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与免疫
《动物营养与免疫》PPT

适当的营养状态可以提高疫苗接种效果,增强免疫 力。
03
动物营养与免疫的关系
蛋白质与免疫
01
蛋白质是构成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重要物质,如抗体、补体 和细胞因子等。
02
蛋白质营养不良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增加感染风险。
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疾病康
03
02 适量摄入复合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物和蔬菜,有 助于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03 高糖饮食可能导致免疫功能抑制,增加感染风险 。
维生素与矿物质对免疫的影响
01
维生素A、C、E和B族维生素等对免疫系统的正常功
能至关重要。
02
矿物质如锌、铁、硒和铜等也对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发挥重要作用。
03
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感
根据动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和需求,调 整饲料配方以满足其营养需求,提高 免疫力。
补充免疫增强剂
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免疫增强剂如益生 菌、酵母细胞壁等,可以增强动物的 免疫力。
05
动物营养与免疫的研究进 展
新型动物营养元素的发现与作用机制
新型动物营养元素的发现
随着科研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新型营养元素被发现,如对动物生长和健康有益的微量元 素和维生素。这些元素在动物体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免疫
VS
新型免疫增强剂的应用
这些新型免疫增强剂在动物养殖中得到了 广泛的应用。通过合理使用这些物质,可 以有效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和生长性能, 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未来动物营养与免疫的研究方向
• 未来动物营养与免疫的研究方向:随着科 技的进步和养殖业的发展,动物营养与免 疫的研究方向也在不断拓展。未来,科研 人员将更加关注营养与免疫之间的相互作 用,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营养供给来提高 动物的抗病能力和健康水平。同时,随着 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如何利用基因编辑 技术来改善动物的营养吸收和免疫机能也 将成为研究的重要方向。
动物营养与免疫

• 动物健康是高效生产的前提条件;
• 现代动物生产中动物的健康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 威胁。
• 动物抵御这些不良因素的机制是免疫系统的 免
疫应答反应。
• 当动物受到侵袭时,免疫系统被活化,释放出细 胞因子,调节体内代谢,以消除入侵因子、维持 机体健康。
如果此过程失调,动物机体就出现 代谢紊乱, 并表现出临床症状。 营养不仅是增强动物免疫功能、维持动物健康 并进行正常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免疫反应 成功进行和患病动物恢复健康的重要条件。
已有研究发现,内毒素血症和 TNF处理与肝细 胞浆膜囊泡氨基酸转运上升相关 , 该作用可被 TNF抗体所阻断。 给大鼠腹膜内注射重组人 TNF,发现肝脏对氨 基酸的摄取提高了,且内分泌激素的变化特点与 组织损伤的急性期反应一致。 有研究者认为,肝对氨基酸摄取的上升是细胞 因子和糖皮质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乳腺动脉血中内毒素(LPS)含量与乳腺组织 组蛋白H3乙酰化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不同日粮模式对奶牛乳腺组织基因甲基化 程度的影响
16% 14% 12% 10%
甲基化程度
8% 6% 4% 2% 0% ACSL1 FASN SCD S6K1 STAT5A
