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砂密度标定记录表
标准砂密度的测定

标准砂密度的测定1、标准砂密度的测定,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标准砂应清洗洁净,粒径宜选用0.25~0.50mm,密度宜选用1.47~1.61g/cm3。
2)组装容砂瓶与灌砂漏斗,螺纹连接处应旋紧,称其质量。
3)将密度测定器竖立,灌砂漏斗口向上,关阀门,向灌砂漏斗中注满标准砂,打开阀门使灌砂漏斗内的标准砂漏入容砂瓶内,继续向漏斗内注砂漏入瓶内,当砂停止流动时迅速关闭阀门,倒掉漏斗内多余的砂,称容砂瓶、灌砂漏斗和标准砂的总质量,准确至5g。
试验中应避免振动。
4)倒出容砂瓶内的标准砂、通过漏斗向容砂瓶内注水至水面高出阀门,关阀门,倒掉漏斗中多余的水,称容砂瓶、漏斗和水的总质量,准确到5g,并测定水温,准确到0.5℃。
重复3次,3次测值之间的差值不得大于3mL,取3次测值的平均值。
2、容砂瓶的容积,应按下式计算:Vr=(mr2+mr1)/ρwr式中Vr——容砂瓶容积(mL);mr2——容砂瓶、漏斗和水的总质量(g);mr1——容砂瓶和漏斗的质量(g);ρwr——不同水温时水的密度(g/cm3),查表28。
水的密度表3、标准砂的密度,应按下式计算:ρs= mrs/ Vr式中ρs——标准砂的密度(g/cm3);mrs——容砂瓶、漏斗和标准砂的总质量(g)。
简单来说,灌砂设备中有一个标定罐,把标定罐放在足够水平的台上,然后朝里面注入清水,待快满时用一块干净的玻璃盖上,用滴管慢慢的注入水,直到玻璃下方无气泡,此时水就满了。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记录好所加水的质量,根据加入水的质量就可以计算出标定罐的体积。
然后把水倒掉,擦干标定罐,加入标准砂,当标准砂超过标定罐时用尺子将超过的砂扫出去,然后称量砂的质量,用此质量除以之前标定罐的体积就得到标准砂的密度。
标准砂密度的标定

1 前言\n\n 路基工程质量的好坏,压实度是最重要的内在指标之一,只有对路基进行充分压实,才干包管路基的强度、整体稳定性,并包管和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路基现场压实度检测主要检测方法有灌砂法、环刀法、核子法、水袋法等检测方法。
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和业主要求,在十漫高速公路上主要运用灌砂法进行路基压实度检测。
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对路基压实度检测中的一些问题,作简要地分析和探讨。
\n\n2 灌砂法基来源根基理\n\n 灌砂法(尺度方法,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资料的压实度检测)基来源根基理是利用粒径0.30~0.60mm或 0.25~0.50mm清洁干净的均匀砂,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到试洞内,按其单位重不变的原理来丈量试洞的容积(即用尺度砂来置换试洞中的集料),并根据集料的含水量来推算出试样的实测干密度。
\n\n3 灌砂筒的选用及室内标定\n\n3.1 根据集料的最大粒径选用灌砂筒\n\n (1)当试样的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出150mm时,宜采取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n(2)当试样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出150mm,但不超出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n(3)如集料的最大粒径达到40mm~60mm或超出60mm时,灌砂筒和现场试洞的直径以200mm为宜。
\n 工地上普遍应用φ150mm的灌砂筒,它的测深为150mm,其所测压实度仅为这150mm的压实度。
但是现场压实层厚度往往在200mm左右,而且一般压实度在压实表层都比较高,往下就难以包管,因此在山区现场含碎石较多的集料应采取φ200mm的大灌砂筒检测为宜。
\n\n3.2 室内量砂标定的准确与否对压实度的影响\n\n(1)储砂筒中砂面高度、砂的总重对量砂密度的影响 \n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051-93)中对筒内砂的高度和质量都做了明确规定。
现场压实度(灌砂法)检验记录表(二)原位密度 - 模板

