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复习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世界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整理课件
64
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单位/%
0.025 0.02
0.015
0.01
本区的人口自然 增长率高达3.0%
1.6
1.3
1.4
0.9
0.005
0.0
0
欧
北
洲
严重荒漠化。
整理课件
70
土壤肥力下降
广种
薄收
整理课件
人地矛盾关系图71
3、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粮食、环境问题
人口 快速 增长
更多 粮食
砍伐森林 破坏草原
需要更多劳 动力生产
土地肥力下降 粮食减产
整理课件
72
还有其他原因导致来缺粮吗?
气候
单一商品经济
整理课件
73
缺粮问题原因分析
1、人口原因: 人口增长 过快 , 毁林毁草开荒和过
(3)石油比不上北非丰富,但几内亚湾沿岸的石油也很
可观。尼日利亚是本区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地
整理课件
50
南非 黄金 几内亚 铝土 赞比亚 铜矿 刚果(金) 金刚石 尼日利亚 石油
整理课件
51
整理课件
52
整理课件
53
戴比尔斯千禧之星 203.04克拉
Steinmetz粉红钻石 59.60克拉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整理课件
1
整理课件
2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世界中
整理课件
3
一、地理位置
撒 哈北拉非沙 漠
洋大 西 15°W
1、经纬度位置
8.3撒哈拉以南非洲复习知识点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1、地理位置:⑴、纬度位置:赤道从中部穿过,南北回归线穿过南北,主要位于热带地区。
⑵、海陆位置:东临印度洋,面临大西洋,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黑种人,有“黑非洲”之称。
热带草原上有许多野生动物:如羚羊、鸵鸟、长颈鹿、大象、斑马、狮子3、本区的地形特点P61图⑴、特点:地形多以高原为主(高原大陆),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⑵、主要地形区:①、埃塞俄比亚高原一非洲屋脊”;南非高原,东非高原②、乞力马扎罗山一一非洲最高的山峰(山顶积雪);③、刚果盆地-----世界最著名的大盆地;④东非大裂谷----世界最长,地球的伤疤”⑤、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沙漠(770万平方米);⑥、几内亚湾——非洲最大海湾;⑦、马达加斯加岛------非洲最大岛屿。
4、气候⑴、非洲绝大部分在热带,是世界上干旱面积最大的国家。
⑵、气候分布特点: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状分布。
⑶、本区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特点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5、河流⑴、尼罗河一世界上最长河,注入地中海;⑵、刚果河一一水量次于亚马孙河,注入大西洋。
6、资源丰富(“富饶大陆”)(1)矿产资源:金刚石、黄金储量和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矿产资源:咖啡、椰枣和油棕的原产地⑵、经济落后的原因:殖民主义的长期占领和疯狂掠夺,使本区成为殖民国家农矿产品的供应地和工业产品的倾销地。
⑶、经济出路:a努力发展民族工业;b发展多样化的农业。
7、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⑴、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地区。
(2)解决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的措施(课本66页活动题的A-F):①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②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③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
八年级区域地理知识点之撒哈拉以南非洲

八年级区域地理知识点之撒哈拉以南非洲1、位置: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处于低纬度地区。
地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以高原为主。
(图8.26:印度洋、大西洋、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几内亚湾、撒哈拉沙漠、尼罗河、好望角、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最高峰,称为赤道雪峰)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在热带草原地区的国家常受到旱灾的威胁。
本区90%以上是黑种人,是黑种人的故乡,故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又有“黑非洲”之称。
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主要分布在几内亚湾沿岸和刚果盆地,即主要分布在本区的西部。
