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合集下载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主要是通过观察和分析机械运行过程中
的异常现象来判断故障原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旋转机械
故障诊断方法:
1. 震动分析:通过测量机械运行时的振动幅值和频率,分
析振动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判断故障位置和类型。

常见的
故障类型包括不平衡、轴承损坏和轴承松动等。

2. 温度监测:通过测量机械的各个部件的温度,判断是否
存在过热的情况。

过高的温度可能是由于摩擦、润滑不良
或散热不良等原因引起的故障。

3. 声音分析:通过对机械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声音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异响或噪音。

噪音可以是由于轴承损坏、齿
轮磨损或螺栓松动等引起的。

4. 润滑油分析:通过对机械润滑油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金属粉末、水分或杂质等异常。

这些异常可能是由于零件磨损或润滑油质量不佳引起的故障。

5. 可视检查:通过对机械各个部件的外观进行检查,观察
是否存在磨损、裂纹或松动等现象。

这可以帮助诊断轴承、齿轮和联接件等部件的故障。

以上是常见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方法,诊断时可以结合多
种方法综合分析,准确判断和定位故障原因,以便及时进
行修复或更换有问题的部件。

故障诊断方法与应用-旋转机械故障机理与诊断技术-2

故障诊断方法与应用-旋转机械故障机理与诊断技术-2

故障诊断方法与应用-旋转机械故障机理与诊断技术-2在旋转机械中,故障检测和诊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旋转机械由于其复杂性和运动特性,很容易出现故障。

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故障,这不仅会导致机器的停机和维修,还会对工业生产和甚至人生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了解旋转机械的故障原因和相应的检测和诊断技术非常必要。

旋转机械故障机理旋转机械故障的机理主要包括机械失衡、摩擦和磨损、振动和冲击等。

•机械失衡是指转子的重量分配不均衡,导致转速不平稳和振动,因此使旋转机械发生故障。

机械失衡故障通常会由绝热断层、转子膨胀及杆式加速放大器等现象引发。

•摩擦和磨损是旋转机械日常生产中常见的故障类型,这种故障往往是由于摩擦力和润滑液的缺乏引起的。

过度的摩擦会导致间隙变小,可能导致机器受损,进而导致故障。

•振动是另一种常见的故障类型。

它通常由外力或内置不均引发,例如机器震动、传动系统故障等。

振动可能对机器部件施加额外的压力,进而导致磨损或振动破坏。

•冲击是机械故障的另一种类型。

它通常由于异常阻力或硬件故障引起。

此外,冲击往往形成旋转机械故障的第一步,因为它会引发一系列的机械运动变化,直到最终导致故障。

故障诊断技术目前,旋转机械故障的诊断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根据机械故障的机理,有很多可以用来识别和验证故障的技术。

下面列举了一些经常使用的故障诊断技术: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可以监测旋转机械的各个方面,如转速、温度和压力等。

通过检测机械变量可以发现旋转机械内部退化和故障的征兆,例如雷劈、绝缘材料的老化等。

2. 振动分析振动分析是检测旋转机械故障的一种常用技术。

通过检测旋转机械的振动特性以获取台架脏振动数据,可以识别出旋转机械外在的或内部的问题。

振动分析技术可以预防故障,增加旋转机械的寿命。

3. 声音分析声音分析技术可以通过检测旋转机械的声波信号来分析机械的状态。

它依据声音的频率、声域及频率幅值等参数进行分析,可以在旋转机械发生故障时检测到异常声音的变化,从而达到及时诊断的目的。

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第5章-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技术

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第5章-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技术

