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考古课件)14第三讲、三国—隋唐瓷器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ppt课件

【概念解读】
建安文学:以曹操父子为代表,人生哀伤与建功立业的气概交织融合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
南朝骈文:注重韵律与对仗
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因利乘便。——庾信《哀江南赋序》
田园诗歌:以陶渊明为代表逃避现实,探寻个体的理想人格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归田园居》
《曹全碑》
隶书
王羲之《兰亭集序》
行书
怀素《自叙帖》
草书
颜真卿《多宝 塔感应碑》 楷书
二、文学艺术
(二)艺术
绘画 东晋开始出现专职画家,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 代表作为《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邂
离
逅
别
初唐阎立本《步辇图》
画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二、文学艺术
石窟艺术
(二)艺术
甘肃敦煌莫高窟雕塑
敦煌第220窟胡旋舞
特点:重实用轻理论,重经验轻实验,主要服务农业
推动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共同因素
魏晋南北朝
民族融合、南北融合 统治者重视、艺术家追求 区域经济发展和安定
隋唐时期
统一安定 经济基础、政策开放 民族融合、中外交流 科举制推动
经济基础 统治情况 融合交流
区域经济的发展
经济整体发展繁荣
文化宽松区域稳定
• (3)西亚商人在广州、 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
四、中外文化交流
课本基础梳理:中外文化交流
佛教的传播 其他方面
引进来
佛教对中 国的影响
① 从东汉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高僧来华,将大批 佛经翻译成中文。
②双东晋法显和唐朝玄奘到天竺取经,促进了佛教的东传。
中国陶瓷史 ppt课件

陶瓷文明 曙光初现
❖ 陶器的诞生 ❖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
❖ 黄河流域 ❖ 仰韶文化 ❖ 马家窑文化 ❖ 齐家文化 ❖ 大汶口文化 ❖ 龙山文化
长江流域 河姆渡文化 良渚文化
❖仰韶
❖仰韶文化
马家窑
马
秦砖汉瓦
文物的证据 马镫
❖ 马镫约发明于公元3世纪,三国时期以后
❖ 另外,徽宗独创的瘦金体书法独步天下,直 到今天相信也没有人能够超越。这种瘦金体 书法,挺拔秀丽、飘逸犀利,即便是完全不 懂书法的人,看过后也会感觉极佳。传世不 朽的瘦金体书法作品有《瘦金体千字文》、 《欲借风霜二诗帖》、《夏日诗帖》、《欧 阳询张翰帖跋》等。此后八百多年来,迄今 没有人能够达到他的高度,可称为古今第一 人。
❖ 明朝这一残忍的殉葬制度,直到 1465年明英宗死时,才得以废除。明 英宗死前,下遗诏说:"用人殉葬,我不忍去做,这件事应从我这里废止。 "至此,这一制度才最终废止
❖ 1974年3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抗旱打井 时,在陵墓以东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 发现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经考古 工作者的发掘,才揭开了埋葬于地下的2000 多年前的秦俑宝藏。8000多件
❖ 中国浓厚的宗法制的文化决定了我们民族的厚葬传统, “他对他的先祖,对祖先,他要讲究孝,要讲究尊重, 要讲究让他们过得更好,在地下世界更好,所以他要 厚葬。他为了一个是显示他的遵守这个宗法的秩序, 一个是他为了显示他自己的财富。”
❖ 汉武帝那个茂陵,当时就有文献记载,全国每年全国 的财政收入三分之一是用来安葬皇帝用的,就是每年 往里边放新的东西,不断地增添,据说到他去世的时 候这个根本都放不下了。许多学者都认为就在先秦时 代,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是一个社会动荡的时代,就 是原来的礼制受到破坏,一些新上升的有权利有财富 的人就拼命地想越过这个原来的这个等级,包括丧葬 制度,就是追求这个厚葬,恰恰就是在这个时候盗墓 之风盛起。
中国瓷器发展史ppt