2、“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出口物品主要有矿产、森林、畜产等初级产品:进口物品为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
这样的经济特点使非洲许多国家失去了市场主动权。
①概念: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产品生产的经济;②弊端:初级产品价格低廉,工业制成品价格昂贵,制约了本国经济的发展;③形成原因:长期受到殖民主义者的统治和控制;④出路:发展多样化农业,振兴民族工业,建立出口加工区,发展旅游业,以改变本国经济依赖单一产品的局面。
3、严重的“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①人口问题②粮食问题③环境问题●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为2.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更高达3.0%),人口增长过快,超过粮食及经济增长速度,已构成了日益严重的人口问题和粮食问题。
由于殖民主义的长期统治和控制,本区科学技术落后,农牧业生产水平很低,粮食始终不能自给。
而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于是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过度放牧,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草原退化,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解决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保护自然环境。
●本区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因此是很多热带经济作物的故乡,如咖啡、可可。
●本区很多矿产资源在世界中占有有重要地位,如金刚石、铜。
备考复习知识点速记(040)——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备考复习知识点速记(040)——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人故乡1.地理位置:绝大部分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赤道穿过中部,大部分属于热带。
2.人文特征:本区是黑种人的故乡,居民大多能歌善舞,具有音乐、绘画、雕刻的天赋,生活中鼓是主要的乐器,茅草屋是典型的民居。
自然环境(1)轮廓特点:海岸线平直,海湾、岛屿较少;最大岛屿是马达加斯加岛,最大海湾几内亚湾。
(2)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非洲中西部有世界最大的盆地A 刚果盆地。
(3)河流:本区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B 尼罗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
(4)气候:气候类型有C 热带雨林气候,D 热带草原气候,E 热带沙漠气候,F 地中海气候。
各种气候中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该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湿季。
快速发展的经济1.资源优势:(1)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宝库,金刚石、黄金储量和产量均占世界首位。
(2)生物资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咖啡、椰枣、油棕和香蕉的原产地。
2.经济特点——“单一商品经济”。
(1)进出口产品:出口价格低廉的矿产、木材、畜产或热带经济作物等类的初级产品;进口价格高昂的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
(2)不利影响:造成了国家财富不断流失,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3)形成原因:长期遭受殖民主义的占领和掠夺。
(4)改变措施:积极发展民族工业和多样化的农业,改变经济过分依赖初级农矿产品生产的情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人口、粮食与环境1.人口问题:本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居世界第一位,产生了严重的粮食和环境问题。
2.粮食问题:本区农牧业生产落后,许多地方经常受旱灾威胁,农产品产量很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的增长速度,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非常普遍。
3.环境问题: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在草原地区放牧更多的牲畜,导致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高二区域地理复习课件第11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气温高、干燥地区广
分析赤道地区东西气候不同的原因;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赤道西部为热带雨林气候: 受赤道低压控制,全年高温多雨; 东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受地形抬升, 改变了原有的水热状况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位于来自印度洋
