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肺功能结果报告单终审稿)
肺功能报告单的解读

肺功能报告单的解读肺功能是临床上的常⽤检查,可以客观得评价呼吸功能,⽆创伤、⽆辐射、简单易⾏,有助于对慢性咳嗽、呼吸困难的患者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因此,肺功能⼴泛应⽤于呼吸内科、外科、⿇醉科和⼉科。
门诊上,经常有患者问,“⼤夫,我做完肺功能了,这个报告怎么看呢?”的确,肺功能报告单上参数众多,英⽂字符和数字看得眼花缭乱,对于报告单最后的结论也看不明⽩,有的报告“通⽓功能⼤致正常”,或“阻塞性通⽓功能障碍”,或“限制性通⽓功能障碍”。
对于⾮专业⼈⼠,往往容易困惑,那究竟肺功能报告单上的每个指标究竟代表是什么意思?都对应哪些疾病?本⽂对肺功能报告单进⾏介绍,⼀个完整的肺功能包括肺通⽓、肺容量、弥散三部分内容。
这部分涉及到很多的概念、术语、缩写,略显枯燥,但是这些是读懂肺功能的基础。
(⼀)肺容量的测定安静情况下,测定⼀次呼吸所出现的容积变化,不受时间限制,具有静态解剖学意义。
肺功能报告之所以艰涩难懂,主要是涉及到呼吸⽣理的⼀些专业指标。
⾸先,简单介绍⼀下肺容量的各个指标。
随着呼吸运动及其幅度的变化,肺的容量也相应的发⽣变化,据此划分为四种基础肺容积和四种基础肺容量。
基础肺容积包括潮⽓量(VT),补吸⽓量(IRV),补呼吸量(ERV)和残⽓量(RV)。
这四部分基础肺容积是肺功能报告中最基础的内容。
基础肺容量包括深吸⽓量(IC),功能残⽓量(FRC),肺活量(VC)和肺总量(TLC)。
这四部分基础肺容量是对上述四种基础肺容积进⾏不同形式的组合。
图1 肺容量⽰意图在肺功能上我们⽤的最多的指标就是肺活量(VC)、残⽓量(RV)、肺总量(TLC)。
1.肺活量(VC)VC<80%的预计值即为降低。
在很多单位或者学校时做健康体检时都会检查这个项⽬。
肺活量VC是⼀个重要的基线值。
VC降低见于:1)肺外疾病导致的肺的扩张或回缩受限,胸廓畸形、胸腔积液、呼吸肌⽆⼒等。
2)肺内孤⽴性病变导致的扩张或回缩受限,包括肺内巨⼤肿块或⼤泡、肺内弥漫性⼤泡等导致肺容积减少的限制性通⽓功能障碍。
肺功能报告单怎么看

肺功能报告单怎么看肺功能报告单是一种评估肺部健康状况的工具,通过一系列的测试来评估肺部的功能和性能。
对于许多人来说,理解和解读这样的报告单可能有一定困难。
因此,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肺功能报告单,以便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肺部健康状况。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肺功能测试的一些基本概念。
肺功能测试通常包括三个主要指标:呼气容积、呼吸流量和肺容积。
呼气容积是指每次呼气时体内肺部所剩余的气体量;呼吸流量是指在呼气和吸气过程中气体的流动速率;肺容积是指肺部的不同容积值,如肺活量和残气量等。
这些指标能够提供有关肺部功能的信息,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评估。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肺功能报告单上常见的指标和数值。
最常见的指标之一是“用力肺活量(FVC)”。
用力肺活量是指一个人在尽力呼气后能够吸入的最大气体量。
一般来说,用力肺活量越大,说明肺功能越好。
另一个常见的指标是“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
“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最大用力呼气时,在一秒钟内呼出的气体量。
通常情况下,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比越高,说明肺功能越好。
在报告单上,常常会看到一个与FEV1相关的数值:“FEV1/FVC比率”。
这个比率是以百分比的形式呈现的,用于衡量气道流动的狭窄程度。
如果这个比率低于正常范围,说明气道狭窄,可能与肺部疾病有关。
此外,报告单上还可能包含其他与肺功能相关的指标和数值,如呼气流速曲线、肺活量曲线等,它们能够提供更详细的肺功能信息。
了解这些指标和数值后,我们可以开始解读肺功能报告单了。
首先,要注意呼气流速曲线的形状。
