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正负形创意设计
平面构成之正负形

正形就是画面中实的形,画面主体。负形 就是留白部分
换句话说:正负形就是你看这个图,第一眼就能 看出的部分就是正形,这个正形以外的部分又是
一个图形叫负形。
整理版ppt
1
• 德国当代国际著名视觉设计大师霍尔戈·马 蒂斯教授曾经这样说: “一幅好的招贴,应该是靠图形语言说 话而不是靠文字注解”。福田的海报语言简 洁、幽默、巧妙并深刻,常以简练的线和面 构成,具有强烈的视觉张力,充分显示了他 对图形语言的驾驭能力。福田把异质同构、 视错觉等理念,以视觉符号的形式重现在其 海报作品上,并将这些原理以客观和风趣的 形式呈现,使简洁的图形成为信息传递的媒 介,由此其设计作品兼具了艺术性与精神性
整理版ppt
10
《UCC咖啡馆》
整理版ppt
11
• 1986年福田繁雄作品展海报,他将女人躯 体的轮廓从中部横向分割,并且被分割的 图形做重复的平移式交错重组,造成图底 交叉汇合的错视,我们可称之为影像的"水 平交错式图底反转"。
整理版ppt
12
1986年福田繁雄作品展海报
整理版ppt
13
• 作业:(8cmx12cm)x6
• 表现:鬼魂、云、圣诞、春节、树、手、 偶像、冰激凌、糖、盐、烟任选六个
整理版ppt
14
的内涵。
整理版ppt
2
• 日本的福田繁雄的海报设计,他比较擅长 运用正负形
• 福田繁雄(1932-)是日本当代视觉设计大 师,他的设计理念及其设计作品所取得的 成就,对当代平面设计界都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整理版ppt
3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 图3是其著名的作品《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海 报系列(1985年-2001年)。在这一系列作品 中,福田以贝多芬头像作为基本形态,对人物 的发部进行元素的置换。从一定距离观察这些 作品,可以辨识出海报中的人物形象。但当我 们仔细观察人物的发部时,它又是由不同的图 形元素组成。在这里,音符、鸟、马等并不相 关的图形元素,都被福田运用到他的这一系列 海报中,这些元素丰富了同一主题海报的内涵, 同时充满趣味性,更体现出设计者丰富的想象 力。
奇特的正负形—图形的创意

未来技术发展对正负形的影响
人工智能:AI技术将提高正负形设计的效率和精度 虚拟现实:VR技术将为正负形提供更广阔的展示平台 增强现实:AR技术将使正负形在现实世界中得到更广泛应用 3D打印:3D打印技术将为正负形制作提供更多可能性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品牌形象设计中的应用
品牌标识:利用正 负形创造独特的标 识,增强品牌辨识 度
包装设计:结合正 负形进行包装外观 的创意设计,吸引 消费者注意
广告宣传:利用正 负形在广告中创造 视觉冲击力,提高 广告效果
品牌形象墙:通过 正负形设计,打造 独特的品牌形象墙 ,提升品牌形象
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突出品牌标识,提高品牌辨识度 增加包装层次感,提升产品质感 创新设计,吸引消费者眼球 降低成本,环保可持续
未来应用领域拓展
平面设计:利 用正负形原理, 创造出更具创 意和视觉冲击 力的设计作品。
品牌推广:通 过正负形的应 用,提升品牌 形象,增强消 费者对品牌的 记忆和认知。
广告创意:利 用正负形原理, 创作出更具吸 引力和创意的 广告内容,提 高广告效果。
包装设计:在 产品包装上运 用正负形,增 加产品的辨识 度和美观度, 提升产品价值。
层次感:通过重 叠、透视等手法, 营造出正负形之 间的空间层次感。
色彩搭配:利用 色彩的明暗、冷 暖等对比,增强 正负形之间的视 觉效果。
统一性:保持正 负形之间的设计 元素统一,使整 体效果更加和谐。
