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银浆的制备及用途性能研究

合集下载

lcd 导电银浆

lcd 导电银浆

lcd 导电银浆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的导电银浆是一种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器电极的材料。

导电银浆是一种导电材料,它在液晶显示器的制造中用于制造电极,确保电流能够在显示器中流动,从而实现像素的控制和显示。

导电银浆通常由以下主要成分组成:
1.银粉(Silver Powder):银粉是导电银浆的主要成分,它提供
了良好的电导率。

银粉的粒度和分散性对导电银浆的性能至关
重要。

2.有机溶剂:有机溶剂用于将银粉分散在液体中,以形成银浆的
基本涂料。

这些有机溶剂可以是各种有机化合物,如酮、酯、
醚等。

3.粘合剂:粘合剂用于将银粉粒子粘合在一起,以确保它们紧密
附着在基板上。

粘合剂还有助于银浆在制造过程中的黏度控制。

4.分散剂:分散剂用于保持银粉的均匀分散,防止银粉颗粒在导
电银浆中聚集。

5.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有助于改善银粉与基板之间的附着性,
减少气泡和缺陷的形成。

导电银浆的制备和应用通常需要高精度和精细的工艺,以确保电极的均匀性和可靠性。

这些导电银浆通常通过印刷、喷涂或其他涂覆技术应用到液晶显示器的基板上。

在制造液晶显示器时,导电银浆用于创建透明电极、控制电流,以便液晶分子的排列,从而实现显示效
果。

压电陶瓷导电银浆

压电陶瓷导电银浆

压电陶瓷导电银浆压电陶瓷是一种具有压电性能的材料。

它在机械力作用下会产生电荷,也可以通过施加电场来改变形状。

而导电银浆被广泛应用于压电陶瓷的制作中,可以发挥出非常良好的电性能和机械性能。

本篇文章将围绕压电陶瓷导电银浆,详细分步骤阐述。

1. 导电银浆的制作导电银浆的制作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需要的材料有:银粉、有机成分、溶剂和其他辅料等。

将银粉和有机成分混合后加入溶剂中,并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和加热过程,最终制成导电银浆。

这种银浆具有非常高的导电性能和粘度,可以很好地与压电陶瓷结合在一起。

2. 导电银浆处理在压电陶瓷与导电银浆结合的过程中,需要对银浆进行一系列的处理。

一般来说,银浆需要通过使用超声波或者高速混合器等工具来充分均匀地混合。

这样可以使得导电银浆更加稳定,粘度更高,与压电陶瓷结合更加紧密。

3. 压电陶瓷与导电银浆结合在导电银浆处理完成后,需要将其与压电陶瓷结合在一起。

这个过程需要特殊的封装和焊接,一般通过粘合和烧结等工艺来实现。

这样可以使得导电银浆固定在压电陶瓷上,保证了压电陶瓷的电学性能和机械性能不受影响。

4. 应用与发展随着压电陶瓷导电银浆技术的发展,其在各种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压电陶瓷导电银浆可以用于制造传感器、滤波器、天线、谐振器等各个方面。

特别是在微型化领域,压电陶瓷导电银浆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因为其具有结构简单、稳定可靠、体积小等优点。

综上所述,压电陶瓷导电银浆技术在目前的工业和科研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在以后的发展中,将会进一步改善制作工艺和性能,使其更加适用于更多的领域,为我们的生活创造更多的价值。

导电银浆的制备及用途性能研究

导电银浆的制备及用途性能研究

导电银浆的制备及用途性能研究潘宇镇(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材化0801)摘要: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对电子设备提出了轻、薄、多功能、智能化等技术要求,促使人们去开发更加先进价廉的电子元器件、电子线路板等制造技术。

导电银浆产品集冶金、化工和电子技术于一体,就是一种高技术的电子功能材料。

本文对银浆的制备、性能和用途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导电银浆;工艺制备;导电性能Conductive silver past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performancePan Yuzhen(NJUT Chemistry of materials 0801)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electronic equipment to put out the light, thin, multi-functional, intelligent and other technical requirements, to make people more advanced development cheap electronic components, electronic circuit boards and othe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nductive silver paste products metallurgical, chem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 one, is a kind of high technology electronic functional materials. The silver paste preparation,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are reviewed.Key words:Conductive silver paste;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Conductive property银浆系由高纯度的(99.9% )金属银的微粒、粘合剂、溶剂、助剂所组成的一种机械混和物的粘稠状的浆料。