正常情况下,呼气流速曲线应该是一个平滑的曲线,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
如果曲线出现异常,如呈现出急剧下降或波动的趋势,可能提示存在肺部疾病或气道阻塞。
其次,需要关注用力肺活量(FVC)和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之间的比率。
正常情况下,这个比率应该超过70%。
如果比率低于70%,可能表明存在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或肺气肿等。
如何看懂肺功能报告单

如何看懂肺功能报告单肺功能报告单是医生根据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后所出具的一份报告,它记录了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对于患者来说,这份报告可能会显得有些晦涩难懂。
但是,通过一些简单的解读和理解,我们也可以轻松看懂肺功能报告单,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肺部健康状况。
首先,我们来看看肺功能报告单上通常会包括哪些内容。
一般来说,肺功能报告单会包括肺活量、用力呼气一秒率(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用力呼气一秒率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肺部功能状况,也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肺部健康状况。
那么,如何看懂肺功能报告单呢?首先,我们可以从肺活量开始。
肺活量是指一个人在最大吸气后能呼出的气体量,通常以升为单位。
正常成年男性的肺活量大约在4-6升之间,而正常成年女性的肺活量大约在3-4升之间。
如果肺活量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患者存在肺部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
接下来,我们可以看看用力呼气一秒率(FEV1)。
用力呼气一秒率是指在最大用力呼气后,患者在一秒钟内呼出的气体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比。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FEV1占肺活量的80%以上。
如果FEV1低于80%,可能表示患者存在肺部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
除了肺活量和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PEF是指患者在最大用力呼气后,呼出气体的最大速度。
正常成年男性的PEF大约在400-600升/分钟之间,而正常成年女性的PEF大约在300-400升/分钟之间。
如果PEF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患者存在肺部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
此外,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和用力呼气一秒率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也是需要关注的指标。
这两个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肺部功能状况是否达到预期水平。
通过以上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肺功能报告单上的各项指标。
当然,在看懂肺功能报告单的同时,我们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如何看懂肺功能检查报告单2024

引言概述:肺功能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手段,用于评估肺部的功能状态。
肺功能检查报告单是医生根据检查结果所填写的一份报告,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数据和指标。
