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新版)

合集下载

2024年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三篇)

2024年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三篇)

2024年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一、1.火药燃烧的特性(1)能量特征。

标志火药作功能力的参量,一般是指1kg火药燃烧时气体产物所做的功。

(2)燃烧特性。

标志火药能量释放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火药的燃烧速率和燃烧表面积。

(3)力学特性。

火药具有的强度,满足在高温下保持不变形、低温下不变脆,能承受在使用和勤务处理时可能出现的各种力的作用,以保证稳定燃烧。

(4)安定性。

火药必须在长期贮存中保持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相对稳定。

为改善火药的安定性,一般在火药中加入少量的化学安定剂,如二苯胶等。

(5)安全性。

在配方设计时必须考虑火药在生产、使用和运输过程中安全可靠,不发生爆轰。

2.炸药爆炸的三要素(1)反应过程的放热性在炸药的爆炸变化过程中,炸药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

热的释放是爆炸变化过程的发生和自行传播的必要条件。

爆炸变化过程所放出的热量称爆炸热(或爆热),一般常用炸药的爆热约在3700~7500kJ/kg。

(2)反应过程的高速度炸药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事先充分混合和接近,许多炸药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共存一个分子内,能够发生快速的逐层传递的化学反应,使爆炸过程以极快的速度进行,通常为每秒几百米或几千米。

(3)反应生成物含有大量的气态物质。

二、1.起爆器材、工业炸药和烟花爆竹药料的燃烧爆炸敏感度火炸药在热、电、光、冲击波、机械摩擦和撞击等外界作用下引起燃烧和爆炸的难易程度称为火炸药的敏感程度,简称火炸药的感度。

火炸药有各种不同的感度,一般有火焰感度、热感度、机械感度(撞击感度、摩擦感度、针刺感度)、电感度(交直流电感度、静电感度、射频感度)、光感度(可见光感度、激光感度)、冲击波感度、爆轰感度。

2.爆炸影响因素炸药的性质、装药的临界尺寸、炸药层的厚度和密度、杂质及含量、周围介质的气体压力和壳体的密封、环境温度和湿度等。

三、民用爆破器材和烟花爆竹产品发生燃烧爆炸事故的分类、特点、危害及发生发展历程燃烧爆炸事故的类型按过程分为:(1)定压燃烧燃烧产物能及时排放,其压力始终与初始环境压力相平衡,直接危害不大,但可诱发火灾或爆炸;燃烧过程较慢,燃烧传播速度通常每秒数毫米到每秒数米,最大的也只有每秒数百米。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一、燃烧及其特性(一)燃烧及燃烧条件1.燃烧的含义燃烧是可燃物与助燃物(氧气或氧化剂)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化学反应。

具有两个特征:一是有新物质的产生,即燃烧是化学反应;二是燃烧过程中伴随有发光发热现象。

2.燃烧的条件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A.有可燃性的物质,如木材、乙醇、甲烷、乙烯等;B.有助燃性物质,常见的有空气和氧气;C.有点火源,如撞击、摩擦、明火、电火花、高温物体、光和射线等。

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构成燃烧三要素,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燃烧便不能发生。

以上三个条件同时存在也不一定会发生燃烧,只有当三个条件同时存在,且都具有一定的“量”,并彼此作用,才会发生燃烧。

对于已经发生的燃烧,若消除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燃烧就会终止,这就是灭火的原理。

(二)燃烧的种类1.闪燃各种液体表面都具有一定量的蒸汽存在,蒸汽浓度取决于该液体温度。

闪燃是在液体表面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汽,遇上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引起闪燃时的最低温度叫做闪点。

闪点这个概念主要适用于可燃性液体,某些固体如樟脑、萘等,也能在室温下挥发或缓慢蒸发,因此也有闪点。

在闪点温度下,液体蒸发产生的蒸汽还不多,所以闪烁一下就灭了。

闪燃往往是着火的先兆,当可燃液体温度高于其闪点时,随时都有被火点燃的危险。

2.自燃自燃是可燃物质自发产生的着火燃烧,通常由缓慢的氧化作用而引起,即物质无外部火源条件下,在常温下自行发热,由于散热受阻,热量积聚逐渐达到燃点而产生燃烧。

自燃又可分为受热自燃和自热自燃。

可燃物在外部热源作用下,温度升高直到燃点产生燃烧叫受热自燃,如:可燃物接触高温表面、加热、烘烤过度或冲击摩擦等均可导致受热自燃。

而自热自燃是没有外来热源影响,由于物质内部发生化学、物理或生化过程而产生热量,这些热量在适当条件下逐渐积聚,温度升高直到燃点产生燃烧。

造成自燃自热的原因有氧化热、分解热、聚合热、发酵热等。

自热自燃和受热自燃都是在不接触明火的情况下“自动”发生的燃烧,其区别在于热的来源不同。

安全生产技术(第四章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2017.9)

