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策划的建筑与景观融合
建筑与景观环境的协调设计

建筑与景观环境的协调设计建筑与景观是相互关联的,建筑的设计需要与周围的环境相互融合,从而在空间上创造出一种和谐与平衡的氛围。
在建筑设计中,景观环境的协调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它能够增添建筑物的美感并提升人们在这个空间内的居住体验。
首先,建筑与景观环境的协调设计能够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一个好的建筑设计能够融入到周围的自然环境中,不仅仅是在外观上与其相呼应,更重要的是在空间布局和灯光设计上有所体现。
例如,建筑设计师可以通过选择与周围环境色调相近的外墙颜色,来达到一种统一感。
此外,结合景观环境的设计思路也有助于创造出一个舒适、温馨的空间,使人们能够更好地休息和放松。
其次,建筑与景观环境的协调设计能够提升建筑物的美感和价值。
一个美丽的景观环境会使建筑物更吸引人,增加其价值和吸引力。
比如,在一个办公楼前面种植一些花草树木,这不仅能够提供一种绿色的背景,还能够增添一种温馨和舒适的氛围。
与此同时,一个精心设计的景观环境也可以成为建筑物的一个亮点,使之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此外,建筑与景观环境的协调设计还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
有一个宜居的环境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一个拥有美丽景观的建筑中,人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妙,释放压力,舒缓疲劳。
景观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与自然亲近的空间,促进身心的健康与平衡。
例如,一个拥有花草树木和小溪的景观环境可以提供清新的空气和宜人的气候,使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在建筑与景观环境的协调设计中,还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设计理念。
在建筑设计中,注重生态环境和节能减排是建筑与景观环境协调设计的软性要求。
通过科学合理的建筑材料选择和能源利用,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达到保护环境和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
同时,设计师还可以考虑使用可再生材料,利用自然能源如太阳能等,使建筑与景观环境协调设计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综上所述,建筑与景观环境的协调设计是一门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学科。
筒论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

一
要: 随 着房地 产业 的 日益成 熟和 行业 竞争愈 加 激烈 , 建 筑设计 与景 观设 计在 商 品房 的建 造和 营销 中显 得 日益重 要 。 但 在
定 的投 资标 准下 , 如 何将 建 筑设计 与景 观设 计 融为 一体 且显得 浑 然天 成更是 成 为 建筑 物 建造过 程 中的一 大重 点 。本 文将
2 Q 1
Q : Q 垒 ( )
Ch i na Ne w T e c h n 0 l o g i e s a n d P r o d uc t s
பைடு நூலகம்建 筑 技 术
筒论建筑设计与景观设 计的融合
朱 云 华
( 吉林省 白山市建筑工程勘察设计 院, 吉林 白山 1 3 4 3 0 0 )
就 此 问题展 开叙 述 。
关 键词 : 建 筑与景 观 ; 恰 当融合 ; 可持 续发 展 中图分 类 号 : T U 2 0 文 献标 识码 : A
推 动了建筑行业 的发展 。 l建筑物 的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 计很好 的融 合 , 实现建筑物 的高质量 和观赏 化 , 对策和建议 : ( 1 ) 严 格控制绿地率。在房 1 . 1 建筑物 的建筑设 计和景观设计 的发 性 的协调 和融合 。 常常存在使 用绿化覆 盖率 展 2如何 实现 建筑设 计 与景观 设计 的融 地产开发过程 中 , 作为 绿地 率进行 商业 炒作 和广告 宣传 的情 我 国由于经 历 的两 千 多年 的封 建社会 合 在住宅 小区规划 时期 , 我 国的建筑深受封 建意识 的影响 , 加 2 . 1 提高景观设计在 建筑物规划设计 中 况 。为 了规 范房地产 市场 , 报批 和 施工验 收过 程 中 , 应 严格 控制 绿地 上 国家 人数众 多 , 贫 富差距 悬殊 , 我 国长期 的地位 在现代社会 的建 筑设计上 , 一个完美 的 率 。