HCS CS MF
不同日粮模式对乳腺组织不同基因甲基化的影响(ACSL1 = 长链脂酰 CoA 合成酶1,FASN = 脂肪酸合酶,SCD = 硬脂酸去饱和酶,S6K1 = 核糖体蛋白S6激酶,STAT5A = 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5A)
免疫应激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肝急性期蛋白 (Acute Phase Protein, APP)的合成,是动物机 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血液中这些蛋白的产生 要早于特定抗体。
该蛋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它能降低由白细胞 释放的有毒物质引起的损伤和帮助修补组织。
营养与免疫

水产养殖动物营养与免疫研究进展袁春营崔青曼(河北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水产动物营养与免疫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营养影响动物的免疫力,营养素缺乏可直接引起机体内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等组织的损伤、改变或分化,导致免疫缺陷,此外还可通过影响其它组织的营养、生长和代谢,间接引起免疫功能的下降;二是由各种疾病引起的免疫反应可影响动物的生长、繁殖、代谢和营养需要量。
可见营养状况是决定水产动物疾病抵抗力的重要因素,日粮中营养不足或不平衡都可能对免疫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可通过日粮来调控水产动物机体免疫系统,提高抗病力,确保水产养殖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
1 蛋白质营养与免疫蛋白质是动物进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具有广泛的生理效应。
在机体物质代谢过程中起着催化作用的酶、起协调作用的激素、具有免疫和防御机能的细胞因子和抗体等大多是以蛋白质为主而构成的,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需要蛋白质不断更新与修补损伤组织,所以蛋白质与动物免疫关系十分密切。
Kirom 等(1995b)研究发现当虹鳟缺乏蛋白质时,溶菌酶的活性和C反应蛋白价值的活性降低。
蔡春芳等(2001)用蛋白质水平和必需氨基酸指数不同的饲料喂养异育银鲫,结果表明6周后相对生长率随蛋白质含量增加而升高,14周后以蛋白质40%组相对生长率最高,30%组蛋白质效率最高,20%组免疫力最高,相对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随必需氨基酸指数下降而下降。
氨基酸对动物免疫起着重要的作用。
资料报道,精氨酸作为必需氨基酸在维持机体防御功能中的作用比维持生长更重要。
Buentello 等(2001)将不同水平(0.5%、1%、2%、4%)晶体L-精氨酸加入到斑点叉尾鮰饲料中,投喂2周,将鱼浸泡到含有爱德华氏菌毒株的菌液中,记录21d内发病率、死亡率,浸泡感染后,投喂含2%精氨酸饲料的鱼成活率最高,认为投喂富含精氨酸的饲料能提高斑点叉尾鮰抗爱德华氏菌的能力。
2 脂类营养与免疫脂类是水产动物体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为机体提供生长所需的必需脂肪酸、胆固醇及磷脂等营养物质,机体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非常重要。
家畜所需的营养物质与免疫力的关系

4微 量元素
许 多微 量 元 素也 是 代 谢 酶 的成 分 ,在 代 谢 增 强 时需 要量 增 加 。硒 是 动物抗 氧 化体 系 的重要 成分 , 缺 硒 动物 的免 疫力 明显 降低 。缺硒 时 ,病毒 的毒 力 增
动物 的免 疫力 。体 内正 常 的铁 均是与 蛋 白结合 存 在 ,
一
氨基酸供应 。其 中色氨酸对猪 的淋 巴细胞和 巨噬细
胞 活 力非 常重 要 ,精 氨 酸 可促 进 猪 小肠 黏 膜 的完 整 性 , 高猪 的免 疫力 。 报道 , 娠母 猪 日粮 添加 1 提 据 妊 % 精 氨 酸 , 暴发 血 痢 后 全部 康 复 , 没 有添 加 精 氨 酸 在 而 的妊 娠母 猪 全 部死 亡 ,充 分说 明精 氨 酸对 于 血 痢 免 疫 的作 用 。免 疫需 要较 高 水平 的苏 氨 酸和 色氨 酸 , 苏 氨 酸 增加 动 物 免疫 球 蛋 白水 平 。胱 氨酸 为 体 内重要 抗 氧 化体 系 的成分 ,而 抗 氧化 一氧 化 的平 衡 对 于保 持 动 物免 疫 力 ,同时 保 护 自身 组 织 免受 自由基 的伤