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12
结合非洲气候分布图,说出白尼罗河和青 尼罗河各流经哪些气候区?请解释历史上 尼罗河定期泛滥的原因。
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流经
高山高原气候区;
白尼罗河发源于赤道附近(东非高原)
,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
尼罗河的两条主要支流青白尼罗河均流
经热带草原气候区,热带草原候干湿季
明显,当湿季到来时,尼罗河上游水量
占世界的 比重(%) 72 60 42 17 15 99 62 46 27 26 22
“剑麻与丁香之国”坦桑尼亚 “可可王国”加纳
18
丁香
剑麻
丁香属植物主要应用于园林观赏,因其具有独特 的芳香、硕大繁茂之花序、优雅而调和的花色、丰满 而秀丽的姿态,在观赏花木中早已享有盛名。
19
三、人文地理特征
1.居民——黑种人的故乡 (1)撒哈拉以南有7亿人口。90%是 黑种人,所以本区又称“黑非洲”。 黑人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 外来移民的阿拉伯人、欧洲人和亚洲人 主要分布在北非和非洲东部及南部沿海 地区。
16
5.矿产资源 地图
金刚石——刚果民主共和国 黄金——南非 铜矿——赞比亚 铝土——几内亚 石油——尼日利亚 磷酸盐——摩洛哥(北非)
非洲主要矿产与农产品分布 17
丰富多彩的物产资源
本区矿产资源和热带经济作物占世界的比重
高三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23°26ˊN
0°
23°26ˊS
二、自然地理概况
1、地形
(1)特点 • 以高原为主—— 高原大陆
赤道
• 地势由东南向西 北倾斜 • 裂谷纵贯东非
二、自然地理概况
1、地形
(2)主要地形区
该线西北为平均海拔500米 以下的低矮高原,这里有 刚果盆地、乍得盆地等地 形区。
√
d
0º
e
400
f
√
8.20世纪70年代开始,甲地出现的环境问题影响了当地农业的发 展,这一环境问题是 A.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碱化 B.草原退化、土地沙化严重 C.开采石油导致土壤污染 D.尼罗河水被过度引灌,水源 不足 9.图中亚洲部分,冲突与战争频繁, 大国干涉或直接介入该地区 事务的主要原因是 A.恐怖主义活动频繁 B.文化理念的差距甚远 C.核物理研究威胁世界和平 D.为获取该地丰富的能源
3.试分析刚果河河口没有形成明显三角 洲的原因。
• ①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因为地形 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大。 • ②入海泥沙量较少,因为中游多流于盆地 中,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且从纬度 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 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
尼日尔河: 尼日尔河 是西非最大 的河流,也 是非洲第三 大河,注入 大西洋几内 亚湾。
d
0º
e
400
f
√
2.从图中可以判断 A.赤道穿过的东部数值低的主要原因是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弱, 降水少。 B.气温越高,水平衡数值就越小 C.降水越少,水平衡数值就越小 D.热带草原气候地区的水平衡数值都为正值 3.图中,f、c、d、e四处水域的洋流,密度流特征明显的是 A.f B.c C.d D.e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共77张PPT)

斑马:迁徙数量约20万只,是军团的先锋。
角马: 约140万只,是最令人瞩目的主力军
瞪羚:约50万只,是军团的压阵官。
思考:热带草原的动物为什么有季节性迁徙的特点?
气候
植被
动物
一年中有明显
的干湿季变化
北南 半半
球球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草 草
原原
季 节
善 于
性奔
迁跑
徙
雨 旱雨 旱 季 季季 季 : :: : 葱 枯葱 枯 绿 黄绿 黄
4、人口、粮食与环境
1、人口增长过快,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 约为28‰,撒哈位以南更高达30 ‰ 。
2、长期以来,这里的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粮食产 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增长的速度。
0各.025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0.02
0.015
1.3
1.4
0.9
0.01
0.005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非洲只有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 里亚三个独立国家。
3、二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帝国主义的殖民统 治土崩瓦解。到1990年3月,撒哈拉以南由白人统治的最后 一个殖民地——纳米比亚也宣告独立。
4、现在,黑非洲的国家都已独立,本区目前有48个国家。
3、单一商品(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11
气候炎热, 关于赤道对称分布
【探究】
1、非洲东部赤道地区是什么气候,分析其形成原因?
