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识分类题练习带答案
文化常识试题及答案

文化常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造纸术B. 火药C. 指南针D. 印刷术答案:D2. 下列哪一位不是唐朝的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王安石D. 白居易答案:C3. “清明上河图”是哪个朝代的画家张择端所绘?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B4. 中国传统戏剧中,扮演年轻女性角色的行当是?A. 生B. 旦C. 净D. 丑5.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传统节日?A. 春节B. 元宵节C. 圣诞节D. 端午节答案:C6.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不包括以下哪一部?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诗经答案:D7. 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分别代表什么?A. 男性角色、女性角色、反面角色、儿童角色、滑稽角色B. 儿童角色、女性角色、男性角色、反面角色、滑稽角色C. 男性角色、女性角色、反面角色、滑稽角色、儿童角色D. 女性角色、男性角色、反面角色、儿童角色、滑稽角色答案:A8. “诗经”中的“风、雅、颂”分别代表什么?A. 民间歌谣、宫廷乐歌、祭祀歌曲B. 宫廷乐歌、民间歌谣、祭祀歌曲C. 祭祀歌曲、民间歌谣、宫廷乐歌D. 祭祀歌曲、宫廷乐歌、民间歌谣答案:A9.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B. 宋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A10. 下列哪一位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A. 韩愈B. 柳宗元C. 欧阳修D. 苏轼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的国宝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________。
答案:兰亭序2.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分别是《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和________。
答案:《水浒传》3. 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的是中国的________。
答案:敦煌莫高窟4.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最高一级的考试被称为________。
答案:殿试5. 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也被称为________。
80道文化常识测试题带答案

1. 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____。
答案:印刷术2. 孔子的故乡位于今天的哪个省?答案:山东省3.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答案:曹雪芹4. 京剧中的“生”通常指的是什么角色?答案:男性角色5. 长城的总长度大约是多少公里?答案:约2万公里6. 中国的国花是什么?答案:牡丹7. “三皇五帝”中的“三皇”是指哪三位帝王?答案:伏羲、神农、黄帝8.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答案:隋朝9.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答案:武则天10. 中国传统节日中,重阳节是哪一天?答案:农历九月初九11. 中国的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其编撰者是谁?答案:许慎12. 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主人公是谁?答案:孙悟空13. 中国最大的岛屿是哪个?答案:台湾岛14. 中国的传统医学称为____。
答案:中医或中医药15. 中国的第一位皇帝是?答案:秦始皇(嬴政)16. 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在第一个的是?答案:鼠17. 中国的首都是哪座城市?答案:北京18. 中国的国粹之一是?答案:京剧19.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什么?答案:长江20. 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答案:儒家学派21. 中国的春节又被称为什么?答案:农历新年或新年22. 中国的国石是什么?答案:翡翠(或和田玉,根据不同标准)23. 中国传统音乐中有五声音阶,分别是宫、商、角、____和羽。
答案:徵24.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是指哪三个国家之间的对峙?答案:魏、蜀、吴25. 中国的古代哲学家老子的主要著作是什么?答案:《道德经》26. 中国的国歌是什么?答案:《义勇军进行曲》27. 中国的传统婚礼中,新娘通常会穿什么颜色的衣服?答案:红色28. 中国的传统戏剧形式除了京剧外,还有哪些?请列举两种。
答案:越剧、黄梅戏、豫剧等(任选两种)29. 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主要用于纪念什么?答案:纪念先人或扫墓30. 中国的国树是什么?答案:银杏树(或柏树,根据不同标准)31. 中国的四大名绣指的是哪四种刺绣?答案:苏绣、湘绣、粤绣、蜀绣32.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分别是谁?答案: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33. 中国的国鸟是什么?答案:丹顶鹤(或朱鹮,根据不同标准)34. 中国的传统建筑中,四合院是哪种类型的住宅?答案:北方传统的民居类型35.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古代诗人?答案:屈原36. 中国的传统乐器二胡有几根弦?答案:两根弦37. 中国的国酒是什么?答案:茅台酒38. 中国的传统书法有几种主要书体?请列举三种。
100道文化常识测试题带答案

