的控制线铺贴。

(6)压平、拔缝:舞铺完一个房间或区域,用喷壶洒水后大约15分钟左右用木锤垫硬木拍板按铺砖顺序拍打一遍,不得漏拍,在压实的同时用水平尺找平。

压实后,拉通线先竖缝后横缝进行拔缝调直,使缝口平直、贯通。

调缝后,再用木锤。

拍板拍平,如陶瓷地砖有破损,应及时更换。

(7)嵌缝:陶瓷地砖铺完2天后。

将缝口清理千净,井刷水湿润,用水泥浆嵌缝。

如是彩色地面砖。

则用白水泥或调色水泥浆嵌缝。

嵌缝做到密实、平整、光滑,在水泥砂浆凝结前,应彻底清理砖面灰浆,并将地面擦拭干净。

养护:嵌缝砂浆凝结后段盖浇水养护不得少于7昼夜。

简述陶瓷地砖工艺流程和施工要点

简述陶瓷地砖工艺流程和施工要点

简述陶瓷地砖工艺流程和施工要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陶瓷地砖的工艺流程与施工要点解析陶瓷地砖,以其耐磨、耐脏、易清洁的特性,广泛应用于家居和商业空间的地面装饰。

瓷砖制造工艺流程

瓷砖制造工艺流程

瓷砖制造工艺流程
《瓷砖制造工艺流程》
瓷砖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地板和墙面装饰。

其制作工艺繁复,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以下是瓷砖制造的基本工艺流程:
1. 原材料准备:瓷砖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陶瓷粉、矿物质和颜料等。

这些原材料需要经过严格筛选和配比,确保瓷砖的质量和颜色。

2. 混合和成型:将筛选好的原材料与水混合,形成泥浆状的瓷泥。

然后通过压制或注塑的方式将瓷泥压制成瓷砖的形状,经过模具成型,成型完成后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3. 装饰和印花:瓷砖的表面装饰和图案印花是其设计的重要部分。

通过喷涂或者印刷的方式,将颜料或图案印在瓷砖表面,增加其装饰效果。

4. 烧制:经过装饰和印花的瓷砖需要进行烧制,通过高温烧结,使其达到一定的硬度和耐磨性。

烧制的温度和时间都是关键的参数,决定了瓷砖的质量。

5. 切割和修整:烧制完成的瓷砖需要进行切割和修整,使其尺寸规格达到要求,边角光滑,表面平整。

6. 包装和质检:最后,经过切割和修整的瓷砖需要进行包装和
质检。

质检过程将会检查瓷砖的表面质量、尺寸精度等,确保产品质量。

以上就是瓷砖制造的基本工艺流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和严格控制,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瓷砖产品。

地砖生产工艺流程

地砖生产工艺流程

地砖生产工艺流程
地砖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室内和室外的地面铺装。

地砖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材料准备、制浆、成型、干燥、烧结、质检等环节。

1. 原材料准备
地砖的主要原材料包括粘土、石英砂、长石、石灰石等。

这些原材料需要经过筛选、混合、加水等处理,以达到制砖所需的质量和性能要求。

2. 制浆
制浆是地砖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

原材料经过混合后,需要进行研磨和搅拌,以制成均匀的浆料。

制浆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浆料的粘度和含水量,以确保后续成型工艺的顺利进行。

3. 成型
成型是地砖生产的核心环节。

制好的浆料需要通过成型机器进行成型。

成型机器通常采用压力成型或挤压成型的方式,将浆料压制成各种规格和形状的地砖。

成型过程中需要控制成型压力、速度和温度等参数,以确保地砖的质量和性能。

4. 干燥
成型后的地砖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干燥的目的是去除地砖中的水分,使其达到一定的硬度和强度。

