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经典有名、寓意深刻的十首古诗
十首最美古诗词

十首最美古诗词古代文人墨客们创作了众多优美动人的古诗词作品,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深刻的内涵,成为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
在这里,我们将为大家推荐十首最美的古诗词,让我们一起领略古代文人的才华与情感。
1.《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壮丽的自然景色,并表达了登高远眺的豪情壮志。
2.《夜泊牛渚怀古》 - 杨万里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念谢将军。
杨万里的《夜泊牛渚怀古》以其朴实自然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思念之情,让人在夜晚的江边感受到一种宁静和温暖。
3.《登高》 -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的这首《登高》以其雄浑有力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磅礴壮丽和人类的渺小无助,展示了杜甫豪情壮志的一面。
4.《枫桥夜泊》 -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的《枫桥夜泊》以其细腻唯美的语言,描绘了夜晚江边的寂静与诗意,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5.《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这首《静夜思》以其简短精练的语言,表达了人在异乡的寂寥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给人以恬静的愉悦感。
6.《渔歌子》 - 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的这首《渔歌子》以其活泼欢快的语言,描绘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发和渔村生活的写实场景,给人以欢愉的心情。
7.《感遇》 - 辛弃疾余亦能高咏,斯人共长云。
将船古祠下,绕棹松江曲。
辛弃疾的《感遇》以其豪放洒脱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展现了辛弃疾的豪情壮志。
8.《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壮丽的自然景色,并表达了登高远眺的豪情壮志。
十首富有哲理的古诗词

十首富含哲理的中国古代诗词富有哲理的古诗词有很多,以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为核心。
这种诗歌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和议论,将深邃的哲学思想蕴含在生动的艺术形象之中,达到以诗言理、以理入诗的效果。
是一种具有深刻哲理内涵和独特艺术魅力的诗歌形式,它既是诗人表达哲学观点的方式,也是读者领悟人生智慧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十首具有哲理的古诗词推荐: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哲理:通过对月光与故乡的思念,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孤独感与对家园、本源的永恒追寻。
2.《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哲理:鼓励人们要有不断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精神,视野决定境界,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哲理:沉舟侧畔仍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万木逢春,表达了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4.《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阐述了观察事物应当全面、客观,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同时暗示了认识自我和真理需要跳出既定视角的道理。
5.《登飞来峰》- 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哲理:说明了只有站得高,才能不被眼前的困难和阻碍所迷惑,看到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6.《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哲理:揭示历史变迁的无情,英雄人物的功过是非终将被时间冲刷,唯有大自然永恒不变。
7.《游山西村》-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哲理:诗句形象地说明了困境中往往隐藏生机,启示人们面对困难要保持信心和乐观,并赞美了淳朴的民风和乡村生活的坚韧。
最有名的古诗词10首

最有名的古诗词10首1、《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6、水调歌头【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蜀道难作者:李白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躔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虺,砰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8、《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9、《凉州词》王翰(唐)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最著名古诗10首

最著名古诗10首中国古代文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诗歌更是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许多中国古代诗人以其优美、情感真挚的作品深入人心,其中有些诗歌更成为了经典,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下面介绍最著名的10首古诗。
1.《江雪》——柳宗元《江雪》是最具代表性的古诗之一,被誉为“千古绝唱”。
这首诗结构优美,以咏物的方式表达作者抒发的情感,使人仿佛看到了江雪里的美丽场景。
2.《登高》——杜甫《登高》是杜甫的一首名篇,以登高望远的方式展示了作者对家国存亡的忧虑之情。
其中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深入人心,成为饱受人们追捧的名言。
3.《春晓》——孟浩然《春晓》是孟浩然所作的一首乐府民歌,以忆童年、怀自然之意为主线,展示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中那句“千载谁能与君绝,付与东流去”的深刻思考也让人击节赞叹。
4.《静夜思》——李白《静夜思》是李白的代表作,以写实的方式描绘了作者一个人夜观天象的场景,此诗化朴为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由无拘束生活的神往。
5.《登鹳雀楼》——王之涣《登鹳雀楼》是王之涣的一首名篇,以登高远望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世界的思考。
其中那句“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向河楼”的构思独特,散发出满腹思虑的深邃与内涵。
6.《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以描绘草原秋色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告别友人的哀思,其中那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让人陷入深深的思考。
7.《将进酒》——李白《将进酒》描绘了李白豪迈飘逸的个性,引起人们对自由人格、人生观的深层思考。
其中那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给人带来深远的哲思。
8.《夜泊牛渚怀古》——杨万里《夜泊牛渚怀古》以诗情画意的方式表达了杨万里对古代时光的神往,其中那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充满了情致与亲和力。
9.《将谓天姥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李白《将谓天姥山,山在虚无缥缈间》以探寻世界奥秘的方式,引导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
古代诗词十首赏析