1.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曹雪芹2. 孔子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儒家3. 京剧中的“生”通常指什么角色?:男性角色4. 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5.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6. 长城始建于哪个朝代?:秦朝7. 中国的国花是什么?:牡丹8. 《诗经》有多少篇?:305篇9. 中国的四大名著是什么?:《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10. 孔子的教育思想核心是什么?:仁爱11.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哪位诗人?:屈原12.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武则天13.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孙武14. 中国古代的“文房四宝”指的是什么?:笔、墨、纸、砚15. “三顾茅庐”讲的是刘备请谁出山的故事?:诸葛亮16. 《离骚》的作者是谁?:屈原17. “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哪种教育理念?:环境对人的影响18. 中国的十二生肖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什么动物?:鼠19. 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白被称为什么?:诗仙20. “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哪位诗人的作品?:黄巢21. 《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兄弟是谁?:刘备、关羽、张飞22. 《水浒传》中,绰号“及时雨”的是谁?:宋江23. “精卫填海”的故事源自哪部古籍?:《山海经》24. 《聊斋志异》的作者是谁?:蒲松龄25. “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自哪个历史人物?:项羽26. 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历法是什么?:农历(阴历)27. “卧薪尝胆”的故事讲的是谁复国的故事?:越王勾践28. 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无声的戏剧”是什么?:京剧29. 《道德经》的作者是谁?:老子30. “四面楚歌”发生在哪个历史时期?:楚汉相争时期31. “纸上谈兵”这个成语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赵括32. 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隋朝33. “闭月羞花”中的“闭月”指的是谁?:貂蝉34. “草船借箭”的故事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诸葛亮35.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哪里的景象?:北宋东京汴梁(今开封)36. “指鹿为马”这个成语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赵高37.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宋应星38. “画龙点睛”这个成语与哪位画家有关?:张僧繇39. “入木三分”最初是用来形容谁的书法?:王羲之40. 中国的春节起源于哪个古老的传说?:年兽传说41. “杯弓蛇影”这个成语出自哪部古籍?:《风俗通义》42. 中国的茶文化起源于哪个朝代?:唐朝43. “东窗事发”这个成语源于哪个历史故事?:秦桧夫妇密谋陷害岳飞44. “鸿门宴”上,项羽和刘邦谁是主办者?:项羽45. 《兰亭序》的作者是谁?:王羲之46. “一鸣惊人”最初是用来形容谁的事迹?:楚庄王47. 中国的佛教四大名山是哪四座?: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48. “程门立雪”讲的是哪位学生的尊师故事?:杨时49. 《滕王阁序》的作者是谁?:王勃50. “七擒七纵”的策略是由谁实施的?:诸葛亮51.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哪个节日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有关?:七夕节52. “图穷匕见”这个成语与哪位刺客有关?:荆轲53. 《资治通鉴》的作者是谁?:司马光54. “乐不思蜀”这个成语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刘禅55. “洛阳纸贵”是因为哪位文学家的作品而引起的?:左思56.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个成语与哪场战争有关?:淝水之战57. 《春秋》相传是谁所作?:孔子58. “胡服骑射”改革是由哪位战国时期的君主推行的?:赵武灵王59. “萧规曹随”中的“萧”和“曹”分别指谁?:萧何、曹参60. “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蔺相如61. “约法三章”是由谁提出的?:刘邦62. “焚书坑儒”发生在哪个朝代?:秦朝63. “指鹿为马”的典故中,赵高指着什么说是马?:鹿64. “一字千金”这个成语与哪位文学家的作品有关?:吕不韦及其门客编写的《吕氏春秋》65. “负荆请罪”这个成语讲的是谁的故事?:廉颇向蔺相如请罪66. “望梅止渴”这个成语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曹操67. “金屋藏娇”这个典故与哪位皇帝有关?:汉武帝刘彻68. “三顾茅庐”中的“三顾”是指谁三次拜访谁?: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69. “投笔从戎”这个成语讲的是谁的故事?:班超70. “胯下之辱”这个成语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韩信71. “背水一战”这个成语与哪位将领有关?:韩信72. “入木三分”最初是用来形容谁的字迹深刻有力?:王羲之73. “闻鸡起舞”这个成语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祖逖74. “胸有成竹”这个成语与哪位艺术家的创作习惯有关?:文同(宋代画家,擅长画竹)75.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是用来劝诫人们什么道理?:持之以恒,不懈努力76.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成语出自哪部古籍?:《淮南子》77. “掩耳盗铃”这个成语与哪个历史人物的行为有关?:偷铃铛的人自己掩住耳朵,以为别人听不见铃声。