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上是 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由 于地势高、气温低,对流 弱,降水较少,没有发育 成热带雨林气候
2、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形成 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
成因:①纬度低 ,气温高 ②东南信风从海洋吹来,降水多 ③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复习课

1.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23° 26′N~30°S,赤道穿 过中部,北回归线穿过北部,南回归线穿过南部。绝大部 分地区位于热带,低纬度。 (2)海陆位置:本区西邻大西洋、几内亚湾,北面邻撒 哈拉沙漠,东临印度洋及红海,该区三面临海,海岸线比 较平直。好望角正位于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汇合处。最大半 岛索马里半岛。 2.地形:非洲是一个典型的高原大陆,地势东南高西北 低。 地形区: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 地、尼罗河和乞力马扎罗山(非洲的最高峰)。
主要物产:
1、矿产:金刚石储量和产量居世界第一的是:刚果民主共和 国(誉为"中非宝石")。 黄金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的是:南非。 铜矿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居非洲第一的是:赞比亚(号称" 铜矿之国")。 尼日利亚的石油较多。 2、有"富饶大陆"之称。 3、农林产品:这里是咖啡、可可、椰枣、油棕、香蕉等热带 经济作物的故乡。 4、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后果:(1)个别面向出口的农矿产 品得到片面发展;(2)有关国计民生的粮食生产十分落后; (3)加工工业更加薄弱;(4)只依赖少数发达国家的采购制 约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5、从气候的角度看,当前制约非洲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干旱和荒漠化 。 6、面临的主要问题:人口、粮食、环境问题。有"饥饿的大陆 "之说。
6、海岸线特点及周围濒临的海湾、岛屿、半 岛和尖角: 海岸线比较平直,西临大西洋,东濒印度洋, 非洲最大的岛屿—马达加斯加岛, 东部凸出的半岛——索马里半岛, 西南尖角——好望角, 西部大西洋最大的海湾——几内亚湾。 位于非洲大陆和马达加斯加岛之间的莫桑比 克海峡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峡。
考点二、快速发展的经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
埃塞俄比亚高原
地形以高原为主有 “高原大陆”之称
南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非
高
原
大西洋 好望角
刚果盆地
东非高原 维多利亚湖
在非洲中西部的一个地势较低的刚果盆地。刚果河(扎伊尔河) 流经盆地,由于流经赤道附近的多雨区,河流水量很大。
刚果盆地
内陆湖地壳上升,刚果河下切,湖水外泄而成。
东非裂谷带
由于地壳运动造成断裂而成。
南起赞比西河口,向北穿过东非高原,经红海一 直延伸到西亚的死海附近。
裂谷带两岸悬崖壁立,并有许多火山分布。非洲 的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死火山),海拔5895米 。
• 那里终年气候炎热,然而, 在乌呼鲁峰顶部的火山口岩层 上,竟然覆盖着80米厚的冰层。
• 乞力马扎罗山山顶上是一片 晶莹的冰雪世界,而山下的广 阔土地上却是热带草原景色。 这里绿草如茵,树木苍翠,斑 马和长颈鹿在草原上漫游。
乞力马扎罗山享有“非洲屋脊”美誉。 由于它地处赤道附近,其顶部终年积雪, 是以“赤道雪峰”而闻名世界。
(2)地形以高原 为主,起伏和缓
(3)地势由东南 向西北倾斜
(4)东部有世界 最长的大裂谷
撒哈拉沙漠
埃塞俄 索马里 比亚高原半岛
几内亚湾 刚果盆地 东
非
南 非
高 原
高
原
地形特征
地形: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起伏不大,称为高原 大陆 地势:东部和南部高,中部和西部低,由东南向西 北倾斜
主要地形区 (1)三大高原(东非高原 南非高原 埃塞俄比亚高原) (2)最高山峰:乞力马扎罗山(赤道雪峰,死火山) (3)刚果盆地(世界最大的盆地) (4)东非大裂谷
1、撒哈拉以南的国家都已经独立,该区目前有48个国家 2、苏丹是黑人最早的故乡 也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3、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唯一过亿的国家 4、南非是非洲最富裕的国家 5、埃塞俄比亚是非洲最贫穷的国家
政区和范围
读图:
说出撒 哈拉以 南非洲 主要国 家的名 称。
三、自然区域特征
1、地形:高原大陆
东非大裂谷
东非大裂谷总结
范围:南起赞比西河 口,北经红海,一直 延伸到死海附近
特点:两岸悬崖壁立、 附近火山很多,谷底 湖泊连串
形成:板块张裂处断 裂陷落而形成
。
赤道雪峰:乞力马扎罗山(5895)
乞力马扎罗山
• 乞力马扎罗山意为”光明的 山”,位于坦桑尼亚的东北部, 海拔5895米,是一座死火山.山 顶有一巨大的火山口,火山口内 冰封雪盖,从飞机上鸟瞰,形似 玉盆.
