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 青铜葵花
曹文轩《青铜葵花》简介(部编本四年级下册)

曹文轩《青铜葵花》简介(部编本四年级下册)《青铜葵花》是当代作家曹文轩创作的长篇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葵花的命运,她先是和她的父亲在干校生活,父亲不幸遇难后,又被另一位主人公青铜一家领养,并和青铜一起长大,12岁那年命运又将这个女孩召回城市。
青铜从此便常常望着芦荡的尽头,遥望葵花所在那座城市的方向。
小说叙事简洁流畅,文字纯净唯美,意境高雅清远,情感真挚深沉。
该小说曾获《中国报纸》2005年十大好书奖,台湾“好书大家读”年度长篇小说类创作最佳奖,江苏精品图书奖,第十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首届世界出版政府奖,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优秀儿童文学奖。
内容简介“五七干校”时期的江南水乡农村,城市女孩葵花因为一个意外,失去了自己的爸爸,被男孩青铜家收养,成了他的妹妹。
聪明的心地善良的哑巴青铜,因这个突然出现的小妹意识到自己作为小男子汉的责任:家里只能供一个人上学,他把机会让给了葵花;为葵花能照相,他冒风雪站街头卖芦花鞋;而懂事的葵花不扎新头绳、不照相,省下钱来买纸笔教青铜识字。
家里没钱买油灯,青铜给葵花做了一盏萤火虫灯;灾年没有吃的.他想办法挖芦根、抓野鸭给葵花解馋;为葵花在舞台上更夺目,他制作了能发出美丽、纯净、神秘而华贵光亮的冰项链。
火灾、水灾、蝗灾,种种苦难接踵而来,然而一家人互相扶助,从容地渡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在充满了天灾人祸的岁月里,他们乐观地生活着,从容应对洪水、蝗灾等一切苦难,而在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召回到她的城市创作背景《青铜葵花》源于曹文轩一个朋友的故事,最初的概念是一种“城市少年——乡村少年”的关系[7] 。
书的构思时间非常长,他写起来也就是做了个笔录工作,创作仅用一个月的时间,脱稿后就交给学生们进行校对。
《青铜葵花》书名的三层意思:1、人物名字;2、物品:青铜做的葵花(葵花父亲的作品);3、人物品质:坚韧不拔、乐观活泼。
青铜一个生在乡村最贫穷家庭中的男孩,仅靠卖芦花鞋生活,因生病无钱医治而变成一个哑巴。
(完整版)《青铜葵花》故事梗概

《青铜葵花》是曹文轩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书主要讲述没有血缘关系的两兄妹青铜与葵花的故事。
“五七干校”时期的江南水乡农村,城市女孩葵花因为一个特别的机缘,来到了乡村男孩青铜的家,成了他的妹妹。
聪明的心地善良的哑巴青铜,因这个突然出现的小妹意识到自己作为小男子汉的责任:家里只能供一个人上学,他把机会让给了葵花;为葵花能照相,他冒风雪站街头卖芦花鞋;而懂事的葵花不扎新头绳、不照相,省下钱来买纸笔教青铜识字。
家里没钱买油灯,青铜给葵花做了一盏萤火虫灯;灾年没有吃的.他想办法挖芦根、抓野鸭给葵花解馋;为葵花在舞台上更夺目,他制作了能发出美丽、纯净、神秘而华贵光亮的冰项链。
火灾、水灾、蝗灾,种种苦难接踵而来,然而一家人互相扶助,从容地渡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在充满了天灾人祸的岁月里,他们乐观地生活着,从容应对洪水、蝗灾等一切苦难,而在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召回到她的城市。
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荡的尽头,遥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失去妹妹的痛苦使青铜仰天大叫,他从心底高喊出了一个名字——“葵花”!喊声震动了所有人的心灵。
《青铜葵花》阅读答案