干燥的方式通常采用自然干燥或烘干的方式,时间和温度需要根据地砖的材质和规格进行调整。

5. 烧结
烧结是地砖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

烧结的目的是将地砖中的粘土和其他原材料烧结成为坚硬的陶瓷材料。

烧结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地砖的材质和规格进行调整,以确保地砖的质量和性能。

6. 质检
地砖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质检。

质检的目的是检查地砖的尺寸、外观、硬度、强度等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只有通过质检的地砖才能出厂销售。

总之,地砖的生产工艺流程需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质量和性能,以确保地砖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陶瓷墙地砖生产工艺

陶瓷墙地砖生产工艺

陶瓷墙地砖生产工艺陶瓷墙地砖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材料的产品,其生产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原料制备、研磨、成型、釉料上釉、烧制和包装。

首先是原料制备。

陶瓷墙地砖的主要原料包括粘土、石英砂和长石等。

这些原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并通过破碎、筛分等工序进行预处理,以获得粒径合适的颗粒。

接下来是研磨。

原料制备好后,需要进行研磨处理以获得更为细腻的颗粒。

研磨一般采用湿式研磨工艺,将原料与水混合,通过旋转砂轮对原料颗粒进行研磨,以获得更加均匀的颗粒分布。

然后是成型。

研磨后的原料混合物需要进行成型工艺,常见的成型方式有压制和挤出两种。

压制成型是将原料混合物放入模具中,通过压制将其压制成所需形状。

挤出成型是将原料混合物通过挤出机挤出特定形状的管状坯胚,然后使用切割机将其切割成所需长度。

接着是釉料上釉。

成型后的陶瓷坯胚需要进行上釉处理,以增加砖面的光滑度和美观度。

上釉一般采用喷涂或浸渍两种方式。

喷涂是将釉料通过喷枪均匀喷涂在陶瓷坯胚表面。

浸渍是将陶瓷坯胚放入釉液中浸泡一定时间,使釉液渗透到坯胚内部。

然后是烧制。

上釉后的陶瓷坯胚需要进行高温烧制,以使其形成致密的瓷化结构。

烧制温度一般在1200-1300摄氏度之间,时间根据烧制要求而定。

烧制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氧化还原处理,以调节颜色和纹理。

最后是包装。

烧制完成后的陶瓷墙地砖需要进行包装,通常采用塑料薄膜包装和纸箱装箱。

包装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质量。

综上所述,陶瓷墙地砖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制备、研磨、成型、釉料上釉、烧制和包装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陶瓷地砖工艺流程

陶瓷地砖工艺流程

陶瓷地砖工艺流程陶瓷地砖是一种常见的地面装饰材料,其制作工艺经过多道工序,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和精湛技艺才能完成。

下面将介绍陶瓷地砖的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

陶瓷地砖的原料主要包括粘土、石英砂、长石和其他添加剂。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精细的配比,确保地砖的质量和性能。

2. 材料制备。

首先,将各种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水,制成泥料。

然后将泥料进行搅拌和研磨,使其成为均匀细腻的泥浆状物质。

3. 成型。

经过材料制备后,将泥浆状的原料送入成型机进行成型。

成型机会将泥浆压制成一定规格和厚度的地砖坯体。

成型后的地砖坯体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进行自然干燥,以保证坯体的稳定性和强度。

4. 装饰。

在地砖坯体表面进行装饰,可以采用釉面装饰或者采用印花、喷涂等工艺进行图案和纹理的装饰。

5. 烧制。

装饰完成后的地砖坯体需要进行烧制。

烧制是地砖制作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最耗时的一步。

地砖坯体需要放入窑炉中进行高温烧制,使其成为坚硬的陶瓷地砖。

6. 切割。

经过烧制后的地砖坯体需要进行切割,根据设计要求和规格要求进行切割成合适的尺寸和形状。

7. 包装。

最后,经过切割的地砖需要进行清洁和包装。

包装时需要注意对地砖的保护,以防止在运输和搬运过程中出现损坏。

以上就是陶瓷地砖的制作工艺流程。

整个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设计和精湛技艺。

通过这些工艺流程制作出来的陶瓷地砖,不仅外观精美,质量稳定,而且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是一种优秀的地面装饰材料。