太阳能电池导电银浆材料制备

太阳能电池导电银浆材料制备

太阳能电池导电银浆材料制备哎呀,话说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太阳能电池的一大神秘家伙——导电银浆!这东西可不是普通的涂料哦,它是太阳能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电池发电效率的高低。

首先得说,导电银浆就像是太阳能电池的"银弹",它能让太阳光打到电池上就有电能产生。

这玩意可不是一般的银子哦,它得具备极高的导电性和粘附力,才能在电池表面均匀涂覆并保持长久稳定。

要制备这种银浆,得用上一堆高科技的仪器和设备,还得有一帮研究人员在背后鼓捣着。

他们得精确控制每一步的配料比例和混合工艺,不能差那么一丁点,否则银浆的质量就打折扣了。

这银浆的制备跟炒菜有点像,得火候掌握好,不然菜就焦了。

你想啊,这些科学家跟大厨可是有得一拼,都是靠经验和技术来调配出最棒的味道(或者说,最佳的导电效果)。

银浆一旦制备好了,就像是太阳能电池的"精华液",涂在电池片上后,就能大显身手了。

它能让太阳光瞬间变身成电能,然后大摇大摆地输出给我们用。

简直就是一种能源的魔术师,不为别的,就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

有趣的是,银浆这东西还得有点"特别感性",就像招聘广告上写的那样,得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才能成就一个完美的电池。

这就好比球队里的各路大牛,得互相配合,才能在赛场上演出精彩的进球。

制备银浆不仅要技术过硬,还得有点儿"小心眼",一不留神,搞不好就全盘皆输。

毕竟,这些科学家们可是在"研究&发挥"的道路上孜孜不倦,目标就是要把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提到最高点,省下咱们的能源开支。

银浆制备的工艺,就像是古代铁匠打造利刃,得细细琢磨,打磨出一把锋利的刀刃,才能劈开高效能源的大门。

不过,现在的科技比古代铁匠们强多了,他们还能用复杂的分析仪器来测量银浆的每一个微小变化,简直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体。

导电银浆虽然不起眼,却是太阳能电池世界里的一颗璀璨明珠。

太阳能电池的导电银浆

太阳能电池的导电银浆

太阳能电池的导电银浆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而太阳能电池的导电银浆则是太阳能电池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以太阳能电池的导电银浆为主题,详细介绍其作用、制备方法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相关内容。

一、导电银浆的作用导电银浆是太阳能电池中的一个重要材料,其主要作用是提供电子传输的通道。

在太阳能电池中,光线照射到太阳能电池的表面,被吸收后会激发电子,形成电流。

而导电银浆则起到了将这些激发的电子从太阳能电池表面传输到电池的其他部分的作用。

因此,导电银浆的导电性能直接影响到太阳能电池的整体效率和性能。

二、导电银浆的制备方法目前常用的导电银浆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种。

1. 物理法:物理法是通过物理手段将纯银制备成导电银浆。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高温烧结将纯银粉末与有机溶剂混合,然后通过筛网将其均匀涂布在太阳能电池的表面。

这种方法制备的导电银浆导电性能较好,但成本较高。

2. 化学法:化学法是通过化学反应将银离子还原成纯银,制备成导电银浆。

常用的化学法包括还原法和电化学法。

还原法是将银盐与还原剂反应,生成纯银颗粒,然后与有机溶剂混合制备成导电银浆。

电化学法则是利用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解反应,将银离子还原成纯银。

这两种方法制备的导电银浆成本较低,但导电性能有一定的限制。

三、导电银浆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展,对导电银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未来导电银浆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导电性能:目前导电银浆的导电性能已经相对较好,但还有提升空间。

未来的导电银浆应该具备更高的导电性能,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

2. 降低成本:目前导电银浆的制备成本较高,限制了太阳能电池的大规模应用。

未来的导电银浆应该寻求更低成本的制备方法,以降低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成本。

3. 提高稳定性:导电银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氧化或脱落等问题,影响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

未来的导电银浆应该具备更好的稳定性,以延长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

导电银浆主要技术

导电银浆主要技术

导电银浆主要技术一、成分和制备:1.导电银浆成分和制备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导电银浆通常包括的主要成分有导电粒子、2.稳定剂和溶剂。