古代诗词十首赏析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古代文人的思想与艺术境界。
下面我将给大家分享十首脍炙人口的古代诗词赏析。
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以寥寥数语表达了诗人在异地思念故乡的情绪。
诗语清新简约,构思精辟、形象生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2、《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猿啸哀、鸟飞回”之辞表达了浓郁的山水情思,通过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示了历史的厚重和深刻的哲学意蕴。
3、《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这首诗以江河、月光为素材,以流畅的文辞、瑰丽的想象,抒发了作者丰富而多情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不可克服的人生困境的感慨和深切的情感。
4、《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以草原为背景,通过对流动沧桑的草原的变化,表现了作者对逝去岁月的思考和对时光无情的渴望及与人别离的感慨。
5、《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这首诗以豪放为主题,在狂热而激情的语言中表现了作者的豪气和对生命的热爱。
其中“君不见”一句说得深入、直观,给人留下深刻、响亮而静穆的印象。
6、《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以寒夜之江中小舫停泊枫桥,借景叙情,达到动人心弦、意犹未尽的效果,描写苦中寻乐,以平淡而含蓄的语言,展示了古人清新脱俗的文化品位,同时也传达出中国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清贫、淡泊的追求。
唯美的有寓意的古诗词

唯美的有寓意的古诗词
以下是一些唯美的、有寓意的古诗词:
1.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和明月的美丽,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登高远望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3.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描绘了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表达了诗人在繁华中寻找真爱的心情,寓意着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也要关注内心真正的需求。
4.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千古最经典的十首诗词

千古最经典的十首诗词1.《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此篇描写元宵节的壮美景象,图画性极强,有着“草堂春晓”的清新婉丽,位居辛弃疾词作之冠。
2.《春晓》-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是唐代伟大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一代诗话(说明该诗的创作背景)之一,这首诗简单粗暴,意蕴深刻,成为中学课本里的经典之作。
3.《杂诗》- 唐太宗“立冬秋已尽,连夜降清霜。
红叶常秋在,黄花到九乡。
”唐太宗李世民之诗,唐诗之父,最能体现皇帝爱国情感的诗词,寄托了他对国家强盛的殷切期望。
4.《水调歌头》-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此篇词描述了词人怀念故乡之情,文笔潇洒,气魄宏大,是苏轼的代表作。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之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此篇叙述了作者因离乡背井而感到的孤独和思乡之情,以及对亲人的怀念,形象生动,言简意赅。
6.《登高》-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此篇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描述了壮丽雄奇的自然景象和作者对时局的忧虑。
7.《长恨歌》- 白居易“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女叹长啼。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此篇诗描述了武则天的仕途和爱情经历,情节丰富、感情真挚,是唐诗三百首中的佳作之一。
8.《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此篇诗是作者名篇之一,其名出自唐代康乾时期王的题记“登高必自卑,顶天立地慨深情。
故作鹳雀楼记一篇,以咏志者”。
9.《夜泊牛渚怀古》- 杨万里“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此篇诗是杨万里的代表作之一,以居士留守安徽宁国为生活背景,表达了执着向上和感怀往事的情感。
10首中国最经典的古诗词