《青铜葵花》阅读答案【原文】《青铜葵花》(节选)曹文轩(1)葵花是一个胆小的女孩,无论是上学,还是放学回家,总有点儿害怕。
因为家离学校有很长一段路,中间还要经过一片荒地。
本来是有几个同路的孩子的,但她与大麦地村的孩子们还没有熟悉,大麦地村的孩子们也还觉得,她不是大麦地村的,她与大麦地人不大一样,因此,总有那么一点儿隔阂。
(2)小小人儿,她单独一人上学去,奶奶、爸爸、妈妈也都不太放心。
(3)青铜早想好了,他送,他接。
(4)大麦地有历史以来,大概就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情景:一个小女孩每天都骑着牛上学,还有一个小哥哥一路护送着。
每天早上,他们准时出发,放学时,青铜和牛就会准时出现在学校门口。
早晨,一路上,葵花在牛背上背诵课文,到了学校,就已背得滚瓜烂熟了。
放学回家的路上,葵花就在心里做那些数学习题,回到家,不一会儿就能完成家庭作业。
每回,青铜把葵花送到学校后,葵花都是跑进校园后,又很快再跑出来:“哥哥,放学了,我等你。
”她就生怕青铜将她忘了。
青铜怎能把她忘了呢?也有一两回,青铜因为爸爸交牛交晚了,迟了一些时候,等赶到学校时,葵花就已经坐在校门口掉眼泪了。
(5)下雨天,路上的泥土成了油滑油滑的泥糊,许多孩子从家里走到学校时,鞋上已尽是烂泥,还有摔倒的,一身泥迹斑斑。
但,葵花却浑身上下,都是干干净净的。
女孩们羡慕得都有点儿嫉妒了。
(6)青铜一定要接送葵花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了避免嘎鱼欺侮葵花。
(7)嘎鱼与青铜一样大,也没上学。
不是没有钱上学,而是不肯好好念书。
一连三年留级,还是倒数第一名。
他爸爸见他写不出几个字来,就将他绑在树上揍他:“你学得的东西都哪里去了?!”他答复道:“都又还给教师了!”不好好念书倒也罢了,他还爱在学校闹事、闯祸。
今天跟这个打架,明天跟那个打架,今天打了教室的玻璃,明天把刚栽下去的小树苗弄断了。
学校找到他爸爸:“你家嘎鱼,是你们主动领回去呢?还是由学校来开除?”他爸爸想了想:“我们不上了!”从此嘎鱼一年四季就游荡在了大麦地村。
曹文轩《青铜葵花》读后感 15篇

曹文轩《青铜葵花》读后感 15篇曹文轩《青铜葵花》读后感1不知什么时候起,喜欢上了曹文轩的小说,《细米》.《根鸟》.《草房子》等等,每一本书都令我爱不释手,《青铜葵花》更是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有一个城市女孩,名叫葵花,她小时候妈妈就死了,在大麦地干校与爸爸度过短暂的快乐日子里,结识了一位性格温和,而且善良的哑巴“哥哥”青铜。
但是,一场厄运使葵花失去了爸爸,坐在了青铜家的饭桌前。
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找回了她的城市。
已经成为“亲哥哥”的青铜心中升起莫明的伤感。
这是一篇包含父子情,母子情,祖孙情和兄妹情的爱的小说。
书中将苦难描绘的特别深刻,将情景美写到了极致,又将爱之深切刻画得淋漓尽致。
这是一本让人读后无法忘怀的小说,在生活环境异常艰苦的情况之下,在生活磨难一重接一重是,青铜和葵花却始终保持者快乐的心境,葵花用青铜做的冰项链顺利参加了演出,青铜在芦苇丛中捉来萤火虫让葵花读书......这个多次经历磨难的家庭,却用一颗快乐的心和爱坚强地生活着。
现在的我们,在窗明洁净的教室里,在环境优越的家庭中,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有什么理由不快乐呢?又有什么理由抱怨众多不如意呢?的确,快乐和幸福是美好的,但痛苦和磨难更是我们成长中的财富,它同样值得我们去尊重。
当我们在面对生活的如意与不如意时,也学着用微笑去面对一切吧。
曹文轩《青铜葵花》读后感2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
一个特别的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农村男孩青铜成了以兄妹相称的朋友。
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