2024/8/1
图5.8 典型不对中谱图
可编辑课件PPT
பைடு நூலகம்
19
19
实例四: 转子不对中故障的诊断
MO MI PI PO
电机
水泵
出现2×频率成分。 轴心轨迹成香蕉形或8字形。 振动有方向性。 轴向振动一般较大。 本例中, 出现叶片通过频率。
2X频率 1X频率
叶片通 过频率
2024/8/1
可编辑课件PPT
转子不平衡故障包括: ①转子质量不平衡、 ②转子偏
心、 ③轴弯曲、 ④转子热态不平衡、 ⑤转子部件
脱落、 ⑥转子部件结垢、 ⑦ 联轴器不平衡等,不
同原因引起的转子不可编平辑课衡件P故PT 障规律相近,但也各有 3
2024/8/1
3
第一节 旋转机械典型故障的机理和特征
1.转子质量不平衡
力不平衡: 不平衡产生的振动幅值在转子第一临界转速以下随转速的 平方增大。例如,转速升高1倍,则振动幅值增大3倍。在转子重 心平面内只用一个平衡修正重量便可修正之。
4.转子热态不平衡: 在机组的启动和停机过程中,由于热交换速
度的差异,使转子横截面产生不均匀的温度分布,使转子发生
瞬时热弯曲,产生较大的不平衡。热弯曲引起的振动一般与负
荷有关。
可编辑课件PPT
5
2024/8/1
5
第一节 旋转机械典型故障的机理和特征
5. 转子部件脱落 可以将部件脱落失衡现象看作对工作状态的转子
掌握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技术、齿轮故障诊断技术;
了解电动机故障诊断技术、皮带驱动故障诊断技术;
2024/8/熟1 悉利用征兆的故障诊可断编辑方课件法PPT。
2
2
第一节 旋转机械典型故障的机理和特征

旋转机械常见的11种故障原因

旋转机械常见的11种故障原因

旋转机械常见的11种故障原因,你是不是都了解常见的旋转机械故障原因都有哪些呢?就让我们为大家一一介绍一下吧。

旋转机械的故障诊断1.不平衡不平衡是各种旋转机械中最普遍存在的故障。

引起转子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转子的结构设计不合理、机械加工质量偏差、装配误差、材质不均匀、动平衡精度差;运行中联轴器相对位置的改变;转子部件缺损,如:运行中由于腐蚀、磨损、介质不均匀结垢、脱落;转子受疲劳应力作用造成转子的零部件(如叶轮、叶片、围带、拉筋等)局部损坏、脱落,产生碎块飞出等。

2.不对中转子不对中通常是指相邻两转子的轴心线与轴承中心线的倾斜或偏移程度。

转子不对中可分为联轴器不对中和轴承不对中。

联轴器不对中又可分为平行不对中、偏角不对中和平行偏角不对中三种情况。

平行不对中时振动频率为转子工频的两倍。

偏角不对中使联轴器附加一个弯矩,以力图减小两个轴中心线的偏角。

轴每旋转一周,弯矩作用方向就交变一次,因此,偏角不对中增加了转子的轴向力,使转子在轴向产生工频振动。

平行偏角不对中是以上两种情况的综合,使转子发生径向和轴向振动。

轴承不对中实际上反映的是轴承座标高和轴中心位置的偏差。

轴承不对中使轴系的载荷重新分配。

负荷较大的轴承可能会出现高次谐波振动,负荷较轻的轴承容易失稳,同时还使轴系的临界转速发生改变。

3.轴弯曲和热弯曲轴弯曲是指转子的中心线处于不直状态。

转子弯曲分为永久性弯曲和临时性弯曲两种类型。

转子永久性弯曲是指转子的轴呈永久性的弓形,它是由于转子结构不合理、制造误差大、材质不均匀、转子长期存放不当而发生永久性的弯曲变形,或是热态停车时未及时盘车或盘车不当、转子的热稳定性差、长期运行后轴的自然弯曲加大等原因所造成。

转子临时性弯曲是指转子上有较大预负荷、开机运行时的暖机操作不当、升速过快、转轴热变形不均匀等原因造成。

转子永久性弯曲与临时性弯曲是两种不同的故障,但其故障的机理是相同的。

转子不论发生永久性弯曲还是临时性弯曲,都会产生与质量偏心情况相类似的旋转矢量激振力。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技术及处理方法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技术及处理方法

