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元素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化学元素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化学元素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化学元素知识点总结化学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了解化学元素的知识点对于中考化学考试非常重要。

本文将结合中考化学考试的要求,总结化学元素的相关知识点。

一、化学元素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化学元素指的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粹物质。

根据元素的性质和结构特征,我们可以将元素分为金属、非金属和类金属元素。

具体分类如下:1. 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常见的金属元素有铁(Fe)、铜(Cu)、锌(Zn)等。

2. 非金属元素:具有不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常见的非金属元素有氧(O)、氢(H)、氮(N)等。

3. 类金属元素:具有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性质,常见的类金属元素有硅(Si)、锗(Ge)等。

二、化学元素的主要特征和符号每个化学元素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符号,合理运用这些特征和符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元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化学元素的主要特征和符号:1. 氢(H):是最轻的元素,具有极强的可燃性。

2. 氧(O):使燃烧加剧的气体,是人们常用的呼吸气体。

3. 氮(N):占空气中绝大部分含量,它对维持生命是十分重要的。

4. 碳(C):是有机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生物体的重要成分。

5. 铁(Fe):常见的金属元素之一,用于制造钢铁等产品。

三、化学元素的周期表和周期律化学元素的周期表是按照元素原子序数的大小排列起来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区域:主族元素、过渡元素、稀土元素和放射性元素。

周期表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元素的分布规律和性质。

1. 主族元素:周期表中IA至VIII A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 过渡元素:周期表中IIIB至IIB族的元素,具有较为丰富的化合价和配位数。

3. 稀土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和锕系元素的总称,具有相似的自然和化学性质。

4. 放射性元素:周期表中放射性衰变产物,具有较高的放射性活性。

四、常见化学元素的应用化学元素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以下是一些常见化学元素的应用:1. 铁(Fe):用于制作钢铁、建筑材料等。

中考化学元素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元素知识点总结

2019年中考化学元素知识点总结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
注意: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由O2、O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不可能是化合物。

(2)表示方法--元素符号--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a、书写方法: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O、C等
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Na、Mg、Al等
b、意义:既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又可以表示这种元素的原子。

例如:元素符号“H”的含义为:a.氢元素;b.一个氢原子。

元素符号前加上系数后,就只能表示该元素原子个数,不能表示该元素。

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单质如Fe、He 、C 、Si
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只表示3个氧原子
c、有关元素周期表
发现:门捷列夫
排列依据:7个横行,即7个周期;18个纵行,划分为16个
族,其中第8、9、10纵行共组成一个族。

注:原子序数=质子数
d、元素之最:地壳:O、Si、Al、Fe 细胞:O、C、H。

初中中考化学知识点:元素和化学式

初中中考化学知识点:元素和化学式

(三)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和化学式15.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元素。

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原子或离子的元素种类。

①大部分单个的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一种单质但HNOCl 等符号不能表示单质,它们的单质是:H2N2O2Cl2②地壳中元素按质量分数由多至少前四位是:O氧Si硅Al铝Fe铁。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③化学的“语法”:“某分子”由“某原子构成”“某物质”由“某元素组成”或“某某分子构成”(金属单质、稀有气体讲由某原子直接构成)例: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元素、物质都是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不表示个数。

不能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④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下列粒子有相同的核电荷数:⑴H2和He⑵CO、N2,和Si⑶O2、S和S2-,⑷OH-和F-元素、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元素组成物质16.粒子:如原子、离子、分子、电子、质子等,它们都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可表示个数。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非金属单质、非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由分子构成,化合物中既有金属元素又有非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

17.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由原子构成,例: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18.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的构成:原子由核外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在不显电性的粒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只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普通氢原子核中只有质子无中子,氢原子的原子核就是一个质子。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更小的粒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中考化学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有哪些

中考化学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有哪些

中考化学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有哪些关键信息项:1、常见元素:氢(H)、氧(O)、碳(C)、氮(N)、钠(Na)、镁(Mg)、铝(Al)、硅(Si)、磷(P)、硫(S)、氯(Cl)、钾(K)、钙(Ca)、铁(Fe)、铜(Cu)、锌(Zn)、银(Ag)、钡(Ba)等。

