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上的小麻雀》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麻雀阅读答案参考

麻雀阅读答案参考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什么类型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麻雀阅读答案参考,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麻雀阅读答案参考篇1【材料一】人们在荒僻地和那些远离居住区的地方都从未发现过麻雀。
(甲)麻雀,同鼠类一样,眷恋人类的住宅。
它们在树林里,在广袤的田野里都不乐意。
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城里的麻雀比乡村还多。
它们乐于待在人多的地方,以便依靠人们生活。
我们集散种子的各处自然成为它们喜欢出入之处。
它们又多又贪,它们尽干蠢事;它们的聒噪令人心烦,它们的欢跃给人添乱;它们一文不值,它们的羽毛一无所用,它们的肉不好吃。
因此,它们到处被驱赶,人们甚至不惜花很高昂的代价将它们轰走。
(节选自布封《动物素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有删改)【材料二】麻雀[法]法布尔麻雀属于鸟类,而不是昆虫,但是,它们与人朝夕相处,所以,我心血来潮,在观察研究昆虫的同时,又想到了它们:麻雀在哪儿搭窝筑巢呢?每一种动物都应该具备一门生命攸关的建筑技艺,以便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可使用的场地。
在尚未有屋顶和墙壁的年代,麻雀是利用树洞来作为其栖息之所的,因为树洞较高,可以避开不速之客的骚扰,而且树洞洞口狭窄,雨水打不进来,但洞中却别有一番洞天,宽敞得很。
因此,即使后来有了屋檐和旧墙,它仍旧对树洞情有独钟。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树洞,麻雀就只好不辞劳苦地一点一点地搭建自己的窝巢。
令人惊叹的是它筑巢时所使用的材料。
它的那张床垫可谓形状怪异,由一堆乱七八糟的羽毛、绒毛、破棉絮、麦秸秆等组成,这就需要有一个固定而又平展的支撑物来支撑。
这种困难对麻雀来说,简直是小事一桩,它会想出一个大胆的方案来:它打算在树梢上,仅用三四根小枝丫作为依托,建窝搭巢。
它的这个窝巢悬于半空中,摇摇晃晃的,要想让它不掉下来,可得具有高超的建筑技艺呀!它在几根枝丫的树杈间把所能找到的东西——碎布头、碎纸片、绒线头、羊毛絮、麦秸秆、干草根、枯树叶、干树皮、水果皮等等——全都聚拢在一起,做成了一个很大的空心球,一旁有一个小小的出入口。
《窗台上取暖的小麻雀》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记叙文《窗台上取暖的小麻雀》,完成下列小题。
窗台上取暖的小麻雀大雪,小城封冻。
连着几夜,母亲都会被窗外一阵阵轻微的“叽叽”声惊醒,拉开窗帘,才发现窗台上挨挨挤挤栖着一排麻雀。
由于寒冷麻雀们不停地哆嗦着,羽毛乱刺,形容憔悴,看到了光影里母亲的身影,有几只挣扎着飞离了窗台,不过,只几分钟又飞了回来,飞回来立在窗台上歪着头乞求地望着母亲,仿佛说:让我们在这儿过一夜,行么?当然行。
为了让它们安心,母亲拉上窗帘,关了灯,悄悄将窗帘掀开一道小缝,她要看一看这些新来的客人。