( 2 ) 尽快 制定 “ 园林小 区” 标准 、 制定相关 以来 的建 筑设 计都 是趋于 自我保 护意 识 的 建筑 和景观的往往 是相辅相成 的将 标 准。可以 以评促 建 , 营造景 观优 美 的园林 设计, 缺少向人们和大 自然开放 和融 合的建 建筑物 , 筑设计方式 。景观规 划设计 既定 的背景 中 , 独特 的建筑 风格 , 合理 的建 筑设 计 和美 丽的 小区。( 3 ) 城市居住环境已逐步实现小 区化 。 自然 、 文化和审美要 素都具有特 定的历史环 自然 环境 、 建筑 之 间的协调 充分考 虑 , 在建 为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 应重 视小区生态园林 才能 够把建筑 建设 ,并在建 设 中突 出植物 种类群 聚 的特 境, 设计 者 必须充 分认识 他们 , 然后 才能 以 筑物 的规 划设计上加 以融合 , 建造 出真正优 秀的建筑 点 , 尽量减少 搞亭 台楼 阁 、 喷泉雕 塑 、 假山水 此为基础设计 。真正 的具有 文化特色 、 有 生 物 和景观融为一体 , 就 池 ,在园林 景观 建设 中注重 空 间异质性 和 命力 的作 品 , 除 了功能 合理 之外 , 应 充分 体 物 。要实现建筑设计 和景观设 计的融合 , 点一线 一面 ”的结合 。以建设 自然景观 为 现该地 区地 域 、 文化和 时代 的特点 。只有 具 必 须要 提高景 观设计 在建 筑规 划设计 中的 “ 提升景观设计在建筑物规划设计 中的 主,体 现人 居环境 回归 自然 的建 设 目的 , 有 有文化 地域特色 的景 观规划设计 才是 “ 活” 地位。 地位从某种程度 上来 讲 , 需要 我们提高 建筑 利 于促进 物种 多样性 在城 市环境 建设 中的 的设计 。 设计中的景观意识 。 景 观意识 不是对大 自然 可持续发展 。( 4 ) 加大培养 懂生态 、 建筑 、 园 1 . 2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 然 景 观及人类 文 明的人 文景 观 同建筑 林 、植物 等学科 知识 的 复合 型园林 工程 人 在诺 伯特 ・ 舒尔兹 的 《 场所精 神—— 迈 的 自 向建筑 现象 学》 一 书 中, 设计 或 建筑是 否具 设计 的简 单相 加 , 而是实现 建筑设计 同景观 才。以此培养 和提高生态 园林景 观设计 人才 有意 味 , 即是 否具有 场所 性 , 本 质在 于是否 的融合 , 在一 定的环境 中体 现出建筑 和景观 自身 的“ 生态 意识 、 文化 观念 、 区域视 野 、 科 显现 场所 的精神 。通过 对场所 的认 同与定 所具有 的功能 。不仅 如此 , 可 以同我 国古代 学和 艺术 ” 水平 , 从 而使 其创 造 出的人居 环 位, 更 能使人 了解 环境 的意义 、 感知 场所 的 优 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 , 如我 国古代 同林景 境冈林景观 , 设计 富于 中国特色 的新 时代 同 精神 , 这也 是实现场所 人性化的途径之一。 观, 通过推 陈 出新 , 革 故鼎新 , 将 我国传统 的 林精 品。( 5 ) 加大培 养生态 冈林 工程监 理 的 建筑作 为在 人们生 活和 工作 中不可 缺 建 筑文化与现代建筑 规划设计 相融合 , 提升 综合 型人才 , 提高工程监 理力度 。根据生态 少 的活动 场所 ,它不仅 需要 有较 高的实 用 景观意 识 , 提 高景 观设计 的地 位 , 达 到景 观 园林 工程 的生 物学特 点 、 要求, 所 培养 的工 性。 而且还 需要 有独特 的建 筑风格 和美 丽的 设 计和建筑设计 的真正融合 , 从 而提升建 筑 程监 理人 才应具备生物 学知识 背景 , 应该懂 外表 。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建筑设计和 物的品味和价值 。 得 植物 生理学 、 植物 保护 学 、 土壤 以及 植 物 景 观设计的融合 , 那么 在建 筑物 的规划设计 2 2 2 加 强建 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协调性 分 类 、 植 物栽 培等学 科 的理论 , 能根据 不 同 上, 不能 够再简单的局 限于建筑物 的建筑设 在现代建 筑规 划设计 中, 为 了最 大限度 的气候 、 土壤 条件 和植物 品种 的特征 , 采 取 计上 , 需 要充 分 的融 人景 观设计 , 按 照建筑 的实现建筑 物 的景观设 计 和建筑设 计 的融 不 同措施确保工程 质量 , 控制工 程进度 和造 有 效地督促城市 人居环境 生态 园林 景观 物景观设计 的原则 和发放 , 达 到建 筑物 自身 合 , 单纯 的提 高景观设计 在建筑物规 划设计 价 , 实用性 和观 赏性并 能够 同建 筑物外 部环境 中的地位 在实际 中操作 比较 困难 , 不断的提 建设快速健康的发展 。 3建筑设 计 与景观设 计 融合 是未来 建 的融合和协调。 