2、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

3、重点化合物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4、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1、氢(H)及其化合物11 氢气(H₂)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2H₂+ O₂点燃 2H₂O)、还原性(H₂+CuO 加热 Cu + H₂O)。

111 水(H₂O)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 100℃,凝固点0℃。

化学性质:通电分解(2H₂O 通电 2H₂↑ + O₂↑)、与二氧化碳反应(CO₂+ H₂O = H₂CO₃)。

112 过氧化氢(H₂O₂)化学性质:分解产生氧气(2H₂O₂二氧化锰 2H₂O + O₂↑)。

2、氧(O)及其化合物21 氧气(O₂)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支持燃烧、氧化性(如 C + O₂点燃 CO₂,S + O₂点燃 SO₂)。

211 臭氧(O₃)物理性质:淡蓝色有特殊气味的气体。

化学性质:强氧化性。

212 氧化物一氧化碳(CO):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化学性质可燃性(2CO + O₂点燃 2CO₂)、还原性(CO + CuO 加热 Cu +CO₂)。

二氧化碳(CO₂):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化学性质与水反应、与碱反应(CO₂+ 2NaOH = Na₂CO₃+ H₂O)。

31 碳单质金刚石:硬度大,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

石墨:导电性良好,质软。

活性炭:吸附性强。

311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见 212 )312 碳酸(H₂CO₃)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分解(H₂CO₃= H₂O + CO₂↑)。

九年级化学上册核心知识点精讲(人教版):元素

九年级化学上册核心知识点精讲(人教版):元素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课本核心知识点精讲知识点1元素1.元素的概念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的分类及分布3.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4.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知识点2元素符号1.元素符号的书写(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C、H、O、S等。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如Na、Ca、Cl等。

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1)宏观上表示一种元素。

·(2)微观上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3)对于某些金属、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该元素组成的物质。

(4)若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该符号只能表示该原子的个数。

例1(2022浙江乐清期中)下列关于元素符号“H”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表示氢元素②表示氢气③表示1个氢原子④表示1个氢分子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H”是氢的元素符号,可表示氢元素或1个氢原子。

知识点3元素周期表1.原子序数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叫做原子序数。

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横行:每一横行叫一个周期,共有7个周期。

每周期(第一周期除外)以金属元素开始,再过渡到非金属元素,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

(2)纵列:每一个纵列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一个族)。

3.单元格信息(以碳元素为例)例2(2022陕西陇县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①所示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其元素符号为________。

(2)X2-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

(3)元素周期表中同族和同周期元素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变化规律,同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相同。

初三化学元素知识点

初三化学元素知识点

初三化学元素知识点初三化学元素知识点一1.元素的分类: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三种2.元素的分布:①地壳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O、Si、Al②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O和Ca③空气中前二位的元素:N、O注意: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元素符号是打开化学之门的第一把钥匙,是学习化学不可缺少的工具,它将直接关系到今后学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和运用,必须熟练掌握,下面就元素符号的学习谈谈看法。

一、明确元素符号定义:表示元素的拉丁文符号,是国际通用的。

二、了解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三、注意元素符号的书写: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元素,当几种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用附加元素拉丁文名称的另一个小写字母的方法来表示。

如钙、铜、氯的拉丁文第一个字母都是C,为了以示区别,分别在第一个大写字母C的后面附加了小写的a、u、l即组成了钙(Ca)、铜(Cu)、氯(Cl)的元素符号,当一种元素由两种符号组成时,书写时应遵循“先大后小、高低有序”的原则,即前面一个符号一定要写大写字母,后一个符号一定要写小写字母。

如钴元素只能写成“Co”不能写成“CO”,镁元素只能写面“Mg”不能写成“mg”或“MG”。

初三化学元素知识点二元素的概念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学习元素概念请注意如下几点:(1)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2)一种元素区别于另一种元素的关键在于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中考,或者说同种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一定相同,而中子数和电子数可能不同;(3)原子和元素的比较原子概念: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特征:表示具体的粒子,也表示种类。