【导语】古典诗词,寥寥数字,却是四两拨千⽄,字字千锤百炼,就这么⼏个字或勾勒出恢宏或清雅的画卷,或激荡或幽咽的⾳乐。
其内涵的美是⽆法⽤语⾔来形容的。
下⾯⽆忧考就给⼤家分享下10⾸中国最经典的古诗词有哪些,欢迎阅读! 《登幽州台歌》·陈⼦昂 前不见古⼈,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涕下! 陈⼦昂(公元659~公元700年),唐代⽂学家,初唐诗*新⼈物之⼀。
字伯⽟,梓州射洪(今属四川)⼈。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
其诗风⾻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有《陈伯⽟集》传世。
《登幽州台歌》和《蓟丘览古赠卢居⼠藏⽤》七⾸也是他杰出的代表作。
他是唐诗开创时期在诗歌⾰新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功绩的诗⼈,杜甫称赞他:“千古⽴忠义,感遇有遗篇。
”⽩居易赞他:“杜甫陈⼦昂,才名括天地。
”韩愈称赞他:“国朝盛⽂章,⼦昂始⾼蹈。
”都对他在唐诗发展上的功绩有⾼度的肯定,也反映了唐代诗⼈的公论,⾄于他的《感遇诗》直接启发了张九龄《感遇》和李⽩《古风》的创作,李⽩继承他以复古为⾰新的理论,进⼀步完成唐诗⾰新的历史任务,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从这⾸流传千古的《登幽州台歌》,我们当可以看出诗⼈孤独遗世、独⽴苍茫的落寞情怀。
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
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
在⼴阔⽆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
《春望》·杜甫国破⼭河在,城春草⽊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 烽⽕连三⽉,家书抵万⾦ ⽩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712~770),字⼦美,号少陵野⽼,世称杜少陵,杜⼯部。
汉族,由湖北搬到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我国唐代伟⼤的现实主义诗⼈、世称“诗圣”、世界⽂化名⼈,与李⽩并称“李杜”。
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最多最⼴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之⼀,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诗反映了诗⼈热爱国家、眷念家⼈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不平直,情景兼具⽽不游离,感情强烈⽽不浅露,内容丰富⽽不芜杂,格律严谨⽽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度浑灏,因⽽⼀千⼆百余年来⼀直脍炙⼈⼝,历久不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经典有名、寓意深刻的十首古诗
最经典有名、寓意深刻的十首古诗
七步诗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
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
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前两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一“燃”一“泣”写出“萁”“豆”的尖锐矛盾,及豆萁对豆子的残酷迫害。
最后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画龙点睛提示诗歌主题。
“同根”一语双关,表面上指“萁”和“豆”是在同一根上面生长起来的,实际上是说自己与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责问曹丕为什么要对同胞兄弟逼迫得这样急。
这首诗的比喻十分贴切,浅显生动。
虽然诗歌本身是否真为曹植所作,还难以确定,但这首诗反映曹魏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倒是十分形象真切的,确实是一首好诗。
鸟鸣涧
这首五言小诗主要描绘深山幽谷夜晚寂静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心情。
芙蓉楼送辛渐
这首诗不像一般的送别诗那样,努力抒发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而是着重讲述自己的纯洁感情和高尚志向。
当时,诗人的朋友辛渐即将取道扬州,北上洛阳。
正在江宁(今江苏南京)任职的诗人,亲自送行到了润州,在西北城楼(即“芙容楼”)为他饯行,并写下这首诗。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寒冷的夜雨,滔滔的江流,连朦胧的远山也显得孤单,这种景象衬托出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但诗的重点却在后两句。
朋友此番西行的目的地是洛阳,那里也有诗人众多的亲人和朋友。
诗人深深思念洛阳的亲友,并想象他们也同样深深思念着自己。
他嘱托辛渐,当亲友们问起来,就说我的内心依然纯洁无瑕,就像冰那样晶莹,像玉那样透亮。
诗中用一个巧妙的互相映衬的比喻,来形容一种纯洁完美的品格,显示出很高的语言技巧,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江畔独步寻花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
“蹊”是小路。
“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
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
“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
“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
这句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
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
“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
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
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
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
“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
“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
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
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
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起来就更亲切有味。
石灰吟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竹石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
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
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
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
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这首诗是杜甫流落到梓州时所作。
这一年杜甫52岁,由于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
突然他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抑。
作者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把惊喜心情有表达得淋漓尽致。
而在“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作者想象着自己仿佛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
后人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此诗是老杜“生平
第一首快诗”,如此等等,都是非常精当的评语。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是自传式的大型组诗,是宋末汪元量以后这一诗
歌体式的新发展。
程金凤评赞说:“行间璀璨,吐属瑰丽”,“声情沉烈,恻遒上,如万玉哀鸣。
”这和青乔《咄咄吟》内容集中反映鸦片战争甬东之役者不同,也和后来黄遵宪《己亥杂诗》的风格有异。
这一首是龚自珍《己亥杂诗》中最突出的一首,最能体现作者的精神及对时代的要求。
作者就眼前赛神会的玉皇等形象,巧妙地联系到“天公”、“风雷”进行构思,表现了清王朝统治下人们的思想十分压抑,社会一片死寂的“万马齐喑”的现实。
这一现实是“可哀”的,作者在召唤着巨大的社会变革风雷的到来,期待着生气勃勃的新局面的出现。
新局面是不可能自动出现的,他要依靠人才去破坏旧世界,缔造新世界。
而人材需要多种多样,不应嵌在一个框子里。
这首诗的重心,前半提出了“生气”问题,后半提出了人材的“不拘一格”问题,这是个新问题,作者要求人们去重新考虑,振奋起来,以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这诗的启蒙意
义就在于此,两诗句当然是健笔拿云的。
涣溪沙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
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这是一首送别词。
词中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巧妙别致的比喻、风趣俏皮的语言,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