可能是因为太困了,刚才的搅扰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它们,有几只已经睡得很沉,剩下的几只也已昏昏欲睡。
睡着睡着,其中的一只不小心失去了重心撞着了另一只,群里就生出一小阵骚乱。
不过大家都能很快地调整状态,再度入睡,这种样子极像人在拥挤的火车硬座上睡觉,贪婪而辛苦。
母亲心软,这冬夜里无处可去的小麻雀一下就成了她最大的牵挂。
白天,做着针线呢,母亲会突然..走到窗前看上一阵,说,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冰天雪地的,恐怕找不到什么可吃的东西。
说着就去厨房里找馍馍。
这几天,吃饭的时候,母亲总要留上一块馍馍,她把馍馍揉成渣来招待小麻雀。
起先,麻雀们不敢来。
所以,母亲总是乘着麻雀们在外面游荡,早早就把馍馍渣洒在了窗台上,洒完了,赶紧离开窗口。
但是到了后来,母亲推窗洒粮,麻雀就纷纷飞来,你争我抢,像从前母亲给喂家里的鸡一样。
看麻雀们不见外了,母亲非常开心。
有时候洒完馍馍,母亲饶有兴趣地看着它们,它们呢,竟也顽皮地与母亲对视。
夜晚,母亲是不会去惊动它们的,她怕这些小家伙一旦失去了这个窗台,就无处过夜。
有一次我回家,晚上不小心动了一下窗帘惊飞了麻雀,母亲很不安。
那一夜母亲几次披衣下床去看麻雀。
但其实麻雀们并没有离开窗台。
可能,麻雀们真的和母亲住出了感情。
70.请根据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起因:__________(2)经过:__________(3)结果:麻雀们可能是真的和母亲住出了感情。
2021年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提升练习及答案

2021年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提升练习及答案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麻雀的评论麻雀唧唧喳喳,遇事爱发表评论,有什么法儿?他历来如此。
这天,麻雀看到地面冒出了一个绿的小点,把附近的泥土都拱了起来,便好奇地飞近问道:“你是什么?”“竹笋。
”一个细弱的声音应道,“我想冒出来……”“冒出来?唧喳喳。
”麻雀笑得前俯后仰,“你有多大能耐,我屙(ē)一兜屎就可以盖上你!识趣点,乖乖儿地躺着吧!”麻雀飞到一株桃树枝丫上,见一只蜜蜂“嗡嗡”地在花间飞动,还从花蕊里钻进钻出。
“咦,这是干什么?”“我想采集花蜜,和大伙酿成一缸子蜜糖……”“喳喳唧!小鸭子想生大鹅蛋哩!”麻雀边叫边笑,“这肯定是灯草搭桥白费劲儿,有眼前烂漫的春光,你何不趁机逛一逛、乐一乐,而去做这等蠢事儿?”他评论一番以后,又快快活活地飞走了。
飞着飞着,快靠近屋檐边的时候,猛地见一个灰团儿从鸽子笼边掉了下去。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麻雀扑下去急问。
“我想飞上蓝天,”一只羽毛没长满的小鸽子回答,“哎,没想到……”“唧,喳喳,唧唧唧!”麻雀的喉咙里顿时滚出了一阵大笑,“傻小子,慢慢地走着玩好了,喳喳,想飞上蓝天?幸亏没有把屁股摔成两瓣儿,快死了这条心吧!”……日子一天天过去了。
有一天,麻雀又经过这一带。
他见到了什么?——一根新竹挺立着指向天空;一只灰鸽在白云间翻飞;还有,在蜂巢边摆着一缸才取出的蜂蜜,那只小蜜蜂飞在缸边甜甜地笑呢!“唧喳喳,这难道是事实?”麻雀睁着圆溜溜的小眼睛嚷道,“你们莫不是在玩什么魔术,用来戏弄我这老实巴交的麻雀吧?”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声音(________)的春光(________)的小眼睛2.“‘冒出来?唧喳喳。