推力盘
耸起,刮伤,裂纹
围带、拉筋 断裂,摩擦
靠背轮
连接不良,磨损,断裂
冷却风扇 弯曲,断裂,裂纹,摩擦,不合适间隙,腐蚀,积垢,共振
造成发电机产生热不平衡的原因是由于转子上某些零件产生不对称热变形和转子热弯 曲。产生不对称热变形的零件主要是端部零件,特别是端部线包,由于线包受热膨胀在径向 发生不对称位移,破坏了转子的质量平衡。热弯曲的原因主要是由制造和材质方面的缺陷所 引起,另一方面是运行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b.汽轮机转子的热不平衡
(3) 大修时进行过可能破坏转子质量平衡的技术操作:如拆装或更换叶轮、叶片等。 1.2 靠背轮和转子找中心不正 a.靠背轮的影响
⑴ 靠背轮平面瓢偏,当拧紧靠背轮螺丝后,转子将产生静变形(即挠度),在轴颈上会 呈现较大的晃摆,在旋转状态处,静变形将产生旋转的强迫振动。
⑵ 靠背轮连接螺栓有紧力差别,其产生的后果将会像瓢偏一样。 ⑶ 两个靠背轮止口或连接螺栓节圆不同心,当拧紧靠背螺丝后,两个转子会产生偏心, 这种偏心在旋转状态下直接产生激振力,而且以力偶形式作用在两个相邻的轴承上。 靠背轮本身及连接缺陷所造成振动的特点是:振动的主要分量与转速相符,但包含有一 定的非基波分量,因此在激起普通强迫振动的同时,可能还会激起高次谐波和分谐波共振。 b.转子找中心的影响 通常所指的转子找中心,实际上是找轴承中心,即通过调整轴承座的标高和左右位置, 使冷态下两靠背轮圆周和平面的偏差力求最小,使轴系在给定的支撑数目下,能连成一条连 续的自然垂弧曲线。对于刚性或半绕度性靠背轮,由于它有对中的止口配合部分或配合螺栓 部分,所以即使中心略有不正,即轴承座定位略有不当,当拧紧螺丝后,转子将会自动同心, 因而它并不直接产生振动的激振力,但由于轴承座相对位置的变动将会引起下列后果: ⑴ 使轴瓦载荷分配不合理,载荷过大者会使轴瓦温度升高,过小者易使转子失稳,发 生轴瓦自激振动。 ⑵ 破坏了已经调整好的动静间隙,可能会引起静摩擦或汽流激振。

大型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案例集

大型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案例集

前言S8000系统为阿尔斯通创为实技术发展(深圳)有限公司开发的新一代大型旋转机械状态监测系统,该系统现已被越来越多的石化、电力、冶金企业所使用,并成为设备管理人员对大机组管理、诊断的得力助手。

本案例集收集了近三年内,使用S8000系统进行的部分诊断案例,并按案例类别进行了大概的整理,供各企业设备管理人员参考;由于原诊断报告篇幅过长,在本案例集中对原报告进行了一些删剪,以方便阅读,如需对某案例进行更详细了解,请与创为实公司联系;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可能的失误难免存在,欢迎批评指正。

阿尔斯通创为实技术发展(深圳)有限公司2007年9月目 录1 叶片断裂类案例 (1)2 油膜涡动类故障 (35)3 磨擦类故障 (56)4 垢层脱落故障 (64)5 电气干扰类故障 (74)6 动平衡不良类 (88)7 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工艺量设置类问题 (95)8 转子热弯曲 (102)1叶片断裂类案例1.1某厂04年09月27日空压机断叶片故障诊断分析故障状态描述:此厂空气压缩机组K1202/KT1202于2004年9月27日发生空压机驱动透平振动突然增大事故,以下把故障发生过程中各图谱的变化情况列举如下:通频值振动趋势图(2004-09-27 12:01:5至2004-09-27 15:36:5的历史数据和灵敏监测数据)从上面的趋势图上可以很清楚的看出,该机组在9月27日的12:18:09时振动瞬间突发性升高,同时,振动的相位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振动能量主要是集中表现在工作频率上。

这些都意味着透平转子出现了故障,产生了极大的不平衡。

126V035A波形频谱图(事故发生瞬间的整个过程)上图为某一测点事故发生瞬间整个过程的波形频谱图,从图中可以看到转子物质脱落前的4个周期的振动波形、脱落开始的瞬间波形变化以及脱落后的振动慢慢趋于稳定的系列过程,这一瞬间不仅其振动的幅值有大幅度的增大,而且其相位的变化也较明显。