安全生产技术(第四章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2017.9)

第四章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第一节火灾爆炸事故机理一、燃烧与火灾(一)燃烧和火灾的定义、条件1、燃烧的定义燃烧是物质与氧化剂之间的放热反应,通常同时释放出火焰或可见光。

2、火灾的定义。

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不包括:地下矿井部分发生爆炸;飞机因飞行事故而导致本身燃烧;3、燃烧与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

即火的三要素:氧化剂、可燃物、点火源。

(二)燃烧与火灾的过程和形式2、燃烧的4种形式:1)扩散燃烧。

可燃气体与氧气边混合边燃烧;2)混合燃烧。

可燃气体和阻燃气体,先混合,遇点火源即发生燃烧。

往往能造成重大损失。

3)蒸发燃烧。

可燃液体遇热蒸发,蒸气氧化分解而进行的燃烧。

4)分解燃烧。

可燃物质在燃烧过程中首先遇热分解出可燃气体,与氧气进行的燃烧。

(三)、火灾的分类1、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6类:A类:固体物质火灾;B类: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类:气体火灾;D类:金属火灾;E类: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F:烹饪器具内烹饪物火灾。

2、按损失规模分:1)特大火灾:死亡≥10人;死亡+重伤≥20人;受灾户数≥50户;财物损失≥100万元。

2)重大火灾:死亡≥3人;死亡+重伤≥10人;受灾户数≥30户;财物损失≥30万元;3)一般火灾:除上述外。

(四)、火灾的基本概念及参数1、闪燃:可燃物表面或上方在很短时间内重复出现火焰一闪即灭的现象。

闪燃往往是持续燃烧的先兆。

2、阴燃:没有火焰和可见光的燃烧。

3、爆燃:伴随爆炸的燃烧波,以亚音速传播。

4、自燃:分为自热自燃和受热自燃。

5、闪点:在规定条件下,物质加热到释放出的气体瞬间着火并出现火焰的最低温度。

闪点是衡量物质火灾危险性的重要参数。

6、燃点:在规定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燃点对可燃物质和闪点较高的液体有重要意义。

7、自燃点:在规定条件下,不用任何辅助引燃能源而达到引燃的最低温度。

一般情况下,密度越大,闪点越高,而自燃点越低。

如:汽、煤、(轻、重)柴、蜡、渣油的密度依次增大,闪点升高,自燃点降低。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sc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sc

10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 燃烧和爆炸的概念 4、爆炸 2) 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并不是
在任何浓度下遇火源都可以发生爆炸,而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 内才能遇火源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 (1)爆炸上限 是指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与空气组成的 混合物,能使火焰传播的最高浓度。 (2)爆炸下限 是指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与空气组成的 混合物,能使火焰传播的最低浓度。
2019/11/15
17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 防火防爆的原理与基本技术措施
2、防止产生燃烧的基本技术措施
防火实质上是防止燃烧条件的形成,而灭火则是消除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这就是防火、 灭火的基本原理。
1) 消除着火源
2) 控制可燃物
(1)以难燃或不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或降低可燃物质在空气中的浓度,使可燃物不易积聚, 从而不会超过最高允许浓度。
大; * 爆炸下限浓度低时易燃气体稍有泄漏就会形成爆炸条件。
2019/11/15
12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 燃烧和爆炸的概念 5、爆炸的危害 主要破坏形式有直接的破坏作用、冲击波的破坏作用、造成火灾等。 6、火灾与爆炸处相互转换 1) 火灾向爆炸的转化 当发生火灾时有可燃物和助燃物发生混合的现象,或火灾的
燃烧的发生条件。 (1)同时具备燃烧的三个要素: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点火源; (2)燃烧三个要素都有足够的数量; (3)燃烧三个要素彼此相互作用。 防火灭火的基本原理。 防火:防止形成燃烧的条件。 灭火:消除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 (1)不同时具备燃烧三个要素; (2)三个要素不具备足够数量; (3)三个要素不相互作用。
2019/11/15
11