葵花十二岁那年,命运又将她召回城市,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芦苇荡的尽头,遥望葵花所在的地方……这个故事深深感动着我,看到青铜和葵花在芦苇荡里无忧无虑地嬉闹、玩耍,我的心情也会跟着他们快乐起来,看到开心处能高兴得笑出声。
青铜和葵花如果能永远这样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那该多好啊!当看到懂事的青铜为了妹妹能念书,而亲手破灭了自己的上学愿望,我的心里也酸酸的。
论曹文轩小说《青铜葵花》的象征意蕴(可编辑)

论曹文轩小说《青铜葵花》的象征意蕴论曹文轩小说《青铜葵花》的象征意蕴摘要:曹文轩对象征情有独钟,他擅长巧妙地运用象征来拓展作品的内涵。
他在长篇小说《青铜葵花》的创作中自觉借助象征,在一种平凡的生活中抒写一种对苦难对生命的形而上的哲理思考,达到了小说象征意蕴的丰富和深邃。
其中,青铜象征面对痛苦的风度,葵花象征人性向往的温柔,水象征净化人心的力量,本文通过对这三个最具有代表性的个别象征意义的探析,补充和支撑小说的整体象征意蕴,同时揭示作者通过象征巧妙传达了他倡导的整个民族对待苦难应有的强劲风度,以及对生命中真善美的永恒追寻。
关键词:曹文轩;青铜;葵花;象征象征意蕴是指文艺作品中形象或意境的深层意味。
“从作品的角度看,它是潜藏在作品具体内容的某种人生精义或人性、人情最隐蔽、最深刻的秘密。
从作者的角度看,它是作者所表现的深刻的社会人生观念或情感范型,是一种具有高度概括性的人生感受。
”①曹文轩的长篇小说《青铜葵花》讲述的是城市女孩葵花和大麦地青铜一家人在贫困、水灾、蝗灾、饥荒等苦难中相濡以沫、共度难关的故事。
小说中人物独特鲜活,叙事简洁流畅,意境高雅清远,情感真挚深沉,构成了较为完整的情节发展体系,字里行间无不充盈着作者对苦难之美、人性之美、自然之美的的礼赞以及对生命的思考。
作者在小说创作中自觉借助象征,大量运用了象征手法,使作品得到升华,并达到了整体象征意蕴的丰富和深邃。
然而,整体象征意蕴的生成离不开个别象征的支撑,因此,本文选取小说中最具有象征性的青铜、葵花以及人格化的水等一些个别象征来补充小说整体象征意蕴的生成,同时体现了作者平和淡远、含蓄蕴藉的美学追求。
青铜:“面对痛苦的风度”青铜,由铜、锡、铅等有色金属组成,颜色深沉,质地坚硬,内蕴精光,历经风雨都不会锈蚀。
青铜永远闪耀着清冷而古朴的光泽,总给人无限的深意。
“青铜,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沉稳、冷静,甚至是凄凉、神秘。
”,作家曹文轩在《青铜葵花》的新书发布会上曾说,“小说里男孩青铜的身上,我的确赋予了他很多的神秘的、不可被理解的东西。
曹文轩《青铜葵花》简介(部编本四年级下册)

曹文轩《青铜葵花》简介(部编本四年级下册)《青铜葵花》是当代作家曹文轩创作的长篇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葵花的命运,她先是和她的父亲在干校生活,父亲不幸遇难后,又被另一位主人公青铜一家领养,并和青铜一起长大,12岁那年命运又将这个女孩召回城市。
青铜从此便常常望着芦荡的尽头,遥望葵花所在那座城市的方向。
小说叙事简洁流畅,文字纯净唯美,意境高雅清远,情感真挚深沉。
该小说曾获《中国报纸》2005年十大好书奖,台湾“好书大家读”年度长篇小说类创作最佳奖,江苏精品图书奖,第十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首届世界出版政府奖,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优秀儿童文学奖。
内容简介“五七干校”时期的江南水乡农村,城市女孩葵花因为一个意外,失去了自己的爸爸,被男孩青铜家收养,成了他的妹妹。
聪明的心地善良的哑巴青铜,因这个突然出现的小妹意识到自己作为小男子汉的责任:家里只能供一个人上学,他把机会让给了葵花;为葵花能照相,他冒风雪站街头卖芦花鞋;而懂事的葵花不扎新头绳、不照相,省下钱来买纸笔教青铜识字。
家里没钱买油灯,青铜给葵花做了一盏萤火虫灯;灾年没有吃的.他想办法挖芦根、抓野鸭给葵花解馋;为葵花在舞台上更夺目,他制作了能发出美丽、纯净、神秘而华贵光亮的冰项链。
