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46[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GB[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GB[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b2197943323968011c9288.png)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发展的实质是()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C.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统一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正确答案】D2.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正确答案】A3.世界上本没有鬼,可是人们能画出牛头马面人身等各种各样的鬼的图形来,这仍然表明()A.意识的内容来自人脑B.意识的内容来自主观能动性C.意识的内容来自人的思维活动D.意识的内容来自外部世界【正确答案】D4.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变化的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正确答案】A5.价值的客观性在于(BCD)A.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价值的客观性B.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C.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具有客观性D.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客观性6.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A)A.具体劳动B.剩余劳动C.商品的生产形式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B)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周期性D.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8.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它是()A.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B.商品的社会属性C.交换价值的基础D.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9.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客观必然性是由()A.社会再生产的规律决定的B.社会再生产的形式决定的C.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D.竞争规律决定的10.资本积累.积聚和集中的相互关系是()A.资本集中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B.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实现条件C.资本积聚有利于资本集中D.资本迅速集中会加快资本积累11.资本主义政权的分权制衡是指()A.立法权B.管理权C.行政权D.司法权二、单选题12.尽管微博简短和情绪化的表达方式容易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给公众与社会和谐带来不少困扰,但如果能加强管理,完善法制,塑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微博可以为人们“参政议政”提供一个更便捷有效的通道。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FL[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FL[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8d62e40b1c59eef9c7b42d.png)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承认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唯一特性的哲学派别是()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正确答案】C2.下列各项属于矛盾同一性的有()A.教学相长B.祸与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C.磁铁南极和北极的相互依存D.两个事物的绝对同一【正确答案】ABC3.辩证法的总特征要求人们()A.用具体的历史的观点观察事物B.用整体性的观点观察事物C.一切以条件.时间.地点为转移D.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事物【正确答案】ABCD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D.相互转化的关系【正确答案】ABD5.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它是()A.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B.商品的社会属性C.交换价值的基础D.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6.垄断资本主义可进一步分为()A.私人垄断和一般垄断两个阶段B.私人垄断和国家垄断两个阶段C.国内垄断和国际垄断两个阶段D.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两个阶段7.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要()A.否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切改良B.对资本主义采取全面肯定的态度C.借鉴资本主义社会中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改良D.借鉴并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二、单选题8.只承认物质存在,却否认物质的运动,这是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不可知论的观点D.诡辩论的观点正确答案:A,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能够A.消灭私人垄断资本B.实行计划经济,消灭危机C.消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某些调整正确答案:D,10.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私人劳动.社会劳动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A.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决定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决定了抽象劳动D.社会劳动决定了具体劳动正确答案:B,11.杜甫诗曰:“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GF[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GF[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838fe1f5335a8103d22036.png)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A.个人的主观努力B.社会实践C.社会的客观物质条件D.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统一【正确答案】B2.人们所从事的政治活动.社会改革.社会革命都属于()A.改造物质世界的生产实践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C.变革上层建筑的意识性活动D.科学实验【正确答案】B3."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已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义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这段话表明科学技术是(AC)A.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B.历史变革中的唯一决定性力量C.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D.一切社会变革中的自主性力量4.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D)A.创造新价值B.创造剩余价值C.创造必要价值D.创造使用价值5.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表明(B)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二、单选题6.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A.勿疏小善,方恢大略B.一着不慎,全盘皆输C.愚者千虑,必有一得D.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正确答案:B,7.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A.国际卡特尔B.混合联合公司C.跨国公司D.国际康采恩正确答案:C,8.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是A.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B.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观点C.否认世界物质存在具有条件性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D.否认世界存在着无限丰富性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正确答案:A,9.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答案:D,10.哲学史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A.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一元论和二元论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正确答案:A,11.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B.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比例C.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正确答案:D,12.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现的A.联合制B.参与制C.股份制D.价格制正确答案:B,13.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B.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C.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正确答案:B,14.