量砂质量my5(g)
试坑及套环内耗砂质量(g)
试坑及套环中体积(cm3)
试坑体积(cm3)
试样容器质量加试样质量
(内包括残留之量砂)my4(g)
试样质量(g)
试样湿密度(g/cm3)
盘号
盘质量(g)
盘加湿试样质量(g)
盘加干试样质量(g)
湿试样质量m0(g)
干试样质量md(g)
仪器名称
规格型号
灌砂法密度试验仪
电子计重天平
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
电子计重天平
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
标准砂的密度ρs(g/cm3)
试坑(样品)编号
取样位置(桩号)
量筒加原有量砂质量my1(g)
筒加第1次剩余量砂质量my2(g)
套环内耗砂质量(g)
套环体积(cm3)
从套环内取出量砂质量my3(g)
套环内残留量砂质量(g)
某某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原位密度(灌砂法)检验记录表(二)
一、检验项目:□原位密度(灌砂法-用套环)委托(记录)号:
检验依据:□GB/T 50123—201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共 页 第 页
土样类别
检验日期
最大干密度报告编号
最大干密度(g/cm3)
主要仪器设备
仪器编号
仪器名称
规格型3)
试样最大干密度ρdmax(g/cm3)
试样压实度λ(%)
备 注
1、计算公式: =( ) = /(1+0.01ω)
2、量砂标定详见标定记录表。 3、仪器编号前打“√”的为本次检验用仪器。
校 核: 检 验:
标准-砂密度的测定

标准砂密度的测定1、标准砂密度的测定,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标准砂应清洗洁净,粒径宜选用0.25~0.50mm,密度宜选用1.47~1.61g/cm3。
2)组装容砂瓶与灌砂漏斗,螺纹连接处应旋紧,称其质量。
3)将密度测定器竖立,灌砂漏斗口向上,关阀门,向灌砂漏斗中注满标准砂,打开阀门使灌砂漏斗内的标准砂漏入容砂瓶内,继续向漏斗内注砂漏入瓶内,当砂停止流动时迅速关闭阀门,倒掉漏斗内多余的砂,称容砂瓶、灌砂漏斗和标准砂的总质量,准确至5g。
试验中应避免振动。
4)倒出容砂瓶内的标准砂、通过漏斗向容砂瓶内注水至水面高出阀门,关阀门,倒掉漏斗中多余的水,称容砂瓶、漏斗和水的总质量,准确到5g,并测定水温,准确到0.5℃。
重复3次,3次测值之间的差值不得大于3mL,取3次测值的平均值。
2、容砂瓶的容积,应按下式计算:Vr=(mr2+mr1)/ρwr式中Vr——容砂瓶容积(mL);mr2——容砂瓶、漏斗和水的总质量(g);mr1——容砂瓶和漏斗的质量(g);ρwr——不同水温时水的密度(g/cm3),查表28。
水的密度表3、标准砂的密度,应按下式计算:ρs= mrs/ Vr式中ρs——标准砂的密度(g/cm3);mrs——容砂瓶、漏斗和标准砂的总质量(g)。
简单来说,灌砂设备中有一个标定罐,把标定罐放在足够水平的台上,然后朝里面注入清水,待快满时用一块干净的玻璃盖上,用滴管慢慢的注入水,直到玻璃下方无气泡,此时水就满了。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记录好所加水的质量,根据加入水的质量就可以计算出标定罐的体积。
然后把水倒掉,擦干标定罐,加入标准砂,当标准砂超过标定罐时用尺子将超过的砂扫出去,然后称量砂的质量,用此质量除以之前标定罐的体积就得到标准砂的密度。
罐砂筒的标定记录表

罐砂筒情况
标定罐的容积
标定罐加玻璃重(g)
1
2
标定罐加玻璃加水重(g)
水温、℃(v)标定罐的容积(ml)来自罐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
(m1)罐砂筒内的砂总质量(g)
1
2
3
(m2)玻璃板上的砂(g)
(m2)圆锥体內砂的质量(g)
量砂的松方密度
(m1)罐砂筒內砂的总质量(g)
1
2
3
(m3)筒内剩余砂的质量(g)
罐砂筒
编号
砂总质量,g(m1)
锥体砂质量,g(m2)
砂松方密度,g(ρs)
校验时间
校验人
罐砂筒
编号
砂总质量,g(m1)
锥体砂质量,g(m2)
砂松方密度,g(ρs)
校验时间
校验人
罐砂筒
编号
砂总质量,g(m1)
锥体砂质量,g(m2)
砂松方密度,g(ρs)
校验时间
校验人
罐砂筒标定记录
编号
施工单位
标定使用器具
(ma)标定罐中砂的质量(g)
(ρs)量砂的松方密度(g/cm³)
校验:审核:年月日
灌砂筒金属标定罐量砂密度校验规范