05 正负形的实际应用
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标志设计:利用正负形创造独特的标志,增强品牌识别度 包装设计:在产品包装上运用正负形,提升产品的吸引力和独特性 广告设计:通过正负形创造引人注目的广告画面,提高广告的传播效果 书籍装帧设计:在书籍封面或装帧设计中运用正负形,增加设计的艺术感和创意性
图形创意-正负形

定义:也称反转图形, 指正形(实形)和负 形(隐形)相互借用, 相互依存,作为正形 的图和作为负形的底 可以相互反转,在一 种线形中隐含着两种 各自不同的含义。
原理:
1、黑与白是相对的,没有黑就没有白, 虚实相生,相互作用,相得益彰;
2、要惜墨如金,学会怎样合理开发负空 间,使画面的每个空隙都能说话,增加 画面的巧妙和视觉新奇,通过图像的相 互依存,来暗示两者之间潜在的关系, 将图形特有的语意生动的表现出来。
异影图形
1、影子的定义 2、意义:在写实的绘画中,对影子进 行适当
的描绘,以反映物象的真实;而在图形设计中, 用影子的语言来丰富画面艺术效果,通过对影 子作适当的变形加工,使其成为不同于却相似 于物象本身的造型,利用其造型对物象内涵的 反映,产生深刻的寓意,借以表现画面的情感, 给人以震惊和视觉上的冲击。
第十一章-正负形创意设计

第十一章正负形创意设计学习目标:图形的形态和特征构形和组织图形创意的程序色彩的应用项目分析11.1、图形的形态和特征1 、共生图形(1)图形形态:共生图形的形态有两种。
一种是正形与负形的形态;另一种是形与形的相互借用的形态。
前者是由轮廓线的共用而在线形中隐含着两种各自不同的含义。
共生图形是一种“相互统一、相互排斥”的矛盾显现,创造的一个特殊的物形机体,属于“一语双关”的图形。
(2)图形特征:有共用线或以共用线形成的形。
两种共生形态分别形成的正负形和多形共用的关系都是完整而且独立成形的,相互依存,同等重要。
正负形的关系实际上是“图”与“地”的关系。
图形与背景交替显现,能把同一部分看作两个以上对象的图形。
多形共用的关系实际上是形的借用关系。
(3)构形手段:构形手段一:作物形甲的轮廓线,使其同时是物形乙的轮廓线,甲乙形互借互生,即形成了共生图形的显著特征——共用线。
构形手段二:作物形甲的轮廓线,使物形甲的部分形象也同时构成物形乙甚至物形丙的部分形象,形成巧妙的整体结合,即形成了共生图形的另一显著特征——共用形。
(4)创意特性的表达:表达的关键取决设计师本人对“形”的感觉敏锐度。
要在瞬间即能看出这一个正形的负形,并能就负形的变化和正形与它的组合判断出端倪;要有意识地去发现“形”的共用关系,并用这种关系使原形象转变为新的形象。
2、换置图形(1)图形形态:换置图形的形态中保持着原有图形的基本特征,用其它类似的形状去替换原物形中的某一部分,虽然物形中的结构关系不改变,但经过组合后的图形面貌却因形的替换带来了“义”的升华而焕然一新。
(2)图形特征:换置图形和被换置形所产生的作用,导致了逻辑上“张冠李戴”的荒谬,同时,替代物的荒诞和异接改变了图形本身的形态,从而产生“义”的转换,但视觉效果却并未失去意义。
(3)构形手段:在创意时,常用的办法是把一个物体的某一部分更换在另一个物体某一部位上,或将一个物体的整体移植在另一个物体的某个部位上。
图形创意设计---正负形

■ 正负形
正形与负形相互借用,在一种线形中隐含着两种各自不同的含义 课题名称:正负形 课题内容:以人和人、物和物,或人与物结合作正负图形,使之统一
在一个平面体中 教学方式:以中国太极图为例 教学要求:要求使用正负形时注意表达简洁、两者交界处的处理要巧
妙,同时注意外形也要适当 训练目的:采用我们常说“一语双关”、语言是这样,视觉化的图形语
言同样是这样。注重实空间的利用,实空间的外形,而忽 略了对虚空间的利用和把握。正负形的训练目的正是强调 虚实的同等重要性。 作业量及尺寸:在A4纸上画出10个创意图形
太极图Leabharlann 图形创意设计图形创意设计
图形创意设计
图形创意设计
图形创意设计
标志设计中正负形的创意与表现方法

41 加 强 食 品 安 全 宣 传 教 育 .