既有微观和数量含义,也有宏观含义表示种类,不是针对具体的某个粒子而言。

只具有宏观含义元素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特征:表示种类,不是针对具体的某个粒子而言。

九年级化学各章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各章知识点

1.元素、混合物与化合物-元素:物质由一个类型的原子构成,可以根据性质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混合物:物质由两种或更多类型的物质混合形成,可以分为均匀混合物和非均匀混合物。

-化合物:由两种或更多不同类型的元素通过化学反应形成,具有新的物化性质。

2.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的顺序排列元素的表格,包括周期(水平行)和族(垂直列)。

-元素周期表的特征:周期性规律,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变化。

3.金属与非金属-金属:具有良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可塑性等特征,常见的金属有铁、铜、铝等。

-非金属:大多数非金属是电非导体,一般质地较脆,不具有延展性和可塑性,常见的非金属有氧气、硫磺等。

4.常见化合物的性质-酸和碱:酸呈酸性溶液,能和碱中和;碱呈碱性溶液,能和酸中和。

-盐:由酸和碱反应形成的化合物,呈中性。

-氧化还原反应: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物质得到电子被还原。

5.常见离子的识别-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如铵离子(NH4+)。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如氯离子(Cl-)。

6.反应式、能量变化和速率-反应式:描述化学反应发生的方式和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比例。

-能量变化:反应过程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反应速率: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的速度。

7.酸碱与中性物质-酸:产生H+(氢离子)的物质,常见酸有硫酸、盐酸等。

-碱:产生OH-(氢氧根离子)的物质,常见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中性物质:酸和碱反应中和了彼此的物质。

8.氧化还原反应-氧化:物质失去电子。

-还原:物质得到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从一种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9.需要背诵的化学方程式-钠和水反应:2Na+2H2O→2NaOH+H2-锌和盐酸反应:Zn+2HCl→ZnCl2+H2-石膏水反应:CaSO4+2H2O→CaSO4·2H2O。

中考必背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考必背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考必背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概括1、常有元素、原子图化合价口诀正一氢锂钠钾银铵根;负一氟氯溴碘氢氧根;二价氧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备;锰有二四六和七,铜汞二价最常有,单质为0永不变;酸根负,一价硝酸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就是磷酸根。