化应 激 , 低 动物 的免疫 力 , 染 环境 。在 猪 处 于疫 降 污
值 。妊娠期蛋 白质缺 乏还改变仔猪下丘脑 一 垂体 一
肾上腺 轴 , 猪 的基 础 肾上腺 皮 质 激 素水 平 升 高 , 仔 免
疫力低下 ,仔猪 的死亡率增加。尤其在母 猪妊娠后
期 , ̄ 11, 日 J 1 ,虫 1 z 贝 垄
旦 铁 没有 完 全 被蛋 白结合 呈 游 离 状态 ,铁 离 子 可
攻击 细胞 和活 性分 子 , 引起疾 病 。 日粮 添 加过量 的铁
动物营养与免疫

2) 多糖(啤酒酵母多糖、花粉多糖等活性多糖 )
• 促进细胞因子生成 • 激活巨嗜细胞、杀伤细胞和T、B淋巴细胞 • 激活补体系统 • 促进抗体产生
17
活性多糖调节免疫的机理
• 与淋巴细胞表面特异受体结合 • 影响细胞因子基因表达 • 影响淋巴细胞信号传导(细胞钙、
cAMP、cGMP等) • 对前列腺素影响(前列腺素在介导
膜细胞增殖;提高大鼠运动耐力 • Leu:过量添加可抑制免疫应答 • Phe:过量可抑制抗体合成 • Thr:缺乏会抑制免疫球蛋白、T/B淋巴细胞产生 • Met、Cys:缺乏会抑制体液免疫功能 • Met:线性增强绵羊血红细胞免疫反应
16
5.糖类营养与免疫
1) 寡聚糖:益生元(功能性寡糖)
• 微生态调节剂:促进后肠有益菌增殖 • 免疫增强剂:促进有害菌排泄、免疫佐剂、
0 200 400 800 200 400 800
VE 水平 (ppm)
0 20 20 20 80 80 80
日龄
14
28
174 186A 205 A 207 A 201 A 205 A 183 A
209 222A 220 A 247 A 250 B 259B 269 B
文杰等(193907)
产品质量 – 营养蛋
27
应激状态
定义:机体对抗外界或内部各种异常刺激 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
应激综合症: 冷、热、断奶、运输、其它 抗应激作用:
热应激 皮质酮 免疫力 维生素C可抵抗上述应激作用
28
免疫功能 – 体液免疫
肉仔鸡血清HI抗体滴度(Log2)
VC 水平 (ppm)
VE 水平 (ppm)
《动物营养与免疫》课件

饲养管理
合理的饲养管理也是保证动物获得充足营养 的重要措施,包括合理的饲料配比、饲养环 境控制等。
营养与免疫的关系
营养缺乏与免疫系统损伤
01
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免疫系统的损伤,使动物容易感染疾病。
营养与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02
某些营养素如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具有
重要作用。
营养与免疫功能调节
新型添加剂
新型添加剂如免疫增强剂、抗氧化剂等将不断涌现,这些添加剂能够增强动物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提高动物 健康水平。
动物营养与免疫的深入研究
01
深入研究动物营养与免疫的相互 作用关系,探索营养素对免疫系 统的影响,为动物营养和免疫的 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02
深入研究不同动物种类、不同生 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和免疫特点, 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营养和免疫 方案。
饲养环境对免疫力的影响
饲养密度与空气质量
高饲养密度和不良空气质量可降低动物免疫力,增加疾病发生的 风险。
温度与湿度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维持动物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免疫力。
光照与通风
合理控制光照和通风,有利于动物的生长和免疫力提升。
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
疫苗接种
根据当地疫情和动物种类,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 计划,提高动物免疫力。
《动物营养与免疫》PPT课 件
目录
• 动物营养基础 • 动物免疫系统 • 营养与免疫的相互作用 • 动物营养与免疫实践应用 • 未来展望
01
动物营养基础