常识文化考试题目及答案

常识文化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不属于印刷术的是: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活字印刷术答案:B2. 下列哪个国家不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A. 中国B. 法国C. 德国D. 俄罗斯答案:C3.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位于哪个国家?A. 加拿大B. 美国C. 俄罗斯D. 巴西答案:B4. 被誉为“诗圣”的唐代诗人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5.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春节B. 端午节C. 圣诞节D. 中秋节答案:C6.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A. 珠穆朗玛峰B. 乔戈里峰C. 乞力马扎罗山D. 阿空加瓜山答案:A7. 以下哪种乐器不属于中国民族乐器?A. 二胡B. 古筝C. 钢琴D. 笛子答案:C8.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长江D. 密西西比河答案:A9. 以下哪位科学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 爱因斯坦C. 伽利略D. 霍金答案:A10.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不包括以下哪部作品?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聊斋志异》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书”?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诗经》答案:A, B, C12. 以下哪些国家位于亚洲?A. 中国B. 印度C. 巴西D. 日本答案:A, B, D13. 以下哪些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馆?A. 卢浮宫B. 大英博物馆C.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D. 悉尼歌剧院答案:A, B, C14.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印刷术答案:A, B, C, D15. 以下哪些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A. 金字塔B. 空中花园C. 长城D. 泰姬陵答案:A, B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中国的首都是北京。
100道文化常识测试题带答案

一、语言文学1.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曹雪芹2.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哪位诗人的作品?白居易3. 中国四大名著除了《红楼梦》,还包括哪几部?《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4. 《诗经》中的“风、雅、颂”分别指什么?风:民歌;雅:宫廷音乐;颂:祭祀歌曲5.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什么?《狂人日记》6.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谁?菩提祖师7.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哪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8.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谁的词句?苏轼9. 《论语》的核心思想可以用哪个词概括?仁10. 唐代诗人李白被誉为什么?诗仙二、历史文化1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朝代叫什么?秦朝12. 中国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中国13. 汉武帝时期著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由谁提出的?董仲舒14.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谁?李渊15. 宋朝的建立者是谁?赵匡胤16. 明朝的首都最初设在哪里?南京17. 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是谁?溥仪18.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是在哪个朝代?隋朝19. “焚书坑儒”发生在哪个历史时期?秦朝20. 三国时期著名的“三顾茅庐”讲的是谁拜访诸葛亮?刘备三、艺术与科技21. 中国画中的“四君子”指的是哪四种植物?梅、兰、竹、菊22.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谁?张择端23. 被称为“书圣”的古代书法家是谁?王羲之24.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哪些?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25. 《洛神赋图》的作者是谁?顾恺之26. 京剧中常见的“生、旦、净、末、丑”分别代表什么角色类型?男性主角、女性主角、花脸(通常为英雄或勇士)、老年男性、滑稽角色27.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五音”是指哪五个音阶?宫、商、角、徵、羽28. 中国书法中的“欧体”是指哪位书法家的风格?欧阳询29. 《步辇图》记录了唐太宗接见哪位吐蕃使者的场景?禄东赞30. “印象派”绘画起源于哪个国家?法国四、哲学与宗教31.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仁爱与礼制32.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老子(李耳)33. 《道德经》的作者是谁?老子34. 