’麻雀笑得前俯后仰……”一句中,麻雀的笑是对竹笋的()。
A.嫉妒 B.不满 C.轻视3.读了文章,你认为麻雀嘲笑的对象是通过什么来实现梦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看了文中的麻雀,你会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哪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升初阅读理解两篇

阳台上的小麻雀国永梅阳台上曾经养过一只小麻雀,现在已是鸟去笼空,但我仍常常怀着一种很复杂的心情想起它。
那只小麻雀是邻居在修房子时捉到,送给儿子的。
母亲怕它飞走,把它的翅膀给剪短了。
灰灰的小麻雀,实在算不上漂亮,但它那婉转清亮的叫声,两颗转动灵活的宛如黑珍珠的小眼睛,着实让我喜欢。
我特地给它买了一个小小的鸟笼,买了小米,在阳台上为它安了家。
每天早晨,揉着惺忪的双眼,我总要到阳台上去问候一下这个小家伙。
那一段时间,平淡的日子也好像因了这清脆的叫声有了生机。
我把小麻雀当成了朋友,照顾得也格外周到小心。
可是,慢慢地,撒落在阳台上的小米和混合着粪便的沙子却越来越多,我不得不天天打扫清洗阳台。
与正经同时,麻雀的叫声似乎少了很多,也暗淡了许多。
麻雀慢慢地被冷落起来,只有记起来,才去为它添点水,加点食。
终于,有一天,在我打扫干净阳台之后,我打量了一下那只躲在角落里的毫无色彩的小麻雀,对老公说:“把小麻雀放了吧。
”老公以为我是可怜它,就说:“放了吧,它在鸟笼里也怪孤独的。
”于是打开鸟笼,老公抓住它,把手从阳台伸了出去,奇怪的是,它并没有振翅高飞,反而直接从三楼掉向地面的花园去了。
我立刻明白过来,给它剪短的翅膀还没长好,它还不会飞。
果然,摔到地面的小麻雀努力了几次,都没有飞起。
一刹那,我的心里灌满自责和歉疚,是我抛弃了它!我匆匆地下楼,一路小跑赶到小花园,想重新带它回家。
但小麻雀似乎伤了心,跟我赌气似的,好几次差点就捉到了,但却都溜走了。
最后竟钻到灌木丛中,任我怎么呼唤,怎么寻找,再也不出来了。
见我在小花园里团团乱转,老公在楼上喊:“上来吧,它不会饿死的。
”我怅然地往回走,心里希望它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方天空。
这以后,我经常站在窗前向楼下花园里张望,希望能看到那只小麻雀。
有一天,领儿子在楼下散步。
儿子走着走着,惊叫起来:“妈妈,小麻雀!”我急走几步,是一只已死去的小麻雀。
也是灰灰的羽毛,我的心里一紧,莫非……小儿子蹲在麻雀前,仰起小脸问:“妈妈,小麻雀怎么了?”我没有回答,抱起儿子快步走开了。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课外阅读练习(一)含答案(汇编)

(一)阳台上的小麻雀国永梅阳台上曾经养过一只小麻雀,现在已是鸟去笼空,但我仍常常怀着一种很复杂的心情想起它。
那只小麻雀是邻居在修房子时捉到,送给儿子的。
母亲怕它飞走,把它的翅膀给剪短了。
灰灰的小麻雀,实在算不上漂亮,但它那婉转清亮的叫声,两颗转动灵活的宛如黑珍珠的小眼睛,着实让我喜欢。
我特地给它买了一个小小的鸟笼,买了小米,在阳台上为它安了家。
每天早晨,揉着惺忪的双眼,我总要到阳台上去问候一下这个小家伙。
那一段时间,平淡的日子也好像因了这清脆的叫声有了生机。
我把小麻雀当成了朋友,照顾得也格外周到小心。
可是,慢慢地,撒落在阳台上的小米和混合着粪便的沙子却越来越多,我不得不天天打扫清洗阳台。
与此同时,麻雀的叫声似乎少了很多,也暗淡了许多。
麻雀慢慢地被冷落起来,只有记起来,才去为它添点水,加点食。
