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构施工测量方案
钢结构测量方案

钢结构测量方案钢结构测量方案一、前言钢结构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结构形式,在工程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钢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测量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将详细介绍钢结构测量方案的各个方面,包括测量前的准备工作、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测量结果的处理与分析等。
二、测量前的准备工作1. 完成设计图纸的审查:在进行钢结构测量之前,需要先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查,确保图纸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设计图纸中应包含详细的钢结构尺寸和位置信息。
2. 确定测量方法和仪器:根据钢结构的特点和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
常用的钢结构测量方法包括全站仪测量、激光测距仪测量等。
3. 确定测量控制点:根据设计图纸和测量要求,确定测量控制点的布设位置。
测量控制点的设置应能够覆盖整个钢结构,并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4. 进行现场勘测:在进行具体的测量工作之前,需要对现场进行勘测,了解钢结构的实际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标志和标识。
三、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在进行钢结构测量时,需要保证所使用的测量仪器的准确性。
在使用全站仪等高精度测量仪器时,应进行定位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注意测量时的安全事项:钢结构的测量工作常常需要在较高的空间进行,因此在进行测量时,要注意安全事项,如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并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
3. 注意环境因素的影响:在进行测量工作时,要注意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如风力、温度等因素都可能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及时进行相应的修正。
4. 定期检查仪器的状态:在进行长时间的测量工作后,需要定期检查测量仪器的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如发现仪器出现故障或失准,应及时进行维修和调整。
四、测量结果的处理与分析1. 清理和整理测量数据:在完成钢结构测量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可以使用电脑软件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处理。
2. 进行测量结果分析:根据测量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比对设计要求和标准规范,评估钢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
钢结构施工测量方案

钢结构施工测量1、施工准备1.1、技术准备1、对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进行计量检定,确保器具在受控状态下使用。
2、熟悉图纸了解建筑定位及放线的相关要求,校核图纸中相关数据,掌握测量放线所需要的几何尺寸及相关数据。
3、向监理提供测量人员的上岗资质和所用测量仪器的计量检定证书。
4、对业主及土建提供的测量依据进行校算。
5、对业主及土建提供的起始桩点(红线桩、楼座桩、水准点高程)进行校测。
6、由测量负责人对测量放线工进行技术交底。
1.2、测量资源准备1、准备各种测量所用的记录表格,所用表格采用技术资料管理规程的表格。
2、准备好各种测量用辅助材料(如:油漆笔、垂球、墨线等)。
3、本工程测量仪器配备:4、劳动力安排:安排4-6人进行测量工作。
5、测量放线的工作条件:在测量区域内要保证通视条件和量距条件。
2、钢结构安装测量技术2.1、钢结构测控总体思路根据《建筑工程测量技术规范》进行施工,钢结构安装测量分平面、高程控制两部分,总体思路:平面控制点使用激光铅直仪向上传递,高程控制点使用钢卷尺分段向上量距,每次传递的点位自检闭合。
平面控制网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点位布置略有调整,主楼平面控制网考虑核心筒内、核心筒外两部分,各部分点位可独立使用,也可相互换算联测。