导电粒子主要是银粒子,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稳定剂的作用是为了帮助银粒子保持分散状态,防止聚集和沉淀。

3.溶剂则用于调节银浆的黏度和流动性。

制备导电银浆的方法有许多种,常见的包括化学还原法、物理混合法和溶胶-凝胶法等。

4.其中,化学还原法是最常用的制备方法之一,通过还原剂将银盐还原成银粒子,并与稳定剂和溶剂混合制备而成。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导电银浆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包括改进成分配比、优化制备工艺等方面的探索,以满足不同领域对导电性能的需求。

二、导电性能:1.导电性能是指物质是否具有良好的电导性能,即能够传导电流的能力。

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性参数,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2.导电性能的好坏对于电子设备、能源传输以及材料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导电性能的扩展方面,我们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拓展。

3.首先,可以拓展导电材料的种类。

除了传统的金属导体如铜、银和铝之外,还可以研究和开发更多新型的导电材料,如导电聚合物和导电陶瓷材料。

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能,并且在柔性电子、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次,可以拓展导电材料的导电机制。

4.传统的导电机制主要是通过自由电子在材料中的移动来实现电流的传导。

然而,随着纳米材料、量子效应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局域导电性能,例如表面电子传输和界面态导电等。

5.此外,还可以拓展导电性能的测量技术。

目前常用的导电性能测试方法包括四探针法、霍尔效应测量等,但这些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只能在室温下进行测量,不能实时监测材料的导电性能变化等。

6.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更高精度、更便捷的导电性能测试方法,以满足不同领域对导电性能测量的需求。

总之,导电性能作为一个重要的物性参数,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在导电材料种类、导电机制和测量技术等方面的拓展,可以进一步提高导电材料的性能,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导电银浆使用方法

导电银浆使用方法

导电银浆使用方法导电银浆是一种常用的导电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光伏电池、导电胶水等领域。

下面将从导电银浆的制备、涂覆、烘烤等方面介绍其使用方法。

一、导电银浆的制备导电银浆主要由导电颗粒和有机胶体两部分组成。

导电颗粒通常为纳米级的金属银颗粒,有机胶体则是将湿合剂与稳定剂等有机溶剂混合形成的胶体溶胶。

导电银浆的制备主要有化学合成法、物理法和化学还原法。

化学合成法是将银盐和还原剂反应制得纳米银颗粒,再加入胶体溶胶进行混合形成导电银浆。

物理法包括物理气相法和物理溶剂法。

物理气相法是通过热蒸发、溅射等方法将具有导电特性的材料沉积在基片上形成导电层;物理溶剂法是通过溶剂挥发的方式制备导电膜。

化学还原法是将含有银阳离子的银盐溶液与还原剂反应生成纳米银颗粒,再与有机胶体混合得到导电银浆。

以上三种制备方法各有优缺点,具体选择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工艺条件来确定。

二、导电银浆的涂覆导电银浆的涂覆主要有刮涂法、喷涂法和印刷法等。

刮涂法是将导电银浆涂布于基片表面,然后用刮板刮平,使导电银颗粒均匀分布。

喷涂法是将导电银浆通过喷枪喷洒于基片上,形成均匀的导电膜。

印刷法是将导电银浆涂布于印刷板上,然后利用印刷机械将导电银浆印刷到基片上。

涂覆的方法选择也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工艺条件来确定,不同方法对涂层的物理性能和厚度要求各有差异。

三、导电银浆的烘烤导电银浆涂覆在基片上后,还需要进行烘烤处理,以去除有机胶体和胶体溶剂,使导电银颗粒之间形成致密的导电网络。

烘烤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导电银浆和基片的特性来确定,一般在100-200℃的温度下,烘烤时间为10-30分钟。

烘烤的过程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以避免导电银颗粒烧结过度或导电层与基片之间发生分离。

总之,导电银浆的使用方法包括制备、涂覆和烘烤三个步骤。

制备时可以采用化学合成法、物理法或化学还原法。

涂覆时可以选择刮涂法、喷涂法或印刷法。

烘烤时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获得良好的导电性能和附着力。

纳米银导电浆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纳米银导电浆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文章标题:纳米银导电浆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一、纳米银导电浆料的定义纳米银导电浆料是一种由纳米级银颗粒作为导电填料,悬浮于溶剂中形成的浆料。