●东半球的西部(介于20ºW一50ºE之间) ●赤道横穿中部,绝大部分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介于北回归线一35ºS之间)。
(2)海陆位置: 北临撒哈拉沙漠,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 ,南至好望角
• 撒哈拉沙漠
尼
罗
河
索马里半岛
范
几内亚湾 刚果盆地
维多利亚湖
围
乞力马扎罗山
二、政区和范围
面积占非洲面积的五分之四,本区海岸线平直,半 岛和岛屿很少;东面有著名的马达加斯加岛,西面大西 洋沿岸有非洲最大的海湾几内亚湾。
赤 道地形剖面
印度洋
南非高原
刚 果 河
刚 果 盆 地
东非高原
地中海
20°E地形剖面
主要地形区
撒哈拉沙漠
几内亚湾
埃塞俄 索马里 比亚高原 半岛
刚果盆地 东 非 高
南原 非 高 原
埃塞俄比亚高原 东非高原 南非高原 阿特拉斯山脉 德拉肯斯山脉 乞力马扎罗山 刚果盆地 东非大裂谷
1、高原大陆总 结 (1)海岸线平直, 海湾 半岛 岛屿少
年降水量与气候类型
三、自然区域特征-----气候
热带大陆气候总结
(1)气温高 (2)干燥地区广 (3)气候带呈南北 对称分布
几个地区的气候成因分析
(1)马达加斯加东部:热带雨林气候
(2)热带草原气候
①热带雨林南北两侧的热 带草原气候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 交替控制
②非洲赤道附近东部的热带 草原气候
在裂谷带的底部有许多狭长深邃的湖泊,坦噶 尼喀湖是非洲最深而狭长的湖泊。
而东非高原西部著名的维多利亚湖,它是盆地凹
东非大裂谷是火山、 地震和温泉的集中分布 地带。
全长约7000千米。 宽约几十至200公里,深 达1000至2000米,谷壁 如刀削斧劈一般。这条 长度相当于地球周长1/6 的大裂谷,气势宏伟, 景色壮观,是世界上最 大的裂谷带,因此人们 形象地将其称为“地球 上的伤痕”。
地势高,气温低,空气 对流弱,降水少
③非洲南部的热带草原气候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 风交替控制
非洲地跨南北两半球,赤道横贯中部。非洲南部和北部的季节相反。
撒哈拉沙漠为什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北回归线穿过,常年受副高控制,非洲大陆南窄北宽, 受副高控制范围大 •北非紧邻亚欧大陆,东北信风从大陆吹来,不易形成 降水 •北非海岸线平直,东侧有埃塞俄比亚高原,对湿润气 流起阻挡作用,受海洋影响小; •北非西岸有寒流,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世界中的位置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以南的 非洲,以北非各国 的南部边界为界 (北回归线附近),撒 哈拉沙漠横亘在此 界的两边。
20°W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0°E
50°E
1、经纬度 位置
北回归线
赤道
20°W 0° 20°E
南回归线 50°E 30°S
北回归线 赤道
20°W 0° 20°E
南回归线 50°E
2、海陆位置
B
A
C
D
EF
A 地中海
B 直布罗海陀峡
M L
K J
C 大西洋 D 亚丁湾 E 好望角 F 厄加勒角斯 G 印度洋
H 马达加岛斯加
I 莫桑比海克峡
J 索马半里岛
K 曼德海峡
IH L
红海
G M 苏伊运士河
3、大陆轮廓
海岸线平直,海 湾、岛屿、半岛 较少
一、位置与范围
(1)经纬位置:
非洲赤道地区东部和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分别什么气候?为什么? 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上,由于地势高、气温低,没有发育成热带 雨林气候,而是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
但在过去20年时间里,乞力马扎罗 山的冰雪已经消融了33%,15年后, 乞力马扎罗山的最高峰————“自由峰” 上的冰雪将会消融殆尽。
三、自然区域特征-----气候
气温:非洲大部分处 于热带与亚热带,大 部分地区年均温在 20℃以上,因而被称 为“热带大陆”。
降水:撒哈拉以南的 非洲的年降水量比北 非丰富得多,大部分 地方的年降水量在 1000毫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