《礼记·中庸》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RP[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RP[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c26106852458fb770b565a.png)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A.对于自然现象的基本观点B.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C.对于人生意义的独特见解D.对于社会问题的具体看法【正确答案】B2.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A.唯心论B.不可知论C.机械唯物论D.朴素唯物论【正确答案】A3.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和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具有不同的性质,其表现有()A.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无意识的;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B.动物不能进行生产劳动,人能利用自己制造的工具从事生产活动C.动物只是消极地适应自然界,人能能动地改造自然D.自然环境及其变化在动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则不起决定作用【正确答案】ABCD4.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的根本对立在于(CD)A是否承认阶级斗争B是否承认无产阶级专政C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D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5.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前的积极作用有()A.批判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B.启发民众进行资产阶级革命C.保证资产阶级的胜利D.为资产阶级建立国家提供理论依据二、单选题6.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将会直接导致A.劳动力的过剩B.商品的过剩C.资本的过剩D.原材料的过剩正确答案:A,7.“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从认识论上看,就是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的过程B.认识——实践——认识的过程C.实践——认识——实践的过程D.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过程正确答案:C,8.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之态的范畴,是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经济和政治的统一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正确答案:A,9.不同的商品之所以可以在数量上按一定比例交换是因为A.包含等量的人类劳动B.都包含着从生产资料中转移过来的价值C.都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D.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正确答案:D,10.哲学是A.革命化和科学化相统一的世界观B.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唯物辩证的世界观正确答案:B,11.下列哪一原理可以解释“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这一社会现象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B.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C.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D.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正确答案:B,12.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远胜于鹰。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1O[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1O[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fbd16f0722192e4436f630.png)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A.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D.矛盾的对抗性和非对抗性【正确答案】B2.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A.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B.B.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C.C.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D.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正确答案】D3.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A.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活动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C.物质生产实践活动D.科学实验活动【正确答案】C4.真理和价值的对立统一表现在(ABCD)A.实践是检验真理和价值的共同标准B.真理与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C.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化D.价值的形成和实现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5.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是因为(BC)A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前提B适度的最优人口状况能够起加速社会发展的作用C人口数量和发展速度不能自发地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D适量的人口可以决定社会性质二、单选题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智能化工厂创造除了较高的生产效率,显露出巨大的竞争力,企业在“机器换人”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这意味着率先使用机器人的个别企业A.资本主义技术构成的提高B.剩余价值来源的改变C.获得更多的社会平均利润D.所生产商品价值的提高正确答案:A,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正确答案:C,8.16世纪时,为了认识行星运动的规律,丹麦天文学第谷经过20年的观测,积累了既丰富又准确的观测数据,后来,开普勒仔细研究了第谷留下的观测资料,经过多年的刻苦计算,终于发现了太阳系行星运动的三大规律。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V[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V[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3aa33da417866fb84a8e65.png)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是()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朴素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正确答案】C2.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3.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A.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B.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C.它是科学分门别类的客观依据D.它是正确区分不同事物的基础【正确答案】A4.人们所从事的政治活动.社会改革.社会革命都属于()A.改造物质世界的生产实践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C.变革上层建筑的意识性活动D.科学实验【正确答案】B5.脱离人体的手,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手,这说明(6.“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含义是()A.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D.画饼不能充饥【正确答案】BC7.“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的含义是(BC)A.真理的认识不需要抽象概括B.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C.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D.真理是具体生动的事实8.唯心史观的错误在于(BCD)A否认阶级斗争B否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否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D没有找到思想动机背后的经济根源9.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不是被动的,它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是因为社会意识的存在和发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独立性表现为(AC)A.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社会存在的变化不完全同步性B.社会意识脱离社会存在独立发展C.社会意识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D.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10.从社会发展的主体选择性的角度看,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原因在于(ACDE) A.社会主义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B.在历史进程中没有多种道路可供人们选择C.中国人民在国际交往中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启示D.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必然性及本国国情的正确把握E.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社会制度和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11.