平面控制点使用激光铅直仪垂直向上投递,激光传递的点位组成多边形,必须具有闭合复测条件。
用计量检测过的50m钢卷尺分段向上量测,分三处传递高程,三点之间相互复测闭合。
钢结构与土建、设备安装、室内外装修等专业使用的平面、高程控制网相同;定期要会同土建、设备安装、室内外装修等专业对各自使用的平面、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核。
2.2、平面、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平面控制网的基准点设置固定点,由激光铅直仪分层向上传递到各个测控点并组成多边形,经多边形条件闭合复测,用于放线控制;高程控制网的基准点设置在地面外围,并作固定标记,作为标高起始基准点。
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布设平面、高程控制网:(1)地下部份平面控制轴线网在基坑周边布设主要控制轴线引桩,对基坑内各结构部位实行“外控法”施工。
钢结构施工测量方案

钢结构施工测量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一份钢结构施工测量方案,旨在确保钢结构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通过采用合适的测量方法和工具,可以确保钢结构的尺寸和位置与设计图纸一致。
2. 测量工具和设备在钢结构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以下测量工具和设备: - 细尺:用于测量较小的长度和宽度。
- 钢卷尺:用于测量较长的长度和宽度。
- 水平仪:用于测量钢结构的水平度。
- 曲线尺:用于测量钢结构的弯曲程度。
- 激光测距仪:用于测量较大距离和高度的钢结构。
- 支撑和搭建脚手架。
3. 施工测量步骤3.1 建立基准点在施工现场确定基准点,并使用水平仪和激光测距仪测量其高度和水平度。
通过建立稳定、准确的基准点,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3.2 测量结构尺寸根据设计图纸,使用细尺和钢卷尺测量钢结构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无误,并记录在施工测量记录表中。
3.3 检查结构水平度使用水平仪检查钢结构的水平度。
如果发现不水平的部分,需及时调整以确保整体施工质量。
3.4 检查结构的垂直度使用水平仪和激光测距仪检查钢结构的垂直度。
如果发现不垂直的部分,需进行调整。
3.5 测量曲线结构的弯曲程度对于曲线结构,使用曲线尺测量其弯曲程度。
确保曲线结构的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3.6 检查连接件位置和尺寸对于钢结构的连接件,使用细尺和钢卷尺测量其位置和尺寸。
检查连接件的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7 检查支撑和脚手架在进行测量之前,确保支撑和脚手架的稳定性,并对其进行必要的调整。
4. 测量误差和控制措施在钢结构施工测量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测量误差。
为降低误差的影响,采取如下控制措施: - 使用精确的测量工具和设备。
- 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 定期校准测量工具和设备,确保其准确性。
- 注意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修正。
5. 结论本文档制定了一份钢结构施工测量方案,包括测量工具和设备的选择,施工测量的步骤,以及控制测量误差的措施。
钢结构实测实量施工方案

钢结构实测实量施工方案1. 引言钢结构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结构体系,具有轻量、高强、施工周期短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设项目中。
钢结构实测实量施工方案是在工程施工阶段对钢结构进行精确测量和实量化的方法和步骤,以确保施工的精度和质量。
2. 施工准备2.1 工具和设备准备在进行钢结构实测实量施工前,需要准备以下工具和设备:•激光测量仪:用于测量钢结构的长度、高度和角度等尺寸。
•测量尺和标尺:用于进行小尺寸的线性测量。
•水平仪和测斜仪:用于检测钢结构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钢尺和角尺:用于测量较大尺寸的线性和角度尺寸。
•手持计算机和数据记录软件:用于记录和处理测量数据。
在进行钢结构实测实量施工前,需要进行以下测量准备工作:•清理工作区域,确保测量点的安全和稳定。
•根据施工图纸确定测量点和测量范围。
•根据测量要求设置测量坐标系。
3. 测量步骤3.1 基准测量基准测量是钢结构实测实量的第一步,用于确定整个结构的基准坐标系和起点。
3.1.1 确定基准点在施工现场选择一些地理位置固定、便于标记和测量的点作为基准点。
3.1.2 建立基准坐标系根据施工图纸和工程要求,在基准点上建立起横向和纵向的基准坐标系。
根据结构图纸和测量要求,对钢结构的各个构件进行测量,包括长度、高度、角度等尺寸。
3.2.1 测量长度和高度使用激光测量仪、测量尺等工具,对钢结构的长度和高度进行精确测量。