备最 先进 的仪器 设备 , 用 最 先进 的测试 方法 , 一 方面 使 另
我们 需要培 养 一笔 高素质 的专业 检测 人 员 , 了解检测 技 术 同时 还 需要 了解食 品制假 的动 态 , 为食 品 监 对 全 民进行 食 品安 全知 识 的培训 , 用 一切 媒体 宣传 的发展 趋 势 , 利
标 志设计 中正负形 意 与表 现 方 法 的创
张域 王俊景 ( 政 法 职 业 学 院 )பைடு நூலகம்河北
正 负形在 图 形创 意表 现 中是 重要 的创 意手 法 , 广 泛 并
摘 要 : 负 形 在 图 形创 意表 现 中是 重 要 的 创 意 手 法 , 广 泛 应 用 正 并
于 现在 的标 志 设计 当 中。 标 志 设计 充 分利 用 正 负 形 的表 达 和 组 合 方 应 用于 现在 的标 志 设计 当中。 志 设计充 分利 用正 负形 的 标 式 , 过 图底 互 换 的巧 妙 安 排 , 心布 置 , 找 图 形 与 图 形 组 合 的 趣 通 精 寻 味性 , 现 图形 组 织 的巧 妙 , 而 把 最 小 、 简 洁 的 图 形 所 传 达 的语 体 从 最
图形 表 达和 组 合 方 式 , 过 图底 互换 的巧 妙安 排 , 心布 通 精 置 , 找 图形 与 图形组 合 的趣 味性 , 寻 体现 图形 组织 的巧 妙 ,
义最 大化 。 文 充 分挖 掘 了 正负 形 在 标 志 设计 当 中创 意 的本 质 , 本 对正
负 形 的创 意手 法进 行 了简 要 的 归 纳 总 结。 关 键 词 : 志 设计 标 创意 表 现 方法
论正负形在现代图形设计中的创意运用

33设计理念探索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逐步迈入了“信息时代”。
广告作为传播信息的重要媒介,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广告中的主要元素——图形和文字在信息的传播中则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这两者中,若以文字为主导就会显得有些乏力,因为世界各地语言种类繁多,大多数人都没有能力去识别。
而图形的通用性则使它更能被普通大众接受,从而能理解其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
所以,身处21世纪的我们相当于进入了“读图时代”。
那么,如何能在众多的信息中利用独特的视觉图形,使自己要宣传的主题脱颖而出,给大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值得设计师尤其是平面设计师去推敲的。
在当代,正负形作为图形创意语言中一种独特的形式普遍受到大众欢迎。
一个完整且富有创意的正负形能够使人在视觉上形成一种奇妙的效果,强烈吸引看到它的受众,从而更有效地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
一、认识正负形在所有的平面作品中,画面一般都由图案和衬托图案的底色组成。
属于图案的部分叫做“图”,也叫“正形”或者“显形”;底色是图形以外的虚空间,叫“地”“负形”或者“隐形”[1]112。
在以往的观念中,如果将正形比作红花,那负形就是衬托正形的绿叶。
负形的作用主要就是为了协调一下画面空间,并不具备表达意义,传递信息的任务则交给主人公——正形来完成。
从审美角度出发,在确保正形完整度的基础上,也可以赋予负形一个完整的形态,以达到正负形并存的状态。
负形的解放,有利于正负形关系的完善,使整体图形显得更加合理、有趣、吸引人,从而能使图形更好地传递信息给受众。
二、正负形流行的原因正负形在当代已经成为图形设计中一种独特且重要的设计语言,并且被平面设计师们广泛运用。
经过资料搜集,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两方面:其一,现代艺术为视觉设计创造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促进了正负形的发展。
现代艺术流派众多,如野兽派、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等。
有的流派对视觉设计的影响甚微,也有的流派存在时间很短,却极大地推动了当代视觉设计的发展。
标志设计中正负形的创意与表现方法

标志设计中正负形的创意与表现方法正负形在图形创意表现中是重要的创意手法,并广泛应用于现在的标志设计当中。