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IB[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IB[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72649114791711cc7917e2.png)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正确答案】A2.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A.揭示了事物矛盾的基本属性和特点B.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C.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D.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正确答案】BCD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前,近代哲学具有的共同的特点()A.在历史观上都是唯心主义B.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脱离C.都是不可知论哲学D.都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正确答案】AB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的表现在(ABCE)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惟一对象E.实践是认识的目的5."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已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义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这段话表明科学技术是(AC)A.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B.历史变革中的唯一决定性力量C.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D.一切社会变革中的自主性力量6.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A)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7,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D)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7.“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这个命题割裂了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对偶然性.必然性及其关系理解正确的是()A.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根本矛盾决定的事物发展的确定不移的趋势B.偶然性是事物外部用因素和非根本矛盾决定的事物发展的不确定的趋势C.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D.必然性通过无数偶然事件为自己开辟道路并得以实现【正确答案】ABCD二、单选题8.货币的本质是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B.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C.商品的等价物D.商品相对价值形式正确答案:B,9.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A.自然界B.人口因素C.地理环境D.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的总和正确答案:D,10.“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件河流”的观点A.前者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后者属于辩证法的观点B.前者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C.前者属于辩证法的观点,后者属于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D.前者属于可知论的观点,后者属于不可知论的观点正确答案:C,11.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是A.简单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的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正确答案:D,12.哲学史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A.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一元论和二元论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正确答案:A,13.《传习录》记载:“先生(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FI[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FI[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57d99552d380eb62946dc1.png)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事物的质是指()A.事物的规模和发展程度B.事物中所包含的维持其存在的方面C.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D.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正确答案】D2.矛盾问题的精髓是()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B.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问题C.矛盾的个性与共性,相对与绝对的关系问题D.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AC3.经济全球化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A.生产的全球化B.贸易的全球化C.销售的全球化D.资本的全球化4.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之所以是长期和艰巨的,是因为(ABCD)A..商品经济不发达,生产力落后B.封建主义传统长,缺乏近代民主的传统C..社会主义国家从诞生之日起,就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遏制和扼杀D.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发展道路和建设规律的探索是一个过程二、单选题5.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是A.唯理论的认识路线B.先验论的认识路线C.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路线D.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路线正确答案:D,6.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雾与霾常常相伴而生,但是二者在相对湿度.边界特征.日变化等方面有区别。
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雾与霾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B.对雾与霾的分析抓住了矛盾的特殊性C.哲学不关注作为自然现象的雾与霾D.雾与霾定义的差异决定了二者本质的区别正确答案:B,7.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B.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它具有相对性D.它具有历史继承性正确答案:A,8.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正确答案:C,9.空间是指A.物质运动过程持续性和顺序性B.物体间的距离C.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D.物体的体积和容积正确答案:C,10.恩格斯说:“物质的这两种存在形式离开物质,当然都是无,都只是在我们的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在哲学上讲()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特殊性D.矛盾的同一性【正确答案】C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唯物辩证法的范畴体系B.矛盾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的观点C.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正确答案】C3.下列选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4.“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的含义是(BC)A.真理的认识不需要抽象概括B.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C.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D.真理是具体生动的事实5.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不是被动的,它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是因为社会意识的存在和发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独立性表现为(AC)A.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社会存在的变化不完全同步性B.社会意识脱离社会存在独立发展C.社会意识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D.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6.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的用于生产的棉花属于()A.不变资本B.固定资本C.可变资本D.流动资本7.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BC)。
A前者从客观规律出发,后者从理性出发B前者侧重于一般特征的揭示,后者侧重于详尽细节的描绘C前者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后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D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二、单选题8.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进行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竞争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正确答案:A,9.感性认识能够上升到理性认识,这表明人的意识是A.消极被动的B.积极能动的C.能够脱离客观世界的D.主观随意的正确答案:B,10.在市场上,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标价是12000元,此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A.实在的货币B.信用货币C.观念上的货币D.现金正确答案:C,11.资本主义工资最基本的形式是A.效益工资B.计件工资C.浮动工资D.计时工资正确答案:D,12.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了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