瓷砖生产流程

瓷砖生产流程

瓷砖的生产工艺流程1、瓷质砖系列(包括抛光砖、耐磨砖等):工艺流程:选料→配料→球磨制浆→喷雾造粉→压制成型→干燥↘→印花(渗花)→化工料——————→配料——————→球磨↗→烧成→抛光、磨边→分级→打蜡→包装→入库详细工艺:第一环节——选料原材料进仓要经过检验,主要包括取样、打饼试烧、物理性能检测、化学分析等步骤。

原料验收员首先对新进仓的原材料取样,并检测样品水分;然后检测员将样品按程序进行制粉、打饼、试烧,并对试烧后样饼的白度、强度、吸水率等物理性能进行检测,同时,化验员从制粉环节中抽取部分粉料进行化学分析,检测原料中各种化学成分含量是否符合工厂的工艺技术要求,原料的检查是非常严格的,俗话说:‘生在原料’嘛。

第二环节——粉料制备粉料制备包括配料——球磨——过筛除铁——泥浆均化——喷雾干燥制粉——料仓陈腐等过程。

首先是根据工艺配方单(包括加水量)对相应的原料进行称重配料(是按一定的比例);然后将配好的原料加入球磨机进行研磨成浆,球磨机内按照工艺要求配好研磨介质——球石,目的是使各种块状、粗细不等的原料经研磨破碎后充分均匀混合,一方面能促进坯料在烧成过程中的物化反应,降低烧成温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原料中杂质的分离;球磨后的泥浆经检测符合工艺质量要求放入浆池中,途中要进行过筛除铁。

过筛是为了除去球磨时没有磨细的粗颗粒和一些杂质;除铁是因为铁影响瓷砖的白度,而且会在瓷砖表面形成黑点、熔洞、杂质等缺陷,所以必须经过多道严格除铁;泥浆经过过筛除铁后,要不断的搅拌均化,是使泥浆组成更均匀,改善泥浆流动性能,增加后期制成的泥料的可塑性,提高坯体强度,减少成型、烧成时的开裂等。

均化后的泥浆经检测符合质量要求后,经高压雾化输送到喷雾塔,通过热风炉提供的热风干燥制成粉料颗粒。

在喷雾造粒过程中,对粉料含水率的控制非常重要,粉料含水率的高低以及水分在粉料中分布的均匀程度,都将对压制成型操作和砖坯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从喷雾塔出来的粉料,由于颗粒内外水分的差异,以及各部分粉料水分不均匀,还需输送到料仓进行陈腐,以促使粉料的水分更加均匀。

陶瓷地砖工艺流程

陶瓷地砖工艺流程

陶瓷地砖工艺流程
《陶瓷地砖工艺流程》
陶瓷地砖是一种常见的地面装饰材料,它有着漂亮的外表和耐磨耐用的特性,因此备受消费者青睐。

那么,陶瓷地砖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下面就来介绍一下陶瓷地砖的工艺流程。

首先,原料的准备是制作陶瓷地砖的第一步。

陶瓷地砖的主要原料是粘土、瓷石、石英砂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混合,确保质量的稳定。

接着,原料混合后需要通过压制成型。

通常情况下,原料会被压制成方形或长方形的坯体,这个过程需要使用专门的成型机器,确保地砖的形状和尺寸都符合要求。

然后,成型后的坯体需要进行干燥。

干燥是为了去除坯体内部的水分,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几天时间,要确保坯体内部的水分完全蒸发掉。