标志设计充分利用正负形的表达和组合方式,通过图底互换的巧妙安排,精心布置,寻找图形与图形组合的趣味性,体现图形组织的巧妙,从而把最小、最简洁的图形所传达的语义最大化。
本文充分挖掘了正负形在标志设计当中创意的本质,对正负形的创意手法进行了简要的归纳总结。
标签:标志设计创意表现方法标志,是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
它以单纯、显著、易识别的物象、图形或文字符号为直观语言,除表示什么、代替什么之外,还具有表达意义、情感和指令行动等作用,英文俗称为:LOGO(标志)。
在现代标志设计中,正负形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创意手法。
正负形是由图底关系转变而来,图形分为图形与背景,图形部分称为“正”形,底色部分为“负”形。
正负形指在一个空间中两个图形共享一轮廓,共同成为一个完整统一体,在视觉上可以形成一种独特的错视效果。
在正负形的图形当中,负形在画面中起到协调画面空间、虚实与疏密的作用。
在语言中,我们常说“一语双关”,而在视觉化的图形语言中也是这样,正负形呈现出来一种一图双形的造型,设计师不仅注重实空间的利用和把握,对于图形的虚空间也给予了同等的重视,让人享受着艺术营造的美妙的文化空间。
正负形的并存不仅使图形的艺术效果得到了完善,而对图形内含的融入起到完美的结合,使一个“无意义”的空间化为一个“有意义”的形,从而使图形能够出色地完成传递信息、吸引受众的使命。
正负形在图形创意表现中是重要的创意手法,并广泛应用于现在的标志设计当中。
标志设计充分利用正负形的图形表达和组合方式,通过图底互换的巧妙安排,精心布置,寻找图形与图形组合的趣味性,体现图形组织的巧妙,从而把最小、最简洁的图形所传达的语义最大化,起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针对正负形的创意表现,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种手法:1 独体虚空间适形调整在标志设计中,很多正负形的创意手法是通过对一个本身含有虚空间的图形进行造型的调整塑造出来的,这样的创意手法是以原始图形的基本形态为基础,在不破坏图形原形态的情况下,对虚空间的轮廓造型进行适当的调整,这种调整可以是添加、或剪缺,通过对轮廓线的调整,重新塑造出另外一个全新的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正负形创意设计学习目标:图形的形态和特征构形和组织图形创意的程序色彩的应用项目分析11.1、图形的形态和特征1 、共生图形(1)图形形态:共生图形的形态有两种。
一种是正形与负形的形态;另一种是形与形的相互借用的形态。
前者是由轮廓线的共用而在线形中隐含着两种各自不同的含义。
共生图形是一种“相互统一、相互排斥”的矛盾显现,创造的一个特殊的物形机体,属于“一语双关”的图形。
(2)图形特征:有共用线或以共用线形成的形。
两种共生形态分别形成的正负形和多形共用的关系都是完整而且独立成形的,相互依存,同等重要。
正负形的关系实际上是“图”与“地”的关系。
图形与背景交替显现,能把同一部分看作两个以上对象的图形。
多形共用的关系实际上是形的借用关系。
(3)构形手段:构形手段一:作物形甲的轮廓线,使其同时是物形乙的轮廓线,甲乙形互借互生,即形成了共生图形的显著特征——共用线。
构形手段二:作物形甲的轮廓线,使物形甲的部分形象也同时构成物形乙甚至物形丙的部分形象,形成巧妙的整体结合,即形成了共生图形的另一显著特征——共用形。
(4)创意特性的表达:表达的关键取决设计师本人对“形”的感觉敏锐度。
要在瞬间即能看出这一个正形的负形,并能就负形的变化和正形与它的组合判断出端倪;要有意识地去发现“形”的共用关系,并用这种关系使原形象转变为新的形象。
2、换置图形(1)图形形态:换置图形的形态中保持着原有图形的基本特征,用其它类似的形状去替换原物形中的某一部分,虽然物形中的结构关系不改变,但经过组合后的图形面貌却因形的替换带来了“义”的升华而焕然一新。
(2)图形特征:换置图形和被换置形所产生的作用,导致了逻辑上“张冠李戴”的荒谬,同时,替代物的荒诞和异接改变了图形本身的形态,从而产生“义”的转换,但视觉效果却并未失去意义。
(3)构形手段:在创意时,常用的办法是把一个物体的某一部分更换在另一个物体某一部位上,或将一个物体的整体移植在另一个物体的某个部位上。
无论用局部的形还是整体的形去作替换物,被替换的原物形都只能是部分替换。
物形换置时,要注意寻找物形甲与物形乙之间的功能上的联系和形状上的近似。
(4)创意特性的表达:创意特性表达是由相似“形”但不同“义”的形象互换显现异常。