3.2.2 测量角度使用激光测量仪、角尺等工具,对钢结构的角度进行精确测量,包括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
3.3 结果记录和处理测量完成后,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和校验。
3.3.1 数据记录使用手持计算机或数据记录软件,将测量数据进行记录,包括测量点的坐标和各个尺寸的测量值。
3.3.2 数据处理和校验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校验,包括计算长度、角度的误差、比较测量结果与设计值的差异等。
4. 施工实施4.1 对比设计图纸将测量结果与设计图纸进行对比,确保测量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钢结构工程测量方案

钢结构工程测量方案(一)施工总体部署1、如何保证本工程整体的轴线关系、垂直度及结构标高是本工程的测量重点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及重点,测量校正的主要工作为验收平面控制基线及标高控制点。
2、平面控制网的建立:施工控制网布设的好坏,合理与否至关重要。
根据现场通视条件及工程结构特点建立矩形轴线控制网,控制钢柱的精度。
3、预埋螺栓、钢立柱、钢横梁与屋面斜梁测量校正:采用经纬仪(或线锤法)校正垂直度和全站仪校正轴线偏差相结合的跟踪测量控制方法。
(二)平面控制网的建立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结合事先已经计算好的控制网坐标数据进行钢结构平面控制网的测放,按工程测放要求及结构特点建立平面控制网。
具体施工阶段采用内控法:即在平面内建立矩形控制网(共计主控点 10 个,即 A、E、K 三横轴共 6 个,1、13 两纵轴共 4 个),控制测量校正及轴线偏差复测。
(三)高程控制网建立:1、高程控制网建立:将规划院所给水准点(钢筋混凝土现浇桩)进行全线平差,从而保证厂房一测量精度,目前平差完毕,并征得监理签字同意。
用基准点作为厂房一高程控制标准,钢管全面保护并标明记号,方便桩基、承台、地脚螺栓、钢柱、屋面等高程测量工作。
2、高程点的引测采用精密水准仪,方法为附合测法,由已知高程点依次引测到现场临时高程控制点,然后再附合到另一已知高程点。
标高线均以红色油漆三角形标注,三角形长边向上,表示标高线,三角形长边要用墨线找平,清晰准确,同时用 BM+数字的形式写于水准点跟前明显位置处。
3、高程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四等水准测量采用上、中、下三丝读数法,每站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黑-黑-红-红)”。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1)每公里高差中数中误差(mm)①偶然中误差 MΔ:±5②全中误差 MW:±10(2)仪器型号:DSZ2(3)水准标尺:双面(4)观测次数①与已知点联测:往返②环线或附合:往③平地往返较差、附合或环闭合差(mm):±20√L注:①L 为附合线路或闭合环线长度(以 Km 计)②前后视距长度不大于 80m,视线高度不低于 0.2m,前后视距差为 3m,累计视距差为 10m③尺的黑红面读书之差不大于 3mm,黑红面高差之差不大于 5mm(四)测量定位1、建筑物的定位放线本工程以已知控制桩定位,以较长的己知边测设较短的边。
钢结构安装施工测量方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精品文档下载【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目录一、预埋件精度控制 (3)预埋件的预埋方案的优化 (3)测量器具的检定与检验 (3)严格的验线制度 (4)高要求的标准和过程控制 (4)二、钢结构安装整体测量定位 (5)对钢结构安装测量的要求 (5)平面控制 (5)高程控制 (6)钢结构安装工程中的测量顺序 (7)整体测量控制 (7)钢结构安装测量精度的保证措施 (9)安装测量的注意事项 (10)一、预埋件精度控制预埋件的预埋方案的优化根据不同的预埋件制定不同的保证精度的预埋方案。
主要预埋件在加工厂整体预制,提供高制作精度的轴线、标高控制点,现场通过监测控制点、预埋件与钢筋、模板支撑连接牢固来保证安装的精度。
钢柱预埋件的安装精度是重中之重,采用以下措施:钢柱预埋件在加工厂整体预制(见下图),并且与第一节柱预拼装。
地脚螺栓之间用钢筋焊接成一个整体,保证了地脚螺栓之间的定位精度;与环形垫板之间用螺栓固定,在地脚螺栓和环形垫板上分别提供轴线、标高控制点。
预埋时留出二次灌浆层(见钢柱的安装),环形垫板与地脚螺栓之间有间隙,环形垫板的标高、轴线、倾斜度可以微调,通过微调来保证第一节钢柱的标高、轴线、与环形垫板之间的结合。
测量器具的检定与检验为达到符合精度要求的测量成果,全站仪、经纬仪、水平仪、铅直仪、钢卷尺等必须经计量部门检定。
除按规定周期进行检定外,在周期内的全站仪、经纬仪、水平仪等主要有关一起,还应每2~3个月定期检校。
采用高精度的器具:全站仪:采用精度为2S、±(2mm+2ppmΧD)m.s.e的拓普康GTS-102全站仪;经纬仪:采用精度为2S的DJD2-G 2秒电子经纬仪;水准仪:采用精度≤3mm/km的DSZ3自动安平水准仪。