终于,有一天,在我打扫干净阳台之后,我打量了一下那只躲在角落里的毫无色彩的小麻雀,对老公说:“把小麻雀放了吧。
”老公以为我是可怜它,就说:“放了吧,它在鸟笼里也怪孤独的。
”于是打开鸟笼,老公抓住它,把手从阳台伸了出去,奇怪的是,它并没有振翅高飞,反而直接从三楼掉向地面的花园去了。
我立刻明白过来,给它剪短的翅膀还没长好,它还不会飞。
果然,摔到地面的小麻雀努力了几次,都没有飞起。
一刹那,我的心里灌满自责和歉疚,是我抛弃了它!我匆匆地下楼,一路小跑赶到小花园,想重新带它回家。
但小麻雀似乎伤了心,跟我赌气似的,好几次差点就捉到了,但却都溜走了。
最后竟钻到灌木丛中,任我怎么呼唤,怎么寻找,再也不出来了。
见我在小花园里团团乱转,老公在楼上喊:“上来吧,它不会饿死的。
”我怅然地往回走,心里希望它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方天空。
这以后,我经常站在窗前向楼下花园里张望,希望能看到那只小麻雀。
有一天,领儿子在楼下散步。
儿子走着走着,惊叫起来:“妈妈,小麻雀!”我急走几步,是一只已死去的小麻雀。
也是灰灰的羽毛,我的心里一紧,莫非……小儿子蹲在麻雀前,仰起小脸问:“妈妈,小麻雀怎么了?”我没有回答,抱起儿子快步走开了。
麻雀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试题理解答案

麻雀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试题理解答案麻雀是一种不太引人注目的小鸟,它不像布谷鸟有着甜美的歌喉,也不像燕子有着优雅的身姿,但是却常常深得我心。
下面作者为大家带来麻雀阅读理解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麻雀赵丽宏对我来说,没有一种鸟比麻雀更亲近了。
它们每天都活泼在我的视野中,有时在窗外的树上扑腾,有时就飞到我的窗台上溜达,这使我有机会近距离看它们。
麻雀头大脖子短,褐色羽毛,形象并不美,但很可爱。
只要活着,它们似乎没有一分钟停止活动,永远成群结队地在那里蹦蹦跳跳。
幼年时看过人类围剿麻雀的景象。
那时,中国人把麻雀列为害鸟,全民共诛之,成千上万人对着天空呐喊,敲锣打鼓,可怜的麻雀在人们的讨伐声中惊惶乱飞,无处歇脚,最后精疲力竭,如中弹般从天空纷纷坠落,有些麻雀就撞死在墙头。
我也曾敲打着面盆参与过围剿麻雀的战争,开始觉得好玩,但目睹麻雀们的死亡过程,幼小的心里充满了同情。
还好,闹剧很快结束,麻雀们得到平反,它们在人类的世界中又重获生存的权利。
少年时,我有过一次养麻雀的经历。
将一只刚孵化出不久的小麻雀,从一个小小的粉红色肉球,喂养成一只羽毛丰满的麻雀,这是一个不简单的过程。
为了给小麻雀寻找食物,我曾无数次爬到树上摘皮虫。
喂食时,小麻雀仰起脑袋大张着黄口,发出急切的呼叫,我这才懂得了什么叫做“嗷嗷待哺”。
在麻雀还没有真正学会飞翔时,我和它有过最美妙的相处。
我将它扔到天上,它会拍打着翅膀飞回到我的手掌上。
现在回想起来,那真是不可思议的景象。
然而等它完全掌握了飞行的本领,就再也不甘心被我豢养。
一次,我将它扔上天空,它展翅远去,消失在天空中,再也没有回来。
那时,我也懂得了,对于这些成群结队在人类周围飞翔活动的小鸟来说,自由比什么都重要。
上小学时,有一次正上课,有两只麻雀飞落到教室的窗台上,发出极其欢快的鸣叫,全班同学都被那兴奋婉转的鸣叫声吸引,从来没有听到麻雀这样叫过。
窗台上的景象,也是以前没见过的,只见那两只麻雀拍打着翅膀交缠在一起,一会儿磨着嘴,一会儿互相攀骑,像是在打架,又像是在亲热。
《麻雀》阅读练习附附答案(精选)