创意特性表达是由有生命形象同无生命形象的相互替换显现异常。
创意特性表达是由打破或断开、开启、割开、展示内部形象与常理的不同来显现异常。
创意特性表达是由遮挡同一物形,使其内外、前后或上下部分显现异常。
3 、复合图形(1)图形形态:复合即是合成。
复合的形态即是由多个合为一体。
复合图形是为了用个别反映一般、代表一般,需要集中一批形象的长处,借助于合成手段去创造一个尽可能典型与理想化的图形。
(2)图形特征:有基本图形的影像,但其结构被其它图形大部分或全部替换,或者可以看成是用其它图形去填充基本图形的影像。
(3)构形手段:根据创意主题确定基本图形,往往是以常规物象为基础,再依据常规物象的生理结构或形象、光影关系选择另外一些物象安排在它的轮廓、影像中;或者用所选择的物象去替代常规物象的构造。
(4)创意特性的表达:创意特征的表达体现为一图多形,图中有图。
4、悖理图形(1)图形形态:呈现矛盾的、有违常理的图形形态。
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物形结构和物形关系被构合在一起,显示出新的非逻辑的联系,从而突破原物形的局限而产生新的意义。
(2)图形特征:在显现惊奇和重新认识物形中把隐藏于物形深处的含义,通过不着边际的或看似荒唐的偶然结合表露出来。
给人以荒谬、无理的视觉效果,而又使人对这样的悖理信服。
(3)构形手段:构形手段一:将客观物形作异常变形,或体量上的放大缩小造成对比,或常识中的错位,或生理结构和自然规律的改变。
构形手段二:将客观物形的有序状态作成杂乱无序,或增添形象,或改换运动方向,或作无序连接。
(4)创意特性的表达谬悖:用换置形象的办法破坏生活中熟悉的、合理的和固定的秩序,将生活中的形予以荒诞、无理的表现,以加深悖理印象。
互补:让两种物形共同补充,一种物形完成对方的一部分形状,显现互为矛盾的冲突。
又称为互悖,这为互悖的一种形式。
自补:用自身形象的一部分去完成自身形象的某一部分形状,产生自我矛盾的神趣。
这为互悖的另一种形式。
5 、矛盾空间图形(1)图形形态:主要是表现视觉空间的矛盾性。
显现出模棱两可的视觉效果。
这种空间只能构成在二维的平面上,可以表现和认知,却不能真正完成。
是利用视觉学原理创造特殊意义的空间关系,可以从多种角度观看的物形组合。
(2)图形特征:一个图形同时存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空间中。
它所表现出来的物象空间给人有陌生和不确定性。
整体上看,它是荒诞的,不可能的,从不同视角看,它的各种形的共存关系又是天衣无缝的。
这种空间表现形式,改变了空间的连接规律,使原本静态的、实在的物象在视觉上产生了忽前忽后、忽上忽下的空间变幻效果,从而使观者的判断力失去控制,进入迷惑的状态。
(3)构形手段:利用视觉认知状态的交替变化,通过线条、明暗以及透叠的手法表现或前或后,或凸或凹的双重视幻效果。
利用透视原理,借助多视点的构形手段,在同一空间图形中表现不同空间观念的并存,从而显示出图形所表现空间的矛盾性。
(4)创意特性的表达:违反正常空间观念的组合,在产生矛盾空间印象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形态和新的观念。
创意特性表达是通过多视点的图形特性使图形产生具象与抽象、主观与客观的超现实意境。
11.2、构形与组织1、模仿图形的组织(1)仿形图形:是指利用现成物品,经过对形象的外形进行模仿、变化的创意,组合成另一种物象的形状,并赋予其生命的意义,使两者的含义得以连接。
仿形图形更多展示的是幽默、奇特的形象,是常规观念下的特殊变化。
仿形图形的根本是替换。
(2)仿影图形:是利用客观物体在光的作用下产生的投影,用影子的变化构成特殊的视觉语言,表现比单纯的投影更有意义的图形。
生活中由光的照射而产生的影子被用一种新视觉形象的影像替换,使其呈现出与原物体不同的对应物。
影子的构成要注意:一是需要准确的形;二是影像形应该简洁;三是要让影像体现出创意。
即客观物体的描绘是“画龙”,影子的表现是“点睛”。
(3)仿结图形:是通过借助一个与原有物形相异(但又保留原物形特性)的物形来替代常规中显现的物形,使之获得一种新的特殊的物形。
仿结图形在视觉传达中具有无法替代的特殊性。
常规中不可能的事,可以通过二维平面来实现,是一种打破常规观念的思维。
2 、集合图形的组织(1)散集图形:把物形、文字、装饰等,以打破空间性和时间性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使各部分都成为有机的整体。