对于普通人而言,理解肺功能检查报告单可能会感到困惑。
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肺功能检查报告单,以及其中各项指标的含义和解读。
正文内容:一、基本信息1.个人信息a.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b.身高、体重等相关指标2.检查方法a.哪种肺功能检查方法被使用,如肺活量、气流量测定、弥散功能测定等b.检查使用的仪器和设备相关信息二、主要指标解读1.肺容积指标a.肺活量(VC):表示一个人在最大吸气和最大呼气后,可用于气体交换的总肺容积b.呼气峰流率(PEF):表示通过最强的呼气努力达到的峰值流速2.气流量指标a.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表示人在第一秒内用力呼气的容积b.比率指标:如用力呼气容积与肺活量的比值(FEV1/VC),可以反映气流的阻力情况3.弥散功能指标a.弥散功能测定参数(DLCO):反映了肺泡和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情况b.弥散功能与肺血流量的调解指数(KCO):用于评估肺泡肺容星状细胞系统(AC/PC)的比例4.心血管指标a.气道阻力(Raw):反映呼吸气道和肺组织的阻力情况b.最大通气量(MVV):表示最大的自愿通气量5.其他指标a.面积时间曲线(AUC):用于评估肺功能曲线的稳定性和正常性b.动态气道梗阻度:表示患者在不同肺容积下气道梗阻程度的变化总结:通过对肺功能检查报告单中各项指标进行详细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肺功能状况。
在理解报告单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和医生进行深入交流,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内容对读者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肺功能检查报告单有所帮助。
如何看肺功能结果报告单

如何看肺功能结果报告单推荐收藏进泽@ 2006-05-18 22:34:46常规通气功能:所有的指标都要在预计值的80%以上,一秒率要在70%以上(因为低于70%就是COPD).FVC低于80%,诊断限制性通气;一秒率低于70%,MVV低于80%而高于70%,FEF25%~75%均低于80%,诊断阻塞性通气;一秒率低于70%,MVV低于70%,FEF25%~75%均低于80%诊断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上述都有则为混合性,MVV%/VC%>1限制性为主的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MVV%/VC%<1,以阻塞性为主;FEF50%~75%,其他正常,诊断小气道阻塞性病变;若只有FEF50或只有FEF75低,诊断可疑小气道阻塞性病变。
肺功能试验肺功能试验包括简单的肺量计和复杂的生理测试.生理学正常情况下,脑干呼吸中枢的神经冲动决定了通气的容量和类型.该神经冲动受颈动脉(PaO2 )和中枢(PaCO2 ,[H+])化学感受器,肌肉,肌腱,关节本体感受器和大脑皮质层传来的冲动影响.神经冲动从呼吸中枢发出,通过脊髓和外周神经到达肋间肌和膈肌.如果吸入气流可通过结构上正常,无阻塞的气道到达通畅,灌注适当的肺泡时,即产生正常气体交换.正常情况下,肺泡通气(VA)和灌流(Q)匹配良好,并且与代谢率呈比例,动脉血气张力维持在一个窄小的范围内。
静息肺的容量和气量静息肺容量:反映了肺和胸壁的弹性.肺活量(VC或"slow VC")是指最大吸气后,能缓慢呼出的最大气量.因其操作简单,故肺活量是肺功能试验中最有价值的指标之一.因为VC随肺限制性功能障碍加剧而下降(如肺水肿,肺间质纤维化),结合弥散功能可随访此类限制性功能障碍的病程以及对治疗的反应.VC也反映了呼吸肌力,经常用于监测神经肌肉疾病的病程。
用力呼气肺活量(FVC),与VC相似,是指尽力吸气后,尽力最快呼出的气体容量.FVC通常与呼气流速一起用简单的肺量计测定。
UC头条:教你3分钟看懂肺CT报告单

UC头条:教你3分钟看懂肺CT报告单肺CT报告一般分两个部分:描述和结论,描述部分字数比较多,一般记录阅片时发现的正常和异常的情况;结论部分通常比较简短,一般会给出倾向性诊断和建议。