佛教传入中国的大致时间是哪一年?约公元1世纪35. 孟子提出的政治理念主要是什么?民本思想36. “知行合一”是哪位哲学家的思想?王阳明37. 庄子的代表作有哪些?《庄子》内篇如《逍遥游》、《齐物论》等38. 禅宗在中国的创立与发展,与哪位僧人密切相关?达摩祖师39. 《周易》又被称为什么?《易经》或《书经》40. “无为而治”是哪个学派的观点?道家五、传统节日与习俗41. 春节又称为农历的新年,它基于哪个历法体系?阴历(农历)42.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屈原43. 中秋节的传统食物是什么?月饼44. 重阳节又称为什么节?老人节(登高节)45. 元宵节有赏灯和吃汤圆的习俗,汤圆象征着什么?团圆和睦46. 清明节的传统活动不包括以下哪一项?放鞭炮47. “七夕”节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它源于哪个传说故事?牛郎织女48. 腊八节的传统食品是什么?腊八粥49. 冬至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意义,这一天白昼最短,夜晚最长。
100道文化常识测试题带答案

1.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什么?:B.《石头记》。
2. 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什么?:A.长江。
3.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是谁写的?:A.元好问。
4. “滥竽充数”出自哪部书?:C.《韩非子》。
5. 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谁?:C.孙思邈。
6.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A.8条。
7.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哪部?:A.《史记》。
8. 木版年画发源于四大名镇中的哪个?:C.朱仙镇。
9.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什么?:C.酒。
10. “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怎么样?:A.左手在外。
11. 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什么?:A.忠耿正直。
12. 下列哪项不属于宋代五大名窑?:D.钧窑。
13.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B.书法。
14.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包括多少首完整的诗?:B.305首。
15.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A.孙武。
16. 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什么?:B.舞蹈动作。
17. 成语“机不可失”出自张九龄之笔,它的下句是什么?:A.时不再来。
18. 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A.晚春。
19.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B.元宵节。
20. “竹林七贤”中不包括以下哪位?:C.谢灵运。
21.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谁的诗句?:A.李商隐。
22. 我国有“三山五岳”之称,其中五岳不包括以下哪座山?:D.黄山。
23. 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戊。
24. “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形容的是哪一场起义?:B.陈胜吴广起义。
25. 被后世称为“梅妻鹤子”的是谁?:D.林逋。
100道文化常识测试题带答案

1. 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2. 孔子的弟子中,被称为“七十二贤”的是有多少个学生? 72个。
3.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曹雪芹。
4. 《西游记》中的唐僧本名是什么?陈玄奘。
5. 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6. 《水浒传》的作者是谁?施耐庵。
7. 《诗经》中的“风、雅、颂”分别指什么?“风”是各地民歌,“雅”是宫廷音乐,“颂”是宗庙祭祀乐歌。
8. 屈原的代表作品有哪些?《离骚》、《天问》、《九章》。
9. 李白的字是什么?李太白。
10. 杜甫的字是什么?杜子美。
11. 王羲之的代表作是什么?《兰亭序》。
12. 颜真卿的著名书法作品是什么?《颜勤礼碑》。
13. 柳公权的著名书法作品是什么?《玄秘塔碑》。
14. 张择端的著名画作是什么?《清明上河图》。
15. 顾恺之的著名画作是什么?《洛神赋图》。
16.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武则天。
17.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公元前221年。
18.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谁?李渊。
19. 宋朝的开国皇帝是谁?赵匡胤。
20.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谁?朱元璋。
21. 清朝的开国皇帝是谁?努尔哈赤。
22. 《史记》的作者是谁?司马迁。
23. 《汉书》的作者是谁?班固。
24. 《后汉书》的作者是谁?范晔。
25. 《三国志》的作者是谁?陈寿。
26. 《资治通鉴》的作者是谁?司马光。
27.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哪四本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8. 《四书五经》中的“五经”是指哪五本书?《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29.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状元”是什么意思?第一名。
30.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榜眼”是什么意思?第二名。
31.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探花”是什么意思?第三名。