接下来就是地砖的装饰和烧制。

在这个环节,工人会在坯体表面施加各种颜色的釉料或者花纹,以增加地砖的装饰性。

然后,地砖会进入窑炉进行高温烧制,经过数小时的高温处理后,地砖最终完成了烧制过程。

最后,经过包装和检验,地砖就可以进入市场进行销售。

在包装过程中,地砖通常会根据不同的规格和颜色进行分类打包,然后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我们可以看出制作陶瓷地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历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但正是这些精细的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才使得陶瓷地砖成为家庭装饰中的首选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陶瓷是包括几百种以上砖陶、土器制品的统称,范围广,种类多,其中仅砖的分类方法就各有差别,以下介绍几种常见分类方法:1、按GB/T4100-2006国家标准分:λ瓷质砖:E≤0.5%λ炻瓷砖:0.5%≤E≤3%λ细炻砖:3%≤E≤6%,一般为釉面地砖λ陶质砖:Eλ炻质砖:6%>10%,一般为釉面墙砖2、按适用场所分类:λ外墙砖:用于外墙墙面装饰的各种砖,以低吸水率为好;λ内墙砖:用于内墙墙面装饰的各种砖;λ室内地砖:在室内地面使用的各种砖;λ室外地砖:包括庭院砖、广场砖、人行道砖等,以低吸水率为好;λ特殊用砖:如游泳池砖、超市砖、工业用砖等。

超市砖要求超强耐磨,工业砖要求耐强酸强碱等。

3、按产品的制作工艺分:λ亚面砖:* 运用亚面釉生产的产品;* 具有表面柔和无光的装饰效果;* 特点是表面发涩,防滑,主要用于厨房、卫生间。

---------------------------------------------------------------------------------- λ亮面砖:* 运用各种效果釉生产的产品;* 砖面根据不同的设计、使用不同的效果釉、运用不同的工艺呈现不同的装饰效果。

例:金属釉产品可以生产出仿金属效果的瓷砖;* 特点是产品丰富多彩,用途广,可以根据产品的特点选择使用于各种场合。

---------------------------------------------------------------------------------- 毛面砖:* 运用模具生产,表面具有凹凸的亚面砖;* 具有仿真、仿古等装饰效果;* 较强的止滑功能,室内外均能使用。

---------------------------------------------------------------------------------- 半抛砖:* 运用表面半抛、柔抛等方式制作,半抛面可以根据不同设计,有块状、点状和各种图形状;* 表面呈现各种光影折射效果,绚丽多彩;* 适用室内各类装饰。

---------------------------------------------------------------------------------- λ全抛砖:* 运用全抛技术生产的产品,分通体抛光砖和釉面抛光砖,通体抛光砖颜色稀少、花纹简单,但优质的通体抛光砖耐磨性较好。

釉面抛光砖五彩缤纷、图案丰富,表面平整晶亮,清晰可鉴发丝,是当今瓷砖界的高技术含量产品;* 釉面抛光砖表面呈现看得见﹑摸不着的透析容色肌理,富丽堂皇;* 适用各类高档室内场所装饰建筑陶瓷按品种可分为四大类:陶瓷墙地砖、饰面瓦、建筑琉璃制品和陶管。

(1)陶瓷墙地砖陶瓷墙地砖指由粘土和其他无机原料生产的薄板,用于覆盖墙面和地面。

通常在室温下通过挤、压或其他成型方法成型,然后干燥,再在满足性能需要的一定温度下烧成。

按用途可分为内墙砖、外墙砖、地砖;按材质可分为瓷质砖、锦砖(马赛克)、细炻砖、仿天然石材花纹陶瓷砖(仿石砖)、彩釉砖、劈离砖和釉面砖等。

产品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腐蚀性,其花色品种及规格繁多(边长在5cm~100cm间),主要用作建筑物内、外墙和室内、外地面的装饰。