使 它在 为人 们提供 舒适 的生 高 景观设计在建筑物 规划设计 中的地位 , 会 活和工作场所 的同时 , 还能够 最大 限度 的给 导建筑 物建造 过程 中的矛盾 ,比如 资金不 筑 的发展趋势 技 术落后 、 人员 素质低 、 景 观与建筑相 冲 随着 人们 生活水 平 的提升 以及知 识认 予人们美感 的享受 。因此 , 建 筑物 的建 造不 足 、 而如何 能够 合理及 时的处理这 些 识水平 的提高 , 人们对建 筑 的要求 也越来越 仅仅要有 科学合理 的建 筑设计 , 而且要 一定 突等矛盾 , 程度 上要 注重建筑物 的景观设计 , 通过 在实 矛盾则会对建 筑物 的质量 产生影 响。因此 , 高 。在建 筑物 的规划设 计 中 , 已不能单单依 际的建筑物 的建筑施工 中 , 将建筑物 的建筑 在实 际 的建 筑物 规划设 计 中要完 善建筑 物 靠 枯燥的建筑设计来 满足人 的居住需求 , 更 同时还要进行建筑物和景 需要景观设计 的补充和融合来满足人们居 设计和景观设计融合 , 从而达到建筑物实用 外围的建筑景观, 我们应该 性和美观陛的融合。建筑物的建造中, 建筑 观的协调工作。 我国的建筑大多是将景观作 住的心理需求和精神诉求。因此, 做好建 设计主要是着重于建筑物本身的实用性和 为一个建 筑物的设计要 素 , 通过各 种方式将 更加注重建筑物 和环境 的协调统一 , 建 筑质量 , 而景观设计 则主要是 突 出建筑 物 景观融入到建筑的设计和城市规划当中去, 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融合。 在施行的建筑规 通过科学合 理 的途径 来实现建 筑设计 的美感享受和可观费眭, 建筑设计和景观设 之 后再逐 步进 行全 方位 的空 间整合 和局部 划里 , 这 种方式在 主要 的景观 部分体现 的非 和 景观设 计 的融合形 成未 来建 筑行业 发展 计在建筑物 施工规划 中是一 对矛盾 , 是具 有 调整 , 标 和新 的动力 。 相对性 的。马克思主义哲 学强调 , 矛盾 是具 常明 显 ,同时也产 生 了建筑 物景观 化 的趋 的 目 参考文献 有相对性 和同一性的 , 并在 某一条件下 可 以 势。通过加强建筑 设计和 景观设计 的协调 , 得 到转换 , 如果在实际 中的建筑物规划 设计 才能够 改善 建筑 物实 际建造 中 的所 面 临的 『 1 1 王婕 , 胡 东海. 建 筑景观 设计浅谈叨. 河南广 对建筑设计 和景观设计 的融合 也具有 播 电 视 大 学学报 , 2 0 0 6 ( 3 ) . 中能够科 学合理地进行 设��
建筑景观协调配合方案

建筑景观协调配合方案建筑景观协调配合方案是指在建筑设计与景观规划中,为了实现建筑和景观之间的协调配合,提供一个详细的方案和指导原则。
下面将从设计原则、配合方式和实施步骤三个方面,分别阐述建筑景观协调配合方案。
设计原则:1. 统一性原则:建筑和景观应该在整体上保持统一的风格和主题,使其具有一致的风貌和氛围。
例如,在规划设计中,建筑的材料、色彩和形式应与景观元素相协调,形成整体的景观效果。
2. 相互补充原则:建筑和景观之间应该相互补充,使其共同创造出一个和谐的环境。
例如,在景观规划中,可以通过植物、水景等元素来强化建筑的空间感和美感。
3. 结构一致原则:建筑和景观的结构和形式应该相互一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例如,在景观规划中,可以使用与建筑相类似的材料和形式,使其具有一致的风格。
4. 功能互补原则:建筑和景观应该相互配合,满足人们对不同功能的需求。
例如,在设计公园景观时,可以将建筑用作休息、游乐或文化活动的场所,使其与景观功能相互融合,共同为用户提供便利。
配合方式:1. 合理安排空间布局:建筑和景观之间的空间布局应该相互配合,形成流畅的过渡和连接。
例如,在设计院落时,可以将建筑与景观元素用廊道、楼梯等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空间关系。
2. 统一材料和色彩:建筑和景观的材料和色彩应该相互协调,产生一种统一的视觉效果。
例如,可以使用相似的材料和色彩,在建筑和景观之间形成视觉上的连续性。
3. 强化功能互补:建筑和景观之间的功能应该相互补充,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例如,在规划公共广场时,可以在建筑周围安排座椅、休息区等景观元素,以满足人们的休闲和社交需求。
实施步骤:1. 制定整体设计方案:首先,根据建筑和景观的要求和特点,制定一个整体的设计方案,明确建筑和景观的关系和组成部分。
2. 协调设计细节:在制定设计方案后,需要进一步协调建筑和景观之间的设计细节,如材料选择、色彩搭配、形式表达等。
3. 实施施工管理:在方案确定后,需要进行施工管理,确保建筑和景观的协调配合。
建筑与景观融合的建筑设计案例

建筑与景观融合的建筑设计案例那我得给你讲讲苏州博物馆新馆这个超棒的建筑与景观融合的案例。
你想啊,苏州是那种充满江南水乡韵味的地方,到处都是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