人 面 鱼 纹 盆
秦砖
汉瓦
陶器到了汉代以后,有一个突飞猛进的改进,就是在陶器 上施釉,也就是我们说的釉陶。釉在克服陶器的吸水率上 有突出的贡献,陶器上了釉,会减弱它的吸水率,所以釉 陶比陶器更容易使用。汉代的陶器上釉这个技术,有一种 说法是西域传过来的,不是我们自己的发明。凡是釉里含 铜,烧出来就呈现绿色;凡是釉里含铁,烧出来就呈现黄 色。汉代的陶器,除了建筑造型以外,容器开始大量增加, 像陶壶、陶罐、陶盆等等。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纹片著称,是与官窑非常接 近的一个窑口。其特征可归纳为:黑胎厚釉,紫口铁足, 釉面开大小纹片。遗憾的是,宋哥窑的窑址,至今还没有 被人们发现,我们只有从传世作品上去解读哥窑的历史。
中国宋元时期北方瓷窑。钧窑的窑址在河南省禹县(今禹 州市 ),为宋五大名窑之一,位于今河南禹州。因古属钧 州,故名钧窑。以钧瓷钧窑着称于世,属北方青瓷系统。 创始于唐,兴盛于北宋,主要烧造时期就是宋、金、元时 期。以后历代都有仿造。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说明其珍 贵程度。 钧窑瓷器历来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在宋代五大名 窑中以“釉俱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它创造性地 使用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还原条件下烧制出窑变铜 红釉,并由此繁衍出茄皮紫、海棠红、丁香紫、朱砂红、 玫瑰紫等多种窑变色彩,红里有紫,紫中有蓝,蓝里泛青, 青中透红,青蓝错杂,红紫相映,宛如蔚蓝的天空中出现 的一片彩霞,五彩渗化,交相辉映。
早期的瓷器都是青瓷,为什么呢?一个很简单的理由,就是釉 里含铁元素,烧后呈现青色,当时去不掉这个颜色。从科学角 度上讲,早期白瓷、青瓷、黑瓷都是一种瓷,都算青瓷。含铁 量越高,颜色就越深,由绿逐渐到黑。
商代
中国古代瓷器鉴赏系列讲座

中国古代瓷器鉴赏系列讲座目录第一章中国瓷器的初级阶段——商周至汉代瓷器第二章青瓷的成熟及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瓷器第三章中国瓷器的普及与提高——隋唐五代瓷器第四章名窑迭起的时代——宋辽金瓷器旧石器时代(距今约250万年前至1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在考古学上是指人类开始以石器为主要劳动工具的文明发展阶段,是石器时代的早期阶段(从人类首次制造出打制石器到农业文明的出现)。
旧石器时代的典型标志是打制(或压制)的石质工具。
陶器尚未出现。
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前至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新石器时代是随着原始农业、家畜饲养、制陶与磨制石器的相继到来而出现的,在考古学上属于石器时代的后段。
新石器时代的典型标志是能够制造以磨制石器为主的石质工具和用陶土烧制的陶器。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烧制陶瓷器皿的国家,早在新石器时代初期,居住在洞穴中的远古先民通过长期劳动实践以及聚居生活的需要,已经学会了用陶土烧制简单的陶器。
根据考古发掘和科学测试,距今大约一万年至九千年的江西万年县大源仙人洞遗址、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以及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出土的陶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陶器。
这些早期人类遗址出土的陶器造型简单,胎体粗糙疏松,胎壁凹凸不平,带有明显的原始性。
陶器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成为当时生活、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
经过两千余年的发展,陶器制作逐渐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新石器时代典型的文化类型有河南裴李岗文化、河北磁山文化、浙江河姆渡文化、黄河中游(甘肃至河南)仰韶文化、甘青地区马家窑文化、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济南龙山镇城子崖)等。
随着制陶技术的成熟与发展,陶器的品种、造型和装饰日趋丰富,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不同族属所烧制的陶器都具有各自的风格特点。
因此,在考古工作中考古学家总是把陶器作为衡量文化性质和分期断代的重要依据。
例如黄河流域仰韶文化是以精美的彩陶为代表,彩陶纹饰主要以花卉、动物以及几何图案为主,根据陶器纹饰的差异以及某些典型器(如小口尖底瓶)器型上的变化,仰韶文化又可复分为北首岭类型、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西王村类型等若干不同的类型。
(汉唐考古课件)14第三讲、三国—隋唐瓷器