透平入口事故发生瞬间的轴心轨迹图诊断分析结果:通过对S8000系统所捕捉到的数据的分析,我们认为这次故障是因为透平转子上有部件掉落,如叶片突然断裂或围带、拉筋、铆钉脱落,因而瞬间造成了一个很大的不平衡,引起振动在短时间内突然上升。

机械故障诊断—第四章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机械故障诊断—第四章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2
制造原因
1制造误差大 2材质不均匀 3动平衡精度低 1转子上零部件安装错误 2零件漏装
3
安装维修
1转子有较大预负荷
4
操作运行
1介质带液,造成腐蚀 2介质脏,造成结垢
1超速、超负荷运行 2入口阻力大,导致部件损坏,进人 流道松动
1转子回转体结垢 2转子腐蚀
图4.1 转子力学模型
由于有偏心质量m和偏心距e的存在,当转子转动 时将产生离心力、离心力矩或两者兼而有之。离心 力的大小与偏心质量m、偏心距e及旋转角速度ω有 F me 2 。众所周知,交变的力(方向、大小 关,即 均周期性变化)会引起振动,这就是不平衡引起振动 的原因。转子转动一周,离心力方向改变一次,因 此不平衡振动的频率与转速相一致。
例2:某52万吨/年尿素装置CO2压缩机组低压缸转子,大修后开车振动值 正常,但在线监测系统发现其振动值有逐步增大的趋势。其时域波形为 正弦波,分析其频谱,以1×频为主,分析其矢量域图,相位有一个缓慢 的变化。如图4.7所示。
(a)时域波形
(b)幅值谱
(c)振动趋势
(d)矢量域图
图4.7 CO2压缩机渐变不平衡振动特征
3.非定常强迫振动 非定常强迫振动是由外来扰动力而引起的一种强迫振动。其特点是 与扰动力具有相同的频率;振动本身反过来会影响扰动力的大小与相 位;振动的幅值和相位都是变化的。比如转子轴上某一部位出现不均 匀的热变形,就相当于给转子增加了不平衡质量,它将会使振动的幅 值和相位都发生变化。反过来,振动幅值和相位的变化又影响不均匀 热变形的大小与部位,从而使强迫振动连续不断地发生变化。 二、旋转机械常见故障及其特点 1.不平衡 转子不平衡是旋转机械的常见故障之一。在制造与维修过程中,虽 都要对转子作仔细平衡,使不平衡量小于限定值。但经过一段时间的 运行,不平衡量会逐渐增大。由于转子处于高速运行状态,偏心量的 少许增加,都会使惯性离心力剧增,使机器的功能下降,甚至无法继 续运行。 转子不平衡引起的振动有以下特点: 1. 振幅随转速的上升而增加; 2. 振动的频率与转子的旋转频率相同; 3. 振动方向以径向为主; 4. 振动相位常保持一定角度。 当不平衡重量只存在于一个平面内时,这种不平衡称为静不平衡;而当 在多个平面内有不平衡情况时,就是动不平衡。

旋转机械故障相关诊断技术(二篇)

旋转机械故障相关诊断技术(二篇)

旋转机械故障相关诊断技术灰色诊断技术就是在故障诊断中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利用信息间存在的关系,充分发挥采集到的振动信息的作用,充分挖掘振动信息的内涵,通过灰色方法加工、分析、处理,使少量的振动信息得到充分的增值和利用,使潜在的故障原因显化。

二、旋转机械故障的模糊诊断技术模糊诊断技术就是在故障诊断中引入模糊数学方法,将各类故障和征兆视为两类不同的模糊集合,同时用一个模糊关系矩阵来描述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在模糊的环境中对设备故障的原因、部位和程度进行正确、有效地推理、判断。

三、旋转机械故障的神经网络诊断技术所谓的神经网络就是模仿人类大脑中的神经元与连结方式,以构成能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的信息处理系统。

神经网络模型由许多类似于神经元的非线性计算单元所组成,这些单元以一种类似于生物神经网络的连结方式彼此相连,以完成所要求的算法。

在旋转机械故障的诊断中,引入神经网络技术,以类似于人脑加工信息的方法对收集到的故障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对故障的原因、部位和程度进行正确的判断。