贝聿铭大师设计这个苏州博物馆新馆的时候,就像是在跟苏州的传统景观谈恋爱,然后把这种爱意都融入到建筑里了。
从外观上看,它的屋顶那线条,就像是江南传统建筑的飞檐翘角被现代手法重新演绎了一样。
那白墙啊,就跟周围的传统民居白墙呼应着,一点都不突兀,就像是一个穿着现代简约白衬衫的人站在一群穿着古装白衣服的人中间,和谐得很。
再走进里面看,庭院设计简直绝了。
有池塘,水清澈得就像一面镜子,倒映着建筑和天空,水里还有鱼在游来游去,这时候建筑就像是长在这片水景里一样。
还有那些石头,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就像苏州园林里的假山石,不过又有现代的简洁感。
建筑和这些景观元素相互映衬,你在建筑里看景观,就像是在看一幅流动的画;你在景观里看建筑,建筑又像是从地里自然生长出来的艺术品。
还有日本的安藤忠雄设计的水之教堂。
这个教堂啊,就像是在跟大自然的水元素紧紧拥抱。
它位于一片宁静的水面旁边,当你走进教堂,透过那巨大的玻璃墙,外面的水景就直接映入眼帘。
那水面平静的时候,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把教堂的轮廓、天空和周围的树木都倒映在里面,感觉建筑和景观已经融为一体,分不出彼此了。
而且在不同的季节和天气下,教堂和外面的水景有着不同的互动。
下雨天的时候,雨滴打在水面上,那景色就像是教堂的一场天然表演,建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当观众,又像是主角一样参与其中,真的是超级美妙的建筑与景观融合的典范。
另外,还有美国的流水别墅。
这房子就像是直接从瀑布上长出来的一样。
赖特把房子建在瀑布之上,你能想象那种感觉吗?当你站在别墅里,就能听到瀑布的水流声,就像大自然在给你演奏专属的音乐。
别墅的阳台和露台延伸出去,就像是在跟瀑布握手,和周围的树林、山石打招呼。
从外面看,建筑的线条和瀑布的水流线条相互呼应,好像是一场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舞蹈,建筑的混凝土材质和周围的山石、树木的质感也相互搭配,真的是把建筑与景观融合做到了极致。
建筑与景观的融合设计

建筑与景观的融合设计建筑与景观的融合设计是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它不仅仅是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协调,更关乎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建筑与景观的融合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一、建筑与景观的融合设计的重要性建筑与景观的融合设计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1. 创造美观的城市空间:建筑物应当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其他建筑物和谐统一,形成美观的城市空间。
景观设计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植被、地形和水体等元素来增加城市景观的美感,使人们对城市产生好感,并提高生活质量。
2. 促进人与自然的互动:建筑与景观的融合设计可以创造出有利于人们与自然互动的空间和环境。
例如,设置公园、花坛和自行车道等设施可以鼓励人们与自然亲近,享受户外活动。
这有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满意度。
3. 提高可持续性发展水平:建筑与景观的融合设计可以减少城市的生态足迹,实现可持续发展。
合理设计的建筑可以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城市的能耗和环境污染。
同时,景观设计可以保护城市的生态系统,增加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
二、实现建筑与景观的融合设计的方法实现建筑与景观的融合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综合规划:在城市规划的早期阶段,需要综合考虑建筑与景观的融合设计。
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应当密切合作,确定合适的土地利用方式,确保建筑与景观的相互配合。
这有助于形成有机的城市布局和充满活力的城市中心。
2. 强调可持续性:在设计建筑时,应当注重可持续性原则,选择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能源和水的消耗。
同时,在景观设计中也要遵循生态原则,选择适宜的植被和自然保护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3. 结合景观元素:在建筑设计中引入景观元素非常重要。