• (2)制瓷方法
• 化妆土
• (3)装烧工具和装烧方法
• A.支烧具 • B.间隔具 • C.匣钵
瓷器上的气泡
气泡破裂
化妆土
3.产品类型
• (1)南方地区 • (2)北方地区
(汉唐考古课件)14第三讲、三国— 隋唐瓷器
1、三国两晋南北朝陶瓷手工业
• (1)窑址分布 • (2)烧造工艺 • (3)产品类型(品种、造型、纹饰)
(1)窑址分布
• (1)南方地区 • A.浙江,越窑、婺州窑、瓯窑、德清窑 • B.江苏,宜兴窑 • C.江西,丰城窑(洪州窑) • D.湖南,湘阴窑(岳州窑) • E.四川,成都窑、邛崃窑
宜兴窑 德清窑
越窑Leabharlann 婺 州瓯窑怀安窑
洪州窑
湘 阴 窑
成都青羊宫窑 邛 崃 窑
(2)北方地区
• A.河北,磁县贾璧窑,内丘邢窑 • B.河南,安阳相州窑 • C.山东,淄博寨里窑,枣庄中陈郝窑 • D.江苏,徐州窑
邢窑
贾璧窑 相 州 窑
寨里窑
枣庄中陈郝窑 徐州窑
2.烧造工艺
• (1)窑炉的发展.
福建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ppt课件

在民间广为传播, 主张“贵儒”和
“尊道”
吸收儒、道思想, 渐趋本土化
隋朝
提出儒、佛、道“三教合一”,以儒为主
唐朝
“三教并行”,韩 愈提出复兴儒学
道教最受尊崇
武则天时有很大发 展,禅宗影响最大。
儒学复兴运动 韩愈
三教并行:佛教与儒、道
问题: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儒佛道三者之间 关系的认识?
材料一:因此而求圣人之意,则内外之道,可合而明矣。常
材料二:(自东汉献帝建安年间至隋灭陈)前后394年中,统一政 府之存在,严格言之,不到15年,放宽言之,亦只有30余年,不 到全时期十分之一。
——钱穆《国史大纲》第212页
材料三:当时佛学高僧,转从人类内心隐微处为之解纷导滞,使陷 此黑暗混乱中之人生求得宁定与光明。
——钱穆《国史大纲》第365页
问题: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佛教传入中国并被接受的主要原 因有哪些?
化
度)、医学(《千金方》《唐本草》)
中外文化交流
佛教传入中国——玄奘西行 佛教外传——鉴真东渡 其他文化交流
针对训练
(2014·全国Ⅰ卷·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
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
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论从史出 史料实证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整理自《梁书·武帝本纪》
问题: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佛教盛行带来的负面影 响有哪些?
灭佛运动
件 )
”现
,藏
统治者灭佛:“三武一宗”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
是于 当青
时州
唐武宗和后周世宗。
《秦汉、隋唐、宋元考古通论》课件:7_隋唐考古(陶瓷器)

越窑
已经发掘的主要窑址(寺龙口,荷花蕊[文 物2003-11)等);
唐五代产品主要是青瓷。晚唐五代的青瓷 精品有“秘色瓷”之称,具有土贡性质;
装饰方面晚唐五代出现细腻的刻划纹,金 银釦的作法具有特点。
晚唐五代诗人咏越窑
“越泥似玉之瓯”;“越瓯秋水澄”;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邢、定二窑晚唐五代的白瓷器上有的刻有 “官”款(定窑还有“新官”款)。邢窑还 常见“盈”字刻款。
三彩
汉代的低温铅釉陶(所谓“银釉”)——北 朝铅釉陶的复兴——鼎盛的唐三彩——唐三 彩影响下的渤海三彩、奈良三彩——余音绕 梁的宋、辽三彩。
唐三彩的定义——高宗时期出现于两京,之 后流行于全国——烧造唐三彩的窑址
陕西铜川黄堡窑(青瓷、三彩、其它)
绞(搅)胎工艺
以白褐两色(或多色)瓷泥相间糅合成器, 或以这种泥片贴面,再施釉烧成的器物。唐 代出现此工艺。
唐代花瓷 黑釉瓷器上的白色或天蓝色乳光斑。花瓷在河 南鲁山段店窑、郏县黄道窑、内乡大窑店窑 等。拍鼓最具特色。“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
洪州窑
92,93年度发掘。报告即将出版。 隋代以淡青釉为主,装饰多样;唐代以青黄
为主,装饰简化。
长沙窑
兴盛于晚唐。器型多样,装饰手法丰富,以 釉下彩和模印贴花最具有特色。纹样丰富。 以题字装饰瓷器最富有情趣。
2北方地区主要瓷窑
山 花瓷”。
唐青花 集中出土于扬州唐城。为巩县窑产品。
隋唐时期的陶瓷器
三彩瓷器的复兴与极盛 窑址数量猛增,所谓“南青北白”的格局出
现 踵事增华的装饰 诸工艺对陶瓷的影响,异域风格凸显 瓷器的外销的发端与陶瓷之路的兴起
(一)主要瓷窑遗址
一篇好文读明白,三国两晋南北朝隋瓷器