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火灾爆炸事故一旦发生,就必需实行局限化措施,限制事故的扩散和集中,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多数火灾爆炸事故,损害和损失的很大一部分不是在事故的初始阶段,而是在事故的扩散和集中中造成的。

目前很多大的化工企业把防灾的重点,普遍放在火灾爆炸发生并转而使事故扩大的危急性上。

火灾爆炸事故,多数是由于人们忽视在正常操作中并无危急,但在紧急状况下却无应急措施的物料、设备或工艺过程。

困苦的扩大,则往往是由于人们对于物料或工艺装置置于火灾爆炸现场的危急性熟悉不足。

火灾爆炸的局限化措施,在建厂初期设计阶段就应当考虑到。

对于工艺装置的布局、建筑结构以及防火区域的划分,不仅要有利于工艺要求和运行管理,而且要有利于预防火灾和爆炸,把事故局限在有限的范围内。

从投资方面考虑,布局越紧凑越好,但这样对于防止火灾扩散限制火灾区域是不利的。

所以要统筹兼顾,留有必要的防火间距。

对槽罐间距、防油堤、防火墙、耐火结构及阻火灭火设施,大量物料泄漏的处理及灭火措施,以及紧急状况下的指挥系统等都要统筹考虑。

二、平安装置和局限化设施1.平安装置一般平安装置有成分掌握装置、温度掌握装置和火源切断装置。

特别抑制装置则包括防止火焰传播的装置,如冷却器、平安罩、填充环、阻火器、隔离设施等;掌握聚合或分解的装置,主要用于添加反应抑制剂,供应冷却作用等;预防着火的装置,如蒸汽幕、惰性气体幕、水幕等。

2.局限化设施局限化设施包括泄压、截流和应急设施等。

高压泄压设施有平安阀、回流阀、泄料阀、放空阀等;低压泄压设施有密封装置、排气装置、汲取装置、平安板等。

截流设施则有紧急截断阀、防止过流阀、逆止阀等。

应急设施有紧急迫断电源、紧急停车、紧急断流、紧急分流、紧急排放、紧急冷却、紧急通人惰性气体、紧急加入反应抑制剂的装置和设施等。

有警示作用的测量仪表有液面计、压力计、温度计、流量计、浓度计、密度计、pH值测量仪、气体检测器等。

警示装置则有蜂鸣器、警铃、指示灯等。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四篇)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四篇)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是一门为了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综合性技术,涉及多种工程技术学科,范围广泛,技术复杂。

火灾和爆炸是安全生产的大敌,一旦发生,极易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

所以,必须贯彻“以防为主,以消为辅”的消防工作方针,严格控制和管理各种危险物及发火源,消除危险因素,将火灾和爆炸危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发生火灾事故后,作业人员能迅速撤离险区,安全疏散,同时要及时有效地将火灾扑灭,防止蔓延和发生灾害。

一、燃点、自燃点和闪点火灾和爆炸的形成,与可燃物的燃点、自然点和闪点密切有关。

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

(一)燃点。

燃点是可燃物质受热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达到这一温度,可燃物质与空气接触,不需要明火的作用,就能自行燃烧。

(二)自燃点。

物质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起火的危险性越大。

但是,物质的自燃点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压力、温度和散热等条件的不同有相应的改变。

例如,汽油的自燃点在0.1兆帕(1公斤力/平方厘米)下为480,在1兆帕(25公斤力/平方厘米)下为250。

一般压力愈高,自燃点愈低。

可燃气体在压缩机中之所以较容易爆炸,原因之一就是因压力升高后自燃点降低了。

(三)闪点。

闪点是易燃与可燃液体挥发出的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后,遇火源发生内燃的最低温度。