营养需求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动物体内主要的能 源物质,参与动物体内的代谢和 能量转化。
维生素和矿物质
这些营养素在动物体内发挥着重 要的生理功能,如维持正常生理 活动、参与代谢反应等。
动物营养与免疫第一章免疫与免疫应答2013

蛋白质摄入不足 会影响免疫应答, 降低抵抗力,增 加患病风险。
优质蛋白质来源 包括鱼、肉、蛋、 奶和豆制品,有 助于增强免疫功 能。
合理摄入蛋白质, 保持营养平衡, 对维护免疫系统 健康至关重要。
脂肪对免疫应答的影响
脂肪是免疫细胞 的重要能量来源, 为免疫系统提供 能量支持。
脂肪酸可以调节 免疫细胞的活性, 增强免疫功能。
营养与疫苗接种的协同作用:合理的 营养搭配可以促进疫苗吸收,提高免 疫效果,减少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疫苗接种对营养的影响:疫苗接种 可能导致动物食欲不振,影响营养 摄入,需要特别关注营养补充。
实际应用案例:在动物生产中,可以 通过合理的饲养和营养管理,结合疫 苗接种,有效提高动物健康水平和生 产效益。
不同类型的脂肪对 免疫应答的影响不 同,如饱和脂肪酸 和单不饱和脂肪酸 可以降低炎症反应, 而多不饱和脂肪酸 则可以促进免疫细 胞的增殖和分化。
脂肪摄入不足或 过量都会影响免 疫应答,保持适 量的脂肪摄入对 于维持免疫系统 的正常功能非常 重要。
维生素对免疫应答的作用
维生素C:增强免 疫细胞的活性,提 高免疫力
免疫应答的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系统对所有病原体都有抵抗力,无特异性。
特异性免疫:后天获得,只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细胞免疫: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通过释放淋巴因子等方式杀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 胞。
体液免疫: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复合物,被吞 噬细胞吞噬清除。
免疫应答对蛋白质需求的影响
蛋白质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免疫应答具有重要影响。 蛋白质缺乏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影响抗病能力。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蛋白质的需求量会增加,需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供应。 高质量的蛋白质来源可以更好地支持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
动物的营养与免疫

关键 词 : 营养 ; 免 疫 功能 ; 调节
中图分 类号 : ¥ 8 5 1 . 2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8 — 6 1 3 7 ( 2 0 1 4 ) 0 1 — 0 0 0 1 — 0 4
0 引 言
发 挥着 举 足轻 重 的作用 .营养 素 可 以在 胃肠 道 、 胸腺、 脾脏、 淋 巴结 和循 环 免 疫细 胞 等各 水平 上 ,
1 . 1 蛋 白质 和 氨 基 酸
体 本 身健 全 的 免疫 系 统_ l 】 。因 为动 物 和人 与 疾病
斗 争 的本 质 是 一样 的 , 所 以 这话 对 于今 天 的高度 规模 化 集约 化养 殖场 而 言 同样 适应 。免 疫 系统是
蛋 白质 由氨基 酸 组成 , 是 生命 科 学 中一 类 最
江 西 饲 料
2 0 1 4 年第 1 期
摘 要 : 免 疫是机 体 内为 维护 自身 内环 境 稳 态的 一 个重 要 的 生理 系统 , 在 其 执 行 功 能的 过程 中受
到 各种 因素 调 节。日粮 各种 营养素 除作 为代谢 底 物外 , 对免 疫发 挥 着特殊 的 生物 学调 节作 用。 为此 总结 了免疫 与 营养 的互作 , 并且 结合 统 一 的观 点 , 初 步 阐述 了营养 免疫 网络 的整 体性 。
从而对 动 物 的免 疫机 能产 生重要 影 响 。含 硫氨 基
维 生 素 A对 于 维 持 机 体 正 常 发 育 、正 常视
觉、 上皮 组织 的完 整 性 、 免 疫 等 功 能 是不 可缺 少
酸 对 动 物 的 免 疫 调 节 作 用 是 通 过 其 代 谢 产 物