旋转机械故障相关诊断技术(二)摘要: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技术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帮助工程师及时发现故障,减少生产停机时间,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性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技术,包括振动分析、红外热像仪、声波分析、油液分析和电机电流分析等。

这些技术可以用来检测旋转机械的各种故障,包括轮毂偏心、轴承故障、轴传动故障等,并且可以提供及时的故障定位和诊断。

关键词: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振动分析、红外热像仪、声波分析、油液分析、电机电流分析一、引言旋转机械在许多行业中广泛应用,包括电力、石化、矿山等。

故障的发生会导致设备停机,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旋转机械的故障诊断技术对于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振动分析振动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技术。

通过安装振动传感器,采集旋转机械的振动信号,然后通过信号处理和分析,可以检测出旋转机械的各种故障,如轮毂偏心、轴承故障、轴传动故障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课程论文大型旋转机械故障诊断姓名:高俊斌班级:T1113-5学号:20110130106日期:2015.1.11目录1.引言 (2)2.旋转机械故障产生的原因及频率特征 (2)2.1不平衡故障及其诊断 (2)2.1.1故障机理 (2)2.1.2频率特点 (2)2.2转子不对中故障及其诊断 (3)2.2.1故障机理 (3)2.2.2频率特点 (3)2.3涡动故障及其诊断 (4)2.3.1故障机理 (4)2.3.2频率特征 (4)3.常用的故障诊断方法 (5)3.1振动检测诊断法 (5)3.2噪声检测诊断法 (5)3.3温度检测诊断法 (6)3.4声发射检测诊断法 (6)3.5油液分析诊断法 (6)4.大型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案例 (7)4.1某厂04年09月27日空压机断叶片故障诊断分析 (7)4.2某厂04年06月24日主风机断叶片故障诊断分析 (9)5.结论 (12)参考文献: (13)大型旋转机械故障诊断高俊斌摘要:文章概述了旋转机械故障产生的原因及频率特征、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然后分析了一些大型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的案例。

关键词:旋转机械;故障诊断1.引言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技术是伴随着现代工业生产设备的发展形成的一项专门的设备诊断技术。

该技术主要研究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或停机状态下不对设备进行拆卸,掌握设备的运行现状,分析判断设备故障的部位、故障原因以及故障严重程度,并估算出设备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从而提出解决方法的技术。

大型旋转机械如风机、压缩机、汽轮机和燃气轮机等设备,是石油、化工、冶金、航天及电力等现代重要生产部门中的关键生产工具,对这些设备开展性能监测与故障诊断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2.旋转机械故障产生的原因及频率特征2.1不平衡故障及其诊断2.1.1故障机理质量不平衡是大型旋转机械最为常见的故障。

众所周知,旋转机械的转子由于受材料质量和加工技术等各方面的影响,转子上的质量分布相对于旋转中心线不可能做到“绝对平衡”,这就使得转子旋转时形成周期性的离心力的干扰,在轴承上产生动载荷,使机器发生振动。

机组不平衡按发生过程可分为原始不平衡、渐发性不平衡和突发性不平衡等几种情况。

其中原始不平衡是由于转子制造误差、装配误差及材质不均匀等原因造成的;渐发性不平衡是由于不均匀积灰造成的;突发性不平衡是由于转子上零件脱落造成的,机组振幅突然增大后稳定在一定水平上。

2.1.2频率特点转子转动一周,离心力方向改变一次,因此不平衡振动的频率与转速一致。

即f= w /60,转速频率也称为工频(即工作频率),这种频率成分很容易在频谱图上观察到。

转子不平衡故障的特征是:⑴在转子径向测得的频谱图上,频谱能量集中于基频,转速频率成分具有突出的峰值;⑵转速频率的高次谐波幅值很低,因此反映在时域上的波形很接近于一个正弦波;⑶除了悬臂转子之外,对于普通两端支承的转子,轴向测点上的振动值一般并不明显,即水平方向上的振值比垂直和轴向大;⑷当w<wn时,振幅随w的增加而增大,当w>wn后,w增加时振幅趋于一个较小的稳定值,当w接近wn时,发生共振,振幅具有最大峰值;⑸振动的强烈程度对工作转速的变化很敏感;⑹工作转速一定时相位稳定。