火灾、水灾、蝗灾,种种苦难接踵而来,然而一家人互相扶助,从容地渡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在充满了天灾人祸的岁月里,他们乐观地生活着,从容应对洪水、蝗灾等一切苦难,而在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召回到她的城市创作背景《青铜葵花》源于曹文轩一个朋友的故事,最初的概念是一种“城市少年——乡村少年”的关系[7] 。
书的构思时间非常长,他写起来也就是做了个笔录工作,创作仅用一个月的时间,脱稿后就交给学生们进行校对。
《青铜葵花》书名的三层意思:1、人物名字;2、物品:青铜做的葵花(葵花父亲的作品);3、人物品质:坚韧不拔、乐观活泼。
青铜一个生在乡村最贫穷家庭中的男孩,仅靠卖芦花鞋生活,因生病无钱医治而变成一个哑巴。
曹文轩《青铜葵花》读后感8篇

曹文轩《青铜葵花》读后感8篇曹文轩《青铜葵花》读后感1今年寒假,我读了一本别出心裁的书,名叫《青铜葵花》,讲解并描述了乡村男孩青铜和城市女孩葵花的〔故事〕。
葵花和父亲来到了因高烧变成哑巴的男孩青铜的村庄。
一次风波让这对男孩女孩相识。
后来葵花父亲落水身亡,青铜家收留了葵花。
从今,他俩成为了最好的兄妹。
青铜总是细心照看着葵花,为她做花灯、卖芦花鞋、做冰项链……其中青铜为葵花放弃上学机会这件事最令我印象深刻。
由于青铜家很穷,钱只能供一个孩子上学。
青铜的家人选择用抽签的〔方法〕来确定谁能上学。
就是在一片叶子上写“去”,另一片叶子上写“留”,让他们俩任意抽取。
而青铜想了个方法,把唯一的上学机会让给了葵花。
读到这儿,我不禁赞美道:“青铜不但聪慧而且无私,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葵花也没有辜负家人,不仅成为“学霸”,还在家教青铜认字、写字。
青铜写不好的字,葵花不厌其烦,教了一遍又一遍,直到青铜学会为止。
由此我联想到自己在学校里也当“小老师”,帮“徒弟们”背英语语法19条时,由于他们不娴熟,我就会很不耐烦,认为自己早背得滚瓜烂熟的东西哪有那么难?看来我还真得向葵花学学呢。
《青铜葵花》用一段乡村故事教会了我要像青铜一样聪慧又无私,像葵花一样和善又耐烦。
如今我将这本书推举给大家,盼望更多的人能从中吸取养分。
曹文轩《青铜葵花》读后感2我最近读了老师曾推举我们的一本书——《青铜葵花》,它是由我国有名作家曹文轩写的。
一开头,我并不觉得这本书很精彩,只是〔句子〕美丽些,当我一篇一篇地将它读下来后,才发觉它越来越精彩,故事情节越来越感人!我也亲眼目睹了奶奶和老牛的死去,我的心情特别沉重。
当我读到葵花失去父亲的时候,虽然大麦地的人都很喜爱葵花,但是由于太穷,没有人敢去收养她。
这时,大麦地里一个最穷的人家——青铜一家,她们收养了葵花。
他们一起过着贫困但特别欢乐的日子,这时我的眼眶不禁红了起来。
青铜一家收养了葵花,葵花感谢不尽,每天很清静,每天跟着青铜他们一起〔捕鱼〕、摘野菜、看慈姑。
【语文知识点】青铜葵花主要内容50字

【语文知识点】青铜葵花主要内容50字
《青铜葵花》是当代作家曹文轩创作的长篇小说,2021年4月首次出版。
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
一个特别
的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农村男孩青铜成了以兄妹相称的朋友。
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
葵花十二岁那年,命运又将她召回城市,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芦苇荡的尽头,遥望葵花所
在的地方。
1、这片葵花田,原是由一片芦荡开垦出来的,土地十分肥沃,那葵花一株株,长得
皆很健壮。
爸爸从未见过如此高又如此粗的秆儿,也从未见过如此大又如此富有韧性的花盘。
它们一只只竟有脸盆大小。
2、七岁女孩葵花走向大河边时,雨季已经结束,多日不见的阳光,正像清澈的流水
一样,哗啦啦漫泻于天空。
一直低垂而阴沉的天空,忽然飘飘然扶摇直上,变得高远而明亮。