拿到报告单后,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看结论,如果结论提示肺结节,哪怕还没有问过医生,大部分人可能就开始慌张了。
其实,如果能看懂报告单中的关键信息做个初步自我评估,就不会那么慌张了。
三个步骤教你看懂CT报告:看报告的规范性。
体检使用肺低剂量CT的重要任务是筛查具有肺癌可能的病变,因此,检出的肺结节在CT报告中描述语言中需要有“部位/密度形态/大小/CT值”等的描述,部分权威机构还会给出体积测量及实性占比测量。
CT报告的结论语言中需要有对肺结节性质的科学估计,部分机构采用的是LU-RADS分类或Lung-RADS分类,部分权威机构还会给出VDT(倍增时间)和CRT(肿瘤实性占比)的结果。
看报告的结论。
如果CT报告规范,那么看报告结论就可以了解病情了,以LU-RADS分类为例:2类的病变几乎都是良性的,不需要紧张;3类的病变可以观察,报告结论上会写明复查的推荐间隔时间;4类以上的病变有恶性可能,需要进一步寻求医生的帮助。
尽可能获取相应信息。
如果CT报告不那么规范,那就只能尽可能从报告中获取相应的信息:看大小,<5mm称为微小结节,有的甚至不到3mm,基本上是良性的,不用太紧张;>10mm的结节则需要警惕是否有恶性的可能。
看密度,磨玻璃结节是肺癌的概率高于实性结节,但是发展缓慢的磨玻璃结节,不需要“谈磨色变”,实性结节如果有恶性可能,会发展比较快。
看形态,结节如有空泡、胸膜凹陷、短毛刺、深分叶、血管聚集等形态特征,均提示有肺癌的风险。
总之,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和检测设备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被发现有肺结节,但绝大部分肺结节都是良性的,不必过分恐慌。
拿到报告单可以先自我评估,但不要自己吓自己,一定要听医生的。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副主任医师熊曾)。
肺功能检查报告怎么看

肺功能检查报告怎么看肺功能检查报告是对人体肺部功能进行评估的重要依据,它可以提供关于肺通气功能、肺弹性、肺血流以及气体交换等方面的详细信息。
对于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来说,肺功能检查报告的解读对于制定治疗方案、评估疾病进程以及监测治疗效果都非常重要。
那么,我们该如何读懂肺功能检查报告呢?首先,肺功能检查报告中常见的项目有肺活量、用力呼气容积和呼气峰流速等。
肺活量是指患者在最大吸气后尽可能用力exhale 出去的气体量。
肺活量的测量结果可以反映患者的肺通气功能,一般情况下,男性的肺活量要高于女性。
用力呼气容积是指患者的吹气能力,用力呼气容积能够反映患者肺部的弹性情况。
呼气峰流速则是用来评价空气通过气道的流速,它反映了气道的狭窄程度和阻力。
其次,对于肺功能检查报告中的数字结果,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分析。
一般来说,数字结果会有一个参考范围,它代表了一个正常人群中的数值范围。
如果我们的结果在参考范围之内,那就说明我们的肺功能正常。
但是,如果结果超出了参考范围,那就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估。
有时候,我们肺功能检查报告中的数字可能与我们的临床情况相符合,比如我们已经有呼吸困难的症状,结果显示肺功能下降,这时候就可以确诊为呼吸系统疾病,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最后,在解读肺功能检查报告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到个体差异和病程发展。
肺功能检查的结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性别、体力状况、心理状态以及检查技术等等。
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凭借检查报告的数字结果就作出结论。
另外,肺功能检查结果也可以用来监测病程的发展和治疗效果的评估。
患者可以在不同时间点进行肺功能检查,根据结果的变化来评价治疗是否有效。
综上所述,肺功能检查报告是评估呼吸系统功能的重要工具,我们应该通过详细阅读和分析报告中的数字结果,以及考虑个体差异和病程发展的因素来正确理解其含义。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自身肺功能的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进行有效的治疗和管理。