严格的验线制度1.预埋件固定前的验线:复测控制网轴线及标高。
验线成果与原放线成果两者之差若超过1/1.414限差时,予以返工。
钢结构测量校正施工方案

钢结构测量校正施工方案1.1.1测量总体技术路线国家大剧院壳体钢结构为空间超级椭球体,控制点多,精度要求高。
其内部混凝土结构的密度大,且起伏错落,场外周边又缺少可资利用的制高点建筑物,通视条件差。
为了保证钢结构安装精度,同时又简化测量方法,拟将空间壳体分解成1个水平平面构件(顶环梁)和148个竖直平面构件(梁架)实施控制,并结合原地面测量控制网,在混凝土结构顶面直接布设钢结构安装用测量控制网,进一步放样出所有必需的施工测量控制点,作为钢结构施工控制和校核的依据。
1.1.2钢结构安装用测量控制网的设立1.1.2.1移交测量控制网的复验和选用⑴根据总承包部测量队移交的地面测量控制网的点位情况及前期土建施工情况的介绍,我们认为,通过结构中心的$3、23、S4、Z2四个平面控制点同前期土建施工控制较为一致,而且通视情况良好,有利于结构顶部控制网的布设,因此重点复测该四点,并依此作为结构顶部测量控制网测设依据。
该网点精度为四等导线点。
⑵考虑土建结构整体沉降的影响,高程控制网将采用土建±0.00标高处的四个高程点,地面高程点不再使用。
高程控制点应复测无误后再使用。
1.1.2.2施工平面测量控制网的建立(1)平面测量控制网的建立通过移交的S3、Z3、S4、Z2四个平面控制点,分别在戏剧院、歌剧院、音乐厅构件顶部加设测量控制点,组成施工测量控制网。
点位的选择以避开临时支撑、梁架并尽量保证多方向的通视为准。
南、北方向控制点基本位于中心轴线,以让开壳体梁架;西面点由中心向南平移8.9m,以保证通视;东面施测较困难,故拟设置两点,以保证通视。
基准控制网见图25。
图25基准控件网(2)强制归心支架的制作与安装平面测量控制网控制点设置为强制归心形式,其由角钢支架及支架底板和顶板组成。
其中4 只高度为1.5m,1只高度为2.8m,支架顶板为20cmX20cm钢板,中间加工成一个方向可调的滑槽,设一和进口仪器配套的螺丝,螺丝和面板相互垂直;支架底板分别为50cmX50cm 钢板和70cmX70cm 钢板,对角线方向各加工四个圆孔,共八个圆孔,以保证避开土建结构混凝土中钢筋位置。
钢结构实测实量施工方案

钢结构实测实量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与特点本工程为一项钢结构建筑项目,位于[具体地址]。
项目主体结构以钢结构为主,具有空间跨度大、结构形式复杂、精度要求高等特点。
实测实量施工是本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对于确保结构安全、提升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施工测量准备成立专门的测量小组,负责施工全过程的测量工作。
对测量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掌握精确的测量技能。
准备测量所需的资料,包括设计图纸、施工规范、测量方案等。
对测量仪器进行校准,确保测量仪器的精度满足工程要求。
三、测量方法与校正采用全站仪、经纬仪等高精度测量设备进行钢结构位置的测定。
使用三维坐标系统进行空间定位,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定期对测量设备进行维护和校正,避免因设备误差影响测量结果。
四、仪器工具准备全站仪:用于测量钢结构的空间位置。
经纬仪:辅助全站仪进行角度测量。
水准仪:用于控制结构的垂直度。
测量标尺、钢丝线等辅助工具。
五、数据处理与报告将测量数据及时录入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编制测量报告,详细记录测量过程、方法和结果。
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结构施工质量,提出改进措施。
六、成果交付与保存将测量成果及时交付给项目管理部门,作为质量控制的依据。
对测量数据进行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七、质量保证与安全措施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相关测量规范和标准,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测量工作安全进行。
对测量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数据异常。
八、文明施工与附图附表施工现场保持整洁有序,符合文明施工要求。
附图包括测量布点图、测量流程图等,方便施工人员理解施工过程。
附表包括测量数据表、测量报告表等,用于记录和分析测量数据。