《麻雀》阅读练习附附答案(精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18分)麻雀(赵丽宏)对我来说,没有一种鸟比麻雀更亲近了。
它们每天都活泼在我的视野中,有时在窗外的树上扑腾,有时就飞到我的窗台上溜达,这使我有机会近距离看它们。
麻雀头大脖子短,褐色羽毛,形象并不美,但很可爱。
只要活着,它们似乎没有一分钟停止活动,永远成群结队地在那里蹦蹦跳跳。
幼年时看过人类围剿麻雀的景象。
那时,中国人把麻雀列为害鸟,全民共诛之,成千上万人对着天空呐喊,敲锣打鼓,可怜的麻雀在人们的讨伐声中惊惶乱飞,无处歇脚,最后精疲力竭,如中弹般从天空纷纷坠落,有些麻雀就撞死在墙头。
我也曾敲打着面盆参与过围剿麻雀的战争,开始觉得好玩,但目睹麻雀们的死亡过程,幼小的心里充满了同情。
还好,闹剧很快结束,麻雀们得到平反,它们在人类的世界中又重获生存的权利。
少年时,我有过一次养麻雀的经历。
将一只刚孵化出不久的小麻雀,从一个小小的粉红色肉球,喂养成一只羽毛丰满的麻雀,这是一个不简单的过程。
为了给小麻雀寻找食物,我曾无数次爬到树上摘皮虫。
喂食时,小麻雀仰起脑袋大张着黄口,发出急切的呼叫,我这才懂得了什么叫做“嗷嗷待哺”。
在麻雀还没有真正学会飞翔时,我和它有过最美妙的相处。
我将它扔到天上,它会拍打着翅膀飞回到我的手掌上。
现在回想起来,那真是不可思议的景象。
然而等它完全掌握了飞行的本领,就再也不甘心被我豢养。
一次,我将它扔上天空,它展翅远去,消失在天空中,再也没有回来。
那时,我也懂得了,对于这些成群结队在人类周围飞翔活动的小鸟来说,自由比什么都重要。
上小学时,有一次正上课,有两只麻雀飞落到教室的窗台上,发出极其欢快的鸣叫,全班同学都被那兴奋婉转的鸣叫声吸引,从来没有听到麻雀这样叫过。
窗台上的景象,也是以前没见过的,只见那两只麻雀拍打着翅膀交缠在一起,一会儿磨着嘴,一会儿互相攀骑,像是在打架,又像是在亲热。
给我们上课的是一个年轻的女教师,她也停止了上课,看着窗外那两只麻雀,不知为什么,竟然脸色涨得通红。
鸟语声声寻心住阅读答案

阅读散文,完成18~22题。
鸟语声声寻心住潘玉毅①周末的晌午,我将洗好的衣服拿到阳台晾晒,却见一只麻雀在屋里飞来飞去,它一会儿从阳台飞到后窗,一会儿又从后窗飞到阳台,每一次都重重地撞在玻璃上,然后坠落。
我想打开窗户将它放生,谁知它见着我竟然落荒而逃。
②以前,麻雀是十分常见的,电线上、树影里,到处都有它们。
尤其是稻谷刚刚收完的时节,你可以在田里看到成千上万只麻雀,成群飞起时,有如大军压境。
那时候的麻雀并不怯生,人于其边上走过,它们恍如未见。
我有时会捧着书坐在院子里闲看,几只麻雀在我脚边跑来跑去,倒像家养的鸡鸭一样。
间或有一两个胆大妄为的家伙,一边在地上啄着什么,一边不时歪过脖子看我两眼,见我没甚反应,便来啄我的脚趾头。
③在乡间,鸟雀飞到家里也是常有的事情。
大人们为了不让自家小孩去伤害这些鸟类,不惜编了很多“危言耸听”的故事,引导小孩子跟鸟雀做朋友。
这些故事里当然也有美好的、不恐怖的,譬如宋明话本里经常引用的“黄雀衔环”的故事——祖先救了一只黄雀,儿孙四代做三公重臣——因果循环虽属杜撰,爱护之心却折射出乡下人家对生命最朴素的慈悲。
但也有一些不明事理的人,为“口腹之欲”捕捉鸟儿。
渐渐地,它们许是受了惊吓,见着人就跑。
④小时候,我也做过一些不好的事情。
有一次我骑车在路上,一只鸟撞到车篮上晕了过去,我把它捡起来带回家,用一根细绳子拴住,鸟儿咕咕唧唧地叫着,不一会儿就死了,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明白了“鸟之将死,其鸣也哀”的意思。
从此,遇见鸟雀我只敢远远地看着,即使捉到了也会马上放生。
⑤人常常羡慕鸟的自在、鱼的悠游,却也不是所有鸟都自在。