一篇好文读明白,三国两晋南北朝隋瓷器「感谢您支持原创文章」《瓷说》—三国两晋南北朝隋篇文/浓墨探花图片整理/ 壹毛在本地看过来!2019年车辆保险费改后,你的保费降了吗?快来查一查广告「三足鼎立」►先简单回顾三国历史(220年-280年)三国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
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形成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
次年刘备在成都接续汉朝,史称蜀汉。
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
223年蜀汉昭烈帝刘备驾崩,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后主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恢复国内生产。
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鼎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
展开剩余95%►青釉鸡首壶三国安徽马鞍山宋山东吴大墓出土高19厘米胎质灰白,青釉均匀。
壶肩部划弦纹现藏马鞍山市博物馆三国时期,瓷器还是一种兴起不久的新产品。
所谓三国时期的青瓷烧造,主要是指孙权政权控制地区的青瓷烧造。
其中以越窑发展最快,窑场分布最广,瓷器质量最高。
其造型基本上是承袭汉代器物造型而来的,它较多地吸取了汉代陶器和漆器等的器形式样。
器形有盘口壶、双沿罐、井式罐、水盂、油灯,墓葬出土的还有羊形器、谷仓、虎子、蛤蟆、灶、鸡笼等。
这时的器物胎质坚硬,釉质匀净。
装饰纹样有弦纹、模印的斜方格纹、斜方回纹、井字纹、贴塑铺首,虎子上刻画翅膀、编织绳索等。
东吴时期首创了蛤蟆形水盂。
►青釉蛙形水注三国江苏南京赵士岗吴凤凰二年(273年)墓出土高5.9、口径2.3厘米浅灰色胎,淡绿釉,开细片纹。
蛙作游水状,背部塑一直筒状短流现藏南京博物院谷仓上的堆塑、雕刻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我们看过央视版的电视剧《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在几案前挑灯夜读或排兵布阵之时用的器皿大多都是精美的漆器,因为古代交通不便,国与国之间也不能经常的互市,所以瓷器的使用基本是在它的发源地江南一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洪州窑
Hale Waihona Puke 湘 阴 窑成都青羊宫窑 邛 崃 窑
(2)北方地区
• A.河北,磁县贾璧窑,内丘邢窑 • B.河南,安阳相州窑 • C.山东,淄博寨里窑,枣庄中陈郝窑 • D.江苏,徐州窑
邢窑
贾璧窑 相 州 窑
寨里窑
枣庄中陈郝窑 徐州窑
2.烧造工艺
• (1)窑炉的发展.
• A.龙窑(南方)及其演进 • B.馒头窑(北方).
第三讲、三国—隋唐制瓷业
• 1、三国两晋南北朝陶瓷手工业 • 2、隋唐五代陶瓷手工业
1、三国两晋南北朝陶瓷手工业
• (1)窑址分布 • (2)烧造工艺 • (3)产品类型(品种、造型、纹饰)
(1)窑址分布
• (1)南方地区 • A.浙江,越窑、婺州窑、瓯窑、德清窑 • B.江苏,宜兴窑 • C.江西,丰城窑(洪州窑) • D.湖南,湘阴窑(岳州窑) • E.四川,成都窑、邛崃窑
• (2)制瓷方法
• 化妆土
• (3)装烧工具和装烧方法
• A.支烧具 • B.间隔具 • C.匣钵
瓷器上的气泡
气泡破裂
化妆土
3.产品类型
• (1)南方地区 • (2)北方地区
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