2.2转子不对中故障及其诊断2.2.1故障机理不对中是旋转机械最常见的故障之一。

是由于设备安装或运转过程中多种因多种原因引起的,联轴节的三种非标准连接状态是不对中故障的主要表现形式。

不对中故障表现出的结果为机器的振动、联轴节的偏转、轴承的摩擦损伤、油膜失稳和轴的挠曲变形等故障问题。

美国MONSANTO石油化工公司统计得到:机械故障的60%是由转子的不对中引起,因此需要重视这方面的故障分析。

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设计对中考虑不够及计算偏差;二是安装找正误差和对热态转子不对中量考虑欠佳;三是运行操作上超负荷运行和机组保温不良,轴系各转子热变形不一;四是机器基础、底座沉降不均使对中超差和软地脚造成对中不良;五是环境温度变化大,机器热变形不同。

2.2.2频率特点转子不对中所引起的故障,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改变了轴承中的油膜压力,不对中所出现的最大振动往往表现在紧靠联轴节两端的轴承上;(2)不对中所引起的振动幅值与转子的负荷有关,它随负荷的增大而增高;(3)平行不对中主要引起径向振动,显示振幅大的方向就是原始不对中方向。

角度不对中主要引起轴向振动。

对于刚性联轴节,轴向振幅要大于径向振幅;(4)不对中使联轴节两侧的转子振动产生相位差。

平行不对中时,两侧轴承径向振动相位差基本上为1800。

角度不对中使联轴节两侧轴承轴向振动相位差为1800。

而径向振动是同相位的,上述故障特征均指刚性联轴节情况;(5)从振动频率上分析,不同类型的机组和不同形式的不对中情况引起的振动频率是不相同的。

对于刚性联轴节,平行不对中易激起两倍旋转频率的振动.同时也存在工频(转速频率)和多倍频的振动成分。

并且不对中程度越严重,2倍频分量越大;(6)角度不对中在轴向振动中易激起工频振动,在径向振动中也会产生2倍频。

一般说来,如果轴向振动的幅值大于径向振动中最高幅值的一半,而且频谱图表现为工频振动占主导,那么就应该怀疑设备存在不对中,同时也存在多倍频振动。

除了要观察转子的径向振动信息外,还要观察轴向的振动信息。

2.3涡动故障及其诊断2.3.1故障机理涡动是轴旋转时发生的一种自激振动,它既不具有自由振动的特征也不属于受迫振动的类型,它的特征是轴在轴承间表面为回转运动,这种振动并不是在转轴达到临界转速时发生,而是在较大范围内发生并且与转轴本身的转速关系较少。

油膜涡动产生后,随着工作转速的升高,其涡动频率也不断增加,频谱图中半频谐波的振幅也不断增大,使转子振动加剧。

如果转子的转速升高到第一临界转速的2倍附近,将产生自激振动,振幅突然骤增,振动非常剧烈,轴心轨迹突然变成扩散的不规则曲线,频谱图中的半频谐波振幅值增加到接近或超过基频振幅,并有组合频率的特征,若继续提高转速,则转子的涡动频率保持不变,始终等于转子的固有频率,这是就形成了油膜振荡。

2.3.2频率特征特征频率约等于转子的工作频率的一半即f = (0.42一0.48)w。

振幅小的油膜涡动会引起零件的疲劳、松动、瓦面龟裂等,当工作转速增加到一阶临界转速的两倍时,涡动频率就会等于一阶临界转速这时就会发生共振现象,这时便会演变为油膜振荡,引起动静部件摩擦,转子热弯曲、瓦面碎裂等,具有较大破坏力。

一般是从振动频率是否接近转速之半来判别。

(与油膜振荡相对应来看)半速涡动的频率小于转子的一阶固有频率时,即时,半速涡动是一种比较平静的涡动,其主要特征是:频谱中的次谐波在半频处有峰值;其轴心轨迹是基频与半频叠加构成的较为稳定的双椭圆;相位稳定,正进动。

油膜振荡频率特点(1)油膜振荡发生w≥2wn,wn为临界转速。

一旦发生振荡,振幅急剧加大,再提高转速,振幅也不会下降;(2)油膜振荡时,轴心涡动频率通常为转子一阶固有频率,振型为一阶振型;(3)油膜振荡时,轴心涡动方向和转子旋转方向相同,为正向涡动,而干摩擦引起的自激为反向涡动;(4)在w≤2wn。