具体如下:1.瓷质砖porcelain tile吸水率(E)不超过0.5%的陶瓷砖。

2.炻瓷砖vitrified tile吸水率大于0.5%,不超过3%的陶瓷砖。

3.细炻砖fine stoneware tile吸水率大于3%,不超过6%的陶瓷砖。

4.炻质砖stoneware tile吸水率大于6%,不超过10%的陶瓷砖。

5.陶质砖fine earthenware tile吸水率大于10%的陶瓷砖,正面施釉的也可称为釉面砖。

6.挤出砖extruded tile将可塑性坯料经过挤压机挤出,再切割成型的陶瓷砖。

7.干压陶瓷砖powder-pressed tile将坯粉置于模具中高压下压制成型的陶瓷砖。

8.其他成型方式陶瓷砖tiles made by other processes通常生产的干压陶瓷砖和挤压陶瓷砖以外的陶瓷砖。

9.内墙砖interior wall tile用于装饰与保护建筑物内墙的陶瓷砖。

10.外墙砖exterior wall tile用于装饰与保护建筑物外墙的陶瓷砖。

11.室内地砖indoor floor tile用于装饰与保护建筑物内部地面的陶瓷砖。

12. 民用于装饰与保护室外构筑物地面的陶瓷砖。

13. 有釉砖glazed tile正面施釉的陶瓷砖14. 无釉砖unglazed tile不施釉的陶瓷砖15. 平面装饰砖瓦pattern tile正面为平面的陶瓷砖。

16. 立体装饰砖stereoscopic tile正面呈凹凸纹样的陶瓷砖。

17. 陶瓷锦砖ceramic mosaic tile用于装饰与保护建筑物地面及墙面的由多块小砖拼贴成联的陶瓷砖(也称马赛克)。

18. 广场砖plaza stone用于铺砌广场及道路的陶瓷砖。

19. 配件砖trimmers用于铺砌建筑物墙脚、拐角等特殊装修部位的陶瓷砖。

20. 抛光砖polished tile经过机械研磨、抛光,表面呈镜面光泽的陶瓷砖。

21. 渗花砖color-penetrated tile将可溶性色料溶液渗入坯体内,烧成后呈现色彩或花纹的陶瓷砖。

22. 劈离砖split tile由挤出法成型为两块背面相连的砖坯,经烧成后敲击分离成的陶瓷砖。

(2)饰面瓦饰面瓦又称西式瓦,是指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经混炼、成型、烧成而制得的陶瓷瓦,用来装饰建筑物的屋面,或作为建筑物的构件。

(3)建筑琉璃制品建筑琉璃制品是指用于建筑物构件及艺术装饰的具有强光泽色釉的陶瓷。

园林陶瓷以琉璃釉为主要装饰,流光夺目,班驳陆离,用以装饰各种宾馆、邸宅、寺庙,显示出古雅宜人,豪华富丽的风貌。

包括有中式、西式琉璃制品及花盆等。

产品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艺术性,并有多种形状、颜色及规格,特别是中式琉璃的瓦件、脊件、饰件配套齐全,用作园林式建筑的装饰。

如:S 瓦、日本和瓦、平板瓦、筒瓦、西班牙瓦、鱼鳞瓦等各式琉璃瓦和脊类、吻类、兽类、翘角、屋脊走兽、花窗栏杆等配件,适用于宾馆、宅邸、楼阁、亭宇、围墙寺庙、宝塔等,是理想的建筑装饰材料。

(4)陶管陶管是指用来排输污水、废水、雨水、灌溉用来或排输酸性、碱性废水及其他腐蚀性介质所用的承插式陶瓷管及配件。

陶瓷墙地砖的生产工艺和流程陶瓷墙地砖的生产工艺和流程(一)、瓷质砖瓷质砖是80年代后期新发展起来的建筑装饰材料,由意大利率先生产,90年代初传入我国,一般分抛光和不抛光两种。

其产品从表面到内部,色泽、质地完全相同,产品全部瓷化,结构致密,材料坚硬,不变形、不退色,有很好的耐磨性、色彩经久如新,抗冻性、耐急冷急热性强,理化性能稳定,耐酸碱、耐化学侵蚀性强,因此用途十分广泛。