纳米银颗粒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和优良的导电性能,可以应用于印制电路板、导电涂料和电子器件等领域。

二、纳米银导电浆料的制备技术1. 化学还原法:通过将银盐还原为纳米级银颗粒,再与溶剂混合形成浆料。

2. 物理气相沉积法:利用高温气相反应在基底上沉积纳米银颗粒,再通过分散剂形成浆料。

三、纳米银导电浆料的应用研究1. 在印制电路板中的应用:纳米银导电浆料可用于印制电路板的制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可以有效提高印制电路板的性能和稳定性。

2. 在导电涂料中的应用:纳米银导电浆料可用于制备导电涂料,广泛应用于玻璃、塑料等基底的导电涂层,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导电性能。

3. 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纳米银导电浆料可用于制备柔性电子器件,如柔性电路、柔性传感器等,在柔性基底上形成高性能的导电电路。

四、总结与展望纳米银导电浆料作为一种新型导电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其制备技术和应用研究也将不断深化和拓展。

在未来,纳米银导电浆料有望在电子、光伏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对提高产品性能和促进技术创新起到重要的作用。

个人观点与理解我对纳米银导电浆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非常感兴趣。

纳米银颗粒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和导电性能,在导电材料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通过不断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纳米银导电浆料的制备技术和应用特点,为电子器件和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结语通过本文对纳米银导电浆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的介绍,相信读者对这一新型导电材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纳米银导电浆料具有丰富的应用前景,我们期待在未来看到更多基于纳米银导电浆料的创新成果。

纳米银导电浆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一直是材料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

纳米银颗粒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和优良的导电性能,因此其在印制电路板、导电涂料和电子器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电银浆的制备及用途性能研究潘宇镇(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材化0801)摘要: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对电子设备提出了轻、薄、多功能、智能化等技术要求,促使人们去开发更加先进价廉的电子元器件、电子线路板等制造技术。

导电银浆产品集冶金、化工和电子技术于一体,就是一种高技术的电子功能材料。

本文对银浆的制备、性能和用途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导电银浆;工艺制备;导电性能Conductive silver past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performancePan Yuzhen(NJUT Chemistry of materials 0801)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electronic equipment to put out the light, thin, multi-functional, intelligent and other technical requirements, to make people more advanced development cheap electronic components, electronic circuit boards and othe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nductive silver paste products metallurgical, chem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 one, is a kind of high technology electronic functional materials. The silver paste preparation,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are reviewed.Key words:Conductive silver paste;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Conductive property银浆系由高纯度的(99.9% )金属银的微粒、粘合剂、溶剂、助剂所组成的一种机械混和物的粘稠状的浆料。

导电银浆对其组成物质要求是十分严格的。

其品质的高低、含量的多少,以及形状、大小对银浆性能都有着密切关系。

下面就举出几个银浆的具体应用实例来帮助研究导电银浆。

一、环氧树脂–银粉复合导电银浆(印刷用)的制备导电银浆是以全印制电子技术制作印制电路板的关键材料。

此节研究了以环氧树脂为连结剂、自制超细银粉为填料、聚乙二醇等材料为添加剂的复合导电银浆配方及制备方法[1]。

研究获得的最佳配方为:w(银粉)为70%~80%,其他各组分之间的质量比ζ(环氧树脂∶四氢呋喃∶固化剂∶聚乙二醇)=1.00:(2.00~3.00):(0.20~0.30):(0.05~0.10)。

在最佳配方范围内,复合导电银浆室温固化后电阻率小于100Ω/cm,有机物挥发少,对环境友好,符合实际应用要求。

1.1原料的选取1.1.1导电填料与连结剂导电填料选金属银颗粒,它是导电银浆的主要成分,导电性主要靠它来实现。

在导电银浆中,银颗粒分散在连结剂中。

在印刷前,液状连结剂使银浆构成具有一定黏度的印料;印刷后,经过连结剂固化使银浆的微粒与基材间形成稳定结合。

连结剂采用E—44环氧树脂,当其与固化剂反应便可形成三维网状的热固性塑料,该环氧树脂具有在固化反应过程中收缩率小,固化物的粘结性、耐热性、耐化学药品性以及力学性能和电气性能优良的特点。