闪燃通常发生蓝色的火花,而且一闪即灭。

这是因为,易燃和可燃液体在闪点时蒸发速度缓慢,蒸发出来的蒸气仅能维持一刹那的燃烧,来不及补充新的蒸气,不能继续燃烧。

从消防观点来说,闪燃就是火灾的先兆,在防火规范中有关物质的危险等级划分,就是以闪点为准的。

二、燃烧和爆炸要有效防止火灾和爆炸的发生,正确掌握防火防爆技术,需要了解形成燃烧和爆炸的基本原理。

(一)燃烧。

燃烧是可燃物质与空气或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放热、发光的现象。

在生产和生活中,凡是产生超出有效范围的违背人们意志的燃烧,即为火灾。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1.凡是与空气中氧或其他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的物质,都称为可燃物。

第四章 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第三节 燃烧的特种参数

第四章  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第三节 燃烧的特种参数

第三节燃烧的特征参数一、燃烧温度可燃物质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在火焰燃烧区域释放出来,火焰温度即是燃烧温度。

表4—3列出了一些常见物质的燃烧温度。

二、燃烧速率1.气体燃烧速率气体燃烧无需像固体、液体那样经过熔化、蒸发等过程,所以气体燃烧速率很快。

气体的燃烧速率随物质的成分不同而异。

单质气体如氢气的燃烧只需受热、氧化等过程;而化合物气体如天然气、乙炔等的燃烧则需要经过受热、分解、氧化等过程。

所以,单质气体的燃烧速率要比化合物气体的快。

在气体燃烧中,扩散燃烧速率取决于气体扩散速率,而混合燃烧速率则只取决于本身的化学反应速率。

因此,在通常情况下,混合燃烧速率高于扩散燃烧速率。

气体的燃烧性能常以火焰传播速率来表征,火焰传播速率有时也称为燃烧速率。

燃烧速率是指燃烧表面的火焰沿垂直于表面的方向向未燃烧部分传播的速率。

在多数火灾或爆炸情况下,已燃和未燃气体都在运动,燃烧速率和火焰传播速率并不相同。

这时的火焰传播速率等于燃烧速率和整体运动速率的和。

管道中气体的燃烧速率与管径有关。

当管径小于某个小的量值时,火焰在管中不传播。

若管径大于这个小的量值,火焰传播速率随管径的增加而增加,但当管径增加到某个量值时,火焰传播速率便不再增加,此时即为最大燃烧速率。

表4—4列出了烃类气体在空气中的最大燃烧速率。

表4-4 烃类气体在空气中的最大燃烧速率2.液体燃烧速率液体燃烧速率取决于液体的蒸发。

其燃烧速率有下面两种表示方法:(1)质量速率质量速率指每平方米可燃液体表面,每小时烧掉的液体的质量,单位为kg·m-2·h-1。

(2)直线速率直线速率指每小时烧掉可燃液层的高度,单位为m·h-1。

液体的燃烧过程是先蒸发而后燃烧。

易燃液体在常温下蒸气压就很高,因此有火星、灼热物体等靠近时便能着火。

之后,火焰会很快沿液体表面蔓延。

另一类液体只有在火焰或灼热物体长久作用下,使其表层受强热大量蒸发才会燃烧。

故在常温下生产、使用这类液体没有火灾或爆炸危险。

防火防爆的安全措施

防火防爆的安全措施

防火防爆的安全措施(最新版)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安全管理)单位:姓名:日期:编号:AQ-SN-0661防火防爆安全I Fire And Explosion Safety 防火防爆进入污染区。

(2)熄灭危险区内一切火源可燃液体物料泄漏的范围内,首先要绝对禁止使用各种明火。

特别是在夜间或视线不清的情况下,不要使用火柴、打火机等进行照明,同时也要注意不要使用刀闸等普通型电器开关。

(3)防止静电的产生可燃液体在泄漏的过程中流速过快就容易产生静电。

为防止静电的产生,可采用堵洞、塞缝和减少内部压力的方法,通过减缓流速或止住泄漏来达到防静电的目的。

(4)避免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当可燃物料泄漏在库房、厂房等有限空间时,要立即打开门窗进行通风,以避免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5)关闭进料阀门,转移物料如果是罐内液位超高造成跑、冒,应急人员要按照规定穿防静电的防护服,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立即关闭进料阀门,将物料送到相同介质的3.爆炸事故处置要点①发生重大爆炸事故后,岗位人员要沉着、镇静,不要惊慌失措,在班长的带领下,迅速安排人员报警,查找事故原因。