例如,建筑物的外立面可以采用自然材料,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更加协调。
建筑物内部的设计也可以融入自然元素,如室内花园或景观窗等,提供更好的视野和室内环境。
4. 强调人文关怀:建筑与景观的融合设计应当以人为中心,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望。
城市规划中的建筑物高度控制与景观融合

城市规划中的建筑物高度控制与景观融合城市规划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其中建筑物高度控制和景观融合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合理控制建筑物的高度,并使其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不仅可以保护城市的人居环境和历史文化,还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城市规划中建筑物高度控制与景观融合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一、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拥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建筑物的高度控制和景观融合在城市规划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可以保护和展示城市的历史文化。
通过控制建筑物高度,可以确保历史建筑物在城市天际线中得到充分展示,使其成为城市独特的风景线,增强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二、维护人居环境城市规划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
建筑物高度的控制需要与城市的人口密度、道路交通、自然环境等要素相匹配,确保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过高的建筑物会引起城市拥堵、阻挡自然风光和阳光,影响城市居民的舒适度和健康。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合理控制建筑物高度,将建筑与人居环境相结合,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考虑因素。
三、提升城市形象与吸引力建筑物的高度和景观融合是城市形象和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度合理的建筑物可以形成丰富多样的城市景观,独特的建筑设计可以成为城市的地标和标志,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同时,通过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相融合,建筑物能够展示城市的独特特色,塑造城市的个性形象,为城市带来经济、文化和旅游等方面的发展机遇。
四、实践方法在城市规划中,如何实现建筑物高度的控制和景观的融合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以下是一些实践方法供参考:1. 制定合理的建筑物高度规范:城市应制定具体的建筑物高度规范,根据城市的特点和发展需求,确定适宜的高度范围,避免过高或过低的建筑物对城市环境的不良影响。
2. 强调建筑的独特性和与环境的匹配:建筑物的设计应注重独特性和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匹配。
倡导建筑师和设计团队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地域特点和自然环境,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建筑作品。
建筑与景观的有机融合--以常州新区公园规划设计为例

文 章 编 号 :1 0 — 6 42 0 )0 0 4 — 5 0 6 6 (0 81 — 0 3 0 0
中 图 分 类 号 :T 8 U96
文献 标 志码 :A
收稿 1期 :2 0 — 7 2 修 回 1期 :2 0 — 9 1 9 0 8 0 ~ 2: 9 08 0 ~ 0
A sr d h n z o e Dsr tC nr fP r h s a ln a d n r w tp o a d a d c mpi td fn f n Wi h e in b t :C a g h u N w i i e t a k a o g n a r a tc a o s i ffn n o l ae u c o s r c i t te d s h g ie f og nc i e rt n o h e t r no ln s a e n ig p r r a ,wi utr la d c mme c lb i ig s a e d a o r a i n g a i fa c i cue i a d c p ,a widn a k o d t o r t t t c l a n o h u ri ul n s qu r , a d