散集图形的组织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中国画的“散点透视”布局。
在散集图形中既可以以某一种物形为主,也可以让所有物形处于同等重要位置,而不严格划分物形的主从关系。
(2)增值图形:增值图形是将常规物形的其中一部分物象或整体重复增加;或对移入其它物形中的形状进行排列,并明确各部分之间的转换关系。
由于数量上的增加和形的重复,使增值图形彻底摆脱了现实中的客观物形,给人以视觉的重复美感;由于有意识的添加或者重复造成特别的诉求关系,方可表示对某一要素的强调。
3 、分解图形的组织(1)断置图形:将生活中非正常状态不可能中断的物形,用折断、撕裂或分离的方法构形,其撕裂和断裂的状态是令人震撼的,传达一种新奇的观念。
构形时,先确定一个完整的图象,再据其创意目的,分割成若干段或块,部分块面可作成与原图形内容一致,但视点不同的形象(2)拼置图形:利用其它物形作合成,使其呈现新的物形的形象。
它是各种物形的混合体,也是一种异质同构关系。
拼置图形注重的是形的结合,只需保持主体物形的部分形象,其它拼置形的形象特征并不拘泥于与主体物形的相似。
拼置形的作用是对主体物形进行添加和替换,有些类似于换置图形。
但它比换置图形更强调整体形象的变异,而且用于替换的拼置形可以是很多种类,局部也可以不依照主体物形的构造进行添加。
4 、变异图形的组织(1)延异图形:延异图形是指物形延展造成的形的变异和演变转化。
将各种不同物形,通过渐变的形式由一种物形过渡到另一种物形,在起始形和终止形之间寻找中介体,并整体的展现出来,构成新的图形。
构形时,先确定起始图形和终止图形,再寻找并营造出两图形的中间元素图形,分别将中间元素图形同起始图形和终止图形发生联系,又得出过程中间的另一元素。
(2)维变图形:维变图形是借用二维的视觉空间,创造出三维视觉空间观念的图形。
它可以把二维的物形三维化,也可以把三维的物形二维化。
产生纵错三维的视觉效果。
混淆了二维和三维空间,也称为混维图形。
构形时,二维空间与三维立体的转换和组合,使正常的空间关系被解体。
维变图形构合了一个趣味无穷的发生空间变异的世界。
11.3、图形创意的程序1 准备阶段(1)题材选择和比较:根据主题选择题材。
(2)素材的收集、组织和整理:当针对主题的题材确定后,应尽可能多地收集相关素材,同时也可以广为收集与本次设计关系不大的素材作为备用或待用的资料。
2、分析阶段(1)针对选题开启思维程式,分析素材的可用性(2)针对思维程式分析可能制约创意的各种原因3 、定位阶段(1)策略的取向:设计师的创意到底要传达给观者怎样的理念?设计师根据什么来为图形定位?设计师怎样定位图形内涵?创意的内容适合用何种构形方法体现……构成了这一阶段的问题焦点。
(2)内涵的定位:图形的创意是以其内涵来传递信息的。
在进行图形设计前,必须明晰本次创意的内涵,即图形的视觉形象和要表达的内容;设计的图形和创意是否吻合;象征性的语义怎样在图形中予以体现。
4 、抉择阶段在分析和有明确定位的基础上,选择最有新意、最能准确传达创意的构想,确立独特新奇的创意手段。
5 、表现和制作阶段(1)表现手段:表现手段一是要与创意相吻合,二是要深化原创意而不是使创意质量被削弱。
(2)图稿方案:在这一阶段里特别提出,运用图形创意的构形原则和组织方法多画变体稿。
再从中选出部分极具视觉力的图稿,综合各种可能方案的优势,进行取舍修改后完成定案。
(3)制作:不同的制作就有不同的画面效果,制作技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作品的优劣。
在制作中,要充分考虑绘制工具、材料和成像手段的表现形式、技法。
11.4、色彩的应用1、色彩对图形创意的影响(1)色彩的变化使创意本身得以深化或减弱:创造性思维的展开,绝不是单一的就图形而谈图形,色彩既是对图形的补充,更是一种创意的手段。
创意的思维在某些时候是可以由色彩引发的。
(2)色彩可以帮助观者识别图形,理解内容,认识其内涵,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记忆:色彩是引起观者视觉反应的主要方面。
用色彩替换原物色彩可以收到与形象替换的相同效果。
2 、色彩的视觉心理与图形创意表现(1)对色彩感受的差异,导致了人对颜色的喜好和偏爱程度不同:在图形创意时,要考虑不同地域、民族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年龄、性格、兴趣、异同的影响;差异可能持续的时间影响,方能针对不同的图形设计而确定色彩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