Fire And Explosion Safety 防防火防爆安全火防爆②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岗位人员要穿戴防护服,必要时佩戴防毒面具和采取其他防护措施。

③如果是单个设备发生爆炸,首先要切断进料,关闭与之相邻的所有阀门,停机、停泵、停炉、除净塔器及管线的存料,做好蒸汽掩护。

④当爆炸引起大火时,在岗人员应要利用岗位配备的消防器材进行扑救,并及时报警,请求灭火和救援,以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⑤爆炸发生后,要组织人员对临近的设备和管线进行仔细检查, 避免再次发生灾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
术(新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081
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新版)
一、火灾爆炸局限化概述
在化工生产中,火灾爆炸事故一旦发生,就必须采取局限化措施,限制事故的蔓延和扩散,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多数火灾爆炸事故,伤害和损失的很大一部分不是在事故的初始阶段,而是在事故的蔓延和扩散中造成的。

目前许多大的化工企业把防灾的重点,普遍放在火灾爆炸发生并转而使事故扩大的危险性上。

火灾爆炸事故,多数是由于人们忽视在正常操作中并无危险,但在紧急情况下却无应急措施的物料、设备或工艺过程。

灾害的扩大,则往往是由于人们对于物料或工艺装置置于火灾爆炸现场的危险性认识不足。

火灾爆炸的局限化措施,在建厂初期设计阶段就应该考虑到。

对于工艺装置的布局、建筑结构以及防火区域的划分,不仅要有利于工艺要求和运行管理,而且要有利于预防火灾和爆炸,把事故局
限在有限的范围内。

从投资方面考虑,布局越紧凑越好,但这样对于防止火灾蔓延限制火灾区域是不利的。

所以要统筹兼顾,留有必要的防火间距。

对槽罐间距、防油堤、防火墙、耐火结构及阻火灭火设施,大量物料泄漏的处理及灭火措施,以及紧急情况下的指挥系统等都要统筹考虑。

二、安全装置和局限化设施
1.安全装置
一般安全装置有成分控制装置、温度控制装置和火源切断装置。

异常抑制装置则包括防止火焰传播的装置,如冷却器、安全罩、填充环、阻火器、隔离设施等;控制聚合或分解的装置,主要用于添加反应抑制剂,提供冷却作用等;预防着火的装置,如蒸汽幕、惰性气体幕、水幕等。

2.局限化设施
局限化设施包括泄压、截流和应急设施等。

高压泄压设施有安全阀、回流阀、泄料阀、放空阀等;低压泄压设施有密封装置、排气装置、吸收装置、安全板等。

截流设施则有紧急截断阀、防止过
流阀、逆止阀等。

应急设施有紧急切断电源、紧急停车、紧急断流、紧急分流、紧急排放、紧急冷却、紧急通人惰性气体、紧急加入反应抑制剂的装置和设施等。

有警示作用的测量仪表有液面计、压力计、温度计、流量计、浓度计、密度计、pH值测量仪、气体检测器等。

警示装置则有蜂鸣器、警铃、指示灯等。

局限化的防护设施有防油堤、燃烧池、隔断墙、防火墙、防爆墙等。

避难设施则有电话、警笛、扩音器等信号装置,指示撤离方向的标志以及安全通道、安全梯等。

3.阻火防爆设施
阻火设备包括安全液封、阻火器和单向阀等,其作用是防止外部火焰窜入有燃烧爆炸危险的设备、容器和管道,或阻止火焰在设备和管道间蔓延和扩散。

各种气体发生器或气柜多用液封阻火。

高热设备、燃烧室和高温反应器与输送易燃蒸气或气体的管道之间,以及易燃液体或气体的容器和设备的排气管中,多用阻火器阻火。

对于只允许流体单向流动,防止高压窜入低压以及防止回火的情形,
应采用单向阀。

为了防止火焰沿通风管道或生产管道蔓延,宜采用阻火闸门。

防爆泄压设施,包括安全阀、爆破片、防爆门和放空管等。

安全阀主要用于防止物理性爆炸;爆破片主要用于防止化学爆炸;防爆门、防爆球阀主要用在加热炉上;放空阀用来紧急排泄有超温、超压、爆聚和分解爆炸的物料。

有些化学反应设备,除有紧急放空管外,还设置安全阀、爆破片、事故槽等几种中的一种或多种设施。

三、火灾爆炸局限化布局和措施
1.局限化工厂布局
在化学工业中,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化工装置,应采取隔离安装和远距离操纵等措施。