本施工方案旨在为钢结构实测实量工作提供全面、详细的指导,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方案,以适应工程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构施工测量方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 LTD东北亚(长春)国际机械城会展中心项目钢结构工程施工测量专项方案2017年5月中建二局筑工程有限公司目录1 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区域划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钢结构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钢结构安装测控总体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测量主要内容及重难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测量施工前准备工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主要的施工测量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测量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量控制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钢结构施工监测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钢结构施工监测点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监测基本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监测执行的技术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钢结构施工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测量质量控制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质量控制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现场施工测量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安全管理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控制点安全管理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仪器安全管理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编制依据1、工程合同文件;2、工程相关施工图纸;3、国家《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5、《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755-20126、工程钢结构施工方案2 工程概况表2-1 工程概况工程整体效果图施工区域划分本工程钢结构加工制作、拼装、安装工程分两个标段,标段划分以图纸中1/20轴与21轴之间施工缝为准,施工缝以东为I标段,施工缝以西为II标段。
具体范围以施工合同约定为准。
分区平面布置图钢结构概况本工程整体结构造型呈现蝴蝶型。
钢结构主要由五部分组成:钢柱、钢梁、钢桁架、张弦梁、钢系杆,材质为Q345,工程量约17000t。
钢柱:钢柱分为圆管柱和方管柱,圆管柱截面为φ1100*25、φ900*20和φ700*20,方管柱截面为600*600*20。
钢梁:主要为热轧H型钢和,最大截面为HN500*200*10*16,H800*400*16*25。
钢桁架:主要为焊接工字钢钢桁架,最大截面为H700*300*12*20。
张弦梁:张弦梁按跨度分为90m、72m。
3 钢结构安装测控总体思路1、工程钢结构施工测量主要为平面测量、标高控制两部分。
测量应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其总体思路为:表3-1 测控总体思路杂,是本工程测量的环境特点。
同时由于本工程的各部分结构体系的施工精度直接影响下道工序的安装误差精度,因此必须从工厂加工制作至现场安装制定严格的测量方案,采用科学的测量仪器及测量手段进行各道施工精度的控制。
另外由于本工程的钢结构屋盖张弦梁结构跨度大、结构的施工面积大且安装精度要求高的特点及现场施工安装过程中不同结构体系的温差效应导致的热胀冷缩差异,所以本工程所涉及的测量、监测内容繁多,技术要求很高。
具体测量、监测的基本内容有:表3-2 具体测量、监测的基本内容平面和高程相结合,并组成一个系统,定期复测,校核合格后方可使用;选择适用的高精度测量仪器(全站仪、激光准直仪和水准仪等);采用合理的测量工艺和手段,提高数值传递的精度;在保证良好通视条件下,合理布置构件上的测点及提高测点的设置精度;在测量基准网的建立和基准网竖向传递时,用GPS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复核;组建高素质的测量专业队伍,保证多项措施的不折不扣的执行。
4 测量主要内容及重难点表4-1测量主要内容及重难点5 测量施工前准备工作测量仪器及设备1、主要测量器材的选用表5-1 主要测量器材表/表5-2 测量仪器的精度要求表测量人员准备为保证本工程测量工作顺利进行,确保钢结构安装的进度和质量要求,我们将对本工程选派一名测量工程师作为测量总负责,主持工程钢结构安装总体测量工作,其余选派持证测量员及测量工人进行具体测量作业。