,
p r rad an te ak o d h wav tran n n , r s ho h h p r rm s uh o or a d rae a p ca fa ue lnd c p y er i J o e un trug t e a k fo o t t n t n ce ts s e il e t rd a s a e h wal s ac T e o ms fb i ig c f m s t h s ae k p e h fr O ul n s onor o te qu r an h ro r e s s h m an i s a e ln i te w h e d d te o fga d n a le i st p c be d w t h ol e h wal y t k sem whc m a e te r n na rw a d lt ac be ome s ih k s h o i al ro gi n f pl e a c m ut—l e e an fn t l ay r d i d u ci itr t e on~neaci mut—di e so v l i m n in s ac tr g v rc h g s I a ion h s c e su u e fn w c i tr l e hn l is n matr l le o p e hou h et alc an e n ddt ,t e u c s fl s o e arht u a tc ooge a d i i ec ei s i L w—E ls a k ga s a d te sr cu e sr gh n d h i ge fau e fm o er ct p r i ig n se I tu tr t en te e te ma e tr s O d n i a k bul n s y d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与景观融合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与景观融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与景观的融合成为了当下建筑设计领域的热门话题。
建筑设计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相互融合。
建筑与景观的融合不仅能够提升建筑的美感和功能性,也能够为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体验。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建筑设计中的建筑与景观融合。
一、自然景观与建筑的融合1. 融入环境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考虑到自然景观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
建筑师应该能够将建筑有机地融入自然环境中,使其与自然景观相互协调、相互依存。
可以通过选址、建筑外观设计、植物景观布局等手段实现。
比如,在设计建筑时可以保留原有环境中的珍贵树木或者湖泊等,使得建筑与自然景观相互交织,形成一种和谐的景观。
2. 建筑元素与自然元素的融合建筑与景观的融合不仅是在整体布局上的融合,更体现在具体的建筑元素与自然元素的融合上。
比如,建筑外墙的设计可以采用与周围环境相呼应的自然色彩,建筑内部可以引入自然光线和绿植,使得建筑与环境完美融合,创造出愉悦的居住体验。
二、文化景观与建筑的融合1. 建筑与历史文化的融合在建筑设计中,考虑到当地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样至关重要。
建筑与历史文化相融合,能够为建筑增添独特的艺术氛围,也能够唤起人们对于历史和文化的认知。
比如,在设计建筑时可以参考传统建筑的形式和细节,如传统的屋檐造型、石雕等,使得建筑与历史文化相呼应。
2. 建筑与艺术景观的融合建筑与艺术景观的融合,能够增添建筑的艺术感和观赏性。
建筑设计可以融入雕塑、壁画等艺术元素,使得建筑本身成为一件艺术品。
同时,建筑的形象也能够为艺术景观提供一种背景和舞台,相互烘托、共同呈现出美的意境。
三、社区景观与建筑的融合1. 强化公共空间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合理规划和设计社区的公共空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理的公共空间布局,能够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的交流与融合。