在厂区总体设计时,应慎重考虑危险车间的位置,与其他车间或装置保持一定的间距。

应充分估计到相邻车间、构筑物的相互影响,采用相应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等。

例如合成氨生产中,合成车间压缩岗位的设置,焦化、炼焦、副产品回收车间的定位和间隔,都应该统筹考虑。

再如染料厂的原料库、生产车间、高压加氢装置的间隔,工艺装置区、管理区和生活区的划分,
都必须合理布局。

对于同一车间的各个工段,应视其生产性质和危险程度适当隔离;各种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存放,应按其性质、贮量不同分隔处理;对个别有危险的过程,应采取隔离操作和设置防护屏的方法;操作人员和生产设备也应适当隔离。

为了便于易燃有害气体的扩散,减少因设备泄漏造成的易燃气体积聚的危险性,这类装置或设备应尽可能露天或半露天设置。

如石化企业的大多数设备都是露天安装的。

对于露天安装的设备,应考虑气象条件对设备、工艺参数、操作人员健康的影响,并应有合理的夜间照明。

对于大多数连续生产的过程,主要是根据反应进程调节各种阀门。

对于有些操作人员难以接近、启闭比较吃力或需要迅速启闭的阀门,应该设置远距离操纵。

对于多数过程和设备,都提倡操作室隔离操作。

人员与危险工作环境隔离,可以消除人为误差,并提高工作效率。

2.防爆泄压措施
可燃蒸气、气体或粉尘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其爆炸最高压力可达0.4~1.1MPa,而0.3m厚的砖墙只能耐受0.002MPa 的压力。

建造能够耐受这样高压力的厂房和库房是不现实的。

通常在具有爆炸危险的厂房设置轻质板的屋顶、外墙或泄压窗,发生爆炸时这些薄弱部位首先遭受爆破,卸掉爆炸压力,从而使承重结构免遭倒塌破坏。

3.阻止火灾爆炸扩大化的措施
对于贮存可燃或易燃液体的罐、槽,为防止火灾发生后危险液体流出,使灾害扩大,应在其周围筑起防油堤,缩小燃烧面积。

为了避免爆炸灾害的扩大,在有爆炸危险和无爆炸危险的装置间,以及具有较大爆炸危险的设备周围,要设置防爆墙、壁障等,阻止爆炸飞散物、火焰和冲击波的袭击。

防爆墙一般为钢筋混凝土墙,钢筋交错的地方应捆扎牢固。

墙厚通常为0.3~0.4m,加厚的墙脚埋入地下的深度应大于1m。

防爆墙应能承受一定的冲击压力。

四、可燃物泄漏的预防措施
工艺过程中排污或取样时的误操作;泵压盖或密封发生故障;设备腐蚀或结合处损坏;装置准备维修或维修后试运转时出现故障;机械损坏或材料缺陷等,都可能造成可燃物的大量泄漏。

大量可燃物的泄漏对化工安全威胁极大,许多重大事故都是从泄漏开始的。

泄漏可以分为从设备向大气泄漏、设备内部泄漏以及由设备外部吸入三种类型。

按照压力划分则有高压喷出、常压流出和真空吸入。

防止泄漏应根据泄漏的类型、泄漏压力和泄漏时间选择适当的方法。

在装置设计和安装时,应该同时着手防止泄漏方案的设计;在装置运行和维护时,应该实行操作检查的预防措施;在紧急情况下,要有制止突然泄漏的应急措施。

为了防止可燃物大量泄漏引起燃烧爆炸事故,必须设置完善的检测报警系统,并尽可能与生产调节系统和处理装置联锁,尽量减少损失。

装置区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测仪,一旦物料泄漏,立即报警。

在紧急情况下,中央控制。

室可以自动实行停车处理,开动灭火喷水器,把蒸气冷凝,液态烃用事故处理槽回收,并施加惰性介质保护。

大量喷水系统可以在起火装置周围和内部布成水幕,冷却有机
介质,同时防止泄漏到其他装置中。

自动洒水系统可以由火焰或温度引发动作;也可以采用蒸汽幕进行灭火。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