谷 胱甘肽 、 牛磺酸 ( T a u ) 和 同型 半 胱 氨 酸 起 作 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异性免疫应答 机体免疫系统受到抗原刺激后,免疫细 胞对抗原分子的识别并产生一系列复 杂的免疫连锁反应,表现出一系列生 物学效应的过程
8
免疫系统组成
非特异性
特异性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补体、干扰 素、TNF等
巨嗜细胞、 嗜中性细胞
抗体
炎症反应和抗感染上有重要作用)
19
6.脂肪营养与免疫
1) 不饱和脂肪酸(PUFA):高水平 PUFA降低动物免疫力
例: N-3脂肪酸 二十烷四烯酸 前列腺素(PGE2) 免疫力
2) 缺乏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B细胞功 能及对不依胸腺抗原的免疫反应
3) 脂肪来源:影响细胞免疫功能,但 不影响体液免疫功能
• Arg :
促进淋巴细胞有丝分裂
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
减轻由创伤导致的免疫抑制作用
增加伤口周围Pro、羟Pro和胶元含量
16
4) 氨基酸与体液免疫
支 链 AA:Leu、Ile、Val 芳香族AA:Phe、Tyr
• Val:增加绵羊红细胞和脾IgM分泌细胞数 • BCAA:改善创伤后机体营养和代谢,促进小肠黏
动物营养与免疫应激
6/4/2019
《高级动物营养学》专题05
1
1. 营养与免疫的关系 2. 营养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3. 免疫应激对营养代谢和需要
量的影响 4. 饲用抗生素对动物免疫机能
的影响
2
一、营养与免疫关系
1. 概 述 1) 营养对免疫的影响 影响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 影响机体免疫功能 影响对应激和疾病的抵抗力
日粮维生素E水平对蛋中-生育酚含量
日粮维生素 E 添加量 (mg/kg) 0 5 10 20 40 160
蛋中 a-生育酚含量 (mg/枚) 0.149 0.183 0.283 0.418 0.631 1.875
32
产品质量 – 肉质
1. 防止脂肪氧化 断链性抗氧化剂: VE、VC、-胡 萝卜素 2. 延长货架寿命 3. 减少经济损失
41
细胞因子对代谢的影响 (续)
诱导的细胞因子
IL-1,TNF,IL-6 IL-1,TNF
IL-1,TNF IL-1,TNF
IL-1,IL-6 IL-1 IL-1,TNF
22
维生素E和C稳定氧化基的模式
正常途径
超氧化物歧化酶
O 2 - ·–—————— H2O2 — H2O + O2 (细胞正常氧化产生)
23
维E和维C稳定氧化基的模式
当抗氧化系统功能降低时
Fe2+, Cu+
O 2 - ·–—————— OH · 多不饱和脂肪酸 –—— ROOH + H+
2) 免疫反应对营养代谢和需要量的影响 改变营养代谢 改变营养需要量
3
营养与免疫的关系
营养
药物
营养
药物
健康 (代谢正常)
生产
集约化、 高产、微生物、 毒素、营养不良、
环境应激等
免疫反应 (代谢调整)
违和
死亡
疾病 (代谢紊乱)
营养
药物
(张子仪4 , 2000)
2.营养免疫学的定义及其意义
(1) 新的学科 营养免疫学 Nutritional Immunology 研究动物营养状态与免疫功能相互 关系的一门交叉学科
• 通过改变GSH过氧化物酶活性,影响免疫功能 • 通过硒蛋白途径,影响免疫功能
铜: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铜兰蛋白的必需成分
• 缺乏或过量均影响免疫功能
铬:葡萄糖耐受因子(GTF)的组成成分,影响免疫
铁:影响细胞免疫功能,对体液免疫功能没有影响
37
三、免疫应激对营养代谢 和需要量的影响
38
1. 代谢变化
26
胡罗卜素的功能
• 增强免疫功能,抗突变和抗癌,保护射 线损害,阻止光敏感因子的损害作用
• 增强抗肿瘤免疫力 • 抗细菌感染(乳房炎)中具有重要作用 • 增强乳腺内多核嗜中性细胞的保护防线 • 具有抗氧化功能,可有效灭活氧自由基
27
维生素的添加性作用
1. 应激状态 2. 免疫功能 3. 产品质量
日龄
14
28
0
0
7.7
6.0
200
20
8.7A
8.0 A
400
20
9.0 A
7.3 A
800
20
9.0 A
8.0 A
200
80
8.7 A
10.0 B
400
80
8.0 A
9.0 B
800
80
8.7 A
9.0 B
文杰等(193907)
免疫功能 – 细胞免疫
肉仔鸡淋巴细胞转化试验(cpm/min)
VC 水平 (ppm)
6
(4) 抗生素时期 标志:杆菌肽与青霉素的临床应用 维生素的作用被忽视
(5) 快速发展时期 20世纪60-70年代起 重点:营养不良和缺乏或过量对免疫系统 及机体防御功能的影响 国际性学术团体 学术刊物:《营养免疫学杂志》1991年起