如何看肺功能结果报告单

如何看肺功能结果报告单?常规通气功能:所有的指标都要在预计值的80%以上,一秒率要在70%以上(因为低于70%就是COPD)。
简单来说,一秒率高于70%,FVC高于80%,通气功能正常;一秒率低于70%,一秒量高于80%,诊断阻塞性通气障碍;一秒率高于70%,FVC低于80%,诊断限制性通气障碍;一秒率低于70%,FVC低于80%,诊断混合性通气通气障碍。
当然,这个只是一个简单的分类,具体的分析还要看其他的多个指标综合判断。
生理学正常情况下,脑干呼吸中枢的神经冲动决定了通气的容量和类型.该神经冲动受颈动脉(PaO2 )和中枢(PaCO2 ,[H+])化学感受器,肌肉,肌腱,关节本体感受器和大脑皮质层传来的冲动影响.神经冲动从呼吸中枢发出,通过脊髓和外周神经到达肋间肌和膈肌.如果吸入气流可通过结构上正常,无阻塞的气道到达通畅,灌注适当的肺泡时,即产生正常气体交换.正常情况下,肺泡通气(V A)和灌流(Q)匹配良好,并且与代谢率呈比例,动脉血气张力维持在一个窄小的范围内。
静息肺的容量和气量静息肺容量:反映了肺和胸壁的弹性.肺活量(VC)是指最大吸气后,能缓慢呼出的最大气量.因其操作简单,故肺活量是肺功能试验中最有价值的指标之一.因为VC 随肺限制性功能障碍加剧而下降(如肺水肿,肺间质纤维化),结合弥散功能可随访此类限制性功能障碍的病程以及对治疗的反应.VC也反映了呼吸肌力,经常用于监测神经肌肉疾病的病程。
用力呼气肺活量(FVC),与VC相似,是指尽力吸气后,尽力最快呼出的气体容量.FVC通常与呼气流速一起用简单的肺量计测定。
气道阻塞病人VC明显大于FVC.在测定用力呼气肺活量时,终末小气道提早关闭(在达到真正残气量之前),远段气体陷闭,使得肺量计无法测出.肺总量(TLC)是指深吸气至最大限度时肺内的气体容量.功能残气量(FRC)是指当所有呼吸肌放松时,平静呼气后留在肺内的气量.生理情况下,它是最主要的肺容量,因为它接近正常潮气呼吸范围.胸壁向外的弹性回缩力增加肺容量,但肺的向内的弹性回缩力减少肺容量,两者互相平衡;正常情况下这些弹性回缩力在40%TLC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肺水肿,间质性肺纤维化和其他限制性通气障碍使肺硬性增加,从而降低了功能残气量.脊柱后侧凸使胸壁强直低顺应性限制了肺的膨胀,从而降低功能残气量和其他肺容量.深吸气量是TLC与FRC的差值.功能残气量由两部分组成:残气量(RV)是指用力呼气肺内残留的气量;补呼气量(ERV),ERV=FRC-RV.正常情况下,RV约占TLC的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看肺功能结果报告单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如何看肺功能结果报告单推荐收藏进泽 @ 2006-05-18 22:34:46常规通气功能:所有的指标都要在预计值的80%以上,一秒率要在70%以上(因为低于70%就是COPD).FVC低于80%,诊断限制性通气;一秒率低于70%,MVV低于80%而高于70%,FEF25%~75%均低于80%,诊断阻塞性通气;一秒率低于70%,MVV低于70%,FEF25%~75%均低于80%诊断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上述都有则为混合性,MVV%/VC%>1限制性为主的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MVV%/VC%<1,以阻塞性为主;FEF50%~75%,其他正常,诊断小气道阻塞性病变;若只有FEF50或只有FEF75低,诊断可疑小气道阻塞性病变。
肺功能试验肺功能试验包括简单的肺量计和复杂的生理测试.生理学正常情况下,脑干呼吸中枢的神经冲动决定了通气的容量和类型.该神经冲动受颈动脉(PaO2 )和中枢(PaCO2 ,[H+])化学感受器,肌肉,肌腱,关节本体感受器和大脑皮质层传来的冲动影响.神经冲动从呼吸中枢发出,通过脊髓和外周神经到达肋间肌和膈肌.如果吸入气流可通过结构上正常,无阻塞的气道到达通畅,灌注适当的肺泡时,即产生正常气体交换.正常情况下,肺泡通气(VA)和灌流(Q)匹配良好,并且与代谢率呈比例,动脉血气张力维持在一个窄小的范围内。