我曾到过许多地方,这些地方皆有“鸟语林”,虽说是林子,其实就是一个大的鸟笼。
笼子里的鸟儿虽然没有食不果腹的烦恼,却不及山中一刻的欢喜。
欧阳修曾有诗云:“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是的,鸟不属于人,它属于整片山林。
⑥在山间,无一时不有鸟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永梅阳台上曾经养过一只小麻雀,现在已是鸟去笼空,但我仍常常怀着一种很复杂的心情想起它。
那只小麻雀是邻居在修房子时捉到,送给儿子的。
母亲怕它飞走,把它的翅膀给剪短了。
灰灰的小麻雀,实在算不上漂亮,但它那婉转清亮的叫声,两颗转动灵活的宛如黑珍珠的小眼睛,着实让我喜欢。
我特地给它买了一个小小的鸟笼,买了小米,在阳台上为它安了家。
每天早晨,揉着惺忪的双眼,我总要到阳台上去问候一下这个小家伙。
那一段时间,平淡的日子也好像因了这清脆的叫声有了生机。
我把小麻雀当成了朋友,照顾得也格外周到小心。
可是,慢慢地,撒落在阳台上的小米和混合着粪便的沙子却越来越多,我不得不天天打扫清洗阳台。
与正经同时,麻雀的叫声似乎少了很多,也暗淡了许多。
麻雀慢慢地被冷落起来,只有记起来,才去为它添点水,加点食。
终于,有一天,在我打扫干净阳台之后,我打量了一下那只躲在角落里的毫无色彩的小麻雀,对老公说:“把小麻雀放了吧。
”老公以为我是可怜它,就说:“放了吧,它在鸟笼里也怪孤独的。
”于是打开鸟笼,老公抓住它,把手从阳台伸了出去,奇怪的是,它并没有振翅高飞,反而直接从三楼掉向地面的花园去了。
我立刻明白过来,给它剪短的翅膀还没长好,它还不会飞。
果然,摔到地面的小麻雀努力了几次,都没有飞起。
一刹那,我的心里灌满自责和歉疚,是我抛弃了它!我匆匆地下楼,一路小跑赶到小花园,想重新带它回家。
但小麻雀似乎伤了心,跟我赌气似的,好几次差点就捉到了,但却都溜走了。
最后竟钻到灌木丛中,任我怎么呼唤,怎么寻找,再也不出来了。
见我在小花园里团团乱转,老公在楼上喊:“上来吧,它不会饿死的。
”我怅然地往回走,心里希望它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方天空。
这以后,我经常站在窗前向楼下花园里张望,希望能看到那只小麻雀。
有一天,领儿子在楼下散步。
儿子走着走着,惊叫起来:“妈妈,小麻雀!”我急走几步,是一只已死去的小麻雀。
也是灰灰的羽毛,我的心里一紧,莫非……小儿子蹲在麻雀前,仰起小脸问:“妈妈,小麻雀怎么了?”我没有回答,抱起儿子快步走开了。
以后的日子,常常想起那只生死未卜的小麻雀,心情格外沉重,那种感觉,好像是朋友投奔到我家,而我却自私地只能接纳他带来的益处,不能容纳他的缺点,最后竟将他轰出家门! 1、这是一篇以人与动物关系为题材的时文,文章以为叙事线索,表达了作者对与自己曾经相处过的那只生死未卜的小麻雀的之情。
(4分)2、对放掉阳台上的小麻雀,“我”与老公的想法有何不同?(6分) 3、试找出文章首尾呼应的语句。
(3分) 4、想起那只生死未卜的小麻雀,“我”的心情格外沉重。
这是为什么呢?(5分)
答案 1、小麻雀怀念和愧疚2、我是因为麻雀“撒落在阳台上的小米和混合着粪便的沙子却越来越多”,不得不天天打扫清洗阳台;老公是觉得麻雀“在鸟笼里也怪孤独的”。
3、但我仍常常怀着一种很复杂的心情想起它。
常常想起那只生死未卜的小麻雀,心情格外沉重。
这两处前后呼应,相互照应。
4、自己自私地只能接纳麻雀带来的益处,却不能容纳它的缺点,最后竟将它轰出家门,以至生死未卜,为此深感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