32. 中国古代的“三纲五常”是指什么?“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
60道文化常识测试题带答案

1. 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什么?答案:指南针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答案:曹雪芹3. “文艺复兴”发源于哪个国家?答案:意大利4.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是《哈姆雷特》,另外三部是什么?答案:《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5. 孔子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答案:儒家6. 佛教的创始人是谁?答案:释迦牟尼7. 中国的“国粹”指的是哪两项艺术?答案:京剧、书法8.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什么河?答案:尼罗河9.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什么山?答案:珠穆朗玛峰(珠峰)10. 中国的首都是哪个城市?答案:北京11. 法国的首都是哪个城市?答案:巴黎12. 美国的首都是哪里?答案:华盛顿特区13. 日本的首都是哪里?答案:东京14. 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哪里?答案:堪培拉15. 印度的首都是哪里?答案:新德里16. 埃及金字塔主要用来做什么?答案:陵墓17. 长城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案:防御工事18.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什么?答案:撒哈拉沙漠19.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哪个?答案:俄罗斯20. 世界三大宗教是什么?答案: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21. 中国的国花是什么?答案:牡丹22. 英国的国花是什么?答案:玫瑰23. 日本的国花是什么?答案:樱花24. 法国的国花是什么?答案:香根鸢尾25. 德国的国花是什么?答案:矢车菊26. 意大利的国花是什么?答案:雏菊27. 美国的自由女神像是在哪一年赠送给美国的?答案:1886年28. 联合国成立于哪一年?答案:1945年29.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哪一年?答案:1914年3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于哪一年?答案:1945年31. 中国的抗日战争历时多少年?答案:14年(1931-1945)32. 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哪一年?答案:1978年33.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哪一年?答案:2001年34. 中国的农历新年叫什么?答案:春节35. 中国的中秋节在农历几月几日?答案:八月十五36. 中国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答案:屈原37. 中国的重阳节是哪一天?答案:九月初九38. 中国的七夕节是为了纪念谁的故事?答案:牛郎织女39. 中国的清明节是用来做什么的?答案:扫墓祭祖40. 中国的国庆节是哪一天?答案:十月一日41. 中国的劳动节是哪一天?答案:五月一日42. 中国的教师节是哪一天?答案:九月十日43. 中国的儿童节是哪一天?答案:六月一日44. 中国的建军节是哪一天?答案:八月一日45. 中国的植树节是哪一天?答案:三月十二日46. 中国的青年节是哪一天?答案:五月四日47. 中国的护士节是哪一天?答案:五月十二日48. 中国的记者节是哪一天?答案:十一月八日49. 中国的农民丰收节是哪一天?答案:秋分日(公历9月23日前后)50. 中国的元宵节是哪一天?答案:正月十五51. 中国的腊八节是哪一天?答案:腊月初八52. 中国的寒食节是哪一天?答案:清明节前一天或前两天53. 中国的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答案:傣族54. 中国的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答案:彝族55. 中国的那达慕大会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答案:蒙古族56. 中国的龙舟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答案:汉族(端午节)57. 中国的壮族三月三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答案:壮族58. 中国的苗族姊妹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答案:苗族59. 中国的藏族雪顿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答案:藏族60. 中国的维吾尔族古尔邦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答案:维吾尔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常识分类题(一)官职典制1.官职制度(1)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A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选举制度。
B在古代宗法社会中,嫡长子有继承父亲地位和财产的权利。
()C“分封制”,即中国古代皇帝或国王对诸侯、大夫、士逐级分封的制度。
中国几千年一直沿用这种制度,直到清王朝覆灭。
D我国古代常取其爵名封赐大臣,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一直沿用到清代。
(2)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A举孝廉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将没有官职的士人推荐给中央政府。
B征辟,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被征辟者经过试用,确有能力,就正式授予官职。
C官员遇父母亡故,一般均解除官职,守丧三年,期满后起复,称为丁忧。
D古代官吏告老退休称“致仕”,也称“休致”。