静息肺的容量和气量静息肺容量:反映了肺和胸壁的弹性.肺活量(VC或"slow VC")是指最大吸气后,能缓慢呼出的最大气量.因其操作简单,故肺活量是肺功能试验中最有价值的指标之一.因为VC随肺限制性功能障碍加剧而下降(如肺水肿,肺间质纤维化),结合弥散功能可随访此类限制性功能障碍的病程以及对治疗的反应.VC也反映了呼吸肌力,经常用于监测神经肌肉疾病的病程。
用力呼气肺活量(FVC),与VC相似,是指尽力吸气后,尽力最快呼出的气体容量.FVC通常与呼气流速一起用简单的肺量计测定。
气道阻塞病人VC明显大于FVC.在测定用力呼气肺活量时,终末小气道提早关闭(在达到真正残气量之前),远段气体陷闭,使得肺量计无法测出.肺总量(TLC)是指深吸气至最大限度时肺内的气体容量.功能残气量(FRC)是指当所有呼吸肌放松时,平静呼气后留在肺内的气量.生理情况下,它是最主要的肺容量,因为它接近正常潮气呼吸范围.胸壁向外的弹性回缩力增加肺容量,但肺的向内的弹性回缩力减少肺容量,两者互相平衡;正常情况下这些弹性回缩力在40%TLC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肺气肿病人肺弹性降低从而增加了功能残气量.相反,肺水肿,间质性肺纤维化和其他限制性通气障碍使肺硬性增加,从而降低了功能残气量.脊柱后侧凸使胸壁强直低顺应性限制了肺的膨胀,从而降低功能残气量和其他肺容量.深吸气量是TLC与FRC的差值.功能残气量由两部分组成:残气量(RV)是指用力呼气肺内残留的气量;补呼气量(ERV),ERV=FRC-RV.正常情况下,RV约占TLC的25%。
RV的改变与FRC改变相平行,除了两种情况:限制性肺胸壁障碍,此时RV降低少于FRC,TLC的降低;小气道病变,呼气时小气道提早关闭导致气体陷闭,从而使得RV升高,但FRC,FEV1 接近正常.COPD和哮喘病人,RV升高比TLC明显,导致VC某种程度上的降低。
肥胖病人的异常处是由于FRC的明显下降,但RV相对不变,从而导致ERV的下降.动态肺容量和流量动态肺容量反映了气道的口径和完整性.肺量计记录了FVC测定过程中的时间肺容量.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 )是指尽力吸气后,尽力最快将气体呼出时第一秒所呼出的气体容量,正常情况下>75%的FVC.此指标可用绝对数或占FVC的百分比(FEV1 %FVC)表示.用力呼气肺活量中段的平均用力呼气流量(FEF25%~75%)是指肺量图曲线上FVC25%和75%两点连线的斜率.FEF25%~75%与FEV1 比较,较少用力依赖,是早期气道阻塞的一个更敏感指标.呼气流量的减慢情况因支气管痉挛(哮喘),分泌物阻塞(支气管炎)和肺弹性回缩力降低(肺气肿)而增加.在上呼吸道固定阻塞情况下,流量主要由狭窄段的口径决定,而不是由于动态压迫,结果导致吸气和呼气流量的同等降低。
在限制性肺疾病中,组织弹性回缩力的增加维持大气道的管径,使得在可比的肺容量下,流量经常高于正常(但小气道功能试验可能不正常).在病人吸入支气管扩张气雾剂(如沙丁胺醇,异丙阿托品)后,再行肺功能检查,可提示阻塞过程的可逆性(即哮喘的成分).FVC或FEV1 (L)改善大于15%~20%通常认为有意义.在气道阻塞病人,在单次支气管扩张剂接触下无反应,并不排除对维持剂量的有效反应.在支气管激发试验中,吸入乙酰甲胆碱(一种胆碱能药物)后流量明显下降,可能提示为哮喘.最大通气量(MVV)系鼓励病人尽最大努力,在最大潮气量和呼吸频率下呼吸12秒进行测定;呼出气体容量通常以L/min来表示.MVV总体上与FEV1 平行,能用于测验内在一致性和评估病人的合作程度.MVV可从肺量图中,通过FEV1 (L)X40估计.当病人合作但MVV不呈比例下降时,要怀疑神经肌肉疲劳.除了重症神经肌肉疾病,大部分病人能产生相当好的单次呼吸动作(如FVC).因为MVV需较多做功,它能反映呼吸肌力减弱后降低的储备能力.MVV随呼吸肌力的逐渐减弱而进行性下降,伴随最大吸气压和呼气压的减弱,它可能是中重度神经肌肉疲劳病人中,唯一可表明肺功能不良的指标.MVV在术前准备中尤其重要,因为它不但反映了气道阻塞程度,同时又反映了病人的呼吸储备能力,肌力和呼吸动力.流量-容积环流量-容积环连续记录了在电子肺量计测定用力吸气和呼气过程中的流量和容量.环的形态反映了整个呼吸周期肺容量和气道状态.在限制性和阻塞性肺疾病时,呈现特征性改变.流量-容积环在检测咽,气管损伤时特别有效,它可区别固定阻塞(如气管狭窄)和上气道可变性阻塞(如气管软化,声带麻痹).肺动力学气道阻力(Raw)可由体容积描计器直接测定,它决定了要产生某一流量的压力.更普遍的是,Raw可从动态肺容量和呼出气流量推算得到,后两者更易于得到.最大吸气压(MIP)和最大呼气压(MEP)反映了病人通过一密封的连于一压力计的口罩,分别用力吸气和呼气时的呼吸肌肌力.