1.1.2稀释剂及添加剂导电银浆中的稀释剂用来溶解树脂,使导电微粒充分分散,并调节黏度和干燥速度。

所用稀释剂需要对环氧树脂具有良好溶解性,且不能与其他原料发生反应;其沸点过低,会因挥发过快造成黏度变化太大;沸点过高不易挥发,不利于银浆应用。

综合对比各种有机物与环氧树脂的相溶性及其沸点,采用四氢呋喃作稀释剂。

加入适当的活性添加剂可利于导电填料均匀分散于连结剂中,改善油墨的导电性。

对多种表面活性剂进行综合对比,选取聚乙二醇作为活性添加剂。

1.2超细银粉的制备1.2.1材料准备硝酸银、抗坏血酸(Vc)、氨水、乙二醇、去离子水(均为分析纯)1.2.2制备步骤①将适量硝酸银溶解于50 mL去离子水中,滴加氨水,当所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溶液澄清时停止滴加,得到银氨溶液。

②在上述银氨溶液中加入50 mL乙二醇。

③按Vc:银离子摩尔比为1:2,Vc略微过量计算Vc用量,将Vc溶于50 mL 去离子水中,滴加入银氨–乙二醇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

④滴加完毕后分离出沉淀物,干燥,即得超细银粉。

将银粉保存于干燥器中待用。

对所制得超细银粉进行SEM、XRD测试,显示所得银粉为平均粒径约500 nm 的高纯、单分散球形超细银粉,可以用于导电银浆制备。

1.3导电银浆的制备称取一定量的环氧树脂于烧杯中,用胶头滴管滴加四氢呋喃入烧杯,滴加同时搅拌,当树脂完全溶解后停止滴加,称取自制超细银粉于烧杯中,搅拌均匀,取微量聚乙二醇加入到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即得银浆。

1.4实验结果分析①银粉的含量:金属银粉在浆料中的含量直接决定银浆的导电性能。

银粉含量越高,银浆导电性越好;但如果银粉含量过高时会影响到银浆的流变性,不利于银浆的印刷。

实验发现,当w(银粉)高于80%时,再增加银粉对于导电性的提高并不十分显著,反而会极大地影响银浆的流变性,因此银粉质量分数在70%~80%为合适。

②稀释剂用量:稀释剂用量过小,对树脂的溶解速度慢且易使浆料黏性偏大;稀释剂用量过大,不利于其挥发和银浆固化。

在银浆制备中四氢呋喃会有一部分挥发掉,由实验结果可知,当环氧树脂与四氢呋喃质量比约为1∶(2~3)时银浆流变性较为理想。

③固化剂用量:固化剂用量少,固化时间会极大地延长甚至很难固化;固化剂用量过多会影响银浆的导电性且不利于操作。

实验采用E—44环氧树脂及其专用固化剂,当环氧树脂∶固化剂质量比为1.0∶(0.2~0.3)时,银浆可在数小时内固化且对于导电性影响较小。

④聚二乙醇用量:作为活性添加剂的聚乙二醇,只用加入很少量就可以显著改善银浆的印刷性质;而聚乙二醇用量太多会造成材料浪费且会降低银浆的导电性。

由实验测得环氧树脂∶聚乙二醇的质量比为 1.00∶(0.05~0.10)即可改善银浆导电性。

研究发现,以环氧树脂为连结剂,自制超细银粉为导电填料,聚乙二醇为添加剂,以一定比例在室温条件下制备得到性能良好的复合导电银浆。

该银浆具有能够室温固化,固化后线路的导电性能高,挥发性有机物少等特点,可应用于全印制电子技术之中。

二、无铅银浆烧结工艺与导电性能研究本节制备了无铅低温玻璃粉,将其与银粉和有机载体混合配制成无铅导电银浆并烧结。

通过SEM和EDX观察浆料烧结银膜的形貌并进行成分分析,用四探针测试仪测量烧结银膜的电阻率,讨论了浆料成分配比、烧结时间、烧结温度等方面对银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2.1实验2.1.1无铅玻璃粉的制备低熔点玻璃在电真空、微电子技术、介质材料、激光和红外技术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以前低熔点玻璃以含铅玻璃[质量分数w(PbO)>50%]为主,毒性较强,现逐渐被无铅系玻璃所取代。