瓷质砖与天然花岗岩相较不仅具有天然花岗岩的装饰效果,并且在同等强度的情况下,比天然花岗石砖薄、重量轻、易于粘接、价格低廉;与大理石相比,除了强度高、耐磨损、不怕酸碱腐蚀等优点外,还从根本上克服了大理石易龟裂、风化的弱点,成为比大理石使用寿命更长的建筑陶瓷装修材料;与釉面砖相比,瓷质砖除了档次更高、装饰效果更好外不会因后期龟裂、脱釉而变色破损,也不会因吸湿膨胀而变形拱起。

1、瓷质抛光砖的生产流程送料------制料-------球磨制浆--------喷雾塔造粉-------压制成型(其中1200X1800砖王采用7200吨压机)-------干燥---印花(渗花)--------烧成(约12000C)--------抛光-------分级---防污处理-----包装----入库、瓷质抛光砖的生产工艺(1)抛光砖的成型工艺。

目前的抛光砖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三大类:干压法、挤出法和其他法,其中干压成型法相较其他两种成型方法生产的产品规整度好,一致性好。

新中源公司所有的墙地砖生产都是采用干压成型法。

(2)成型压机。

新中源公司所采用的生产压机,都是意大利和德国公司进口的先进设备,压机的吨位,既有7800吨超大吨位的,也有3200吨普通型的,在行业内处于绝对领先水平,可以满足各种规格和类别的陶瓷产品生产需要。

陶瓷墙地砖的生产并不是用的压机越大越好,而应该适合的才好。

生产大规格的产品用小吨位的压机就会使得生产的瓷砖致密性差,易分层,产品的规整度差等,影响产品的质量;但是生产小规格的瓷砖用大吨位的压机也不见得就好,因为大吨位的压机冲压小规格的瓷砖则会把砖压的太实,在烧成的过程中气体挥发不出来形成针孔等质量缺陷,同时还会导致变形。

(3)烧成温度控制。

为了保证陶瓷产品的低吸水率,瓷质砖的最高烧成温度一般都要保持在1200左右,同时保温时间要达到10分钟左右。

从产品的内在质量看,以烧成温度长一点为佳。

目前许多小厂和大厂生产的抛光砖,从外观上看没有什么区别,但从产品的内在质量看,则是大企业优于小企业,主要原因烧成制度不同。

小厂一般采用高温块烧,烧成时间只有30分钟左右,以提高产量。

由于烧成时间过短烧结进行的时间不够,砖内部常未烧透而夹生,并且砖的均匀性也差。

新中源集团产品的烧成时间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最高烧成温度能够达到1200度,烧成时间达到60-70分钟,无论内在质量还是外观都能够得到充分保证。

3、抛光砖常见的质量缺陷(1)色差:色差是指同一块砖或是统一批砖出现的颜色上的差别,达到影响装修效果的地步。

色差又分为两类两批或两块砖之间的色差、单块砖上的色差。

导致色差产生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原料、坯料加工、成形和烧成等各环节控制不好都会产生色差。

(2)夹层:又叫起层、层裂、分层和重生,表现在产品上轻则砖面出泡,重者出现多层现象,严重成不了形,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模内粉料中的气体排放不畅造成的,其影响因素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粉料性能方面的原因,另一个是压机方面的原因。

(3)变形:是指相对于正常的砖所产生的不规则变化。

影响变形的因素很多如坯体配方、成形、干燥制度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烧成制度。

变形主要表现为翘角、角下弯、上翘边、凹面、扭曲、不规则变形。

(4)大小头:又称大小边,是相对名义尺寸的边长相比大小不一,使得砖的形状不整,是陶瓷生产过程中,最易出现又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压机冲压对大小头会产生影响,喂料机的安装调试及参数的设定、模具、窑炉等都会对大小头产生影响。

(5)凸凹边:砖体的凸凹边缺陷也称窄腰、收腰、鼓肚、大肚等是瓷砖生产中较难解决的问题,该问题与大小头一起出现,引起大小头的原因也可以是引起凹凸边缺陷。

常见的原因是粉料流动性差,在布料过程中导致模腔边缘部分取料相对偏少,或者由于喂料车和模具问题使模腔边缘部分取料偏少,在烧成时收缩不一致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