公园、休闲广场等景观元素的融入,能够为社区提供丰富的活动空间,使得居民在舒适的环境中休憩、锻炼和社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建筑策划的建筑与景观融合
发表时间:2019-11-07T15:25:39.1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作者:郭攀攀苏琪杨波
[导读] 摘要: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高强度、快节奏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建筑策划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 710003
摘要: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高强度、快节奏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建筑策划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有鉴于此,本文基于建筑策划与规划设计层面对建筑与景观融合展开了分析和探讨,希望通过二者的交融和渗透能够进一步提升现代建筑整体水平,给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场所。
关键词:人造建筑;景观;趋势;共生;互融
引言:
建筑与景观融合设计,形成科学合理的有机统一体,不但体现在建筑策划操作性的可实现性,还能加强使用者与建筑、景观的互动性,进一步满足人们不断提升对建筑内在和外在的要求。
这一切都需要以建筑策划作为理论依据,以建筑策划来指导建筑与景观进行荣恶化。
1 建筑策划概述
所谓建筑策划在建设项目的目标设定阶段,或项目的总规划阶段。
以实现阶段定下的目标位目标,对其方法、手段、过程和关键点进行探索,从而总结出定性、定量的结果,并且在这过程中不断评价反馈研究,这一研究过程就是“建筑策划”。
在我国,“建筑策划”概念是被研究建筑策划实际理论和应用的庄惟敏教授引入国内,他认为:“建筑策划就是将建筑学的理论研究与近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相结合,在总体规划之后为建筑设计提供科学而逻辑的设计依据”。
事实上,建筑策划在20 世纪30 年代的日本就初现端倪,经历半个多世纪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如今的建筑策划得到更名学的发展,理论构架突飞猛进,方法研究和传统建筑学紧密相连,与多学科交叉互动融合,建筑策划理论框架基本形成。
如今建筑策划的核心概念已经与当代建筑达成成学术共识,建筑策划和城市规划、建筑策划与建筑设计之间存在指导性的联系。
2 现代建筑与景观融合的必要性
建筑规划设计中最基本原则笔者认为是以人为本原则。
关于居住区的一切设计和规划都是出自于人——它的居民来评判和决定的。
这个主体的个性、偏好等决定了对建筑空间对景观环境的选择和要求。
因为这个主体的不同和差异性,我们的规划设计也充满了丰富性。
随着人性化的高度发展,人们对居住的要求早已不仅仅满足于生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人们对亲近自然产生了极度的渴望,那么作为人们密切相关的居住区就应该满足人们对这一欲望的需求。
创造出满足人们要求的人情化的城市居住空间便成为对我们每一个设计师的要求。
自然空间和人工空间的结合也必将是未来居住空间的发展趋势。
3 建筑与景观融合的意义
3.1 景观对于居住建筑的意义
尊重自然、体现自然这是景观的最大的特点,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也就体现在人造建筑和景观环境的充分融合。
景观设计中要考虑人文内涵,建筑设计中要体现自然要素。
居住区景观设计就要把握多个特征,不仅仅体现自然环境还应该更多的体现建筑风格、社会时尚,甚至是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等人文的内容。
地形、种植、水系、建筑都是打造设计空间的利器,创造一个环境让人们感受到舒适自然,是规划设计师设计景观的首要任务。
在居住区景观设计时除了通常需要包含的景观,还应该考虑和人造建筑相关的人文景观适当的引进,同时做到在从空间形态、尺度、界面的色彩、细部表达来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让优美的景观与浓郁的地域文化、地方美学有机统一,和谐共生。
从以上浅析看出景观对于居住区设计有着重要意义。
3.2 建筑与景观融合的意义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都在追求着这样一个理念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
这个概念很广泛,其实在我们的居住规划设计中也是有体现的,即我们所说的人造建筑与景观融合。
人造建筑对应“人”,景观对应“天”。