这里,“超过一定点”指的是A.收回了预付资本的价值后,继续进行投资B.剩余价值转化为追加资本后,扩大生产规模C.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D.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正确答案:D,13.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
”这表明A.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B.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和来源C.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D.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加重要正确答案:B,14.牛顿认为,空间是容纳物体的容器,这种观点A.是认为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的辩证法观点B.是认为空间可以脱离物质运动而存在的形而上学观点C.是认为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D.是认为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的唯物主义观点正确答案:B,15.新能源汽车以其环保.低碳以及后期使用成本低廉的优势,正逐渐被人们接受。
但是,传统能源汽车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根深蒂固,要震撼一个百多年的用车习惯.用车理念,非常困难。
这体现了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认识因事物变化而具有不确定性D.旧事物还有可能重新压倒新事物正确答案:B,16.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正确答案:C,17.为准确把握人口国情,我国除了进行10年一次的人口大普查外,还建立了两年一次的“小普查”制度,即开展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
开展“小普查”的哲学依据是A.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B.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斗争性以同一性为前提C.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发展正确答案:A,18.“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表明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观念上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D.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正确答案:A,19.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对立统一的现实基础是A.运动B.实践C.矛盾D.物质正确答案:B,2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运动的绝对性B.客观实在性C.发展的规律性D.本质的可知性正确答案:B,21.“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A.对立统一的关系B.质量互变的关系C.肯定与否定的关系D.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正确答案:A,22.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许多地方政府开始在经济发展中引入绿色GDP概念。
改变一味追求GDP数量的做法,在追求GDP数量的同时提升的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地方政府对GDP认识的转变体现了A.矛盾的对立统一B.辩证的否定观C.量变导致质变D.矛盾的特殊性正确答案:B,23.承认运动的存在,却否认运动具有物质承担者,这是A.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B.诡辩论的观点C.不可知论的观点D.唯心主义的观点正确答案:D,24.“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揭示了A.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正确答案:C,25.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了,于是又凑到一起。
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
“刺猬法则”给我们的启示是A.要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B.要正确处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C.要正确处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D.要正确处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正确答案:C,26.矛盾的斗争性在推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斗争本身就是发展B.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C.任何斗争都能起到推动事物发展的作用D.斗争性始终处于主要的方面正确答案:B,27.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之说:“言白所以名色,言马所以名形也;色非形,形非色也。
夫言而形不当与;言形则色不宜从。
今合以为物,非也。
”这一观点错误在于割裂了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正确答案:D,28.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A.每个人必须事事经过实践才能有认识B.只要坚持实践就一定能获得正确认识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D.直接认识来源于实践,间接认识与实践无关正确答案:C,29.现在社会上一些人在饮食上喜欢追求新异,对菜肴的名称更是讲究,逢酒席必上“生菜”,以求“生财”。
从哲学上看这种做法否定了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B.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C.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D.事物的联系的多样性正确答案:B,30.社会形态是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正确答案:D,31.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A.科学技术B.生产力C.生产关系D.人的需要正确答案:B,3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D)A.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B.实践的绝对性C.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D.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33.辩证法所说的“扬弃”是指:()标准答案:CA.克服和抛弃B.纯粹的否定C.既克服又保留D.纯粹的肯定34.哲学发展的历史表明,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标准答案:C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D.矛盾双方融合促使事物发展35.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标准答案:AA.要善于把握事物的度B.要善于把握事物的质C.要善于把握事物的量D.要善于把握事物的二重性36.“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一论断说明:()标准答案:BA.世界除了过程,什么都不存在B.一切都在变化和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C.世界作为过程的集合体本身是没有方向的运动状态D.承认运动就必然否认相对稳定37.认识的客体是:()标准答案:D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客观物质世界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D.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38.认识论是研究:()标准答案:DA.世界是什么的科学B.世界是怎样的科学C.人的心理活动的科学D.人的认识的哲学理论39.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本质上是:()标准答案:CA.人与自然的关系B.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C.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D.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40.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标准答案:DA.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B.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C.从根本上适应了生产的社会化D.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作用的结果41.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超越空想社会主义,是因为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建立在:()标准答案:BA.科学的思想体系上B.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C.批判空想社会主义上D.共产主义者同盟上42.“人的依赖性关系”是:()标准答案:A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43.先设计工程图纸,然后安图纸设计建成大楼。
这一事实说明A.意识在先,意识的产物在后B.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C.意识对物质有决定作用D.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正确答案:B,44.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理想是(B)A.世外桃源B.共产主义社会C.无政府主义社会D.理想国45.正确的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的思想归根结底来源于A.人脑的错误判断B.人的主观想象C.客观世界D.落后的思想意识正确答案:C,46.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称为:()标准答案:CA.资本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社会主义社会D.自由资本主义阶段47.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