在元素周期表中,因为铅和铋为相邻元素,同属第6周期的p区,有相似的性质,且两种玻璃在黏度、玻璃转变温度θg、热膨胀系数等方面比较相似,所以目前铋系玻璃是含铅玻璃的最佳替代品。

2.1.2有机载体的制备将有机物按组分比例称量、混合,并放入恒温水浴锅中充分搅拌,即得有机无铅导电浆料由功能相、粘结相和有机载体三部分组成。

功能相起导热、导电作用,采用质量分数为99.95%的球状银粉,平均粒径在2.0μm左右。

玻璃粉起粘结作用,它与银粉形成网络状组织,并调节浆料的热膨胀系数,同时满足与电极和基板粘结强度的要求。

有机载体的添加是为了通过丝网印刷,使浆料和基板形成预连接,然后有机载体在加热时挥发掉。

有机载体的性质、成分和含量将影响浆料的触变性和流平性。

2.1.4浆料的丝网印刷及烧结浆料通过丝网印刷在规格为75 mm×25 mm的厚约2 mm石英基板上形成厚膜电极,所用丝网为45μm(325目)不锈钢丝网。

印刷完毕后,将基板放置于水平台面,待浆料自然淌平,随后放于干燥箱中于120℃干燥15 min去除有机载体。

最后将基板放于烧结炉中,升温速率10℃/min,峰值烧结温度为540~640℃,达到烧结峰值温度后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取出冷却,冷却后的基板表面将形成连续致密烧结银膜。

浆料烧结银膜通过SEM观察其微观形貌,通过SZ—82数字式四探针测试仪测其表面电阻率。

用NDJ—97型黏度计测试有机载体及浆料的黏度,按照标准GB/T17473.4—2008测试烧结银膜的附着力,按照标准GB/T17473.7—1998测量烧结银膜的焊接性能。

2.2结果讨论2.2.1浆料成分对浆料电性能的影响浆料中的各组分对烧结膜电性能都有不同的作用。

当玻璃粉含量不变时,电阻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银粉的含量逐渐增加而降低。

因为银是良导体。

但是文献[2-4]表明,当银粉含量过大时,电阻率反而升高。

因为银粉含量过大,玻璃粉含量不变,即浆料的固体含量过大,有机载体含量过低,那么浆料的黏度过大,流平性差,丝网印刷时,不易形成连续致密的银膜,故电阻率过大。

当银粉含量不变时,电阻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玻璃粉含量的逐渐增加,电阻率逐渐升高,导电性能越差。

在浆料烧结过程中,随着温度升高,玻璃粉熔融,由于毛细作用浸润并包裹银颗粒,银粉以银离子的形式溶解在熔融的玻璃相中[3]。

当浆料中的玻璃粉含量很少时,银粉由于缺少液相而不能铺展在基板上,银粒子倾向于沿垂直方向生长,导致银粒子之间的接触变差[4];当玻璃粉含量增加到某一值时,玻璃粉能够有效润湿银粉,使银粉充分铺展在基板上,银粒子沿水平方向生长,银粒子的接触更加紧密,能够有效形成导电网络。

但文献[4]表明,当玻璃粉含量继续增加,多余的玻璃粉就会聚集在表面上,导致电性能下降,电阻率增加。

同时,当玻璃粉含量过高时,有机载体的含量就越低,有机载体的含量直接影响到浆料的黏度,有机载体的含量越低,浆料的黏度越高,在印刷的过程中,浆料的流平性很差,不利于浆料分布均匀,银粉与玻璃粉容易成团聚态。

2.2.2保温时间对电阻率的影响当保温时间过长时,玻璃粉过早进入软化状态,并且长时间的软化态玻璃会沉积于基板与银膜之间,而与银膜中的银粒子相脱离,导致银膜出现大量空洞,电阻率升高,导电性能较差。

长时间较高温度的保温会导致银膜的氧化,这也是导致电阻率升高,导电性能降低的原因。

2.2.3烧结峰值温度对电阻率的影响当烧结温度过高时,玻璃发生析晶,由于晶体不具备玻璃相的黏度和润湿性,玻璃粉未能起到包裹银粉并软化铺展作用,银粉颗粒之间由于缺乏玻璃粉的粘结作用而不能形成良好连接,烧结膜出现较多孔洞,导电性能较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