3、这些字,像刀子一般刻在了青铜的记忆里,一辈子也不可能忘记了。
他的字,也
写得有模有样了,虽然不像葵花的字那么上规矩,但却有另外的味道:呆拙,有劲。
4、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青铜一家人,朝朝暮暮,过得喜气洋洋。
5、葵花粗茶淡饭,在风里雨里成长着,本来有点儿苍白的脸色,现在透着红润。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文轩青铜葵花(节选)阅读答案
曹文轩
七岁女孩葵花走向大河边时,雨季已经结束,多日不见的阳光,正像清澈的流水一样,哗啦啦漫泻于天空。
一直低垂而阴沉的天空,忽然飘飘然扶摇直上,变得高远而明亮。
草是潮湿的,花是潮湿的,风车是潮湿的,房屋是潮湿的,牛是潮湿的,鸟是潮湿的……世界万物都还是潮湿的。
葵花穿过潮湿的空气,不一会儿,从头到脚都潮湿了。
她的头发本来就不浓密,潮湿后,薄薄地粘在头皮上,人显得更清瘦,而那张有点儿苍白的小脸,却因为潮湿,倒显得比往日要有生气。
一路的草,叶叶挂着水珠。
她的裤管很快就被打湿了。
路很泥泞,她的鞋几次被粘住后,索性脱下,一手抓了一只,光着脚丫子,走在凉丝丝的烂泥里。
经过一棵枫树下,正有一阵轻风吹过,摇落许多水珠,有几颗落进她的脖子里,她一激灵,不禁缩起脖子,然后仰起面孔,朝头上的枝叶望去,只见那叶子,一片片皆被连日的雨水洗得一尘不染,油亮亮的,让人心里很喜欢。
不远处的大河,正用流水声吸引着她。
她离开那棵枫树,向河边跑去。
她几乎天天要跑到大河边,因为河那边有一个村庄。
那个村庄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大麦地。
大河这边,就葵花一个孩子。
葵花很孤独,是那种一只鸟拥有万里天空而却看不见另外任何一只鸟的孤独。
这只鸟在空阔的天空下飞翔着,只听见翅膀划过气流时发出的寂寞声。
苍苍茫茫,无边无际。
各种形状的云彩,浮动在它的四周。
有时,天空干脆光光溜溜,没有一丝痕迹,像巨大的青石板。
实在寂寞时,它偶尔会鸣叫一声,但这鸣叫声,直衬得天空更加的空阔,它的心更加的孤寂。
大河这边,原是一望无际的芦苇,现在也还是一望无际的芦苇。
那年的春天,一群白鹭受了惊动,从安静了无数个世纪的芦苇丛中呼啦啦飞起,然后在芦荡的上空盘旋,直盘旋到大麦地的上空,嘎嘎鸣叫,仿佛在告诉大麦地人什么。
它们没有再从它们飞起的地方落下去,因为那里有人——许多人。
许多陌生人,他们一个个看上去,与大麦地人有明显的区别。
他们是城里人。
他们要在这里盖房子、开荒种地、挖塘养鱼。
他们唱着歌,唱着城里人唱的歌,用城里的唱法唱。
歌声嘹亮,唱得大麦地人一个个竖起耳朵来听。
几个月过去,七八排青砖红瓦的房子,鲜鲜亮亮地出现在了芦荡里。
不久竖起一根高高的旗杆,那天早晨,一面红旗升上天空,犹如一团火,静静地燃烧在芦荡的上空。
这些人与大麦地人似乎有联系,似乎又没有联系,像另外一个品种的鸟群,不知从什么地方落脚到这里。
他们用陌生而好奇的目光看大麦地人,大麦地人也用陌生而好奇的目光看他们。
他们有自己的活动范围,有自己的话,有自己的活,干什么都有自己的一套。
白天干活,夜晚开会。
都到深夜了,大麦地人还能远远地看到这里依然亮着灯光。
四周一片黑暗,这些灯光星星点点,像江上、海上的渔火,很神秘。
【快乐演练】
1、选文开头为什么要花大量的笔墨渲染环境?
2、葵花几乎天天要跑到大河边的原因是什么?
3、说说“葵花很孤独,是那种一只鸟拥有万里天空而却看不见另外任何一只鸟的孤独”这个句子的含义。
4、作者为什么说“这些人与大麦地人似乎有联系,似乎又没有联系”?
【参考答案】
1、这一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场景,渲染了农村夏日清晨安适恬静的气氛,烘托出葵花孤独的心情。
2、葵花几乎天天要跑到大河边的原因是为了解除孤独,寻找快乐。
3、这个句子生动地表现了葵花内心的孤寂。
4、“似乎有联系”是因为这些人在大麦地生活,都是大麦地的主人;“似乎又没有联系”是因为这些人和大麦地的人没有深层的交流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