官员年老有病,由本人提出申请,获准后致仕,国家据其职位,给予一定的赏赐。
2.皇室官职(3)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A自秦代开始,皇帝的正室称皇后,皇帝的母亲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历代相沿不变。
B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简称上皇。
无论是生是死,都用此称。
历代皇帝传位于太子,亦自称太上皇。
C皇帝指定的皇位继承人称为“皇太子”。
一般为皇帝的嫡长子,但也有例外,由皇帝选定册立。
D掌管皇帝亲族或外戚勋贵等有关事务的官员称为“宗主”,九卿之一。
3.中央官职(4)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A“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朝代不同、时期不同,“三公”之官名称不同,职掌也不同。
B秦代“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丞相位最高,尊称为相国,通称为宰相,秉承皇帝旨意辅佐朝政。
C秦汉时,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合称为“三公”。
其中太尉负责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事务,御史大夫掌管全国军事。
D太师,西周始置,原为高级武官,军队的最高统帅。
春秋时晋楚沿用,战国后废,汉又设置,位在太傅之上。
(5)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A司徒,“三公”之一。
春秋时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制定贡献。
汉时,主管教化,后世沿用。
隋唐“三公”参议国事,但仅为虚衔。
B御史大夫,秦汉时仅次于丞相的中央最高长官,主要职务为监察、执法,兼掌重要文书图籍。
晋以后,多不置。
隋唐以后虽置,但与汉制不同。
C枢密使,唐代宗时以宦官掌机密,其后掌权的宦官以枢密使的名义干预朝政,所以,至唐昭宗时开始改为士人任职。
D中书令,历代多为宦官担任,负责宣诏命。
司马迁获刑后,曾任此职。
(6)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A参政,唐初以参加政事为他官参与宰相事务的官职名,宋以资历较浅之官与宰相同议朝政,称为参知政事。
B尚书,始置于战国,历代相沿,是执掌文书的官员,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掌管文书奏章,地位很重要。
C侍郎,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为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D自东汉始,尚书省成为行政的总负责机构,因事务繁多,便分曹办事,后来曹变为部,至隋唐定为六部。
各部正副首长分别为郎中和员外郎。
(7)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A吏部,属六部之一,掌管文官官吏的任免、评选、考绩、升降等。
B我国战国时代中央就设有监察官,称为御史,一直沿袭至清代。
主要职责是对百官进行纠察弹劾。
C“补阙”原意为补救过失,在唐代属于门下省。
主要职责是对皇帝进行规谏,大事可以廷议,小事则上封奏,并举荐人员。
D起居注,官职名,掌管侍从皇帝起居,记录其言行的官。
4.地方官职(8)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A秦统一后,郡县制正式形成。
郡的长官称郡守,由朝廷任命。
郡县制成为后来各个朝代地方行政单位的基础。
B汉承秦制,郡的官制跟秦基本相同,只是把“郡守”改称为“太守”。
和郡平行的还有“国”,也称“诸侯王国”,设官仿中央。
C唐代县以上的行政单位称州或郡,称州时长官是刺史,称郡时长官是太守。
另外,首都或陪都所在地的州叫府,长官叫尹或少尹。
D路,是宋代的一个行政单位,以经略安抚使为长官,设转运司掌管财政,以判官为长官。
(9)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A明初把行中书省改称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长官为左右布政使,掌一省之政。
B我国历代都有史官。
掌文史星历,兼管国家图书。
虽然名称各异,但职能大体相似。
C知县为一县的最高行政长官,仅管理一县行政,无权管理兵事。
D翰林院是文人和医卜技术人员的待诏处所,随时准备给皇帝讲经论典或作辞赋,或草拟诏令或应和文章。
5.武官官职(10)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A“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其中的“司马”是一种官职,主要掌管军政和军赋。
贬江州司马常作为官员的贬降之职。
B太尉,官名,为全国军事首脑,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
汉武帝时改称“大司马”。
东汉时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
6.官职任免C“征、辟、任、除、拜、授、迁”都是指任用官员,用法相同。
D “转”“徙”泛指调动,“出”专指调离京师,“入”专指调入京师。
(11)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A古代任官,还有摄官、兼官、加官、试守的制度。
“摄”是代行职守;“兼”指兼职,汉代以低职兼高职为“行”,以高职兼低职为“领”;而到了唐宋,以低职兼高职为“守”,以高职兼低职为“行”。
B古代官员遇父母之丧,必须请假回家守孝,这叫“丁忧”;服丧期满除去丧服,谓之“服阙”。
C“起复”“夺情”都是指古代官员守丧期满后,被重新起用,回到原职。
D“终养”又称“归养”,是指因亲人年老或病重而辞官侍奉。
(二)古代礼仪)1.政治礼仪(12)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A冬至之日,最高统治者都会祭天,因为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一直延续到清代。
B夏至之日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
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土神、谷神、社稷等。
C“封禅”指在都城的城郊祭天、祭地的盛典。
历代好大喜功的帝王都给予特别的重视。
D“相见礼”是我国古礼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相互见面时的礼节。
常见的有趋、拜、拱手、作揖、唱喏、长跪、鞠躬、寒暄、叉手等。