一些常有元素、原子团(根)的化合价元素和根的元素和根常有的名称的符号化合价钾K+1钠Na+1银Ag+1钙Ca+2镁Mg+2钡Ba+2铜Cu+1 +2铁Fe+2 +3铝Al+3锰Mn+2 +4 +6 +7锌Zn+2氢H+1氟F-12、初中常有物质的化学式(1)非金属单质:氢气碳氮气氧气H2C N2O2(2)金属单质钠镁铝钾钙铁Na Mg Al K Ca Fe元素和根的名称氯溴氧硫碳硅氮磷氢氧根硝酸根硫酸根碳酸根铵根磷P锌铜Zn Cu元素和根常有的的符号化合价Cl-1 +1 +5 +7Br-1O-2S-2 +4 +6C+2 +4Si+4N-3 +2 +3 +4 +5P-3 +3 +5OH-1NO3-1SO4-2CO3-2NH4+1硫氯气S Cl2钡钨汞Ba W Hg(3)常有的氧化物物质名称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氧化钠二氧化氮二氧化硅化学式H2O CO CO2P2 O5Na2O NO2SiO2物质名称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一氧化氮氧化镁氧化铜氧化亚铜氧化亚铁化学式SO2SO3NO MgO CuO Cu2O FeO物质名称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铝氧化银二氧化锰化学式Fe2O3Fe3 O4Al2O3Ag2O MnO2(4)常有的酸物质硫酸化学式H2SO4盐酸HCl硝酸HNO3磷酸H3PO4硫化氢(氢硫酸)H2S溴化氢(氢溴酸)HBr碳酸H2CO3(5)常有的盐物质氯化钾氯化钠 (食盐 )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铜氯化锌氯化钡化学式KCl NaCl MgCl2CaCl2CuCl2ZnCl2BaCl2物质氯化铝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银硫酸铜硫酸钡硫酸钙硫酸钾化学式AlCl3FeCl2FeCl3AgCl CuSO4BaSO4CaSO4K2SO4物质硫酸镁硫酸亚铁硫酸铁硫酸铝硫酸氢钠硫酸氢钾亚硫酸钠化学式MgSO4FeSO4Fe2 (SO4)3Al2(SO4)3NaHSO4KHSO4Na2SO3物质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银硝酸镁硝酸铜硝酸钙亚硝酸钠化学式NaNO3KNO3AgNO3Mg(NO 3)2Cu(NO3)2Ca(NO3 )2NaNO2物质碳酸钠碳酸钙碳酸镁碳酸钾化学式Na2CO3CaCO3MgCO3K2CO3(6)常有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钾氢氧化铝氢氧化亚铁NaOH Ca(OH)2Ba(OH)2Mg(OH)2Cu(OH)2KOH Al(OH)3Fe(OH)2(7)常有的有机物物质甲烷化学式CH4乙炔C2H2甲醇CH3OH乙醇C2H5OH乙酸CH3COOH甲醛CH2O(8)常有化肥物质尿素化学式CO(NH2)2硝酸铵NH4NO3硫酸铵(NH4 )2 SO4碳酸氢铵NH4 HCO3磷酸二氢钾KH2PO4硝酸钾KNO3(9)常有积淀红褐色积淀氢氧化铁Fe(OH)3浅绿色积淀氢氧化亚铁Fe(OH)2蓝色积淀Cu(OH)2淡黄色积淀S(水溶液中)白色积淀: CaCO、 BaCO 、 Mg(OH) 、 Al(OH) 、Zn(OH) 、 BaSO 、 AgCl332324(此中仅 BaSO4、 AgCl 是不溶于 HNO3的白色积淀 )微溶于水: Ca(OH)2、 CaSO4、 Ag2SO43、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1)金刚石、石墨:C( 2)水银、汞:Hg(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5) )盐酸、氢氯酸:HCl( 6)亚硫酸:H2SO3(7)氢硫酸: H2S(8)熟石灰、消石灰:Ca(OH)2(9)苛性钠、火碱、烧碱: NaOH(10)纯碱、苏打: Na2CO3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 Na2CO3 10H2 O(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小苏打:NaHCO3(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 CuSO4 5H2O(13)铜绿、孔雀石: 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14) 甲醇(有毒、误食造成失明甚至死亡):CH3OH(15)酒精、乙醇: C2H5OH—(16)醋酸、乙酸(拥有酸的通性) CH3COOH( CH3COO 醋酸根离子)(17)氨气: NH3(碱性气体)(18)氨水、一水合氨: NH3 H2O(为常有的碱,拥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19)亚硝酸钠: NaNO2(工业用盐、有毒)4、常有物质的颜色( 1)固体物质颜色A 、白色固体: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钙、氢氧化钠、五氧化二磷、白磷、氧化镁、氯酸钾、氯化钾、氯化钠、B 、黄色固体:硫粉(S)C、红色固体:红磷( P)、氧化铁、铜( Cu)、氧化汞( HgO).D、蓝色固体:胆矾 CuSO4 5H2OE、黑色固体:木炭、石墨、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铁粉、F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Cu2 (OH)2CO3、锰酸钾 K2MnO 4G、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H 、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I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锌等金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化学元素知识点总结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
注意: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由O2、O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不可能是化合物。

(2)表示方法--元素符号--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a、书写方法: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O、C等
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Na、Mg、Al等
b、意义:既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又可以表示这种元素的原子。

例如:元素符号“H”的含义为:a.氢元素;b.一个氢原子。

元素符号前加上系数后,就只能表示该元素原子个数,不能表示该元素。

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单质如Fe、He 、C 、Si
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只表示3个氧原子
c、有关元素周期表
发现:门捷列夫
排列依据:7个横行,即7个周期;18个纵行,划分为16个族,其中第8、9、10纵行共组成一个族。

注:原子序数=质子数
d、元素之最:地壳:O、Si、Al、Fe 细胞:O、C、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