7
4、畜禽的免疫系统与免疫应答
免疫: 机体的一种特异性生理反应
0 200 400 800 200 400 800
VE 水平 (ppm)
0 20 20 20 80 80 80
日龄
14
28
174 186A 205 A 207 A 201 A 205 A 183 A
209 222A 220 A 247 A 250 B 259B 269 B
文杰等(193917)
产品质量 – 营养蛋
膜细胞增殖;提高大鼠运动耐力 • Leu:过量添加可抑制免疫应答 • Phe:过量可抑制抗体合成 • Thr:缺乏会抑制免疫球蛋白、T/B淋巴细胞产生 • Met、Cys:缺乏会抑制体液免疫功能 • Met:线性增强绵羊血红细胞免疫反应
17
5.糖类营养与免疫
1) 寡聚糖:益生元(功能性寡糖)
• 微生态调节剂:促进后肠有益菌增殖 • 免疫增强剂:促进有害菌排泄、免疫佐剂、
(2) 研究意义 制订最佳饲养方案 减少用药 绿色、功能性食品生产
5
3.营养免疫学的发展
(1) 早期发展时期 营养不良导致胸腺萎缩 (Menkel, 1801) 营养免疫学学科的诞生
(2) 维生素时期 维生素具有抗感染作用 – 前抗生素时期
(3)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饥饿:免疫细胞萎缩;降低免疫力 饥饿:导致疾病(结核病、斑疹伤寒症)
ROO ·
-生育酚(T) + ROO ·–—— ROOH + -T · -T ·+ 抗坏血酸(A) –—— -T + A ·
24
维生素C的功能
• 细胞外液中的最重要抗氧化物质 • 保护生物膜免受脂过氧化物的损害 • 对白细胞的吞噬活性、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和
抗体形成具有刺激作用 • 刺激干扰素产生,保护细胞免受病毒侵袭 • 保护淋巴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氧化损害
33
8.矿物质营养与免疫
(1)常量元素 • 通过影响机体内环境平衡影响免疫功能
(2)微量元素 • 通过抗氧化酶系的抗氧化调节免疫机能
(3)主要的微量元素 • 锌、硒、铜、铁、锰、铬
34
锌:对免疫系统的发育、稳定和调节有重要作用
• 免疫调节作用: 维持胸腺素活性的必需因子 与巨嗜细胞膜ATP酶、吞噬细胞NADPH氧化酶 活性有关 浓度决定巨嗜细胞活力和嗜中性白细胞杀菌能力 SOD的辅助因子,具有抗氧化作用 促进外周血单核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
激活动物特异性免疫等
2) 多糖(啤酒酵母多糖、花粉多糖等活性多糖 )
• 促进细胞因子生成 • 激活巨嗜细胞、杀伤细胞和T、B淋巴细胞 • 激活补体系统 • 促进抗体产生
18
活性多糖调节免疫的机理
• 与淋巴细胞表面特异受体结合 • 影响细胞因子基因表达 • 影响淋巴细胞信号传导(细胞钙、
cAMP、cGMP等) • 对前列腺素影响(前列腺素在介导
• 缺乏Lys:胸腺、脾脏萎缩
15
3) 氨基酸与细胞免疫
(Gln、Arg等)
• Gln :具有免疫增强效应,是免疫细胞的重要能源 巨嗜细胞的吞噬、淋巴细胞增殖等 增强烧伤病人中性粒细胞的杀菌能力 增强由淋巴细胞激活的杀伤细胞的增殖活力 控制免疫组织的增生效应(浓度依赖性) 改善创伤后机体营养及代谢状况
25
维生素E的功能 (常与Se协同)
• 在细胞吞噬作用中保护白细胞和巨噬细胞 • 保护生物膜免受脂过氧化物的损害 • 对白细胞的吞噬活性、网状内皮系统功能
和抗体形成具有刺激作用 • 刺激干扰素产生, 保护细胞免受病毒侵袭 • 保护淋巴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氧化损害 • 降低具有免疫抑制性的糖皮质醇的浓度
脂蛋白酶活性下降 肝脏急性期蛋白和 甘油三酯合成增加 炎性细胞因子(IL-1 、IL-6和TNF)释放
中枢神经系统
厌食、昏睡、发烧
骨骼肌 脂肪组织 内脏和肝脏 巨嗜细胞 感染和非感染成分
传出途径 神经和
神经内分泌系统
氨基酸摄入下降 肌肉降解增强
脂解作用增强 脂蛋白酶活性下降
肝脏甘油三酯 合成增加
负反馈抑制 炎症反应
• 免疫系统活化导致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 释放的细胞因子通过对靶细胞的直接作 用,或通过改变生长激素、胰岛素、胰 高血糖素和皮质类固醇等激素的分泌,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引起代谢变化。
• 结果:动物采食量下降,日粮部分养分 用于支撑免疫应答和防御疾病,从而使 动物生长率和饲料利用率下降。
39
传入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