(13)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A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仪式称“朝仪”,是体现一代帝王之尊及典制完备的重要标志,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B古代诸侯会定期朝见天子叫“朝聘”。
每年派大夫朝见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为“朝”。
C天子款待来朝会的四方诸侯和诸侯派遣使臣叫“宾礼”。
后来也指接待宾客的礼节。
D跪是一种礼仪,长跪就是长时间跪,代表更为恭敬。
2.生活礼仪(14)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A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要在宗庙中行冠礼。
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
B古代女子年满十四要行“笄礼”结发加笄,取“字”。
将头发梳成发髻,盘在头上,以区别童年时代。
C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称为“家祭”。
D古人在祭祀前沐浴、更衣、独居,以示虔诚。
这些活动叫“斋戒”。
斋戒时要求“五思”,思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
3.姓名称谓(15)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号,与名和字没有根本区别,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
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C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死后会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D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叫“庙号”。
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
(16)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A古代对皇帝多称庙号,也用年号代称。
如唐太宗、唐玄宗等。
B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
以后每一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作“改元”。
C“郡望”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
如韩愈虽是河内河阳人,但因昌黎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
D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三)教育科举)1.政策(17)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A科举取士始于隋代,此前,选拔官吏主要是实行“选士”“察举”“九品中正”制度。
B“科举”即分科考试以取士。
始于隋唐,止于清光绪三十一年。
实行分级考试,有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C“举人”在科举时代是指应举之人,是各地乡贡入京应试者的一类考生,是没有学历的人。
2.学校(18)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历代各级官府都会直接举办和管理学校,称为“官学”。
由政府提供“廪膳”,选派教师,指定教材,监选生员。
B在中国古代,学校都称为“庠”“序”,主要是教授知识,为国家培养人才。
C在宋代,主管教育的行政机关称为“国子监”,同时又是国家最高学府。
D我国古代藏书、校书、讲学的地方称为“书院”,主要是校勘经典、辨明典章、收罗人才。
3.学生(19)下列文化常识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科举时代,学校里的幼童称为“童生”。
B优秀的人才称为“秀才”,俗称“相公”,是一般儒生的通称。
C科举考试中乡试第一名称为会。
唐代投考进士的考生随地方贡品解送入京赴试,称为解或解送,故后世称乡试为解试。
D古代向朝廷荐举人才,泛称贡士,唐以后亦称科举制度为贡举。
(19)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A科举考试中,通过进士科考试,考中者称为进士。
进士科每三考一次。
B科学考试殿试中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称为“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
4.教材C从汉代开始,把孔子编订的“五经”长期作为教学用书,后来被定为科举应试的标准用书。
D“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与“五经”是封建学校及科举考试的标准书。
5.考试(20)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A进士科是科举考试中最为重要的科目。
宋以后其他科目多废,明清时仅存该科。
B明清时期在各省省城(或京城),每隔三年举行一次乡试。
因于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试、秋闱。
考中者为举人,可参加第二年在京城举行的会试。
C明清时期各省举人在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为会试,每三年一次,因在秋季举行,也叫秋试、秋闱,因其由礼部主办,又称为礼闱。
D科举时代最高一级的科举考试,因在皇宫内大殿上举行而被称为“殿试”,亦称“廷试”。
(四)天文地理)1.天文历法(21)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A古人以天为干,以地为支。
天干常用来表示次序,地支可用来表示时间。
把天干地支依次组合,配成六十对,称为“六十甲子”。
B阴历每月十五日称“望”。
“既望”是每月望日之后的几天,这时候,月亮看起来很圆。
C阴历每月初一称“朔”,每月最后一天称为“晦”。
(√)D古人以夜半为中心,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
也就是以夜半(子时)为三更,前后各有两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