理所应当建筑与景观融合就是成为了我们设计中追求的目标。
工业化的高度发展使我们的周围充斥着钢筋水泥,人们与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少。
居住园区的景观和自然环境是居民接触自然,拉近自己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和有效快捷的途径。
也是我们追求“天人合一”观念的一种绝妙手法。
所以我们设计师们都在努力寻找自然空间和人工空间的结合的途径和设计方法。
4 建筑策划下建筑与景观融合的策略
在现代化的建筑设计中,景观作为建筑策划的第二领域应得到重视,把建筑的部分营造为景观设计中的一个元素,建筑与景观融合及环环相扣形成有机统一体。
4.1 全面的设计理念
从广义上角度分析将,建筑策划景观划分到建筑设计的第二领域,也就是建筑和景观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建筑策划与景观设计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建筑是不能只关心空间、功能、形式、色彩、也要关注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及外部景观环境与内部空间。
4.2 建筑融入于景观设计之中的策略
建筑融入于景观设计之中,在一定程度上把景观视为与建筑互动的要素,作为建筑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重要组成部分,它掌握着建筑整体环境的因素,调节着建筑的协调性。
建筑设计丛独立思考的角度跳出来,以建筑策划方法把建筑融入到景观中去,促使建筑与景观的完美的结合。
(1)实体的融合策划。
现阶段的建筑师要有意识的把握建筑本身设计的同时,进一步对建筑的周围环境有一个全面的理解,深入分析建筑地址环境以及周围环境等方面的因素,而且要总结建筑与景观融合的信息要素与策划构想,具体要涵盖建外部条件、内部条件、策划构想及评价反馈体系。
在建筑的有效周期带动景观的设计,并进一步加强建筑与景观的统一融合。
(2)外部融合策划
在对景观进行整体的设计时,考虑到建筑的建造的项目,并且针对具体情况提出改善的建议。
将传统建筑设计将眼光着眼于建筑单
体,上升为顾全规划与设计全周期的考虑,这样就会进一步成就建筑与景观环境的融合。
因此,我们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融合的策略,做出正确合理的策划,进一步确保建筑与景观的统一融合。
4.3 建筑景观一体化的方向
无论是历史环境,现代都市,不管是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通的特点,建筑与景观融合就是将内部、外部因素合理策划构想并进行反复评价反馈最终的到合理的有机一体建筑。
景观设计融入到具体的建筑甚至一个城市的整体规划之中,使之景观与建筑的全面的融合。
5 当今建筑与景观融合发展趋势
5.1 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全面融合
建筑设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是联系最紧密的学科。
三者的融合在其产生和成熟过程中从来都是互相影响的,建筑师不单纯从事建筑设计活动,还参与景观设计的把控,当今建筑与景观进去全面结合阶段,建筑策划在建筑师高度重视与运用中成为当今建筑设计不可缺失的理论支撑,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良好的环境,实现“以人为本”,因此,建筑以及景观科学在建筑策划指导下融合成为民之所向。
5.2 高度重视外部的融合
当今国际建筑的发展秉承着建筑融合的设计,因此,在项目目标制定之初就要对建筑外部因素、内部条件进行归纳整理,不仅注重环境的协调,还有社会、人文、水土、风情等因素。
这以成为当今建筑设计的主流。
6 结语
建筑策划的研究在了解和掌握了从建筑策划到建筑与景观融合还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还面临很多问题,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建筑景观一体化,需要建筑师在各专业协调好各专业紧密的联系,注重团队合作实现共赢。
新时代的建筑师应肩负起时代责任,为今后建筑业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余犁冰. 浅谈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J]. 智能城市,2017(11):103.
[2]吴广敏. 基于建筑与景观融合方式下的度假酒店设计方法研究[J]. 河南建材,2018(03):299-300.
[3]贺香,刘雪梅. 现代庭院设计中建筑与景观的融合[J]. 山东林业科技,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