灌砂筒、金属标定罐、量砂密度校验规范1 目的1.1本方法适用于新购的或使用中的灌砂筒、标定罐、量砂。
1.2灌砂筒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的密度,试样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15mm,测定密度层的厚度为150~200mm。
1.3金属标定罐:内径100mm,高150mm和200mm两种,上端周围有一罐线。
1.4量砂:粒径0.25~0.5mm、清洁干燥的均匀砂,应先烘干,并放置足够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1.5校验方法的编写依据:JTG E40-2007的相关要求5 技术要求5.1灌砂筒外观质量要求: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的开关(薄铁板)可使砂通过圆孔自由落下。
开关将筒底堵塞时,砂立即停止下落。
5.2灌砂筒、金属标定罐内壁无残缺破损及变形等影响测量结果的缺陷。
3 校验用参考器具天平:称量50kg,感量1g。
4 校验项目及校验条件灌砂筒的外观质量、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量砂的密度等项目的校验。
校验条件:环境温度15℃~35℃;5 校验方法5.1根据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 E40-2007:用台秤称量法标定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用水确定罐的的容积计算量砂的密度。
5.2 目力观测灌砂筒的外观质量应符合5要求。
5.3 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校验5.4 在储砂筒内装满砂。
筒内砂的高度与筒顶的距离不超过15mm。
称量筒内砂的质量m1准确至1g。
每次标定及而后的试验都维持这个质量不变。
打开开关,让砂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试洞的体积相当(或等于标定罐的容积)。
然后关上开关,并称量筒内砂的质量ms,准确至1g。
5.5 将灌砂筒放在玻璃板上。
打开开关,让砂流出,直到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关上开关,并细心地取走灌砂筒。
收集并称量留在玻璃板上的砂或称量筒内的砂,准确至1g。
玻璃板上的砂就是填满灌砂筒下部圆锥体积的砂。
5.6 重复上述测量,至少3次。
最后取其平均值m2,准确至1g .5.7 确定量砂的密度ρs(g/cm3)5.8用水确定标定罐的容积V(cm3)①将空罐放在台秤上,使罐的上口处于水平位置,读记罐质量m7,准确至1g。
灌砂筒及量砂标定记录

18000 6457 8675 1.35
1.35g/cm3
标定依据
主要仪器设备 备注
有限公司
灌砂筒及量砂标定记录
标准砂产地
粒径范围
0.30-0.60mm
水密度
0.996
试验次数
灌砂入玻璃表平面前筒+砂总质量
(g) m4
锥 灌砂入玻璃板表平面后筒+砂总质量
砂
(g) m5
质
锥砂质量(m2=m4-m5)
量
(g) m2
平均质量
(g) m8
标定罐+玻璃板质量
标
(g) m6
1 9000 6128 2872
3041 9470 6403
18000 6453 8679 1.35
2 9000 6134 2866 2868 3041 9473 6406 6405 18000 6455 8677 1.35 1.35
标定结果
锥砂质量
2868g
量砂密度ρs
3 9000 6133 2867
定 罐 容 积
标定罐+玻璃板+水总质量 (g) m7
标定罐容积V (V=m7-m6)
平均容积(cm3)
灌砂入标定罐前筒+砂总质量
(g) m1
灌砂入标定罐后筒+砂总质量
量
(g) m3
砂
填平标定罐所需砂质量Ha
密
(Ha=m1-m3-m8)
度
量砂密度ρs
(ρs=Ha/V)
平均密度(g/cm3)
环境条件 灌砂筒编号 灌砂筒规格
自校记录

仪器名称
钢筋标距仪
检测日期
自校过程简述:
1、仪器丝杠润滑良好,冲头手轮上下伸缩正常,运行正常。
2、将钢筋放入V形槽,用钢筋压板将钢筋固定,固定效果良好,
3、将钢筋打上标距,用标准的钢板尺每个标距的距离均为10mm。以上步骤重复三次。
自校结果:实测结果为每个标距之间均为10mm,无偏差,合格。
自校结果:上口101mm
下口200.5mm
净高301mm
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合格。
检测:复核:
自校设备检定记录
项目名称:
仪器名称
Ф150无侧限抗压试模
检测日期
自校过程简述:
1、经观察模具外观平整,用手摸内壁光滑,无毛刺。
2、用十字交叉法以游标卡尺测量其内径d1,d2为150.1mm,150.0mm,取平均值d为150.05mm。
容积升
检测日期
自校过程简述:
1、首先称量干燥状态下容积升的重量g1。
2、用饮用水装满容积升,用玻璃板紧贴上口滑移,排除水泡,擦干筒外壁水分后称重g2,容积升的容积为:
V=(g2- g1)/C
其中:C为水的比重,1L/Kg。
重复上述步骤三次,取平均值作为容积升的容积
自校结果:1L容积为:1002ml
2L容积为:2001ml
检测:复核:
自校设备检定记录
项目名称:
仪器名称
雷氏沸煮箱
检测日期
自校过程简述:
1、插上电源,电源指示灯显示。
2、将标准温度计放入沸煮箱内,待沸煮箱温度显示100℃后,同时读取温度计的读数为99.6℃。
自校结果:实测结果为99.6℃,偏差0.4℃,在允许偏差范围之内,合格。
检测: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