时,可能产生半速涡动(即油膜涡动),涡动频率为转速的一半,半速涡动的振幅较小,若再提高转速则会发展成为油膜振荡;(5)油膜振荡的涡动角速度与转轴旋转角速度无关,约等于转轴临界转速的角速度;在水平轴承中,也可能发生油膜振荡,但在这种情况下,回转角速度并不一定是常数。

3.常用的故障诊断方法3.1振动检测诊断法设备的零部件、整机都有不同程度的振动。

机械设备的振动往往会影响其工作精度,加剧设备的磨损,加速疲劳破坏;而随着磨损的增加和疲劳损伤的瘇,机械设备的振动将更加剧烈,如此恶性循环,直至设备发生故障、破坏。

设备发生故障时,常表现为振动频率的变化,通过检测振动的频率、转数、振动的速度、加速度、位移量、相位等参数,并进行分析,从中可以找出产生振动变化的原因。

具有实用靠,判断准确的特点。

振动分析法主要采用时域分析、频域分析、时序分析、时频域分析等方法来分析所采集的振动信号。

振动检测诊断法仍是当今诊断技术的主题,是最常用的诊断方法,具有实用可靠,判断准确的特点。

白宁等将振动检测法应用于螺杆泵的故障诊断中,并证明了该方法是科学、准确、方便的设备检测方法。

樊长博等对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采用基于倒频谱方法对故障特征进行了分析,提高了故障诊断的准确性。

3.2噪声检测诊断法噪声检测诊断法就是以机器设备运行中的噪声作为信息源,在设备运行过程中,通过噪声参数的变化特征判别设备的运行状态。

在机器设备的运行过程中,会辐射出一定能量的噪声。

当发生故障时,其辐射的噪声信号也往往会发生改变,例如噪声级的加大,噪声信号频率的改变等等。

同时,由于可以十分方便地对噪声信号进行非接触式测量,因此利用噪声信号对机器设备进行故障诊断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此法的本质与振动检测诊断法是一致的,因为噪声主要是由振动产生的。

此法虽简便,但易受环境噪声影响,因此大都采用小波降噪。

龚克等根据加速器运行时的噪声信号,运用快速傅立叶变换做频谱分析,然后再通过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故障诊断。

吕琛等提出了一种用于故障诊断识别的脉冲频率调制( PFM) 模拟神经网络脉冲流VLSI电路, 利用含有故障信息的噪声信号代替传感器安装困难的基于振动信号的特征值提取来进行主轴承的间隙磨损故障断。

文献提出基于背景噪声修正法进行机械运转噪声在线测量,通过对噪声信号的小波包分解,生成时--频相平面,将其转化为定量描述的布尔型矩阵,再对样本不同时频段进行加权处理后训练形成故障模板,将被测对象的噪声信号与模板进行比较,实现机械故障的诊断。

3.3温度检测诊断法温度检测诊断法即以可观测的机械零件的温度作为信息源,在机器设备运行过程中,通过温度参数的变化特征判别设备的运行状态。

一方面,零件的振动可以影响温度的变化;另一方面,温度的变化也会使旋转件的振动进一步加剧。

此外,其它故障类型和温度变化之间也具有某种确定的关系,即温度信号中隐含着其它故障诊断信号的信息。

温度检测是能比较直观反映设备存在故障的一项重要检测手段。

温度检测法并不是单一靠检测温度来对设备进行故障诊断,跟其他技术方法相结合就能更方便地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3.4声发射检测诊断法材料中由于能量从局部源快速释放而产生瞬态弹性波的现象称为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简称AE)。

用仪器探测、记录、分析声发射信号和利用声发射信号推断声发射源的技术称为声发射检测(acoustic emission testing 简称AET)技术。

声发射技术具有许多优点,如适用于实时动态监控检测,且只显示和记录扩展的缺陷,与缺陷尺寸无关;对扩展的缺陷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整体性;缺陷所处位置和方向并不影响声发射的检测效果;受材料的性能和组织的影响小;方法比较简单,现场声发射检测监控与试验同步进行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