根据工程施工过程中作业范围广,拼装场较多且分散的特点,高峰时期施工现场会出现多处拼装场地同时进行张弦梁及桁架的现场拼装,各区域至少安排2名测量员进行拼装测量控制,为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测量工作顺利及时的完成,投入测量人员如下:表5-3 投入测量人员表测量施工其他准备工作1、与土建施工坐标系交接钢结构安装在土建施工满足预埋件安装条件后进行,整个钢结构结构体系通过预埋件与土建结构形成统一整体。
在钢结构安装前期测量准备时,确立与土建施工统一的参考坐标系至关重要。
在进行测量施工前,需同土建施工测量组进行坐标点的交接,内容包括现场坐标点位的指定(至少2个),坐标点坐标及标高参照的记录,并对给定坐标点位进行复核测量,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后形成书面交接资料。
如在原始控制点交接过程中不能达成一致坐标系复核结果,可采用GPS定位进行原始点位坐标值复核。
2、熟悉测量资料测量人员和设备进场后,在工程技术负责人的领导下,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测量工程师首先组织测量人员详细了熟读施工图纸,详细了解工程各部位的结构分布情况,准备测量放样数据,以采取相应的测量控制手段和方法。
3、测量方案的拟定在进行本工程测量前,测量专组由测量工程师组织、所有测量人员参加,经过讨论拟定初步测量方案,指导后面具体测量工作的展开实施。
4、测量器具的检验测量仪器、工具必须准备齐全。
其中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及钢卷尺等仪器、工具必须送甲方指定的专业检测单位检测,检测过的仪器、工具必须保证在符合使用的有效期内,测量仪器的精度必须符合精度要求,并保留相应的检验合格证备查。
6 主要的施工测量工艺平面控制网的建立测量控制网的建立1、平面控制网的布网原则场地平面控制网应根据设计定位原则,建筑物形状和轴线尺寸,以及施工方案,现场情况等进行全面考虑后确定,其布网原则为:(1)控制网中应包括作为场地定位依据的起始点和起始边,建筑物主点和主轴线。
(2)要在便于施测、使用(平面定位及竖直控制)和长期保留的原则下,尽量组成四周平行于建筑物的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校核。
(3)控制线的间距以 30m~50m 为宜,控制点之间应通视、易量,其顶面标高应略低于场地设计标高、桩底低于冰冻层,以便长期保留。
2、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本工程平面控制网分二级布设:首级控制网为四边形边角网,四边形的对角线为长轴和短轴;二级控制网为主轴线控制网。
1)控制网分级的技术标准见下表。
表6-1控制网分级本工程首级控制网依据土建交付的基准点用徕卡全站仪引测,引测时要达到《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的相应精度等级要求,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6-2四边形边角网水平角技术要求表6-3轴线控制网技术参数测量工程师、测量人员熟悉所有的设计图纸和设计资料,并在进行平面控制网设计工作之前,必须先了解建筑物的尺寸、工程结构内部特征和施工的要求,熟悉施工场地环境以及与相邻地物的相互关系等。
总控制网的复核根据总包提供的基准点和测量的坐标,以及施工现场平面图和长春市一级控制点的标高和坐标,对现存的基准点进行复测,验证基准点数据资料的准确性。
复测过程必须是与总包、监理方共同进行,并报监理工程师验证。
复测内容及要求如下:平面基准点复测,按国家四等导线测量的要求实施,测算出精度误差。
水准基点复测,按规范要求进行联测,精度达到国家四等水准要求。
现场测量控制网的建立1、平面控制网的建立首级控制网为土建单位布设施工控制网。
钢结构一级测控网以土建施工提供的测控网为依据进行布设,导线设计等级为二级。
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
在控制点的选择上需注意:(1)各控制点需形成闭合回路,以便定期进行各控制点精确度的校核;(2)相邻控制点间尽量保持通视,以便支站,进行碎步测量;(3)所选测站点需固定、可靠。
结合本工程施工图纸及施工方法,为提高放样效率、方便施工,施工放样采用施工坐标系,坐标原点定为○1轴和○A轴的交点,X轴定为○1轴,由○A向○AA轴方向为正方向,Y轴定为○A轴,由○1向○50轴方向为正方向。
施工坐标原始控制点由总包提供,共计2个,详细信息如下:表6-4 控制点信息表按工程不同施工阶段,钢结构安装平面控制网布设需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调整。
2、高程控制网根据土建施工单位外围原始布设施工标高测量控制网,钢结构施工前复测各标高控制基准点间相对高差和平面图形的高差闭合差,如误差符合要求,选定标高基准点作为钢结构施工的标高起算点,用水准仪往返观测4个水准点到钢柱翼缘外侧面作起始标高并画好油漆标记,要求中间无间隔阻挡。
报请监理复核验证。
引测点标高将作为钢结构部分的施工用基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