与MVV一样,最大压力在神经肌肉疾病中皆下降(如重症肌无力,肌萎缩,Guillain-Barré综合征).这些压力和肺活量,经常在机械通气病人床边测定,用于预测机械通气病人的撤机成功率.弥散功能测定一氧化碳的弥散量(DLCO)可通过单次呼吸(DLCOS进行测定.病人吸入一定量的一氧化碳(CO),屏气10秒钟后,然后呼气.对肺泡气(呼气末)样本进行CO分析,对这次呼吸时吸收的量进行计算,并用ml/min/mmHg表达.低CO弥散量很可能是反映疾病肺的不正常通气/血流(V/Q),而不在于肺泡-毛细血管膜的物理性增厚.但是,这项测定依赖于Hb对CO的亲和力,因此,试验期间肺内血容量和未被CO饱和的Hb数量均有影响.肺泡-毛细血管膜受损(如肺气肿和间质性炎症或纤维化)情况下,以及在严重贫血时,由于减少的Hb不足以去结合吸入的CO,CO弥散量非常低.如果病人的Hb已被CO结合(如试验前几小时,病人已吸过烟),DLCO可人为降低.在红细胞增多以及肺血流增加的情况下,DLCO可上升,这些可发生在心力衰竭的早期.小气道功能测定正常肺脏,直径<2mm的支气管在气道阻力组成中仅占<10%的比例,但它们累计的表面积很大.最初影响小气道(外周气道)的疾病可以很广泛,但不影响Raw或任何相关的测验(如FEV1 ).这是真正早期的阻塞性肺疾病和间质性肉芽肿,纤维化或炎性疾病.小气道功能可从流量-容积环FEF25%~75%和FVC后25%~50%的呼气流量中得到最佳测定.已设计出更复杂的小气道功能测定试验,如肺顺应性(动态顺应性)中频率依赖的改变,闭合气量和闭合容量.通常,这些试验对那些简单易行的检查补充甚少,在临床实验中作用很小.肺功能试验作为术前一项常规检查,FVC,FEV1 ,FEV1 %FVC,MVV的测定常常已满足要求.对那些吸烟超过40年的病人以及有呼吸道症状的病人,需要作出流量-容积环.如果怀疑呼吸肌无力,则要行MVV,MIP,MEP和VC检查.当临床症状与简单的肺量计获得的数据不一致或需要对某一不正常的肺病理进行较全面的特征分析时,则要求进行整套的肺功能测定.整套试验包括静态和动态肺容量,DLCO,流量-容积环,MVV,MIP和MEP的测定.但是,全面的试验耗力,耗时,耗资,对大多数病人的合理评估并不完全必需.周期性测定VC,DLCO,通常足以监测肺间质纤维化.动脉血气测定PaO2 和PaCO2 反映了肺和静脉血气体交换的适合和有效.正常情况下,Pa-CO2 维持在一狭窄范围35~ 产生量(VCO2 )增加,正常情况下,导致通气驱动力增加和肺泡通气量(VA )增加,从而避免PaCO2 的上升.VA 与PaCO2 在任一VCO2 水平上都呈负相关(即:VA XPaCO2 =KXVCO2 ).通气/灌注功能分解扫描手术前定量通气/灌注肺扫描(功能分解扫描)是预测肺部分切除术后肺功能的一种非创伤性检查,它在肺癌病人中非常有用,这些病人肺功能不对称.在常规的肺扫描中,一种放射性同位素注入(灌注)或吸入(通气).在达平衡后,可计算出每侧肺的同位素百分比,通常病人仰卧,后位投影.肺部分切除术后FEV1 预计值等于非癌肺放射性核素摄取百分比X术前FEV1 (L).FEV1 <(或小于该病人预计值的40%),表明严重的肺功能损害和有难以预料的高围手术期的疾病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可能.跨膈压测定跨膈压测定可进行膈肌无力严重程度的定量评估,该过程可用于诊断双侧膈肌麻痹.测压气囊置于食管的远段和胃内,测定跨膈压.此方法间接测定了一次吸气动作中膈肌的张力,正常情况下,肺总量时跨膈梯度>25cmH2 O.根据X线表现出来的患侧膈肌不对称抬高,提示单侧膈肌麻痹的诊断,可通过透视证实.在用力吸气过程(鼻吸气试验),非患侧膈肌用力下降,从而腹内压上升,麻痹侧膈肌被推向头侧(矛盾运动),但是,对双侧膈肌麻痹的诊断,透视并不能明确诊断.运动试验在运动时或运动后重复生理测定,可帮助判断在呼吸困难病因上心肺疾病各占的地位,帮助残疾障碍的评估和监测康复过程是否有效.怀疑哮喘但静息检查和肺功能试验正常的病人,在运动时,尤其当吸入冷空气时,可表现出喘鸣,VC或FEV1 下降>15%,认为不正常,表明气道高反应性.在运动中,DLCO或氧合能力下降表明气体交换不正常,可能是反映肺血管或间质性肺疾病的最早生理指标.有心脏疾病的病人,心搏量并不随运动而适当增加.因而,心率增加与VO2 不呈比例---这是VD /VT (死腔通气)增加,低氧血症或呼吸肌疲劳的结果.肺功能检查几个比较重要的指标有FEV1、MVV、FVC、FEV1/FVC1、FEV1正常范围: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